㈠ 適合中班室內安靜小游戲有哪些
幼兒園中班室內游戲
一、坐傳球
1.目的:
①練習坐著傳球,提高上肢的靈活性。
②體會合作游戲的快樂。
2.准備:將椅子擺成一列,大球一個。
3. 玩法:幼兒縱排坐在椅子上,由第一名幼兒開始,雙手抱球從頭頂向後傳。傳給最後一名幼兒後,再由後向前傳回來。游戲可以反復進行。
4.建議:
①可以引導幼兒用不同的姿勢、從頭上或身體兩側等不同部位傳球。
②椅子的間距不要太大,以免幼兒夠不到。
二、坐滾球
1.目的:練習向後傳球,培養幼兒手眼配合的能力,體會合作游戲的快樂。
2.准備:將椅子擺成一列,小球一個。
3.玩法:幼兒坐在椅子上,由第一名幼兒開始,將小球從椅子下面向後滾。傳給最後一名幼兒後,再由後向前將球滾回來。游戲可以反復進行。
4.建議:椅子之間的距離可以稍大一些,以方便幼兒滾動小球。
㈡ 猜一猜大班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猜一猜大班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猜一猜大班教案1
活動目標:
1、專心閱讀圖畫,能仔細觀察圖畫、發現謎底。
2、欣賞詩歌,喜歡模仿錄音並跟讀詩歌。
3、認讀字詞:它、搖、見、就,復習認讀:樹、花、水、雲。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准備:
1、大字卡、大範例。
2、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今天,我們猜一個謎語,看誰愛動腦筋,下面我們一起聽這個謎語。(教師朗讀《猜一猜》)。
2、小朋友猜謎底是什麼呢?那你為什麼猜是××呢?
3、小朋友猜的對不對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幅圖就知道了。
二、欣賞詩歌《猜一猜》
1、出示大範例,引導幼兒閱讀畫面,提問:
圖上有些什麼?
樹和花都怎麼了?你從哪裡看出樹在搖?他們為什麼這樣?
水上為什麼會起波浪?(幫助幼兒理解水波比喻成皺眉。)
雲為什麼能在天上飄動?
2、剛才小朋友猜的對不對呢?小朋友真聰明,下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收詩歌,回家後在把詩歌說給爸爸媽媽猜一猜。放錄音,集體欣賞詩歌《猜一猜》,教師注意幼兒的坐姿。
3、提問:
(1)詩歌的名字叫什麼?
(2)(出示字卡「樹」)什麼見到它就搖頭?(出示字卡「搖」)
(3)(出示字卡「花」)什麼見到它就彎腰?(出示字卡「見」)
(4)(出示字卡「水」)什麼見到它就皺眉?(出示字卡「它」)
(5)(出示字卡「雲」)什麼見到它就跑?(出示字卡「就」)
三、欣賞詩歌
1、發書,請幼兒翻書到16課。
2、交代欣賞常規,播放錄音,幼兒欣賞詩歌。
3、交代跟讀常規幼兒跟讀詩歌,教師巡迴指導,檢查幼兒的坐姿和劃指情況。
四、幼兒模仿錄音朗讀詩歌。
五、認字游戲:做做、說說
1、看字做動作。教師任意出示一張字卡,幼兒根據猜一猜的內容做動作。
2、看字說句子。請幼兒選擇一張字卡,說句子或講述一件事。
教學反思:
開頭部分閱讀封面的環節和師幼共讀的環節是本次活動的一個亮點,在孩子不知道閱讀內容的情況下,留白的封面無疑成了孩子最好的猜一猜、說一說的機會,在活動開始時大大的激發了孩子的想像力和表達力,給予了孩子充分的猜測、預期、質疑、反思的機會,這樣的教育策略也為孩子們創設了一個寬松自由的語言氛圍。接下來的師幼共讀環節,我在活動中層層遞進的提問,不斷的給孩子設疑,鼓勵,引導孩子仔細觀察,不斷碰撞思維的火花,整個活動中孩子們都能大膽的進行猜測想像,並用比較清晰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從而很好的與孩子互動。
當然活動中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說老師的反饋性語言應更豐富些,這樣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老師對他們每一個人的想法都是關注的。另外,教育活動的結束不是結果,一節課中遠遠不足以挖掘文中更多的深邃,走進閱讀,也是為了更好的走近生活,接下來我會帶著孩子一起用放大鏡去看看我們真實的生活,擁有更多的看一看,猜一猜。
小網路:謎語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測的隱語,也可引申為蘊含奧秘的事物。 謎語源自中國古代民間,歷經數千年的演變和發展。它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集體智慧創造的文化產物。
猜一猜大班教案2
目的:
培養幼兒注意力、記憶力,及尋找規律能力。
准備:
卡紙32張,16張大小各一的圖形:圓。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紅色6張,黃、綠各5張。
玩法:
(一)交代名稱和玩法:(幼兒分二隊,16張有圖形的卡片按縱橫各4張放好。圖片朝下。)
我們來玩個「猜一猜」游戲,這兒有些大小、形狀不同的圖形,我依次翻,比如:我翻第一張是個小正方形,記住這個位置上是個小正方形,然後我把它關掉繼續翻,如果你看到有張卡片是你前面看到過的,可以站起來告訴我「它有朋友了」並把它的朋友找出來,找對了,就放在這隊排頭,最後比比誰贏得的卡片多。(教師依次翻卡片,注意提示)
(二)變換玩法:
將卡片打亂放好,繼續按以上玩法玩。(可以讓幼兒自己來翻)
(三)把16張有顏色的卡片放成如下格式:
紅黃綠紅
黃綠紅黃
綠紅黃綠
紅黃綠紅
這次我要把所有的卡片都給你們看,請你們找一種最容易的方法把它記住。其實辦法有許多,可以一個個看記,也可以一下子看出來記住。(幼兒記憶,然後遮住卡片,教師指一張問「這是什麼顏色」幼兒回答。)最後請幼兒講述記憶的方法,教師小結。
教學建議:
教師可以根據幼兒情況分兩教時完成,然後投入角落活動。
猜一猜大班教案3
活動目標:
1、喜歡猜謎活動,並根據謎面提供的線索猜出謎底。
2、探索謎語和兒歌的區別,了解謎語特性。
3、積極地參與猜謎、遍謎活動,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准備:
1、知了、荷花圖片。
2、創編謎語需要的圖片(西瓜、電風扇、傘)。
活動過程:
一、回憶猜謎經驗,激發幼兒猜謎的興趣。
1、小朋友都玩過猜謎的游戲,怎麼才能猜出謎底呢?
我們都是通過謎面提供的線索猜出謎底的。
二、集體猜謎語,能夠根據謎面特徵猜出謎底。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則謎語的謎面,請小朋友仔細聽,猜猜謎底是什麼?
2、教師念謎面。(說鳥不是鳥,躲在樹上叫,自稱啥都知,其實全不曉)小朋友你們知道謎底是什麼嗎?
3、出示謎底圖片,引導幼兒理解謎面的字面含義。
你是怎麼知道謎底是知了的?引導幼兒分析謎面的含義和謎底的關系。
知了會飛但是它不是鳥,而且喜歡躲在上叫知了知了...…聽起來好像什麼都知道,其實它什麼也不知道。
4、教師朗誦另一則謎語的謎面,請小朋友也來猜一猜。並引導幼兒分析謎面的含義和謎底的關系。
5、教師朗誦謎面。(池中有個小姑娘,從小生在水中央,粉紅笑面迎風搖,只坐綠船不劃漿。)
6、小朋友你們知道謎底是什麼嗎?你是怎麼知道的?教師出示荷花圖片。
三、通過討論,探索謎語和兒歌的區別,節謎語的基本特徵。
1、小朋友你們覺得謎語和我們平時念的兒歌一樣嗎?有什麼地方相同?有什麼地方不同呢?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兒歌和謎語的認識。
2、教師總結:謎語有謎面、謎底。謎面一般就是一首兒歌,叫做「謎語歌」。謎語和其他兒歌的不同在於,兒歌里不能說出所要猜的物體的名字,而是把它的外形、特點等說出來,猜謎的人根據謎面的意思動腦筋猜出謎底。
四、嘗試根據事物的特徵創編謎語。
1、出示一張實物圖片,引導幼兒集體嘗試創編。
2、小朋友,這是什麼?西瓜是什麼樣子的?有什麼特點?誰能試著編一句謎語?
3、在進行創編的時候,我們不能說出被猜物體的名字,但要描述出其主要的特點。
教學反思
我提前准備了大量的教具供幼兒使用。一切都是按照我所設想的在進行,幼兒配合的也比較默契,在剛開始欣賞大自然美景的幻燈片時,原本計劃讓幼兒來描述,但考慮幼兒說的不夠精簡,說一沒有放手,類似這種環節老師應該做到相信幼兒。在認識目的字的環節時,因為大部分幼兒都已經認識,所以,我採用了讓幼兒當小老師的形式來教人,課後反思,這個環節不應該這樣處理,比如「雲」個別幼兒讀的就不夠准確,應該在幼兒教認後老師在正確發音一次。加深幼兒對字的記憶。在結束部分的《誰是小勇士》這個游戲環節,幼兒玩的`很開心,也很盡興,但美中不足的是如果能讓幼兒再玩一遍,效果應該會更好,既充分發揮了教具的作用又鞏固了對目的字的認知。
以上就是我自省後認為的不足之處,會在下節課加以改進。
猜一猜大班教案4
設計思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兒童應更多地通過真實的問題情景產生運用數學來解決問題的需要,並且親自實踐,在探索中發現數學和學習數學,使數學實踐活動成為數學認識發生與發展的基礎。」因此,本次活動主要採用了啟發探索法,以游戲為載體,以幼兒操作為手段組織教學。讓幼兒在實際生活操作中挖掘有價值的數學經驗,從而達到感知物體的大小和數量多少,並初步學習找規律的方法。
活動目標:
一、通過量一量,比多少的操作活動,初步感知物體體積。
二、培養幼兒的估計能力,空間感知和推理能力。
活動准備:
一、果凍殼(一樣大小)、水彩筆、記錄紙、人手一份。
二、操作材料:黃豆、白雲豆、蜜棗、玻璃球、小石子各若干份。
三、兩瓶一樣多的果汁,烏鴉喝水的圖片一張。
活動過程:
一、引題:
激發幼兒興趣,教師以客人身份進行招呼,並交代事情。
師:今天,老師第一次到大(3)班來,聽應老師和徐老師說,我們大(3)班小朋友個個很棒。所以,老師想考考大家,和大家來做個智力游戲,大家說好嗎?
幼:好。
師:這個游戲和我們桌子上的東西有關,大家看一看,桌子上放著三種果實或種子,它們是什麼呢?請小朋友舉手告訴我。
(引出黃豆、白雲豆、蜜棗、果凍殼、統計表)
二、開動腦筋猜一猜
1、 師:(哇!小朋友們真棒!)好,我們這就進入游戲第一環節——「開動腦筋猜一猜」,(幼兒跟念)「猜什麼呢?我們要把這三種果實或種子裝滿這只杯子(示範)你們猜猜看可以放幾顆?大家可以獨自思考,也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輕輕討論,等一下就 請小朋友把答案寫到猜一猜下面的空格子里,可是不能動桌子上的東西,要從小到大猜想,黃豆、白雲豆、蜜棗各能放幾顆並記錄下來,聽明白了嗎?
2、 小朋友記錄猜想答案,由老師依次將數字填寫到黑板上的表格中,並簡單分析。
三、親手體驗做一做
1、 師:那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到底真的可以放幾顆呢?
幼:(想)
師:好,我們現在就驗證一下,進入我們游戲的第二環節,親手體驗做一做。(幼兒跟念)
2、 師:我們還是按表格上排的順序來驗證,那怎麼做呢?要求是這樣的:(示範)把黃豆放滿杯子,壓一壓,讓它和杯口一樣平。數一數,一共有幾顆?馬上把答案寫在做一做的空格子里。
3、 幼兒實際操作,教師再次記錄幼兒所測結果,並分析幼兒測量出來的數據,根據差異給適當驗證。
四、仔細觀察找規律
1、 師:小朋友們真能幹,不僅愛動腦筋、愛動手,而且記錄認真。下面,我們要進入游戲的第三環節——仔細觀察找規律。(幼兒跟念)
2、 這個規律就在表格里,大家睜大眼睛,看誰把它先找到。(幼兒回答,老師適當引導,總結出同樣的杯子里,身體越小的東西,放的顆粒數越多,身體越大的東西呢,放的顆粒數就越少)
五、生活游戲——烏鴉喝水
師:我們大(3)班的小朋友真是太聰明了,下面我們再幫小烏鴉解決一個問題好不好?那麼小烏鴉遇到什麼問題了呢?原來呀小烏鴉今天去參加森林音樂會了,它唱呀、跳呀,很快口渴了。這時小烏鴉找到了一個瓶子,可瓶子里只有半瓶水,而且瓶口太小,小烏鴉喝不到,這可把它急壞了,小朋友有什麼辦法能幫幫小烏鴉嗎?
六、活動延伸
如果小烏鴉面前有一堆玻璃球和一堆比玻璃球還要小的石頭,你們想一想,把哪個放進去,水會更快滿起來。那麼小烏鴉就可以更快喝到水了?
師:小朋友們意見各有不同,這樣吧,老師請大家回家後和爸爸媽媽去做個小實驗,你們像老師一樣,准備兩瓶一樣多的水,一瓶放20顆玻璃球,另一瓶放20顆小石子。看看,哪一瓶的水滿得快,明天回來告訴老師,好嗎?
猜一猜大班教案5
活動目標:
1.學習描述事物的主要特徵,嘗試捕捉有用的信息進行猜測。
2.有一定的規則意識,體驗和同伴集體游戲的樂趣。
3.激發對自我的進一步認識,體驗成長快樂。
活動准備:
PPT;「我的故事」主題活動的幼兒前期經驗准備。
活動過程:
一、直接導入,激發興趣
玩過猜謎語的游戲嗎?今天來玩一個游戲,題目是:猜一猜(PPT展示)。這個游戲可以怎麼玩?大屏幕里還藏著許多秘密,要請你來猜一猜。
二、熱身運動,掌握玩法
1.初次游戲,理解規則
(1)傾聽規則:一個猜,大家說,猜的人不能看,說的人不能把這個事物的名字說出來,把關於這個事物的信息告訴猜的人。
(2)PPT展示(邊出示邊提醒幼兒:千萬不能把名字說出來哦!)
誰來提供信息?
(3)梳理升華:你是怎麼猜出來的?關於這個還有什麼信息可以告訴大家?
2.再次游戲,細化規則
三、搶答游戲,體驗規則
1.分成兩組,交代要求
第一,每隊依次派代表上來猜;第二,每隊代表搶猜,猜到的隊加10分;第三,把名字說出來的隊泄密,對方加10分,第四,(出示)這是計分牌,代表翻牌,聽到老師說「請加分」排頭才能計分。
2.逐一播放ppt,幼兒游戲。
3.統計分數,宣布游戲結果
四、激發對自我的進一步認識,體驗成長快樂。
播放PPT《我的故事》。
㈢ 浣犵敾鎴戠寽鍥劇墖鍙婄瓟妗
浣犵敾鎴戠寽鍥劇墖鍙婄瓟妗堜粙緇嶅備笅錛
13銆佺敾榫欑偣鐫
14銆佹姳澶撮紶紿
15銆佽蛋椹瑙傝姳
16銆侀紶鐩瀵稿厜
17銆佸傞奔寰楁按
18銆佷笁澶村叚鑷
19銆佺洸浜烘懜璞
20銆佷骸緹婅ˉ鐗
21銆佺嫍鎬ヨ煩澧
22銆佷笁闀誇簩鐭
23銆佸ご鐮磋嫻
24銆佹姳娓告棭澶撮紶紿
浣犵敾鎴戠寽棰樼洰錛堜笁錛夛細
棰樼洰錛氬圭墰寮圭惔
鎻愮ず璇錛氭垚璇銆4涓瀛
棰樼洰錛氬啺緋栬懌鑺
鎻愮ず璇錛氶熷搧銆4涓瀛
棰樼洰錛氬埢鑸熸眰鍓
鎻愮ず璇錛氭垚璇銆4涓瀛
棰樼洰錛氬彛綰
鎻愮ず璇錛氬寲濡嗗搧銆2涓瀛
棰樼洰錛氫竷涓婂叓涓
鎻愮ず璇錛氭垚璇銆4涓瀛
棰樼洰錛氭斁椋庣瓭
鎻愮ず璇錛氳繍鍔ㄣ3涓瀛
棰樼洰錛氬彴鐏
鎻愮ず璇錛氱數鍣ㄣ2涓瀛
浣犵敾鎴戠寽棰樼洰錛堝洓錛夛細
棰樼洰錛氶捇鎴
鎻愮ず璇錛氶栭グ綾匯2涓瀛
棰樼洰錛氫笁澶村叚鑷
鎻愮ず璇錛氭垚璇銆4涓瀛
棰樼洰錛氭剼鍏縐誨北
鎻愮ず璇錛氭垚璇銆4涓瀛
棰樼洰錛氫箤楦﹀枬姘
鎻愮ず璇錛氱ヨ瘽鏁呬簨銆4涓瀛
棰樼洰錛氬傛潵紲炴帉
鎻愮ず璇錛氭﹀姛銆4涓瀛
棰樼洰錛氳窇姝
鎻愮ず璇錛氳繍鍔ㄣ2涓瀛
棰樼洰錛氱伀杞
鎻愮ず璇錛氫氦閫氬伐鍏楓2涓瀛
棰樼洰錛氱悊鍙戝笀
鎻愮ず璇錛氳亴涓氥3涓瀛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