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金融界值得崇拜的人物
華人金融界的顛峰人物--蔡宏圖
他學法律出身,擁有法律博士學位和美國律師執照,卻成為了金融界的顛峰人物。他是台灣首富之子,擁有享之不盡的財富,卻日夜兼程、腳踏實地、從不停歇。
他信佛,平靜而虔誠;他低調,深居而簡出;工作時,員工們感到的是他的全力投入,工作外,他是員工們瘋狂崇拜的偶像。
從不到38歲就執掌帥印到現在,他已領航國泰這艘台灣最大金融企業航母整整15個年頭,15年來,國泰不但穩坐台灣金融業龍頭地位,還加速駛出台灣,向華人地區最佳金融機構的目標穩健的靠攏。
簡單的目標 不凡的執行
— 訪國泰金融控股公司董事長蔡宏圖
《華商韜略》編委會 畢亞軍 /文
蔡宏圖是華人金融界一個響亮的名字。
15年前,當他從身為「保險大王」和「台灣首富」的父親手裡接過家族企業的帥印時,不少人都為他捏過一把冷汗。
創業容易守業難,大家都在看他要將國泰領航向何方?
肩挑重任,法律博士領航標竿企業
蔡宏圖出生於1952年,從小在台北西門町長大。1974年畢業於台灣大學法律系後,他又赴美深造,於1978年獲得美國南美以美大學法律博士學位,並於20年後,獲得該校頒發的「傑出校友獎」。
獅子座的蔡宏圖雖出身豪門,卻自強自立,獲得博士學位後,又猛攻苦讀,參加了華盛頓特區的律師考試,取得職業律師資格。
蔡宏圖的父親蔡萬霖,1924年11月10日生於台灣苗栗縣竹南鎮。他8歲跟兄長蔡萬春到台北謀生、打天下,白天打工,晚上讀書。完成初中學業後,兄弟二人開了家醬油廠,開始商場生涯。後來,又與弟弟蔡萬才等人共同成立國泰產險、國泰人壽、國泰建設等公司,建立了以「國泰」為標志的企業集團。
1979年,也就是蔡宏圖獲得博士學位的第二年,蔡萬春因病難以繼續掌舵,蔡家兄弟決定分家。蔡萬春之子蔡辰洲選擇了當時被認為是最具潛力的十信及國泰塑料,蔡萬霖取得國泰人壽、國泰建設、三井工程與國泰汽車工業4家公司,並以國泰人壽為核心組成一個新集團,最初稱國泰人壽,1983年改為霖園。其時的霖園集團資產高達354億元台幣,總收入293億元台幣,已是台灣主要企業集團之一。
不靠背景、鼓勵創新,以「財散則人聚、財聚則人散」凝聚員工向心力的蔡萬霖有句名言:要做企業家,就要用「三量」。所謂「三量」,即膽量、肚量與力量,三者缺一不可。他奉行精實的管理之道,注重人才培養,強調組織紀律。既嚴格要求員工,也嚴格要求自己。一大早就開始工作,生活簡朴,也不喜應酬和出頭露面。
1987年,美國《福布斯》雜志公布世界富豪排名榜,蔡萬霖進入世界億萬富翁前10名,此後連續多年位居此列。1995年更以85億美元排名全球第六,成為全球華人第一富。蔡萬霖的名字,也成為財富的另一種代名詞。
蔡萬霖注重培育後人。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且自幼秉承家風,奮發向上的次子蔡宏圖,自然被視為是可以委以重任的可塑之才。
1980年6月,剛剛考取美國律師執照的蔡宏圖被父親召回身邊,幫助打理家族集團的核心企業——國泰人壽。那時,他29歲。
蔡宏圖雖是直接從駐會常務董事做起,但因之前只有在國泰人壽實習一個暑假的經歷,所以一切都需從頭學起,跟在父親身邊學。一位國泰人壽老資深員工憶起當時的情形說:蔡萬霖對蔡宏圖跟員工一樣嚴格,毫不留情。
他最先從看財務報表開始學起的。也許是因為嚴師出高徒,虎父無犬子,學法出身的他很快就走上軌道,對數字有了很高的敏感。
蔡宏圖加入時,國泰人壽的市場佔有率超過50%以上。但蔡萬霖為保持領先,繼續創新推行了成立收費兼推銷保險的展業部加強售後服務,積極培訓幹部,為國壽的組織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除了加強管理,蔡萬霖勤走基層營業單位,常到第一線為業務員打氣的做法,也給蔡宏圖留下了相當深刻的印象。「父親做事業非常認真,常常親自到第一線去。他一天可以跑四個單位,甚至最高記錄一天跑五個,非常辛苦,但對問題卻掌握得很深入。」
蔡宏圖兢兢業業,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父親的肯定。1984年5月,他升任為公司副董事長。
1990年5月,65歲的蔡萬霖高瞻遠矚,隱身幕後,由不到38歲的蔡宏圖出任國泰人壽董事長,全面肩負起領航家族企業的重任。
居安思危 ,領導變革,處處以身作則
從1962年成立開始,國泰人壽就一直在台灣保險業一枝獨秀,穩居同業第一的位置。蔡宏圖接任時,公司正處於鼎盛時期,其市場佔有率達到5成以上。然而,盛世背後卻是危機暗藏。
蔡宏圖迎來的是一個全新的保險時代。1987年,台灣開始對外資保險公司開放,1993年更全面開放市場。大批的外資保險公司因此進入台灣,這些公司的雄心勃勃和強勢猛攻頓時讓台灣保險市場百家爭鳴,險象環生。
面對高度開放後的市場亂局,蔡宏圖一上任就展現出了沉穩遠見的企業領導人本色。在外資以及市場開放後相繼設立的其他本土壽險公司以高預定利率保單,打價格戰搶奪市場佔有率時,他沉著應對,意志堅定,堅持推行持續穩健獲利的長期戰略,以創新商品避開價格戰的惡性競爭,雖然市場佔有率掉到約3成,但是國泰人壽依然年年獲利。時間一長,靠價格戰搶市場的外資及本土壽險公司開始虧損的虧損,退出的退出,被並的被並。
但頭把交椅的地位,國泰卻坐得越來越辛苦。雖然蔡宏圖一再強調:只要台灣的保險市場不斷擴大,國泰本身保持成長,市場佔有率下降沒有關系。但面對越來越艱苦的市場環境,壓力還是與日俱增。
「第一名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人讓你追,你聽到後面的喘息聲就非常的緊張。」當時,蔡宏圖曾這樣向部屬吐露心聲。
「如果公司不能成長,便是最大罪惡。」是蔡家兩代的共同信
念。壓力之下,蔡宏圖開始主動出擊,再造國泰。
「許多員工還沉迷在國泰的極盛時期,缺乏危機意識,認為不用做什麼改變,我們已經是number one了,為什麼要改?我們新契約佔有率從55%掉到25%,還是第一名,緊張什麼?」
蔡宏圖首先要改的就是這種沒有危機意識的觀念。「員工老是想,我們已經是第一名,所以現在用的一套辦法,可以永永遠遠的用下去。這樣就像青蛙被煮,先是冷水,然後慢慢加溫,到熱,等知道的時候已經來不及,跳不出來了,你難道要當那隻青蛙?」
他首先改造的人是他自己。
蔡宏圖從小養成深居簡出的習慣,回到國泰後,更是低調,謹慎,遇到媒體采訪。常是滿臉笑容的說:「有什麼問題找發言人就是了,我們是很有制度的。」出席公開場合或同業聚會的次數,也寥寥可數。
整個國泰也是低調,甚至神秘。這樣的局面讓國泰的真實和優勢不能被知曉,但誤傳和誤會卻時時不脛而走。比如:國泰即使在亞洲金融風暴肆虐下,也依然是最佳經營投資獲利者的消息大眾鮮有人知,而國泰只買不賣,只租不售的不動產投資策略,在股市也只投資績優股的事實,卻被社會大眾誤傳成地產和股市的大炒家;國泰在921地震中捐了3億,但換來的公司形象提升效果卻遠不如只花了3000萬認養孤兒,但卻把消息發布得鋪天蓋地的安泰人壽。安泰是國泰的競爭對手之一,曾大放狂言要買下國泰,最後是安泰被荷蘭的ING集團購並。而在國泰贊助的一些社會公益活動中,活動的參與或受益者更是很少知道自己原來是託了國泰的福。
為了改變,蔡宏圖開始比較主動地接觸媒體,這樣做的目的,一是讓人更多的了解國泰,最主要的還是要發出一個信號。
「連他自己都在改變,董事長的企業再造是來真的,國泰將和過去很不一樣了。」
蔡宏圖信佛多年,還吃過三年的素。每天早上起床,先做早課再運動,念《金剛經》、《心經》、《大悲咒》,有時候還參加法會。他說:「我很喜歡那種感覺,很平靜,虔誠。」
因為他是國泰的董事長,所以即使是吃素也會受到別人的關注。於是,市場上就傳言,說國泰的股票不要買,董事長都吃素了,不曉得哪一天要出家。後來,蔡宏圖接受電視訪問,被問及吃素問題,一貫行事低調神秘的他,居然很爽快的回答:
「現在報告一個好消息,我開始吃葷了。」
蔡宏圖雖然自認為是和藹可親,也很開放的人,但下面的員工都很害怕他。「他呀,反映很快,思路敏捷,又是個比你還認真的老闆,你若想不清楚,他馬上找到你的破綻,幾次下來,他不是凶而是不耐煩,你會不害怕嗎?」一位已離職的老幹部對老東家的精明依然十分的佩服,同時也記得「他只要綳著臉就讓人倍感壓力,象徵著他的絕對權威。」
為了改變形象,以實際親民,蔡宏圖專門開放了e-mail網站,讓員工直接寫信給自己,並對每一封信都作出回復。「如果有一個措施下去,他們很不滿意,就e給我。」若有時間,他還會跑去看員工討論區:「那裡面講的,就比較辣了。他們不曉得,我會看那個東西。」
從2000年開始,國泰每年都要舉行一次大規模海外高峰會,蔡宏圖不但親自參與,更一改過去嚴肅形象,扮演摩西出紅海,「黑客任務」等各種造型,或是在員工的簇擁下高歌一曲,與員工同樂。這種改變,讓被公認是商界美男子的蔡宏圖,每次出場,都會受到巨星級的追捧,成為眾人心中的偶像。「我們對他的崇拜,幾近瘋狂」,這是大部份業務人員的共同心聲。
再造變革,穩健務實,樹立業界典範
轉換觀念的同時,一系列的制度改革也陸續鋪開。
第一步,從人事制度開始。國壽早期是日本式管理的年資制,大家排排坐著等升遷,而且還重男輕女。蔡宏圖先從外勤人員與薪資結構開始調整,接著再調整內勤。將人員的晉用、升遷、考評都調整為「績效導向」,讓升遷更為透明。
調整後,國泰人壽一有職缺,就會在公司網站刊登「要人」訊息,凡是資格符合者都可應征。過去經理職位只能由職階一級的人擔任、職階二級的可代理。現在,即使是四級職階也有機會,而且那些崇拜蔡宏圖幾近瘋狂的女職員們,更是看到了希望:人事改革開始不久,他就破格提拔任用了四位女科長。
「用排隊,沒有激勵效果!」新的機制,讓後面的人有機會往上爬,而有年資優勢者會更積極。
同時,他還專門針對各個營業據點的外勤主管,推行出一套「新制」,一方面要求這些主管要自己做業務才有收入,一方面又「還政於民」,讓業務系統發展自己的支持關系;而先前的只重招攬保單的專招制和強調售後服務的展業制也隨著環境,被慢慢演變成區域經營制……一套套的辦法,都在顛覆著過去。
國泰幾十年來,已經形成很多固定的制度。如每天早上八點半,各營業單位的早會准時開始,每天輪流由不同的主持人負責。每天早會開始以前,所有的流程和注意事項都已寫在黑板上。唱完國泰歌或是活潑的帶動唱,早會流程開始:不同的主持人上、下台中間的數秒空檔,都有專職負責人放音樂,報告人一就位,音樂也立刻停止,每一步驟都進行得分毫不差。
國泰的運轉,靠的也正是這些制度。要改革這樣一個龐大組織已經形成的一套完整、嚴謹的制度,何其艱難。
所以,蔡宏圖只能去寧靜的革命,穩健的變革,對要引進哪些作為、用什麼速度與方法來執行都做出了謹慎的思考。
「我們是一艘航空母艦,轉向沒那麼快,要慢慢地轉,穩穩的轉。」 蔡宏圖說。
穩健是蔡宏圖最為人佩服的地方。一次,他和堂弟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等幾位朋友,結伴到尼泊爾、印度附近的不丹出遊。一群人騎著騾子,走在山路上,突然,蔡宏圖從騾子上摔下來,臉差點撞到地上。大家還沒反映過來,他就已經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不聲不響的站起來了。
「姿勢非常優雅……,他是不會出錯的人。」目擊者蔡明忠描述。
穩健也是國泰的最核心優勢之一,從創業初期就如此。當時,蔡萬霖對公司的巨額營業額,一直採取著分散、穩健的經營方式。三分之一用於貸款,賺取利息;三分之一投入股市,賺取利潤;三分之一投入房地產。樓多、地多是國泰跟其它公司相比的突出優勢之一,每年光租金就有五十億元,可以說是台灣最大的「房東」。
股神巴菲特曾對蔡宏圖說,比爾曾花兩個鍾頭跟他講一堆什麼是高科技,他聽後買了一百股微軟,除了那一百股,其它高科技股什麼都沒買。其間有很多人笑他是老古董,跟不上時代,食古不化,年紀大要退休了。但只過一年,他就發言了,說你們這些什麼internet(網際網路)想太美了,internet從八十幾掉到一塊錢的都有,而我投資的一定都是有價值的東西,我看得到的價值。Internet當初是一個vision(願景),賣你一個夢想,價值在夢想上,那個我看不懂,我看到的是很concrete(具體)的value(價值),所以我買吉利(做刮鬍刀的),買coca cola(可口可樂)。
蔡宏圖說,他就希望跟巴菲特學。「我就『永續經營』,我就希望學他,你罵我是老頭子都沒關系。」
所以,即使在市場佔有率持續走低的情況下,國泰也始終堅持以「永續經營」去做市場。為此,他們還主動放棄了能夠產生更多業務,並有利提高市場佔有率的所謂高預定利率保單。
對此,蔡宏圖說:「如何兼顧保單繼續率,契約品質及財務運用效率的提升,更是我們所重視的。我們必須要面對的是未來長遠的經營,永續的經營,我們很難喊停就能停下來不做了。我們是本土公司,不能像外資公司那樣『包袱款款回家去』,賣給別人就拜拜了,因為我們沒有地方可以去。所以,我們必須保守一點。」
穩健務實的經營讓國泰成為了保險業最高的品質管理典範。在各種有關企業聲望與影響的排行中,國泰一直都居於前列,並作為保險業界的唯一代表,榮獲過最佳品質獎。在台灣,一想到保險就會想到國泰。一想到國泰,就會想到是優質的保證,是信心的標志
為他儲蓄或事業有成,他有好幾千萬在,結果你竟然沒辦法替他服務。這個時候如果有銀行的話,你有一些理財商品可以透過我們的業務員向他推銷,綜合績效一定會發揮。」
金控之前的蔡宏圖,對整合多元業務的期待可以用「翹首以待」來形容:「一旦壽險公司和銀行結合的話,綜合績效會出來,你可以看到我們有很大的客戶群,中間當然有重疊,不管怎樣,這一定是一加一大於二,第二,你可以運用的行銷管道會很多。比如銀行有一、兩百個分行,我們自己有三、四百個據點,這樣就有更多的行銷據點。然後,產品方面,他有他的金融理財套餐,我有我的保險,銀行可以賣我們的保險,我們的人也可以去行銷他們的金融產品。」
為了迎接多元時代的來臨,蔡宏圖作了很多扎實的准備。著力對員工進行了更完整的教育和訓練,即所謂的cross selling(交叉行銷),讓員工在強化壽險專業的同時,擴展學習到產險、節稅、理財、計算機、放貸等專業知識,大幅提高了隊伍的整體素質。
「這個客戶我可以賣他很多東西,我可以透過銀行、透過證券去賣保險,我也可以透過保險去賣銀行的理財套餐和賣投信的基金,未來是一個『整合行銷』。」蔡宏圖說。
整合行銷的關鍵應在於網路的規模與質量,而這正是強勢國泰早就形成了無人可比的強處所在。
「服務要有資源,不是用嘴巴說說而已。例如這家公司有多少資源,可以幫助業務員服務客戶。最廣的行銷據點和行銷網,以及行銷體系是我們的優勢,因為我們公司大,而且管理系統也是一個口令出來,就一個動作下去,比其它人更有效率。再比如我們的計算機聯機,同業也說他們計算機聯機,但只有台北、台中、高雄、台南,四、五個單位而已,這種聯機對客戶有什麼幫助?客戶住在桃園,你連點都沒有,而我們是全台五百多個點都聯機。我們曾經承保過台北市、高雄市、台灣省等中小學的學生平安保險,這不只是保費的競爭,更因為有這么多的營業據點和人員,因此不管這個學校是在南投埔里或是山上,我們都有單位在那裡為你服務,也只有我們才有辦法做得到。其它同業全省總共只有5個,10個單位而已,他怎麼服務這些學校,一定是傳真機服務。所謂的服務,不是服務人員態度很好,學歷很高,這是一個重點沒錯,但不是全部,我們的好處就是,從台北市到枋寮,只要你需要保障,我都有人,可以跟你講同樣的語言,讓你能聽得懂。」
通過國泰金控成立,特別是一系列的擴張後,蔡宏圖擔心的商品單一的問題得到了解決,而他驕傲的龐大通路也將發揮出更大的功效,這對國泰無疑是如虎添翼。
與此同時,國泰的大陸市場計劃也開花結果。
國泰從1996年就成立了「大陸市場發展室」,並於2001年2月、2003年1月分別在北京和成都成立代表處,而與大陸的交流在更早前就已進行。當年,中國人壽為對抗友邦保險(AIA)和中國平安的壽險代理人制度,主要就是從國泰引入。
2004年4月27日,國泰和東方航空各出資50%合資在大陸成立壽險公司獲得保監會的籌建批覆, 2005年1月24日合資公司正式開始營業。國泰成為台灣壽險業第一家進入內地市場的壽險公司。
在合資公司的開業典禮上,蔡宏圖透露,繼國泰人壽之後,國泰金控旗下的國泰世華銀行、國泰世紀產物保險也將先後進入內地。其中的國泰世華銀行內地代表處設立已經滿兩年,有資格提出成立分行的申請。而國泰世紀產險目前也在上海浦東設立了代表處。
大陸之外,國泰還鎖定香港、越南、馬來西亞三大亞洲市場,並將以人壽、銀行雙核心共同進軍,擴充其在亞洲的區域版圖。
至此,蔡宏圖掌管國泰已整整15個年頭。
15年來,在劇烈變化的市場和幾乎白熱化的競爭里,國泰始終穩居在台灣金融企業領導者地位。不但在很多人對其能否平安進入21世紀的大疑問里,昂揚走向了未來,而且越發身強體壯,步履堅定。15年來,在不少著名企業因競爭激烈不進而退,甚至掀起財務風暴的嚴峻現實中,經受住各種考驗的國泰,得到了愈來愈多全球知名機構的實質肯定,也贏得了業界、客戶以及輿論的尊敬。
歷時15年,蔡宏圖交出了華人企業史上又一份子承父業的完美答卷:「承繼者的任務,不只要守成精進,在風起雲涌的全球化時代,也要領航組織跨出台灣,迎向更多挑戰。身為標竿企業,要能在卓越中,尋求更高的境界。」
「國泰沒有太多宣言,只有簡單的目標,就是逐步發展為華人地區最佳金融機構。」蔡宏圖說。
❷ 真「帶資進組」,盤點金融圈的富三代們
在金融圈,富三代的身影時隱時現,他們或是繼承家族產業,或是開創自己的事業。讓我們一起探索這些年輕企業家的故事,感受他們的真實寫照。
張康陽,蘇寧易購董事長之子,以其敏銳的商業嗅覺在華爾街的投行領域嶄露頭角。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張康陽曾在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工作,主要負責企業首發上市、投資並購和融資。然而,國際米蘭的控制權塵埃落定,張康陽因無法償還債務而失去了對球隊的控制權,這也成為了他商業生涯的轉折點。
鄭志剛,香港四大家族之一鄭氏家族的長孫,他憑借在瑞銀、高盛的實習經歷,創立了K11購物中心品牌,並成功投資了60多家消費、技術和區塊鏈領域的企業,包括小鵬汽車、蔚來汽車、商湯科技等。他不僅在家族企業中貢獻力量,還通過自己的資產管理公司C Capital和Astera Capital Partners,拓展了金融版圖。
Isha Ambani,印度首富Mukesh Ambani的小女兒,以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的學歷,開始了她的職業生涯,曾在麥肯錫擔任business analyst。她繼承了家族的商業智慧,為家族企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Tina Lee,大統華超市的CEO,也是大統華創辦人Cindy Lee的女兒。在Deloitte咨詢的9年工作經歷,讓她掌握了戰略、風險與企業交易的深厚知識,成功接管並推動大統華超市的對外擴張戰略。
對於非VIP留學生而言,求職規劃同樣能幫助他們「卷」入頂尖公司。Sally和Willow等學員通過WST項目,不僅獲得了BofA、Barclays、Centerview Partners等頂級投行的實習和全職offer,還克服了信息不流通、個人背景限制等挑戰。通過WST的指導和支持,他們不僅提高了求職技能,還獲得了個人情感的支持,最終實現了職業目標。
無論是家族企業的繼承者還是獨立創業者,金融圈的富三代們用自己的故事展示了商業智慧與家族傳承的結合,以及不斷學習與創新的重要性。他們的故事激勵著更多年輕人追求夢想,勇於面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