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搜索 » 搜索霸王龍搜索霸王龍的圖片
擴展閱讀
下載圖片網站哪個最好 2024-12-21 09:43:35
動態圖片說說 2024-12-21 09:27:57

搜索霸王龍搜索霸王龍的圖片

發布時間: 2024-12-21 06:01:51

⑴ 霸王龍是什麼樣子圖片搜索百度頭上有沒有東西

暴龍,又名霸王龍,屬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名字的意思是暴君蜥蜴。是史上最龐大的肉食性動物之一和最著名的食肉恐龍。它是最晚出現的恐龍之一,體長12~14.6米(最大順彎體長15.3米)。平均臀部高度4.3米,最高5.2米。平均高度5米,最高6米(從地面至頭部)。平均體重9噸,最重14.86噸,頭部長度1.3-1.6米。咬合力居陸地生物和食肉恐龍第一(咬合力可達200000牛頓),同時也是體型最為粗壯的食肉恐龍。

⑵ 有關恐龍的資料

兩億三千萬年前,第一種恐龍和狗一樣大,它用兩條後腿支撐身體。數千萬年後,它的後代繁殖成了形態各異的龐大家族:有些兩足奔跑,有些四足行走;有些身體龐大,有些小巧;有些兇猛,有些溫順。其中一些獵食性恐龍身體逐漸變小,長得越來越像鳥類,骨骼中空,腦顱膨大,身體輕盈,行動敏捷,前肢越來越長,能像鳥翼拍打,體表長出了羽毛,沒有鱗片或甲。有的為了躲避敵害或尋找食物到樹上去生存,在樹上跳躍,降落,有了滑翔能力,後來能飛行了。地面上的有羽毛的恐龍奔跑,也學會了飛翔。所以一支恐龍就演化成鳥類,飛向藍天了.

翼龍是恐龍的近親,生活在同一時代,是飛向藍天的爬行動物,有時也被誤認為是「會飛的恐龍」。翼龍起源於約2.15億年前的晚三疊世,滅絕於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當恐龍稱霸著陸地時,翼龍卻控制著天空。

翼龍是一類非常特殊的爬行動物,具有獨特的骨骼構造特徵。早在1784年,義大利的古生物學家科利尼在德國發現第一件翼龍化石時,甚至不能確定它屬於哪一類動物,有人認為它生活在海洋中,也有人認為它是鳥和蝙蝠的過渡類型等等。直到1801年,居維葉才鑒定它為翼手龍,歸於爬行動物。

翼龍並不能像鳥類那樣自由地、長距離地翱翔於藍天,只能在它的生活環境附近,如海邊、湖邊的岩石或樹林中滑翔,有時也在水面上盤旋。

翼龍比鳥類早了約7OOO萬年飛向天空,大約在三疊紀晚期就開始適應空中生活,在地球上成功地生存了1.5億年。翼龍為了適應飛翔的需要,具有許多類似鳥類的骨骼特徵,如頭骨多孔,骨骼中空輕巧,胸骨及其龍骨突發達等等。

迄今為止,世界上已經發現命名了超過120種的翼龍化石。翼龍的個體大小和形態差異非常大,大者如上個世紀70年代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發現的翼手龍化石,它的兩翼展開約16米,寬度相當於F一16戰斗機,小者形如麻雀。翼龍有兩大類,早期的喙嘴龍類比較原始,主要生活在侏羅紀,有一條很長的尾巴;晚期的翼手龍類主要生活在白堊紀,尾巴很短甚至消失。

翼龍類屬於爬行動物,然而它很可能是溫血動物。20世紀初,英國古生物學者曾推測,翼龍具備快速運動的能力,像蝙蝠一樣,體上有毛,並有與鳥類相似的生活習性,是體溫恆定的溫血動物。後來在德國發現的喙嘴龍化石上,找到了毛的印痕。1970年,在哈薩克發現了一件比較完整的帶有「毛」的翼龍化石,英國古生物學家通過對這件標本毛狀物和翼膜結構的研究,認為它無疑屬於溫血動物。翼龍身體上的這些「毛」隔熱保溫,防止體內熱量的散失,具有調節體溫的作用。另一個證據來自於翼龍的骨骼,它們像鳥一樣有一些用於調節體溫的小氣囊。最近,我國遼西帶「毛」的熱河翼龍的發現,進一步佐證了至少部分小型的翼龍類為溫血動物。越來越多的化石證據表明,一些翼龍為了適應飛行的需要,已經具有內熱和體溫恆定的生理機制、較高的新陳代謝水平、發達的神經系統以及高效率的循環和呼吸系統,成為一類最不像爬行動物的爬行動物。

還有始祖鳥,中國龍鳥.......

圖片為小盜龍,象看更多圖片,點擊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fr=&pv=&ic=0&z=0&word=%B3%A4%D3%F0%C3%AB%B5%C4%BF%D6%C1%FA&s=0&rn=21&pn=0&ln=456

⑶ 第1次在中國發現的大型暴龍科恐龍是什麼

第1次在中國發現的大型暴龍科恐龍是霸王龍。

諸城發現了霸王龍化石。諸城發現的暴龍化石填補了我國無大型『超級』肉食性恐龍化石的空白。霸王龍一直是恐龍考古者心目中的恐龍明星,但對中國來說卻是姍姍來遲。在諸城第三次大規模恐龍化石發掘開始後,發掘人員先後發現了一些奇特的牙齒和牙床化石,。

隨後,發掘人員又在臧家莊化石點找到了極為重要的暴龍下頜骨和一枚暴龍勾爪,接著又發現了更多的椎體。隨著材料越來越多,專家們終於肯定,大型暴龍在諸城橫空出世,宣布中國從此也擁有了「超級」肉食性恐龍。

(3)搜索霸王龍搜索霸王龍的圖片擴展閱讀:

霸王龍特點:

霸王龍類的主要特徵在於寬大沉重的顱骨、短而有力的頸部,以及退化的二指手臂,頭骨粗大、頸部短而有力、前肢兩指,身表可能覆蓋原始羽毛。全世界最完整的暴龍科化石為稱為「Jane」,是一隻年輕的暴龍。

暴龍科最重15.4噸,長度最多15公尺,生活於白堊紀晚期。化石可見於西歐、北美、中亞以及東亞,各地物種不盡相同。最早的祖先來自三疊紀晚期的始盜龍。

⑷ 霸王龍什麼樣

霸王龍通常是19歲主要生長期結束,這樣其實很多霸王龍嚴格的說還沒有完全「長成」比如著名的霸王龍斯坦(BHI3033),雖然已經有10.5-11米長,但是卻只有18歲。霸王龍體型十分的粗壯,胸腔的寬度勝過南巨,但是身體相對體重來說卻不是很長,雖然最大霸王龍比鯊齒龍科的撒哈拉鯊齒龍、玫瑰馬普龍和卡氏南方巨獸龍要重,卻沒有三者長。成年個體體長范圍Length:10.7-13.2米19歲以上的成年霸王龍的體長可以分成3個檔次,第一個檔次:d10.7-11.5米,ANMH5027,MOR555,CM9380(正模),RTMP81.6.1,RTMP81.12.1,第二個檔次:11.5-12.2米,SDSD12047,RSM283.2,FNMHPR2081(蘇),MOR1128,Z-rex,等第三個檔次:12.2米以上的MOR008,UCMP118742,MOR1126,LAMC23844,其中前三者都能達到13米

霸王龍

暴龍的屬名在古希臘文中意為「暴君蜥蜴」,種小名在拉丁文中意為國王。有些科學家認為亞洲的勇士特暴龍(Tarbosaurusbataar)是暴龍屬的第一個有效種,而其他科學家則認為特暴龍是獨立的屬。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暴龍科的種已被提出,但它們多被認為是暴龍的異名,或被分類於其他屬。如同其他的暴龍科恐龍,暴龍是兩足、肉食性恐龍,擁有大型頭顱骨,並藉由長而重的尾巴來保持平衡。相對於它們大而強壯的後肢,暴龍的前肢非常小。長久以來,暴龍被認為只有兩根手指,但在2007年發現的一個完整的暴龍化石,顯示它們可能具有三根手指。暴龍可能是種頂級掠食者,以鴨嘴龍類與角龍下目恐龍為食,但有科學家認為暴龍是種食腐動物。雖然目前有其他獸腳亞目恐龍的體型與暴龍相當,或大於暴龍,暴龍仍是最大型的暴龍科動物,也是最著名的陸地掠食者之一。目前已有超過30個雷克斯暴龍的標本被確定,包含數具完整度很高的化石。暴龍的大量化石材料,使科學家們有足夠的資料研究暴龍生理的各個層面,包括生長模式與生物力學,有些研究人員也發現了軟組織與蛋白質。但霸王龍的食性、生理機能以及移動速度,仍在爭論當中。霸王龍是一種兇猛的食肉恐龍。生存於白堊紀晚期。是已知最大的陸生性食肉類,體長11-12米,僅頭部就有1.35-1.45,最大頭骨1.58米長,身高6米。頭骨沉重,高而側扁,具有兩個很大的眼前孔,眼眶呈橢圓形。牙齒極為發達。在齒骨、髃骨和前關節骨之間有粗大的活動韌帶固著痕跡,頸骨較短,有9~10個頸椎,其構造特點是短寬型。肩帶退化,肩胛骨細長,而肱骨短小,長僅有肩胛骨的一半。前足退化細弱,僅有二指,亦可能殘存第三指。霸王龍腰帶非常發育,結構極為緊湊,不僅腸骨與薦椎緊密癒合,坐骨與恥骨的遠端也彼此貼合在一起;其恥骨遠端擴粗呈足狀突,而坐骨遠端為棒狀。這樣粗壯的腰帶結構,表明其後肢活動強烈。霸王龍主要生活在丘陵區,以植食性的爬行動物為主要的捕食對象。由於周圍生活環境的變化,霸王龍在晚白堊世最晚期時絕滅了。霸王龍就像是一台骨骼破碎機。它在恐龍世界中的「暴君行徑」是名不虛傳的。其碩大顎骨賦予了它驚人的咬力,根據科學家按照力學模型的推測,一頭6噸重的霸王龍的一顆牙齒的隨意咬合力就可以達到13500N,最大的單顆牙齒的咬合力大概是20000N,而前部咬合力(上下牙夾擊)40000N,後部咬合力可達80000N,體型更大的霸王龍可能擁有大得多的咬力,超過100000N是完全可以的。其中《eInferenceofFeedingBehavior》Author:MasonB.Meers更是給出了更高的數據,6噸的霸王龍甚至可以達到駭人聽聞的16000-23500N,但是這個估計由於精度問題和選用的方法而被其他專家質疑。西部恐鱷可能擁有接近同體型的霸王龍的咬合力,但是西部恐鱷的最大個體體型遠遠沒有最大的霸王龍大;鄧氏魚的咬力可能超過同體重的霸王龍,但是9米鄧氏魚的絕對咬合力未必比13米以上的巨型霸王龍要強。最大的巨齒鯊的絕對咬力可能達到20噸以上,應該比所有的霸王恐龍都要大最大這在當時的陸地上是無人可敵的,另外它的牙齒大而厚,形狀被歸為香蕉牙。雖然咬力驚人,但霸王龍的牙齒並不鋒利,不過因為它滿口的細菌(其原理與科莫多巨蜥相似,據推測,霸王龍很有可能是史上第一個使用生化武器的物種).霸王龍是兩足行走,在0.65億年前白堊紀末期主要生活在北美洲西部的廣闊地域。目前,科學家們仍置疑是否霸王龍是動作遲緩的食腐動物還是動作敏捷的掠食性動物,但無論它的食物是活著的還是死的,它口中的獵物一定很大,這種食肉性恐龍進食時一定非常血腥。霸王龍是有史以來最強的食肉動物,即使最大的普魯斯鱷也絕不是他的對手。

編輯本段生存時期

時代:白堊紀晚期(晚白堊世lateMaastrichtian)

編輯本段物種分布

霸王龍與人類大小比例

分布(Foundin)→加拿大艾伯塔省美國新墨西哥州蒙大拿州科羅拉多州懷俄明州中國新疆天山火焰山河南等發現地層(Stratum)→...食性(Diet)→肉食典型體長(Length)→全長12米高約4米推測體重(Mass)→6.3-10噸發現者(Discoverer)→布朗(BarnumBrown)1902命名者(Firstdescribed)→亨利·奧斯本(Osborn),1905

編輯本段詳細介紹

1902年BarnumBrown在蒙大拿州[美國]發現了第一具霸王龍化石。霸王龍有個大腦袋。霸王龍的前肢短小,每隻手有兩個手指;後腿大而有力,每隻腳有三個腳趾。每個手指和每個腳趾都帶有爪子。霸王龍有條又細又硬,帶個尖的尾巴。它一共有60顆牙,每顆牙長9英寸,都很鋒利。當有一顆牙掉了時,會有顆新牙長出來。霸王龍走路時用兩條腿,它能跑的很快,每小時的速度可達30英里。它的視覺和嗅覺都很好。霸王龍的腦袋很大,它是只聰明的恐龍。它獨自居住,有時也和另一隻霸王龍生活在一起。我們不清楚它們是否照顧自己的孩子。霸王龍可能是有紀錄以來生活在地球上最大型食肉類恐龍之一。它是食肉類最晚的一隻,它具有六十個鋸齒狀邊緣的利牙,有些達18厘米長。它具有碩大的上下顎;僅僅頭顱長達1.37米,它或許能夠吃下一整個人──假若那時候周圍真有人類存在的話。暴龍站起身高接近兩層樓高,一口可以吞下一頭牛,奇怪的是霸王龍前腳非常矮小,和人手臂差不了多少,因此有些科學家認為暴龍無法捕食,只能吃死屍。霸王龍龐然大物,整個身體好像是專為襲擊其他恐龍而設計的;頭長而窄,兩頰肌肉發達,頸部短粗,身軀結實。後肢強健粗壯,尾巴不算太長,可以向後挺直以平衡身體,張開大口,有長約15厘米的利齒……只是前肢細小得不成比例,而且只有兩只較弱的手指。曾經有人認為暴龍是笨重遲緩的動物,但是最新的研究認為霸王龍奔跑起來時速可達40公里以上,果真如此的話,恐怕沒有什麼獵物可逃過它的追殺了。

霸王龍,學名Tyrannosaurs.Rex的意思是殘暴的蜥蜴王,肉食性恐龍中出現最晚,也是最大型,最孔武有力的品種。霸王龍可能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的陸生肉食動物,六千五百萬年前滅絕,結束在白堊紀。霸王龍的頭部非常的巨大(長約1.3-1.4米)。強而有力的顎部上長有鋸齒邊緣的牙齒,龐大粗壯卻像鳥類的兩腳上,指頭長有強力爪子。和粗壯的腳比較起來,霸王龍的手臂小得與頭骨的反比,比人類的手要短,根據古生物學家認為,這可能由於霸王龍只用口捕臘,前肢絕少使用,因而漸漸變短變小,也因此演變成由後肢站立,前肢退化及後肢成為武器,因而演化成這種奇異的身體結構,霸王龍雖然身軀龐大,骨骼卻是空心的,而且頭顱中有一些大而中空的洞,因而使得體重減輕,便於行走和捕獵。體長11-13米,體高約五點五米,體重達七噸,霸王龍的尾巴長又粗,看來是一個強而有力的攻防武器,大概常以後肢及尾巴為重心,因此推測後肢和尾部份肌肉相當結實,破壞力比龍卷風還強大!珍貴的霸王龍前肢化石

一般來說,學者們相信霸王龍是肉食性恐龍中最為殘暴的恐龍,它出現的時間已經是恐龍時代的晚期,大約為恐龍時代的最後200萬年左右。距離現在大約六千五百萬年。霸王龍的身體長達13米,體重大約10噸,它的後腳十分粗大強壯,甚至能各自撐起一隻具大的現生象。從霸王龍的化石發現,它的每顆牙齒大小不一,有的牙齒長度,比人類的手掌還要長,有的小如人類尾指一節,牙齒由尖頂到基部,都有斜旋鋸齒,其兇猛程度可見一斑,顎部強大驚人,是數十頭灣鱷顎頷力量的總和,霸王龍的頭是所有恐龍中最大又最有力的,這種可怕的肉食性動物會用長著軍刀般利齒的巨顎,狠狠地一口咬死獵物,接著扭轉強壯的頸部,將嘴中的肉塊撕扯下來。張開的血盆大口更是嚇人,裡面生著二排向內彎曲的銳利牙齒,每顆牙齒連根有二三十厘米長,露出來的部分的CL(crownlength)大概9-12厘米,一但被咬住,即使是身上有著堅韌骨質甲胄的大型草食性恐龍也會承受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