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搜索 » 蚯蚓有哪些部分組成圖片
擴展閱讀
女士女人短發錫紙燙圖片 2024-12-16 21:30:13
包皮是什麼圖片 2024-12-16 21:13:33

蚯蚓有哪些部分組成圖片

發布時間: 2024-12-16 19:22:43

Ⅰ 蚯蚓的外部結構圖

蚯蚓 的外部形態
蚯蚓 體圓而長,由許多相似的體節組成,節與節之間有一深槽,稱節間溝,在體節上又有較淺的溝稱體環。頭部因適應土內穴居生活而退化。身體前端有肉質的突起,稱口前葉,由於體腔液壓力的作用,口前葉飽脹時,有攝食、掘土及感觸的功能。口前葉無眼點、觸手和觸條,腹側有口,口後第一節稱圍口節。肛門在身體的末端。除圍口節及最後一、二節外,每節有剛毛一圈,故稱環毛蚓。每條剛毛形狀簡單,微呈S形,大部分藏於體壁內,內端有剛毛囊、 牽引肌和縮肌剛毛囊內有毛原細胞或稱形成細胞,能產生新的剛毛。剛毛為運動器官,在穴內或地面爬行時有支撐的作用。性成熟的標本, 在第 XIV-XVI節之間無節間溝, 狀如指環,是為生殖帶,又稱環帶。 在生殖時期它能分泌粘液形成卵繭, 以適宜不良環境。 雄性生殖孔一對,位於第XVIII節腹面兩側, 其旁常有乳突數個。雌性生殖孔一個,在第XIV節腹面正中央。受精囊孔三對,在6/7、7/8、8/9三個節間溝的腹面兩側,孔的附近也常有乳突。背孔是位於背中央節與節之間的小孔,約自12/13節間起,直到身體的後端都有背孔,平時緊閉, 遇乾燥或刺激時孔張開,射出體腔液,濕潤身體表面,使蚯蚓易於在土壤中鑽洞和保護體表。肛門在身體的末端,成直裂縫狀,兩側略隆起。
(二) 蚯蚓的內部構造
1. 體壁與真體腔 從蚯蚓的橫切面觀察, 最外層為一薄層的角質膜, 內為表皮層,有一層柱狀的表皮細胞和腺細胞組成, 來自外胚層。內為中胚層, 可分為外側的體壁層和內側的臟壁層, 在這兩層之間的一個大空隙,就是體腔。體壁都是有外側薄的環肌、內側較厚的縱肌及體腔膜構成的一個肌肉囊, 臟壁層是由外側的縱肌、 內側的環肌及體腔膜形成。內胚層僅形成腸的上皮。在腸的背中央有一條不明顯的凹槽,稱盲道,以增加消化及吸收的面積。在腸壁之外以及背血管周圍有黃色細胞,貯存脂肪和合成的糖原,它也可能有部分的排泄作用,如氨和尿的形成。在體腔內可見體腔液、生殖器官、排泄器官、血管和神經索等。
2.消化系統和營養 消化管的前端為口腔,無齒顎,接一富於肌肉的咽及一細長的食道。約在第IX節內有一厚壁的砂囊, 砂囊之後有一端狹長而多腺體的部分,稱胃,約自第XV節起,直到身體後端,為膨大的小腸,末幾節內為直腸,最後開口於肛門。蚯蚓以土壤中的蟲卵、樹葉及死動物等為食物, 先由咽肌伸縮、使口腔脫出, 將食物吸入,經過咽而到砂囊,由砂囊研磨後入胃,接著再入腸。咽腺和小腸在第XXVII節處向前通出的一對盲腸,均分泌消化液, 使食物消化。已消化的養料,由腸上皮吸收而作養料,未經消化的物質和土壤則由肛門排出。
3. 循環系統和血液循環 為閉管式的血管系統, 腸的上方有背血管、腸的下方有腹血管, 此外在神經索下方還有神經下血管。 在第VII、IX、XII、XIII節內各有一對環血管, 能起節奏性搏動, 內有心瓣,故稱心臟。血液在背血管中由後向前流經心臟入腹血管,再向後流動,分枝至體壁、膈膜或腸壁。背血管在第XIV節後起, 收集每節來自腸壁上的二對背腸血管和來自體壁的一對壁血管的血液。在體前端, 血液流至咽、腦、口腔等處。 在食道兩側還各有一條食道外血管,有環血管與背血管相連。神經下血管內的血流,從前向後, 經各節內的壁血管流回背血管,這樣反復循環, 以供全身營養與氧氣, 故循環系統對養分的輸送和呼吸作用都有直接的關系。
4. 呼吸和排泄 環毛蚓由體表進行呼吸,稱皮膚呼吸, 蚯蚓的皮下有許多微血管分布,通過氣體的擴散,進行氣體交換。蚯蚓呼吸時, 體表必須保持一定的濕潤, 這主要依靠背孔不時排出體腔液而完成。體表一經乾燥,將引起蚯蚓窒息致死。蚯蚓的排泄器官為小腎管,每節都有很多,主要分為體壁小腎管、咽頭小腎管和膈膜小腎管。體壁小腎管直接由腎孔開口於體外; 咽頭小腎管開口於消化道;膈膜小腎管則通入腸上縱排泄管,分別在各節開口於腸內, 再經肛門隨糞便排出, 故蛋白質廢物都可從這些小腎管排出體外。這些小腎管是典型的後腎管,今以體壁小腎管為例說明。在每節體腔內的各個腎口,呈漏斗形由10-12個細胞構成, 體腔液內的廢物由此收集,進入盤繞的細腎管,細管的內端段內有纖毛,外端段內無纖毛,末端為無纖毛多肌肉的排泄管, 最後開口於後一節體壁上的腎孔,將含氮廢物排出體外。
5. 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 在咽頭的背側有一個由兩腦神經節組成的腦,與圍咽神經及腹面的咽下神經節相連,後接一雙股合成的神經索,它在各體節內有神經節,形成神經鏈,以上稱中樞神經系統。從腦分出神經至口前葉、口腔壁 ; 從圍咽神經分出神經到口腔壁和第I節; 從咽下神經節分出神經至第II、III、IV節體壁; 於每節的神經索上通出三對側神經,分布至體壁和各器官, 以上稱外周神經系統。由腦分布至咽、食道、胃、腸等消化道的神經,稱交感神經系統。環毛蚓有簡單的反射弧結構,即外周神經系統,包括感覺器的感覺神經細胞和反應器的運動神經細胞。感覺神經細胞將表皮受到的刺激傳遞到神經索中的中間神經原,或稱調節神經原,然後再把沖動傳導到運動神經細胞。腦為接受感覺的中心,能控制後面的神經節。在神經索內還有巨纖維,是多細胞的結構, 依靠低電阻的聯系, 一端接著一端,一個動作的傳導速率可能直接與纖維的直徑有關。如果突然刺激蚯蚓身體的任何一點,即可通過巨纖維的傳導,引起身體縱肌收縮,使蟲體迅速退入洞穴。
蚯蚓由於營土壤中穴居生活, 感覺器官不發達。 主要可分為三類: (1) 表皮感覺器,是皮膚上的小突起,身體各部分都有,腹面和側面則較多, 有觸覺的功能,可感覺地面的震動。(2) 口腔感覺器,分布於口腔內側或其附近, 有嗅覺和味覺的功能, 可覓食或辨別食物。(3) 光感覺器,分布於身體各部分, 口前葉及頭幾節較多, 後端或較少,腹面全無,能辨別光的強弱,並且能起避強趨弱反應。
6. 生殖系統 蚯蚓為雌雄同體。雄體具精巢囊二對、 貯精囊二對.前者位於第X、XI節的體腔腹方, 後者位於第XI、XII節的體腔內。每一精巢囊內有精巢及精漏斗各一個,而且還與其後的貯精囊相通。精子從精巢釋出後,先通到後一節的貯精囊內發育,待成熟後,再回到原來的精巢囊內,經由精漏斗輸出.每一精漏斗後接一輸精管,每側的前後兩條輸精管合並, 後行至第XVIII節處與前列腺管相接,經雄性生殖孔排出。前列腺一對,位於雄性生殖孔的內側, 其分泌物與精子的活動和營養有關。雌體有卵巢一對,在第 XIII 節前面,13/14 膈膜之前有卵漏斗,後接短的輸卵管,在膈膜後,兩側的輸卵管會合, 開口於第XIV節腹中 央的雌孔。此外還有受精囊三對, 分別位於第VII、VII、IX節內。每個受精囊有一壇、壇管和在管遠端會合的盲管,盲管內端1/3或1/4處膨大,稱納精囊, 為貯藏異體精子的地方。在體外性乳突處的相應體壁內側, 可見小團墊狀或具索狀導管的副性腺。
(三) 生殖和個體發育
蚯蚓需行異體受精,故要進行交配,在交配時,兩條蚯蚓互相倒抱,副性腺分泌粘液,使雙方的腹面粘住精液從各自的雄性生殖孔中排出,輸入對方的受精囊內。交換精液以後即分開,此過程常在晚上進行,交配時間約需二小時。待卵成熟時(約7天), 環帶分泌粘稠物質,形成外面的粘液管和裡面的蚓繭,成熟的卵落入繭中。蚯蚓通過蠕動自蚓繭向後退出,當蚓繭經過受精囊孔時,受精囊內的精訊子逸出,和繭中的卵受精。蚯蚓身體繼續向後蠕動,直到全部由蚓繭和粘液管退出。蚓繭脫下後前後封口,呈麥粒狀,留在濕潤的土壤中發育,粘液管則瓦解。每個蚓繭可含有1-3個胚胎, 幼體約在2-3 周內離開蚓繭。蚯蚓的受精卵全部在蚓繭內發育成幼體。無幼蟲期,直接發育。

Ⅱ 如圖是蚯蚓一端的外形圖,請據圖回答問題.(1)註明各部分名稱:[1]______、[2]環狀體節、[3]______[4]

(1)蚯蚓是由許多體節組成的,在身體的前端有一體節特別大,光滑為環帶,有口有肛門,在蚯蚓的腹面處的有小突起,這是蚯蚓的剛毛;所以圖中1為口,2為體節,3為環帶,4為剛毛.
(2)在身體的前端有一體節特別大,光滑為環帶,所以靠近環帶的一端為前端.
(3)蚯蚓是通過身體肌肉的伸縮和剛毛的配合運動的,在光滑的玻璃上,剛毛無法固定和支撐身體,因此蚯蚓在粗糙紙面上的運動速度比它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的運動速度要快.
(4)蚓呼吸的是空氣中的氧氣.氧氣先溶解在體壁的粘液里,然後滲透到體壁內的毛細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過體壁排出體外.因此蚯蚓是用濕潤的體壁進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氣中的氧氣.
故答案為:(1)口;環帶;
(2)前;有環帶;
(3)快;蚯蚓是通過身體肌肉的伸縮和剛毛的配合運動的,在光滑的玻璃上,剛毛無法固定和支撐身體;
(4)分泌粘液;呼吸

Ⅲ 蚯蚓的圖片

蚯蚓的圖片如下:

蚯蚓屬於單向蚓目。身體呈圓筒狀(與線形動物的圓柱形區別),兩側對稱,具有分節現象:由100多個體節組成,在第十一節以後,每節的背部中央有背孔;沒有骨骼,屬於無脊椎動物,體表裸露,無角質層。除了身體前兩節之外,其餘各節均具有剛毛。

蚓是靠大氣擴散到土壤里的氧氣進行呼吸的,土壤通氣越好,其新陳代謝越旺盛,不僅產叫繭多,而且成熟期縮短。

(3)蚯蚓有哪些部分組成圖片擴展閱讀:

蚯蚓是利用皮膚來呼吸的,所以蚯蚓身體必須保持濕潤,蚯蚓體內水分佔體重的75%以上,防比水分喪失是蚯蚓生存的關鍵,因而飼料的濕度應保持在70%左右為宜。

一般來說,蚯蚓的活動溫度在5-30℃,0-5℃進入休眠狀態,0℃以下死亡,最適溫度為20-27℃左右,也是蚓繭卵的最適溫度,32℃以上時停比生長,40℃以上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