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搜索 » 搜索大鯊魚動物圖片
擴展閱讀
背帶開襠棉褲女人圖片 2024-11-28 21:29:23
油漆桶背景圖片 2024-11-28 21:13:08

搜索大鯊魚動物圖片

發布時間: 2024-11-28 18:59:01

Ⅰ 大白鯊VS逆戟鯨,哪個更強一些

虎鯨

虎鯨也屬於齒鯨類。它體長近10米,重7噸~8噸,雌的略小一些,也有6米~8米。

虎鯨膽大而狡猾,且殘暴貪食,是遼闊海洋里「橫行不法的暴徒」。虎鯨的英文名稱有殺鯨兇手之意。不少人在海上屢屢目睹虎鯨襲擊海豚、海獅以及大型鯨類的驚心動魄的情景。

虎鯨的口很大,上、下頜各有二十幾枚10厘米~13厘米長的銳利牙齒,大嘴一張,尖齒畢露,更顯出一副凶神惡煞的樣子。牙齒朝內後方彎曲,上下頜齒互相交錯搭配,與人的兩手手指交叉搭在一起的形式相似。這不僅使被擒之物難逃虎口,而且還會撕裂、切割獵物。虎鯨很好辨認。在它的眼後方有兩個卵形的大白斑,遠遠看去,宛如兩只大眼睛;其體側還有一塊向背後方向突出的白色區域,使它獨具一格。

虎鯨身體強壯,行動敏捷,游泳迅速,每小時可達30海里。游泳時,雄鯨高達1.8米的背鰭突出於水面上, 頗與一種古代武器--「戟」倒豎於海面的形狀相似, 虎鯨因此而另有「逆戟鯨」的別名。

虎鯨是名符其實的海中猛虎,它的荷蘭、英文名稱,都是「殺鯨兇手」之意,可見它的兇殘和威猛。虎鯨又叫「逆戟鯨」,這是因為雄虎鯨高大背鰭突出水面時,很像古代的武器——戟倒豎於海面的形狀。

有人在一頭虎鯨的胃裡發現十幾頭海豚和同樣數量的海豹,足以證明虎鯨的兇猛、殘忍和貪食。其實即便是動物之王的藍鯨若遇到一群虎鯨圍獵,它也難逃被獵殺的厄運。圍攻藍鯨時,虎鯨組織分工十分精密:一些虎鯨在它的兩側,兩頭虎鯨在它的前面,另外兩頭在它的後面,阻擋藍鯨逃跑;另一些虎鯨則迫使藍鯨沉在水下,不讓它突出水面呼吸;還有一些虎鯨在它的腹部底下監視,防止它潛水溜掉。藍鯨先被咬去背鰭,尾葉又被撕碎,使它無法游動,這時虎鯨們一哄而上,大塊大塊地撕咬藍鯨的肉,共享美餐。

虎鯨之所以成為海中霸王,是由於它具有相應的條件:一是長有銳利的牙齒,而且牙齒朝內後方向彎曲,上下頜牙齒互相交錯搭配,不僅使獵物難以逃脫,而且還能撕裂、切割獵物;二是具有快速、准確地追捕獵物的本領。虎鯨的高大背鰭,能起「舵」的作用,保證追捕時的身體平衡;三是它貪食無厭,專營掠奪性肉食生活,海洋中的其它動物幾乎都可成為它的食物,而且非常狡猾,有時裝死去誘捕獵物;四是虎鯨是群棲動物,常以3-4頭小群活動,多時則達到30-40頭,集體圍獵當然威力大增。

此外虎鯨還有一種奇特的嗜好,即最喜歡吃鯨的唇和舌。有人曾對捕到的35頭灰鯨作過觀察,發現其中有7頭鯨的舌頭,部分或全部被虎鯨吃掉了,顯然這些灰鯨曾遭到虎鯨的襲擊。有時候,一頭巨鯨被捕鯨炮擊斃,在海面漂浮或被船拖行時,虎鯨會趁火打劫,鑽到死鯨口中,將巨鯨的唇、舌掠食一空,甚至用炮打也趕不走,真叫人苦笑不得。

奇妙的是如此兇殘的虎鯨竟是鯨類王國中的「語言大師」。研究表明,虎鯨能發出62種不同的聲音,而且不同聲音具有不同的含義。生活在不同海區里的虎鯨,甚至不同的虎鯨群,它們使用的語言音調有程度不同的差異,類似人類的方言,所以研究人員稱它為「虎鯨方言」。有時候,某一海區出現大量魚群,虎鯨群從四面八方趕來覓食。但它們的叫聲卻互不相同。研究人員推測,虎鯨之間可以通過「語言」交談,至於它們是怎樣聽懂對方的「方言」的,是否也像人類一樣配有翻譯,至今還是個不解之謎。

值得一提的是虎鯨雖然兇殘異常,但從未目擊或聽到虎鯨傷害人類的事例,而且經過馴養的虎鯨,性情溫順,甚至會表演許多精彩節目。

虎鯨亦稱「逆戟鯨」。哺乳綱、鯨目、海豚科。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大洋,我國從黃海、渤海至南海均有分布。

問你誰是海中霸王?你可能毫不猶豫地回答:鯊魚。錯了。真正的海中霸王是虎鯨,而鯊魚只不過是虎鯨面前的一碟小菜而已。

虎鯨是鯨類中較小的一種。它最大全長不過10米,體重7噸~8噸。它生性膽大、狡猾、殘暴、貪婪、雜食。憑著它每小時55公里、在追撲獵物時還可加快一倍的游泳速度,不管海洋中什麼動物,只要被它發現就難逃虎口,小到魚蝦海鳥,大到鯊魚海象甚至大形鯨類都是它經常撲食的對象。它是胃口之大令人驚駭,有人曾在一頭長7米的虎鯨胃裡發現有13頭海豚、14隻海豹;還有人發現過一頭虎鯨競能一次吞下60頭海狗崽子。據推測,虎鯨每天的攝食量至少要佔其體重的4%,就是說,一隻8噸重的虎鯨每天要吃0.32噸重的食物,足可見其對海洋動物的禍害之甚了。

虎鯨膽大,活動范圍也大。其他鯨類一般南北兩半球之間互不交往,太平洋大西洋之間也不交流,惟有虎鯨不受疆界限制,它可以任意從南極海游到北冰洋,從東半球游到西半球,凡能游到的地方它都「到此一游」。

虎鯨兇猛殘暴又十分狡詐。當它們遇到大型鯨時,它們會「組織起來」,先將大鯨圍住,再由兩頭虎鯨沖上去分別咬住大鯨的兩個鰭肢,使它難以逃跑。然後其他虎鯨一擁而上猛烈撕咬,吃了一陣之後,還會有虎鯨替換咬住鰭肢的鯨,讓它們也去享口福。小須鯨、座頭鯨、灰鯨、以至個體最大的藍鯨都經常遭受他們襲擊而成為腹中之物。有時拖著死鯨的撲鯨船被它們發現,它們也會不顧鯨炮的轟擊一擁而上鑽入大鯨的軀殼中,吃掉裡面的鯨油後揚長而去。

虎鯨遇到魚群時,不是馬上沖上去亂咬,而是一群虎鯨分散開將魚群圍並在外圍游動,將魚驅趕密聚在包圍圈中,然後大家輪流沖入圈內各自飽餐一頓。如果遇到海豹或企鵝站在浮冰上,虎鯨會躍上浮冰邊緣,用身體把浮冰壓得向自身傾斜,冰上動物站立不穩,一下滑到它嘴邊便撲而食之。

最壯觀的場面要算虎鯨和海象的混戰。海象遇到虎鯨時會迅速聚集在一起,小海象居中大海象居外,面對虎鯨准備廝殺;而虎鯨則先由5隻~6隻在海象面前橫排一列,吸引海象的注意力,再由其他虎鯨悄悄繞到海象背後發動突然襲擊,海象群一亂,正面的虎鯨便一擁而上,大咬大嚼,直殺得海象浮遍海,血染波濤。

虎鯨雖然兇狠殘暴可它卻是人類的朋友。迄今為止,世界上還沒有虎鯨襲擊人類的記錄。相反,由於它的智慧,倒是有人訓養虎鯨使之為人類服務。比如,在海濱旅遊區的人們訓練虎鯨供遊人娛樂,當虎鯨聽到召喚信號時,它會馬上游到岸邊讓遊人騎在背上到水中游弋,而後又能按指令再把人送回岸邊。

澳大利亞一個捕鯨基地的漁民們則訓練虎鯨幫助撲獲其他大型鯨。平時,他們讓受過訓練的虎鯨到外海充當偵探,一旦發現大鯨,就有幾頭虎鯨把它看住不讓它逃跑,另外則有虎鯨返回港灣報信,它回到港灣後在基地附近跳躍,翻滾著以引起人們注意,當捕鯨船起航時,它會在前面導航引路,船炮擊中大鯨後,它們還會交替跳起壓迫傷鯨的噴氣孔以阻止其呼吸,還會潛入傷鯨身體下面,不讓其潛水逃跑。當捕鯨船制服傷鯨後,漁民們只要把虎鯨最喜歡吃的鯨舌賞給它們,它們就心滿意足了。

由於虎鯨兇殘暴戾,使其他海洋動物聞聲喪膽,所以,也有漁民把虎鯨的叫聲錄制下來在養殖場邊播放,以此驅逐養殖物的天敵,保障養殖業免受禍害。

--資料來源:《中國海洋報》 (正 冠)

--------------------------------------------------------------------------------

虎鯨是名符其實的海中猛虎,它的荷蘭、英文名稱,都是「殺鯨兇手」之意,可見它的兇殘和威猛。虎鯨又叫「逆戟鯨」,這是因為雄虎鯨高大背鰭突出水面時,很像古代的武器——戟倒豎於海面的形狀。

有人在一頭虎鯨的胃裡發現十幾頭海豚和同樣數量的海豹,足以證明虎鯨的兇猛、殘忍和貪食。其實即便是動物之王的藍鯨若遇到一群虎鯨圍獵,它也難逃被獵殺的厄運。圍攻藍鯨時,虎鯨組織分工十分精密:一些虎鯨在它的兩側,兩頭虎鯨在它的前面,另外兩頭在它的後面,阻擋藍鯨逃跑;另一些虎鯨則迫使藍鯨沉在水下,不讓它突出水面呼吸;還有一些虎鯨在它的腹部底下監視,防止它潛水溜掉。藍鯨先被咬去背鰭,尾葉又被撕碎,使它無法游動,這時虎鯨們一哄而上,大塊大塊地撕咬藍鯨的肉,共享美餐。

虎鯨之所以成為海中霸王,是由於它具有相應的條件:一是長有銳利的牙齒,而且牙齒朝內後方向彎曲,上下頜牙齒互相交錯搭配,不僅使獵物難以逃脫,而且還能撕裂、切割獵物;二是具有快速、准確地追捕獵物的本領。虎鯨的高大背鰭,能起「舵」的作用,保證追捕時的身體平衡;三是它貪食無厭,專營掠奪性肉食生活,海洋中的其它動物幾乎都可成為它的食物,而且非常狡猾,有時裝死去誘捕獵物;四是虎鯨是群棲動物,常以3-4頭小群活動,多時則達到30-40頭,集體圍獵當然威力大增。

此外虎鯨還有一種奇特的嗜好,即最喜歡吃鯨的唇和舌。有人曾對捕到的35頭灰鯨作過觀察,發現其中有7頭鯨的舌頭,部分或全部被虎鯨吃掉了,顯然這些灰鯨曾遭到虎鯨的襲擊。有時候,一頭巨鯨被捕鯨炮擊斃,在海面漂浮或被船拖行時,虎鯨會趁火打劫,鑽到死鯨口中,將巨鯨的唇、舌掠食一空,甚至用炮打也趕不走,真叫人苦笑不得。

奇妙的是如此兇殘的虎鯨竟是鯨類王國中的「語言大師」。研究表明,虎鯨能發出62種不同的聲音,而且不同聲音具有不同的含義。生活在不同海區里的虎鯨,甚至不同的虎鯨群,它們使用的語言音調有程度不同的差異,類似人類的方言,所以研究人員稱它為「虎鯨方言」。有時候,某一海區出現大量魚群,虎鯨群從四面八方趕來覓食。但它們的叫聲卻互不相同。研究人員推測,虎鯨之間可以通過「語言」交談,至於它們是怎樣聽懂對方的「方言」的,是否也像人類一樣配有翻譯,至今還是個不解之謎。

值得一提的是虎鯨雖然兇殘異常,但從未目擊或聽到虎鯨傷害人類的事例,而且經過馴養的虎鯨,性情溫順,甚至會表演許多精彩節目。

---摘自《海洋世界》1999、12 (作者:海子)

--------------------------------------------------------------------------------

海中「暴徒」—虎鯨

虎鯨兇猛、膽大而且狡猾,性格殘暴、貪食,是典型的海中「暴徒」。它可以攻擊海獅、海豚、海豹、海象,甚至大型的須鯨(如藍鯨等),它們也敢攻擊。當然烏賊、企鵝、魚、海鳥等海洋動物也是它們的捕獵對象。虎鯨在追捕動物時,發出一種十分可怕的叫聲,這聲音與山林中的虎嘯相仿,就是上百噸的大鯨魚聽到這種叫聲也會驚恐萬狀,四散躲避。虎鯨之名,因此而得。

海員曾目擊幾頭虎鯨合力襲擊一頭須鯨的情景,其中三頭雄虎鯨向須鯨進攻,另外兩頭雌虎鯨和幾頭跟隨的幼仔在旁觀戰,不到一小時須鯨就被咬死。其餘旁觀的幾頭虎鯨一擁而上,群起撕裂鯨體,分而食之。攻擊大型鯨魚往往是幾十頭虎鯨集體行動,分別咬住頭、尾及其它部分,同時用尾鰭鞭打。有時成群的海獅或海豹在水中覓食,虎鯨突然沖來,海獅、海豹嚇得紛紛逃命,虎鯨沖進它們群中,霎時血染海洋,獸屍遍海。即使海獅和海豹在冰上或岩石上曬太陽,虎鯨也能上岸趕它們下海,繼而捕食它們。虎鯨也十分狡猾,有時將肚皮朝上躺著,漂浮海面,如同一具屍體,海鳥或海獸接近時,虎鯨突然翻身捕捉它們。虎鯨捕食魚的方法也很巧妙,它們圍在魚群四周,輪流沖入魚群擇肥而食,把魚群掃盪盡了才分散。

虎鯨,皮膚光滑,背部黑油油的,皮膚下面有一層很厚的脂肪層,保持身體熱量不致散發,以適應在寒冷的海水中生活。腹部雪白,與背部黑白分明,流線型體形,頗為優美。鼻孔長在頭頂,很適合經常浮出水面呼吸、換氣,鼻孔各有開閉自如的活瓣,因此不致被海水侵入。虎鯨在水中呼吸時將頭抬起,鼻孔內噴出一片泡沫狀的氣霧,形成一股水柱,呼出的熱空氣與外界的冷空氣凝成霧柱噴出水面。

雄虎鯨體長10米左右,身高1.8米,重7-8噸。背鰭突出水面,像古代的兵器「戟」倒豎在水面,因而又叫它「逆戟鯨」。雌性的虎鯨略小一些,長8米左右,重5-6噸。虎鯨游速很快,每小時可游30海里。虎鯨是哺乳動物,需要用肺呼吸,它在淺水中潛入水中,每次約半分鍾左右。如果4-5次淺水潛水後,即可深水潛泳1-4分鍾,最長時可達15分鍾,在水底游過幾百米的距離。

虎鯨繁殖並非「一夫一妻」制。一頭年富力壯的雄虎鯨和好幾頭雌虎鯨組成一個生殖群,而這個生殖群的大小取決於雄性與同性搏鬥爭偶的能力大小,強者佔有雌性多些,弱者少些,多則30-40頭雌虎鯨,少則3-5頭。虎鯨無固定的生殖季節,終年均可進行交尾,受孕的雌虎鯨懷孕約經一年,一胎只生一隻,很少有孿生的。剛出生的小虎鯨有24米左右,跟隨「母親」身旁吃奶計,一年後可獨立生活覓食。長到6米多長,已到性成熟時,「父親」將雄虎鯨趕出生殖群,讓它去過單身生活。等它們身強力壯時,與其它虎鯨的「男子漢」爭斗、搶偶,另行組織生殖群。

虎鯨雖然兇殘,但有時競也能與人合作。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沿岸有一個捕鯨基地。每年,座頭鯨洄遊經過此地時,有些虎鯨迅速游到基地附近,在那裡嬉戲游泳,引起人們的注意。當基地捕鯨船啟航時,它們就自動充當向導,引導捕鯨船駛向鯨群。此時,海域中其它一些虎鯨則圍阻座頭鯨,不讓它們游逃。當座頭鯨被捕鯨船炮擊中後,虎鯨幫助船上人將它制服:兩只虎鯨在受傷鯨的座頭鯨部的下側游動,不讓座頭鯨潛水漲船入水中,另兩只虎鯨跳到受傷鯨的噴氣處,阻當它喘息、呼吸。當人們捕到座頭鯨後,容許虎鯨吃掉座頭鯨的舌頭,以示獎勵。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俄國和英國軍隊試圖試驗海豹和海獅來探測敵方潛艇,但成功率不大。發展到今天,美國海軍夏威夷水下作戰中心,每年都花費幾百萬美金來訓練一支海洋動物——虎鯨。「阿赫本」是其中的一員,它現在已被訓練成能夠探知敵方潛水艇,具有導航、排雷等「本領」。此外,美國已成功地訓養虎鯨打撈海底遺物。有科學家設想,將虎鯨訓練成海底牧場的「警犬」,來管理人工魚蝦養殖場,嚇走其它危害魚蝦的海中動物。美國卡塔里納島附近,每年有一個時期有大量烏賊群來此產卵,正是漁民捕捉烏賊之大好時機。此時海獅、領航鯨、海豹和其它海獸也跟隨而至獵食它們,大大影響了漁民捕捉烏賊。漁民錄下虎鯨的叫聲,在海上播放,海獸聞聲而逃,不敢靠近。阿拉斯加有條河盛產娃魚,白鯨隨上漲的河水溯河而上,最多時有好幾百條白鯨與漁民爭鮭魚。漁民即使用炸彈,也無濟於趕走白鯨,但經以播放虎鯨的錄音,白鯨紛紛而逃。這樣既保護了漁業,又免殺白鯨,實乃斗舉兩利之事。

在地球上各個海區內都可找到虎鯨的蹤跡,但以日本的近海、南極和挪威至北極海區的虎鯨數量為最多;我國沿海虎鯨也不少。

最兇猛的海洋動物-虎鯨

李湘濤

虎鯨是一種大型齒鯨,由於性情十分兇猛,因此又有惡鯨、殺鯨、兇手鯨、逆戟鯨等稱謂。它的身體強壯而有力,體形很大,呈紡錘形,表面光滑,皮膚下面有一層很厚的脂肪用來保存身體的熱量。體長約為600-1000厘米,體重5000-8000千克。身體上的顏色黑白分明,背部為漆黑色,只是在鰭的後面有一個馬鞍形的灰白色斑,兩眼的後面各有一塊梭形的白斑,腹面大部分為雪白的顏色。頭部較圓,沒有突出的吻部,鼻孔在頭頂的右側,有開關自如的活瓣,當浮到水面上時,就打開活瓣呼吸,噴出一片泡沫狀的氣霧,遇到海面上的冷空氣就變成了一根水柱。前肢變為一對鰭,很發達,後肢退化消失。高聳於背部中央的強大的三角形背鰭,十分顯眼,雄獸的可達1.5米高,既是進攻的武器,又可以起到舵的作用。嘴很大,上下頜上共有40一50枚圓錐形的大牙齒,顯出一副凶神惡煞的模樣,能把一隻海獅整個吞下。虎鯨分布在世界各大海洋中,以南北兩極附近水域最多,在我國見於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和台灣海域。虎鯨喜歡棲息在從0℃到12-13℃的較冷水域,溫暖的海洋中數量較少,既使有也常常潛到水溫較低的深水地帶。它行動的流動性很大,一天就能游出100多公里,但較常出現在離海岸30公里以內的水域中,而較少游向遠洋。游泳前進的速度也很快,時速可達54公里。潛水的時間也很長,最多能達到30分鍾以上。在海灣的淺水地帶,它還喜歡用尾巴上的缺刻去鉤拉海藻,發出「呼呼」的聲音,不久,渾身就披滿了半透明的海草。

雖然它的牙齒非常堅強,但卻不如鯊魚的牙齒那樣鋒利,因此主要用於攫取而不是咀嚼,而被它叼住的食物都是整個吞下的。獵食的對象主要是各種海洋獸類,如海豚、海豹、海獅、海狗、海象等,有時也捕食企鵝、烏賊和鱈魚、鮃魚、鰈魚、鯖魚、沙丁魚等各種海洋魚類,曾有一隻虎鯨吃掉13隻海豚和14隻海豹的記錄。成群的虎鯨甚至敢於攻擊比其大十倍的須鯨,情景與狼群圍獵孤鹿十分相似,先將獵物上下左右團團圍住,咬掉背鰭、尾巴等,使其難以游動,然後撕去大塊的肉,再咬掉獵物的嘴唇和舌頭。由於虎鯨是如此之兇猛,所以海洋中的露脊鯨、長須鯨、座頭鯨、灰鯨、藍鯨等大型鯨類也都畏之如虎,遠遠見了,就慌忙避開,逃之夭夭。虎鯨在捕食的時候還會使用詭計,先將腹部朝上,一動不動地漂浮在海面上,很像一具死屍,而當烏賊、海鳥、海獸等接近它的時候,就突然翻過身來,張開大嘴把它們吃掉。

虎鯨喜歡營群居的生活,有2-3隻的小群,也有40-50隻的大群,每天總有2-3個小時靜靜地呆在水的表層,因為肺部充滿了足夠的空氣,所以能夠安然地漂浮在海面上,露出巨大的背鰭。群體成員間的胸鰭經常保持接觸,顯得親熱和團結,如果群體中有成員受傷,或者發生意外失去了知覺,其它成員就會前來幫助,用身體或頭部連頂帶托,使其能夠繼續漂浮在海面上,就是在睡覺時也紮成一堆,這是為了互相照應,並保持一定程度的清醒。

如果說座頭鯨是鯨類中的「歌唱家」,那麼虎鯨就是鯨類中的「語言大師」了,它能發出62種不同的聲音,而且這些聲音有著不同的含義。例如在捕食魚類時,會發出斷斷續續的「咋嚏」聲,如同用力拉扯生銹鐵門窗鉸鏈發出的聲音一樣,魚類在受到這種聲音的恐嚇後,行動就變得失常了,竟然對虎鯨的出現毫無反應,而不是驚慌失措,四散逃離,因此被虎鯨毫不費力地一網打盡。虎鯨不僅能夠發射超聲波,通過回聲去尋找魚群,而且還能夠判斷魚群的大小和游泳的方向。這種能力,對生活在海洋里的食肉動物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海水下面十分黑暗,很難在這種環境里看清遠處的捕食目標。

虎鯨在水中戲耍的時候,聲音則變為「哇哇」的哨聲,碧波盪漾的海面上,一會兒疾馳,一會兒翻滾,……,此外,它還經常要到卵石海灘附近,花上10-30分鍾左右的時間,上下左右不停地翻滾,使身體的各個部位在卵石堆上摩擦,同時發出一種復雜而愉快的歡叫聲,這是為了除去身體表面的污垢,也是為了除去經過新陳代謝而產生的陳舊表皮,如果不通過磨擦而及時除掉,表皮會逐漸增厚,變得粗糙而腐敗。

生活在不同海區里的虎鯨,或者不同的虎鯨群體,使用的「語言」的音調都有不同程度的差異,如同人類的地方方言一樣。有時候,某一海區出現大量的食物,虎鯨便會從四面八方游過來捕食,但它們的叫聲卻各不相同。它們之間可以通過「語言」互相進行交談,但彼此是怎樣聽懂對方的「方言」的,至今尚不清楚。

在海上旅行的人常把虎鯨說成是變化無常的海妖,漁民們則稱它為「海上霸王」,電影、戲劇等各種藝術作品中還將它描述為「復仇之神」,這些都在暗示虎鯨為一種吃人的動物。其實這完全是人們的憑空想像,因為虎鯨雖然是兇猛而貪食的海中巨獸,但在歷史上卻從未有過有根據的吃人紀錄,甚至連咬死人的情況也沒有聽說過。奇怪的是,它對人類不但無害,反而顯示出和善可親,在水族館里可以飼養馴化,既聰明又聽話,還能學會許多技藝,表演各種節目,最激動人心的節目有「迎客」:隨著鈴聲將巨大的頭部露出水面,向觀眾徐徐游去,以示「歡迎」,或者任憑飼養員騎在背上到處跑,甚至還讓飼養員把頭伸人它的巨嘴裡,一動也不動;「躍水吞魚」:破水而出,張開大口,躍到5米多高處,吞下掛在那裡的一條大魚;「速游中縱跳」:先沿著池邊快速游泳,破浪疾駛,時而躍出水面;「召之即來」:聽到召喚信號,立即游過來;「貓捉老鼠」:虎鯨腹部朝上,兩只胸鰭露出水面,馴養員坐在它的胸部,一隻手握著它的牙齒,隨虎鯨在水中兜上幾圈之後,便跳進水中,這時,虎鯨從背後追上,再次把他馱在背上,並且多次重復著這個動作……。其實,虎鯨變得這樣溫順是因為人們掌握了它的一個弱點:一旦離開了同類而單獨生活時,膽量就變得很小了。當然,在精彩的表演之後,蛙魚、金槍魚等美味佳餚作為獎賞也是必不可少的。

由於虎鯨智力出眾,也被人們通過馴化來完成一些特殊的任務,例如美國海軍夏威夷水下作戰中心,每年要花費數百萬美元來訓練一隻動物部隊,虎鯨就是其中的主要成員之一,可以進行深潛、導航、排雷等工作。人們還訓練虎鯨打撈海底遺物,播放虎鯨的聲音嚇跑海水中的害獸,或者把它當成海中警犬,看護和管理人工養殖的魚群等。

虎鯨全年都可以交配,雌獸每3-5年生育一次,懷孕期為1年,每胎產1仔,哺乳期也需要1年左右,壽命約為20一35歲。在出生後的1-2年內,幼仔在飢餓或者呼喚雌獸時,只能發出粗厲的聲音。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模仿成體的聲音,改進和豐富自己的叫聲,但由於虎鯨的語言復雜而多變,幼仔要完全掌握成體的「語言」,至少需要花上5年多的時間。

虎鯨在分類學上隸屬於哺乳綱、鯨目、領航鯨科、虎鯨屬。領航鯨科動物與海豚的親緣關系較近,也可以看作是體型較大的海豚,其共同特點是嘴小,沒有喙,上下頜均具有尖銳而發達的圓錐狀牙齒,但數目比較少,上、下頜的每側都少於15枚,而且不同的種類牙齒的數目也不相同,最少的僅有1枚。頭骨的左右不對稱,外鼻孔僅有1個。鰭肢上具有5趾。胸骨大。沒有鎖骨。沒有盲腸。它們體型的大小也差異很大,最小的在1米左右,最大的達20米。

虎鯨 Killer whale Killer whale

Orcinus orca (Linnaeus, 1758)

大小:出生2.1-2.4公尺,成體8.5(雌)~9.8公尺(雄),體重7,500-10,000公斤。

形態特徵:背鰭明顯高大(雌0.9公尺鐮刀形,雄1.8公尺三角形),吻鈍而短,不明顯。胸鰭大,卵圓形,雄體可常至兩公尺。其黑、白對比體色是最好辨認特徵之一,主要為黑色,但在眼後尾鰭下、生殖器兩側及腹部是白色,背鰭後兩側有灰斑,每側頜齒10-12枚,大型且內彎。

自然史:據研究,在北太平洋東岸由華盛頓州至阿拉斯加,有兩類虎鯨,一為居留者,一為過渡者,其在生態,體色、外形,皆有差異,近美加邊界的居留者主攝食魚類,過渡者則攝食海洋哺乳類。其社群結構非常穩定,是人類以外最穩定者,個體可終其以一生留在出生之群體中;群組有雌雄性及幼鯨等,各群有其方言,可藉以辨認,每群可有1 - 55頭,一般居留群較過渡群為大。

分布:全球性,甚有進入淡水河記錄,但以冷水域之近海區較常見。

易與混淆者:本種團體大,且有特殊之黑白花紋,及易辨識,但在遠方,一群沒有雄性個體高聳之背鰭的虎鯨群可能與花紋海豚及偽虎鯨有些類似。

虎鯨兇猛、膽大而且狡猾,性格殘暴、貪食,是典型的海中「暴徒」。它可以攻擊海獅、海豚、海豹、海象,甚至大型的須鯨(如藍鯨等),它們也敢攻擊。當然烏賊、企鵝、魚、海鳥等海洋動物也是它們的捕獵對象。虎鯨在追捕動物時,發出一種十分可怕的叫聲,這聲音與山林中的虎嘯相仿,就是上百噸的大鯨魚聽到這種叫聲也會驚恐萬狀,四散躲避。虎鯨之名,因此而得。

海員曾目擊幾頭虎鯨合力襲擊一頭須鯨的情景,其中三頭雄虎鯨向須鯨進攻,另外兩頭雌虎鯨和幾頭跟隨的幼仔在旁觀戰,不到一小時須鯨就被咬死。其餘旁觀的幾頭虎鯨一擁而上,群起撕裂鯨體,分而食之。攻擊大型鯨魚往往是幾十頭虎鯨集體行動,分別咬住頭、尾及其它部分,同時用尾鰭鞭打。有時成群的海獅或海豹在水中覓食,虎鯨突然沖來,海獅、海豹嚇得紛紛逃命,虎鯨沖進它們群中,霎時血染海洋,獸屍遍海。即使海獅和海豹在冰上或岩石上曬太陽,虎鯨也能上岸趕它們下海,繼而捕食它們。虎鯨也十分狡猾,有時將肚皮朝上躺著,漂浮海面,如同一具屍體,海鳥或海獸接近時,虎鯨突然翻身捕捉它們。虎鯨捕食魚的方法也很巧妙,它們圍在魚群四周,輪流沖入魚群擇肥而食,把魚群掃盪盡了才分散。

虎鯨,皮膚光滑,背部黑油油的,皮膚下面有一層很厚的脂肪層,保持身體熱量不致散發,以適應在寒冷的海水中生活。腹部雪白,與背部黑白分明,流線型體形,頗為優美。鼻孔長在頭頂,很適合經常浮出水面呼吸、換氣,鼻孔各有開閉自如的活瓣,因此不致被海水侵入。虎鯨在水中呼吸時將頭抬起,鼻孔內噴出一片泡沫狀的氣霧,形成一股水柱,呼出的熱空氣與外界的冷空氣凝成霧柱噴出水面。

雄虎鯨體長10米左右,身高1.8米,重7-8噸。背鰭突出水面,像古代的兵器「戟」倒豎在水面,因而又叫它「逆戟鯨」。雌性的虎鯨略小一些,長8米左右,重5-6噸。虎鯨游速很快,每小時可游30海里。虎鯨是哺乳動物,需要用肺呼吸,它在淺水中潛入水中,每次約半分鍾左右。如果4-5次淺水潛水後,即可深水潛泳1-4分鍾,最長時可達15分鍾,在水底游過幾百米的距離。

虎鯨繁殖並非「一夫一妻」制。一頭年富力壯的雄虎鯨和好幾頭雌虎鯨組成一個生殖群,而這個生殖群的大小取決於雄性與同性搏鬥爭偶的能力大小,強者佔有雌性多些,弱者少些,多則30-40頭雌虎鯨,少則3-5頭。虎鯨無固定的生殖季節,終年均可進行交尾,受孕的雌虎?/td>

Ⅱ 請問,全國第一大鯊魚是叫什麼(圖片)

應該是鱷魚贏吧
有過記錄的,首先,鱷魚海里也有,叫灣鱷.
其次,要知道,鱷魚皮比鯊魚厚實的多,咬合力全球動物里排行第一
鱷魚牙齒的是圓柱型的,跟暴龍的類似,能咬穿骨頭。鯊魚的是刀片型的,雖數量眾多,但只能切割
這樣的不能假設環境,比如你說在深水區鯊魚贏,那不可能,因為鱷魚根本不可能去那裡,再比如說什麼陸地上鱷魚贏,那就更不可能了.另外不能假設物種,比如你假設大白鯊(最兇猛的鯊魚)和凱門餓鱷(最小最不能打架的鱷魚)這也是沒有意義的.
一般能打起來的體型也相當!
戰例:
80年代,亞馬遜入海口,數條鯊魚和鱷魚為了爭奪領域展開廝殺。當時是混戰一片,血流成河。最後鯊魚被擊退,鱷魚上岸了.不過貌似上岸的鱷魚只有少數輕傷!至於鯊魚,死在水裡也看不到!
一些數據:
澳洲鹹水鱷:成年公鱷體長可達23英尺,體重3000磅,雙顎前端咬力1700磅,後端咬力2200磅。
攻擊特點:咬住後大幅度甩動,用於撕裂對手,遇到大型獵物時則是採用著名的「死亡翻滾」。雙顎閉合速度達到了驚人的1/25秒。
防禦技巧:厚厚的鱷皮,堅硬的盔甲。
大白鯊:成年大白鯊體長23英尺,體重則達到了7500磅,雙顎咬合力1700磅。
攻擊特點:鋸齒般的56顆牙齒分為7排,能毫不費力的切割任何肉類。咬住獵物後頭部左右甩動,象鋦子一樣把肉切割下來。
防禦技巧:堅韌無比的鯊皮,水中流線型的身體和快速的移動。

Ⅲ 超級熱氣騰騰的巨龍可能太熱了,無法避免滅絕

大鯊魚巨蜥為什麼會滅絕?新的研究表明,這可能是它的高活性代謝。

華盛頓-為什麼怪物鯊魚巨龍滅絕了?新的研究有了答案,鯊魚的高體溫可能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巨蜥是一種巨型鯊魚,一種巨大的、史前的「大壞蛋」,至今仍為噩夢火上澆油,令科學家著迷。這種巨大的魚可以長到60英尺(18米)長,它用一口可怕的牙齒捕食獵物,每一顆牙齒的長度都比人的手長7英寸(18厘米)。[十大最致命的動物(照片)]

雖然是一種可怕的巨型捕食者,但它在大約260萬年前從海洋中消失了。而最新的研究則著眼於巨齒鯊的體溫,為其死亡原因提供了一個解釋。

就像今天還活著的其他鯊魚,如大白鯊和mako鯊魚,巨齒鯊被認為能夠進行體溫調節,或者根據較冷或較暖的水來調節體溫。根據今天(12月10日)在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AGU)年會上提出的研究,這將使它能夠在比其他鯊魚更廣泛的棲息地捕獵。

,但巨龍的體溫是否與現代鯊魚相似?為了找到答案,科學家們用地球化學方法檢測了巨齒鯊和現代鯊魚牙齒中的稀有碳和氧同位素。(同位素是中子數不同的分子)這些同位素根據牙齒形成時動物的溫度形成不同的鍵,新澤西州威廉帕特森大學環境科學系副教授邁克爾格里菲斯研究員說,告訴《生活科學》,

通過這種方法,科學家們可以估計出這頭遠古巨獸的平均體溫,從而找到可能解釋巨龍的生物學或習性如何註定它滅絕的線索,研究人員說,

他們的初步結果表明巨脈對鯊魚來說「相當溫暖」,格里菲斯說。數百萬年前,在巨龍旁邊游泳的今天的馬科斯和大白鯊的祖先的體溫可能在68到86華氏度(20到30攝氏度)之間。

相比之下,巨龍的體溫可能高達95到104華氏度(35到40攝氏度),格里菲斯說,這是鯨魚的體溫。格里菲斯說:

在如此高的體溫下,巨脈龍的新陳代謝一定非常活躍,需要經常進食。然後,氣候變暖,巨龍的獵物轉移到更高緯度的較冷水域。食物短缺和虎鯨等新的捕食者物種的競爭可能是導致巨脈龍滅絕的致命因素,格里菲斯解釋道:

「大的氣候變化加上進化上的局限性,可能為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的鯊魚物種的滅絕提供了『煙槍』,科學家們說:

圖片庫:25隻神奇的遠古野獸6隻滅絕的動物可以復活10隻最怪異的海怪

最初發表在《生命科學》雜志上。

Ⅳ 江蘇呂四新港一艘漁船捕撈到一條4噸重大鯊魚,它有多兇猛

地球是非常豐富的生態圈,那麼海洋也可以說是地球上物種最為豐富的一個生態圈。相對於陸地來說,海洋總是給人一種非常神秘的感覺,而且在地球上許多大型動物都生活在海洋裡面。那麼提到海洋,有很多人就會想到鯊魚,即使有一部分的鯊魚性格比較溫順,但是還有一部分的鯊魚性格是非常兇猛的。並且攻擊性也很強,那麼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鯊魚究竟有多麼兇猛。

很強的咬合力

最後就是鯊魚的咬合力是非常強的,而且一口就能夠吃掉人類的手腳。所以說如果人類碰到鯊魚的話,並且被鯊魚咬住的話,那麼想逃脫其實是非常困難的。因為鯊魚的牙齒一般都是呈針型,非常適合刺穿人們的皮膚,而且如果被咬住的話,後果是難以想像的。

Ⅳ 兒童畫教程 海洋里兇猛的大鯊魚

1.適合年齡: 6-8歲

2.材料准備: 記號筆、膠水、剪刀、卡紙、水粉顏料、超輕黏土

3.課程時間: 90分鍾

在蔚藍的海洋里,你知道誰是最兇狠的動物嗎?鯊魚。鯊魚十分兇猛,能一下子吞掉幾十條小魚。鯊魚是一種比恐龍還早誕生約3億年的生物,約在五億年前,鯊魚就開始用它鋒利的牙齒統治海洋。在古代鯊魚被稱為魷魚、魷魚、沙魚,是海洋中一種巨大的東西,所以它被稱為「海中狼」。你知道鯊魚長什麼樣子嗎?你有見過嗎?鯊魚它體型呈紡錘型,身軀粗壯,頭部較長,嘴裡分布著好幾十顆尖銳的牙齒,它們的牙齒每個月都會被替換更新,一年大概能換掉上千顆牙呢!經常我們還能夠看到一些報到:一條鯊魚沖出水面捕獲食物,行動非常的敏捷!在今天的課程中,我們以鯊魚為主題進行創作吧!

1.觀察鯊魚的圖片,了解鯊魚的外形特點和細節特徵,巧用半立體的方式表現出鯊魚沖出水面的動態。

鯊魚的外形是怎樣的呢?小朋友們你們能說一說嗎?尖尖的腦袋、圓圓的眼睛、大大的嘴巴以及尖尖的牙齒,這些都屬於鯊魚的外形特點。在畫面中,我們畫出鯊魚的外形,用水彩筆(馬克筆)描繪出它的顏色,當然,如果小朋友們想讓畫面更富有創意,還可以為鯊魚添加有趣的花紋;然後在底部剪出開口進行折疊,表現出鯊魚半立體的形象。

2豐富背景,通過繪畫和手工的方式表現出鯊魚生活的環境,增添畫面趣味。

鯊魚生活在哪裡呢?想必小朋友們都知道是在海洋。關於海洋的特點有哪些你知道嗎?它的顏色是怎樣的呢?在畫面中,運用深淺不同的藍色描繪出海面的顏色,然後用超輕黏土捏出海浪的形狀,表現出鯊魚沖出海面的效果,使畫面更加生動。

1.用記號筆畫出鯊魚的外形,注意線條的流暢哦.


2.用水彩筆(馬克筆)表現出鯊魚的顏色。


3.另外准備一張紙,畫出海面的整體色塊,並裝飾出水波紋。


4.繼續表現出海面的色彩,深入刻畫海面的細節部分。


5.將鯊魚剪下來,然後在鯊魚的底部進行裁剪。


6.將剪好的底部進行折疊,然後用膠水將鯊魚粘貼在畫面中。


7.用超輕黏土表現出海浪的形態,用彩色的黏土表現出小魚,讓畫面更生動。


8.最後用水粉顏料點綴畫面,這樣鯊魚躍出海面的作品就完成啦!一起來試一試吧!


1.在課程中,通過觀察和了解鯊魚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環境,在畫面中通過繪畫和手工的方式進行表現,展現鯊魚躍出水面的場景,鍛煉了小朋友們的動手能力和創作能力,激發了小朋友們的創作興趣。

2.在創作中,小朋友們表現出不同的的鯊魚形象,畫面生動、充滿了童趣;畫面背景中運用平塗、噴濺、手工等創作手法,表現出海面和浪花,使得畫面更加生動。

Ⅵ 變異鯊魚有哪些圖片

變異鯊魚的圖片如下:

1、旋齒鯊。下顎看起來更像是螺旋蝸牛殼,而不是與鯊魚有關的任何東西,它於1800年代後期首次在烏拉爾山脈出土,屬於生活在大約2.7億年前的已滅絕屬。鯊魚長到 7.6米長,沒有上齒來干擾牙齒的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