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搜索 » 幼兒機智表現在哪些方面圖片
擴展閱讀
搜索吃蘿卜圖片 2024-11-14 15:02:29
惡魔的圖片高清 2024-11-14 14:56:28
小品圖片素材簡筆畫 2024-11-14 14:49:41

幼兒機智表現在哪些方面圖片

發布時間: 2024-11-13 15:01:52

Ⅰ 運用教學機智做好幼兒教育

導語:學前教育是一項技術含量精,充滿愛心的工作。課堂偶發事件,對教師是一種挑戰,但經過教師及時、巧妙、靈活地處理,能夠對教學起到烘托、補充、增效作用。

運用教學機智做好幼兒教育

一、教學機智出現的幾種常見類型

教學機智的出現往往出現在不經意之間,筆者經過對多次教學活動的觀摩,總結出以下幾種教學機智的類型,現分別加以闡述和分析:

1、順水推舟型

我曾觀摩過一位教師的計算活動《分蛋糕》。所有的幼兒都和教師配合的很好,只有一位很調皮的男孩子東看看西瞧瞧,在老師還沒有進入“分蛋糕”環節,就提前偷偷的跑到另一側,嘗了嘗蛋糕的味道。

這時,該教師發現後,輕輕地把這個男孩子挽了過來,柔聲問道:“蛋糕好吃嗎?”該幼兒點頭。“蛋糕這么好吃,我們可不能獨自吃完,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對嗎?”男孩子又點頭“我們班又這么多小朋友,蛋糕卻只有一個,你會怎麼分呢?”三個問題,不但化解了危機,而且將問題集中到教學活動的目的中。這種應急處理方法,充分體現了研究性學習“從幼兒出發,以幼兒為主體”的教育本質特徵。

2、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型

在語言活動《方臉和圓臉》中,一幼兒說道:“椅子是方形的。”另一幼兒立刻起來反駁:“不是的,椅子下面的輪子不是圓形的嗎?”就這個問題兩個孩子爭論起來,活動因此停了下來。這時,執教的老師接著這兩個孩子的話:“你們兩個說的都對,椅子的面是方的,下面的輪子是圓的。就像我們生活中的很多東西,不單單是圓形或者方形,他們既有圓又有方,方中有圓,圓內有方,誰也離不開誰,請你們想像生活還有哪些東西也是既有圓又有方的?”把生成的問題又拋回給了幼兒。下面聽課的老師一片喝彩,這位老師如此巧妙地把教學中的爭論變為可利用的生長點,既不影響教學的順利進行,還使幼兒潛移默化的受到了教育,充分體現了個人的智慧。

3、善待錯誤型

新課程教學觀認為,教學不只是課程的執行和傳遞,更是課程的創生與開發;教學不是實施計劃、教案,照本宣科的過程,而是課程內容持續生存和轉化的過程,是幫助每一個幼兒進行有效地學習,共同發展的過程。因此,當幼兒出現錯誤時,教師要及時創造條件,巧妙誘導,使之感悟並糾正自己的失誤。

一位教師執教數學活動《2的組成》,教師提問:“一個蘋果和一個梨子合在一起是幾個水果”一幼兒舉手回答:“三個水果。”在場所有的小朋友都笑了。教師急忙制止說:“別笑,這個小朋友能夠勇敢的站起來回答問題,已經很不錯了。”轉而轉身對該幼兒說:“你說的這個答案不對,可是和正確的答案很接近,再好好想想好嗎?”這樣巧妙、不露聲色地幫助幼兒迂迴前進,保護了幼兒自尊心,無疑是教學機智運用的最高境界。

二、培養教師個人的教學機智的策略

教師的教學機智並非天生的',也不是先裝在頭腦里,然後再去運用的,也就是說,有些知識和能力是可以傳承的,有些知識和能力只有通過親身體驗和感悟才能生成的。因此,教學機智也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它應該是教師在學習教育理論、總結教學經驗、努力參加教學實踐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教師綜合運用各種教學能力達到了成熟地步的表現,更是教師掌握了高超的教學藝術的表現。同時,也是教師觀察的敏銳性、思維的靈活性、意志的果斷性、教學的技巧性等幾方面獨特心理特徵的結合,筆者從教師應具備的幾方面素養進行闡述:

1、知識素養――不懈學習,厚積薄發

幼兒教育的涉及面極廣,這就需要教師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博古通今,具有精深廣博的學科知識。這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基本條件。同時,我們教學的對象――幼兒,他們生活在社會這個復雜的大環境中,周圍的一切事物都會作用於他們的感官,給他們的身心發展以巨大的影響。由此觀之,教師並不能專注於、局限於教材知識,兩耳不聞“窗外事”。

除了鑽研所任教學科的專業知識外,還應具備廣博的文化素養。同時,應時刻關注社會、對社會現象應有敏銳的洞察力,具有豐富的社會知識,具有正確認識社會、判斷社會現象的能力。

然而,教師要在短暫的時間里作出反饋,這種能力並非與生俱來,更不能寄託於教師隨心所欲的“靈機一動”,教師需積累各方知識。教師的知識不能僅僅局限在他所教的本學科的范圍內,尤其當今社會,新科技不斷涌現,知識信息的總量成倍地增加,教師要不斷地吸取新信息,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就像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里所說的:“在你的科學知識的大海里,你所教給幼兒的教科書里的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之一粟。”所以,教師應該使自己的知識如泉水一樣源源不斷,只有這樣,才能在三尺講台前得心應手,課堂上達到游刃有餘的境界。

2、業務素養――深鑽教材,對話文本

備課是上課的准備工作,只有備好課才有可能上好課。因此,教師應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對文本的鑽研上,把更多的時間、精力傾注在備課上,做到“懂”“透”“化”。備學案

首先,對教材中的難點要充分揣摩。如詩歌《珍珠被》一文中說道“星星下河來,洗澡閃銀輝,魚兒魚兒可真美,蓋床珍珠被。”對於這樣的一首詩歌,教師對於整個詩歌的意境要充分的揣摩(這是怎樣的一幅夜景圖?);

還要關注、品味詩歌語言的精妙(珍珠被是指什麼?),讀懂詩歌內涵(為什麼說小魚身上蓋著珍珠被?),讀懂語言文字與情感表達的關系(教師要想像出星星的光芒灑落在水面上,整個銀色的水面覆蓋著魚身,宛如蓋在魚兒身上的珍珠被的寧靜、美好的畫面)。反之,如果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上,自己就不能准確的進行教學反饋。

其次,對每個教學環節的設計都要深思熟慮,要事先預測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且對學習難點如何引導,如何以學定教,備課時必須做好充分的准備。

《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因此,應該重視幼兒文學作品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幼兒通過多種途徑對文學作品進行不斷的感知,能夠初步培養幼兒文學素養。

綜上所述,課堂教學是一項動態、多變的綜合活動。教師的課前預設難以覆蓋教學活動中的方方面面。教師要引導幼兒多元感悟,首先應關注、實現師本先行對話,對幼兒正確、到位的理解,教師都應予以充分的肯定並加以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