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搜索 » 心難受按摩哪些穴點陣圖片
擴展閱讀
淘寶手機端圖片規格 2024-09-29 01:16:07
唯美圖片動物圖片 2024-09-29 01:02:36
膝關節炎圖片大全 2024-09-29 01:01:53

心難受按摩哪些穴點陣圖片

發布時間: 2024-01-30 22:09:26

1. 愛抑鬱,易焦慮,情緒比較差,你知道哪些穴位可以疏肝理氣條心情嗎

總是心情不好,肝預的特別厲害,哪些穴位疏肝最好用?今天呢,教你三個特別好用的穴位。

,肝腧穴,肝腧穴我們怎麼找啊,你看我們後背這個地方摸一摸,這兒有一個肩胛骨,肩胛骨的這個最下緣啊,它呢,平過來正好叫什麼呀,叫做葛術,在這個地方啊,叫做葛術,那葛數呢,再往下摸兩節葛數是第七胸椎脊凸旁開1.5寸,再往下,有一節空著,再往下呢,找到第九胸椎脊突下旁開1.5寸,旁開大約也就是你自己兩個手指的這個寬度。

肝豎穴了正好在我們後背,你自己用手,發現這個地方很難夠到,那怎麼辦呢?我教你啊,你在牆上粘上一個硬硬的這個硬球,比如說呢,放上一個,呃,像這種網球啊,這樣的東西放在牆上之後呢,你正好用後背這個位置啊,去靠它,去頂它,去把那個球啊,正好頂在這個肝腧穴上,那麼你會發現呢,這個方式有非常好的去按摩肝束來去達到了疏干理氣的功效,那你會發現很多人說我喜歡呀,就是撞樹,你會發現你一撞樹的時候,最容易撞到哪幾個穴位啊,就是我們後背最隆起的這個葛樹,還有呢,肝跟豎穴的位置。

2. 心慌胸悶喘不過氣,常按哪些穴位,可緩解不適

心慌胸悶、喘不過氣來通常是一些疾病的前期徵兆,如冠心病、心臟病、高血壓、心律失常等,切不可忽視這些症狀。那麼當我們發現自己有以上症狀時,可以先通過按摩以下幾處穴位緩解不適,然後再就醫會診,通過葯物治療解除病痛。

按摩膻中穴。膻中穴位於我們胸前的正中線上,即兩個乳頭連線的中點,是人體穴位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穴位。膻中穴主治的是胸痹心痛、腹部疼痛、心悸、心煩、呼吸困難、氣喘等症。每天睡覺前建議大家按摩一下膻中穴,可以排遣一下一整天心中的悶氣,舒緩一下心情。膻中穴的按摩分為兩種:揉膻中穴和推膻中穴。揉膻中穴是指用你的食指和中指的指端按揉膻中穴,每次約揉50-100次;推膻中穴是指用你雙手的大拇指指腹從膻中穴向外推,每次約推50-100次。

以上三處穴位,平時有空時就可多揉揉,既可避免疾病,又可以增強身體素質。

3. 按摩什麼穴位對心臟好

01

內關穴:緩解心律不齊

4. 找到這個穴位,每天堅持按幾秒,就能幫助心臟快速回血!

人們的身體中有很多的穴位,穴位通的話身體更暢通,穴位不通的話會導致一些危害性很大的疾病,因此及時的疏通經絡是非常重要的,那麼我們怎麼才能疏通經絡呢?怎麼才能血液循環呢?找到這個穴位,每天堅持按幾秒,就能幫助心臟快速回血!

1、極泉穴

治療心悸

極泉穴治心痛干嘔,四肢不收。

——《銅人》

心悸可分為虛實兩大類,心悸虛型患者常表現為氣血不足,陰陽虧損等;而心悸實型患者常伴有上火、瘀血、口渴等現象。心悸一般虛實結合,兩者都存在,所以會出現復雜的病症。

除了口服葯物之外,有心悸症狀的人還可以按壓極泉穴,以緩解不適,對心臟起到保健作用。

極泉穴在腋窩的頂點處,也就是腋窩的最深處,這里也是腋動脈搏動處。每當我們出現胸悶、喘氣費力、心慌等症狀的時候就可以按揉此穴位。

2、太淵穴

保護心臟

咳逆煩悶不得卧,胸中滿,喘不得息,背痛;痹逆氣,寒厥急,煩心,善唾噦噫,胸滿嗷呼,胃氣上逆,胸痛;病溫身熱,五日以上,汗不出,刺太淵留針一時取之。若未滿五日,禁不可刺也。

——《針灸甲乙經》

太淵穴屬於手太陰肺經穴,位於手腕前區,橈骨莖突和舟狀骨之間,腕橫紋橈側凹陷的位置。太淵穴不光對肺有很強的作用,對心臟也有非常重要的保護作用,尤其對心律不齊、心悸等有明顯的治療作用。太淵穴所處的位置和把脈的位置很相近,所以我們可以通過脈搏的情況來對此穴進行按揉。

感覺脈搏跳動不穩定時,就可對太淵穴進行揉按,一般幾分鍾便可使脈搏恢復正常。心臟不好的人或者想養心的人每天均可按揉太淵穴,每次幾分鍾就能對心臟起到保健的作用。

3、內關穴

緩解心律不齊

凡心實者,則心中暴痛,虛則心煩,惕然不能動,失智,內關主之。

——《千金要方》

心澹澹而善驚恐,心悲,內關主之。

——《針灸甲乙經》

導致心律不齊的原因有很多。一般來說,體內新陳代謝出現紊亂或者異常,可能就會導致心臟跳動不均勻;另外人們的情緒在嚴重波動及激動的時候,體內的內分泌系統會受到影響,也會出現心律不齊。

此外,一些心臟類疾病也會導致心律不齊,例如冠狀動脈疾病、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臟病等;還有我們食用的一些食物和葯物中含有一些特殊物質,也會導致人體出現心律不齊,如有人飲咖啡、濃茶等就會出現心慌等症狀。

心律不齊包括心動過速、過慢和不規律,其中包括很多類型,如竇性心律不齊、室上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房室傳導阻滯等。

內關穴的位置很好找,在前臂的內側。我們將左手掌伸出,然後將右手三個手指並攏,把無名指放在左臂的腕橫紋上,這時食指和手腕交會之處就是內關穴的位置。將右手拇指放在此穴位上,會感到有兩根筋,而准確的內關穴就位於兩根筋中間的位置。

內關穴對心臟類疾病和一些腸胃病都有很強的治療作用,常揉按此穴位可以達到預防心臟病、緩解疲勞、安神鎮定等功效,尤其對心律不齊、心悸、心絞痛等症狀有特殊的效果。所以心臟病患者可以長期按壓此穴位,並且不需要他人幫助,自己左右手輪換,每隻手臂按壓十分鍾左右,每日按壓 2 ~ 3 次即可。

4、耳中穴

可治療突發心絞痛

蓋心竅本在舌,以舌無孔竅,因寄於耳,此腎為耳竅之主,心為耳竅之客。

——《醫貫》

患者一旦出現突發性心絞痛,一定要第一時間就診。最好在送醫的過程中讓患者在舌下含一片硝酸甘油。如果在戶外,身上沒有葯物,最簡單且有效的方法就是按揉耳中穴。

我們可以將患者放到安全的位置,讓其身體放鬆,將頭部墊高,讓其平躺,然後就近找一根小木棍,用其末端按揉耳輪腳正中的位置,找到其最敏感的痛點,即是耳中穴。

穴位找到以後,便可以用細木棍按壓此處,用力要適中,而且速度要均勻,一般幾分鍾後心絞痛症狀就會明顯減輕,之後再按壓就會消失。按壓時可以採用兩耳輪換按壓,直到患者疼痛減輕或者消失為止。

5、膻中穴

治心臟病、冠心病

在玉堂下一寸六分,直兩乳間陷中,任脈氣所發,仰而取之。

——《甲乙經》

膻中穴屬任脈,是人體重要的穴位之一。此穴位還是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的交會穴,也是宗氣匯聚之處。膻中穴是心包經的募穴,也就是活肺臟之氣皆匯於此,所以膻中又被稱為氣會。

如果不好理解我們可以進行簡單的比喻,膻中穴就好比古代皇上居住的深宮,位於整個宮廷最中央的位置,外麵包圍著層層大殿,而且每層都有相應的人進行把守。皇宮如若出現問題,那麼外面宮殿的人都會匯聚於此,來保護皇上,不讓他受到傷害。

所以說膻中穴有行氣化瘀、寬心順氣、疏通經脈等作用。平時感到肺氣不足,出現心慌氣短時便可按揉此穴位;另外咳嗽哮喘、胸口疼痛時也可按壓此穴位。

膻中穴的位置十分好找,它位於人體的正中線上,也就是人體兩乳的正中間。我們自己就可以准確地找到這個穴位。人們平時所說的「心窩」,指的就是膻中穴。

6、少府穴

防治心絞痛

厥心痛,與背相控,如從後觸其心,傴僂者,腎心痛也,先取京骨、昆侖,發針不已,取然谷。心痛,少腹滿,上下無常處,便溲難,刺足厥陰。

——《黃帝內經·靈樞·厥病》

少府穴屬於手少陰心經穴中的一個,位於手掌,具體位置在第四掌骨和第五掌骨之間。正常握拳時,小手指的指尖觸碰掌心的位置就是少府穴。按壓少府穴對治療胸悶、遺尿、小便不順暢等都有一定的效果。

此外,少府穴對治療心絞痛、心悸等也有很好的效果。患者按壓此穴三至五分鍾,心絞痛、心悸等症狀便會明顯減輕。曾患有心絞痛的病人可早晚各按一次,以防止心絞痛的發生。

7、承山穴

促進血液循環

三里內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沖昆侖穴,環跳與陽陵,通里並列缺;合擔用法擔,合截用法截,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訣。治病如神靈,渾如湯潑雪,北斗降真機,金鎖教開徹。至人可傳授,匪人莫浪說。

——《針灸大成》

之所以說承山穴可以預防心臟病,是因為此穴位有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

所以我們看到很多老年人經常會拍打小腿,這並不是簡單的放鬆筋骨,而是在促進血液循環。經常拍打、揉按小腿可預防腿抽筋,讓血液循環更有動力,同時還可以平衡心臟血液回收的能力,所以說此穴位對心臟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當我們踮起腳尖時,此處的肌肉會略微隆起,隆起尾端的凹陷處即是承山穴。按揉承山穴可稍微用力一些,有助於排出濕氣,促進血液循環。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按摩哪些穴位可以幫助我們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這幾個穴位都是對我們的身體非常不錯的,這些穴位有利於心臟血液的迴流,還能預防那個心悸的情況,因此大家可以試試這些穴位的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