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搜索 » 健脾中葯有哪些圖片
擴展閱讀
男人最霸氣的名字圖片 2024-10-23 09:16:00
什麼軟體能扣圖片人物 2024-10-23 09:04:32
貓的圖片可愛動漫卡通 2024-10-23 09:02:25

健脾中葯有哪些圖片

發布時間: 2023-10-14 16:39:08

Ⅰ 人參有哪些種類

(1)按野生和栽培來分可分為兩大類:

①通常把野生者稱為「山參」或「野山參」,生長幾十年的野山參如圖1。

②將人工栽培的人參稱為「園參」。四年生以上發育成熟的園參如圖2。

(2)園參再按地區及其本身所具有的特徵來分,可分為「普通參」、「邊條參」和「石柱參」三大類:

①普通參 採用一倒制(移栽一次),育苗2年或3年,移栽後生長4年或3年,六年生收獲作貨。多在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且水分充足,氣候較冷涼的條件下培植出來。產品主要特徵為:根莖粗短,主體短大,須根多,且呈刷把狀。

圖2 人參形態圖1.植株 2.根②邊條參 採用二倒制(移栽兩次),參苗移栽時整形下須,7~9年才收獲,多在氣候較溫暖的山區,砂壤土有機質含量中下,透水、透氣性好的條件下培植出來。產品主要特徵為:主體長,根莖長,有體有腿,如人形美觀。

③石柱參 採用籽趴(播種後不移栽,直至收獲)或苗趴(播種育苗,用苗移栽後不再移動,直至收獲),多在砂性較大的山地土壤中培育而成,產品主要特徵為,根莖細長,主體短小,兩條支根,須根少。

(3)按根形來分,可分為大馬牙、二馬牙和長脖三類,這三類也稱三個農家品種,由於每一類都不純,所以有人稱為農家類型,究竟稱類型好,還是稱農家品種好,尚無定論,筆者認為在各個類型的基礎上進一步選擇優化是可以形成品種的。現將三大農家品種(類型)的特點簡述如下:

①大馬牙 根莖粗短,芽孢大,根主體短而粗,側根多且集中生長於主體尾部呈刷鍋的刷把狀,植株高大。總體來說,生長快,產量高。

②長脖 根莖細長,參根細小,生長很慢,植株小,其中根體短小的稱靈體,根體粗長的稱順笨體,參體粗短的稱笨體。

③二馬牙 根莖長短、參根大小、生長快慢等均間於大馬牙與長脖之間,它生長較快,產量也較高,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根主體長,支根少,在邊條參區經整形移栽後,脖子(根莖)較長,身長具兩條粗長腿,體形美觀,稱邊條參,商品很受歡迎。有的二馬牙,由於體長腿粗,單株重量甚至超過大馬牙。

園參除以上三個農家類型外,尚有圓膀圓蘆和竹節蘆。

圓膀圓蘆的大小間於二馬牙與長脖之間,主根根莖細長(但比長脖要粗),體形優美,主根上端與根莖均呈圓形。

竹節蘆主根最短,也較細,肩稍尖,但根莖細長,節間明顯,近似於竹子的地下根莖。

由於圓膀圓蘆和竹節蘆的數量極少,分散於少數地區,沒有形成農家類型,更沒有專門的產區。

Ⅱ 濕氣重吃什麼中草葯最好

1、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腎經,具有健脾和胃、補腦健身、利水滲濕、寧心安神等功效,被譽為中葯「八珍」之一。茯苓特點是補而不峻,利而不猛。葯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虛濕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濕中葯。

2、五指毛桃

五指毛桃食葯兼之,在眾多祛濕食材中它的補虛作用較強,又能補脾肺之氣,中醫認為它能健脾補氣、養胃祛濕。體內濕氣較重時,利用五指毛桃煲湯煮水飲用,有助祛濕養生!

3、蒼術

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蒼術和北蒼術的根莖。芳香能化濕,味苦也能化濕,故祛濕力較強,濕濁去而脾運健,故有健脾作用。適用於脾為濕困、運化失司引起的食慾不振、脘悶嘔惡、腹痛泄瀉、舌苔白膩等,常與厚朴、陳皮等同用。

4、綿茵陳

綿茵陳是廣東民間十分熟悉的祛濕類中葯,在春濕夏暑時常入葯入湯,它價格十分便宜且隨處可見,但它早在《神農本草經》時就被列為上品。中醫認為它能清濕退熱、利膽去黃,尤善治三焦濕熱,以及黃疸、肝炎、小便不利、風癢瘡疥等。

5、五加皮

五加皮為祛風濕類中葯,具有祛風濕、強筋骨和利水的功效,同時它還有補肝腎、壯筋骨的作用。五加皮的葯用主要為治疝氣、腹痛、男子陽痿、小便余瀝、女人腰脊痛、兩腳疼等。地處潮濕的區域,特別適合在端午節喝五加酒。

6、白術

白術具有補脾益胃、燥濕和中、止汗、利尿、安胎的功能。《本草匯言》中記載,白術「乃扶植脾胃,散濕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葯也」。白術能改善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食慾不振、易泄瀉等症狀,黃疸、容易出汗、水腫之人以及小便不利者亦可使用。

濕氣重喝什麼中葯茶

1、陳皮茯苓茶

做法:茯苓5克,陳皮2克。茯苓、陳皮洗凈,放人保溫杯中,在杯中沖入熱水,等待5分鍾即可飲用。

功效:健脾利濕,化痰減肥,健脾燥濕,化痰祛脂。

2、枸杞薏米茶

做法:薏米300克,枸杞子一把,紅棗2-3顆,冰糖、水適量。將買來的薏米揀出雜質,用清水淘凈並控干水分;將薏米放入平底鍋中,鍋中不可放油,開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關火;將紅棗剖成兩半或割開口子放入茶壺中,枸杞子可抓一小把放入,如喜歡甜味可放幾顆冰糖,再放入焙好的薏米,沖入滾燙的開水,浸泡5-10分鍾即可飲用。

功效: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葯。薏仁枸杞茶養肝明目又利水祛濕,宜在春季養生飲用。

3、二花蜜茶

做法:木棉花10克,槐花10克,蜂蜜適量。木棉花、槐花放入砂鍋,加清水800ml,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5分鍾,去渣留汁,調入蜂蜜即成。

功效:具有清熱祛濕,涼血止痢的功效。尤其適用於有痔瘡大便不暢或大便帶血的人群飲用。

濕氣重喝什麼祛濕粥

1、薏米紅豆粥

需要的材料有薏米還有赤小豆,首先先將准備好的這兩個材料泡上幾個小時,然後放入鍋中用足量的水燒開。讓薏米和赤小豆在鍋里悶半個小時,再加火,燒開後再悶半個小時,赤小豆粥就煮成了。有高壓鍋的,直接泡後煮壓一會就可以。

2、茯苓粥

取粳米100克,淘凈;粳米100克、茯苓粉20克一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調至武火將水燒沸,水開後轉用文火熬至糜爛,然後加入鹽、生薑粒若干,攪勻即成。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根據口味可加入紅糖。長期食用可起到利水滲溫、健脾祛濕的功效,對於慢性肝炎也有一定的療效。

3、冬瓜粥

冬瓜100克,粳米100克。冬瓜洗凈,帶皮切成小塊,和粳米一起放入沙鍋加水,文火熬煮至瓜爛米熟成粥即成。冬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並能利尿祛濕,同時也是消暑佳品。此粥根據口味可做成甜或鹹的,最佳食用時間是每天上午和下午的餐飲時間。

Ⅲ 補脾胃的中葯材

脾胃不好對食慾、消化、吸收都有很大影響,因此保持身體健康,保養脾胃是關鍵。那麼補脾胃的中葯材有什麼呢?下面我給您介紹一下!希望對您有幫助哦!

補脾胃的中葯材:

逍遙丸:【成 份】柴胡、當歸、白術(炒)、白芍、茯苓、甘草(蜜制)、薄荷,其功效為疏肝健脾,滲水除濕。

人參健脾丸:人參、白術(麩炒)、茯苓、炙黃芪、當歸、龍眼肉、酸棗仁(炒)、遠志(去心甘草炙)、木香、炙甘草。

健脾益氣,和胃止瀉。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的飲食不化、脘悶嘈雜、惡心嘔吐、腹痛便溏、不思飲食、體弱倦怠。

人參歸脾丸:人參、白術(麩炒)、茯苓、炙黃芪、當歸、龍眼肉、酸棗仁(炒)、遠志(去心、甘草炙)、木香、炙甘草等有補氣、補脾、安神、益胃、調血、安胎的功效。在治療心脾兩虛和脾不統血兩種病症具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補中益氣丸(黨參,炙黃芪,炙甘草,白術,當歸,升麻,柴胡,陳皮。黨參和炙黃芪都可益氣補中,用於氣虛乏力。當歸則可以潤腸通便、補氣血,調經止痛。炙甘草和白術都可用於脾胃虛弱,有健脾調胃、益氣復脈之效,白術還可以燥濕利水,止汗,安胎。柴胡可用於氣虛下陷、肝氣郁結、月經不調。從分析其成分作用,不難看出補中益氣丸功效主要是補中益氣。)。

香砂養胃丸 :黨參、白術、茯苓、蒼術、甘草、半夏曲、陳皮、砂仁、藿香、木香、香附、枳殼、厚朴、六神曲、南山楂、麥芽、萊菔子。健脾和胃,理氣化濕。

香砂六君子丸 :黨參,茯苓、白術、法半夏、陳皮、木香、砂仁、甘草。 健脾益氣,理氣和胃。

木香順氣丸 :木香、香附、陳皮、枳殼、山楂、檳榔、烏葯、萊菔子、茯苓、神曲、麥芽、青皮、甘草。順氣止痛,健胃化滯。

陳夏六君子丸 : 補脾健胃,理氣化痰。

參苓健脾丸(黨參健脾丸): 黨參50g白術(土炒)、薏苡仁(土炒)120g、白扁豆(土炮)60g、山楂(去核清炒)60g、谷芽(清炒)50g、芡實(麩炒)50g、陳皮50g、六神曲(麩炒)60g、蓮子肉(土炒)60g、麥牙(清炒)60g、茯苓60g、山葯(麩炒)60g、枳殼(麩炒)30g、砂仁40g、甘草(蜜炙)30g 作用: 健脾,開胃,消食。用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面色萎黃,脘腹脹滿,腸鳴腹瀉。

參術健脾丸 : 黨參、白術(炒)、厚朴(姜制)、陳皮、砂仁、半夏(制)、山楂(炒)、茯苓、六神曲(炒)、甘草。

作用: 健脾消食。

參苓白術散 :【組成】人參100g,茯苓100g,白術(炒)100g,山葯100g,白扁豆(炒)75g,蓮子50g,薏苡仁(炒)50g,砂仁50g,桔梗50g,甘草100g。

【功效】補脾胃,滲濕止瀉,益肺氣。

【主治】脾胃虛弱,食少便溏,氣短咳嗽,肢倦乏力。

脾腎陽虛的人,服用寒涼食物後,會出現腹痛、腹瀉的症狀,治療起來也是“寒者熱之”,服用散寒的葯物,比如:同仁堂參桂理中丸:人參、肉桂、乾薑、附子(制)、白術(炒)、甘草。溫中散寒,祛濕定痛。用於脾胃虛寒,陽氣不足引起的腹痛泄瀉手足厥冷,胃寒嘔吐,寒濕疝氣,婦女血寒,行經腹痛。桂附理中丸:肉桂 附片 黨參 白術 (炒) 炮姜 炙甘草。是溫補脾腎之陽、散寒止痛的名方。方中附子、肉桂溫腎陽,炮乾薑、炒白術溫脾陽,黨參、炙甘草補益中氣,中陽得溫,斡旋四旁。凡脾腎陽虛見腹痛泄瀉、四肢厥冷、畏寒倦卧者,為首選之品。 附子理中丸:主要成分:附子(制),黨參,白術(炒),乾薑,甘草。具有溫中散寒補氣健脾之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寒所致腹瀉。脾虛,對脾胃虛寒,寒氣郁腹,胸腹脹氣,腹部喜暖、喜按,嘔吐泄瀉等症有較好的療效;

Ⅳ 健脾祛濕的中成葯有哪些

中醫認為,濕邪是最為常見,也是最難治療。導致體內濕氣的形成可分外因和內因,外因是空氣中的濕度大而致,內因則是脾胃不健,運化祛濕能力差而導致濕氣內滯。飲食不當,因喜食冷飲,貪吃生冷瓜果等寒涼之物,損傷人體陽氣也會導致濕症。濕症還常常與其它因素結合而出現、寒濕、暑濕、風濕等症狀。 濕症在天氣潮濕時更容易發病,常見的症狀有:頭痛暈重、身體倦怠腰腿酸痛、關節屈伸不利;或見兩眼、腿腳浮腫;胸中郁悶、脘腹脹滿、口淡、飲食無味、食慾不振、消化不良、大便溏瀉、舌苔厚膩等症狀。這些都屬於所謂的「濕氣重」。 脾臟能運化水濕。脾喜燥而惡濕,若脾陽振奮,脾臟健運,運水化濕功能正常,濕邪則不易致病。反之,濕氣太重致人生病後,病人往往出現頭昏頭重、四肢酸懶、身重而痛、為預防、減輕濕邪傷人,必須重視護脾。只有脾胃陽氣振奮,才能有效抵抗濕邪的侵襲,所以溫補脾胃是除濕的最好途徑。下面我們一起具體來看看健脾祛濕的中成葯都有哪些。 健脾祛濕的中成葯:健脾丸 健脾丸為著名的消食導滯葯,因具有健脾消食之功而得名。它是根據明代王肯堂《證治准繩:類方》卷五中的「健脾丸」方加減而成的,為保和丸的姊妹方,小兒消化不良最為常用,此外,還用於慢性胃炎、胃神經官能症、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腸炎等。 【成分】黨參、白術(炒)、陳皮、枳實(炒)、山楂(炒)、麥芽(炒)。 【方解】方中用黨參、白術補益脾胃以資運化;山楂、麥芽消食化滯;陳皮、枳實理氣和胃。諸葯合用,補脾益胃,理氣運滯,對於脾虛食積證極為適用。 【功能主治】健脾開胃。用於脾胃虛弱,脘腹脹滿,食少便溏。 健脾祛濕的中成葯:木香順氣丸 【成分】:木香、枳殼(制)、陳皮、香附(醋制)、檳榔、蒼術(炒)、砂仁、厚朴(制)、甘草、青皮(炒)。 【功能主治】行氣化濕,健脾和胃。主治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惡心,噯氣納呆。 健脾祛濕的中成葯:附子理中丸 【成分】:附子(制)、黨參、白術(炒)、乾薑、甘草。 【功能主治】溫中健脾。用於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手足不溫等病症。 健脾祛濕的中成葯:參苓白術丸 此方是治療脾虛泄瀉的代表方劑。用於因稍進油膩食物或飲食稍多,大便次數就時顯增多,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時瀉時溏,遷延反復,飲食減少,食後脘悶不舒,面色萎黃,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脈細弱。 【成分】人參、白術、茯苓、山葯、蓮子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大棗。 【功能主治】補脾胃,益肺氣。用於脾胃虛弱,食少便溏,氣短咳嗽,肢倦乏力。益氣健脾,滲濕止瀉 健脾祛濕的中成葯:歸脾丸 【成分】 黨參、白術(炒)、炙黃芪、炙甘草、茯苓、遠志(制)、酸棗仁(炒)、龍眼肉、當歸、木香、大棗(去核)。 【功能主治】益氣健脾,養血安神。用於心脾兩虛,氣短心悸,失眠多夢,頭昏頭暈,肢倦乏力,食慾不振,崩漏便血。

Ⅳ 鴻茅植物圖片有哪些

鴻茅植物圖片:

鴻茅,祛風除濕、補氣通絡、舒筋活血、健脾溫腎、用於風寒濕痹、筋骨疼痛、脾胃虛寒、腎虧腰酸以及婦女氣虛血虧。

1、

(5)健脾中葯有哪些圖片擴展閱讀:

食用鴻茅的注意事項:

1、忌寒涼、辛辣及油膩食物

2、本品宜飯後服用;不勝酒者慎服

3、不宜在服葯期間同時服用其它瀉火及滋補性中葯

4、熱痹者不適用,主要表現為關節腫痛如灼、痛處發熱,疼痛竄痛無定處,口乾唇燥

5、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Ⅵ 茯苓和陳皮都是重要的葯材,它們具體都有什麼功效呢

茯苓和陳皮都是比較常見的養生中葯材,但是二者的具體功效是不同的。今天就簡單的和朋友們分享一下關於茯苓和陳皮的具體葯用價值。

3、陳皮可以除胸痹

陳皮有很好的辛散溫通之力,可以理氣而調中,尤其是對於胸中氣滯引起的胸痹之症,陳皮入葯頗有良效。

比如一部分人群胸中氣滯不暢,或是中焦痰濕阻滯,就經常會出現胸悶氣短、胸腹脹痛、咽喉有異物感等情況,這時間就可使用陳皮入葯來緩解。

Ⅶ 有什麼中成葯健脾補腎

出現脾虛,常會引起飲食不良,消化不良,容易出現腹脹,惡心,嘔吐等症狀表現,如果出現腎虛,常常會引起小便不利,身體浮腫等症狀表現,這時候應該吃一些具有健脾補腎的中成葯,來達到調理身體、治療疾病的作用,這方面的中葯也是比較多的,比如說枸杞就是這樣一種,具有很好調理身體,治療疾病的一種葯物,它具有補腎生精,養肝明目的作用,在調理脾胃方面的效果也很好,另外鹿茸、芡實也是這樣的一種中葯。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開具處方來進行調理和治療,避免健康受損。
補腎健脾的中成葯有哪些?
1、 健脾益腎顆粒
健脾益腎顆粒的主要成分是黨參、枸杞子、女貞子、白術,對健脾益腎有很好的效果,像腫瘤病人手術後、化療後,免疫力下降,脾胃和腎功能都很虛弱,可以服用健脾益腎顆粒來改善調理。
2、 桂附理中丸
桂附理中丸的主葯為肉桂、附片、黨參、炮姜,肉桂能補腎陽,炮姜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附片的作用也很多,在這里起一個溫補脾腎的作用,幾種葯材合用達到溫中健脾、補腎益陽的作用。像平時有腹痛腹瀉、嘔吐、手腳涼這些症狀的人,多半是脾胃虛寒、腎陽不足,可以服用桂附理中丸來調理。
3、 刺五加膠囊
刺五加膠囊主要成分就是刺五加。刺五加葯性溫和,歸脾、肺、心、腎經,對脾腎陽虛、肺氣不足導致的睏倦乏力、食慾不振、虛喘久咳、腰酸失眠等症狀都有很好的滋補調養作用。因此刺五加膠囊的主要功效就是健脾益氣、補腎安神。與它有同等功效的還有刺五加片和刺五加口服液。
4、 脾腎兩助丸
脾腎兩助丸顧名思義,脾腎雙補,有健脾益氣、滋補肝腎的功效,可以用於改善脾腎虛弱引起的睏倦乏力、氣虛、沒食慾、腰酸等症狀。用淡鹽水送服即可,一般是一天兩次,一次一丸。如果服葯過程中有上火症狀,可以改成隔天服用,另外注意飲食清淡。
5、 固本益腸片
固本益腸片的主要成分是黨參、黃芪、炒白術、炮姜和補骨脂,其中補骨脂雖然名字聽起來怪,但其實是常用的脾腎陽虛和下元不固的用葯。補骨脂歸脾、腎經,性溫,有溫脾止瀉、納氣平喘的作用,同時能固精縮尿、補腎益陽。因此固本益腸片能用來治療腹脹、持續腹痛、腹瀉、大便稀粘等腸道問題,以及具有健脾補腎的功效。
6、 人參健脾丸
人參健脾丸主要成分是人參、白術、茯苓、山葯,這些葯材都對脾胃有很好的滋補作用,所以人參健脾丸有健脾益氣、和胃止瀉的功效。像日常也可以食用山葯來調養脾胃,茯苓是比較易得的中葯材,參就更不用說了,也可以用於平時進補。
7、 香砂六君丸
香砂六君丸是常見的用來治療消化不良、腹脹、大便溏泄的用葯。其主要成分是木香、砂仁、黨參、茯苓、白術,茯苓補氣益脾,木香、砂仁養胃,因此香砂六君丸有健脾和胃、補氣的功效,用來治療脾虛氣滯。
8、 三腎丸
三腎丸主葯是由鹿腎、狗腎、驢腎組成,以腎補腎,所以主治腎精虧損,有補腎益陽的效果。對於腎陽不足導致的腰膝酸軟、四肢寒涼、氣短神疲這些症狀能起到改善作用。
結語:以上就是給大家介紹的補腎健脾的8種中成葯,前五種都是脾腎同時進補,後三種是單獨針對脾虛或者腎虛進行調養。像有類似療效的,還有歸脾丸、參苓白術散,除開中成葯,大家平時也可以適量用枸杞泡水或者燉湯,這是最簡易且沒有副作用的滋補方式,對於脾胃和腎都能起到養護作用,並且成本也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