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長安SDA架構,背後什麼邏輯
現在,要把車企研發的東西講清楚,確實難度越來越高。新的技術層出不窮,迭代更新太快。認知方面,實際上也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
ps://iknow-pic.cdn.bcebos.com/fd039245d688d43feeb6f0686f1ed21b0ef43b08?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形態?從CD701這個角度,考慮要解決的是人與環境的關系,以此作為核心需求來研發產品,作為產品定位的策劃。實際上,這也是迭代過程中出現的。而要解決人與環境的問題,人與環境接觸的地方在哪?就是庭院,項目組想搞一個「鋼鐵庭院」的感覺。
「基於鋼鐵庭院,我們希望它是一個具備可以開放的可能性的產品,這是我們做工程解決方案時的一個出發點。可以讓它和外界打通,可以去做一些可接觸,和外界進行融合的想法。」
當時項目組做了大量工程的解決方案,當然,有些方案想法和目前國內的法規政策有些沖突,後來逐漸收斂成了現在這樣一個概念,「我們希望把後備艙做成可擴展的平台。」通過SDA平台的技術,「硬體可插拔、場景可編排、生態可隨需、系統自進化」,不停優化。
而且,倒回來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汽車公社,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