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鴨王2里說的九龍吐珠是什麼東西
九龍吐珠攀援狀灌木,高2-5m。多年生粗壯簇生草本,根伏莖短粗,須根堅硬。幼枝四棱形,被黃褐色短柔毛,老時無毛;髓部疏鬆,干後中空。單葉對生;葉柄長1-2cm;葉片紙質,卵狀長圓形或狹卵形,長4-10cm,寬 1.5-4cm;先端漸尖,基部近圓形,全緣,表面被小疣毛,背面近無毛;基脈3出。
『貳』 土豆紅燒鴨王怎麼做
材料
鴨腿兩只,土豆一個,老抽2勺,料酒1勺,鹽適量,糖半勺,薑片5片左右,蔥少許,八角3個,干辣椒1個,水或者啤酒適量
做法
1.鴨腿剁成塊,土豆切成塊
2.鍋就油燒熱放入鴨塊煸炒出油加調料(老抽,料酒,鹽,糖,薑片,蔥,八角,干辣椒)繼續炒上色加水或者啤酒漫過鴨塊大火燒開後改中小火慢燉40分鍾至肉爛,加入土豆塊繼續燉土豆塊熟,大火收汁裝盤即可
鴨肉的功效與作用
鴨肉的功效概述
中醫認為,鴨肉味甘、咸,性寒,入脾、胃、肺、腎經,無毒。可大補虛勞、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止咳自驚、消螺螄積、清熱健脾、虛弱浮腫;治身體虛弱、病後體虛、營養不良性水腫。
鴨肉的名家論述
(1)《綱目》:鴨,水禽也,治水利小便,宜用青頭雄鴨。治虛勞熱毒,宜用烏骨白鴨。
(2)《本經逢原》:鶩,溫中補虛,扶陽利水,是其本性。男子陽氣不振者,食之最宜,患水腫人用之最妥。黑嘴白尾者,治腸胃久虛。葛可久白風膏用之,取金水相生之義。綠頭老鴨,治陽水暴腫,《外台》鴨頭丸用之,取通調水道之義。
(3)《醫林纂要》:鴨(肉)能瀉腎中之積水妄熱,行脈中之邪濕痰沫,故治勞熱骨蒸之真陰有虧,以至邪濕之生熱者,其長固在於滋陰行水也。去勞熱,故治咳嗽,亦治熱痢。
(4)《別錄》:補虛除熱,和藏府,利水道。主小兒驚癇。
(5)孟詵:補中,益氣,消食。消毒熱,利水道,治小兒熱驚癇,頭生瘡腫。又和蔥鼓作汁飲之,去卒煩熱。
(6)《日華子本草》:解丹毒,止痢。
(7)《滇南本草》:老鴨同豬蹄煮食,補氣而肥體;同雞煮食,治血暈頭痛。
(8)《本草通玄》:主虛勞骨蒸。
(9)《本草匯》:滋陰除蒸,化虛痰,止咳嗽。
(10)《隨息居飲食譜》: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止嗽息驚,消螺獅積。
鴨肉有很好的補虛效果
鴨肉特別適合於滋補身體,鴨肉富含營養,一直為祖國醫學所稱道。尤其當年新鴨,養到秋季,肉質鮮嫩肥美,營養豐富,能及時補充人體必需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同時鴨肉性寒涼,不但能滋補身體,還不會導致上火,特別適合體熱上火者食用。
鴨肉能清熱健脾
鴨肉性寒涼,食之可祛體內之火氣,同時能滋陰,養脾胃,尤其適宜陰虛體質人實用。脾胃虛弱的人經常吃鴨肉,不但能補足身體所需的營養,還能調養脾胃,從而影響到身體對於營養的吸收和利用,對人大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