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五大名刀,誰是實戰中的刀中之王
縱觀中國歷史,無數的辛勤勞動人民,創造出了眾多令人震驚的文化產物。刀,作為在原始社會就已經出現的人類早期勞動工具,伴隨了人類的每一次變革,從最開始的勞動工具,到後來的近衛武器、兵器,人類用刀的歷史悠久漫長。
如今,幾千年的中國古代文化中,誕生了各式各樣的刀,因為地域和文化的差別,它們也千差萬別,各具特色,
一、唐刀
如果說哪種刀在中國歷史上最珍貴最有名氣,毫無意義,那就是唐刀了。作為封建歷史王朝的巔峰,大唐盛世輝煌,也正是在如此強大的時代,才打造出來了價值不菲的唐刀!
唐刀,是對隋唐時期四種制式刀的統稱,分別是橫刀、陌刀、鄣刀、儀刀。
其中,橫刀是唐朝普通士兵裝備的武器,製作精良,威力巨大。
而陌刀,則是步兵專門用來對付騎兵的大殺器,唐史記載,著名的大唐將領李嗣業,「善用陌刀,擋嗣業者,人馬俱碎!」
二、戚家刀
明朝中後期,日本倭寇在東南沿海作亂,四處劫掠。日本刀經過對唐刀的模仿學習和改良,其製作精良,雙手持刀威力巨大,在與明軍交戰的過程中,給明軍造成了巨大的殺傷力。
在對倭寇用刀的學習和借鑒後,明朝軍隊生產出來了大量的仿倭腰刀,所謂戚家刀,狹義上是指戚繼光軍隊裡面所用的刀,廣義上是指自戚繼光以後明朝時期生產的這類仿照倭刀改良後的刀。
這類刀在一定程度上借鑒了倭刀的弧度樣式,柄一般是直的或者前下彎,而不類似倭刀的後彎式,這是符合中國人的習慣的。
三、苗刀
苗刀,其刀身修長形似禾苗,故名為苗刀,是中國傳統古刀,其刀身修長,兼有刀、槍兩種兵器的特點,並可單、雙手交換使用,這樣便於發揮腰背整體力量。臨敵運用時,輾轉連擊、疾速凌厲、身摧刀往,刀隨人轉,勢如破竹,殺傷威力極大。(了解更多刀劍詳情,添加師傅微信
民國時期,滄州著名的武術家劉玉春,將中國這類長度120~160,刀身形似禾苗的刀統稱為苗刀,這個名字得到了北洋政官方認可!
劉玉春根據當時流傳的刀法,創制了苗刀刀法是為一路苗刀。後來其高徒郭長生結合通臂絕技,創二路苗刀,並且流傳至今。
苗刀發展的過程是這樣的:從唐刀(儀刃或橫刀,更傾向於儀刃),發展成倭長刀,明朝仿倭御林軍刀,也就是剛剛提到的戚家刀,最後在清後期演變成苗刀。
四、雁翎刀
明朝著名大將毛伯溫出征時,明世宗賜一詩:「大將南征膽氣豪,腰橫秋水雁翎刀,風吹鼉鼓山河動,電閃旌旗日月高。天上麒麟原有種,穴中螻蟻豈能逃,太平待詔歸來日,朕與先生解戰袍。」此詩平仄合轍押韻,氣勢恢弘,頗有幾分掃平天下一匡六合的抱負。
這里提到的「腰橫秋水雁翎刀」,指的就是,明清時期流行的雁翎刀!
雁翎刀,刀身挺直,刀尖處有弧度,有反刃,因形似雁翎而得名,盛行於明清時期。雁翎刀問世之後受到了蒙古刀的影響,所以刀尖開始微微地上翹,當時它是明清軍隊中數量最多、運用最廣的配刀!
五、大砍刀
抗日戰爭時期,缺少武器裝備的中國人民,面對侵略中國的敵寇們,拿起了一把把大刀,守衛家國。
大砍刀前半部分刀身非常寬,這部分的質量比較大,所以劈砍的時候大砍刀佔有優勢。大刀的使用,只有在近戰、夜襲中才能更好發揮。
著名的二十九軍大刀隊官兵,經常夜襲日軍軍營,讓很多日軍在睡夢中就丟了頭,很長時間都成為日本兵的惡夢。
然而大刀隊的每次出力,都是冒死一戰,二十九軍大刀隊近500名隊員,幾乎在夜襲中全部犧牲。
大砍刀雖然比不上歷史上任何時期的制式軍刀的製作之精良,但是它的威名,不遜色。
⑵ 中國十大名刀,你都聽說過哪些
在古代作為殺傷力最強的兵器就是刀了,同樣很多將領大多數都會使用刀具作為自己的武器,除了霸氣以外,殺傷力是劍遠遠達不到的;而歷朝歷代幾乎都有名刀誕生的記載,那麼,對於中國的十大名刀,你又知道多少呢?今天就來科普一下中國的十大名刀:
昆吾刀
用昆吾石冶煉成鐵製作的刀,有著帝王受命之符,玉質堅甚的稱謂;
⑶ 中國的有名的刀劍有那些、詳細介紹一下
中國的有名的刀劍主要包括以下幾把:
刀: 庖丁菜刀:古代名廚庖丁所用,雖由普通鐵刃和木柄製成,但因庖丁技術高超,數十年不磨依然鋒利。這把刀宣揚的是道家經典的養生之道。 寒月刀:戰國末年趙國徐夫人的名刃,形若新月,寒氣四射。後經燕國皇室重金購買並反復淬煉,成為見血封喉的毒刀。 新亭侯:漢末名將張飛所命制,為一把邪器。 青龍偃月刀:東漢末年名將關羽所用戰刀,為重騎兵大刀類型,身經百戰,所向披靡,與關羽一同成為了神之化身。 大夏龍雀刀:古代名刀,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所有。 犬神:上古三大邪器之一,相傳鍛造原料中使用了許多惡毒之物,並有多種詛咒纏縛。 虎翼:與犬神同為上古三大邪器之一,北宋著名鐵匠韓蘄得到其碎片後,與宮廷鑄劍師合力鑄造而成。 龍牙:上古三大邪器之一,同樣由韓蘄得到碎片後鑄造而成。 苗刀之祖:上古三苗九藜部落聯盟首領蚩尤的配刀,被後世命名為苗刀之祖。 鳴鴻刀:上古時期軒轅黃帝的金劍出爐時,剩餘原料自發流向爐底冷卻後形成的刀,光從材質的資歷上來看,足以與軒轅劍相提並論。
劍: 承影:鑄造於商朝,後被春秋時衛國人孔周所藏的有影無形的長劍。 純鈞:春秋時期天人共鑄的不二之作,為無價之寶。 魚腸:古代名劍之一。 干將、莫邪:兩把劍,一雄一雌,由干將、莫邪所鑄,無法分開。 七星龍淵:由歐冶子和干將兩大劍師聯手所鑄,劍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淵,飄渺而深邃。 泰阿:歐冶子和干將兩大劍師聯手所鑄,無形無跡,但劍氣早已存於天地間。 赤霄:秦朝時劉邦斬白蛇所用的劍,劍身上清晰鐫刻著「赤霄」二字。 湛瀘:一把無堅不摧而不帶絲毫殺氣的兵器,有寬厚和慈祥之感,被稱為仁者無敵之劍。 軒轅夏禹劍:眾神采首山之銅為黃帝所鑄,後傳與夏禹。劍身刻日月星辰、山川草木,劍柄書農耕畜養之術、四海一統之策,是一把聖道之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