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東南亞貨幣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逗號搞笑圖片大全 2025-02-12 21:22:50
微信帥哥頭像圖片大全 2025-02-12 21:22:49
逛超市買食品搞笑圖片 2025-02-12 21:21:49

東南亞貨幣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5-02-12 17:54:42

⑴ 這些紙幣你都認識嗎

4月底的時候,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消息稱將於2019年8月30日起發行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幣。

其中紙幣因增強了色彩飽和度而引起了一波不小的討論,有人說它顏值高得捨不得花,也有人表示這鮮艷得像是開了美顏加了濾鏡。

紙幣在我國可是「年紀大了,什麼大風大浪都見過」。

中學的時候歷史老師就告訴我們,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紙幣的國家,而最早的紙幣是北宋時期的交子。也有人說唐代的飛錢才是,但「飛錢」其實是相當於今天的「匯票」,它在當時並未被當做錢在市場上流通。

所以大家在看以宋之前的朝代為背景的古裝劇時,除非它是穿越題材,要是有人拿著銀票炫富什麼的,可千萬別被忽悠了。

至於紙幣為啥偏偏挑在宋代出道,原因可不少,比如籌集軍費用於國防;比如商品經濟的發展需要;再比如宋代造紙和印刷技術實力過硬;金屬貨幣太重了用起來不方便也是原因之一,再加上鑄錢的原材料嚴重不足,交子就應運而生了。

不過最初交子是商人的存款憑證和現金支票,由一些小商家私自發行。拿著它可以到一種叫「交子鋪戶」的店兌換鐵錢。這種店類似於今天的銀行,交子用起來很方便,在百姓心目中信譽度也高,所以交子的使用范圍逐漸擴大到了全國。

但商人逐利,沒有官方的干預,市場亂象叢生。經過一頓整治,1023年政府利用交子可發行的可能性,在成都設了「交子務」並於次年正式發行交子。

宋代紙幣都是長方形的,比如交子。

頂部畫有一串圓形方孔的錢幣,錢幣數量和票面額度相關,這樣的設計既有裝飾功能又可以傳達有效信息。

中間一般是「除四川外許於諸路、州縣公私從便主管並同見錢七百七十陌流轉行使」的字樣。

下方則是房屋和搬運貨物的人像。

這些元素清楚地體現了交子的貨幣屬性,也向人們直觀地展示了宋朝民間的世俗生活景象。

然而整個大宋朝內憂外患,冗官、冗兵、冗費問題非常嚴重,各方面花錢如流水,政府窮得叮當都響不起。當時的領導人發現交子這東西也不難做,天真地想:只要多印點,錢不就多起來了嗎?

他們不知道的是,如果違反貨幣流通規律,紙幣就會貶值。面對瘋狂造錢帶來的貶值危機,統治者又想出了「稱提」之法,企圖回籠流通中多餘的紙幣以維持幣值。

但實際上這是把惡性通貨膨脹的後果轉嫁到百姓身上,變成了剝削人民的手段,社會經濟因此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宋朝南渡以後,交子因濫發而徹底貶值被迫改為錢引、會子和關子,但仍未逃過膨脹、貶值的結局。

紙幣在金代可是主要貨幣。

1153年,海陵王把都城搬到了燕京。那時候前朝各代為了鑄錢用了很多銅,到了他這兒也沒剩下多少了。而且既然宋時的皇帝們花了那麼長時間都沒能解決原材料的問題,到了他這兒,情況自然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於是機智如他,直接在第二年五月份設了個交鈔庫和印造鈔引庫,讓手下人負責交鈔的印製和發行。

交鈔的面額,小到一、二、三、五、七百,大到一、二、三、五、十貫全都有。不過單從它的外形來看,可就有點像是交子和錢引的山寨版了。什麼花紋圖案、發行機關、印押編號等,都能看出宋代紙幣的影子。

金朝的統治者心眼兒可不少,他們把交鈔限制在河南以南,一來方便籌措軍費,二來還可以避免銅錢流入宋境。不僅如此,他們還把從南宋流入的銅錢運到河北,用來滿足自己地盤兒上的市場需要。

但到了1189年,一場改革打破了最初七年一改的規矩,金鈔可以無限期地流通使用了。1193年,朝廷為給官員發工資又發行了更多的交鈔,通貨膨脹就更加嚴重了。

金代的紙幣原本是經商旅持錢兌換才流入市場的,後來銅錢不夠用,政府就用交鈔支付財政軍費。再加上領導還要把鈔法的落實情況納入各級官員的考核當中,紙幣的發行量就越來越大,通貨膨脹也越來越嚴重,甚至造成了社會經濟政治不穩定的局面。

這樣坑老百姓的政權註定是會被取代的,所以到了1234年,蒙古滅金,交鈔被廢止。

元朝是我國紙幣最盛行的時期。

不過剛滅完金那會兒,他們的鈔幣還只是地區性的,發行機構和形制都各不相同。直到1260年,元世祖為了統一管理,決定印造一個官方版本。

元鈔對前代的紙幣山寨得更嚴重,形狀、文字、圖案、花紋、印押等都是仿宋金的。它們都是長方形的,體形較大,上面有蒙文也有漢文,不同版本上的文字也各不相同。

元代的領導人相較於以前的稍微聰明了一點,他們吸取了宋代的經驗和教訓,嚴格控制紙幣發行的總額度與物價,還從中央到地方都設了交鈔提舉司以專門管理貨幣。

一套組合拳打下來,早先印製的中統鈔,其幣值在發行初期還是比較穩定的,而它的發行也標志著元代純紙幣制度的確立。

中統鈔不僅在國內流通,在東南亞許多地方也能使用,印度、日本等地還爭相模仿元代中國紙幣的款式。

但是元王朝天天找人打架,小日子吧又過得很奢華,賞賜諸王、做佛事的時候出手也很大方,所以收支十分不平衡。領導大手一揮:加印紙幣。

這波操作使彌補財政赤字的願望落了空,元朝前後推出的中統元寶交鈔、志元通行寶鈔、至大銀鈔和至正中統交鈔四種交鈔全都崩了盤,變成了廢紙,百姓只得以物易物。

明清

明朝政府唯一發行的紙幣是誕生於洪武八年的「大明通行寶鈔」,其面額分為六等:壹貫、五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寶鈔是用桑皮紙做的,長約30厘米、寬約20厘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紙幣。

它的幣值在發行後的數年裡還是比較穩定的,但之後由於不能兌換成錢,發行量也跟前朝一樣沒有節制,就很快貶了值,朝廷採取了補救措施也無濟於事。英宗正統元年白銀成為法定貨幣,寶鈔的使用范圍越來越小,到弘治以後就廢止不行了。

清代發行的紙幣分為順治年間的鈔貫、咸豐年間的戶部官票、大清寶鈔、清末光緒、宣統年間的銀行兌換券和各種鈔券。清代紙幣形制統一,較前朝稍進步一點的是加了編號和冠字,二者都是用墨筆填寫的,冠字和面額上還都加蓋了墨色戳記。

其中順治八年因財政原因而少量發行的鈔貫就只流通了10年。

咸豐年間,洪秀全帶領著一眾農民發起了太平天國起義,清政府為籌集鎮壓軍費發行了戶部官票。戶部官票又稱銀票,以「銀兩」為單位,從1兩到50兩以面額為差共五種。中央統一的防偽標識,是官定的花押印章。

直到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民銀行於1948年12月1日成立並發行了第一版人民幣,從此人民幣成為中國的法定貨幣。

第一版人民幣於1955年5月10日停止流通

時至今日,我們的人民幣已經發行了5套。而作為一枚標準的九零後,在意識到自己即將開始使用人生中的第二套人民幣的第二版這件事之後,突然就感受到了來自年齡的壓力。

在這些紙幣里,大家最喜歡的是哪一種呢?

相關展覽

紙壽千秋,幣有萬種——無錫博物院歷代紙幣展

2019年3月30日—2019年6月2日

無錫博物院西區二層展廳

參考文獻:

葉偉穎 《南宋時期的「稱提」及其歷史啟示》

劉森 《金代紙幣流通區域研究》

李干《元代發行的紙幣及其歷史意義》

賈大泉《交子的產生》

高華雲 《中國古代紙幣的產生及其興衰》

張步海 《宋元金紙幣的發展演變及其影響》

吳籌中 《中國紙幣研究》

戴建兵 《試論中國古代紙幣》

(本文圖片如無特殊註明,均來源於網路和作者自行拍攝)

⑵ 新加坡的貨幣長什麼樣

從1967年至2017年已經發行過4套鈔票,第一套以新加坡國花「胡姬花"為主要圖案,第二套以各種鳥類為主要圖案,第三套以船為主要圖案。

1999年新加坡發行了新版也是現時流通的鈔票,以該國首任總統尤索夫肖像為票面主要圖案的新版紙幣。因以新加坡第一任總統尤索夫·伊薩為圖,所以也稱為「肖像系列」。

胡姬花系列(1967-1976)

鳥系列(1976-1980)

船系列(1985-1999)

人像系列(1999 - )2元,5元及10元的面額更於2006年發行塑膠製造的版本。

胡姬花其實就是蘭花,但在東南亞地區,人們一直約定俗成地使用「胡姬花」這一叫法,胡姬花(卓錦·萬代蘭)也是新加坡的國花。胡姬花原來是一種生於山中的野生植物,也是少見的婀娜多姿的花卉之一。

她性格剛強,生命力旺盛,喜歡隨處寄生也隨處生長,漫生怒放之時,很容易從一株變成一大片,所開的花朵可長達數個月不凋。之所以稱之為「花」系列紙幣,其最顯著特點就在於該套不同面值紙幣的正面主景圖案的中間,均描繪有美麗的胡姬花( 背面描繪的則是新加坡的公共建築和海濱、河流風光)。

胡姬花系列 1元幣正面圖案為「胡姬花" ,背面圖案為住宅區的排房公寓,票幅為 12.1× 6.4厘米,主色調為深藍色;

5 元幣正面圖案為「胡姬花」,背面圖案為新加坡河上的繁忙景象,票幅為12.7× 7.1厘米,主色調為綠色;

10 元幣的正面主景圖案為 "胡姬花",背面主景圖案為以新加坡版圖為背景的四隻緊握的手,票幅為13.3× 7.9 厘米,主色調為紅色;

25元幣的正面主景圖案為 "胡姬花",背面主景圖案為最高法院大樓, 票幅為14.0× 7.9厘米,主色調為棕色;

50 元幣的正面主景圖案為 "胡姬花",背面主景圖案為新加坡濱海區和克里福德碼頭, 票幅為14.6× 8.7厘米,主色調為藍色;

100 元幣的正面主景圖案為 "胡姬花",背面主景圖案為新加坡水域的和平景象, 票幅為15.9× 9.5厘米,主色調為藍色和紫紅色;

500 元幣的正面主景圖案為 "胡姬花",背面主景圖案為政府辦公大樓,票幅為16.0× 9.6厘米,主色調為綠色;

1000 元幣的正面主景圖案為 "胡姬花",背面主景圖案為新加坡維多利亞紀念堂和皇後宮,票幅為 15.9× 9.5厘米,主色調為紫紅色和深灰色;

10000 元幣的正面主景圖案為 "胡姬花",背面主景圖案為大樓,票幅為 20.3 × 13.3 厘米,主色調為綠色。

(2)東南亞貨幣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發展歷史

1845年至1939年,新加坡使用由海峽殖民地發行的「叻幣」(Straits dollar)作為流通貨幣,1940年後,新加坡跟隨馬來亞使用馬來亞元(Malayan Dollar)。二戰時,新加坡使用由日本軍政府發行俗稱「香蕉鈔」(Banana money)的日本軍用手票。

戰後恢復使用馬來亞元直到1953年改換由「馬來亞與英屬婆㑩洲貨幣委員會」(Board of Commissioners of Currency, Malaya and British Borneo)所發行的馬來亞與英屬婆羅洲元,匯率與馬來亞元為1:1。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被迫獨立,12月22日成立共和國,但仍使用馬來亞與英屬婆㑩洲元。當時的法定匯率為60馬元等於7英鎊。

1967年,英鎊貶值,原「馬來亞與英屬婆㑩洲貨幣委員會」停止發行馬來亞與英屬婆㑩洲元,新加坡政府發行了自己的新加坡元,取代了馬來亞與英屬婆㑩洲元,當時同時發行的貨幣包括新加坡元,馬來西亞令吉及汶萊元,而且三國貨幣是等值的。

當時新加坡元兌英鎊為60新加坡元對7英鎊,這時候新加坡元與英鎊依然掛鉤,主要是因為英鎊區(Sterling area)的協議,新加坡元曾經短暫與美元掛鉤,後來在新加坡因為開始與各國有了貿易來往。

1967年6月新加坡簽署的「貨幣等值流通協議」(Currency Interchangeability Agreement),汶萊幣和新幣可以在兩國等值通用。

所有新加坡銀行都必須接受客戶存入的汶萊紙幣和硬幣。任何收到汶萊幣的公眾都可以把它拿到銀行,並以同新幣同等的價值存入銀行戶頭。

1973至1985年,新加坡元開始以一籃子貨幣作為貨幣的匯率變動,1985年以後,新加坡元采浮動匯率制度。不過「新加坡金融局」有時會對對貨幣進行控制以穩定國內經濟。新加坡元的發行機構原本是由「新加坡貨幣委員會」發行,後於2002年10月1日改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發行。

2008年4月30日,緬甸正計劃把新加坡元和中國人民幣歸入緬甸外貿的主要結算貨幣行列。該報援引緬甸國家計劃和經濟發展部及緬甸工商聯合會的消息說,緬甸此舉是為了更加方便地進行對外貿易。

2014年10月27日上午,在蘇州舉行的中新雙邊合作聯委會第十一次會議上透露,中國和新加坡兩國外匯市場將正式推出人民幣對新加坡元直接交易。會上,中新雙方還就在中國西部開展中新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進行了討論。

⑶ 泰銖面值最大的是一萬的嗎

泰銖是泰國官方貨幣,由泰國中央銀行泰國銀行發行,1銖等於100薩當(satang)。
泰國流通貨幣的有20、50、100、500及1000銖等五種面額的紙幣和25、50薩當及1、2、5、10銖六種鑄幣。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2-02-1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⑷ 泰國硬幣面值如何看 圖文

2018年最新發行的泰銖面值如下:

1.20 泰銖:發行於2018年4月6日

(4)東南亞貨幣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

泰銖(ISO 4217碼:THB)是泰國官方貨幣,由泰中央銀行泰國銀行發行,1銖等於100薩當(satang)。自第9序列至第16序列泰銖每種紙幣、鑄幣的正面均印有、鑄有泰王拉瑪九世普密蓬.阿杜德頭像。自2018年4月6日起,發行第17序列泰銖,紙幣、硬幣均改為泰王拉瑪十世瑪哈.哇集拉隆功頭像。

目前泰國流通貨幣的有20、50、100、500及1000銖等五種面額的紙幣和25、50薩當及1、2、5、10銖六種鑄幣。1銖等於100薩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