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中葯鹿蔥花圖片品種有多少
擴展閱讀
電腦里的圖片變形 2025-02-04 16:41:23
運動員散步動態圖片 2025-02-04 16:39:00

中葯鹿蔥花圖片品種有多少

發布時間: 2025-02-04 14:39:08

㈠ 野生苦菜種類圖片有回答嗎

野生苦菜種類圖片有很多種,其中以紫花苦菜對人最為有利,對於膽囊炎、胃炎有很好的療效。紫花苦菜原產地位於江蘇省東北部的灌南,紫花苦菜的生長條件要求苛刻,必須滿足光照充足,氣候溫和,雨水充沛的要素。
選紫花苦菜時,看上去有白色絨毛,而其他的野生苦菜種類圖片有白色絨毛的不是紫花苦菜。紫花苦菜前期採摘 費時費工 也有中期採摘 還有後期採摘 效果基本差不多 只是前期採摘的效果會更好一些
前期的口感以及效果均比較好。採摘時間一般選擇清明節前後。

㈡ 鹿茸有什麼葯用價值

從古至今鹿茸都占據著養生補品中一大巨頭,平時人們提到養生滋補恐怕首先想到的就是鹿茸人參了吧。小編也曾在網路「食光記憶老薛」中了解過養生的一些問題,其中就有關鹿茸的介紹也是相當仔細的。

據小編了解到的信息,鹿茸有著壯元陽,補氣血,益精髓,強筋骨等功效。而且還可以治虛勞羸瘦,精神倦乏,眩暈,耳聾,目暗,腰膝酸痛,陽痿,滑精;子宮虛冷,崩漏,帶下等症狀。鹿茸有著人們所注重的5大功能作用具體如下:

㈢ 有一種草叫忘尤草,它的功效是什麼

忘憂草- 百合科萱草屬草本植物編輯詞條

萱草(Hemerocallis fulva、Orange Daylily)是萱草科萱草屬植物,舊的克朗奎斯特分類法中屬於百合科(Liliaceae)。別名眾多,有「忘憂草」、「黃花菜」、「金針菜」、御渣「宜男草」、「療愁」、「鹿箭」等名。又因為花蕾和花蕊帶有檸檬色,外國人稱之為「檸檬萱草」。原產於中國、西伯利亞、日本和東南亞,台灣於1661年由華南引入。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黃花菜

拉丁學名

Hemerocallis citrina

別稱

萱草、忘憂草、金針菜、萱草花、健腦菜、安神菜、綠蔥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綱皮拆橡

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eae

百合目 Liliflorae

亞目

百合亞目 Subordo Liliineae

百合科 Liliaceae

萱草族 Hemerocalleae

萱草屬 Hemerocallis

黃花菜

分布區域

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等地

環境分布

山坡、山谷、荒地或林緣

生態習性

陸生植物

生活型

多年生草本植物

日照

喜光照

水分

耐旱,不耐濕

溫度

喜溫,不耐寒

土壤

微酸性和中性及微鹼性

海拔

2000米以下

食用價值

釀酒,涼拌、炒、汆湯或做配料

葯用價

健胃、利尿、消腫

工業價值

葉可造紙和編織草墊

特殊用途

做紙煤和燃料,觀賞價值

毒性

無毒

象徵意義

永遠愛你,偉大的母愛,慈母

原產地

中國

目錄

1基本信息

2形態特徵

3生長習性

4主要品類

5分布范圍

6黃花菜主要價值

7觀賞價值

8營養價值

9歷史追溯

10繁殖技術

11注意事項

12適宜人群

13選購技巧

折疊編輯本段基本信息

忘憂草【學名】: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

【別名】:萱草、忘憂草、金針菜、萱草花、健腦菜、安神菜、綠蔥、鹿蔥花、萱萼、(北京叫它「黃花」打鹵面的鹵經常用到)。

【英文名】:Daylily

【漢語拼音】:Huang Hua Cai

【分類】:百合科(Liliaceae),萱草屬

鮮黃花菜中含有一種「秋水仙鹼」的物質,有毒,經過腸胃道的吸收,在體內氧化為「二秋水仙鹼」,具有較大的毒性。所以在食用鮮品時,每次不要多吃。由於鮮黃花菜的有毒成份在高溫60度時可減弱或消失,因此食用時,應先將鮮黃花菜用開水焯過,再用清水浸泡2個小時以上,撈出用水洗凈後再進行炒食,這樣秋水仙鹼就能破壞掉,食用鮮黃花菜就安全了。食用干品時,消費者最好在食用前用清水或溫水進燃旁行多次浸泡後再食用,這樣可以去掉殘留的有害物,如二氧化硫等。[1]

折疊編輯本段形態特徵

摺葉萱草多年生草本,高30~65厘米。根簇生,肉質,根端膨大成紡錘形。葉基生,狹長帶狀,下端重疊,向上漸平展,長約40~60厘米,寬2厘米~4厘米,全緣,中脈於葉下面凸出。

花莖自葉腋抽出,莖頂分枝開花,有花數朵,大,橙黃色,漏斗形,花被6裂。蒴果,革質,橢圓形。種子黑色光亮。

植株一般較高大;根近肉質,中下部常有紡錘狀膨大。葉7-20枚,長50-130厘米,寬6-25毫米。

花葶長短不一,一般稍長於葉,基部三棱形,上部多少圓柱形,有分枝;苞片披針形,下面的長可達3-10厘米,自下向上漸短,寬3-6毫米;花梗較短,通常長不到1厘米;花多朵,最多可達100朵以上;花被淡黃色,有時在花蕾時頂端帶黑紫色;花被管長3-5厘米,花被裂片長(6-)7-12厘米,內三片寬2-3厘米。

蒴果鈍三棱狀橢圓形,長3-5厘米。種子20多個,黑色,有棱,從開花到種子成熟需40-60天。花果期5-9月。

折疊編輯本段生長習性

黃花菜耐瘠、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地緣或山坡均可栽培。對光照適應范圍廣,可與較為高大的作物間作。黃花菜地上部不耐寒,地下部耐-10℃低溫。忌土壤過濕或積水。旬均溫5℃以上時幼苗開始出土,葉片生長適溫為15℃~20℃;開花期要求較高溫度,20℃~25℃較為適宜。

折疊編輯本段主要品類

衡陽花、黑嘴子花、牛角花、紫蘭花、荊州花、重陽花、五月花、茶子花、早花、細葉子花、高壟花、炮筒予花、無名花、茄子花、寧花一號、白花、猛子花、長嘴子花、冬茅花、老來青、蟠龍花、仙居花、四月花、大同花、衙縣花、大烏嘴、馬蓮花、線黃花、蘇黃花、小黃花。

早熟型有四月花、五月花、清早花、早茶山條子花等;

中熟型有矮箭中期花、高箭中期花、猛子花、白花、茄子花、杈子花、長把花、黑咀花、茶條子花、炮竹花、才朝花、紅筋花、沖里花、棒槌花、金錢花、青葉子花、粗箭花、高壟花、長咀子花等;

遲熟型有倒箭花、細葉子花、中秋花、大葉子花等。

折疊編輯本段分布范圍

折疊原產地

曬乾的黃花菜是一種營養價值高、具有多種保健功能的花卉珍品蔬菜。在湖南省,邵陽市、衡陽市等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從2000年開始,祁東的黃花菜種植面積飈升到16萬畝,菜農達40萬人,總產量超過全國的一半,邵東縣、祁東縣還被國家命名為「黃花菜原產地」。由此,奠定了祁東作為全國黃花菜產業的總指揮部和大本營的地位。祁東縣作為黃花菜原產地和全國最大的黃花菜種植基地,2006 共產出干黃花菜4.1萬噸。

折疊原產地保護

2004年,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告 (第161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和《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規定》,經河北省、黑龍江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陝西省、甘肅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初審推薦,我局依法受理了蠡縣(麻)山葯、贊皇大棗、方正大米、天台烏葯、盧氏黑木耳、偃師銀條、恩施紫油厚朴、邵東黃花菜、桃源大葉茶、商洛丹參、武都橄欖油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申請,經形式審查合格,現予以公告。

折疊編輯本段黃花菜主要價值

折疊葯用價值

採集

秋季採挖根,除去殘莖,洗凈切片曬干。

性味

甘,平。

①《昆明民間常用草葯》:性平,味甘,有小毒。

②《雲南中草葯選》:甘微辛,平。

功效

[2]養血平肝,利尿消腫。忘憂草

治頭暈,耳鳴,心悸,腰痛,吐血,衄血,大腸下血,水腫,淋病,咽痛,乳癰。

應用

《昆明民間常用草葯》:補虛下奶,平肝利尿,消腫止血。

《雲南中草葯選》:鎮靜,利尿,消腫。

治大腸下血:摺葉萱草根端膨大體十個,水煎服。

治肺熱咳嗽,腮腺炎,咽喉腫痛:摺葉萱草根端膨大體五錢,水煎服。

(③方以下出《雲南中草葯》) ⑥治乳癰腫痛,瘡毒:黃花菜根搗敷。

(⑦治小兒疳積:黃花菜葉15克,水煎服。近代中外學者對黃花菜的葯用價值更有進一步發現,如日本學者把黃花菜稱「健腦菜」:中國《營養學報》曾評價黃花菜,具有顯著地降低動物血清膽固醇的作用。人們知道,膽固醇的增高是導致中老年疾病和機體衰退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夠抗衰老而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蔬菜並不多,而黃花菜恰恰具備了這些特點。

常吃黃花菜還能滋潤皮膚,增強皮膚的韌性和彈力,可使皮膚細嫩飽滿、潤滑柔軟,皺褶減少、色斑消退、增添美容、黃花菜還有抗菌免疫功能,具有中輕度的消炎解毒功效,並在防止傳染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折疊食療價值

忘憂草1.有健腦抗衰功能:日本保健專家列舉的八種健腦食物中,居首位者便是黃花菜。忘憂草的圖片(20張)他說:「黃花菜對預防老年人智力衰退,是一種良葯。」

2.降低動物血清膽固醇作用:是預防高血脂和延緩機體衰老的佳蔬。

黃花菜的營養價值很高。每百克含蛋白質14.1克,鈣463毫克,磷173毫克,以及多種維生素,特別是胡蘿卜素的含量最為豐富。

3.還有清熱、利濕、利尿、健胃消食、明目、安神、止血、通乳、消腫等功能。

其花、莖、葉、根都可入葯。黃花菜常與黑木耳等齋菜配搭同烹,也可與蛋、雞、肉等做湯吃或炒食,營養豐富。

折疊經濟價值

黃花菜是重要的經濟作物。它的花經過蒸、曬,加工成乾菜,即金針菜或黃花菜,遠銷國內外,是很受歡迎的食品,還有健胃、利尿、消腫等功效;根可以釀酒;葉可以造紙和編織草墊;花葶干後可以做紙煤和燃料。

折疊編輯本段觀賞價值

黃花菜春季萌發早,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是布置庭院、樹叢中的草地或花境等地的好材料,也可作切花。夏季,不僅可以觀賞其花朵,而且它的葉叢,自春至深秋始終保持鮮綠,均具有綠色觀賞的效果。

黃花菜是花卉園藝方面的珍品,因其品種繁多,四季有花,家庭庭院仍將其作為點綴花草觀賞。

折疊編輯本段營養價值

黃花菜味鮮質嫩,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花粉、糖、蛋白質、維生素C、鈣、脂肪、胡蘿卜素、氨基酸等人體所必須的養分,其所含的胡蘿卜素甚至超過西紅柿的幾倍。

折疊編輯本段歷史追溯

早在康乃馨成為母愛的象徵之前,中國也有一種母親之花,它就是萱草花。萱草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肉質,葉狹長,細長的枝頂端開出桔紅或桔黃色的花,十分艷麗,它不僅供人觀賞,花蕾叫金針,也可作蔬菜供人食用,在中國南北方廣為栽植。萱草又名「諼草」、「金針」、「宜男草」等,《救荒本草》叫它「川草花」;《古今注》稱之為「丹棘」;《說文》記載為「忘憂草」;《本草綱目》名之為「療愁」。在英名day lily是「一日百合」的意思,點出了萱草花期只有一天的短暫。[4]

忘憂草

萱草在中國有幾千年載培歷史,萱草又名諼草,諼就是忘的意思。最早文字記載見之於《詩經·衛風·伯兮》:「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朱熹注曰:「諼草,令人忘憂;背,北堂也。」另一稱她忘憂,來自《博物志》中:「萱草,食之令人好歡樂,忘憂思,故日忘憂草。」詩經疏稱:「北堂幽暗,可以種萱」;北堂即代表母親之意。古時候當遊子要遠行時,就會先在北堂種萱草,希望母親減輕對孩子的思念,忘卻煩憂。

唐朝孟郊《遊子詩》寫道:「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王冕《偶書》「今朝風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為母壽,所喜無喧嘩。」陶潛的飲酒詩:「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歷代文人也常以之為詠吟的題材,曹植為之作頌,蘇東坡為之作詩,夏侯湛為之作賦,一一的點出萱草在生活中的地位。

萱草又叫做宜男草。民間有一傳說,當婦女懷孕時,在胸前插上一枝萱草花就會生男孩,故名宜男。唐玄宗時,興慶宮中栽種了多種萱草,有人作詩譏諷說:「清萱到處碧鬖鬖,興慶宮前色倍含;借問皇家何種此?太平天子要宜男。」

萱草既可入葯,又可作菜餚。北方人喚作黃花菜,廣東人叫做金針;《本草綱目》載曰:「今東人采其花而貨之,名為黃花菜。」黃花菜始見載於《詩經》,《古今注》載「慾望人之憂,則贈以丹棘(萱草)」,故名忘憂草。

《風土記》載「[萱]花曰宜男,妊婦佩之,必生男」,故名宜男。古代時候以其嫩芽葉供食,因而宋朝以前吟詠萱草者,大都屬意忘憂、宜男的含義。

宋明以後,中國海員出航必攜金針、木耳以代蔬菜;黃花菜還是出口商品,大量銷往印度等國,印巴人民常用其養生。忘憂草

《群芳譜》、《野菜箋》、《遵生八箋》等載有加工、食用方法,並謂萱花「干而貨之,名為黃花菜」。

相傳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起義前,因家境貧寒,又身患疾病,全身浮腫,可謂貧困交加,飢寒交迫,以致常以乞食度日。曾遇一黃姓好心老婦煮些萱草送給他吃,一段時間後,陳勝的全身浮腫慢慢消退,疾病痊癒,身體也強壯起來。後來他與吳廣組織農民起義,成為歷史上首開先河的農民領袖。陳為感謝黃婦女之恩而,請她常住在家裡,並把萱草稱為忘憂草。

當陳勝、吳廣率領農民起義軍攻下陳州(今河南淮陽縣)建都稱王時,士兵們在兵荒馬亂中,把生機盎然的黃花菜踐踏成不成樣子,當地有個名叫金針的姑娘,看到這種情形十分痛惜,於是就對其精心管理栽培,結果這些黃花菜死而復活。棵棵長的亭亭玉立,開滿迷人的鮮花。人們為紀念金針姑娘,便將黃花菜起名金針菜。

清朝年間,永州地方官員(當時祁東縣與祁陽縣未分設,屬永州府管轄)開始將黃花菜作為地方貢品向朝廷進貢。清朝朝廷要員、有鐵嘴銅牙之稱的風流才子紀曉嵐最愛吃黃花菜,用餐時一見到餐桌的黃花菜便手舞足蹈,興奮不能自已。贊美道:黃花菜可是個好菜,清爽香脆,其味無窮,常吃黃花菜的人聰明。

孫中山先生曾用「四物湯」作為自己健身的食療食譜。「四物」即黃花菜、黑木耳、豆腐、豆芽、黃花菜位列其首。「四物湯」營養成分完備,是補血、養血、美容的良方,又是日常素食中價廉物美的珍餚。

折疊編輯本段繁殖技術

忘憂草一、分株繁殖法:選擇生長健壯的多年老黃花,從母株叢挖出一部分或全部根莖,抖去泥土,剪去根莖下部的老根,病根,並一株一株地分開,把根狀莖的四周黃褐色衣毛扒去,露出主側芽,每個根狀莖保留2-3層新根栽植於大田。特點是操作簡單,成活率高,一年四季都可進行,但以春秋兩季為好,是生產中常用的一種無性繁殖方法。

二、分芽繁殖法:黃花的根是肉狀莖,每個肉狀莖上著生許多小突起叫隱芽簇,每個隱芽蔟含有六個隱芽,交替排在肉狀莖的兩側,隱芽一般不萌芽,只有在主側芽受到損傷時,萌發長出一個新的小生命。分芽繁殖根據黃花的這一特性,把根狀莖按照隱芽簇的分布,有意用刀切開,通過培養,一個月隱芽萌發長出一個新的植株。這種方法技術性強,繁殖系數高,因此要選擇生活力強、發育快、成活率高,年限短的根狀莖進行分芽。一般一個單株可分4-10株,每畝老黃花通過分芽繁殖,可新栽黃花4-6.70公頃。

1.分芽技術:分芽繁殖一年四季都可進行,最好在春秋兩季,把挖起的黃花株叢抖凈泥土,扒去枯葉和衣毛,露出主側芽,按照隱芽簇著生的位置分切種塊。

⑴橫切法。用刀從主芽下邊的年痕處把根狀莖橫切斷,然後從上往下,依次從年痕處或每隔1-2厘米處橫切一刀,將根狀莖分成若干段,每段保證1-3個芽簇。

⑵斜切法。先用刀從主芽與側芽連接處以45°角把主芽斜切下去,然後再朝相反方向以45°角把側芽斜切下去,以此類推。

忘憂草以上兩種方法不論採取哪一種,每段帶3-7厘米的肉質根1-3條,為萌動,發芽提供營養。

2.栽培方法

⑴把種塊直接栽大田。整地作畦,施農家肥5000千克,硝酸磷肥40千克,畦寬2米,每畦栽2行,大行距1.20米,小行距80厘米,株距50厘米開穴。每穴放切好的種塊3-4塊,芽向上,根向下放展,覆土3厘米,栽後用小水澆足,水滲後覆膜。1月後注意放苗,要加強苗期管理,達到早發苗,發壯苗。

⑵先育苗再移植,把切好的種塊栽在苗床上,行距15厘米,株距10厘米,每畝苗4.50萬株,苗齡2個月可移栽大田。這種方法發芽快,苗壯,成活率高。

3.種子繁育法

1.選種。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栽植5-8年的黃花,初花期每個花薹上留5-6個粗壯花蕾不採摘,讓其結果,留作種子。其餘花蕾繼續採摘,作為商品出售。采種用的黃花初花期每隔7-10天噴1次氨基酸2000倍液,噴2-3次,待朔果成熟,頂端稍裂口時,摘下脫粒。種子要放在通風乾燥處,妥善保管。

2.育苗。選擇陽畦或溫室等場地,用肥沃的菜園土做苗床,並進行土壤消毒。種子用25℃的溫水浸種48小時。播種時每畦(1.50-7米)施腐熟過篩的有機肥200千克,把畦平整後澆足底水,待水滲後,按行距15厘米,株距3厘米開溝點種,播後覆土2厘米。採用陽畦育苗,可在上面插小拱稈蓋膜,棚內溫度白天保持25℃,晚上不低於12-15℃,1周可出苗,出苗後逐漸降低棚溫,適應外界氣候,防止幼苗徒長。在苗期要加強田間管理,保持土壤濕潤。注意防病治蟲,要多中耕並噴一些葉面肥,促進幼苗生長發育,為來年的移栽培育大苗、壯苗。

折疊編輯本段注意事項

黃花菜是近於濕熱的食物,瘍損傷、胃腸不和的人,以少吃為好,平素痰多,尤其是哮喘病者,不宜食用。鮮黃花菜含有秋水仙鹼,食用後會引起咽喉發干、嘔吐、惡心等現象,但一經蒸煮洗曬後再食用,就無副作用發生。必須在蒸煮曬干後存放,而後食用。另外,市面上所賣的干黃花菜色澤金黃,多用硫磺熏蒸過,建議食用前用清水浸泡2-3個小時,再清洗4-5次食用為佳。

干黃花菜與鮮黃花菜相比之下,干制黃花菜在製作的 過程 中經過水蒸氣熏蒸、晾曬等工序,能夠去除大部分的秋水仙鹼,更加安全。秋水仙鹼可溶於水,因此,如果吃鮮黃花菜,一定要先經過焯水、泡煮等過程,干黃花菜 在食用前最好也要浸泡一下。[3]

折疊編輯本段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1]

1.孕婦、中老年人、過度勞累者尤其適合食用。

2.患有皮膚瘙癢症者忌食。腸胃病患者慎食。

折疊編輯本段選購技巧

很多朋友反映:市場購買的黃花菜很酸,味道全變了。

食品安全問題一直很嚴重,黃花菜也不例外。

在這里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怎樣挑選黃花菜,以及不同黃花菜存在的質量和價格差異。

黃花菜有原品菜和保鮮菜2種,原品菜有天然原品菜和加工原品之分。保鮮菜有農戶製作保鮮菜和工廠加工保鮮菜之分。另外市場上還有一些商家為了更有利於競爭,在加工菜上作文章,根據加工菜裡面的添加劑含量不同而確定銷售價格。在有些北方的黃花菜中,還有很多硫熏菜,需要仔細辨別清楚。

黃花菜質量鑒別和影響價格因素有3點:顏色、干度、添加劑。

顏色A:純正綠色天然黃花菜,一根黃花菜必須頭尾黑色,中間黃白色,細看黃花菜表面無雜質,無白色粉末,聞起來有清香味道。取一根黃花菜咀嚼,有甜味,此種菜價格比較高,一般超市裡面經常看到。

B:頭尾區分不明顯的黃花菜,一般屬於B類型,B類型和C類型比較好區分,就是B偏向於A的顏色。此菜是農戶在加工的時候添加了少許食品添加劑焦亞硫酸鈉,聞起來有些許刺鼻氣味,根據氣味的濃淡可以推測添加劑含量的多少。已經不屬於綠色食品了,質量差一個級別,價格自然就差許多,一般菜市場會經常看到。

C:此類菜為含有添加劑-焦亞硫酸鈉的保鮮菜,焦亞硫酸鈉是國家允許的食品添加劑,根據添加量的不同,保鮮菜又分為不同的等級,添加劑含量可以從保鮮菜的表面看出,或者聞菜的氣味,一般保鮮菜表面會含有白色粉末一樣的東西,那就是添加劑的結晶體。表面白色粉末越多,質量就越差,消費者購買須謹慎。

此類菜的顏色為黃白色,顏色均勻,如果遇到帶有結團、粘稠一塊的保鮮菜,請不要購買。

D:此類為C類的加工保鮮菜,質量和C類差不多,但是干度比較好。顏色比較暗,屬於正常現象,如果有結團、發霉、發黑現象也須謹慎購買。

干度顏色不同影響菜的質量,干度不同將影響菜的價格。

A類菜一般上達到93以上干度,摸起來扎手,有些根條可以直接折斷。

B類菜乾度比A類菜稍微潮濕,在干度上價格也比A類菜降一個價位。

C類菜一般在60-80干度,價格比較便宜。

D類菜比C類菜要干,價格要高出1-2元一斤。

添加劑-焦亞硫酸鈉一般上,A類菜是絕對禁止有添加劑的,否則自動劃歸為B類菜。除了A類菜,其他都是含有添加劑的菜。

硫熏菜北方的菜比較多為硫熏菜,硫熏菜和B類菜差不多,但是B類菜更接近於A類菜,帶黃白色。而硫熏菜也是接近於A類菜,但是偏黃色。

忘憂草圖

㈣ 求溫州話中的一種植物的學名、具體資料和圖片

http://ke..com/view/931242.html?wtp=tt

香椿 Toona sinensis (A.Juss.) Roem
香椿是高大的喬木樹木,原產中國。人們食用香椿久已成習,漢代就遍布大江南北。古代農市上把香椿稱椿,把臭椿稱為樗。
香椿為楝科,落葉喬木,雌雄異株,葉呈奇數羽狀復葉,圓錐花序,兩性花白色,果實是橢圓形蒴果,翅狀種子,種子可以繁殖。樹體高大,除供椿芽食用外,也是園林綠化的優選樹種。
【科屬】為楝科植物香椿春天生長的嫩芽、葉。
【別名】山椿、虎目樹、虎眼、大眼桐。
【特徵特性】香椿是多年生的落葉喬木,樹木可高達10多米。葉互生,為偶數羽狀復葉,小葉6—10對,葉痕大,長40厘米,寬24厘米,小葉長橢圓形,葉端銳尖,長10—12厘米,寬4厘米,幼葉紫紅色,成年葉綠色,葉背紅棕色,輕披蠟質,略有澀味,葉柄紅色。圓錐花序頂生,下垂,兩性花,白色,有香味,花小,鍾狀,子房圓錐形,5室,每室有胚珠3枚,花柱比子房短,朔果,狹橢圓形或近卵形,長2厘米左右,成熟後呈紅褐色,果皮革質,開裂成鍾形。6月開花,10—11月果實成熟。種於橢圓形,上有木質長翅,種粒小,發芽率低,含油量高,油可食用。
香椿喜溫,適宜在平均氣溫8—10℃的地區栽培,抗寒能力隨苗樹齡的增加而提高。用種子直播的一年生幼苗在一10℃左右可能受凍。香椿喜光,較耐濕,適宜生長於河邊、宅院周圍肥沃濕潤的土壤中,一般以砂壤土為好。適宜的土壤酸鹼度為pH5.5—8.0。
我國香椿品種很多,根據香椿初出芽苞和子葉的顏色不同,基本上可分為紫香椿和綠香椿兩大類。屬紫香椿的有黑油椿、紅油椿、焦作紅香椿、西牟紫椿等品種;屬綠香椿的有青油椿、黃羅傘等品種。香椿品種不同,其特徵與特性也不同。紫香椿一般樹冠都比較開闊,樹皮灰褐色,芽孢紫褐色,初出幼芽紫紅色,有光澤,香味濃,纖維少,含油脂較多;綠香椿,樹冠直立,樹皮青色或綠褐色,香味稍淡,含油脂較少。
【栽培要點】
(1)栽培方式:
①普通栽培。香椿的繁殖分播種育苗和分株繁殖(也稱根櫱繁殖)兩種。
播種繁殖的由於香椿種子發芽率較低,因此,播種前,要將種子在30—35℃溫水中浸泡24小時,撈起後,置於25℃處催芽。至胚根露出米粒大小時播種(播種時的地溫最低在5℃左右)上海地區一般在3月上中旬。出苗後,2—3片真葉時間苗,4—5片真葉時定苗,行株距為25x15厘米。
分株繁殖,可在早春挖取成株根部幼苗,植在苗地上,當次年苗長至2米左右,再行定植。也可採用斷根分櫱方法,於冬末春初,在成樹周圍挖60厘米深的圓形溝,切斷部分側根,而後將溝填平,由於香椿根部易生不定根,因此斷根先端萌發新苗,次年即可移栽。
香椿苗育成後,都在早春發芽前定植。大片營造香椿林的,行株距7x 5米。植於河渠、宅後的,都為單行,株距5米左右。定植後要澆水2—3次,以提高成活率。
②矮化密植栽培。這是近年來發展的一種栽培方式。它的育苗方法與普通裁培相同,只是在栽植密度和樹型修剪方面不同。一般每666.7平方米栽6000株左右。樹型可分為多層型和叢生型兩種:多層型是當苗高2米時摘除頂梢,促使側芽萌發,形成3層骨幹枝,第1層距地面70厘米,第2層距第1層60厘米,第3層距第2層40厘米。這種多層型樹干較
高,木質化充分,產量較穩定。叢生型是苗高1米左右時即去頂梢,劉新發枝只採嫩葉不去頂芽,待枝長20—30厘米時再抹頭。特點是樹干較矮,主枝較多。
③保護地栽培。也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將栽植在溫室(或管棚)的矮化密植香椿,到11月中旬(指華北南部)進行扣膜。另一種是將已通過休眠的二三年苗木假植於溫室(或管棚)內。室(棚)內溫度白天保持18—24℃,夜溫不低於12℃,經40—45天,就可採食嫩葉。
(2)管理:香椿的田間管理雖屬粗放,但為了使生長快、產量高,還要注意肥水和病蟲害防治工作。如天氣乾旱,應及時澆水;每年要中耕鬆土,在行間最好套種綠肥,5月間翻壓入土或者澆施人畜糞尿。
蟲害有香椿毛蟲、雲斑天牛、草履介殼蟲等,可用殺螟桿菌等農葯防治;病害有葉銹病、白粉病等,可用波爾多液、石硫合劑等葯劑防治。
(3)採摘:普通栽培和矮化密植栽培的香椿,一般在清明前發芽,穀雨前後就可採摘頂芽,這種第—次採摘的,稱頭茬椿芽,不僅肥嫩,而且香味濃郁,質量上乘;以後根據生長情況,隔15—20天,採摘第二次。新栽的香椿,最多收2次,3年後每年可收2—3次,產量也相應增加。至於保護地栽培的,通過加溫,冬季也可採摘,如不加溫的,可在早春提前供應樹芽。
【營養與食用】香椿頭含行極豐富的營養。據分析,每100克香椿頭中,含蛋白質9.8克、含鈣143毫克、含維生素C115毫克,都列蔬菜中的前茅。另外,還含磷135毫克、胡蘿卜素1.36毫克,以及鐵和B族維少素等營養物質。

【性味歸經】性涼,味苦平;入肺、胃、大腸經。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健胃理氣,潤膚明目,殺蟲。主治瘡瘍,脫發,目赤,肺熱咳嗽等病症。
【食療作用】
1.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潤澤肌膚 香椿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胡蘿卜素等物質,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並有很好的潤滑肌膚的作用,是保健美容的良好食品。
2.澀血止痢,止崩 香椿能燥濕清熱,收斂固澀,可用於久瀉久痢,腸痔便血,崩漏帶下等病症。
3.祛蟲療癬 香椿具有抗菌消炎,殺蟲的作用,可用治蛔蟲病、瘡癬、疥癩等病。
【保健食譜】
1.香椿炒雞蛋 香椿250克,雞蛋5枚。將香椿洗凈,下沸水稍焯,撈出切碎;雞蛋磕入碗內攪勻;油鍋燒熱,倒入雞蛋炒至成塊,投入香椿炒勻,加入精鹽,炒至雞蛋熟而入味,即可出鍋。此食品具有滋陰潤燥,澤膚健美的功效。適用於虛勞吐血,目赤,營養不良,白禿等病症。常人食之可增強人體抗病防病能力。
2.香椿竹筍 鮮凈竹筍200克,嫩香椿頭500克。竹筍切成塊;嫩香椿頭洗凈切成細末,並用精鹽稍腌片刻,去掉水分待用;炒鍋燒熱放油,先放竹筍略加煸炒,再放香椿末、精鹽、鮮湯用旺火收汁,點味精調味,用濕澱粉勾芡,淋上麻油即可起鍋裝盤。此菜具有清熱解毒,利濕化痰的功效。適用於肺熱咳嗽,胃熱嘈雜以及脾胃濕熱內蘊所致的赤白痢疾,小便短赤澀痛等病症。
3.香椿拌豆腐 豆腐5O0克,嫩香椿50克。豆腐切塊,放鍋中加清水煮沸
瀝水,切小丁裝盤中;將香椿洗凈,稍焯,切成碎末,放入碗內,加鹽、味精、麻油,拌勻後澆在豆腐上,吃時用筷子拌勻。此食品具有潤膚明目,益氣和中,生津潤燥的功效。適用於心煩口渴,胃脘痞滿,目赤,口舌生瘡等病症。
4.潦香椿 嫩香椿250克。將香椿去老梗洗凈,下沸水鍋焯透,撈出洗凈,瀝水切碎,放盤內,加入精鹽,淋上麻油,拌勻即成。此菜具有清利濕熱、寬腸通便的功效。適用於尿黃,便結,咳嗽痰多,脘腹脹滿,大便干結等病症。
5.煎香椿餅 麵粉500克,腌香椿頭250克,雞蛋3枚,蔥花適量。將香椿切成小段,用水將麵粉調成糊,加入雞蛋、蔥花、料酒,和切段香椿拌勻;平鍋放油燒熱,舀入一大匙麵糊攤薄,待一面煎黃後翻煎另一面,兩面煎黃即可出鍋。本食品具有健胃理氣,滋陰潤燥,潤膚健美的功效。適用於體虛納差,毛發不榮,四肢倦怠,大便不暢等病症。
【注意事項】據《食療本草》載「椿芽多食動風,熏十經脈、五臟六腑,令人神昏血氣微。若和豬肉、熱面頻食中滿,蓋壅經絡也」。故食之不可過量。
【文獻選錄】
《食療本草》:「女子血崩及產後血不止,月信來多,亦止帶下,療小兒疳痢。」
《大明本草》:「止女子血崩,產後血不止,赤帶,腸風瀉不住,腸滑瀉,縮小便。」
《本草綱目》:「白禿不生發,取椿、桃、楸葉心搗汁,頻之。」
《醫林纂要》:「泄肺逆,燥脾濕,去血中濕熱。治泄瀉,痢,腸風、崩、帶、小便赤數。」
【香椿種植技術】
在香椿種植上,要抓好以下科技管理。
一、調節溫、濕度及光照。1、溫度調節。據觀察,棚溫在25℃左右,24小時嫩芽可長3—4厘米;而15℃情況下,只長1厘米;棚溫超過35℃時,影響椿芽著色和品質。扣膜後10—15天是緩苗期,應著力提高氣溫,白天棚溫可在30℃左右。經過1個多月的自然光溫積累,芽子萌出後,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夜間控制在13—17℃,采芽期間氣溫以18—25℃為宜。視情況加蓋草苫、紙被以增溫或保溫。2、溫度調節。溫棚中栽的苗木,根系吸水能力差,因而初期宜保持較高的土壤濕度和空氣濕度,栽植後要澆透水,以後視情況澆小水。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5%以上,晴天還要向苗木噴水,以防失水乾枯。萌芽後,空氣相對濕度以70%為宜,濕度過大,不僅發芽遲緩,且香味大減,應及時放風排濕。3、光照調節。香椿喜光,應盡量選用無滴膜,白天及時揭開草苫、紙被,還要經常清掃膜上雜物,以增加光照,若光照過強,可適當蓋草遮陽。
二、打頂促分枝。在採摘第2茬香椿時,將頂部同時摘掉定干(從離地面40厘米處打頂)。定干後噴灑15%多效唑溶液,濃度為200—500ppm,以控制頂端優勢,促進分枝迅速生長,達到矮化栽培。此後根據樹型發育情況,及時打頂、打杈,確保樹冠多分枝、多產椿芽,達到高產優質。
三、水肥管理。香椿為速生木本蔬菜,需水量不大,肥料以鉀肥需求較高,每300平方米的溫棚,底肥需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2500公斤左右、草木灰75—150公斤或磷酸二氫鉀3—6公斤、碳酸二銨3—6公斤。每次採摘後,根據地力、香椿長勢及葉色,適量追肥、澆水。
四、套隔光薄膜袋。穀雨後地溫在18℃以上即可撤掉棚膜,讓樹苗自然生長。此後樹苗雖發育較快,但容易老化,應及早准備黑紅2層2色聚乙烯薄膜袋,當香椿芽長到5厘米時,即可套上隔光薄膜袋。這樣既可增加產量,又能保證椿芽不老化。當椿芽長到15厘米時,連袋一起採下,然後去袋銷售,這種薄膜袋可多次利用。
五、采芽與包裝。扣膜後40—60天,當椿芽長到15厘米,且著色良好即可開始采芽。采芽宜在早、晚進行。頭茬芽(即著生於枝頭頂端的芽)品質和色澤均佳,為上品,宜在12—15厘米時採收。二茬芽長到20厘米時,及時採收打頂,促其發出側芽、隱芽,提高產量。一般每隔10天可採收1次,采後酌情追肥、澆水,促進椿芽生長。
在春節前後上市的香椿芽,採下後要整理扎捆,一般每50—100克為1捆,裝入塑料袋內封好口,防止水分散失。

【文化欣賞】宋·蘇武。《春菜》:「豈如吾蜀富冬蔬,霜葉露芽寒更 歷史傳說:早在漢朝,我們的祖先就食用香椿,曾與荔一起作為南北兩大貢品,深受皇上及宮廷貴人的喜愛。宋蘇頌盛贊:「椿木實而葉香可啖。」
哦哦哦哦~~~~
香椿又稱白椿、香椿芽,屬楝科,含鈣、磷、鉀、鈉等成分。肯有補虛壯陽固精、補腎養發生發、消炎止血止痛、行氣理血健胃等作用。
凡腎陽虛衰、腰膝冷痛、遺精陽痿、脫發者宜食之。
若跌打損傷,亦用韭菜或根切細與黃酒煮沸後,熱飲之。
若治漆瘡作癢,亦以韭葉搗爛敷之。
《日華子本草》指出,香椿能」止泄精尿血、暖腰漆、除心腥痼冷、胸中痹冷、痃癖氣及腹痛等,食之肥白人。中風失音研汁服;心脾胃痛甚,生研服;蛇犬咬並惡瘡,搗敷」。
【注意事項】:
陽春三月,正是採食香椿的季節。不少專家都提到,香椿不僅風味獨特,誘人食慾,而且營養價值較高,富含鉀、鈣、鎂元素,維生素B族的含量在蔬菜中也是名列前茅。另一些研究還發現,香椿對於預防慢性疾病有所幫助。其中含有抑制多種致病菌的成分,含有幫助抗腫瘤、降血脂和降血糖的成分,以及相當豐富的多酚類抗氧化成分。
但是,也有很多人指出,香椿含有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含量遠高於一般蔬菜;而香椿中蛋白質含量高於普通蔬菜,還有生成致癌物亞硝胺的危險,故而食用香椿具有安全隱患。那麼,怎樣才能吃到安全又營養的香椿呢?不妨遵循以下幾項原則:
首先,選擇質地最嫩的香椿芽。
研究發現,不同地區、品種和生長期的香椿,其中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含量都有差異。最要緊的是,香椿發芽初期的硝酸鹽含量較低,隨著香椿芽的不斷長大,其中硝酸鹽的含量也在上升。到四月中旬之後,大部分地區香椿芽中的硝酸鹽含量都超過了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標准。也就是說,香椿芽越嫩,其中硝酸鹽越少,那麼將來儲藏中產生的亞硝酸鹽也越少。
第二,選擇最新鮮的香椿芽。
測定還表明,到了四月中旬之後,香椿芽中的硝酸鹽含量盡管上升,亞硝酸鹽含量仍然較低。所以,如果吃新鮮的香椿芽,仍不至於引起亞硝酸鹽中毒的問題。然而,在採收之後,室溫下存放的過程中,大量的硝酸鹽就會轉化成為亞硝酸鹽,從而帶來安全隱患。所謂香椿芽亞硝酸鹽含量高,正是這樣的原因。
也就是說,新鮮從樹上採摘的椿芽立即食用是安全的,而從市場上購買的椿芽,因為已經經過了運輸過程,亞硝酸鹽的含量會大幅度地升高。如果已經到了葉子一碰就掉的時候,必然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
第三,焯燙除去硝酸鹽和亞硝酸鹽
如果香椿芽已經不夠新鮮,但香氣猶在,扔掉又很可惜,那麼不妨焯燙一下。在沸水中焯燙1分鍾左右,可以除去三分之二以上的亞硝酸鹽和硝酸鹽,同時還可以更好地保存香椿的綠色。無論是涼拌、炒菜還是炸香椿魚,都不妨先焯一下,可以極大地提高食用香椿時的安全性。由於香椿的香氣成分主要來自於香精油,它是不溶於水的成分,所以焯燙並不會明顯影響菜品的風味。
第四,速凍之前也要焯一下
香椿是季節性蔬菜,很多人喜歡把它凍藏起來,周年食用。但是,香椿速凍之前也要焯一下。研究數據表明,焯燙50秒鍾之後再凍藏,不僅安全性大大提高,而且維生素C也得以更好地保存。凍藏2個月時,焯燙過的香椿中維生素C含量相當於鮮品的71%,而沒有燙過的只有35%。同時,無論是顏色還是風味,都是燙過再凍的更為理想。焯燙之後,裝入封口塑料袋,放在冰箱速凍格中,即可儲存1個月以上,保持嫩綠和芳香特色。
第五,腌制椿芽時間長一些
很多人喜歡把香椿用鹽腌兩三天再吃,這是一個非常不安全的習慣。因為香椿腌制之後,亞硝酸鹽的含量會迅猛上升,在三四天的時候達到高峰(添加鹽量為10%~20%時),含量遠遠超過許可標准。焯燙之後再腌制,可以大大減少硝酸鹽含量,也就降低了腌香椿的危險,但是最安全的做法還是把焯燙後的香椿腌到一周之後,待亞硝酸鹽含量降低之後再食用。加入維生素C、茶葉等配料可以降低腌制中亞硝酸鹽的含量。
最後,要把香椿和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一起吃。香椿本身維生素C含量高於普通蔬菜水果,如果能夠吃新鮮香椿,維生素C可以幫助阻斷致癌物亞硝胺的形成。如果香椿已經不夠新鮮,那麼不妨把它和其他新鮮蔬菜水果一起吃,就能盡量避免亞硝酸鹽帶來的隱患。研究證明,在維生素C和亞硝酸鹽的摩爾比在2:1時,就能很好地阻斷亞硝胺致癌物的合成。
總而言之,嫩芽、鮮吃、焯燙、慢腌,就能保證吃香椿的安全性。
香椿子
別名:椿樹子、香椿鈴、香鈴子。
英文名:Fruit of Chinese Toona
拉丁植物名:Toona sinensis(A.Juss.)Roem.〔Cedrela sinensis A.Juss.〕
來源:為楝科植物香椿Toona sinensis(A.Juss.)Roem.的果實。
功效分類:祛風葯
性味歸經:辛;苦;溫;肝;肺經
功效:祛風;散寒;止痛
主治:外感風寒;風濕痹痛;胃痛;疝氣痛;痢疾
各家論述
1.《民間常用草葯匯編》:發汗,治心胃氣痛。
2.《四川中葯志》: 除風寒,治冷骨風及風濕關節痛。
選方
①治風寒外感:香椿子、鹿銜草。煎水服。(《四川中葯志》)②治胸痛:香椿子、龍骨。研末沖開水服。(《湖南葯物志》)③治風濕關節痛:香椿子燉豬肉或羊肉服。(《四川中葯志》)④治疝氣痛:香椿子五錢。水煎服。(《湖南葯物志》)⑤治痔漏:香椿子、飴糖。蒸服。(《貴州中醫驗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 6-15g;或研未。
出處:《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