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六子巢多少錢一盒有圖片嗎
擴展閱讀
唯美早安語錄勵志圖片 2025-02-01 19:50:08
電腦製作惡搞圖片大全 2025-02-01 19:45:57

六子巢多少錢一盒有圖片嗎

發布時間: 2024-12-13 10:37:21

A. 貔貅有什麼講究

貔貅的正確佩戴方法:

【貔貅手鏈的正確戴法】:貔貅是非常護主的,且非常喜歡咬財回來來討好主人,但是為了讓貔貅更好的保護你,你需要將貔貅的頭向外,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看門,如若是貔貅手鏈你需要將貔貅的頭向左邊,左邊才是外面。且需要注意在佩戴貔貅手鏈最好戴左手別戴右手,因為貔貅是招財是左進右出,把貔貅戴右手是「出財」,怕你把自己的財氣都送給別人了。

【貔貅吊墜的正確戴法】:生活中不少男性朋友不習慣手腕上佩戴首飾,這時一般會選擇貔貅吊墜來招攬財氣,在佩戴貔貅吊墜時一定要注意禁忌,如若佩戴錯了可不僅僅是不美觀的事了。一般的貔貅工藝品掛件均是將系繩子的孔打在貔貅嘴巴的下面,這需要將繩子系於此處,如若是將這個掛件作為吊墜的話,一定要注意掛繩的穿孔向,讓貔貅吊墜自然的稱謂頭朝上尾巴朝下的狀況,這樣看起來才自然美觀,如果你的方向反了的話則看起來就沒有那麼自然了。

貔貅的講究注意事項:

1.貔貅的佩戴是不分男女的,有很多女士誤以為女士是不適合佩戴貔貅的,這個是非常錯誤的,誰都可以佩戴貔貅的!

2.在民間有一種說法,一摸貔貅運程旺盛,再摸貔貅財運滾滾,三摸貔貅平步青雲,所以說對於貔貅的佩戴來說是非常忌諱別人觸摸的!貔貅最好親自佩戴,不要別人觸摸。

3.貔貅一旦第一次佩戴後不要長期閑置不佩戴,貔貅知曉人性,長期不戴會覺得主人不夠善待自己,而對主人日益生疏,招財能力也顯得懶散。須經常觸摸貔貅,讓貔貅知道您是它的主人!

4.如果有一些意外的情況不能佩戴貔貅時,那麼我們需把貔貅放在看到的地方。

5.貔貅忌強光。如果你要去日光強烈的地方度假旅行,那就要注意對貔貅的保護了。另外,鏡子的光煞也對貔貅不利,切忌把貔貅頭對著鏡子。也不能把貔貅對著電視和電腦,屏幕產生的光線也是貔貅所忌諱的,長期使用電腦工作的人,最好在工作時取下你所佩戴的貔貅。

6.貔貅作為神獸百無禁忌,無論跟什麼宗教或是神佛,跟任何東西都不抵觸,可以相互佩帶。但要注意盡量不要碰觸。

7.慈元閣貔貅忌血液或愛液。越有靈力的配飾肯定是越純粹的,而沾染血液或者愛液的飾品,將會削減靈力。若是不小心沾染到,記得一定一定要清洗干凈。

什麼人適合佩戴貔貅:

1.做生意的人!貔貅生性兇猛,因為沒有肛門,只進不出的傳說讓它的招財能力更加令人堅信不移。當我們做生意若有生意機會,可請求貔貅幫忙咬住任何的生意機會,並促成買賣交易順利,生產平安,收款順復明(要叮嚀好生意來,壞生意不要成)。
2.喜歡賭財博的人!全世界赫赫有名的四大賭場:美國拉斯維加斯,韓國華克山莊,馬來西亞雲頂;澳門葡京,都有貔貅的身姿。其中華人經營的雲頂及葡京大門口都擺放著一對巨大的用漢白玉雕琢的威風凜凜的貔貅!而我們身上佩帶貔貅不僅能避邪保平安,而且在參與親朋好友間的小賭時你會發現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3.想讓家運轉好,好運加強,趕走邪氣,鎮宅辟邪的人。現在選樓房,多數人不懂風水學,再加上樓房設計的五花八門,很多尖,角,刀,箭形的房屋,還有一些建築物,如電線桿,變壓器,水塔,道路,大樹等自然界造成的煞氣,如不及時進行化解,經者工作不順,生意不好,重者,傷殘牢獄,乃致於死亡。因此不可掉以經心。有鎮宅辟邪的作用。將已開光的貔貅安放在家中,可令家運轉好,好運加強,趕走邪氣,有鎮宅之功效,成為家中的守護神,保合家平安。

4.偏行,收入浮動者,例如銷售、經商、外匯、股票、金融、彩馬、期貨、賭場等。開光貔貅有趨財旺財的作用,尤對偏行、收入浮動者有奇效。

5.需要調節財運的人。人的財運與求財方法,是處於一種被動的狀態。在有利的條件下才能謀事求財,通過風水調整可以改變了這種被動的狀態。如果在房屋、辦公室的財位上擺放招財的貔貅,能增強財星的活力,相信用不了多久,財運會興隆。

6.經常乘坐交通工具的人。當陽宅遇到煞氣,會使家人居住不安,損人破財家庭不合,車禍,血光,開刀,離婚等。而且是貔貅是風水鎮宅,轉禍為祥之神獸。最擅化解五黃煞,天斬煞,穿心煞,鐮刀煞,屋角煞,刀煞,白虎煞,陰氣煞。故在車里放貔貅保平安也很好。

7.所以對於家庭不合,破財,夫妻感情不合離婚等,貔貅也是不錯的選擇。

8.如果遇到自己不喜歡的異性追求,也可以用貔貅化解桃花煞。

9.出去旅遊的人。開光貔貅除煞辟邪能力都很強,出門在外帶著保平安非常好。

B. 龍生九子都有什麼」貔貅「」饕餮「」麒麟「是嗎

貔貅,饕餮、麒麟不是龍的兒子。

1、老大囚牛,喜音樂,蹲立於琴頭;

2、老二睚眥(yá zì),嗜殺喜斗,刻鏤於刀環、劍柄吞口;

3、老三嘲風,形似獸,是老三,平生好險又好望,殿台角上的走獸是它的遺像。也有人一直認為它是有著龍脈的鳳;

4、四子蒲牢,受擊就大聲吼叫,充作洪鍾提梁的獸鈕,助其鳴聲遠揚;

5、五子狻猊(suān ní),形如獅,喜煙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現在香爐上,隨之吞煙吐霧

6、六子霸下,又名贔屓(bì xì),似龜有齒,喜歡負重,是碑下龜;

7、七子狴犴(bì àn),形似虎好訟,獄門或官衙正堂兩側有其像;

8、八子負屓(fù xì),身似龍,雅好斯文,盤繞在石碑頭頂;

9、老九螭吻(chī wěn),又名鴟尾或鴟(chī)吻,口潤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兩端的吞脊獸,取其滅火消災。

(2)六子巢多少錢一盒有圖片嗎擴展閱讀:

龍的形象包含各種動物元素。很多人只是根據某個特徵來討論他們的起源,所以他們已經產生了關於龍原型的各種陳述。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是龍的蛇原型。

著名學者聞一多在20世紀40年代探索了龍的原型。根據他的研究,龍圖騰的原始原型是蛇圖騰。在摧毀了牛圖騰和鹿圖騰的氏族後,在蛇的頭上加入了角或鹿角;

後來,增加了豬的頭部或馬的頭部,並添加了老虎或鱷魚的腿,鷹的爪子,魚的鱗片和花的尾巴。經過長時間的發展,許多圖騰的收藏形成了中國龍圖騰。圖片。聞一多之後,許多學者也認為龍的原型是一條蛇。

因此,龍的形象是團結統一的象徵。它代表了中華民族古老祖先與中華民族精神源泉之間極為珍貴的和諧精神。

C. 龍生九子是哪九子分別有什麼本領有他們的圖片嗎

龍生九子
龍生九子是指龍生九個兒子,九個兒子都不成龍,各有不同。所謂「龍生九子」,並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傳統文化中,以九來表示極多,有至高無上地位,九是個虛數,也是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龍有九子這個說法由來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種動物一直沒有說法,直到明朝才出現了各種說法。明代一些學人筆記,如陸容的《菽園雜記》、李東陽的《懷麓堂集》、楊慎的《升庵集》、李詡的《戒庵老人漫筆》、徐應秋的《玉芝堂談芸》等,對諸位龍子的情況均有記載,但不統一。

版本一:
好重者:贔屓(音畢喜),最喜歡背負重物,所以背上馱一塊石碑.
好望者:鴟吻(音吃吻),最喜歡四處眺望,常飾於屋檐上.參見中國古建築的岔脊上的裝飾小獸
飸餮(音滔帖),最貪吃,能吃能喝,常飾於鼎的蓋子上。因它能喝水,也有裝飾在橋欄板的,防止大水將橋淹沒。
生性好殺者:睚眥(音牙自),嗜殺喜斗,常飾於兵器刀環,劍柄.
狴犴(音畢岸),最憎惡犯罪的人,所以常飾於監獄的門楣上.
好煙火者:狻猊(音酸泥),性好煙火,常飾於香爐蓋子的蓋鈕上.
好水者:趴蝮(音八夏)位於橋邊的最喜歡水,常飾於石橋欄桿頂端。在後門橋的四個角上趴蝮,造型非常優美。
性情溫順者:椒圖,最反感別人進入它的巢穴,常飾於大門口。
好鳴者:蒲牢,最喜歡音樂和吼叫,常飾於大鍾的鍾紐上。

版本二:
1、贔屓(bi,xi):形似龜,好負重。一沖在各地的宮殿、祠堂、陵墓中均可見到其背負石碑的樣子。在龍子的各類說法中贔屓一般都排在九子之首。
2、螭吻(chi,wen):喜歡東張西望,經常被安排在建築物的屋脊上,做張口吞脊狀,並有一劍以固定之。
3、蒲牢(pu,lao):有搖滾氣質,愛好音樂,也愛吼叫。古代樂器編鍾頂上就用它來裝飾,寺廟大鍾上的鍾鈕上也可見到他的身影。
4、狴犴(bi,an):掌管刑獄。常被裝飾在死囚牢的門楣上,因其形狀似虎,所以民間又有虎頭牢的說法。
5、狻猊(suan,ni):身有佛性,喜好香火,於香爐蓋上可見。而且狻猊還是文殊菩薩的座騎,在供奉文殊菩薩的寺廟中均可見到。在文殊菩薩的道場五台山上還建有供奉狻猊的廟宇。因狻猊為龍的五子,所以廟名為五爺廟,在當地影響頗大。一沖曾游過此廟,香火極為旺盛。
6、饕餮(hao,tie):美食主義者,性貪吃。夏商時期出土的青銅器上經常可見饕餮紋,為有首無身的猙獰怪獸。
7、睚眥(ya,zi):性情兇殘易怒,喜歡爭殺。民間成語"睚眥必報"所講即為此物。通常在一些武器的柄上,或是尾端的環上上面可以見其雕像,以加強殺氣。
8、淑圖(shu,tu):形似螺蚌,性情溫順,有點自閉症。所以將他安排在門上銜著門環,免得宵小光顧。
9、貔貅(pi,xiu):在南方及東南亞一帶都稱其為龍的第九子,大嘴無肛,只進不出,深為賭徒所喜。澳門賭場便擺了一隻玉貔貅,予意嘴大吃四方,只掙不賠。

版本三:
龍生九子古時民間有"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的傳說。但九子是什麼,說法也不同。《中國吉祥圖說》謂:
九子之老大叫囚牛,喜音樂,蹲立於琴頭;
老二叫睚眥(ya zi),嗜殺喜斗,刻鏤於刀環、劍柄吞口;
老三叫嘲風,平生好險,今殿角走獸是其遺像;
四子蒲牢,受擊就大聲吼叫,充作洪鍾提梁的獸鈕,助其鳴聲遠揚

五子狻猊(suan ni),形如獅,喜煙好坐,倚立於香爐足上,隨之吞煙吐霧;
六子霸下,又名XX(bi xi),似龜有齒,喜歡負重,碑下龜是也;
七子狴犴(bi gan),形似虎好訟,獄門或官衙正堂兩側有其像;
八子負質,身似龍,雅好斯文,盤繞在石碑頭頂;
老九螭(chi)吻,又名鴟尾或鴟(chi)吻,口潤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兩端的吞脊獸,取其滅火消災。

D. 陸游古洞的資料和圖片

陸游:(1125-1209.11)南宋詩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他始終堅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斷受到當權派的排斥打擊。中年入蜀抗金,軍事生活豐富了他的文學內容,作品吐露出萬丈光芒,成為傑出詩人。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愛國主義精神,「氣吞殘虜」。

陸游,南宋大詩人。字務觀,號放翁,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生當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中愛國思想的熏陶。紹興中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即位,賜進士出身,曾任鎮江隆興通判。乾道六年(1170)入蜀,任夔州通判。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撫使王炎幕府,投身軍旅生活。後官至寶章閣待制。 陸游在政治上,主張堅決抗戰,充實軍備,要求"賦 之事宜先富室,征稅事宜覆大商",一直受到投降集團的壓制。晚年退居家鄉,但收復中原的信念始終不渝。一生創作詩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抒發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批判當時統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風格雄渾豪放,表現出渴望恢復國家統一的強烈愛國熱情。《關山月》、《書憤》、《農家嘆》、《示兒》等篇均為後世所傳誦。抒寫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亦工詞,楊慎謂其纖麗處似秦觀,雄慨處似蘇軾。但有些詩詞流露出消極情緒。他初婚唐氏,《釵頭鳳》等,都真摯動人。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在母親壓迫下離異,其痛苦之情傾吐在部分詩詞中,如《沈園》。

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愛國詩人陸游

中國有一首家喻戶曉的古詩《示兒》。詩是這么寫的,"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首詩是一位父親對兒子的臨終遺囑。詩中表達了一個行將去逝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因為外族的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祖國,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國光復的那一天,告訴他勝利的消息。從這首詩中,人們可以感覺到一位老詩人在人生的彌留之際強烈的愛國之心。他就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愛國詩人之一陸游。

陸游是中國南宋詩人,生於公元1125年。陸游生活的時代,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金國頻頻向宋朝發動戰爭,積貧積弱的宋朝喪失了大量國土,被迫不斷向南遷移,人民生活在戰亂和動盪之中。少年時代的陸游就不得不隨著家人逃難,飽嘗流離失所的痛苦。

陸游從小受到父親強烈愛國思想的熏陶,很早就養成了憂國憂民、渴望國家重建的品格。為了實現自己報效祖國的理想,他特別注意學習兵書。20歲時,他在一首詩中寫道,"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希望自己有一天能親臨戰場、殺敵報國。然而直到四十多歲時,他才有機會在軍中做一名軍官,實現了自己多年的願望。

不到一年的軍中生活,在陸游的生活和創作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身著戎裝,來往於前線各地,抗敵將士的艱苦生活和愛國熱情,極大地開拓了他的詩歌境界,豪邁而悲壯也成為他一生詩歌創作的基調。

作為一名傑出的詩人,陸游一生創作詩歌9300餘首。這些詩中大多數都是與抗擊侵略者的有關的。或者描寫火熱的軍中生活,"失衣卧枕戈,睡覺身滿霜",或者寄託自己對祖國前途命運的深切憂慮和自己空抱一腔報國熱情的愁悶心情。

陸游的詩歌不僅始終貫注著熾烈的愛國熱情,而且同情當時人民的疾苦。憂國和憂民的思想在他的作品裡交織在一起。他在《太息》、《秋獲歌》等詩篇里,揭露了官僚和豪強對下層人民的剝削,同時又真切地寫出了下層人民勤勞、善良的優秀品質。

除了詩歌作品,陸游還創作了許多優秀的散文作品。這些作品有的記生活瑣事,有的議論國計民生,有的敘述友人事跡,但都貫穿以愛國情感,有很強的感染力。

陸游一生飽經憂患,對普通人民所處的環境有充分的了解。他的作品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廣度上,都達到了同代詩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陸游豐富的創作實踐對他以後的宋代文壇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但更為顯著的,還在於他強烈執著的愛國主義精神方面。他的詩文作品,對遭受異族壓迫的人民是莫大的精神鼓舞。每當民族的生死存亡關頭,人們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這位在自己85歲的生命歷程中深切關注祖國命運的詩人。

陸游和唐琬的哀情故事

南宋的大詞人陸游(1125-1209),在1144年娶了他的表妹唐琬,第二年,唐琬就被逐出家門,原因依古人的說法是「不當母夫人意」「二親恐其惰於學,數譴婦,放翁不敢逆尊者意,與婦訣」.以上的意思是說,唐琬在夫家,與婆婆不合;或說因為夫妻兩人太恩愛,公婆認為會妨礙陸游的上進之心,所以常常責罵唐琬,而造成二人的分手.

真相:根據陸游自已在晚年的詩作(《劍南詩稿》卷十四)是因為唐琬不孕,而遭公婆逐出.

陸游與唐琬是相愛的,他們分手以後,陸游又被迫娶妻,而唐琬也改嫁了皇族趙士程,但真正兩人的哀情傳世的一段,就是兩人的重逢於相別後的十年,在紹興城外的沈氏園中,那是一個春日,陸游來此賞春,而唐琬和丈夫趙士程

也來此游春,而在此意外的重逢.兩人重逢,又無法當面相訴離情,隨後,唐琬派人送來一些酒菜,默默以示關懷,而就與丈夫離去,陸游在傷心之餘,就是園子的壁上題下了一首哀怨的《釵頭鳳》.

兩人重逢後沒有多久,唐琬就因心情憂傷而憂死(在歷史上記載:「未幾,怏怏而卒」--沒有多久,就心情憂郁而死)

陸游在死前一年(八十四歲,1208年),又來到沈園,寫下了:沈家園里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這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正是陸游對唐琬最深的懷念,第二年,陸游終於也追隨著唐琬去到另一個世界了.

陸游共有七子。《陸游年譜》中有記述:長子陸子虞,次子陸子龍,三子陸子修,四子陸子坦,五子陸子約,六子陸子布,七子是陸子聿。

沈園絕戀

沈園位於紹興市區東南的洋河弄。宋代池台極盛,為越中著名園林。據載:南宋詩人初娶表妹唐琬,夫妻恩愛,卻為陸母所不喜,陸游被迫與唐琬分離,後來唐改嫁趙士程,陸游再娶王氏。十餘年後他們春遊沈園相遇,陸游傷感之餘,在園壁題了著名的《釵頭鳳》詞,唐琬見了不勝傷感,也和詞一首,不久便憂郁而死。陸游為此哀痛至甚,後又多次賦詩憶詠園,有"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句。沈園亦由此而久負盛名,數百年來,風雨滄桑,沈園已"非復舊池台"。

近年來紹興重建了沈園,在其東部建雙桂堂,內辟陸游紀念館,展出了陸游在沈園的經歷,以及陸游的愛國史跡和在文學上的輝煌成就。中部為宋代遺物區,這里的葫蘆形水池、池南的假山、池西的古井,都是宋代遺物。。園西為沈園遺跡區,以氣勢雄渾,表制古樸的孤鶴軒為中心。正南用出土斷磚砌成的斷垣上,刻有當代詞學家夏承燾書陸游的《釵頭鳳》詞,點明了造園主題。東南有俯仰亭,西南有閑雲亭,登亭可攬全園之勝。孤鶴軒之北,有碧池一泓,池東有冷翠亭,池西有六朝井亭,井亭之西為冠芳樓,底樓設茶室,供遊人品茗。整個園林景點疏密有致,高低錯落有序,花木扶疏成趣,頗具宋代園林特色.
《游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朴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訴衷情》

當年萬里覓封候,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卜運算元·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釵頭鳳》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示兒》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卜運算元•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訴衷情
當年萬里覓封候,匹馬戍梁州。
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
淚空流。
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鷓鴣天》
家住蒼煙落照間。
絲毫塵事不相關。
斟殘玉瀣行穿竹,卷罷黃庭卧看山。
貪嘯傲,任衰殘。
不妨隨處一開顏。
元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閑。

《漁家傲》
東望山陰何處是。
往來一萬三千里。
寫得家書空滿紙。
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
寄語紅橋橋下水。
扁舟何日尋兄弟。
行遍天涯真老亦。
愁無寐。
鬢絲幾縷茶煙里。

《朝中措•梅》
幽姿不入少年場。
無語只凄涼。
一個飄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腸。
江頭月底,新詩舊夢,孤恨清香。
任是春風不管,也曾先識東皇。

《浪淘沙•丹陽浮玉亭席上作》
綠樹暗長亭。
幾把離尊。
陽關常恨不堪聞,何況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淚浥羅巾。
各自消魂。
一江離恨恰平分。
安得千尋橫鐵鎖,截斷煙津。

《謝池春》
壯歲從戎,曾是氣吞殘虜。
陣雲高、狼煙夜舉。
朱顏青鬢,擁雕戈西戍。
笑儒冠、自多來誤。
功名夢斷,卻泛扁舟吳楚。
漫悲歌、傷懷弔古。
煙波無際,望秦關何處。
嘆流年、又成虛度。

《夜遊宮》
雪曉清笳亂起。
夢游處、不知何地。
鐵騎無聲望似水。
想關河,雁門西,青海際。
睡覺寒燈里。
漏聲斷、月斜窗紙。
自許封候在萬里。
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

《鵲橋仙》
一竿風月,一蓑煙雨,家在釣台西住。
賣魚生怕近城門,況肯到、紅塵深處。
潮生理棹,潮平系纜,潮落浩歌歸去。
時人錯把比嚴光,我自是、無名漁父。

《鵲橋仙》
茅檐人靜,篷窗燈暗,春晚連江風雨。
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淚,驚殘孤夢,又揀深枝飛去。
故山獨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

《浣溪沙•和無咎韻》
懶向沙頭醉玉瓶。
喚君同賞小窗明。
夕陽吹角最關情。
忙日苦多閑日少,新愁常續舊愁生。
客中無伴怕群行。

《好事近•登梅仙山絕頂望海》
揮袖上西峰,孤絕去天無尺。
拄杖下臨鯨海,數煙帆歷歷。
貪看雲氣舞青鸞,歸路已將夕。
多謝半山松吹,解殷勤留客。

《釵頭鳳》
紅酥手。
黃縢酒。
滿城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
歡情薄。
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
人空瘦。
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
閑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
秋到邊城角聲哀。
烽火照高台。
悲歌擊築,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雲開。
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

《豆葉黃》
一春常是雨和風。
風雨晴時春已空。
誰惜泥沙萬點紅。
恨難窮。
恰似衰翁一世中。

《漁父》
湘湖煙雨長菁絲。
菰米新炊滑上匙。
雲散後,月斜時。
潮落舟橫醉不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陸游,字務觀,自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其父陸宰,是很有民族氣節的 官員和學者,朝廷南渡後,他便回到家鄉箸書了。陸游自幼就受到愛國的家庭教育,立下了抗戰復仇的 壯志。29歲參加進士考試,名在前列,因觸犯殲臣秦檜而被除名。孝宗時,被賜給進士出身,歷任夔州 通判,提舉江南西路常平茶鹽公事,權知嚴州等地方官,還參贊王炎、范成大幕符軍事,後來做過朝議 大夫,禮部郎中。65歲那年罷官,即回老家山陰閑居,死時年八十六。陸游一生堅持抗金主張,雖多次遭 受投降派的打擊,但愛國之志始終不渝,死時還念念不忘國家的統一,是南宋偉大的愛國詩人。他勤於 創作,一生寫詩60年,保存下來就有 9300多首。詩的題材極為廣泛,內容豐富,其中表現抗金報國的作 品,最能反映那個時代的精神。詩的風格豪放,氣魄雄渾,近似李白,故有「小太白」之稱。

一落索
滿路旋絲飛絮,韶光將暮。此時誰與說新愁,有百囀、流鶯語。
俯仰人間今古,神仙何處。花前須判醉扶歸,酒不到、劉伶墓。

一落索
識破浮生虛妄,從人譏謗。此身恰似弄潮兒,曾過了、千重浪。
且喜歸來無恙,一壺春釀。雨蓑煙笠傍漁磯,應不是、封侯相。

一叢花
尊前凝佇漫魂迷,猶恨負幽期。從來不慣傷春淚,為伊後、滴滿羅衣。那堪更是,吹簫池館,青子綠陰時。
迴廊簾影晝參差,偏共睡相宜。朝雲夢斷知何處,倩雙燕、說與相思。從今判了,十分憔悴,圖要個人知。

一叢花
仙姝天上自無雙,玉面翠蛾長。黃庭讀罷心如水,閉朱戶、愁近絲簧,窗明幾凈,閑臨唐帖,深炷寶奩香。
人間無葯駐流光,風雨又催涼。相逢共話清都舊,嘆塵劫、生死茫茫。何如伴我,綠蓑青篛,秋晚釣瀟湘。

卜運算元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上西樓(一名相見歡)
江頭綠暗紅稀,燕交飛。忽到當年行處、恨依依。
灑清淚,嘆人事,與心違。滿酌玉壺花露、送春歸。

大聖樂
電轉雷驚,自嘆浮生,四十二年。試思量往事,虛無似夢,悲歡萬狀,合散如煙。苦海無邊,愛河無底,流浪看成百漏船。何人解,問無常火里,鐵打身堅。
須臾便是華顛。好收拾形體歸自然。又何須著意,求田問舍,生須宦達,死要名傳。壽夭窮通,是非榮辱,此事由來都在天。從今去,任東西南北,作個飛仙。

太平時
竹里房櫳一徑深,靜愔愔。亂紅飛盡綠成陰,有鳴禽。
臨罷蘭亭無一事,自修琴。銅爐裊裊海南沉,洗塵襟。

月上海棠
斜陽廢苑朱門閉。吊興亡、遺恨淚痕里。淡淡宮梅,也依然、點酥剪水。凝愁處,似憶宣華舊事。
行人別有凄涼意。折幽香、誰與寄千里。佇立江皋,杳難逢、隴頭歸騎。音塵遠,楚天危樓獨倚。

月上海棠
蘭房綉戶厭厭病。嘆春酲、和悶甚時醒。燕子空歸,幾曾傳、玉關邊信。傷心處,獨展團窠瑞錦。
熏籠消歇沉煙冷。淚痕深、展轉看花影。漫擁余香,怎禁他、峭寒孤枕。西窗曉,幾聲銀瓶玉井。

月照梨花
霽景風軟,煙江春漲。小合無人,綉簾半上。花外姊妹相呼,約樗蒲。
修蛾忘了章台樣,細思一餉,感事添惆悵。胸酥臂玉消減,擬覓雙魚,倩傳書。

月照梨花
悶已縈損,那堪多病。幾曲屏山,伴人晝靜。梁燕催起猶慵,換熏籠。
新愁舊恨何時盡,漸凋綠鬢,小雨知花信。芳箋寄與何處,綉閣珠櫳,柳陰中。

木蘭花
三年流落巴山道,破盡青衫塵滿帽。身如西瀼渡頭雲,愁抵瞿唐關上草。
春盤春酒年年好,試戴銀幡判醉倒。今朝一歲大家添,不是人間偏我老。

木蘭花慢
閱邯鄲夢境,嘆綠鬢、早霜侵。奈華岳燒丹,青溪看鶴,尚負初心。年來向濁世里,悟真詮秘訣絕幽深。養就金芝九畹,種成琪樹千林。
星壇夜學步虛吟。露冷透瑤簪。對翠鳳披雲,青鸞溯月,宮闕蕭森。琅函一封奏罷,自鈞天帝所有知音。卻過蓬壺嘯傲,世間歲月駸駸。

水調歌頭
江左占形勝,最數古徐州。連山如畫,佳處縹渺著危樓。鼓角臨風悲壯,烽火連空明滅,往事憶孫劉。千里曜戈甲,萬灶宿貔貅。
露沾草,風落木,歲方秋。使君宏放,談笑洗盡古今愁。不見襄陽登覽,磨滅遊人無數,遺恨黯難收。叔子獨千載,名與漢江流。

水龍吟
樽前花底尋春處,堪嘆心情全減。一身萍寄,酒徒雲散,佳人天遠。那更今年,瘴煙蠻雨,夜郎江畔。漫倚樓橫笛,臨窗看鏡,時揮涕、驚流轉。
花落月明庭院。悄無言、魂消腸斷。憑肩攜手,當時曾效,畫梁棲燕。見說新來,網縈塵暗,舞衫歌扇。料也羞憔悴,慵行芳徑,怕啼鶯見。

水龍吟
摩訶池上追游路,紅綠參差春晚。韶光妍媚,海棠如醉,桃花欲暖。挑菜初閑,禁煙將近,一城絲管。看金鞍爭道,香車飛蓋,爭先佔、新亭館。
惆悵年華暗換。黯銷魂、雨收雲散。鏡奩掩月,釵梁拆鳳,秦箏斜雁。身在天涯,亂山孤壘,危樓飛觀。嘆春來只有,楊花和恨,向東風滿。

玉胡蝶
倦客平生行處,墜鞭京洛,解佩瀟湘。此夕何年,來賦宋玉高唐。綉簾開、香塵乍起,蓮步穩、銀燭分行。暗端相。燕羞鶯妒,蝶繞蜂忙。
難忘。芳樽頻勸,峭寒新退,玉漏猶長。幾許幽情,只愁歌罷月侵廊。欲歸時、司空笑問,微近處、丞相嗔狂。斷人腸。假饒相送,上馬何妨。

生查子
還山荷主恩,聊試扶犁手。新結小茅茨,恰占清江口。
風塵不化衣,鄰曲常持酒。那似宦遊時,折盡長亭柳。

生查子
梁空燕委巢,院靜鳩催雨。香潤上朝衣,客少閑談塵。
鬢邊千縷絲,不是吳蠶吐。孤夢泛瀟湘,月落聞柔櫓。

好事近
混跡寄人間,夜夜畫樓銀燭。誰見五雲丹灶,養黃芽初熟。
春風歸從紫皇游,東海宴陽谷。進罷碧桃花賦,賜玉塵千斛。

好事近
羇雁未成歸,腸斷寶箏零落。那更凍醪無力,似故人情薄。
瘴雲蠻雨暗孤城,身在楚山角。煩問劍南消息,怕還成疏索。

好事近
湓口放船歸,薄暮散花洲宿。兩岸白蘋紅蓼,映一蓑新綠。
有沽泗處便為家,菱芡四時足。明日又乘風去,任江南江北。

好事近
小倦帶餘酲,澹澹數欞斜日。驅退睡魔十萬,有雙龍蒼璧。
少年莫笑老人衰,風味似平昔。扶杖凍雲深處,探溪梅消息。

好事近
風露九霄寒,侍宴玉華宮闕。親向紫皇香案,見金芝千葉。
碧壺仙露醞初成,香味兩奇絕。醉後卻騎丹鳳,看蓬萊春色。

好事近
揮袖上西峰,孤絕去天無尺。拄杖下臨鯨海,數煙帆歷歷。
貪看雲氣舞青鸞,歸路已將夕。多謝半山松吹,解殷勤留客。

好事近
覓個有緣人,分付玉壺靈葯。誰向市塵深處,識遼天孤鶴。
月中吹笛下巴陵,條華赴前約。今古廢興何限,嘆山川如昨。

好事近
平旦出秦關,雪色駕車雙鹿。借問此行安往,賞清伊修竹。
漢家宮殿劫灰中,春草幾回綠。君看變遷如許,況紛紛榮辱。

好事近
秋曉上蓮峰,高躡倚天青壁。誰與放翁為伴,有天壇輕策。
鏗然忽變赤龍飛,雷雨四山黑。談笑做成豐歲,笑禪龕櫛栗。

好事近
客路苦思歸,愁似繭絲千緒。夢里鏡湖煙雨,看山無重數。
尊前消盡少年狂,慵著送春語。花落燕飛庭戶,嘆年光如許。

好事近
華表又千年,誰記駕雲孤鶴。回首舊曾游處,但山川城郭。
紛紛車馬滿人間,塵土污芒屩。且訪葛仙丹井,看岩花開落。

好事近
揮袖別人間,飛躡峭崖蒼壁。尋見古仙丹灶,有白雲成積。
心如潭水靜無風,一坐數千息。夜半忽驚奇事,看鯨波暾日。

好事近
歲晚喜東歸,掃盡市朝陳跡。揀得亂山環處,釣一潭澄碧。
賣魚沽酒醉還醒,心事付橫笛。家在萬重雲外,有沙鷗相識。

如夢令
獨倚博山峰小,翠霧滿身飛繞。只恐學行雲,去作陽台春曉。春曉,春曉,滿院綠楊芳草。

安公子
風雨初經社。子規聲里春光謝。最是無情,零落盡、薔薇一架。況我今年,憔悴幽窗下。人盡怪、詩酒消聲價。向葯爐經卷,忘卻鶯窗柳榭。
萬事收心也。粉痕猶在香羅帕。恨月愁花,爭信道、如今都罷。空憶前身,便面章台馬。因自來、禁得心腸怕。縱遇歌逢酒,但說京都舊話。

杏花天
老來駒隙駸駸度。筭只合、狂歌醉舞。金杯到手君休訴。看著春光又暮。
誰為倩、柳條系住。且莫遺、城茄催去。殘紅轉眼無尋處。盡屬蜂房燕戶。

沁園春
粉破梅梢,綠動萱叢,春意已深。漸珠簾低卷,筇枝微步,冰開躍鯉,林暖鳴禽。荔子扶疏,竹枝哀怨,濁酒一尊和淚斟。憑欄久,嘆山川冉冉,歲月駸駸。
當時豈料如今。漫一事無成霜鬢侵。看故人強半,沙堤黃合,魚懸帶玉,貂映蟬金。許國雖堅,朝天無路,萬里凄涼誰寄音。東風里,有灞橋煙柳,知我歸心。

沁園春
一別秦樓,轉眼新春,又近放燈。憶盈盈倩笑,纖纖柔握,玉香花語,雪暖酥凝。念遠愁腸,傷春病思,自怪平生殊未曾。君知否,漸香消蜀錦,淚漬吳綾。
難求系日長繩。況倦客飄零少舊朋。但江郊雁起,漁村笛怨,寒釭委燼,孤硯生冰。水繞山圍,煙昏雲慘,縱有高台常怯登。消魂處,是魚箋不到,蘭夢無憑。

沁園春
孤鶴歸飛,再過遼天,換盡舊人。念累累枯冢,茫茫夢境,王侯螻蟻,畢竟成塵。載酒園林,尋花巷陌,當日何曾輕負春。流年改,嘆圍腰帶剩,點鬢霜新。
交親。散落如雲。又豈料如今余此身。幸眼明身健,茶甘飯軟,非惟我老,更有人貧。躲盡危機,消殘壯志,短艇湖中閑采蒓。吾何恨,有漁翁共醉,溪友為鄰。

豆葉黃
春風樓上柳腰肢,初試花前金縷衣。裊裊娉娉不自持。曉妝遲,畫得蛾眉勝舊時。

豆葉黃
一春常是雨和風,風雨晴時春已空。誰惜泥沙萬點糽。恨難窮,恰似衰翁一世中。

赤壁詞
禁門鍾曉,憶君來朝路,初翔鸞鵠。西府中台推獨步,行對金蓮宮燭。蹙綉華韉,仙葩寶帶,看即飛騰速。人生難料,一尊此地相屬。
回首紫陌青門,西湖閑院,銷千梢修竹。素壁棲鴉應好在,殘夢不堪重續。歲月驚心,功名看鏡,短鬢無多綠。一歡休惜,與君同醉浮玉。

夜遊宮
宴罷珠簾半卷。畫檐外、蠟香人散。翠霧霏霏漏聲斷。倚香肩,看中庭,花影亂。
宛是高唐館。寶奩炷、麝煙初暖。璧月何妨夜夜滿。擁芳柔,恨今年,寒尚淺。

夜遊宮
雪曉清笳亂起。夢游處、不知何地。鐵騎無聲望似水。想關河,雁門西,青海際。
睡覺寒燈里。漏聲斷、月斜窗紙。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

夜遊宮
獨夜寒侵翠被。奈幽夢、不成還起。欲寫新愁淚濺紙。憶承恩,嘆餘生,今至此。
蔌蔌燈花墜。問此際、報人何事。咫尺長門過萬里。恨君心,似危欄,難久倚。

定風波
敧帽垂鞭送客回,小橋流水一枝梅。衰病逢春都不記,誰謂,幽香卻解逐人來。
安得身閑頻置酒,攜手,與君看到十分開。少壯相從今雪鬢,因甚,流年羇恨兩相催。

採桑子
寶釵樓上妝梳晚,懶上鞦韆。閑撥沉煙,金縷衣寬睡髻偏。
鱗鴻不寄遼東信,又是經年。彈淚花前,愁入春風十四弦。

採桑子
三山山下閑居士,巾履蕭然。小醉閑眠,風引飛花落釣船。

長相思
雲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雲水中。月明收釣筒。
頭未童,耳未聾,得酒猶能雙臉紅。一尊誰與同。

長相思
橋如虹,水如空,一葉飄然煙雨中。天教稱放翁。
側船篷,使江風,蟹舍參差漁市東。到時聞暮鍾。

長相思
面蒼然,鬢皤然,滿腹詩書不直錢。官閑常晝眠。
畫凌煙,上甘泉,自古功名屬少年。知心惟杜鵑。

長相思
悟浮生,厭浮名,回視千鍾一發輕。從今心太平。
愛松聲,愛泉聲,寫向孤桐誰解聽。空江秋月明。

長相思
暮山青,暮霞明,夢筆橋頭艇子橫。蘋風吹酒醒。
看潮生,看潮平,小住西陵莫較程。蒓絲初可烹。

青玉案
西風挾雨聲翻浪,恰洗盡、黃茅瘴。老慣人間齊得喪。千岩高卧,五湖歸棹,替卻凌煙像。
故人小駐平戎帳,白羽腰間氣何壯。我老漁樵君將相。小槽紅酒,晚香丹荔,記取蠻江上。

南鄉子
歸夢寄吳檣,水驛江程去路長。想見芳洲初系纜,斜陽,煙樹參差認武昌。
愁鬢點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鄉交舊少,凄涼,卻恐它鄉勝故鄉。

南鄉子
早歲入皇州,尊酒相逢盡勝流。三十年來真一夢,堪愁,客路蕭蕭兩鬢秋。
蓬嶠偶重遊,不待人嘲我自羞。看鏡倚樓俱已矣,扁舟,月笛煙蓑萬事休。

南歌子
異縣相逢晚,中年作別難。暮秋風雨客衣寒,又向朝天門外、話悲歡。
瘦馬行霜棧,輕舟下雪灘。烏奴山下一林丹,為說三年常寄、夢魂間。

昭君怨
晝永蟬聲庭院,人倦懶搖團扇。小景寫瀟湘,自生涼。
簾外蹴花雙燕,簾下有人同見。寶篆拆宮黃,炷熏香。

柳梢青
錦里繁華,環宮故邸,疊萼奇花。俊客妖姬,爭飛金勒,齊駐香車。
何須幕障幃遮。寶杯浸、紅雲瑞霞。銀燭光中,清歌聲里,休恨天涯。

柳梢青
十載江湖,行歌沽酒,不到京華。底事翩然,長亭煙草,衰鬢風沙。
憑高目斷天涯。細雨外、樓台萬家。只恐明朝,一時不見,人共梅花。

洞庭春色
壯歲文章,暮年勛業,自昔誤人。算英雄成敗,軒裳得失,難如人意,空喪天真。請看邯鄲當日夢,待炊罷黃粱徐欠伸。方知道,許多時富貴,何處關身。
人間定無可意,怎換得、玉鱠絲蒓。且釣竿漁艇,筆床茶灶,閑聽荷雨,一洗衣塵。洛水秦關千古後,尚棘暗銅駝空愴神。何須更,慕封侯定遠,圖像麒麟。

秋波媚
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台。悲歌擊築,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雲開。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

秋波媚
曾散天花蕊珠宮,一念墮塵中。鉛華洗盡,珠璣不御,道骨仙風。
東游我醉騎鯨去,君駕素鸞從。垂虹看月,天台采葯,更與誰同。

風入松
十年裘馬錦江濱,酒隱紅塵。萬金選勝鶯花海,倚疏狂、驅使青春。吹笛魚龍盡出,題詩風月俱新。
自憐華發滿紗巾,猶是官身。鳳樓常記當年語,問浮名、何似身親。欲寄吳箋說與,這回真個閑人。

風流子(一名內家嬌)
佳人多命薄,初心慕、德耀嫁梁鴻。記綠窗睡起,靜吟閑詠,句翻離合,格變玲瓏。更乘興,素紈留戲墨,纖玉撫孤桐。蟾滴夜寒,水浮微凍,鳳箋春麗,花砑輕紅。
人生誰能料,堪悲處、身落柳陌花叢。空羨畫堂鸚鵡,深閉金籠。向寶鏡鸞釵,臨妝常晚,綉茵牙版,催舞還慵。腸斷市橋月笛,燈院霜鍾。

桃源憶故人
斜陽寂歷柴門閉,一點炊煙時起。雞犬往來林外,俱有蕭然意。
衰翁老去疏榮利,絕愛山城無事。臨去畫樓頻倚,何日重來此。

桃源憶故人
欄干幾曲高齋路,正在重雲深處。丹碧未幹人去,高棟空留句。
離離芳草長亭暮,無奈征車不住。惟有斷鴻煙渚,知我頻回顧

E. 龍生九子分別是哪九子,各有什麼特徵(最好附圖)

龍之九子
龍在其形象形成過程中,曾海納百川的匯集了多種怪異的獸形象。到後來,這些怪異獸像在龍形象發展的同時糅合了龍的某一種特徵,形成了龍生九子各不相同的說法。但龍之九子為何物,究竟誰排老大誰排老二,並沒有確切的記載。民間也有各種各樣的說法,不一而同。

據說一次明孝宗朱佑樘曾經心血來潮,問以博學著稱的禮部尚書李東陽:「朕聞龍生九子,九子各是何等名目?」李東陽竟也不能回答,退朝後七拼八湊,拉出了一張清單。按李東陽的清單,龍的九子是:趴蝮(音八夏)、嘲風、睚眥(音牙自),、贔屓(音畢喜),、淑圖、螭吻(音吃吻),、蒲牢(pu,lao):、狻猊(音酸泥),、囚牛。不過在民間傳說中的龍子卻遠遠不止這幾個,狴犴、貔貅、饕餮(音滔帖),等等都被傳說是龍的兒子。其實所謂龍生九子,並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往往以九來表示極多,而且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九是個虛數,又是個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如果非要選出九子來的話,也應該選出其中在民間影響最大的九個。李東陽也是一時急於交差,所提之名單並不具代表性。

一曰霸下(龜蚨),形狀像龜,喜好負重。馱載石碑的大龜就是其形象。

二曰螭吻(蚩吻、嘲風、好望、鰲魚、鴟尾),看似剪尾的四腳蛇,喜歡在險要處東張西望,亦喜吞火。殿脊、殿角和屋頂上的走獸或獸頭即其形象。

三曰蒲牢,形似龍而體形較小,喜歡鳴叫。生活在海邊,卻畏懼鯨魚。祠堂、寺廟、鐵鍾上的獸紐就是是其形象。人們根據蒲牢害怕鯨魚的特性,把撞鍾的長木都雕成鯨魚狀,據說以其撞鍾,聲大且亮。

四曰狴犴(憲章),形狀似虎,有威力,又好訴訟。監獄門上刻的或立於獄門的虎頭即其形象。

五曰饕餮,其形似狼,極好飲食。鼎蓋上雕的獸頭即其形象。

六曰狻猊(金猊),形狀似獅,喜好煙火,亦好坐。廟中佛座及香爐上雕的獸頭即其形象。

七曰囚牛,好似有鱗角的黃色小龍,喜好音樂。胡琴上刻的獸頭即其形象。

八曰睚眥,其形如豺,喜好殺戮。常可在刀柄、刀鞘見其形象。

九曰椒圖,其形如螺蚌,好閉口,因而其像常被雕在大門鋪首上。

對於「龍生九子」,影響較大的一種說法是:

長子囚牛,喜音樂,立於琴頭。一些貴重的胡琴頭部至今仍刻有龍頭的形象,稱其為「龍頭胡琴」。

次子睚眥,樣子像長了龍角的豺狼,怒目而視,雙角向後緊貼背部。嗜殺喜斗,刻鏤於刀環、劍柄等兵器或儀仗上起威懾之用。

三子嘲風,樣子像狗,平生好險,今殿角走獸是其遺像。這些走獸排列著單行隊,挺立在垂脊的前端,走獸的領頭是一位騎禽的「仙人」,後面依次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和行什。它們的安放有嚴格的等級制度,只有北京故宮的太和殿才能十樣俱全,次要的殿堂則要相應減少。嘲風,不僅象徵著吉祥、美觀和威嚴,而且還具有威懾妖魔、清除災禍的含義。

四子蒲牢,形狀像龍但比龍小,喜音樂和鳴叫,刻於鍾鈕上。據說蒲牢生活在海邊,平時最怕的是鯨魚。每每遇到鯨魚襲擊時,蒲牢就大叫不止。於是,人們就將其形象置於鍾上,並將撞鍾的長木雕成鯨魚狀,以其撞鍾,求其聲大而亮。

五子狻猊(suān ní),又稱金猊、靈猊。狻猊本是獅子的別名,所以形狀像獅,喜煙好坐,倚立於香爐足上,是隨著佛教傳入中國的。由於佛祖釋迦牟尼有"無畏的獅子"之喻,人們便順理成章地將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爐上讓其款款地享用香火。另外,狻猊還是文殊菩薩的座騎,在文殊菩薩的道場五台山上還建有供奉狻猊的廟宇。因狻猊為龍的五子,所以廟名為五爺廟,在當地影響頗大。明清之際的石獅或銅獅頸下項圈中間的龍形裝飾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衛大門的中國傳統門獅更為睜崍威武。

六子贔屓bìxì,又名霸下,樣子似龜,喜歡負重,碑下龜是也。相傳上古時它常背起三山五嶽來興風作浪。後被夏禹收服,為夏禹立下不少汗馬功勞。治水成功後,夏禹就把它的功績,讓它自己背起,故中國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霸下和龜十分相似,但細看卻有差異,霸下有一排牙齒,而龜類卻沒有,霸下和龜類在背甲上甲片的數目和形狀也有差異。霸下又稱石龜,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徵。它總是吃力地向前昂著頭,四隻腳拚命地撐著,掙扎著向前走,但總是移不開步。

七子狴犴(bì』àn),又名憲章,樣子像虎,有威力,好獄訟,人們便將其刻鑄在監獄門上,故民間有虎頭牢的說法。又相傳它主持正義,能明是非,因此它也被安在衙門大堂兩則以及官員出巡迴避的牌上端,以維護公堂的肅然之氣。

八子負屓(xì),身似龍,雅好斯文,盤繞在石碑頭頂或兩側。

么子螭(chī)吻,又名鴟尾或鴟(chī)吻,魚形的龍(也有說像剪了尾巴的蜥蜴),喜四處眺望,遂位於殿脊兩端。在佛經中,螭吻是雨神座下之物,能夠滅火。所以把它安在屋脊兩頭也有作消災滅火的功效。

可以發現這種說法中,長子囚牛和四子蒲牢都喜音樂,三子嘲風和么子螭吻都位於屋頂,六子贔屓和八子負屓都圍著石碑,有重復之嫌。如果把他們二取一,再補進其他一些常見說法,會比較好一些:

饕餮(tāotiè),樣子似狼,性貪吃,位於青銅器上,現在稱之饕餮紋。因它又能喝水,故古代也將其刻在橋梁外側正中,防止大水將橋淹沒。據民間傳說,這種怪獸貪吃無厭,把能吃的都吃光了以後,最後竟然吃了自己的身體,到最後吃得只剩一個頭部,所以落下個「有首無身」的名聲。

趴蝮,又名蚣蝮,樣子似魚非魚,善水性,體態優美,飾於石橋欄桿頂端。

椒圖,形似螺蚌,好閉口,性情溫順,有點自閉症,反感別人進其巢穴,故人們常將其形象雕在大門的鋪首上,或刻畫在門板上。

貔貅,在南方及東南亞一帶都稱其為龍的第九子,大嘴無肛,只進不出,深為賭徒所喜。澳門賭場便擺了一隻玉貔貅,寓意嘴大吃四方,只掙不賠。

「虎父無犬子」,龍那麼神通廣大,可以吞雲吐霧,興風作浪,成為中國老百姓幾千年來的偶像,它的兒子自然也非等閑之輩。龍也有女兒,但不那麼出名,《春光燦爛豬八戒》里的女主人翁就是小龍女。龍的兒女都是千奇百怪,這和希臘神話中宙斯的兒女倒頗相像。不過歐洲人的思想畢竟比中國人開放,在他們的神話里,天神宙斯就是風流甚至濫交的典型,一會兒變成馬一會兒變成牛的去調戲良家婦女,咱國家的龍可是規規矩矩,頂多也就來個「二龍戲珠」。在中國人眼裡,龍是權威與尊嚴的象徵,我們說自己是「炎黃子孫」,也說自己是「龍的傳人」。

最有影響的龍子-貔貅

在漢書「西域傳」上有一段記載:「烏戈山離國有桃拔、獅子、尿牛」。孟康注日:「桃拔,一日符拔,似鹿尾長,獨角者稱為天鹿,兩角者稱為辟邪。」辟邪便是貔貅了。

但經過朝代的轉變,貔貅的形態比較統一,如有短翼、雙角、卷尾、鬃須常與前胸或背脊連在一起,突眼,長獠牙。到現在常見到的貔貅多是獨角、長尾巴。 一般製造貔貅像的物質有三類:

一、 金屬——般以銅來製造,因為這一類金屬是比較廉宜,且磨光後的色澤接近黃金。

二、 木材——一些古老大屋會利用質堅的木材雕造貔貅,然後放在橫樑上,用來擋解煞。

三、 瓷器——以不同的玉種來製造。

不同的物質製造的貔貅像,都可擺放在風水的吉位上,很多地理師都認為有催財作用,而在八個不同的方位上,一般擺放銅質製造的貔貅,催財力量會很強。其實貔貅對於正財或偏財都會有利的,所以貔貅像在近年有流行起來的跡象;不過,利用貔貅來催財,總帶點宗教色彩,故在玄空大卦的正神日貴神時或鳥兔太陽吉時,開光的貔貅催財力量是最強的,不論工作屬於正行或偏行。但有一點要留意,作姦犯科的人,貔貅未必有催財之力,這便是靈獸的特性,而貔貅又以玉制的催財力量最強。

【 貔貅由來】

據說貔貅是龍王的九太子,它的主食竟然是金銀珠寶,自然渾身寶氣 , 跟其它也是吉祥獸的三腳蟾蜍等比起來稱頭多了 , 因此深得玉皇大帝與龍王的寵愛,不過,吃多了總會拉肚子 , 所以有一天可能因為忍不住而隨地便溺,惹玉皇大帝生氣了,一巴掌打下去 , 結果打到屁股 , 屁屁眼就被封了起來,從此,金銀珠寶只能進不能出,這個典故傳開來之後 , 貔貅就被視為招財進寶的祥獸了。

貔貅也有公母之分 , 民間傳說公的貔貅代表財運,而母的貔貅則代表財庫,有財要有庫才能守得住 , 因此收藏貔貅大多都一次收藏一對 , 才能夠真正的招財進寶。但如果要戴在身上 , 還是一隻就好 , 以免打架 , 以上均屬傳說 , 大家參考就好 !

貔貅的習性懶懶地喜歡睡覺 , 每天最好拿把他拿起來摸一摸 , 玩一玩,好象要叫醒他一樣 , 財運就會跟著來。

另一個貔貅的妙用是在案頭擺放貔貅飾物的話,可替你趕走壞男人 , 避免不必要的騷擾喔。

據古書記載,貔貅是一種猛獸,為古代五大瑞獸之一(龍、鳳、龜、麒麟),稱為招財神獸。貔貅曾為古代兩種氏族的圖騰。傳說幫助炎黃二帝作戰有功,被賜封為 「 天祿獸 」 即天賜福祿之意。它專為帝王守護財寶,也是皇室象徵,稱為 「 帝寶 」 。又因貔貅專食猛獸邪靈,故又稱 「 辟邪 」 中國古代風水學者認為貔貅是轉禍為祥的吉瑞之獸。

貔貅有二十六種造型,七七四十九個化身,其口大,腹大,無肛門,只吃不拉,象徵攬八方之財,只進不出,同時可以鎮宅辟邪,專為主人聚財掌權。

古賢認為,命是註定的,但運程可以改變,故民間有 「 一摸貔貅運程旺盛,再摸貔貅財運滾滾,三摸貔貅平步青雲 「 的美好祝願。
編輯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