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雞骨草的圖片嗎
雞骨草攀援灌木,長達1m,小枝及葉柄被粗毛,圖片如下:
其根多呈圓錐形,上粗下細,有分枝,長短不一,直徑0.5~37.5px;表麵灰棕色,粗糙,有細縱紋,支根極細,有的斷落或留有殘基;質硬。
莖叢生,長50~2500px,直徑約5px;灰棕色至紫褐色,小枝纖細,疏被短柔毛。羽狀復葉互生,小葉8~11對,多脫落,小葉矩圓形,長0.8~30px;先端平截,有小突尖,下表面被伏毛。
(1)雞骨草圖片大全集擴展閱讀:
繁殖方法
用種子繁殖,開溝點播,雞骨草種子皮硬透水性差,點播前須對種子處理後方能發芽出苗,4-5月將上年收的成實種子與2倍的干細砂混合均勻,放在布袋內揉搓;
也可均勻地鋪在水泥地上用砂紙磨擦.擦至種皮表面失去光澤、變粗糙為止,再用50℃溫水浸泡24-48小時,將吸水膨脹的種子揀出播種。
不吸脹的種子再行處理,待吸水泡脹後播種。在畦內按行距20厘米開溝,溝深5厘米,以株距10厘米點播,每穴放2粒。蓋細砂土3-4厘米厚,保持畦內濕潤,約15天出全苗。
❷ 雞骨草湯能不能吃能不能吃
文章目錄
一、雞骨草的簡介
二、雞骨草的食用處理方法
三、雞骨草的吃法(做法)大全
四、哪些人不能吃雞骨草、雞骨草的注意事項
1. 哪些人不能吃雞骨草
2. 雞骨草的適用人群
3. 雞骨草的食用禁忌
雞骨草的簡介
1、簡介
雞骨草,中葯名。為豆科植物廣州相思子的乾燥全株。甘、微苦,涼。有利濕退黃,清熱解毒,疏肝止痛之功效。常用於濕熱黃疽,脅肋不舒,胃脘脹痛,乳癰腫痛。雞骨草還可在春夏潮濕季節用來煲湯作食療。
2、圖片
雞骨草的吃法_哪些人不能吃雞骨草雞骨草的吃法_哪些人不能吃雞骨草雞骨草的吃法_哪些人不能吃雞骨草
雞骨草的食用處理方法
雞骨草屬於草本植物,植株比較低矮,果實細嫩多汁,這些都導致它容易受病蟲害和微生物的侵襲。因此,種植雞骨草的過程中,要經常使用農葯。這些農葯、肥料以及病菌等,很容易附著在雞骨草粗糙的表面上,如果清洗不幹凈,很可能引發腹瀉,甚至農葯中毒。要把雞骨草洗干凈,最好用自來水不斷沖洗,流動的水可避免農葯滲入果實中。洗干凈的雞骨草也不要馬上吃,務必浸泡5分鍾。
雞骨草的吃法(做法)大全
雞骨草冬筍煲骨湯
准備好煲湯用的輔料和一塊干凈的紗布,把所有煲湯用的湯料用清水洗凈後,放到冷水裡浸泡十五分鍾。把浸泡好的煲湯料瀝干水分放到紗布上。提起紗布的對角系緊。在砂鍋里放入足量的水,放入紗布湯
哪些人不能吃雞骨草、雞骨草的注意事項
1、哪些人不能吃雞骨草
雞骨草的寒性比較重,若原本就體寒體弱,千萬不要多用,否則會加重體寒的現象,可選擇其他的方法來保養身體健康。
2、雞骨草的適用人群
雞骨草最重要最明顯的功效是對於肝病的保護和防治。它不僅能夠清肝去火,還能夠養肝護肝。對於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膽囊炎,膽結石屬濕熱者、乙肝、丙肝等肝病患者來說,雞骨草無異於是救星一般的良葯。而且工作的人們經常熬夜、經常喝酒應酬,對肝臟也容易有損傷,若是常喝雞骨草煲湯,則能夠減輕肝臟的負擔,對身體健康極為有益。
3、雞骨草的食用禁忌
雞骨草的種子是有毒的,使用的時候需要將豆莢摘除,以免發生中毒的情況。本來是為了補養身體食用的雞骨草,因為疏忽導致對身體不好的影響豈不是得不償失,所以一定要小心注意。此外還有一點要提醒大家,雞骨草與同科屬的毛相思子外形非常的相似,但毛相思子的葉子比雞骨草葉子更大,毛多,味道更甜,兩種植物的功效不同,千萬不可混淆使用,以免對身體產生不好的影響。
❸ 雞骨草長什麼樣圖片
雞骨草一般都是細細的紅紫色。它的葉片非常多,都呈倒卵形,對稱生長,葉片之間的距離都一樣,顯得十分有規律。
雞骨草為豆科植物廣州相思子的乾燥全株,木質藤本,長達1米,常披散地上或纏繞其他植物上。主根粗壯,長達60厘米。莖細,深紅紫色,幼嫩部分密被黃褐色毛。雙數羽狀復葉,小葉7~12對,倒卵狀矩圓形或矩田形,長5到12毫米,寬3到5毫米,膜質,幾無柄,先端截形而有小銳尖,基部淺心形。
上面疏生祖毛,下面被緊貼的粗毛,葉脈向兩面凸起;托葉成對著生,線狀披針形;小托葉呈錐尖狀。總狀花序腋生,花長約6毫米;萼鍾狀;花冠突出,淡紫紅色;雄蕊9,合生成管狀,與旗瓣粘連,上部分離;子房近於無柄,花柱短。
雞骨草的養殖方法:
雞骨草栽培技術在生產主要採用育苗移栽法繁殖,也可以用直播及分根繁殖。種子採用摩擦法和熱水浸種法處理,以提高發芽率。2月至5月播種,點播或撒播。雞骨草適應性較強,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旱地(平地、坡地)均可種植,以沙質壤土為好,耐乾旱,怕漬水,種植地要排水良好,陽光充足。
❹ 雞骨草的作用和功效圖片
雞骨草,一種傳統中葯材,具備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疏肝解郁等醫療作用。它在臨床上的應用包括但不限於黃疸、肝炎、胃痛、風濕性關節炎和尿路感染等疾病的治療。雞骨草的常見使用方法包括煎劑內服和泡水飲用。
雞骨草的植物特徵描述如下:它是一種多年生纏繞草本植物,擁有細長的根系和多個分枝,根尖膨脹。其莖部呈圓柱形,表面顯現出細小的黃色縱紋,且光滑無毛。該植物具有羽狀復葉結構,通常包含5片小葉,形狀為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尖端漸尖,基部圓形,邊緣全緣,葉片兩面均無毛。聚傘花序著生在腋部或頂端,花朵呈黃色,具有5個花瓣,外部有黃色縱紋。莢果呈線形,略微彎曲,先端呈斜喙狀,果瓣木質,帶有黃色縱紋。種子眾多,呈褐色,近似圓形,具有光澤。
雞骨草的生長習性喜好溫暖濕潤氣候,具備一定的耐旱和耐寒能力,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以排水良好、陽光充足、土層肥厚的沙質壤土為佳。
這種草葯分布廣泛,遍及中國、越南、印度、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等地區。其繁殖方式主要以種子繁殖和分株繁殖為主。
綜上所述,雞骨草作為一種葯材,在多個方面都有顯著的醫療效果。了解其植物特徵、生長環境、分布區域和繁殖方法等知識,對於合理利用雞骨草具有重要意義。
❺ 雞骨草的圖片是什麼
【雞骨草的圖片】
【雞骨草的來源】
葯材基源:為豆科植物廣東相思子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brusCantoniensisHance[A.fruticulosusWall.exWightetArn.]
採收和儲藏:全年可採收,一般在11-12月或清明後連根挖起,除去莢果(種子有毒)去凈根部泥土,將莖藤紮成束,曬至八成干發汗再曬足干即成。
【雞骨草的原形態】
廣東相思子攀援灌木,長達1m;小枝及葉柄被粗毛。主根粗壯,長達60cm。莖細,深紅紫色,幼嫩部分密被黃褐色毛。偶數羽狀復葉;小葉7-12對,倒卵狀形或長圓形,長5-12mm,寬3-5mm,先端截形而有小芒尖,基部淺心形,上面疏生粗毛,下面被緊貼的粗毛,小脈兩面均突起;托葉成對著生。總狀花序短,腋生;花長約6mm;萼鍾狀;花冠突出,淡紅色;雄蕊9,合生成管狀,與旗瓣緊貼,上部分離;子房近於無柄,花柱短。莢果長圓形,扁平,被疏毛,有種子4-5顆。種子長圓形,扁平,褐黑色,種阜明顯,蠟黃色,中間有孔,邊緣為1長圓形的環,臍褐色針刺狀,緊靠莢緣。花期8月,果期9-10月。
【雞骨草的鑒別方法】:
雞骨草性狀鑒別:
本品為帶根全草,多纏繞成束。根圓柱形或圓錐形,有分枝,長短粗細不等,直徑3-15mm;表麵灰棕色,有細縱紋;質硬。根莖短,結節狀。莖叢生,長藤狀,長可達1m,直徑1.5-2.5mm;表麵灰褐色,小枝棕紅色,疏被毛茸;偶數羽狀復葉,小葉長圓形,長8-12mm,下表面被伏毛。氣微,味微苦。以根粗、莖、葉全者為佳。
雞骨草顯微鑒別:
莖橫切面:木栓層細胞充滿黃棕色物質。皮層狹窄。中柱鞘由石細胞和纖維組成,纖維周圍的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維管束韌皮部呈帽狀;導管直徑15-75μm,木射線及木薄壁細胞含澱粉粒和少數方晶。髓細胞類圓形。
葉表面觀:上表皮細胞垂周壁呈波狀彎曲;非腺毛單細胞;沿葉脈有晶纖維。下表皮氣孔平軸式,偶見不定式;非腺毛較多。粉末特徵:灰綠色。
①非腺毛單細胞,長160-800μm,直徑12-22μm,壁厚3-6μm,先端急尖,壁有疣狀突起。
②晶纖維周圍含晶細胞壁不均勻增厚,內含草酸鈣方晶。直徑5-11μm。
③石細胞類圓形、類方形或長圓形,直徑16-40μm,有的壁稍增厚。
④氣孔平軸式。
⑤木栓細胞黃棕色。
雞骨草理化鑒別:
(1)取本品粗粉10g,加70%乙醇100ml,置水浴中加熱迴流30min,濾過,濾液置水浴上揮盡乙醇,殘渣加1%鹽酸溶液10ml使溶解,濾過。取濾液3份,每份1ml,供下列試驗:
①加碘化鉍鉀試液1滴,產生橘紅色沉澱。
②加碘化汞鉀試液1滴,產生灰黃色沉澱。
③加硅鎢酸試液1滴,產生乳白色沉澱。(檢查生物鹼)
(2)取上述1%鹽酸不溶物,加1%氫化鈉溶液10ml,水浴中加熱迴流30min,放冷,移至分液漏斗中,加乙醚20ml振搖提取,分取乙醚液,揮干,殘渣加冰醋酸1ml溶解,加醋酐19份與硫酸1份的混合液1ml,顯黃色,漸變為污綠色。(檢查甾類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