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野生山葯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軟柿子男人圖片 2025-01-20 05:41:59

野生山葯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4-05-04 04:02:30

『壹』 野山葯長什麼樣子,詳解野山葯外形特徵

野山葯的歲高長度是在5米左右,根莖是橫著生長,它的外皮顏色則為黃褐色,葉片呈現掌心狀,並且邊緣有大小不一的裂口,花朵盛開之後為黃綠色,在基部的位置生長,花型則為傘狀,花期時間是在6~8月份之間,果實的顏色為枯黃顏色,果期時間是在7~9月份之間。

野山葯的形狀特徵

1、莖部的外形

野山葯的果實呈現橢圓形,並且上面帶有三條翅狀,仔細觀察會發現這是三個小翅的形狀是不同的,等到果實成熟的時候會呈現出枯黃的顏色,它的果期時間是在7~9月份之間。

『貳』 山葯長什麼樣子

山葯即薯蕷,是薯蕷科薯蕷屬植物。塊莖長圓柱形,垂直生長,長可達1米多,斷面干時白色。莖通常帶紫紅色,右旋,無毛。

多年生草質纏繞藤本。葉片形狀多變,葉腋間常生1-3個珠芽(氣生塊莖)。地下具圓柱形肉質塊莖,垂直生長,表皮粗糙,黃褐色,密生細須根。夏季開乳白色花,花單生,少有結實,都實行塊莖繁殖。三棱狀扁圓形的蒴果(成熟後裂開)。

(2)野生山葯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山葯一名首見於《山海經·北山經》薯藇,又名署預(《山海經》)、薯蕷、山芋(《本經》)、山薯(《名醫別錄》)、薯葯(《清異錄》)、淮山葯(《飲片新參》)、淮山、懷山、野山豆(江蘇睢寧)、野腳板薯(湖南南嶽)、白薯、長山葯或者面山葯(甘肅徽縣)。

中國古代稱薯蕷,唐朝時,為避唐代宗李豫諱(「蕷」與「豫」同音),改稱薯葯。宋朝時,又為避宋英宗趙曙諱(「薯」與「曙」音近),改稱山葯。

山葯通常深埋於地下,與淺埋的馬鈴薯不同,不能直接拔起採收。需在田畦深挖溝後,細心挖掘長塊莖。地上部葉腋間則可收獲腋芽,即零餘子(山葯豆)。

『叄』 山葯是什麼,圖片

別名:山葯、懷山葯、淮山葯、土薯、山薯、玉延。氣味:(根)甘、溫、平、無毒。英文名字:nagaimo,yamaimo,Chineseyam,Japanesemountainyam,Koreanyam;《本草綱目》記載,薯蕷由於唐代宗叫李豫,為避諱而改為薯葯,又因為宋英宗叫趙曙,為避諱而改為山葯。科屬域:真核域Eukarya界:植物界Plantae門: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綱:單子葉植物綱Liliopsida目:薯蕷目Dioscoreales科:薯蕷科Dioscoreaceae屬:薯蕷屬Dioscorea種:山葯D.opposita

編輯本段產地分布

單子葉植物,10屬650種,廣布於全球的溫帶和熱帶地區,我國有薯蕷屬Dioscorea1屬,約80種。原產山西平遙、介休,現分布於我國華北、西北及長江流域的江西各省區。栽種者稱家山葯,野生者稱野山葯;中葯材稱淮山,淮山葯、懷山葯等。因其營養豐富,自古以來就被視為物美價廉的補虛佳品,既可作主糧,又可作蔬菜,還可以製成糖葫蘆之類的小吃。我國主產於河南省北部,河北、山西、山東及中南、西南等地區也有栽培。冬季莖葉枯萎後採挖,切去根頭,洗凈,乾燥。中國栽培的山葯主要有普通的山葯和田薯兩大類。普通的山葯塊莖較小,其中尤以古懷慶府(今河南焦作境內,含博愛、沁陽、武陟、溫縣等縣)所產山葯名貴,習稱「懷山葯」,素有「懷參」之稱,為全國之冠。現國內有兩個地方的山葯已申請了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一種是「鐵棍山葯」其產自河南焦作;另一種是「陳集山葯」其產自山東省菏澤市陳集鎮,包括「雞皮糙山葯」和「西施種子山葯」。

編輯本段葯理作用

山葯水提液的體外實驗表明,具有促進干擾素生成和增加T細胞數的作用。在實驗性關節炎大鼠的研究中,山葯水提液能顯著抑制Cu2+對γ球蛋白的變性作用,表明具有抗關節炎的作用。山葯水提液還可消除尿蛋白,對突變細胞具有抑制產生的作用。山葯原名薯蕷,補而不滯,不熱不燥,能補脾氣而益胃陰,而補肺益腎只能作為輔助之品。在許多抗衰老方劑中常配伍山葯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