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這種鳥叫什麼名字
應該是戴勝。
戴勝
學名:
Upupaepops
英文名:
EurasianHoopoe
又名:
山和尚、咕咕翅、雞冠鳥、騷姑姑等
分類地位:
界:動物界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Chordata
綱:鳥綱Aves
目: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
科:戴勝科Upupidae
屬:戴勝屬Upupa
種:戴勝U.epops(戴勝科唯一的種)
保護等級: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分布范圍:
非洲、歐亞大陸、印度支那。(註:非洲類群有時被視為獨立種。)
分布狀況:
常見留鳥和候鳥。在中國絕大部地區有分布,高可至海拔3000米。指名亞種為候鳥,可能繁殖於新疆西部;longirostris為雲南南部、廣西及海南島的留鳥;saturata繁殖於中國其餘地區及新疆南部,北方鳥冬季南下至長江以南越冬,偶見於台灣。
物種特徵:
不會錯識的中等體型(30厘米)、色彩鮮明的鳥類。具長而尖黑的聳立型粉棕色絲狀冠羽。頭、上背、肩及下體粉棕,兩翼及尾具黑白相間的條紋。嘴長且下彎。指名亞種冠羽黑色,羽尖下具次端白色斑。虹膜-褐色;嘴-黑色;腳-黑色。
雌雄鳥相似。
叫聲:
低柔的單音調呼-呼-呼(hoop-hoophoop),同時作上下點頭的演示。繁殖季節雄鳥偶有銀鈴般悅耳叫聲。
生活習性:
以蟲類為食,在樹上的洞內做窩。
戴勝是有名的食蟲鳥,大量捕食蜘蛛,螺類,蚯蚓金針蟲,螻蛄、行軍蟲、步行蟲和天牛幼蟲等害蟲,大約佔到它總食量的88%。在保護森林和農田方面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戴勝是國家二級保護鳥類。
性活潑,喜開闊潮濕地面,長長的嘴在地面翻動尋找食物。有警情時冠羽立起,起飛後鬆懈下來。
戴勝大多單獨或成對活動,很少見到聚集成群的戴勝。平時都在地面尋食,用彎長的鳥喙插進土裡翻掘出啄食昆蟲、蚯蚓、螺類等。一旦受驚,立即飛向附近的高處。性情較為馴善,不太怕人。翱翔飛行的姿態很象一隻展翅的花蝴蝶,一起一伏呈波浪式前進,邊飛邊鳴,叫聲「呼-呼-呼」,十分奇特,也頗具風趣。
每年5、6月份繁殖,戴勝在北方常選擇天然樹洞和啄木鳥鑿空的蛀樹孔里營巢產卵,有時也建窩在岩石縫隙、堤岸窪坑、斷牆殘垣的窟窿中。每窩產卵5~9枚橢圓形的鳥卵。雛鳥孵出後,卵殼可能被親鳥吃掉或銜出巢外,但是堆積在窩內的穢物和雛鳥糞便便卻從不清理,加上雌鳥在孵卵期間會從尾部的尾脂腺里分泌一種具有惡臭的褐色油液,因此弄得巢中又臟又臭、臭氣四溢,污穢不堪,這就是它們俗稱「臭姑姑」的由來。
美麗的戴勝還在中國郵電部門1982年發行的益鳥郵票露過一面,另外在《山海經》和《古羅馬神話故事》里還都有它身影,由於過量伐木和人為捕殺,現在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都已經很難見到戴勝一面了。
『貳』 30多隻血雀現身雲南高黎貢山,什麼是血雲雀
雲南保山高黎貢山百花嶺村一村民驚喜地發現,有30多隻血雀聚集在一棵黃杞樹上覓食。平日里難得一見的血雀成群出現,在觀鳥和拍鳥界引起不小轟動。
雌性成鳥:上體從頭至背,包括翼上覆羽和內側次級飛羽大都暗褐色,各羽具寬的橄欖綠色羽緣,而頭羽最鮮亮;腰和短的尾上覆羽鮮黃色;尾羽褐色,外側尾羽具暗橄欖色外緣;眼先、眼肉淡橄欖黃色,耳羽暗褐,沾橄欖黃,並具白色軸紋;頰橄欖黃色;喉灰白,沾橄欖黃色,羽中央具斑點;下體余部灰色,羽中央多少具暗色斑,呈鱗片狀尾下覆羽白色,沾橄欖黃色;翼下覆羽和腋羽發灰,亦沾橄欖黃色。
『叄』 請問這是什麼鳥
應該是杜鵑。杜鵑鳥身體黑灰色,尾巴有白色斑點,腹部有黑色橫紋。初夏時常晝夜不停地叫。吃毛蟲,是益鳥。多數把卵產在別的鳥巢中。也叫杜宇、布穀或子規。
普通杜鵑身長約16厘米,羽毛大部分或部分呈明亮的鮮綠色。大型的地棲杜鵑身長可達90厘米。多數地棲杜鵑呈土灰色或褐色,也有些身上有紅色或白色的斑紋。有些熱帶杜鵑的背上翅膀上有像彩虹一樣的藍色。多種杜鵑的翅短。尾巴較長,有的特別長。尾巴羽毛的尖端還點綴著白色。地棲杜鵑的腿比樹棲杜鵑長。腳掌前後有雙趾。喙粗壯結實,有點向下彎曲。
三、杜鵑鳥有沒有非寄生的種類
杜鵑鳥有非寄生的種類。例如主要分布在南美的圭拉杜鵑,它們會自己做窩,並且哺育幼鳥。分布在熱帶和溫帶森林當中杜鵑,有三分之二的杜鵑是非寄生的繁殖方式,只有三分之一的杜鵑是寄生方式繁殖。
『肆』 雲南有哪些鳥
雲南共有鳥類776種,赤頸鶴、綠孔雀、紅腹角雉等112種鳥類是雲南獨有或為主要分布地的鳥類。在中國的99種特產鳥類中,雲南分布有39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