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這是什麼石頭求解!
這是鵝卵石,鵝卵石是一種純天然的石材,取自經歷過千萬年前的地殼運動後由古老沙床隆起產生的礫石山中,經歷著山
⑵ 都有哪些奇形怪狀的石頭
風雲石福建東山島上的銅山風動石,好像一顆碩大的石桃,屹立在一座大石盤上,大風襲來會左右搖晃。如果有人仰卧在石盤上,翹起腳蹬推這塊巨石,也能使石身晃動。古人譽之為「天下第一奇石」。
說重就重的石頭據史書載,乾隆三十五年(公元一七七〇年)三月,在樂安的一個地方,突然從地上升出一束光,直沖上空,光又大又亮,像火炬。那地方的鄉民,找到光束的發射處,挖掘下去,得到一塊鐵黑色的石頭,有斗樣大,直徑近一尺,敲打它,有聲音,若是要抬動它,不聲不響,輕輕地一抬就起來了,若是在抬的時候,有人說話,說它有多重,那麼它就會變成多重,就是用再大的力氣也無法抬動它。
氣象石一九八九年,在浙江省蒼南鄉下膠小學內發現一塊奇石,平時燥中帶白,再到天氣轉陰前,石頭的四周轉濕,等濕到中間部位,近日必有小雨;如果石頭渾身冒「汗」,則定會下大雨;若石頭濕度消退,天氣則將轉晴。人稱該石為「氣象石」。
香石廣西西北部一個村落的山路上,路上經常聞到一股誘人的茴香味,舉目環顧四周並不見茴香樹。由香引路,才發現芳香來自路旁的一塊頑石。人們用手掌在石上摩擦,掌中也留下了茴香味。
烙餅石雲南省貢山縣丙中洛鄉青拉筒附近有一種石板,它一般深埋在背風背陽的地方,青黑色,剛挖出來時特別嫩,可用刀削成各種形狀。當地怒族群眾,用這種石板烙粑粑。一般石板燒後澆上水就裂,但這種石板火燒不壞,水澆不裂,而且烙粑粑時也不用放油,粑粑不會黏在石板上,烙出來的粑粑特別松軟,味道也特別好。烙餅石很耐用,一般都可以使用三年以上。
臭石明嘉靖年間(公元一五二二年——一五六六年),有位名叫楊最的射洪籍名宦在雲南做副使,某年回鄉探親,千里迢迢命人從雲南曲靖縣運回一宗物件,鄉人揭開遮布一看,竟是一塊看上去極平常的石頭。石呈瓦灰色,高一米左右,一人可抱,所有的人都感到驚訝。楊大人向鄉人解釋:這是一塊奇石,若用鐵器或堅硬物件敲擊,即會發出腐蛋般的臭氣來。鄉人當場試之,果然如此,在場者皆拍手稱奇。後人便將這塊石頭稱作為「臭石」。但為何臭卻不清楚。
怕癢石在川鄂交界的四川省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新樂鄉興光村的拗石灣,有兩塊上下聳立的龍骨石,當地人稱之為「怕癢石」。人們只要觸摸到它那「癢處」,它便情不自禁地發出沉悶的「咯咯」笑聲,十米內可聽見,還可看到它那笨拙的搖「頭」樣。有人曾試圖搖動它,它卻固若金湯。而用一手指按在上石一小眼中,上石便會左右晃動,並發出聲響。
發光石距湖北省南漳縣冷水河陳家屋約一里左右的地方,有一巨石聳立,高約五十米,石身圍約一百五十米,人稱它為「天柱石」。每逢雷電時,石峰處產生電荷而發光,因此人們又叫它為「天柱燈」。天柱石周圍長著綠樹,景色宜人。
木化石據史書載,明成化年間(公元一四六五年——一四八七年),金華永康縣一座山上的亭子旁,有一棵枯松,因年歲太久被大風颳倒後掉到了池水中,奇怪的是,枯松竟然化成了一塊石頭。人們很驚奇,覺得不可思議,於是有人撿了一些沒有掉落到水中去的松樹余枝,扔到池水中,結果這些枝幹及樹皮也變成了化石,並且比原先堅硬得多。
⑶ 中國十大奇石圖片
中國十大奇石圖片有雞雛出殼、東坡肉、中華神鷹等。
1、雞雛出殼
專家估價:1.3億,天然瑪瑙奇石。彷彿蛋殼破裂,一隻色澤淡黃的毛茸茸小雞伸頭欲出,石質滋潤、神態逼真。
2、東坡肉
▶專家估價1.2億
彎彎的鷹嘴,犀利的眼神,完美的線條形神兼似,配上金黃色的玉質,形同活物一般,讓人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造物的神奇。
4、歲月
▶專家估價:一億
這塊奇石神似一位老婦人頭像,鼻子、嘴巴、額頭上的皺紋、頭發宛如真人,尤其是老婦臉上的皺紋都依稀可見。
除了以上的中國四大奇石外,中國還有以下奇石:
5、血膽金蓮
▶專家估價:1.65億港幣
內包血色水膽,通體晶瑩水潤,魚眼魚鰭清晰可見。
6、人之初
▶專家估價:1億
框內畫面是一個惟妙惟肖的還處於早期胚胎階段的胎兒形象,眼睛已經發育,其它器官以及四肢尚不明顯。整個形象猶如靜靜蜷坐在母腹中熟睡的嬰兒。
7、中國版圖
▶專家估價:9600萬元
這塊葡萄瑪瑙紫色與白色相間,葡萄球狀結晶十分完美,而且整體形狀與中國版圖極其相似。
8、藏羚羊
▶專家估價:8000萬
這是一件大自然的瑰寶,清晰可見的羚羊犄角、眼、嘴、尾巴,如同一隻奔跑在雪域高原的小精靈,非常可愛。
9、鍾馗
▶價值:6500萬元
「鍾馗」慨然仰天,英姿勃發,其頭頂官帽,身披戰袍,一身疙疙瘩瘩恰似刀槍不入的錚錚鎧甲,平添幾分殺氣。
10、中國虎
▶專家估價:5千萬元
中國大化石之王的大化石「中國虎」,它形成於2.8億年前,虎身長約一米,高約半米多,呈半蹲半卧狀。虎頭前伸,好像在昂首長嘯,石頭的顏色紋路也與虎皮相似。
⑷ 有人知道這是什麼石頭嗎
地開石、高嶺石或葉蠟石一類的石頭,你看看硬度是多少,一般這類石頭硬度不會太高,紅色部分是辰砂條帶,為硃砂(硫化汞)滲透到高嶺石中、地開石之中而緩慢形成。
顏色很靚麗,圖紋走向也很有意境,稍加打磨就是一塊不錯的賞石,值得收藏。
地開石是一種含羥基的鋁硅酸鹽礦物,它與高嶺石、珍珠石的成分相同,但晶體的結構有所不同。屬於同質異像,即為[SiO4]四面體的六方網層與氫氧鋁石或氫氧鎂石的八面體層按1:1結合而成的層狀結構。晶體呈完善的六邊形鱗片,鱗片大小可達0.1~0.5 mm ,地開石本身呈白色,集合體微帶黃綠或者褐色,也因其他礦物質沁入而致色。解理薄片呈珍珠光澤。莫氏硬度2.5~3.5,密度2.62 g/cm3,具有良好的塗復性和遮蓋性。主要用在造紙塗料,焙燒土、無鹼玻璃球、合成分子篩,工藝雕刻品。
高嶺石英文名稱為kaolinite。主要是長石和其他硅酸鹽礦物天然蝕變的產物,是一種含水的鋁硅酸鹽。高嶺石為或緻密或疏鬆的塊狀,一般為白色,如果含有雜質便呈米色。高嶺石純者白色,因含雜質可染成其它顏色。集合體光澤暗淡或呈蠟狀。具極完全解理,硬度2.0~3.5,相對密度2.60~2.63。緻密塊體具粗糙感,乾燥時具吸水性,濕態具可塑性,但加水不膨脹。
葉臘石,是黏土礦物的一種,質地細膩,硬度低(1-2),多以葉片狀、纖維狀、放射狀和片狀塊體產出。白色、灰色、淺藍色、淺黃色、淺綠色和綠棕色,條痕白色。透明到半透明,新鮮面上呈珍珠光澤。葉臘石觸摸時有油脂感。加熱成片剝落,且不溶於大多數酸。適合做人工合成金剛石用的坯料(模具)、陶瓷、耐火材料、玻璃纖維、雕刻石等。可廣泛應用於陶瓷、冶金、建材、化工、輕工等工業部門。
⑸ 常見石頭種類名稱及圖片
各種石頭的圖片和名稱:金剛石、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金綠寶石、海藍寶石。
1、金剛石
屬於綠柱石族礦物屬於硅酸鹽類物質晶體,具貓眼效應者價值倍增。莫氏硬度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