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你還記得有多少個月亮的圖片
擴展閱讀
手機殼透明圖片素材 2024-09-28 17:32:01
老司機照片搞笑圖片 2024-09-28 17:29:26
行程碼帶號什麼意思圖片 2024-09-28 17:02:49

你還記得有多少個月亮的圖片

發布時間: 2024-02-01 13:08:34

『壹』 月球彩色照片,你或許沒見過吧看上去好美,好真實

雖然在明亮月光的映照下,沒能好好欣賞到英仙座流星雨的風采。但你知道嗎,我們熟悉的老面孔——月亮,也可以拍出不一樣的色彩!在一般情況下,我們拍攝月球表面的細節時只能得到近似黑白的的圖像,而近年來的一些技術讓愛好者們也可以拍出彩色的月球,並揭示出月球表面的一些礦物學特性。

1967年,法國天文學家魯道繪制了一張月面圖,與以往月面圖不同的是,這張圖是有顏色的。魯道細致觀察了月球上不同位置的顏色,並將這種顏色差異放大著色。這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張真彩色的月球手繪圖。在這張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月球上幾個顏色相對豐富的區域:比如靜海和澄海的顏色存在顯著的差異,柏拉圖環形山和虹灣附近也比較復雜,再有就是阿里斯塔克斯撞擊坑周圍的顏色比較顯著。月球真的可以有顏色嗎?為何我們看上去月球是黑白的呢?

無論如何去看,月球表面總是缺乏顏色的。當我們使用天文望遠鏡去拍攝月球,除了在月升或月落這短暫的時間內,月亮會因大氣的瑞利散射而呈現橙紅色外,正常拍攝的月亮幾乎無一例外,並看不出什麼顏色。阿波羅登月任務在月球表面拍到的照片也同樣沒有鮮艷的色彩,嫦娥探測器拍回的最新照片中色彩也很單調。

這是由於月球表面的岩石並沒有地球上那般豐富,玄武岩、角礫岩是月球上常見的岩石,它們的顏色或黑或灰,或者黑白相間,有些帶有些淡淡的褐色,也就是說顏色區分並不大,所以我們用正常手段去進行拍攝,是無法拍出彩色月球的。現在我們能夠找到的所謂「彩色月球」照片,基本是高度或者其他信息的假彩色圖像。

在實際拍攝中多使用9至16張進行疊加。第二個問題來自於單反相機的照片格式,普通的JPG格式只能記錄8位灰階,RAW模式也只能記錄12-14位灰階,因而在後期處理時會出現灰階和色階的斷裂,相對而言,採用RAW拍攝的後期空間較大。第三個問題來自於白平衡,受到單反相機感光器響應曲線的影響,當進行飽和度增加操作時,白平衡輕微的不準確就會帶來整體的偏色,解決方式一般為在增加飽和度的同時,逐漸調整色彩平衡,讓月面整體盡量處於一種中性灰的狀態。解決了以上三個問題,大多數人可以比較簡單地拍攝到全月面的彩色圖像,然而這並不是這種拍攝方法的終極追求。

月球之上,一些地方有著復雜的地質故事,這讓它周圍的礦物分布產生一定特性。雖然月球礦物的顏色區分輕微,但這種輕微的差異可以通過多光譜攝影揭示出來。所謂多光譜攝影,是指用多個中等帶寬,或叫較窄帶寬的濾光片對月面同一區域進行成像,因為月面每一種礦物的光譜特性並不相同,所以找到這種礦物的特徵波長,再用對應的濾光片進行拍攝就可以將這種礦物的分布凸顯出來。

專門拍攝月球多光譜影像的相機被稱為多光譜相機,具有近紅外拍攝的功能,常見的有miniCAM6F等設備,其配套有相應的多枚濾光片,如1008nm近紅外、910nm近紅外、750nm近紅外、415nm可見光等。更長波段的濾光片有時也會使用到,如1250nm、1550nm等,但這需要專業的近紅外相機才能完成,對於業余月球攝影而言,900nm附近已經是拍攝極限了。

首先在可見光波段,在415nm和750nm的反差可以很好反應氧化鈦的分布,而氧化鐵的分布則需要用750nm和950nm的反差來描述。因此用415nm、750nm和950nm就可以完成簡單的月球礦物分布的彩色圖像拍攝。另外一些礦物的光譜存在吸收帶,於是採用相應波段的拍攝可以反映這些礦物的分布,比如玄武岩的吸收帶在950-1000nm,輝長石的吸收帶在950-970nm,橄欖石的吸收帶在1100nm,而月球上常見的斜長岩則在紅外區域沒有明顯的吸收帶。

在獲得了不同波段圖像之後,需要對各個波段進行合成處理,處理方式由兩大類,一類是分通道合成後進行顏色增強,另一類是將不同波段強度比值得出,然後將不同比值進行偽彩色處理,這樣的處理已經屬於利用偽彩色來反應礦物分布的拍攝法了,與本文所介紹的色彩增強反應月球礦物分布有所不同,在此不過多介紹。

不同礦物的光譜響應曲線

有了拍攝思路和拍攝技巧,如何選擇月面上合適的位置進行拍攝呢?讓我們回到1967年魯道繪制的月面圖,這張圖給了我們很多啟發,我們首先關注到阿里斯塔克斯環形山周圍。阿里斯塔克斯撞擊坑是月面最為明亮的結構之一,它的顏色也是最為顯著的,撞擊坑周圍的高地呈現明顯的黃色——這幾乎是可以用肉眼覺察到的一處顏色,被稱為「伍德斑」——1922年,伍德發現這個區域的光譜類似於地球上火山噴出的硫磺物質,而撞擊坑周圍的月海區域,則應呈現不明顯的藍色。

色彩增強之後的阿里斯塔克斯環形山附近 攝影 / Alberto Fernando、José Ribeiro、Filipe Alves

澄海和靜海這片區域的顏色截然相反,也是拍攝的好目標。靜海呈現藍色,澄海呈現棕黃色,而且靜海中還有一些藍色的區域向澄海延伸。雨海的顏色構成也相對復雜,雨海的東部角落是棕色的,在雨海中還有藍色和棕黃色的斑斑點點。

『貳』 天上的月亮有圓月,峨眉月還有什麼月。配上它們的圖片

你說的圓月准確的說應該是滿月

還有新月、上弦月、下弦月、殘月、凸月

新月是全黑的。

上弦月:




ps:由於拍到這些照片要一個月的時間,所以我在網上找的,請諒解

『叄』 一個月月亮的變化圖和名稱

1、新月(農歷初一日,即朔日):0度;

2、上峨嵋月(一般為農歷的初二夜左右-初七日左右):0度----90度;

3、上弦月(農歷初八左右):90度;

4、凸月(農歷初九左右-農歷十四左右):90度----180度;

5、滿月(望月,農歷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180度;

6、凸月(農歷十六左右-農歷二十三左右):180度----270度;

7、下弦月(農歷二十三左右):270度;

8、下峨嵋月(農歷二十四左右-月末):270度-----360度;另外,農歷月最後一天稱為晦日月亮。

(3)你還記得有多少個月亮的圖片擴展閱讀:

月相

在農歷的每月初一,當月亮運行到太陽與地球之間的時候,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面對著地球,並且與太陽同升同沒,人們無法看到它。這時的月相叫「新月」或「朔」。

新月過後,月亮漸漸移出地球與太陽之間的區域,這時我們開始看到月亮被陽光照亮的一小部分,形如彎彎的娥眉,所以這時的月相叫「娥眉月」。這種「娥眉月」只能在傍晚的西方天空中看到。到了農歷初八左右,從地球上看,月亮已移到太陽以東90°角。

這時我們可以看到月亮西邊明亮的半面,這時的月相叫「上弦」。上弦月只能在前半夜看到,半夜時分便沒入西方。上弦過後,月亮一天天變得豐滿起來,我們可以看見月亮明亮半球的大部分,這時的月相叫「凸月」。

到了農歷十五、十六時,月亮在地球上運行到太陽的正對面,日、月相距180°,即地球位於太陽和月亮之間 ,從地球上看去,月亮的整個光亮面對著地球,這時的月相叫「望月」或「滿月」。黃昏時滿月由東邊升起,黎明時向西邊沉落。

滿月過後,隨著日、月位置逐漸靠近,月亮日漸「消瘦」起來。它依次經歷凸月、下弦月和娥眉月幾個階段,最後,又重新回到新月的位置。我國習慣上把下半月的「娥眉月」稱為「殘月」。

上弦月和下弦月,娥眉月和殘月的相貌差不多,但它們出現的時間、位置及亮面的朝向是不同的。娥眉月和上弦月分別出現在傍晚和前半夜的西邊天空,它們的「臉」是朝西的,即西半邊亮;殘月和下弦月分別出現在黎明和後半夜的東邊天空,它們的「臉」是朝東的,即東半邊亮。

由於我國農歷日期是根據月相排定的,所以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有時靠它來判斷農歷日期及夜間的大致時間。月亮從新月位置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時間平均為29.53天,也就是說,月相的更替變化周期平均為29.53天,稱為一個「朔望月」。

『肆』 地球月球有多大見過這些圖,你會有莫名可狀的恐懼感。

從地球地面看向月亮,感覺月亮也就水盤般大小。但是在圖片上對比,其實月亮沒有想像中那麼小。


地球約比月球大49倍,質量是月球81倍


地球與附近相鄰的行星對比


可以看出,離太陽系最近的四顆行星之間的大小差別並不是很大


太陽系最外面的兩顆行星與地球對比,原來行星之間差距也可以那麼大


作為太陽系的中心天體,一出場就秒殺一眾小弟

而比太陽更大的是天狼星,你平時抬頭望星空,最亮的那一顆星星就是天狼星。(究極元氣彈?)


當你覺得為天狼星的巨大而感到震驚時,我建議你先平復一下心情,因為大哥,往往最後才出場

北河三,夜空中的21顆亮星之一,距離地球最近的橙巨星之一,長的那麼大,想看不到你都難


大角星,也是北天夜空中第一亮的恆星(天狼星和老人星為南天恆星),把地球丟進大角星,簡直就像沙子丟進沙漠里,找都找不著


然而,那麼大的大角星在浩瀚的宇宙中,也如小孩子一般


和雄牛座一等星對比,大角星估計連小孩子也算不上吧,最多隻能是個嬰兒


如果說雄牛座一等星是大人的話,那麼宇宙上肯定會存在巨人


心大星(又名星宿二,天蠍座的主星)中國古代又稱大火,屬東方蒼龍七宿的心宿,即龍心,用來確定季節。實在是無法想像得到,竟然會存在如此巨大的星球,難怪地球距離他五百光年,我們也能看得到


一山還有一山高,一星更比一星大


變星是指亮度與電磁輻射不穩定的,經常變化並且伴隨著其他物理變化的恆星。


宇宙一次又一次刷新我對星星大小的認知


不要以為左上角的還是心大星,心大星已經被擠到右下角瑟瑟發抖了。


仙王座VV星是一個位於仙王座的雙星系統,分別由一顆紅超巨星及一顆藍主序星組成,沒想到吧,這兩顆星星還是鄰居。不得不說,VVA真好看。(VVA星是藍色那顆,VVB是紅色那顆)


我們能已知最大的星體的即將登場了(2012前)


這是前任超級大星星扛把子大犬座VY,是已知最大的特超巨星,雖然特別特別巨大,但是質量只太陽的40倍而已。


想要上位的盾牌座UY


這顆恆星的體積能容納約50億個太陽,或6500萬億個地球,這是什麼概念?我也不知道,反正說厲害就對了。


還有比盾牌座還要大的 史蒂文森2-18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宇宙大了,什麼球都有,人類發現星體的步伐從未停止,再不遠的將來,還可能會發現更大的星球。對於人類來說,地球是踏破鐵鞋走遍一生,也不可能布滿足跡的龐然大物。對於地球來說,就算把自己炸了,也不能在史蒂文森2-18掀起半點浪花。對於宇宙來說, 史蒂文森2-18 只是一顆微不足道的小球而已。


接下來是我們的哈勃望遠鏡出場,帶你換個視角看星空










來源:網路貼吧

作者:氵星離月下彡

『伍』 初一到二十四的月相圖是什麼樣子的

初一到二十四的月相圖是不斷變化的;隨著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東向西移動一大段距離,它的形狀也在不斷地變化著,這就是月亮位相變化。

月球繞地球運動,使太陽、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對位置在一個月中有規律地變動。因為月球本身不發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見發亮部分是反射太陽光的部分。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陽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陽光。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陽直接照射的部分,這就是月相的來源。

月相周期變化:

1、新月。

約在農歷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位於太陽和地球之間。地球上的人們正好看到月球背離太陽的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見月亮,稱為新月或朔,這時是農歷初一。此月相與太陽同升同落,只有在日食時才可覺察它的存在。

2、蛾眉月。

新月過後,月球向東繞地球公轉,從而使月球離開地球和太陽中間而向東邊偏了一些。月球被太陽照亮的半個月面朝西,地球上可看到其中呈鐮刀形的一部分,稱為蛾眉月,這時是農歷初三、四。蛾眉月日出後月出,日落後月落,與太陽同在天空,在明亮的天空中,故看不到月相。只有當太陽落山後的一段時間和能在西方天空看到蛾眉月。

3、上弦月。

約在農歷每月初七、初八,月球繞地球繼續向東運行,月地連線與日地連線成90度。地球上的觀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邊亮,呈半圓形叫上弦月。假設觀察者位於北半球中緯度,則上弦月約正午月出,黃昏時,它出現在正南天空,子夜從西方落入地平線之下。

4、盈凸。

約在農歷每月十一、十二,在地球上的觀察者看到月球西邊被太陽照亮部分大於一半,即為凸月。凸月正午後月出,黃昏時在東南部天空,月面朝西,然後繼續西行,黎明前從西方地平線落下,大半晚可見。

5、滿月。

農歷每月十五、十六,月球運行到地球的外側,即太陽、月球位於地球的兩側。由於白道面與黃道有一夾角,通常情況下,地球不能遮擋住日光,月球亮面全部對著地球,稱為滿月或望。

6、虧凸。

農歷十六到-農歷二十二左右,滿月以後,亮區西側開始虧缺。此時的月相稱為虧凸月。

7、下弦月。

農歷每月二十二、二十三,太陽、地球和月球之間的相對位置再次變成直角,月球在日地連線的西邊90度。這時我們看到月球東半邊亮呈半圓形,月面朝東,稱為下弦月。它在子夜時升起在東方地平線上,黎明日出時高懸於南方天空,正午時從西方地平線落下,下半晚可見。

『陸』 上半月的月相變化(要有圖片,說清楚初一、初三、初五、初七、初九、十一、十三、十五的月相變化圖)

月亮是以日、月黃經差度數來計算的,分為八種(見下),其中主要是新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四種。

5.滿月(農歷十五即「望」、農歷十六即「既望」)

如圖1中E位置,此時太陽、月球位於地球兩側,由於白道面與黃道面有一夾角(平均為5度z左右),所以在大部分情況下,地球不能遮住太陽光,於是月亮亮面正對著地球,人們可以看到一輪明月。滿月在傍晚太陽落山時的東方地平線升起,子夜地位於正南天空,清晨時從西方地平線落下。整夜可見。

6.漸虧凸月(農歷十七到農歷二十三)

如圖1中F中位置,此時大半部月亮朝東亮。由於相對位置不同,漸虧凸月「虧」的是上面的一小部分,與漸盈凸月相對。漸虧凸月是黃昏後月出,正午前月落,大半晚可見。

7.下弦月(農歷二十三)

如圖1中G位置,日、地、月三者的相對位置再次成直角,此時看到的月亮是東邊亮。下弦月在子夜時升起,日出時懸於正南方天空,日中時從西方地平線落下,下半夜可見。

8.殘月(農歷二十四至農歷三十即「晦」)

如圖1中H位置,峨眉月亮面朝東。子夜後日出,黃昏前月落,黎明前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