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清代白同鎮紙值多少錢圖片
擴展閱讀
看裝修圖片哪個軟體多 2024-10-06 12:02:46
會計的女人圖片 2024-10-06 11:26:07
淘寶寶貝背景圖片大全 2024-10-06 11:17:32

清代白同鎮紙值多少錢圖片

發布時間: 2023-12-25 18:57:19

① 征:比較有名或不錯的上下聯

對 聯 故 事

28抬不動了

傳說有一次祝枝山碰見了一個叫徐子建的師爺。這位師爺自命不凡 ,傲氣十足 ,誇口說沒有能難住他的對子。這回相遇,他提出要和祝枝山比對子。祝枝山問:「誰出?誰對?」「當然是你出,我對嘍!」師爺滿不在乎地說。祝枝山微微一笑,說出上聯:

三塔寺前三座塔

徐子建一聽:就這個呀,有什麼難的?張口對出:

五台山上五層台

師爺正催促出個新對子時,祝枝山說 :「還沒完,我能加字。」「這有什麼?我也能填字。」祝枝山繼續說:

三塔寺前三座塔,塔、塔、塔

徐子建想都沒想,就說:

五台山上五層台,台……
他說不下去了 ,總不能說五個 「台」字吧?祝枝山說了句:「『抬』不動了吧?」哈哈大笑,揚長而去。

29遲對隱字聯

一次,唐伯虎正在田埂上觀賞風光,忽然一位老農挑著一擔河泥迎面走來 ,因為田埂太窄,必須有人讓路,才能通過。這時老農開口說 :「我出個對子你來對。對得上,我讓路;對不上,你讓路 。」唐伯虎欣然答應了。老農指著擔子說:

一擔重泥攔子路,

唐伯虎一聽,愣了好久,對不上來,只好脫鞋下水讓路。原來,這是個「隱字對」 ,「重泥」隱「 仲尼」,就是孔丘;子路是孔子的學生。意思是說,老師難住了學生。過了幾年 ,有一次,唐伯虎外出訪友,遇見一個官老爺坐船觀景後,在夕陽殘照中,纖夫們搖著船說說笑笑地往回走。唐伯虎看到這個景象,脫口吟出:

兩岸纖夫笑顏回。

他說的「纖夫」隱「 慶父」,是個壞傢伙;顏回是孔子的得意門生 。他高興自己對出了老農的下聯,雖然遲對了幾年,但總算對出來了。

30陳白陽對唐伯虎

有一次 ,唐伯虎和陳白陽到郊外遊玩 ,唐伯虎提出對對聯,陳白陽表示贊成 ,並提出 :以行至前庄酒店為限,誰輸了,罰酒吃。唐伯虎點頭同意,隨即出一上聯:

眼前一簇園林,誰家莊子;

陳白陽一聽,認為很容易對,可是一經琢磨,覺得並不那麼簡單 ,因為聯中的「莊子」既是一個書名,又指一個村莊。他邊走邊想 ,不覺走進了酒店 ,只好請客喝酒。他二人剛坐定,陳白陽猛然抬頭看見酒店牆壁上寫著 :「杜康傳技,太白遺風」兩行灑灑落落的大字時,他一把按住唐伯虎手裡的酒杯說 :「我對上了,你聽 !」隨口說出下聯:

壁上兩行文字,哪個漢書。

《漢書》是書名,「哪個漢書」也可解作哪個漢子書寫的,這與上聯「莊子」一詞兼多義手法是一致的。

31商人求俗聯

相傳,有個商號的老闆,請唐伯虎代寫對聯,唐伯虎靈機一動,揮毫寫了一副:

生意如春意,

財源似水源。

這副對聯,結構嚴謹,工整自然,淺顯明快,上下聯都用比喻,意味深長。但是,這個商人卻不滿意,要求寫得能通俗明白,顯而易見。唐伯虎沒法,只好揮筆再書一副:

門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蟲隊進隊出,

夜裡銅錢要象冬天虱子越捉越多。

32墨水化烏龍

明代的湯鼐小時候長得與眾不同,他的身體特別修長和瘦弱,面黃肌瘦的,可要是論學業,別人可比不上他,他是學童中的佼佼者,老師同學都挺喜歡他。有一天,朝廷中的一個大臣來到湯鼐的家鄉安徽壽州(今壽縣),他聽說這個孩子特別聰明,便把湯鼐叫來,試試對。他出的上聯是:

室內焚香,煙繞畫堂蟠白蟒

湯鼐聽了稍為思索了一下,便答道:

池邊洗硯,墨隨流水化烏龍

大臣聽了很高興 ,他覺得對句不僅快 ,而且內容想像豐富,所形容的池裡洗硯台的情景,有動有靜,如詩如畫,句子很優美。這個大臣被這個瘦弱的孩子的聰明才智感動得不知說什麼好 ,他親自出錢資助這個窮孩子讀書 。後來,湯鼐果然很用功,考中進士,升為御史,成了一個很有出息的人。

33切瓜分客

明代的蔣燾是有名的文學家,他從小就受父親的影響,吟詩作對,長進很快。有一次,他父親的一個很有學問的朋友來家裡做客,客人和他父親談得很熱烈,正在這時,外面下起了小雨,濺濕了窗戶。客人看見後馬上道出了一個上聯,讓在座的人答對:

凍雨灑窗,東二點,西三點

這句是析字聯,結合實景,把「 凍」「灑」兩字析成「東二點」,「 西三點」,這是它的奇妙之處。在座的人絞盡腦汁,苦苦思索,可是誰也對不上。一時間,氣氛很沉悶,大家都低著頭想,連切好的西瓜都忘了吃了。正在大家發愁時 ,站在一旁的蔣燾望著桌子上切好的西瓜,靈機一動,一句下聯跳入腦海里,他隨口就道出:

切瓜分客,橫七刀,豎八刀

在座的眾人齊聲叫好。蔣燾對的下聯中把「 切」「分」析為橫「 七刀」,豎「八刀」,以物敘事,上聯和下聯珠聯璧合,特別貼切。

34有杏不須梅

明朝有個神童程敏政 ,10 歲的時候,就遠近聞名了。安徽巡撫羅綺把他推薦給朝廷。大學士李賢很器重他,並且想招他為女婿。一天,李賢請程敏政到家中吃飯。吃到中間兒,李賢指著桌子的藕片,試探著問了一句:

因荷而得藕

這是一個由諧音而變成雙關的出句。表面意思是,因為有了荷花才得以生成藕。而「荷」與「何」諧音,「藕」與「偶」(配偶)諧音,這就產生了另一種意思:你要憑著什麼來為自己娶個好妻子呢?程敏政從話里聽出李賢挺喜歡自己,並且早知道學士的女兒十分漂亮、聰明和賢惠,就大膽地用對句表示了自己的傾慕之情:

有杏不須梅

也來個諧音雙關。看起來是說,有了甜杏就不再需要酸梅了,這本身也是一種比喻:有您家女兒這「 甜杏」,誰還找別人家「酸梅」呢?他更深一層意思是 :我三生有幸(杏),被您老人家看中了 ,還得到未來岳丈的親自關照 ,就不需要媒(梅)人了。李賢見他聰明過人,喜歡得不得了,後來,果真把女兒許給了他。

35乾隆為商號寫春聯

相傳 ,一年三十晚上 ,乾隆皇帝換上便服,到大街去巡視。見有一家鞋店門上沒貼對聯,便推門進去。只見店主人情緒不高。他問生意怎樣?店主人唉聲嘆氣地說 :「今年生意不好,沒心思貼春聯 。」乾隆皇帝說 :「我給你寫一副 。」店主人很高興,趕快拿來紙筆,乾隆皇帝當即寫了一副有趣的對聯:

大楦頭,小楦頭,打出窮鬼去;

粗麻繩,細麻繩,引進財神來。

橫批是 :「鞋店興隆」。

乾隆皇帝給鞋店寫對聯的事很快傳開了,城裡城外到處議論 ,人們紛紛來到鞋店觀看皇帝寫下的對聯 。店主人興高采烈,殷勤接待,鞋店買賣果然很快興隆起來。

36對聯中的人名

明代弘治年間,江西貴溪有一個叫夏言的人,他小時候勤奮好學,才華出眾。有一次,15 歲的夏言跟著父親夏鼎去參加宴會 ,在酒席間 ,李尚書看了看周圍出了一條上聯讓大家對:

孟春季春惟少仲

在座的人,都你看我、我看你,沒人能對上,不料,小夏言站起來,先向父親行個禮,說聲「 請父親原諒」,然後高聲答道:

夏鼎周鼎獨無商

他的聯句剛答完,大家都連聲叫好。因為,當時在場的有同榜的考生孟春、季春、周鼎等人,李尚書出的聯句中,既包含了兩個考生的名字,又用了古人對十二個月的別稱:春天三月,正月為孟春 ,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合稱三春。夏、秋、冬三季也是這種叫法。正巧,在坐的只有「孟春」 ,「季春」,缺少中間的「仲春」。少年夏言的對句,既嵌有其父親的
姓名和另一考生的名字 ,又用上「 夏、商、周」三個朝代名稱,也是只有「夏」和「周」,缺少二者之間的「商」。因為按舊時的規矩,兒子不能直接叫父親的名字,所以他才先向父親施禮表示請求原諒。

37得意地站起來

明代的愛國者楊繼盛 ,從小勤奮好學 ,在學館里上對課時,每次對句,都很巧妙。有一次,學館里的老師外出,學生們在教室里趁機玩起了游戲,正玩在興頭兒上,不料老師突然回來了,大家慌忙四處躲藏。老師生氣極了,罰他們挨個兒站好,排成一排跪下。同時 ,出個對子,誰答上來誰就可以免罰;答不上來繼續跪著。老師拿學生們剛才的神態出對道:

藏形匿影

別的學生都答不出來,只見楊繼盛微微一笑,答道:

顯姓揚名

老師滿臉的怒氣一掃而光,趕快讓楊繼盛起來,並讓大家向他學習。

38徐文長無言對知府

明朝時候,杭州有個知府,自高自大,目中無人。當他得知徐文長在杭州賦詩作畫,受到人們的贊賞時,大為不滿,認為小小百姓,竟敢在我管轄的地區賣弄筆墨,便派人把徐文長召來 ,提出要出對聯句 ,答對不上,就要把徐文長趕出杭州城 。徐文長鎮定自若,滿口答應。知府領徐文長到西湖岸邊,指著六和塔,朗誦他出的上聯:

六塔重重,四面七棱八角;

徐文長聽了,並不開口,只是揚了揚手。知府認為徐文長對不上,暗自歡喜。他得意忘形地指著保俶塔,又出了一句上聯:

保俶塔,塔頂尖,尖如筆,筆寫五湖四海;

徐文長還是一言不發 ,只是指了指錦帶橋 ,向知府拱拱手,然後,又兩手平攤,向上一舉。
知府見徐文長還不回答,神氣十足地說 :「連一句也對不上,還算什麼才子 !」立即下令 :「趕快把他趕出杭州 。」徐文長聽了,哈哈大笑,理直氣壯地說 :「休得無禮!下聯早就對好了。」知府怒氣沖沖地說:「你敢無理狡辯,愚弄本府?」徐文長回答說,你是口出,我是手對。我對第一聯,是揚了揚手,就是說:

一掌平平,五指三長兩短。

我對第二聯 ,指指錦帶橋 ,拱拱手,兩手平攤,向上一舉,就是說:

錦帶橋,橋洞圓,圓似鏡,錦照萬國九州。

知府聽了,啞口無言,悻悻而去。

39樹下乘涼遇「神童」

明朝 ,湖廣巡撫顧應璘聽說荊州府出了個「江陵神童」,他很愛才,特地前來荊州古城察訪。正是六月天氣,顧應璘等人風塵僕僕地來到江陵縣岑河口附近的東司廟。廟前有一棵大樹,枝繁葉茂,如同華蓋,正好乘涼。 廟里的和尚聽說巡撫大人駕臨廟門 ,連忙從廟後西瓜地里,摘了幾個大西瓜,送給巡撫和官差們解渴去暑。忽然,巡撫顧應璘見景生情,隨口念出一副對聯:

東司和尚送西瓜,些小禮物;

恰巧,在廟里教書的老先生前來參見巡撫大人,打斷了巡撫的詩興 ,下面一聯對不上來了 。他怕漏了底子,佯裝考查說 :「請先生與我對出下聯。」可是 ,這位老先生是個村學究 ,他想破了腦殼也對不出來,急得滿頭大汗。顧應璘十分掃興,只好到廟前大樹下乘涼吃西瓜。這時,有個十來歲的學童上前問老先生道 :「先生,你為什麼事著急呀?」老先生說:「剛才巡撫大人出了一副對聯,要我對出下聯,我實在對不出來喲!」學童又問:「上聯怎講?」老先生說 :「東司和尚送西瓜 ,些小禮物 。」學童笑道:「此聯好對 !」老先生著急問 :「怎麼對呀?」學童對答:

南極仙翁拜北斗,天大人情。

老先生如獲至寶,連忙跑到廟前大樹下,稟道 :「撫台大人,我對上了……」 「怎麼對法?」「南極仙翁拜北斗,天大人情 。」顧應璘放下手中西瓜,拍手叫絕:「妙哇!真妙……」顧應璘略一沉吟,轉而問道 :「此聯是何人所對?」老先生只好如實回答 :「是門下的一個小學童 。」顧應璘立即派人把小學生叫來,問道 :「你叫什麼名字?」學童回答:「張白圭!」張白圭是張居正童年的名字。傳說,張居正誕生前夕,他的曾祖父張誠夢見一輪明月落到自家的瓮缶雲內 ,接著從瓮缶雲內冒出來一隻白色的烏龜。第二天,家中添人進口,就給這個嬰兒取名叫「白圭」,「圭」是「龜」的諧音。巡撫顧應璘喜出望外,原來面前站著的小學童,就是他要尋找的「江陵神童」。

40萬家疾苦早關心

明代進步思想家、文學家李贄,號卓吾,又號宏甫,做過雲南姚安知府。他在自己的大廳里,掛上一副對聯:

從故鄉而來,兩地瘡痍同滿目;

當兵事之後,萬家疾苦早關心。

這副對聯,對仗工整,寓意深邃。李贄是泉州晉江(今福建泉州)人,他從故鄉出發到雲南,沿途看到民間疾苦,所以寫了這副對聯來警厲自己。由於他看到明王朝的官僚統治腐敗 ,後來從事講學和著述,著有《李氏焚書》、《續焚書》等,對封建傳統教條和假道學進行了大膽的揭露,終被明朝統治者以「敢倡亂道,惑世誣民」罪名,迫害致死於獄中。

41葉向高巧對翁正春

明朝天啟年間,宰相葉向高一次外出,路過福州府,看望新科狀元翁正春。在談笑中,葉宰相說 :「老夫今晚恐怕進不得西門了 。」翁正春聽了,心裡明白他說的意思,便指著他家的房子笑著說了一聯:

寵宰宿寒家,窮窗寂寞;

葉向高一聽,翁正春出的上聯,用的完全是寶蓋頭,他經過思索,便對說:

客官寓宮宦,富室寬容。

當晚 ,葉向高便住了下來 。第二天吃過早飯,葉向高辭別 ,翁正春送行 ,經過一個池塘,見池裡鴨泳魚躍,葉向高說,狀元昨夜講「窮窗寂寞」,實際並非如此,他指著池塘說,你看:

七鴨浮塘,數數數三雙一隻;

翁正春一聽不慌不忙,也指著池塘,笑著說:

尺魚躍水,量量量九寸十分。

「數數」是動詞,迭字 ,「數一數」的意思 ;「數」是名詞 。「數數數 」即數一數鴨的數目 。「量量」是動詞,迭字,「量一量」的意思 ;「量 」,是名詞 。「量量量」即量一量魚的身長。這種對聯技巧性很強,使人讀了饒有興味。

42嘲「文正公」

清代,有一個老奸巨滑的大官僚,叫曹振鏞,他奉行「多磕頭、少說話」的為官之道,博得皇帝寵信,官運亨通,當了從乾隆到道光的三朝元老 ,一直爬到大學士 、軍機大臣的高位,列為功臣,顯赫一時。他死後,謚號「文正」。當時有人寫了一副對聯,巧妙地把「文正」嵌入聯內,嘲笑奚落這位赫赫有名的「文正公」:

焉用文,閱試卷偏旁必黜,是以謂之文;

奚其正,收炭敬細大不捐,則不得其正。

一個既不文又不正,只求皇帝歡心,不管吏風腐朽,只爭自己利祿,不管群眾死活的老官僚,卻博得了個「文正」的美謚,怎能不受到天下人的笑罵和譴責呢?

43林大秀與葉先生

明朝嘉靖年間 ,在廣東潮州東莆區山兜鄉出了一名狀元,叫林大欽。他小時候非常聰明特別喜愛文學,每當大人們吟詩作賦,他都要想法聽聽,所以,他寫詩作文進步很快。有一天,有位叫葉梅開的私塾先生專程來看他,想考考這個孩子。見了他以後,先生特別詼諧地出了上句:

竹筍初生,何時稱得林大秀

這個出句的意思是 :你林大欽現在好比一株「初生」的「嫩筍」,什麼時候才能長成秀茂挺拔的竹林呢?林大欽心領神會,本來想馬上作聯來回答,可一想到先生以自己的「林」姓作文章,便決定拿先生的名聯成一對,他腦筋一動,便有了:

梅花開放,哪曾見過葉先生

「葉梅開」是先生的名字,這三個字全都嵌在聯中,比先生只將「林大」二字嵌入,更加巧妙。葉梅開先生聽了以後,非常贊賞他的機敏,便特意收他為弟子,讓他專心去攻讀,後來,果然中了狀元。

44蒲松齡寫對聯

著名古典小說 《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 ,十分喜愛對聯。蒲松齡雖然胸有奇才,卻屢試不第,一氣之下,他憤棄舉業,肆力為文。作文前,他特地在自己的鎮紙銅條上刻下了一副自勉的對聯: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蒲松齡不僅用對聯激勵自己憤發著書,而且在他的著書中也多有妙聯。在《狐聯》篇中 ,狐仙化為二美女,嘲弄假道學的焦生,出聯雲:

戊戍同體,腹中止欠一點;

焦生不能對,狐仙自對曰:

己已連躍,足下何不雙挑。

此對構思巧妙,以拆字法帶雙關語,有較高的造詣。在《陵縣狐》篇中又有聯雲:

破故紙窗欞有隙,

旋復花背面多情。

也許是蒲松齡的一生與對聯有著不解之緣吧,死後人們也用對聯紀念他。一代文壇巨匠郭沫若,就曾在山東淄川蒲松齡故居里的「聊齋」廳堂內,寫下了這樣一副對聯:

寫鬼寫妖,高人一等,

刺貪刺虐,入木三分。

45文武狀元

相傳,明代楊慎考中狀元後,在從水路返家的途中,遇上了一位武狀元的船。兩只船誰走前誰走後,直接關繫到各人身價,一時互不相讓。武狀元沉思半晌,眉頭一皺,對楊慎道 :「我有一聯,你能對上,我甘願尾後 。」他出的上聯是:

二舟同行,櫓速哪及帆快;

武狀元利用諧音,既指物,又指三國時的魯肅和西漢時的樊噲,含有「文不及武」之意。楊慎當時未能對上,只得忍辱居後。此事過後 ,楊慎耿耿於懷 ,直到兒子娶親之日,還在思慮。這天,當「拜堂」之聲喚起鼓樂時,他猛地拍案叫道:「有了 !」原來,他此時終於對上了幾十年沒有對上的對聯:

八音齊奏,笛清怎比簫和。

楊慎這聯也是利用諧音,既指物,又指北宋中期的武將狄青和西漢時的蕭何。狄青是武將,蕭何是文官 ,「武不及文」。對是對上了,也算是報復了 ,不過卻成了楊狀元一生的憾事。

46小木匠解難

明代抗清名將熊廷弼,是很有學識的人。因為他少年時學過木匠,人稱「小木匠 」。這「小木匠」從小刻苦讀書,聰慧過人,特別善於對對子。據說,書院山長(即主講老師)的岳父去世時,這位山長想寫一副輓聯表示哀悼。可是當他寫出上聯以後,下聯怎麼也寫不出來了。他的上聯是:

淚滴江漢流滄海

在一旁觀看的小學生熊廷弼上前對出了下聯:

嗟嘆嚎啕哽咽喉

大家一聽,都感到很驚奇 ,上聯都是三點水的偏旁部首,熊廷弼對的卻是七個口字偏旁的字,而且意思不但很連貫,也很形象:因為哭喊,把喉嚨都哭啞了,這是多麼悲傷呀!有人還說,這下聯對的比上聯還形象,還確切。

47逗號的妙用

從前,有個地主想誇耀自己的財富,過年時請人寫了一副對聯:

養豬大似象,耗子已死完;

釀酒缸缸好,作醋壇壇酸。

古時候對聯,實際上是沒有標點符號的,引文中標點是根據作者的原意加上去的。當沒有標點的對聯貼出去以後,有個窮秀才看了,用筆在上下聯中各點了一個逗號,對聯便成了:

養豬大似象耗子,已死完;

釀酒缸缸好作醋,壇壇酸。

這副對聯經這樣一改,意思就完全變了。第二天,過路的人看了對聯都捧腹大笑。笑聲驚動了地主,他出門一看,立刻氣得昏了過去。

48對聯中的傲與謙

明朝末年 ,有個文學家叫倪元璐 ,當過大官,寫了不少書,又善於書法和繪畫。一次,在朋友家客廳里,看見掛著一副對聯:

囊無半卷書,惟有虞廷十六字

目空天下士,只讓尼山一個人

所謂十六字,是一些人修心養性的十六字訣(「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 ,允執厥中」)。尼山 ,是指孔子。倪元璐心想 :「這位老兄也太狂妄了,竟把自己當作聖賢。驕傲是無知的表現呀!」他回到家中,嘆息一番,也寫了一聯,掛在牆上:

孝若曾子參,方足當一字可

才如周公旦,容不得半點驕

曾子,就是曾參,孔子的學生,以孝順母親而著名;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有名的賢相。對聯的意思是:一個人孝如曾子 ,只不過是做到為人道德的一個方面;一個人才如周公,也不能有半點驕傲。後來,朋友到倪家回訪,看見牆上這副對聯,聯想自己的那一副,不禁臉紅了……

49康熙題「松鶴」聯

清代,著名學者陳夢雷,字則震,號省齋,因得康熙的賞識,被派去陪伴第三個皇子誠隱郡王胤祉讀書,陳夢雷為胤祉搜輯古今圖書資料,編纂一部大部頭的類書 ,他「目營手撿,無間晨夕 」,工作很辛苦,康熙賞給他一所宅第,還親自為他題寫了一副對聯:

松高枝葉茂,

鶴老羽毛新。

陳夢雷得到這副對聯,如獲至寶,他選取上下聯句首「松鶴」二字 ,把自己的書齋取名為「松鶴山房」,又把自己的詩文編為《松鶴山房詩文集》(共二十九卷)。陳夢雷又號松鶴老人。

50臨刑訴苦酸

明末清初文學批評家金聖嘆,很有學問。他能文能詩,尤其喜歡批書,他曾對《水滸》,《西廂》等名著進行過批註,很有影響。傳說,有一次金聖嘆到一家寺院閑住。半夜起來找寺院主持,說他想批點佛經,老和尚說,要批點佛經不難。我有個對子,你對得上 ,我馬上拿出佛經請你批點。金聖嘆滿口答應,請老和尚說出上聯。當時正是半夜時分,老和尚不加思索,脫口出聯:

半夜二更半,

金聖嘆聽了苦苦思索,始終對不出下聯 ,只得敗興而歸。清初,金聖嘆因抗糧哭廟案被判死刑。臨刑時正值中秋,忽然對出了老和尚的那句上聯:

中秋八月中。

金聖嘆高興極了,趕忙要兒子去告知老和尚。金聖嘆為批點佛經而苦心對對,終於對上了,心裡異常興奮,但批點佛經未成,卻是終身憾事。臨刑前,他的兒子帶了酒菜去生祭,金聖嘆一邊吃,一邊出了一上聯,要兒子馬上對出下聯。那上聯是:

蓮子心中苦,

以「蓮子」諧「 憐子 」。可是,他的兒子早已泣不成聲,哪裡還對得上來 ;金聖嘆把兒子嗔怪了一頓,然後代他對道:

梨兒腹內酸。

這里以「 梨兒」諧「 離兒 」。金聖嘆面對死神,心神不亂,作對如此清醒,動情,所以,稗史中稱其為奇才。

梨兒腹內酸。

仍然是利用「梨兒」與「 離兒」的諧音。這一「苦」一「酸」,道盡了父與子生離死別的悲痛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