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明清瓷器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雪地里的植物有哪些圖片 2024-10-09 06:29:01
庭院木門圖片大全 2024-10-09 06:18:37

明清瓷器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3-12-13 22:04:54

1. 距今100來年的青花瓷器能值多少

時至明末清初,因為時局易改、文化變遷、經濟轉型等原因,青花迎來了一次精彩的美學轉型,生產出極具時代特徵的瓷器。

趁著嘉德四季北京拍賣之時機,我們一探明末清初青花瓷的萬千世界。

Lot 3642明崇禎 青花綵樓記之探寒窯人物故事圖案缸

直徑:22.6 cm

來源:倫敦古董商 John Berwald 舊藏

參閱:中國嘉德2020年7月16日拍賣會第4473號(成交價:RMB 575,000)

估價:RMB 3,100,000 - 4,000,000

明末清初青花瓷的一大特徵,是紋飾出現了大量人物圖案。這種轉變與時局有著莫大關系。

真正意義的青花瓷始燒於元朝,當時許多紋飾皆以歷史人物、戲曲故事為主題,舉如大家熟悉的「鬼穀子下山」、「蕭何月下追韓信」等等。惟至明初,青花瓷的人物紋飾驟減,圖案以花鳥、園景、海水等為主。學者認為如此突變,主要是因為明初施行的高壓統治所致。

Lot 2816明永樂 青花折枝花果紋梅瓶(本場成交冠軍)高度:29 cm

  • 傳十九世紀售於英國

  • 香港蘇富比,2015年10月7日,lot 3607

  • 估價:RMB 12,000,000 - 22,000,000

  • 成交價:RMB 25,300,000明代永樂、宣德兩朝(行內習慣合稱永宣)的青花瓷之所以成為一代名器,與它的顏料呈色有莫大關系。

  • 永宣兩朝使用來自西亞的入口顏料「蘇麻離青」,燒成的青花發色絢麗鮮艷,常見暈散現象。色閃黑藍或深藍者,凝聚處可見自然形成之黑褐色結晶斑,深凹胎骨。基於「蘇麻離青」的這個特點,永宣青花雖然少有描繪人物,但渲染花鳥、海水、園景卻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同在宣紙作畫留下的筆觸、墨痕,極富風韻。永樂一朝的官窯瓷器精彩出眾,皇帝本人當然也是一大主因。

  • 如此文化氛圍與經濟環境之下,戲曲、小說、版畫涌現,廣受黎民百姓以至士大夫所喜。可以想像,這種風格很快也蔓延到瓷器生產之上,故青花瓷於明末起出現大量人物主題紋飾。

    以此崇禎年間的青花瓷缸為例,就取材自明末喜劇《綵樓記》的「探寒窯」一段。故事背景是宋朝,講述宰相劉懋之女月娥於綵樓拋球招婿,選中寒儒呂蒙正,惟劉懋厭男方窮苦,逼女退親。

    Lot 3634明崇禎 青花抱璞刖足人物故事圖大筆筒高度:21.8 cm題識:抱璞荊庭愁刖足,遺珠滄海嘆奈何估價:RMB 2,540,000 - 4,500,000

    中國很早就有飾以詩文的陶瓷,但一般不會同時繪以圖畫。直至明末清初,詩畫結合的先河於青花瓷開初。好像此筆筒上寫的「抱璞荊庭愁刖足,遺珠滄海嘆奈何」,就有著清楚的點題作用。

    Lot 3635明崇禎 青花訪賢圖大筆筒

    直徑:20.3 cm

    估價:RMB 1,600,000 - 2,300,000

    期才定型為直筒。此件筆筒直口微撇,筒腹微束,可說是器形過渡時期的印證。

    Lot 3638明末清初 青花蟾宮折桂人物故事圖花觚高度:41.5 cm來源:托馬斯(Thomax)舊藏著錄:《Kinesisk Keramik - Kollektion Thomax》,Arabian Museo,赫爾辛基,1994年,圖72《雄奇昳麗 - 2017年度佳趣雅集會員珍藏特展》,梁曉新主編,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17年,第62-63頁,圖13估價:RMB 1,800,000 - 2,800,000體量碩大,器形端莊挺拔,青花發色上佳,另一件符合「上品細料器」的青花瓷器。外壁以青花為飾,分繪三層。頸部繪以蟾宮折桂圖,三位儒士騰雲駕霧而來,作揖拜狀,背景高閣廡殿隱約可見。半開光式蟾宮之中,嫦娥身姿綽約,持桂而待。腹部與脛部以勾線平塗之法分繪纏枝靈芝紋及倒垂蕉葉紋,紋飾勾勒精細,渲染規矩,彰顯了明末清初瓷器精細的繪畫風格。

    Lot 2802清乾隆 青釉描金銀如意紋「愛奧尼柱式」螭耳小瓶「大清乾隆年制」款(本場成交亞軍)
    高度:13.6 cm

  • 法國Omer Blot 將軍舊藏

  • 倫敦佳士得,2008年5月13日,lot 61

  • 北京拍賣會,2010年6月4日,lot 4161

  • 估價:RMB 6,000,000 - 9,000,000

  • 成交價:RMB 6,900,000法國陸軍參謀總長Omer Blot(1824-1894)曾於十九世紀中後期在北京服役。期間,他於京城古玩店內購入多件小巧玲瓏的清代古董珍玩,除了此青釉描金瓶以外,還有一對乾隆時期的白玉太平有象盒,以及一件具「乾隆年制」四字料款的銅胎畫琺琅水丞。

  • 他離世以後,收藏的中國古玩藝術由家人繼承,雅蓄超過一個世紀之久。直到21世紀,這些珍玩方於倫敦佳士得同場釋出。清朝不少官窯瓷器都受到西方藝術及美學影響,包括繪畫之立體感與巴洛克裝飾風格等等。這件青釉描金小瓶則更為直接,以古希臘的「愛奧尼柱式」為紋飾靈感。
  • 明末清初青花瓷的另一變革,是逐步借用水墨畫的皴法來繪山石,帶出遠近疏密之立體效果。此種分水畫法和皴法後來在康熙時期達至高峰,突破傳統平塗,使青花色繽紛多姿,獲譽為「五彩青花」。此件青花瓷稱為花觚,器形源自古代青銅酒器「觚」,由於瓷觚用於插花擺設,故稱「花觚」。明末花觚為撇口、長直身,正如此品一樣。後來大概至康熙時期,漸漸改變成大撇口、 長頸、圓鼓腹、脛外撇的模樣,就好像下面的康熙朝花觚一樣。是故,此兩件青花瓷可說就是明末清初花觚器形變遷之印證。

    本花觚著錄於《Kinesisk Keramik - Kollektion Thomax》(上圖)及《雄奇昳麗 - 2017年度佳趣雅集會員珍藏特展》(下圖)

    Lot 3576清康熙 青花元稹愛菊、春夜宴桃李園人物故事圖花觚「大明成化年制」款

    高度:45.3 cm

    估價:RMB 2,500,000 - 3,500,000

    柯蒂斯伉儷為美國名藏家,為維珍尼亞藝術博物館董事會成員,對藝術審美要求極高,所藏以明末清初青花瓷器為主。女方亦曾為紐約華美協進會策劃英國名藏家巴特勒(Butler)家族十七世紀瓷器展。

    Lot 3626清康熙 五彩折桂圖將軍罐一對

    高度:34.5 cm

    來源:香港魯氏父子(P. C. Lu&Sons)舊藏

    估價:RMB 2,350,000 - 3,800,000

    Lot 2801清雍正 仿哥釉鋪首尊「大清雍正年制」款(本場成交季軍)高度:25.6 cm

  • 香港佳士得,1992年9月29日,lot 555

  • 雲海閣張宗憲先生珍藏

  • 香港佳士得,2005年5月30日,lot 1488

  • 估價:RMB 3,000,000 - 5,000,000

  • 成交價:RMB 6,210,000
  • 中國陶瓷發展史上,汝、官、哥、定、鈞合稱「五大名窯」。當中,由於哥窯窯址至今尚未被發現,致使學術界對哥窯有諸多說法。存世哥窯瓷器一般胎色較深,釉色有青灰、粉青、米黃等,釉層凝厚如脂,釉面潤澤如酥,而且基本都開有大小、深淺不一的裂紋,俗稱「金絲鐵線」。

    哥窯瓷器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明、清至今,一直被視作名瓷而仿燒。

    從傳世和考古發掘獲得的實物來看,一些地方窯受哥窯瓷器影響,曾結合當地實際燒造出頗具地方特色的開片釉產品。景德鎮御窯則在明代宣德年間已成功仿燒哥窯瓷器,清代雍正、乾隆時期達到興盛,此件鑒藏界風雲人物張宗憲舊藏的鋪首尊正是一例。

    白居易《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懷》詩雲「桂折一枝先許我,楊穿三葉盡驚人」,「桂折」即「折桂」。晉人郄詵以賢良對策中上第,自喻為「桂林之一枝」,後把奪冠登科比喻成折桂。折桂圖這類比喻狀元高中的主題,對歷代讀者人而言俱是夢想,康熙一朝自然也不例外。此對康熙五彩將軍罐為香港魯氏父子舊藏。魯氏父子有限公司,香港藝術品商會成員,1976年成立,主要經營玉器、瓷器、象牙製品,至今已傳至家族第四代。90年代初,大英博物館就曾經從魯氏父子有限公司購買過數件中國藝術品。

    Lot 3653清乾隆 青花雲龍紋大缸

    直徑:64 cm

    估價:RMB 1,100,000 - 1,800,000

    明末清初青花瓷之旅暫時完結。不過看到此青花雲龍紋大缸,筆者決定額外「+1」,最後談談這件乾隆青花瓷。此缸唇口,束頸,弧腹及底內收,內挖式圈足,體量碩大,氣勢頗為恢宏。頸部青花留白連珠紋一周,腹部繪趕珠龍紋。畫面中四條立龍碩首虯身,須發上昂,五趾怒張,於雲朵雲間呈憤怒奪珠狀。整體描繪細膩,須發鱗片纖毫畢現,毫發不爽,青花暈染不漫不溢,層次清晰,龍首刻畫處尤見功力,以青花濃淡色階及點染技法突顯出龍首肌理的明暗變化,極具立體效果,彰顯乾隆御窯高超的制瓷水準。脛部繪以江崖海水紋,具有驚濤駭浪中江山永固的吉祥寓意。

    Lot 2817明宣德 青花纏枝花卉紋盤「大明宣德年制」款(本場成交殿軍)直徑:27.6 cm

  • Sam P. Williams舊藏

  • 紐約佳士得,1981年11月9日,lot 114

  • 倫敦佳士得,1997年6月9日,lot 63

  • 著錄:《佳士得圖說中國陶瓷史》(Christie』s Pictorial History of Chinese Ceramics),Anthony Boulay著,牛津,1984年,第123頁,圖2

  • 估價:RMB 4,300,000 - 6,300,000

  • 成交價:RMB 4,945,000
  • 永樂、宣德的青花風格非常接近,又使用相同的「蘇麻離青」顏料,故收藏界有永宣不分之說。

    兩朝瓷器的其中一大明顯分野,可說在於「年款」。

    中國陶瓷史上,永樂一朝率先以統治年號為落款。不過,永樂官窯瓷器大部份都是無款的。帶款例子極少,基本上只在博物館或考古出土看到,而且暫時只見「永樂年制」四字款一種。

    至宣德一朝,官窯瓷器落款的風氣更為普遍,就好像此件青花盤上的「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

    乾隆時期,御窯制瓷工藝達到歷史的頂峰,特殊品種更稱一代之奇,如清末許之衡《飲流齋說瓷》載:「至乾隆則華縟極矣,精巧之至,幾於鬼斧神工」 ,足見後世對乾隆瓷器的高度贊譽。

    本品無論器型,還是畫工,皆折射出盛世氣象下皇家追求恢宏華麗的氣度。北京故宮坤寧宮薩滿神廚置有兩件乾隆青花游龍戲珠紋大缸,與本品造型及繪畫題材較為相似,同時故宮所藏龍缸肩部兩側亦留有與本品相似之圓孔,為燒造前所置,目的或為搬運和運輸方便而為之。

    另外,從乾隆三年(1738年)命宮廷畫家所繪《陶冶圖冊》「圓琢洋采」一圖中,可以看到與本品頗為類似之青花龍缸,足見此類龍缸在同期御窯瓷器中的地位。

    坤寧宮屬紫禁城內廷,為明清兩代皇後居所,從坤寧宮所置同類型龍缸,推測此缸曾經亦或同樣置放於清代帝後居所等重要位置,其品級之高堪稱同期作品佼佼者,頗值珍視。

2. 明成化青花瓷碗價格多少民窯與官窯怎麼區分

明成化青花瓷碗如果品相良好的話,價值一般不會低,下面的拍賣能說明:

2013年10月,香港蘇富比舉行了一場規模龐大的中國藝術品拍賣會,一件青花秋葵紋小碗,以清雅迷人的藝術芳華征服了所有在場的中外人士,最終以1.41億港幣成交,再一次為神話般的成化瓷器增添了一份令人目眩神迷的光環。

也許這樣的價格在今天這個拍賣價格屢創新高的時代,你不會覺得驚奇,但是當年這個碗的估價是8000萬,以6500萬港元起拍,最終成交價加上傭金約是1.41億港元。

區區一個口徑僅為14.5厘米的青花小碗,僅用了不到三分鍾的時間,在當時就締造出明代瓷器世界第二之高價,成為當時香港蘇富比40周年慶典拍賣會上最耀眼的明珠。

民窯與官窯怎麼區分?景德鎮王掌櫃認為主要體現在瓷器產品的製作目的、樣式設計、製作場所、原材料選擇、工藝標准、成品甄選、以及法規條例等諸多方面。下面,王掌櫃簡單說說官窯與民窯的區別。

1、製作目的

通常情況下,官窯製作主要有日常用瓷與祭祀瓷兩大目的。

與官窯相比,民窯製品也以日常實用瓷為主,只是製作質量相對落後,造型不太講究。明清時期民窯外銷瓷製作空前壯大,並發展到外國商人設計紋樣,再由各地窯場按圖紙燒制、提供。現在看來,這應該是明清民窯發展超越官窯的最大亮點。

2、樣式設計

明清官窯瓷的樣式設計主要包括造型與紋飾兩方面,都由內府設計完成。「內府」是皇宮內負責監管製造器具的部門,也稱「內務府」。由於統治者對官窯器物樣式涉及、過問,導致各自時期的官窯器製作風格也與統治者審美觀密不可分。同時,設計者多是畫院名手,令圖案紋飾「皆當時殿中畫院人遺畫也」,因此,官窯的設計質量都很高。民窯在樣式設計方面相對簡單,只要大眾喜歡,商家滿意,就有發展前途。另外,由於涉及人員少,樣式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隨時變更調整。因此,與官窯相比,民窯在樣式設計方面多了隨意,少了拘謹。

3、製作場所

藍浦在《景德鎮陶錄》中記載:「洪武二年,設廠於鎮之珠山麓,制陶供上方,稱官窯,以別民窯。設大龍缸窯、青窯、色窯、風火窯、匣窯、大小橫窯六種共二十座。」 洪武三十五年,改陶廠為御廠。

清代除了景德鎮御廠製作官窯外,康雍乾三朝還在清宮造辦處使用御廠燒制好的填白瓷胎製作琺琅彩,該類製品堪稱官窯極品。由於製作時間短暫,製品數量有限,只能算在官窯制瓷歷史上的特例。

民窯燒制場所非常復雜,明清疆土遼闊,百姓在大江南北、黃河上下因地制宜,其中較有成就的民窯就有景德鎮窯、龍泉窯、定窯、耀州窯、德化窯、博山窯等,數量之多,體系之廣,令筆者無法深入探討。相對而言,明清官窯製作單純很多,只是景德鎮窯系中的一個分支,涉及層面並不復雜。

4、原材料選擇

制瓷原材料主要以胎土、釉料以及彩料等為主。統治階級掌握著國家政權,為了體現自己至高無上的地位與優越性,經常利用手中權力限制民窯瓷器自由製作與發展。

1.胎土

史料證明元代已經出現被統治者壟斷使用的「御土」。到了明代,該土又被稱為「官土」、「麻倉官土」。由於統治階層對這類優質陶瓷原料壟斷、獨享,使得官窯器的瓷胎質量出類拔萃,遠優於同時期景德鎮民窯製品。

2.釉料以及彩料

官瓷瓷器表面一般都塗有一層薄薄的釉,它是以石英、長石、硼砂、黏土等為原料製成。制瓷者將其加水稀釋,塗在瓷胎表面,燒制後形成一層玻璃釉。釉通常具有保護、裝飾美化瓷器的功能。因為釉內通常會含有各類微量元素,它們在不同情況下會產生不同釉色。於是,制瓷者經常利用這一特點,調整釉內元素成分,改變釉色,以致出現銅紅、鈷蘭、鐵黑、金紅等釉色。

製作彩瓷時,還需要用到不少彩料。彩料有些被混合在釉內使用,有的則單獨使用。彩瓷初創時期,因為製作尚不普及,顯得技術先進、造價高昂,只有御廠才有相關技術與財力開發應用。更多情況下,統治者嚴禁民窯私自燒造色釉。

違反條例者,所受處罰極其殘酷。因此,僅就彩料應用,民窯已經失去使用權,更談不上與官窯競爭,瓷器色彩多樣性方面自然無法與官窯器並駕齊驅了。

5、製作工藝

對國家最高統治者而言,不論宮內日常用瓷、賜予群臣及外來使者的賞賚製品,還是國家出面的祭祀用瓷、海外貿易瓷,都關繫到國家榮譽、皇權尊嚴。為此,統治者不得不苛刻要求、不計工本、力求完美,這些因素促使景德鎮御廠匯集天下英才。於是,技藝高超的制瓷工匠,使用本朝最優良原材料,以最嚴謹製作態度,在威嚴皇權下,必然能夠製作出當時最高水準的瓷器。鑒於這些原因,中國瓷器製作史上,歷代官窯瓷一直被看做為該時期瓷器製作最高峰,不僅質量凌駕於民窯,紋飾、造型也足以引導全國制瓷發展方向。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謝謝

3. 傳世的明代洪武官窯瓷器(圖)

傳世品中有一部分明代洪武時期燒造的官窯瓷器,這部分器物,過去一直鮮為人知,直至上世紀中即1964年南京明故宮玉帶河遺址出土的許多明代瓷器標本中有一部分被確定是明初洪武時期燒造的官瓷,這一真相才為世人了解。實際上,傳世品中有一大批景德鎮瓷器是洪武瓷器。這些瓷器分藏於國內外一些大博物館和相關機構內,也有部分在私人藏家手中。這里擬對這部分瓷器作一統計和簡述。當下藏品出手及藏品送拍甄選,壹伍貳,伍陸,貳捌,陸玖零肆。伍女士  致力民間藏品出手渠道建設。

一、上海博物館藏洪武官窯瓷器

上海博物館收藏的洪武官窯瓷器不算太多,但品種較豐富,這使得我館在上世紀70年代的「中國陶瓷陳列」就已使明清景德鎮瓷器部分有一個良好的展示開局,盡管最初有一些器物被定為元代,後來,新的時代概念出現,洪武瓷器成為展廳中十分引人注目的部分。

明洪武釉里紅花卉紋大罐 上海博物館收藏

展品中的主體是釉里紅瓷器,有大罐、大碗、大盤、梅瓶、雙環耳瓶、碗和盞托等。其中大罐的引人注目是毫無疑問的,這件高48.8厘米的大件作品,是館藏洪武瓷器中最大的作品,這種器物在傳世和出土洪武瓷器中也應是體量最大的。同類型作品國內外有多件, 1994年景德鎮珠山東門頭明代御器廠舊址出土了與此器造型紋飾相同的青花帶荷葉形蓋的大罐,經修復後基本完整復原。但同類型釉里紅器未見發現。

明洪武釉里紅花卉紋大碗 上海博物館收藏

還有釉里紅纏枝花卉紋大碗,口徑40.4厘米,可說是古代瓷器碗類中的超大型作品了。內外都繪釉里紅紋飾,呈色較好,外壁的纏枝扁菊紋為洪武瓷器的最常見裝飾紋樣。在傳世品中,相同風格或相似尺寸的釉里紅大碗有多件。  

釉里紅纏枝花卉紋菱口大盤,口徑45.5厘米,是洪武釉里紅瓷中的大口徑瓷盤。在元代景德鎮瓷器中,有一大批青花大盤,其中也有菱口盤,所以,洪武時期出現這種大盤顯然毫不奇怪,它們是元代瓷盤製作的延續和發展。當然,在整體風格上已與元代作品存在明顯區別了。洪武菱口大盤有青花和釉里紅兩種。由於配方和燒造及造型、紋飾等具有差異性,因此,洪武菱口大盤有著明顯的獨特風格。這種大盤在國內外保存有一定數量。各地收藏的相同造型作品,紋飾大同小異,燒造質量也有差別,發色好的作品與發色差的作品相差很大。

當然,上博洪武藏品中最有特色的應是釉里紅雲龍瓶,此瓶高45.5厘米。瓶的樣式可在元明銅器上見到。傳世品僅見兩件,除此件外,另一件藏於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兩件作品造型、紋飾完全一樣,但有趣的是舊金山那一件器身所繪龍紋與上海博物館這一件完全相反,前者龍頭向右,後者則向左。過去曾認為這兩件器物應該是成對作品,造型、紋飾和釉里紅色澤均基本相同,龍頭的向左和向右說明它們是配套製作,筆者也同意這樣的說法。但現在看來,這樣的認識可能不一定完全。

對這類作品,有的專家認為可能是永樂時期的產品,因為景德鎮御器廠舊址曾出土過署有永樂元年和永樂四年年款同類風格洗口器的口沿殘片。但從那兩塊碎片的風格看與這種作品還有區別,碎片的洗口較高,款識就寫在口外緣,頸部蓮瓣紋也較寬大。傳世完整器洗口較高,一周繪花紋,頸部蓮瓣紋較細長。當然,也可以認為,這樣的作品可能在洪武末至永樂初年均有燒造。

青花春壽瓶上海博物館藏

上海博物館還藏有青花雲龍紋「春壽」瓶一件,高37厘米。這種瓶通常認為傳世共有4件,目前大家較熟悉的有上博藏品和日本大阪東洋陶瓷美術館及英國格拉斯哥博物館藏品。這些作品的造型、紋飾基本相似,均為同時期製作。此類瓷器有兩個特殊的方面,一是器身有青花「春壽」二字,這在景德鎮瓷器上是獨特的。

「春壽」瓶的造型與常見的明初或元代梅瓶不十分相同,似乎沒有可比性,束腰身的風格幾乎難以找到相同者,而底部內凹的則更是少見。從青花畫面和燒造風格看,似更同元代景德鎮瓷器接近,尤其是雲紋的畫法,與一些元青花的繪畫風格是一致的,可以說此類瓶的燒造年代,應該說具備的是元末明初特徵。

二、國內外收藏的洪武官窯瓷器

傳世共有多少洪武官窯瓷器?過去沒有一個明確的統計數字,大家只是認為數量不多而已。經過此次在南京藝術學院舉行的明代洪武瓷器學術研討會後,我們對國內外大約收藏了多少件洪武官窯瓷器已有一個較清晰的概念。據國內外已發表和相關研究機構已公布的洪武官窯瓷器數量統計,可能超過230件,分藏於國內外博物館、美術館和私人藏家手中。其中北京和台北兩家故宮博物院的收藏最為豐富,根據蔡義和黃衛文先生的報告,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洪武官窯瓷器75件,而據廖寶秀女士介紹,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有40件。兩院合並總計有115件左右,約佔全部傳世品總數的50%。當然,目前的數字肯定是不完全的,國內外還有一些收藏未進入我們的統計視野,也有的可能還未被確定為洪武官窯瓷器。

明洪武釉里紅花卉紋盤 南京博物院藏

綜合國內的其它收藏情況,除了上海博物館外,南京博物院也有部分收藏,釉里紅大盤就藏有5件。另外,中國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首都博物館、蘇州博物館、天津藝術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廣州市博物館、揚州博物館、山東省博物館、景德鎮陶瓷館等都有傳世品收藏,另外,地處祖國邊陲的西藏博物館也有收藏,顯然是當年中央政府的賞賜之物。在港台地區,香港藝術館、天民樓等也有洪武瓷器收藏,台灣的鴻禧美術館等也有收藏。

在國外,洪武官窯瓷器的流傳也較為廣泛,收藏的區域以歐美和日本為多。

在英國的大英博物館,至少有十數件高質量的洪武官窯瓷,還有託管該院並展出的大維德基金會藏品中,也有同時期的官窯作品。另外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牛津大學阿什莫林博物館等也都有收藏。瑞士保爾博物館、瑞士玫茵堂、荷蘭海牙市立博物館、瑞典斯德哥爾摩遠東文物博物館等。這中間,有的收藏為我們所熟悉,也有過去不十分了解的,如瑞士玫茵堂的歷代陶瓷收藏十分豐富。

美國的洪武瓷器也有多家博物館、美術館收藏,如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布魯克林博物館、洛克菲勒中心、華盛頓佛利爾博物館、波士頓博物館、堪薩斯藝術博物館等都有收藏。

在中東地區,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托普卡比·沙萊博物館,以收藏眾多元青花瓷出名,同時,該館也擁有多件洪武官窯瓷器。另外,同樣有著不少元青花器收藏的德黑蘭伊朗國家博物館也見有洪武青花瓷。

縱觀國內外的收藏情況,各地收藏的洪武官窯瓷器,各有特點,但萬變不離其宗,基本風格不變。

景德鎮明代御廠遺址出土紅綠彩盤殘片 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綜合傳世及出土的洪武官窯瓷器品種,計有青花、釉里紅、高溫紅釉、藍釉、白釉、綠釉、醬色釉,還有外紅里藍、外醬里藍、里黑外白、里藍外醬的高溫兩色釉以及白地紅彩、白地紅綠彩的釉上彩等。目前,傳世品中最多的是釉里紅瓷,青花器較少,但在已發現的景德鎮御器廠舊址出土的青花瓷器碎片較多,可能在當時有較大量的生產。過去一般都認為洪武釉里紅瓷是當時燒造最多的品種。至於那些綠釉和白地紅彩、白地紅綠彩的器物,目前未在傳世品中見到,只有出土的碎片標本。

洪武官窯瓷器在專業人士和收藏圈中被認識,也有一個較長的認識過程,專業人士對洪武官窯瓷器的深刻認識,首先主要是那些有這樣收藏的博物館和相關單位對景德鎮官窯瓷器有深入研究的專業人士。很快,海外專業人士和收藏圈也開始重視洪武官窯瓷器了。上世紀80年代後期,洪武官窯瓷器在藝術品市場上的強勁走勢,曾不知不覺的達到了歷史上瓷器拍賣的最高峰,它們與其它最有競爭力的明代官窯瓷器一樣,成為一個新的時代珍藏品牌。目前在國內外博物館、美術館收藏的這些數量不多的傳世洪武官窯瓷器,是見證明清收藏歷史的重要名品。

兩岸故宮博物院是洪武官窯瓷器的主要收藏代表,歷史上的天災人禍沒有摧毀宮廷中全部的洪武瓷收藏(當然歷史上也有很多破壞,如北京四中出土的許多洪武瓷標本,可能就是當時被損毀的結果),而其它收藏機構能夠收藏洪武官窯瓷器也是幸運的,尤其是在早期沒有人知曉洪武官窯瓷器之前,在不知其所以然的情況下,偶然收入這樣的作品,實在是難得的。當然,現在要收藏洪武官窯瓷器這樣的作品,難度顯然很大,因為傳世品本來就較少,絕大多數已被收藏於國內外文物機構中,市場上出現的少量作品,早已是鳳毛麟角了。

4. 不同時期青花瓷器圖片鑒賞

導語:青花瓷器是我們比較熟知的一種瓷器,我們都知道青花瓷瓷的價格和價值都是比較高的,當然了一些仿製品不算在內,青花瓷又叫白地青花瓷,在我國有著悠久的煅燒歷史,也是古代人比較喜愛且收藏的一種瓷器。


青花瓷器最早出現在唐朝,在後期的不斷成熟的工藝技術下,青花瓷經歷了從出現到成熟再到發展頂峰,每個時期青花瓷器都有一定的改變,且每個時期的青花瓷器都有各自不同的特點,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下不同時期青花瓷器的特點及明纖其圖片欣賞,幫助大家了解青花瓷器。


唐宋時期青花瓷器圖片欣賞:唐宋時期是青花瓷器開始出現的時期,可以說唐宋時期青花瓷器只是有一點點出現的預兆,因為在後來的考究中科學家並沒有發現太多的唐宋時期的青花瓷器,只是有一些可憐到稀少的碎片,而且青花瓷器的紋理和胎質都比較粗糙,所以並沒有太多值得收藏的青花瓷器流傳下來。


元青花瓷器圖片欣賞:景德鎮瓷器到目前為止也是青花瓷器的主要生產地區,早在元代,景舉槐高德鎮的青花瓷器製造業已經將青花瓷器發展到了比較成熟的時期,當時的青花瓷器紋飾構圖比較豐滿,且紋飾題材從植物到動物到人物,基本都有涵蓋,甚至還有一些抽象的畫作以及文字,由於是成熟期,所以青花瓷器的製作工藝也比較熟練,技藝更加精湛,這個時期的青花瓷器都用裝飾或者作陪葬品。


明清時期青花瓷器圖片欣賞:在明清時期青花瓷器已經發展到了頂峰,製作工藝基本不用擔心,吸收了很多繪畫的工藝技術,所以越來越多的青花瓷器種類被製造生產出來,不管是做碗、盤、壺等使用器具還是做花瓶、擺件等飾品,顧客都可以買來自己喜歡的種類或者紋飾,現在市場上的青花瓷器大都是用來做裝飾的,特別是一些展館或者酒店大堂等地方,我們都可以看到一些青花瓷器。


對於青花瓷器的主要發展時期,及其圖片的欣賞,小編就簡單的介紹這么多,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青花瓷器,但是如若購買使用,還是要盡量找一個懂得青花瓷器的朋友幫助購買,畢竟市場上的青正尺花瓷器仿製的太多,希望小編的總結可以幫助大家。

土巴兔在線免費為大家提供「各家裝修報價、1-4家本地裝修公司、3套裝修設計方案」,還有裝修避坑攻略!點擊此鏈接:【https://www.to8to.com/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_m_jiare&wb】,就能免費領取哦~

5. 如何區分明清時期的瓷器,兩者有何區別

明代瓷器造型設計:造型豐腴、渾厚、古色古香,器形線條溫和、圓潤,給人以質朴、莊重之感。

清代瓷器造型:順治、康熙時,古拙、豐滿、渾厚,雍正時的秀巧雋永,乾隆時則顯規整,嘉慶、道光以後則稚拙靈便。

1:根據紋飾來鑒定明清瓷器:

明代瓷器紋飾:佩飾多為寫意,界面豪放生動,畫龍多兇猛,咀巴象豬咀,俗稱「豬咀龍」, 怒不可遏前沖,爪部粘成圓形,有三爪、四爪、五爪,末期龍紋有衰老之態。前期所繪鳳紋與元代一樣,頸部無發毛,在龍、獅及獸身上多帶有瓜珠。

2:根據款識鑒定明清瓷器:

明代瓷器底款:明代以前景德鎮瓷器多不書款;永樂之後,剛開始在官窯器物上書寫本朝年號款,在民窯器上有圖記款,吉祥語款,私家人名款。款字多以青花書寫,兼有暗刻,凸印,朱書等。

3:根據底足鑒定明清瓷器:

明代瓷器底足:器足,大件器足,多見砂底,永樂、宣德大盤均為白砂底。明代初期和末期的圓器足部,經常出現塌底、沾砂、輻射狀刮削跳震紋,到後期更為顯著。器足形狀有直圈足、沉穩圈足、卧足、仰斜圈足、外傾角內斜視削式圈足、直切圈足、壁形足、平削三足爐、深圄足、淺圈足、刃磨平底足等。

清代瓷器底足:大件器物和早期器物,多為光滑的砂底。順治、康熙時瓷器足型較為多樣,有雙岩石圈底、斜削式底、二層台式底、卧足、卷圓白鱔魚背形足等

根據釉面鑒定明清瓷器:

明代瓷器釉面:釉面最大特點,為釉質肥厚、滋潤,青花品種除成化、弘治、正德三朝少數器物釉面潔白外,其餘皆為青白色,俗稱「亮青釉」。

清代瓷器釉面:釉層不及明代肥腴光亮,上釉稀薄,色澤略顯青白順治、康熙兩朝,釉面平整細膩,胎釉結合緊密,釉面分別呈青白、粉白色、醬白,硬亮青等幾種色澤。雍正時稍面白凈亮顏,多有桔皮皺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