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參的種類有哪些
1、生曬參:主根長約3-10厘米,直徑約0。3-2厘米。表面土黃色,有黑棕色橫紋及縱皺,細支根及須根均已除去,而僅留痕跡。質脆,體輕,斷面平坦,白色,有放射狀裂隙。氣香,味苦。有完整的根莖及須根者,稱「全須生曬參」。
2、白人參:性狀同糖參,形體較好,和野山參相似,但多為順直體,根莖較紅參長,須根分散,短而脆。
3、白乾參:主根表皮均已除去,體表淡黃色或類白色,上端橫紋不明顯,但可見淺縱皺及支根痕。其它性狀與生曬參近似。
4、紅參:主根長約5-20厘米,直徑約0。7-2厘米。表面棕紅色,半透明,有大縱皺,環紋不明顯,有支根痕。根莖土黃色,上有碗狀莖痕4-6個。質硬而脆,斷面平坦,角質,棕紅色,中有淺色圓心。氣香,味微苦。
5、掐皮參:主根長約6-15厘米,直徑約1、2-2、5厘米,表面淡黃色,上端環紋不明顯,但可見許多加工所致的凹點。支根淺棕色,支根與須根用線紮成牛尾狀。斷面白色。氣香,味甘微苦。
6、邊條參:性狀同紅參,惟一般以根莖較長,身長徑圓,支根較長為特點。
7、有機人參:無農殘、無化肥、無轉基因。最大程度保留了人參的成份與功效。
6、野山參:又名山參。主根短租,與根莖等長或較短,多具二個主要支根,形似人體。上端有細而深的橫環紋。根莖細長,一般長3-9厘米,上部扭曲,習稱「雁脖蘆」,蘆碗密集,下部無蘆碗而較光滑,俗稱「圓蘆」。須根稀疏,長約為主根的1-2倍,柔韌不易折斷,有明顯的疣狀突起(珍珠點)。
全體呈淡黃白色,皮細、光潤。氣香濃厚,味甘微苦。根狀莖上部四面密生蘆碗,根狀莖下部具有較長園蘆。主根上端有細而深的密螺旋紋。中部及下部一般無紋。須根稀疏而長,不易折斷。其上有明顯疣狀突起。
9、參須:以紅參須為多見,性能與紅參相似,但效力較小而緩和。
10、園參:根狀莖一面或兩面生蘆碗,無園蘆。主根上端有粗橫紋,不呈螺旋狀,有時全體皆可見橫紋。須根如掃帚狀,較短而脆,其上有不很明顯的疣狀突起。
11、大力參:主根長5-15厘米,表面淡黃色,半透明,有明顯縱皺,上端有棕色橫紋。細支根及須根均已除去。質硬而脆。斷面平坦,透明角質狀。氣香,味苦。
12、移山參:體形似野山參,但主根下部往往較肥大,紋粗而淺,常延續到主根中部,須根珍珠點較少。
13、朝鮮人參:產於朝鮮的人參,習稱朝鮮人參,又名別直參、高麗參。商品有朝鮮紅參、朝鮮白參之分,而以紅者為優。
14、朝鮮紅參:加工法與國產紅參相同。體較足壯,上生雙馬蹄蘆與肩齊,單蘆的名「獨碗蘆「,中部皆深陷,邊緣甚整齊,質堅硬。主根長約6-10厘米,直徑約1-2厘米。表面紅棕色,有順紋,上部或顯黃衣,全體顯縱棱。支根多彎曲交叉。質堅體重。斷面角質發亮,有菊花紋。香氣濃厚,味甘微苦。
15、朝鮮白參:蘆頭與園參相似,體呈圓柱形。表面黃白色,有淺棕色細紋。須根大部除去,質松泡。斷面有圓心。稍有香氣,味甘微酸。
2. 黨參長什麼樣子
黨參桔梗科黨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有乳汁。多年生草本,有乳汁。莖基具多數瘤狀莖痕,根常肥大呈紡錘狀或紡錘狀圓柱形,較少分枝或中部以下略有分枝,長15-30厘米,直徑1-3厘米,表麵灰黃色,上端5-10厘米部分有細密環紋。
莖纏繞長約1-2米,直徑2-4毫米,有多數分枝,側枝15-50厘米,小枝1-5厘米,具葉,不育或先端著花,黃綠色或黃白色,無毛。
葉在主莖及側枝上的互生,在小枝上的近於對生,葉柄長0.5-2.5厘米,有疏短刺毛,葉片卵形或狹卵形,長1-6.5厘米,寬0.8-5厘米,端鈍或微尖,基部近於心形,邊緣具波狀鈍鋸齒,分枝上葉片漸趨狹窄,葉基圓形或楔形,上面綠色,下麵灰綠色,兩面疏或密地被貼伏的長硬毛或柔毛,少為無毛。
(2)白黨參有多少種圖片擴展閱讀:
黨參的功效:
黨參味甘性平,入脾、肺經,為補氣養血之佳品,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之功效。黨參因其葯力平和,量多價廉,更適用於日常保健食療,可煲湯、煮粥、沏茶、泡酒。在臨床上,以治療脾肺氣虛的輕症或慢性疾患時常以黨參代替人參使用。
黨參適用於體質虛弱,氣血不足,以及病後產後體虛者,此外,黨參還有較好的補血作用,用於面色萎黃,頭暈心悸等氣血兩虛證;黨參還能補氣生津,用於氣津兩傷的氣短、口渴等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黨參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補氣養血吃黨參功效與人參相似
3. 人參種類有哪些呢
人參種類:
1、野山參
野山參是山野林海中自然生長的人參,經過幾十年甚至百年以上在土內漸漸生長,純天然而成,屬人參極珍貴品。功效強,為參中之上品,但產量稀少、價格昂貴。野山參其皮為黃褐色或灰黃色,斷面呈黃白色,在主根肩部的細而深的環紋。
2、紅參
紅參已列為國家珍稀瀕危保護植物,長白山等自然保護區已進行保護。主根呈紡錘形或圓柱形,表面半透明,紅棕色,偶有不透明的暗黃褐色斑塊,具縱溝、皺紋及細根痕。目前東北三省已廣泛栽培,河北、雲南等省區均有引種。
3、西洋參
西洋參為多年生草木,主根呈圓形或紡錘形,表面淺黃色或黃白色,色澤油光,皮紋細膩,質地飽滿而結實,斷切面干凈,呈現較清晰的菊花紋理。目前在我國北京懷柔與長白山等地也有種植,喜散射光和漫射光,適應生長在森林沙質壤上。
4、太子參
太子參塊根長紡錘形,白色,稍帶灰黃,莖直立,頂端漸尖,基部漸狹,上面無毛,下面沿脈疏生柔毛。目前主要分布於遼寧、內蒙古、河北、陝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5、黨參
黨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產地為中國北方海拔1560~3100米的山地林邊及灌叢中。其莖基具多數瘤狀莖痕,根常肥大呈紡錘狀或紡錘狀圓柱形;莖纏繞,黃綠色或黃白色,葉在主莖及側枝上的互生,價格相對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