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種美味的野果子,你還記得幾種一起來認識下,漲知識不吃虧
在農村長大的小夥伴們,對漫山遍野的野果應該不陌生,哪些可吃,哪些不能吃,可是再熟悉了。因為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這是唯一免費的零嘴。現在我們也都長大了,生活條件也好起來了,這些野果都已經成為了一絲甜味,深深藏進記憶里。來看一下,以下這些野果你都吃過幾種?
1.野生枸杞子
有的地方管它叫「狗奶子」,還有的地方叫它「血枸子」、「枸杞豆」、「血杞子」等。成熟時,紅彤彤的,一串一串,很甜。
人工培育的枸杞以寧夏枸杞最為出名,它的個頭十分的大,由於管理妥善,結出來的果實很整齊,產量也高。但是野生的枸杞子,由於環境惡劣,還要冒著被蟲鳥吃的風險,個頭很小,但味道很濃郁,這就是野生的魅力。
小時候我們只知道枸杞子能吃,每到秋天的時候就進山裡去找這種紅彤彤的果實來吃。長大之後,到廣東又發現了一道美味,枸杞葉瘦肉湯,用的就是枸杞的嫩枝葉。味道很鮮美,聽說同樣也有清熱解毒、清肝明目的功效。
2.羊奶子
別名叫酸咪咪、胡頹子,果實成熟,變紅之後,味道很清甜,既可以生食,也可以用來泡酒。
羊奶子一般是在秋天開花到第2年的春夏之際,才會結果實。羊奶果樹是一種小型的灌木,如今被很多園藝愛好者做盆景栽培,既可以觀樹形,又可以觀果。
3.金櫻子
我們這里土話叫「糖嘰呀」,成熟之後的金櫻子呈現出橙紅色,將外面的刺颳去,將裡面的種子掏掉,它的那一層薄薄的果肉可咀嚼,有絲絲的甜味兒。還常見祖父拿金櫻子來泡酒,具有固精縮尿、固崩止帶、澀腸止瀉之功效。
4.南酸棗
酸棗是它的學名,但為了將它與另外一種酸棗區分開來,將它稱為南酸棗(南方特有)。有的地方也叫它鼻涕果,因為它它的果肉黏黏糊糊的,就跟鼻涕一樣。
到每年的初秋成熟,從高高的樹上掉落下來,黃澄澄的最好吃,有絲絲甜味,如果表皮仍然是青綠色的,那千萬不要去吃,很酸很酸。
勤勞的主婦們還經常拿它做一道可口的可儲存的零食叫酸棗糕,我們的土話叫「酸子片」。
4.野草莓
野草莓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四川、雲南、貴州等地。主要生於山坡,草地,樹林下面一長就是一大片,結果的時候可喜人了,不拿個袋子或盆子摘它一下午不罷休。
5.樹莓
樹莓在很多地區都有,而且每個地區品種還不一樣,叫法肯定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地方叫懸鉤子,有的叫烏泡子,有的就叫泡子,有的叫3月泡,栽秧泡,覆盆子等等。
6.蛇莓
上面的樹莓它是長在藤條上的,是一種小灌木,而蛇莓是匍匐在地上長 的 ,是一種草本。這種果實雖然也一樣的特別的鮮艷,惹人垂涎欲滴,但大人一直教育我們,說它有毒不能吃。
但後面又有小夥伴們說他們小的時候吃過,沒啥事兒,所以到底也還是不知道哪種說法是對的。
7.龍葵
有的地方叫葵冷盤果,嫩尖尖用來煮雞蛋,苦甜苦甜的可以清火氣,黑色的果是成熟了的,可以吃。
也有的地方叫他黑黝黝或黑天天。
不過龍葵的的植物體內含有很多龍葵鹼,是一種有毒的物質,葉子不可生食,必須煮熟,青色的果實是不能吃的,只有當它的果實變得全黑,裡面的龍葵鹼含量才會降到最低。
8.杠板歸
杠板歸是學名,在我們那兒土話叫「蛇不過」,還有的地方應該叫「蛇倒退」。就是由於這種植物長得很快、長一大叢,而且枝葉上都長滿尖尖的倒刺,連蛇都穿不過,人要是不注意被劃拉上了,那就是一道道的血口子,然後就是刺啦啦的疼痛感。
到秋天它的果實就成熟了,長的一串一串的,像葡萄串兒一樣的。果子成熟的時候是藍紫色或者紅色的,不論是顏色還是形狀,真的就像迷你的小葡萄一樣。果實可食,放到嘴裡輕輕咀嚼,有深深的酸和微微的甜。
9.黑老虎
它是大血藤的果實,也叫冷飯團,成熟之後果實裂開來,呈現出紫紅色,味道清甜。
黑老虎的植株可作葯用,葯用部位主要是根部能行氣活血,消腫止痛,還能治風濕骨痛。
曾經出現過種植黑老虎的騙局,商家給農民推銷黑老虎的小苗,承諾幾年之後可回收果實。誰知盤四五十塊錢一顆的小苗,還沒等長大結果,商販卻早已不見蹤影,聯系不上了。
而黑老虎的果實由於果肉可食用的部分非常的少,因此總是打不開市場。又由於它的栽培有一定的技術難度,結果產量也很低,因此總沒能被普及開來。
10.八月炸
說完黑老虎,就不得不提一下8月炸,一般這兩種果實都是同時成熟的,所以進山去不是找黑老虎,就是找8月炸。
如果說黑老虎的種植是一個騙局,那麼8月炸的人工栽培就明顯要成功一點點,因為目前水果市場上也常常能見到8月炸的身影。
11.野生獼猴桃
在水果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的獼猴桃,其實它的原產地就是中國。在清朝末年被國外的植物學家發現並帶往紐西蘭,在那裡種植成功之後,這種水果開始風靡全世界。
在我國很多南方地區的山區里,仍然可以找到很多野生的獼猴桃藤。到夏末初秋,甚至整個秋天都可以進山去採摘它的果實。野生的獼猴桃個頭非常的小,汁水比較少,但是滋味很甜。
12.茶餅
又叫茶泡,它是長在油茶樹上的一種變異的組織,厚厚的肉質的果子,摘下來就可以生吃,味道甜絲絲的。
記得小的時候經常隨父母上山去撿油茶籽兒,父母很辛勤地去摘油茶籽,而我們幾姊妹在附近去找茶泡。
它主要有兩種形態,一種是片狀的,另外一種是包子形狀的,片狀的就叫茶餅,而包子形狀的就叫茶泡。
13.沙棘
沙棘,和羊奶子一樣同屬於胡頹子科,是一種落葉小灌木。在我國主要分布在華北,西北,西南等地。
沙棘果實中的維C含量非常之高,比獼猴桃還要高。除了可以生食之外,還常常被加工為果脯、果酒、果醬、果汁等等。它的果實具有較高的觀賞性,因此又被栽培成為觀賞盆景。
14.香蒲的嫩莖
上圖這種長著一根香腸一樣的水生植物相信大家都見過,因為在某小視頻平台上看到過很多關於它的小視頻。但大家不一定知道它的名字,它叫香蒲。
大家知道嗎?它的嫩莖可以食用哦。雲南人稱它為草芽,也有的地方叫它「象牙菜」,特別嫩。可以涼拌,也可以清炒,還可以打湯。
15.洛神花(紅桃K)
洛神花又叫玫瑰茄,有的地方又叫紅桃K,其果實為深深的紫紅色。
煲雞肉湯,加艾葉,女人喝,補氣色,補血。還可以 用做 蜜餞或者曬干煲酸梅湯和做花茶。
16. 菇娘果
姑娘果是茄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國南北各地均有分布。果實成熟之後,可生食味道酸甜可口,風味極佳,同時也可以製成蜜餞、果醬等等。
姑娘果主要有三個品種:紅色的叫紅姑娘,又叫燈籠果;黃色的品種叫黃姑娘或者直接叫姑娘,它的味道最甜、最多汁、最爽口,因此水果市場上它最為常見;還有一種紫色的叫紫姑娘,這個品種就比較少見了,而且果實有一點麻麻的、澀澀的,因此就更不被待見了。
17.構樹果
構樹在農村非常常見,是一種頑固的雜樹,非常難以清理干凈。但同時它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又是一種豬飼料,樹皮可以用來製作紙張。成熟了的果實還能吃,但是不建議多吃。主要是由於這種果實很容易招惹蒼蠅、蚊子等蟲蟲在上面產卵,因此非常的臟。
18.地菍
地菍,「菍」,這個字不讀nian第三聲,也不是第四聲,而讀nie第四聲,或ren第三聲。有幾個朋友是跟小美一樣,總是將這個字讀錯的呢。
它是一種集葯用、觀賞、保健於一體的優良地,被植物它的果實在每年的7月份到10月份分批成熟,成熟的果實外皮是深紫色的,果肉呈紅紫色,既是小朋友們的零食,也是良好的天然紅色素原料。所以小的時候我們吃完地菍,滿嘴烏黑,由於吃得太多了,嘴巴已經紅得發黑了。
19.桃金娘
俗稱姑娘子,別名山稔,是南方特有的野果,成熟的果實是紫黑色或者紫紅色,既可以生食也可以用來泡酒。果實能補血、滋養、安胎。
桃金娘的花也超級好看呀,由於它四季常青開花漂亮,花期也很長,容易種植容易成活,因此常被園林綠化所利用。它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華中和華南地區。
20.野地瓜
野地瓜,有的地方又叫地瓜泡。在四川的農村有這么一句諺語,「5月5地瓜生,6月6地瓜熟,7月半地瓜爛」,這里的地瓜不是紅薯也不是涼薯,而是這種野果。
野地瓜是長在一種多年生的常綠匍匐藤本植物的莖稈之上,由於它的莖干是匍匐在地上生長的,所以這種果實常常被半埋在土裡。別看它的外表不起眼,而且還臟臟的,但是它的味道卻很清甜,是很多農村娃兒時最喜愛的零食。
以前這種野果非常的多,一采就是一大把,十幾斤,現在可是越來越少了呢。
❷ 農村路邊很多「野果」,可以泡酒,因為難吃無人採摘,你吃過嗎
農村路邊的這種野果看起來很神秘,帶毛刺,拿回家洗凈晾乾之後,就可以泡酒了,這種帶毛刺的野果叫做「刺梨」,學名也叫做金櫻子。清脆香甜。簡直吃不完,把它帶回家,一刀橫切,把它放進糖水裡腌後再吃,甜更厚重,香更悠長,吃刺梨也講運氣,有時你會得到一個獨籽的,有時還會有無籽的。刺梨滿身是刺,怎麼吃刺梨成了不少人遇到它之後第一個問題。其實吃刺梨是有技巧的,把表面的刺刮掉,裡面的核拿掉,就可以直接生吃了。也可以泡糖水裡、糯米酒里,做成好喝的刺梨汁和刺梨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