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酒具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忠告背景圖片 2025-02-13 18:53:31
大雪杏花圖片唯美 2025-02-13 18:45:07
水靈秀高清圖片 2025-02-13 18:30:30

酒具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3-10-20 04:37:33

A. 杯子創意設計的高清圖片展示

大家平時肯定要用到杯子,杯子也不只是用來喝水,也非常有裝飾效果。一些設計非常棒的杯子觀賞來也非常好。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杯子創意設計的高清圖片展示,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杯子創意設計的高清圖片 杯子創意設計的圖片展現 茶杯杯型種類


1、盞:飲茶用器。敞口、斜身、深腹、圈足,體略小。宋代有黑、白、醬、青、白和青白釉茶盞,以黑釉為貴。天目杯又有叫天目盞,建盞。

事實上,從宋朝開始,盞成為喝茶的專用器具,也意味著喝茶這件事開始從生活層面進入到了精神享受層面。



2、壓手杯:口平坦而外撇,腹壁近於豎直,自下腹壁內收,圈足。握於手中時,微微外撇的口沿正好壓合於手緣,體積大小適中,分量輕重適度,穩貼合手,故稱“壓手杯”。以明永樂青花壓手杯最為著名。

3、撇口杯:口略往外撇,腹微斂,滾圓圈足。胎薄,胎質細潤,這個形狀也是最常用和最常見的,茶湯入口的圓潤度高於上一個,但比較真實和正常,聚香和聚味的程度高於上一個,總體感覺比較自然和真實。

4、“折腰”杯:是用作屈身事人的典故,出自於《晉書`陶潛傳》。在此以後,“不為五斗米折腰”成為有骨氣的代稱。折腰杯高度大小適中,聚香,聚味,也貼合手部曲線。

下次老闆請你喝茶的時候,記得要看清楚是不是折腰杯呀。

5、六方杯:任何一個喜歡收藏汝窯口杯之人,應該對六方是沒有免疫力的。形狀大小適中,杯型耐看,六方形,造型挺拔,線面清爽,稜角分明,施以汝釉,用起來更加圓潤。六棱流直而上翹,方中帶曲。

掌櫃比較喜歡這種六方帶點曲面的六方杯,有方有圓。

6、蓮瓣杯:施以汝釉,區別於撇口杯杯型是杯口點綴的小小蓮瓣,宛如新生。古樸典雅、光潤有度、實用大方。杯體開片如魚鱗、蟬翼狀,久用之後,茶色會上著於裂紋處,形成變幻莫測、美麗絕倫的花紋。

7、斗笠杯:斗笠,一種古老的擋雨遮陽的器具,至今在山村水鄉仍隨處可見。斗笠杯造型如蓑翁之斗笠,口部大,底足小,取其怡然自得之美,線條簡潔優雅,燒成難度高,於簡潔中見大智,尤顯珍貴。取杯品茶,若姜尚之於渭水,於山水間心懷天下,於平凡中窺大智之道。

8、圓融杯:肚子略外鼓,口徑略內收,但也比較真實和正常,但其聚香和聚味的效果明顯更好一些,綜合口感是最好的。

這個杯子好,大肚能容。

9、方斗杯:流行於明代嘉靖時期的一種杯式,因形似方斗而得名。古時製作方形器,不似圓器那樣能利用陶車的旋轉,直接拉坯而成,其工藝比較特殊,需要將坯泥製成片狀粘接而成。由於工藝復雜,技術局限,嘉靖時期方斗杯多不規整。清康熙時期,出現一種提梁式方斗杯。杯內有一橫梁,將兩側內壁連接起來,由此加強了方斗杯在燒制過程中的強度,使器形十分規整。

這個大口杯的優點在於,茶湯入口時感覺最圓潤。但是這是物理學的原理造成,由於開口大,高度低,液體的表面張力最大,而不是茶湯本身的圓潤。從聚香和聚味的程度來說,這個杯子是最低的。

10、耳杯:亦稱“羽觴”。酒具。系仿漢代漆制羽觴,器身呈橢圓形,兩側有對稱的小耳,故名。流行於東漢至兩晉、南北朝,品種有綠釉陶、青瓷等。

這種杯子已經很少見了,大概在古裝電視劇上還能看到一些。

11、雞缸杯:敞口,淺腹,卧足。杯上以鬥彩繪畫雌、雄雞及雛雞,間以山石、蘭草、牡丹,故名雞缸杯。

明成化鬥彩雞缸杯曾名噪一時,清代各朝都有仿造,尤以康熙、雍正時所仿最佳,幾可亂真。

12、爵杯:仿青銅器造型,口沿外撇,圓腹略深,前尖後翹,下承三高足,口沿兩側有對稱的立柱。明、清兩代均有燒造,有青花、白釉、藍釉及粉彩等品種。

13、高足杯:因杯身之下有高足,故名。口微撇,近底處豐滿,下承高足,高足有竹節形,圓柱形、四方形等。

明、清兩代均有燒造,品種有青花、鬥彩等。

14、雞心杯:造型為敞口,口以下內收,瘦底,圈足。因杯心下凹呈深圓渦狀,底心凸起雞心形,故名。 系明代產品,永樂時景德鎮窯燒制有青花雞心杯和白釉雞心杯兩種,現均有傳世品。

15、卧足杯:是明、清時期流行的一種杯式,因杯底無圈足,呈內凹的卧足而得名。有白釉、青花、五彩、粉彩、墨彩等品種。

16、羅漢杯:創作靈感來源於傳統羅漢缸,以佛教十八羅漢為主題,採用純手工拉坯製作,並獨創性地將粉彩工藝手法與釉下五彩工藝相結合,使之既具有粉彩細膩,粉潤、柔和的畫面效果,又具有釉下五彩晶瑩光亮、潤澤飽滿的水份感以及安全無毒、永不褪色的特性。因而是集觀賞、收藏與實用為一體的藝術珍品。

17、鈴鐺杯:也稱仰鍾杯、金鍾杯、磐式杯,流行於明清時期。杯口外撇,深腹,圈足,倒置似鈴鐺,由此而得名。

明成化、嘉靖、萬曆時期有白釉、鬥彩、青花等品種,發展到了清康熙、雍正時則有青花、五彩等。這種杯子目前在市場上也是最多見的了。

18、馬蹄杯:流行於明清。敞口,斜削腹,內凹底小平底,官窯器底大多有年款,形狀倒置似馬蹄。明代以回青、灑藍、孔雀藍、白釉等品種為常見。清代雍正年間較為流行,多作鬥彩,以腹部飾四團花者為常見。



19、高足碗:造型與高足杯相同,略大。元代龍泉窯、景德鎮窯盛燒,明清繼續燒造,品種有青釉、卵白釉、青花、釉里紅等。大的叫碗,小的叫杯,瞧這字眼嚼的...

20、宮碗:口沿外撇,腹部寬深豐圓,造型端正,多為皇宮用器,故名。

明正德時燒制最為著名,有“正德碗”之稱。圖片上看不出來大小,事實上它比類似形狀的杯子要大多了。

21、孔明碗:由兩只碗粘合而成,兩碗間中空,外碗底心有一孔,故稱孔明碗,亦稱諸葛碗。

始於北宋龍泉窯,明代景德鎮有燒制。現在隔熱杯的結構就是從這來的,孔明不愧是孔明。

猜你喜歡:

1. 杯子簡筆畫圖片大全

2. 紙杯子手工製作圖片大全

3. 靜物杯子素描畫圖片作品欣賞

4. 紅色禮服設計圖欣賞唯美高清

5. 用杯子做的手工圖片大全

B. 家庭廚房用具大全

家庭廚房用具分為五大類:儲藏用具、洗滌用具、調理用具、烹調用具、進餐用具。

1、儲藏用具

分為食品儲藏和器物用品儲藏兩大部分。食品儲藏又分為冷藏和非冷儲藏,冷藏是通過廚房內的電冰箱、冷藏櫃等實現的。器物用品儲藏是為餐具、炊具、器皿等提供存儲的空間。儲藏用具是通過各種底櫃、吊櫃、角櫃、多功能裝飾櫃等完成的。

5、進餐用具

主要包括餐廳中的傢具和進餐時的筷子、碗、盤、刀叉等。

C. 請問這個雞尾酒的調酒具是干什麼用的

你給的這個圖片應該是過濾器(隔冰器)Strainer
與調酒杯搭配使。倒飲料時,防止冰塊或檸檬子渦進杯內一圈螺族形鋼絲設置,是便於過濾器可適用各種尺寸的調酒杯。

調制雞尾酒所用基酒及配料的選擇,應以物美、價謙為原則。選用價格昂貴的高級品是一種浪費。

初入此道的新手,在製做雞尾酒之前,要學會使用量酒器,以保證酒的品味純正。對於經驗老到的調酒師,不用量酒器也未嘗不可,因其眼力和手上的功夫足以使下料的准確性不差分毫。

下料程序要遵循先輔料、後主料的原則,這樣如在調制過程中出了什麼差錯,損失不會太大,而且冰塊不會很快融化。

倒酒時,注入的酒距杯口要留深1/8的距離。太滿會給人的飲用造成一定的困難,太少又會顯得非常難堪。

調制熱飲酒:酒溫不可超過78℃,因酒精的蒸發點是78℃。

調酒所用的奶、蛋、果汁等材料要新鮮,特別是冰塊,應盡是選用新鮮的。新鮮的冰塊質地堅硬,不易融化。

在調酒中所使用的糖塊、糖粉,要首先在調酒器或酒杯中用少量水將其溶化,然後再加入其他材料進行調制。

在調酒中「加滿蘇打水或礦泉水」這句話是針對容量適宜的酒杯而言,根據配方的要求最後加滿蘇打水或其他飲料。對於容量較大的酒杯,則需要掌握加的多少,一味地「加滿」只會使酒變淡。

追水:指為稀釋高酒精度的酒,而追加飲用水。

水果如果事先用熱水浸泡過,在壓榨過程中,會多產生1/4的汁。

製做糖漿:糖粉與水的比例(重量)是3:1。

雞尾酒中所使用的蛋清,是為了增加酒的泡沫和調節酒的顏色,對酒的味道不會產生影響。

波士頓式搖壺
* 它是由銀或不銹鋼製成的混合器,也有少數為玻璃製品,它是一種能將各種不同的調酒材料充分混合並且涼透的工具。市場上出售的全部為進口產品,多為酒店、歌廳等的專業Bar所使用。家庭調制雞尾酒,只要能找到具有相同或相近功能的代用品就完全可以了。例如用帶螺絲口鐵蓋的玻璃醬菜瓶,只要將它洗干凈,無異味,同樣能調出令人滿意的雞尾酒。

六大基酒和甜酒:

伏特加(Vodka)、
威士忌(Whisky)、
金酒 / 琴酒(Gin)
白蘭地(Brandy)、
朗姆酒 (Rum)、
特其拉 / 舌蘭(Tequila)
利口酒(Liqueur)

五大汽水:
蘇打汽水(Soda Water)、
通寧汽水(Tonic Water)
薑汁汽水(Ginger Water) 、
七喜汽水(7-UP)
可樂(Cola)

重要果汁 柳橙汁、鳳梨汁、番茄汁、葡萄柚汁、葡萄制、芭樂汁、蘋果汁、小紅莓果汁、運動飲料、楊桃制、椰子汁

備用配料 杏仁露、豆蔻粉、芹菜粉、紅櫻桃、綠櫻桃、香草片、洋蔥粒、橄欖粒、辣椒醬、辣椒油

重要配料 紅石榴汁(Grenadine)、檸檬汁(Lenmon)
萊姆汁(Lime)、鮮奶油(Gream)、鮮奶(Milk)
椰奶(Pina Colada)、可爾必思(Calpis)
藍柑汁(Blue Curacao Syrup)、蜂蜜(Honey)
薄荷蜜(Peppermint Syrup)
葡萄糖漿(Grape Syrup)

screw driver
原料:伏特加 鮮橙汁
做法:將碎冰置入酒杯 注入伏特加和橙汁 伏特加與橙汁的比例大概是1:3

bloody mary
很經典的一款雞尾酒~
原料:伏特加 番茄汁
做法:在杯中放兩三塊冰塊 然後先注入伏特加在加入番茄汁 比例大概是1:3 最後放入一片檸檬即可
這是改良過的 口感應該會好些 原始的血腥瑪麗還要加入少量的辣椒油和鹽

其實 只要口味兼容 任何材料都可以拿來調制雞尾酒 lz可以試下Bull shot這款雞尾酒 是用1:2的伏特加和牛肉湯調制的
呵呵 我知道的簡單的以伏特加為基酒的就這幾個啦

花式調酒視頻:

http://v.youku.com/v_show/id_cm00XMTE2NTM3MDg=.html

http://v.ku6.com/show/FxNVOxr2CH2VsmmL.html

有很多的,自己搜索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