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出海掠影有多少圖片
擴展閱讀
什麼蛇最厲害圖片大全 2024-09-23 06:48:28
水彩唯美圖片大全 2024-09-23 06:34:22
日出美女唯美圖片 2024-09-23 06:25:16

出海掠影有多少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9-24 10:44:51

1. 台灣島風光掠影(1)野柳地質公園

       台灣島是中國第一大島,它由周圍屬島以及澎湖列島等島嶼組成,總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全島人口約2360萬,超過70%集中在台灣島西部的5大都會區。

       2015年4月初,我隨旅遊團到台灣島一游,第一站游覽了野柳地質公園(上午9:17——10:05)。它是台灣北部著名的地質公園,在突出於北海岸的狹長海岬地帶,經千百萬年的侵蝕、風化的交互作用,逐漸形成奇特各異的地質奇觀;這里藍天、碧海、黃岩、白浪、小橋、沙灘交織成一幅幅如畫般美景,凸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人飽覽奇異的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觀。隨著時間推移,這些岩石逐漸風化,形狀也悄然改變。若干年後,有的也許不復存在,有的也許面貌迥異……

       根據《馬蜂窩》網資料介紹:野柳位於台灣島基隆西北方約15公里處的萬里鄉野柳村,是一個狹長的海岬;陸上部分53公頃,海域部分404公頃。野柳奇岩是這里的主要看點,它是世界奇觀之一,是受波浪侵蝕、岩石風化及海陸相對運動、地殼運動等地質作用的影響下生成的罕見地形、地質景觀,極具觀賞、研究價值。

       野柳風景區共分三部分,第一區為仙女鞋、女王頭、情人石、林添禎塑像等景點;第二區有風化窗、豆腐岩、海蝕溝、龍頭石等;第三區有燈塔、海龜石、二十四孝山、珠石、海狗石等。除了奇特的地質和石頭以外,種類繁多、在海邊棲息的海鳥也是不可錯過的觀賞目標。

       公園里人流量大,在景區經典的奇特岩石那裡,拍照留影者絡繹不絕,難以有單純岩石的畫面,我沒時間守候,只有人景合拍了。其中女王石等奇特岩石已經風化殆盡,估計若干年後就會「王頭落地」,那時有人就會慶幸自己已經與女王石合影了。

       因為跟團有參觀時間限制,我匆匆瀏覽了公園第一、第二區部分區域,選擇性拍攝了一些景點,就忙著趕回集合點了。

       這里將我記錄的野柳地質公園的一些圖片發布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如有謬誤,請以旅遊資料記載為准。

       景區一角、景區棧道

       林添禎塑像   為紀念其當年捨身救人的英勇事跡而塑造。1964年,景區處於開放期,林添禎是景區小販,有一天,一名觀光學生不慎失足掉落海中。林添禎奮勇下水救人,但因風浪太大,兩人都被海浪捲走。為此當地曾組織悼念活動,且為其立了銅像,將其事跡寫進教課書,蓋了一棟樓,命名為「添禎樓」,以讓後人敬仰、紀念。

       景區海灘和遊人

        海岸礁石

       仙女鞋礁石

       燭台礁石

       情人石

       蜂窩石(自命名)

       守望石(自命名)

       海蝕溝?

       無名岩

       遠眺基隆港

       島礁相依

       蕈狀岩   海灘上,一棵棵蘑菇樣礁石矗立,這就是蕈狀岩,這是野柳最引人注目的風景,成為地質公園最具代表性的地形景觀。

      這是龍頭石?

       女王頭   台灣旅遊業的一張名片,屬地質公園中蕈狀石的一種。「女王頭」以雍容華貴的形態,成為野柳地質公園的象徵。因其頸部修長、臉部線條優美,神態像極昂首靜坐的尊貴女王,大家才特別稱它為「女王頭」。它突起於斜緩石坡上高達2米,髻發高聳、微微仰首、美目遠盼,不論從什幺角度看,面目輪廓均端莊優雅,令人感嘆大自然造化之美妙。

       景區的安全設施和安全巡查

                                                                                                  2015年6月

·本集完畢·

2. 大嶝怎麼去小嶝【大嶝小嶝土土的海味兒】

許多省外遊客似乎對廈門抱有這樣一種印象:鼓浪嶼外,廈門無島。有時就連廈門島內的人也在琢磨,除了鼓浪嶼外,我們還能去哪座小島上消磨時光。同鼓浪嶼被打磨過的精緻不同,位於翔安和粗春地界的大嶝、小嶝盡管已被納入旅遊發展規劃,卻依然少為人知,即使去過的人多數也是在大嶝小鎮、戰地觀光園這種遊客扎堆的地方打轉轉。購完物、打完靶之後,人們不知道大嶝哪裡還可玩,其實土土的大嶝小嶝才好玩。 吃頓野海鮮才是正經事兒 人還沒到大嶝,我們就已經提前數天算計好了當天去哪兒吃。去大嶝當然要吃上一頓海鮮。中午十一點半,我們和此次為我們做導游的大嶝郎洪毅鋒正走在去吃飯的路上,他接到了一個福州朋友的電話。原來是突然造訪,此刻他們三四個人開車在島上晃悠,不知道去哪兒吃飯是好。 從陽塘出發,沿著環嶝南路而行,我們要去的新大嶝飯店正是一路過來的第一家。這條路一直走下去,還會看到不少飯店,都是以經營海鮮為主,規模也差不多。初來乍到,對一般遊客來說,即使做了功課,恐怕也很難看出它們彼此之間有什麼區別。待到點完菜坐定之後,我們才知道,原來這家店的老闆是大嶝本地人,早在很多年以前,他們家的店就是大嶝吃貨的聚集地。這家店起初是在陽塘一帶,後來由於大嶝島的旅遊發展規劃,跟著搬遷到了雙滬碼頭附近的環嶝南路(現在被稱為「大嶝海鮮一條街」),大嶝人也不離不棄,一直到現在招待人都認准了這里。如果只想吃頓海鮮不做停留,由島內過來下大嶝大橋跟著海鮮招牌直走,即刻便到。 店裡的海鮮的確和廈門島內有所不同,菜單上我們沒見過的名字更多一些,沒見過的菜式組合也不少,炒海掃把、 鮑魚土雞湯、海豬、海米粉……還沒吃就聞到了一種野生的味道。大嶝有幾樣海鮮特產非常有名,鮑魚、海蠣和紫菜。在大嶝碼頭旁有一家鮑魚餐庄,設有專門的鮑魚宴,還可以參觀鮑魚養殖。至於我們,一路上惦念的則是頭水紫菜。其實,吃頭水紫菜最好的季節在10月中下旬,1月已遲了許多。所謂頭水就是第一批長出來的紫菜,因為紫菜的特性像韭菜,收割一茬老一茬,因此這頭水紫菜格外地滑嫩、爽口。於是,一盤子的炒紫菜上來,成了桌上最吸引人的菜餚,引得我們頻頻動筷。大嶝的海鮮格外強調「野生」兩個字,口感方面,即使是海蠣也確實比島內大排檔里的海蠣味道好一些,再加上店家靠譜的手藝,一頓飯吃得格外滿足。可惜的是,我們一行苦於只有三個人,本著吃光碟子、不能浪費的原則只能點到六菜一湯。如果是朋友六七個一起過來,可以想像一餐會吃到多豐富。主食方面,店家的招牌是海蠣飯,我們這次沒吃到、留到下次必吃的是花鱘粥。 村村厝厝,海島田園 大嶝島,即行政區劃上的大嶝街道,原先它下面的各個自然村落現在被劃分為嶝崎社區、潯堀社區、雙滬社區、山頭社區、田�社區、土厝社區、東埕社區、北門社區以及陽塘社區等九個社區。1915年,大嶝、小嶝和角嶼(統稱「英雄三島」)與大金門、小金門等59個島嶼一起成立金門縣。當時的金門縣政府就設在如今大嶝島的田�社區。現在這種職能由雙滬社區取代,大嶝街道辦事處、大嶝邊防派出所都設在那裡,就在大嶝海鮮一條街後面。 人多的村落才有人氣。我們一行走過最難忘的兩個村落是陽塘同田�。 初次走到陽塘的街道裡面時,我和同事都感到驚訝,這里距離國貿金門灣的樓盤那麼近,不過兩段路就到了皓月天別墅區,但誰都想不到這個小村落里的生活居然如此有聲有色。向著島南出發,組成田園詩的因素在這里似乎都找得到:趁著上午陽光溫暖忙著給胡蘿卜田澆水的老大爺,在路邊棚屋裡剝海蠣的78歲的閩南阿婆,剛從海邊回來、裹著紅頭巾的運海蠣的大嶝女,還有挨家挨戶叫賣的本地小販……在這個氣溫猶如夏日般的冬日裡,映襯著隨地勢高低錯落的各式農民房,不禁讓人覺得這就是理想生活的一種。 陽塘南路靠著海邊,喚耐一路上的房子都很有特點。最前面的一排多數是新式農民房,看到它們就可以猜到島民對於豪華的各種想像,而當這種想像碰到閩南的傳統建築時格外多了一層美感,也多了一層喜感,產生了很多新舊兩式建築的結合體。陽塘一帶的古厝集中在慈濟宮後面,新舊程度不一,它們的外觀看起來比田�一帶的要差一點。在慈濟宮右側有一排接連四五座的古厝向海的方向延伸,每一棟在形制上都略有差別,因為陽塘一帶靠南日頭大,有的古厝在房檐前遮起了帳子。由於歷史緣故,這里的習俗同泉州尤其相近,站在慈濟宮的院里凳讓就可以看到後面的一棟閩南傳統民居門上橫批寫著「清河衍派」,它表明這家屋主姓「張」,衍派指的就是姓氏的發源或淵源,正是閩南與中原地區古時聯系的證明。 洪毅鋒很早就察覺到古厝會越來越少,平日里拍了許多古厝的照片,並把它們按照形制分別註明。看到這些不同形制、數量不少的古厝,我們不禁一次又一次感嘆:大嶝和金門太像了。只是不同的是,這里的古厝不是還住著後人,就是空下來了,人們還沒有把它們利用起來的意思,更不用提改成民宿或是在裡面開家咖啡館了。田�一帶至少有二十幾棟這樣的古厝,要不是鄰街的幾處改建了樓房,本來是連成一片的。其中金門縣政府舊址的十二棟古厝,分散在相距不到百米的七處地方。它們大都是二層建築,除了明清建的外,很多是民國建築,如今大多數保存得比較完整,像南洋風格的文書房裡到現在還有人居住。 相比之下,民居維護得不盡如人意。在金門縣政府總部舊址附近的鄭氏民居,曾經是島上一頂一的豪宅。因為後來在菲律賓做生意的屋主很少回來,漸漸成了荒宅,門上精美的雕刻也被人偷偷用水泥整塊粘走,只剩下一些彩色的瓷磚顏色未褪。據說,這些看起來沒有多起眼的瓷磚當年是從菲律賓海運過來的,廈門一帶並沒有。 田�一帶的民居雖說集中,但多數藏在巷子深處,並不好找。我第一次騎車路過此地,只粗粗看到了幾棟。而此次前去也並未總結出多好的路線,因為大嶝一帶早期的房子房距非常近,常常是從兩房間的縫隙中找到一條路。不過,還是有一個訣竅,那就是抬頭瞅一眼紅旗在哪裡,金門縣政府舊址的房頂上都會插面紅旗,跟著這個一直走,你不只能發現原來的政府舊址,還有鄭氏家族的一片古厝。鄉紳的住所、祠堂同曾經的行政機構彼此相鄰,從曾經的祠堂、現在的上香地和祠堂前空地上的一方戲台,不難還原出大嶝曾經的古風古貌。 鹽田冬日 冬日從車窗中浮光掠影看到的大嶝鹽田,景色不如夏日那麼好,這里同台灣、海南的鹽場氣候相近,夏季是最好的采鹽季節。而到了冬天,掃出的鹽沒那麼多,少了點白色的覆蓋,裸露出來的大片鹽場窪地直接暴露在人們的視線下。不過,大嶝鹽場的面積看起來還是頗為遼闊。而且不時從鹽場和兩側橋下飛出的水鳥,告訴人們又一個候鳥過冬的季節到來了。 廈門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沿海氣候十分適宜海鹽的曬制,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多處鹽場。清代時,廈門設立鹽大使,主管廈門、金門鹽業。民國初年,大嶝還曾駐守過鹽兵,至今留存下一座鹽兵樓,後在抗戰時被並入原金門縣政府的辦公場所,現在已成為了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上世紀七十年代前後,整個廈門鹽場面積一度達到6.66萬畝,僅大嶝東部、環島海堤的鹽田就有上萬畝。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前半段,鹽田還是大嶝人的主要收入來源。隨後鹽場紛紛轉型改事養殖,廈門鹽場面積大幅縮減,只留下大嶝鹽場僅存的一處大型產鹽基地,而大嶝鹽場的面積也由鼎盛時期的上萬畝變成現在的3000多畝。 與大嶝一衣帶水的金門,鹽場消失得更早,在1995年就已關閉。為再現金門的鹽文化,留下歷史的記錄與見證,金門人前來大嶝鹽場取經,在金門籌建了西園鹽文化館。談起金門的鹽文化館,洪毅鋒童心大發,同我們講起了那裡的鹽梯,鹽被塑成各種各樣的形狀,吸引全家老少一起玩耍。 大嶝鹽場平日里也有不少遊客來訪,一路下坡走來,近處接觸到的鹽田比遠處看起來更有趣。實際上,鹽田本身有時因為曬製得不完全微微發黃,但照片里出來的效果卻格外好,太陽一照,整個鹽田白得刺眼。洪毅鋒有時會接待一些學校里的小朋友,一邊帶領他們參觀鹽場,一邊給他們講解制鹽的工藝。 我們站在一排鹽田前,跟前的這個池是最後一道池。海水引入鹽坨(即蒸發池,可使海水下滲上蒸)後進行蒸發,以提高其鹽濃度,稱為鹵水,經過八個鹽坨蒸發後的鹵水,含鹽量到了25度時引進磚埕(即結晶池),這時鹽就會在結晶池中形成。磚埕的表面鋪著瓷磚一樣的東西,洪毅鋒向我們介紹說,這其實是用缸的碎片一塊一塊拼成的。早年在大嶝沒有引入自來水時,人們集體從漳州石碼購買水缸存儲淡水,所以大嶝有很多口缸也有很多口井,用缸片來鋪鹽田,既省錢又可以廢物利用,同時零碎的瓷磚空隙小,有利於加快結晶速度,避免鹽水泄漏。 大嶝人一直以這種原始的制鹽工藝自豪,此地曬制的海鹽也有量高質優、有益人體的說法。大嶝人常年海上討生活,一些漁民家裡存有儲藏多年的鹽,被稱為「老鹽」,有的長達10年以上。據說,用這種鹽泡開水喝,可以消除腸胃不適和消化不良。 古帆船和行船人 大嶝、小嶝最喜人的一點是仍然可以找到老手藝人和老營生的影子,像蓋古厝的、彈棉花的、挑擔賣菜賣魚的,還有一種不常見的是製作閩南古帆船。這門手藝如今漸已失傳,海峽兩岸都難見到。在大嶝,人們能說上來的也就只剩下陳仕玖和陳龍川兩人,他們都曾是大嶝航運公司造船廠的工人。雖然造船廠聽起來名字很大,實際上聽大嶝人說裡面多數還是跑船的,會手藝的人很少。 做閩南古帆船是項老手藝,流傳得並不廣,早在陳龍川初學時就是這樣,他是從父親和叔叔上一代人那裡學來的,父親是他主要的老師。在他家一樓客廳里,擺著一艘仿製閩南古帆船模型,是他17歲那年做的,已經有四十多年歷史了,堪稱他們家的鎮家之寶。他的工作室在大嶝碼頭附近的停車場那邊,一間石頭房子里擺得滿滿當當,裡面可以點燈,門口是一艘還沒上漆的小帆船。他工作的那張長條木桌,表面已被碰得坑坑窪窪。 1987年造船廠解散,意味著一個古帆船時代的終結,大嶝人靠海吃海的謀生方式發生了些許變化,不少人由原來的海上行船轉為採摘海蠣,養紫菜,養海帶,生命危險小了很多,但風險和艱苦依舊在。問起陳龍川是從哪一年重新又開始做船的,他抬頭想了想,「十幾年吧,記不清,很早了」,在他的記憶里,做船幾乎未曾停過,從童年開始相伴他的一生。東埕村溪�里的陳仕玖由2012年開始重拾閩南古帆船的製作手藝,快的時候半個多月做好一艘,我們去的時候他正在製作一艘88厘米的古帆船,這是他去年以來製作的第十二艘,快樂於他大概就是這樣不停地做船。 現在製作的閩南古帆船模型主要分五桅和三桅兩種,手藝的古老從船上隱藏的十二生肖中傳遞出來。船身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名字,其中人們熟知的如「龍骨」,此外,還有船頭的「龍眼」,帆上有「風雞」用來指示風的方向,船頭船尾處有和「兔耳」、「鴨舌」形狀相似的構件,以及「馬鼻」、「狗頭」等,這些有趣的名字寄寓了做船人對船駛向大海後平安吉祥的祝福。 這樣的古帆船不僅僅是模型,陳龍川和陳仕玖都對它有著更高的要求,船艙的推拉門可以拉開,仿如真船一樣,他們的手藝不會因為模型而打一點折扣。現在有很多人慕名而來訂購一艘帆船。不過,在他們看來,因為熱愛古帆船而來的人並不多,很多年輕人一眼看過去很喜歡它,卻不太了解這艘船有屬於它的歲月,有曾經屬於它的海上生涯。 地上碉堡,地下迷宮 冬日裡的廈門氣候反復無常,前一天還是風和日麗,誰知上島的第二天陽光就冷清了下來。這天,我們正要從大嶝去小嶝。風大加上退潮,客船通知我們當日不再返回大嶝,要過去就只能待上一晚。正准備放棄、改天再來的時候,從島上居民那邊得知還有艘包船當天下午會返回。於是我們折返頭匆匆跑回船上。 並非我和同事倒霉,這也是許多遊客經歷過的情景,同我們一起掉頭的幾位就直接回去了。前往小嶝的客船受上級指示,對天氣因素考慮多,造成了一些交通不便的客觀事實。 不過,站在碼頭等船喝西北風的一個多小時,倒也讓我們初次真實感受到了島民的艱辛,尤其是明白了何以島上到處都在供奉著清水祖師、媽祖、風獅爺這些管水管風的神靈,這才能拼貼出海島的另一面。 帶我們游小嶝的是當地的草根詩人邱才能,一位結實的小嶝中年大叔。他帶我們坐島上的電瓶車,三分鍾的光景,就到了他家。他們家的金龍餐館正是很有小嶝特色的那種經營模式,有吃有住。一二樓吃過海鮮,樓上就是民宿。價錢也幾乎是全島統一價,雙人標間120元一晚。像這樣的地方島上還有很多,隨處可以見到民宿的招牌,只是吃的未必都能解決。 大小嶝雖然跟金門很像,但面積小很多,大嶝才差不多趕上小金門的面積。小嶝就更小了,只有0.88平方公里,主要分為前堡和後堡兩片。邱才能家的右側幾米處鄰著街道,過了街道,另一邊就是後堡。前堡人家如他,多姓邱;後堡一帶則以洪姓為主。這邊的房子比大嶝更密集也更整齊,一排一排排開去,房與房間的小道筆直地連成一線,看不到頭,這種安分的樣子倒維持住了一個傳統村落的形態。 坐電瓶車環游小嶝,一圈下來半小時就差不多了。小嶝的景點也頗為迷你,八閩鐵樹王、獨木成林、美人井、三品泉,甚至邱葵故居,幾乎都不佔用時間。小嶝的居民也懂得,海和戰地是他們最吸引人的兩張王牌。 月亮灣是遊人前往最多的一處景點,此處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寧靜、秀美,是處避風港,平日廈門島內和福建省內其他地方的遊客會前來此處露宿、野炊,島上也會幫助人們租借各種用具,價錢只比島內貴二三十塊錢。天氣好時,還可以包船出海釣魚。要是想大玩一場的話,不妨移步小嶝休閑漁村,全套的休閑度假服務和原汁原味的拓展基地,包您過癮。水上小屋腳下的海水經過凈化,即使到了冬日,依然碧綠如故。 在小嶝,無論你在哪裡活動,都脫離不了戰地這個詞。除了地面一處又一處的碉堡外,小嶝的地下有一條廈門最長的人防指揮防空地道,它是地下的小嶝。這條地道建在地下十三四米的深處,起於前堡村深水碼頭地下室,止於後堡的後深鞍地下室,貫穿小嶝島,蜿蜒1200多米。共有6個出口,可以到達全社區的各主要角落,宛如一座地下迷宮。當我們在地面遊走時,幾乎每到一處,都會被告知地下有何留存,或是附近又是哪個出口。同時,耳邊時不時地聽到各種與金門的往昔戰事。其中一條如,當時小嶝與金門兩岸在炮擊對方時有各自的訣竅:往小嶝打,只要打牆准死人;要是往金門,那就是朝著長三角梅的地方打,因為金門除了這些隱秘的戰壕,別無他處種三角梅。 邱才能的童年就是在戰爭的影子中度過的,雖然提起當年的炮戰,有些人有不同的解讀,在他們的解讀中,金門炮戰或許並沒有多恐怖,但在小嶝人和大嶝人的心裡,戰爭實實在在地發生過。在大嶝,或許還只是在戰地觀光園里體驗戰爭的文字、圖片記錄和刺激的一面,但在海防前線的小嶝,那些現在還寫在牆上的標語、留在地下的武器即便被淡忘,也始終停留在人們的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