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魏徵多少個孩子圖片
擴展閱讀
金毛背景圖片素材 2024-12-28 18:13:40
模特拍圖片多少錢 2024-12-28 18:09:17
電腦下載圖片到哪裡找 2024-12-28 18:08:40

魏徵多少個孩子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1-05 21:24:49

A. 唐太宗李世民和長孫皇後生了幾個孩子分別是誰

李世民一共有三十五個兒女,而長孫氏為他生育了其中的六個(三男李承乾、李泰、李治,三女長樂公主、晉陽公主、新城公主。但據《四庫全書 子部 宋高僧傳唐上都青龍寺法朗傳》中記載:「龍朔二年,城陽公主有疾沈篤。尚葯供治無所不至。公主乃高宗大帝同母妹也。友愛殊厚。……」也就是說,城陽公主也是長孫皇後所生,她一共生育了七個孩子。)
做為皇後的嫡出長女,長樂公主得到了太宗特別的寵愛,當她出嫁時,太宗下令為女兒准備倍於妹妹永嘉長公主的嫁妝。嫁妝還沒備好,魏徵就得到了消息(老魏頭在管皇帝閑事方面格外得心應手,就象有順風耳的一樣)。他馬上跑來進諫,太宗只得收回成命。回宮後,他帶著歉意將這件事的經過告訴了妻子。長孫聽了非但不埋怨,反而說:「我與陛下是結發夫妻情義深重,每次要說話時仍然要察顏觀色,不敢輕易冒犯陛下的威嚴。如今魏徵身為外臣,卻能不顧自己的安危犯顏進諫,實在是難得的賢臣。常言道『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希望陛下詳查。」隨後,她又賜給魏徵錢四百緡、絹四百匹,並傳話說:「早已聽說您的正直,如今才終於見到。希望您繼續保持這樣的心地情操不要變易。」
魏徵實在是個不會看領導臉色的部下,他曾經不止一次地當面讓太宗下不來台。有一次,太宗實在是被他頂撞得氣憤不過,退朝之後恨恨地對皇後說:「總有一天,我要殺了那個鄉巴佬!」長孫皇後問誰是這個鄉巴佬啊?太宗咬牙切齒地道:「魏徵這個傢伙,總是當著滿朝文武的面羞辱我!」長孫皇後聽後返回自己的宮中更換朝服肅立於庭中向太宗行禮。太宗驚問原故,長孫答道:「妾聞主明臣直。如今魏徵如此耿直,自然是因為陛下你已為明君。我怎能不向陛下道賀。」長孫以她的睿智和對丈夫的了解,輕輕的化解了太宗的怒氣,既救了魏徵,又令太宗明白直諫之臣的可貴,也加深了夫妻間的感情。

B. 全國有多少個魏徵平全國有多少個魏徵平

摘要 親,您好,根據重名查重系統數據:全國有2個魏徵平,全部為男性,同名不同姓的人數有281個。

C. 長孫皇後生了幾個孩子分別是誰

三個兒子,四個女兒。

(前)皇太子李承乾。幼子:唐高宗李治。長樂公主李麗質:嫁長孫無忌之子長孫沖。 城陽公主:初嫁杜如晦之子杜荷,後改嫁薛瓘。晉陽公主:李明達。衡山公主(唐高宗即位後改封新城長公主):嫁長孫詮。

李承乾身體不好,太宗捨不得讓他多讀書,但承乾並不因此放縱,反而在太宗問他治國策略時顯示了才能。

因為永嘉公主乃是長樂公主的姑姑。此舉逾越了禮制。太宗回宮把此事告訴了長孫皇後。長孫皇得知此事後感嘆魏徵能「引禮義抑人主之情」,並對他大加贊賞。特地派人前去賞賜給魏徵絹四百匹、錢四百緡,並傳口訊說:「聽聞你正直,見識到了,希望你一直保持,不要改變」。

在太宗並未有所表示的時候,長孫皇後直接對魏徵加以賞賜,並暗示自己會給予支持,可謂給魏徵注入了強心劑。也正是因為有長孫皇後這樣的靠山,魏徵的正義直諫才會這般順利。

相關如下

太宗和長孫皇後另有四個女兒,長女長樂公主李麗質。美麗聰慧,太宗和長孫皇後「並所鍾愛」,並在她出嫁時嫁妝逾制。 長樂公主還曾協助長孫無忌等勸說太宗打消了分封功臣的想法。 長樂公主因病去世,太宗非常悲痛,將她葬在了離元宮很近的地方。

最後太宗下令用晉陽公主湯沐之資,在公主墓旁修建佛寺,給早夭的女兒追福。新城公主,初封衡山公主,打破了名山大川不得作為封號的規定。公主墓誌記載其冊封後便「湯沐增賦」,可知新城公主和姐姐晉陽公主一樣小小年紀就有了實封。

新城公主先是許婚魏徵之子魏叔玉,後來因事婚約被解除,太宗又在妻子生日那天宣布將女兒許配給皇後的侄子。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太宗感到自己大限將至,擔心耽誤女兒的婚事,便開始張羅新城公主出嫁事宜,由於程序繁瑣,最終沒能來的及,還是留下了遺憾。

D. 魏徵的子女

1、長子:魏叔玉,次子:魏叔瑜,第三子:魏叔琬,第四子:魏叔璘。
2、魏徵簡介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鉅鹿郡(一說在今河北省巨鹿縣,一說在今河北省館陶縣)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創建「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
貞觀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祿大夫,封鄭國公,謚號「文貞」。葬禮從簡。同年入凌煙閣。
魏徵陵墓位於陝西省禮泉縣。著有《隋書》序論,《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等。其言論多見《貞觀政要》。其中最著名,並流傳下來的諫文表---《諫太宗十思疏》。

E. 魏徵簡介 歷史上的魏徵是個怎樣的人

魏徵(580-643)字玄成,巨鹿下曲陽(今河北晉縣)人,從小喪失父母,家境貧寒,但喜愛讀書,不理家業,曾出家當過道士。隋大業末年,魏徵被隋武陽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東北)丞元寶藏任為書記。元寶藏舉郡歸降李密後,他又被李密任為元帥府文學參軍,專掌文書卷宗。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李密失敗後,魏徵隨其入關降唐,但久不見用。次年,魏徵自請安撫河北,詔准後,乘驛馳至黎陽(今河南浚縣),勸嵛李密的黎陽守將徐世績歸降唐朝。不久,竇建德攻佔黎陽,魏徵被俘。竇建德失敗後,魏徵又回到長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為東宮僚屬。魏徵看到太子與秦王李世民的沖突日益加深,多次勸建成要先發制人,及早動手。
玄武門之變以後,李世民由於早就器重他的膽識才能,非但沒有怪罪於他,而且還把他任為諫官之職,並經常引入內廷,詢問政事得失。魏徵喜逢知己之主,竭誠輔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據理抗爭,從不委曲求全。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徵問道:「何謂明君、暗君?」魏徵回答說:「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宮,不見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趙高,直到天下大亂以後,自己還被蒙在鼓裡;隋煬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縣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太宗對這番話深表贊同。

F. 魏徵是個什麼樣的人

魏徵早年家境貧寒,想做一番大事業,卻眼高手低,不事生產,只好出家當道士混口飯吃。等到了隋朝末年,天下大亂的時候,武陽郡丞元寶藏起兵響應瓦崗寨的李密,魏徵看到成就事業的機會到了,馬上脫下道袍投入元寶藏的麾下,開啟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元寶藏是魏徵的第一個主人。

沒過多久,魏徵就拋棄了元寶藏,因為元寶藏給李密的奏疏都是魏徵給起草的,李密因此非常欣賞魏徵,將其調到自己手下效力,所以李密是魏徵的第二個主人

G. 楊珪媚與李世民有幾個兒子

楊妃,吳王李恪蜀王李愔生母,《舊唐書》只在《李恪傳》中提及過一句「恪母,隋煬帝女也」,可見楊妃雖然名義上為隋煬帝女,看似出身高貴,然而連生母為誰、排行第幾、封號為何都不知曉。楊妃沒有公主封號,說明沒有受過正式冊封——隋煬帝登基後便去了洛陽,即使是冊立太子也不過是下詔遣使回長安,更不用說還會特意記得要去冊封一個留在長安的公主了。也由此可知楊妃的生母身份較低,且並不得寵,只是一名普通後宮。

而史官在史書中極為同情李恪,盡管完全列舉不出李恪究竟有何才乾和才華,但仍舊對李恪是各種溢美之詞,所以在其傳記里特別提到「恪母,隋煬帝女也」這一句,就是為了表彰李恪生母的身份與眾不同。但即便如此也仍只有隋煬帝女這個頭銜,而無更具體的封號,可見楊妃無論是在隋宮還是唐宮地位都不高。

同時根據岑仲勉先生的統計,楊廣在位的十四年裡,累計下來在長安待的時間只有186天,絕大部分時間不是在巡幸的路上就是在准備巡幸,所以想來楊公主若是受寵的話,理應同其長姐南陽公主一樣,陪伴在隋煬帝身側遠離長安才是。可事實卻恰恰相反,依據李恪生於武德二年的情況來看,楊公主應當是武德元年便入了宮。換言之,李淵在長安甫一登基,楊公主便就此成了秦王府後院的一員,很顯然這位楊公主雖然說起來也是隋煬帝的女兒,卻根本得不到父親的重視和寵愛,所以才會被遺忘在長安,被新建立的李唐王朝順手接收。

何況李淵與楊廣的母親都是獨孤氏,還是親姐妹,獨孤皇後曾對李淵頗為照拂;李淵建立的唐朝至少在名義上是從隋恭帝手上禪讓過來的,結果李淵就這樣將他表弟遺忘在長安的女兒丟給了自己的兒子做妾。李淵若還算看重這位與自己多少有點血緣關系的前朝公主的話,怎麼說也要將其嫁做正妻而不是小妾——無論是嫁給皇子還是大臣。而且就算是做妾,也該塞給太子李建成,而不是塞給秦王李世民。畢竟人家李建成好歹在武德九年前還是太子的身份,若無意外的話,這位楊公主作為李建成的小妾,等太子登基後怎麼說也能混個五品以上的嬪妃當當,而給親王做妾,最多隻是個五品的孺人。

更何況根據楊廣死於義寧二年三月(618年),李淵於同年五月登基為帝,李恪卻在第二年就出生了的情況來看,楊公主很明顯是在重孝期間懷的孕——別說是為親生父親守滿27個月的孝了,竟然連一年的重孝都沒守滿,由此可見這位所謂的「隋煬帝女」在李唐王朝的眼中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存在了,更別說還能得到怎樣的禮遇。若楊公主的身份還算尊貴,又怎會如此被人隨意地打發,甚至連為父親守個孝的機會都沒有。

而楊妃會被如此對待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自古成王敗寇,亡國之君的地位都擺在那兒了,更別說亡國公主了。想想秦滅六國後,六國「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的凄慘模樣;想想陳朝滅亡後陳後主的幾個親妹妹,樂昌公主被賞給楊素做妾,宣華夫人按例沒入了隋掖庭,還有一個被賞給了賀若弼;再想想宋徽宗的女兒柔福帝姬也是公主,在金朝過的卻是什麼日子,便可知這些亡國公主在新王朝眼裡不過是戰利品一樣的存在。

再看她在後宮中的封號。唐朝貞觀年間的四夫人封號以貴淑德賢為序,韋貴妃的封號是非常明確的。另有一位生育了十三皇子李福的楊貴妃,生前也是正一品的四妃之一,死後才能被追封為貴妃。而燕德妃是由賢妃升為德妃的,原因是陰妃之子李祐謀反被誅,陰妃也由此被降為了嬪。還有一位鄭賢妃,應當是燕賢妃升為德妃後隨之晉位的。所以很有可能楊妃生前並無妃位,死後才被追封為「妃」,提升了品級。

楊妃於武德二年生吳王李恪,武德八年之後生蜀王李愔——武德年間的皇子皇孫都是按例一歲時冊封,而武德8年時,李世民的兒子中只有第五子李祐受封,所以第六子李愔最早也是武德八年之後才出生。楊妃沒有女兒,因為唐太宗21位公主中只要生母身份較高的,史書或墓誌銘都有記載,其餘15位公主的生母因出身低微而不見載。

而楊妃的兩子吳王李恪與蜀王李愔,雖然一直以來由於電視劇的宣傳,很多人誤以為李恪是唐太宗最喜歡的兒子,但就史實而言,論起唐太宗所有兒子中誰的待遇最差,李恪稱第二,沒人能比他更差。真相究竟如何,我們不妨一起來看一看史書是如何記載的。

首先根據史書的記載,李恪最遲貞觀7年便去了封地,而與李恪同齡的李泰不僅不「之國」,唐太宗甚至還想過讓其「入居武德殿」,最後還是被魏徵力諫勸止。李治更是自長孫皇後去世後就一直由唐太宗親自撫養,甚至在被封為太子後,仍讓唐太宗不惜公然違反禮制也要繼續留在身邊,這便導致了褚遂良劉洎等人分別在貞觀18年、20年相繼上疏懇請皇帝不要留太子在身邊一味溺愛,放其回東宮。

其次貞觀7年李恪赴任齊州都督時,唐太宗對李恪說:「父子之情,豈不欲常相見耶?但家國事殊,須出作藩屏。」可見讓諸王之藩是因為「家國事殊」,更是為了絕諸皇子的「覬覦之心」。但這一番冠冕堂皇的話,實際上更適合身為太子同母弟的李泰而不是庶出的李恪,畢竟作為太子同母弟,李泰對儲位的威脅才是最大的。然而唐太宗在「家國事殊」面前卻出於私心,不僅不讓李泰之藩,甚至還想讓他搬進武德殿居住;李治就更不用說了,唐太宗一直將這個兒子親自帶在身邊撫養,絕口不提之藩的事,貞觀16年甚至乾脆直接讓他上朝參政了,卻偏偏將沒什麼威脅的李恪打發到封地上去。

再者貞觀12年唐太宗給李恪寫的這封信,若只注意到「汝方違膝下,凄戀何已,欲遺汝珍玩,恐益驕奢」這么一句,自然會覺得其間是飽含了父子之情,然而此信的題目卻是《誡吳王恪書》。誡者,告誡、警告之意,齊王李祐在封地上屢屢犯錯時,唐太宗也曾寫信「誥誡之」。所以這封信也不是什麼訴說離別後的思念之情的,而是唐太宗寫信來警告李恪要老老實實地待在自己的封地,不要再胡作非為了。

而且就在唐太對李恪說「欲遺汝珍玩,恐益驕奢」——以避免李恪變得驕奢為由而不肯多給他財物,結果在面對李承乾與李泰時,唐太宗卻又是截然相反的態度。唐太宗賞賜李泰時不僅「賜泰物萬段」,每個月給李泰的東西甚至「有逾於皇太子」,對李承乾更是乾脆直接取消了他出用庫物的限制。

最後,便是為很多人所津津樂道的唐太宗欲立吳王李恪為太子這件事了,甚至有人聲稱,如果唐太宗不喜歡李恪的話又怎麼會要立他為太子?那麼我們不妨來看一看,唐太宗為什麼會突然想到要改立李恪為太子。

貞觀17年,唐太宗立了李治後過了大半年的時間,又覺得這個小兒子只有十五歲,一直養在自己的身邊沒有經過什麼歷練,作為帝國未來的繼承人還不夠強大有力,擔憂他無法很好地駕馭朝政,畢竟「國賴長君」。於是唐太宗便想到了換儲一事,而當時的李恪可以說是唯一適合的人選,因為看看除了李恪之外的其他幾位皇子:

第二子李寬,早夭
第四子李泰,奪嫡被貶
第五子李佑,貞觀十七年謀反被誅
第六子李愔,被唐太宗痛罵為禽獸不如
第七子李惲,好斂財,被有司彈劾
第八子李貞,僅比李治大一歲
第十子李慎,年紀比李治還要小

下面更加年幼的李囂、李簡、李福等人不是早夭,就是年紀太小。在這樣的情況下,除了比李治大了近9歲的李恪,唐太宗還有別的選擇嗎?

唐太宗欲立李恪歸根究底就是因為除了李恪外,別的年長一些的皇子不是因為奪嫡被貶、被殺,就是實在是扶不起的阿斗,李恪盡管也曾因為踩莊稼和賭博這些小事被連續貶官和削戶過多次,但除了李恪外,唐太宗已經別無選擇。

不過很顯然,唐太宗欲立李恪這個想法並沒有經過深思熟慮,而是一時沖動下的心血來潮之念。因為如果唐太宗真的考慮清楚了要改立李恪,或者是吃了秤砣鐵了心要換儲了,那麼長孫無忌是絕對沒有「密爭之」的機會的,更不可能只憑他一家之言便一錘定音。畢竟這天下是姓李的,不是姓長孫的。貞觀十七年時的長孫無忌雖然位極正一品的司徒,但就唐朝的政府系統而言,司徒位高卻只是個虛職。在根本沒有實權的情況下,長孫無忌又如何把持得了朝政?此時的魏徵固然已死,但房玄齡李靖這些大臣仍然健在,唐太宗也正值壯年手握兵權,怎麼可能任由一個既無實權又無兵權的長孫無忌操縱朝政?

何況廢立太子是國家大事不是兒戲,唐太宗若是下定了決心要換太子,肯定會把這件事拿到朝上廷議,再不濟也要找幾個心腹大臣一起來商量商量,就像當初要立李治一樣,「與長孫無忌、房玄齡、李績等計議」,而不會只跟最不可能贊同的長孫無忌一個人商量,甚至被長孫無忌反駁後就此立刻作罷。

而從正史中對改立李恪這件事一筆帶過的記敘來看,很明顯唐太宗只是一時心血來潮,突然間有了這么一個想法,然後對長孫無忌露了個口風,長孫無忌反對,唐太宗想明白了自然也就徹底打消這個念頭了。更不要說什麼長孫無忌反對立李恪是因為他不是自己的外甥,事實上真正介意李恪不是嫡子的並不是長孫無忌,而是唐太宗本人。畢竟一旦改立庶子出身的李恪,李承乾、李泰、李治這三個嫡子的未來就很難有所保證了,這一點唐太宗顯然比長孫無忌更為擔心,因為當初唐太宗立李治的目的就是為了可以保全這三個心愛的兒子:

「泰立,承乾、晉王皆不存;晉王立,泰共承乾可無恙也。」(《舊唐書·太宗諸子列傳》)

唐太宗改立太子時,一直都是在嫡出的李泰與李治之間搖擺不定,決定立李治也是因為李治性情仁厚,就是做了皇帝也不會對自己的兩個親兄弟不利。而在這期間,唐太宗自始至終都沒有想到過還有庶出但年長的李恪可以考慮,李恪在唐太宗的心中地位究竟如何可見一斑了。因為李恪若是在唐太宗的心中還算是有些分量的話,唐太宗在改立太子的時候絕對會首先想到他,而不是等到一切都塵埃落定後又過了大半年的時間,直到貞觀十七年年底諸位皇子回京過年時,才發現原來還有這么一個庶長子可以考慮,而且還只是曇花一現的想法。

至於說什麼李恪遠離京城和朝中大臣沒有交情,自然不會有人願意保舉他做太子。事實上朝中大臣的意願怎樣並不重要,關鍵仍在於唐太宗自己的態度如何。看看李治就能知道,李治這個太子可謂是唐太宗一手扶持上去的。為了冊立李治,唐太宗甚至不惜拔劍欲在大臣面前自盡;在正式立了李治為太子後,唐太宗又傾力打造了一個強大可靠的東宮班底以輔佐太子。

同時,唐太宗知道李治一直久居深宮缺少歷練,便開始加強對他處理政務能力的培養,時常把他帶在自己的身邊言傳身教。

所以唐太宗若真的有意改立李恪為太子的話,完全可以把改立李治時的舉動照搬過來,而不只是口頭上提那麼一提,被否決後既不見有過失落後悔的時候,更不曾見對李恪這個改立未果的兒子有什麼內疚之情,甚至欲立李恪未果後沒過兩天,唐太宗就因為李治長子李忠的出生而舉行了盛大的筵席,不僅在宴會上高興地「酒酣起舞」「盡日而罷」,還一反皇孫只能封郡王的制度,破例將李忠冊封為了親王——完全將李恪的事情拋之腦後。反觀劉邦欲立趙王如意失敗後,為戚姬母子的未來安全得不到保障愁得長吁短嘆,甚至「心不樂,悲歌」,不僅特意讓周昌去做如意的相國,而且一聽說樊噲要在自己百年之後誅殺戚姬母子,當即下令要陳平等人去殺了樊噲。

而同樣提名未果的李恪不僅沒有得到唐太宗的任何保護措施,反而被唐太宗嚴厲地告誡了一通:「你若是不遵紀守法,西漢的燕王劉旦就是你的下場,就算你是我兒子我也救不了你!」雖然有人認為這是唐太宗在「保護」李恪,要他小心謹慎一些,但李恪作為親王,他的性命並不掌握在自己手裡而是掌握在皇帝手裡,光是告誡李恪自己謹言慎行是沒有用的,只有讓未來的皇帝李治知道要善待李恪才能達到保護李恪的目的。

也正因為明白這樣的道理,所以漢高祖劉邦臨終前特地留了封手詔給太子劉盈,要他日後一定要照顧好他曾經欲立未果的趙王如意;唐太宗在立李治為太子時也反復強調過立李治的原因是為了能同時保住李承乾、李泰、李治這三個兒子。而唐太宗既然能想到要為李承乾、李泰、李治的日後安危做打算,又為什麼沒為李恪日後的安危做出同樣的安排呢?想來李恪若是能在唐太宗的心中占據一席之地的話,又如何會遭此待遇?

至於李恪不能當上皇帝是因為具有前朝血統的說法更是無稽之談,李恪的兩朝血統並不是什麼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之事,早在南北朝時就有許多兩朝一脈的皇位繼承人,比如後趙石虎的太子石世,生母就是前趙的安定公主;比如北周閔帝宇文覺的生母就是北魏馮翊公主。就連隋煬帝楊廣的太子楊昭也是兩朝一脈——楊昭的生母蕭皇後,即西梁孝明帝蕭巋的女兒。

再說如果前朝血統真的是問題,是忌諱,那唐太宗為何在明知李恪具有隋朝血統的情況下,還想立其為太子?長孫無忌又為什麼不用這么好的理由來反對唐太宗立李恪呢?就像唐玄宗欲立武惠妃為後,大臣首先就用武家與李唐皇室有仇為由勸阻唐玄宗,而李恪這里卻壓根沒人提及所謂的前朝血統這一點。所以李恪與儲位無緣,和他的生母楊妃是隋煬帝的女兒根本沒有任何的關系,而是因為李恪與楊妃均不得寵於唐太宗的緣故。

還有人因為唐太宗欲改立李恪便認為李恪是大唐的一代賢王,甚至如同某毛所說的那樣李恪就一定是英物,李治就一定是朽物,唐太宗選擇了李治作為繼承人是懵懂一時(事實上看看某毛自己選定的繼承人就知道他是什麼眼光了)。然而通觀李恪的生平,實在看不出他有什麼文功武治的政績。《舊唐書》中對李承乾的治國才能好歹還有一句「太宗居諒暗,庶政皆令聽斷,頗識大體」的介紹,對李泰至少還能知道他「少善屬文」,也的確編修了一部《括地誌》,其他庶出的皇子中,也有因為處理地方政務出色而被當地百姓稱贊的。

然而關於李恪卻只知其有文武才,相當籠統的一句贊美之詞,至於具體有什麼雄才偉略的事跡可以展現其賢能的,史書中便再無一字了。就連李恪的「善騎射」也不過是身為關隴軍事貴族最基本的素養而已,在唐朝這個連後宮才人都能陪帝王騎射的朝代里,李恪的「善騎射」卻根本沒有絲毫的軍功或突出的事跡可以證明。

李恪所謂的文才更是如此,就連李唐皇室成員中最常見的書法特長都毫無記載,而同樣因謀反被誅的漢王李元昌,卻能夠以書法、繪畫、射獵著稱於各部史書,相比之下,李恪的才華無論是在史書還是墓誌銘上,都沒有分毫體現。

所以若只因為唐太宗的一句「英果類己」,便斷定了李恪之賢,也著實武斷了些。畢竟唐太宗只是覺得李治性格仁厚溫和,並沒有說他不如李恪賢能,又怎能由此草率地推斷出李恪便是大唐眾望所歸的賢王呢?

至於《舊唐書》中所說的「既名望素高,甚為物情所向」,要知道李恪作為唐高宗李治最年長的皇兄,德行比起下面幾個弟弟也還說得過去,有聲望並不足以為奇,沒有名聲才是要值得奇怪的。畢竟唐中宗時,身為相王的唐睿宗就是「望實素高」;唐文宗的弟弟漳王李湊也是「賢而有人望」;唐太祖的曾孫李孝逸同樣是「素有名望,自是時譽益重」;唐高祖之子韓王李元嘉在則天朝受到安撫重用,不僅是因為「地尊望重」,更是為了「順物情」。

李恪被冤殺後史書中又言「以絕眾望,海內冤之」,看似評價很高,然而唐太宗在任命魏徵做太子太師的時候,也曾說過「用絕天下之望」這樣的話。不僅如此,武三思在殺桓彥范等人時,是為了「絕其歸望」;王世充殺害楊侗時,也是為了「絕眾望」;武則天殺李元嘉更是為了「絕宗室之望」;源休勸朱泚剪除唐宗室的時候,同樣是為了「絕人望」。而格輔元劉晏被殺都是「海內冤之」,盧崇道父子被杖斃也是「四海冤之」,崔寧被縊殺後「中外稱其冤」,安思順兄弟被誅更是「天下冤之」,李林甫被構陷同樣是「天下以為冤」。可見所謂的「以絕眾望,海內冤之」不過是史官的慣用語罷了,究竟能有幾分分量,可以自行掂量一番。

何況當時的唐人並不覺得李恪是冤枉,睦州刺史夏侯絢的墓誌在提及永徽四年的謀反案時就明確寫道「荊吳構逆」,認為荊王李元景與吳王李恪都是大逆不道的謀反,這樣的態度與史官所說的「海內冤之」完全截然相反。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夏侯絢的身份,夏侯絢曾是蜀王李愔的長史,而李愔不是別人,正是李恪的同母弟弟,李恪謀反被殺後,李愔也因此被廢為庶人。所以按照夏侯絢這樣的身份,在提及頂頭上司的胞兄被誣陷謀反時理應是為之喊冤,而不是直言他就是「構逆」。連原本最該為李恪喊冤的人都認為李恪就是謀反,當時能有多少人認為李恪是冤枉的可想而知。

事實上李恪在大唐王朝就是一個普通的皇子,只不過是近年來的一些電視劇與小說將歷史篡改戲說得太厲害了,以至於誤導了很大一部分觀眾,認為李恪是唐太宗最心愛的兒子唐朝最賢明的皇子。但凡願意認真讀一讀正史的,看看史書上所記載的唐太宗是如何寵愛他的三個嫡子的,就可以知道真正的唐太宗愛子應該是什麼樣子。

相比三位嫡子數不勝數的得寵事跡,僅憑唐太宗心血來潮之下的「欲立吳王恪」,以及立儲這種環境下的一句「類己」(在立太子這種情況下,不說「類己」難道要說這個兒子「不類己」?),便要妄圖證明李恪的受寵,顯然是不成立的。何況《舊唐書》中是「太宗常稱其類己」,《唐會要》記載為「太宗嘗稱其類己」,可見這里的常是通假字,通嘗,意思是唐太宗曾經說過李恪類己,而不是經常說李恪類己——如果唐太宗經常說李恪類己卻又不給他任何保護措施,那麼此舉根本不是在愛李恪而是在害李恪。

特別是貞觀2年李恪與李泰同時受封,卻明顯受到了不同的待遇。李恪受封益州都督,封地只有8州,李泰卻不僅是揚州大都督兼越州都督,封地更是多達22州!

且先不說單就數量而言,李泰的封地幾乎是李恪的兩倍。而李恪的封地益州,也就是今天四川一帶,在唐朝時可絕對不是什麼香餑餑,「揚一益二」的說法還得等到安史之亂以後。蜀地自古地勢天險,古時候交通又不發達,想想當初唐高祖李淵私下許諾唐太宗要改立他為太子時就曾說過,要將李建成改封在蜀地,原因就是「地既僻小易制。若不能事汝,亦易取耳」。可見蜀地在唐初時候人們的心中是怎樣一種存在了。而揚州的富庶則不必多言,更何況封地里還包括了蘇杭一帶。

更不用說李恪受封的不過是益州都督,而不是和李泰一樣都是大都督。根據《唐會要》的記載,益州的大都督府於「貞觀二年二月二十日,去『大』字」,直到唐高宗龍朔2年才由都督府升級為大都督府——就在李恪受封前三個月,唐太宗就將益州由大都督降級為了都督。所以貞觀二年五月李恪與李泰雖然同時受封,但是李恪只被封為了益州都督——不僅都督府的規模遠不及李泰的大都督府,封地更是比李泰少了近三分之二。

後來李恪在貞觀11年的時候,不過是因為打獵時踩壞了莊稼,就由安州都督降職為安州刺史,還被削戶300(當時親王實封只有800戶)。看上去封地還是在一個地方,但實際上所管轄的地方卻大大減少了,因為作為都督時,李恪可以「督安、隋、溫、沔、復五州」軍事,然而作為刺史就只能管轄安州這一州之地。後來李恪又因為和乳母的兒子賭博,再次被罷官削戶,自此一直到貞觀23年共12年的時間里,李恪再也沒有官復原職過。這樣的待遇除了李恪,也就只有他那個被唐太宗斥為「不如禽獸鐵石」的胞弟李愔同樣享有了,而其他犯過遠比踩莊稼更嚴重錯誤的皇子們,也從來沒有遭受過如此嚴厲的懲罰。

唐太宗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但在面對自己的愛子時,仍舊只能如同普通人一般,尋常人家是怎麼疼愛兒子的,唐太宗就是怎麼做的。

所以李承乾就算犯下了謀逆這等殺頭大罪,唐太宗也要想方設法保住他的性命;所以李泰奪嫡失敗後,唐太宗仍舊說他是「朕之愛子,實所鍾心」,甚至被貶後不到四年的時間就又重新晉封為濮王;所以李治雖然一直和唐太宗住在一起,褚遂良、劉洎為了這事上諫過多少次,也沒見唐太宗以「家國事殊」為理由,把李治打發出宮去住。

對李承乾、李泰、李治這些愛子們寵溺至極,以至於一次又一次招來了魏徵這些朝臣的上疏與進諫,偏偏對李恪這些兒子該罰的罰,該殺的殺,一個都沒手軟。就這樣,還能說李恪是唐太宗的「愛子」嗎?

至於楊妃的次子李愔,雖然貞觀10年就之藩了,但是直到貞觀13年,李愔才得到了親王應有的800戶食邑,比其他一同之藩的皇子整整遲了3年。又因為李愔在封地上屢屢胡作非為,唐太宗曾十分厭惡地說:「就算是禽獸,只要好好馴服還能讓其聽命於人;就算是鐵石,只要好好煉制也能做成可用之物,只有像李愔這樣的人,連禽獸和鐵石都不如!」當即便削去了李愔一半的封地食邑和蜀王府中的官員,又將他貶為虢州刺史,剛剛上任沒幾個月的蜀王師蓋文達也因此被免官。

所以唐太宗貞觀年間別的皇子都是都督,唯獨李恪、李愔兩人是刺史;別的皇子都是實封800戶,唯獨李恪與李愔一個被削戶600一個被削戶400。想來楊妃要是得寵的話,如何會在史書上僅留下7個字的記載,而她的兩個兒子又如何會在李世民諸子中待遇如此之差?

另外還有一位在網文中廣為流傳的被唐太宗「強占」的弟媳楊妃,即楊師道的從侄女、巢刺王李元吉的妻子巢王妃楊氏。不過這位楊妃並不屬於唐太宗的後宮,因為巢王妃楊氏自始至終都沒有獲得過唐太宗後宮中的封號,她的頭銜一直都是跟著丈夫李元吉的稱號改變而改變。

雖然某些網文一口咬定唐太宗發動玄武門之變是為了巢王妃,不過此說法純屬無稽之談。因為綜合史書記載以及李建成之妻鄭氏和李元吉之女歸仁縣主等人的墓誌來看,李建成與李元吉被誅後,東宮由太子李世民入住,李元吉的齊王府則被賞給了功臣尉遲敬德,李建成與李元吉的妻子女兒可以說是無處可去,再加上這些女眷身份敏感,便只能一直幽閉在宮里,實質上就是軟禁。

這樣被軟禁在宮里的生活自然不好過,所以歸仁縣主的墓誌上隱晦地寫道:「誠周於造次之間」「行滿於危疑之地」。想想李元吉的正妻與小妾竟然只能擠在同一間宮殿里,而隱太子妃鄭氏所居住的長樂門內歸仁門東就是宮城的最南面,出門便是士兵的重重守衛,再加上歸仁直到19歲才被冊封為縣主,這一切正說明了楊氏這些被幽閉宮中的女眷生存環境之艱難。

楊氏雖然在貞觀後期得到了唐太宗的臨幸,甚至一度被欲立為皇後,然而事實則是唐太宗自始至終都不曾給過楊氏正式的後宮頭銜。如果楊氏真的如同《新唐書》所言「帝寵之」的話,想來即便唐太宗給不了她皇後的尊位,也絕對給得起一個普通的嬪妃之位,畢竟古人最為重視名分,正所謂是名不正則言不順,無論楊氏能夠獲封哪個等級的後宮嬪妃,都比只能一直背負通姦之名好太多了。

何況貞觀十七年時,後宮中的四妃之位是有空缺的。因為齊王李佑謀反、生母陰氏被降為嬪,燕賢妃晉位為德妃,賢妃之位正好空了下來。而根據楊氏之子曹王李明於貞觀二十一年受封的情況來看,唐太宗的這個「老來子」應該就是誕生於十八年前後。然而唐太宗寧可將賢妃封給一個無子無寵的鄭氏,也不曾將有子有寵的楊氏借機補進四妃之位中,從這樣的情況來看,著實看不出這位楊氏究竟是如何一個「有寵於上」的法子。

更何況如果楊氏真的有寵到「欲立為後」了,那麼無論是楊氏還是李明,都該有些特殊待遇。比如唐高祖之子韓王李元嘉,他的母親宇文昭儀就是「早有寵於高祖,高祖初即位,便欲立為皇後,固辭不受」,而李元嘉也是因為其母有寵,在唐高祖登基以後所生的那些兒子裡面是最得寵愛的。又比如武惠妃,雖然同樣因為種種原因無法被立為皇後,但唐玄宗特別為她設置了一個「惠妃」的封號,並且「宮中禮秩,一同皇後」。而武惠妃的長子夏悼王因為唐玄宗「鍾愛無比,名之為一」,次子李敏也是「以母惠妃之寵,玄宗特加顧念」,女兒太華公主同樣是「以母愛,禮遇過於諸公主,賜甲第,連於宮禁」。

同理,若楊氏真的如此受寵,那麼她的兒子李明在唐太宗眼裡也應該是子憑母貴愛屋及烏才對。然而通觀史書,唐太宗除了分封李明承認了這個兒子的合法地位外,對李明並沒有任何的特殊待遇。而且唐太宗雖然分封了李明,卻仍只稱楊氏為巢王妃,並未將其列入後宮中的一員,如此一番舉動,實際上是將楊氏與李明之間的母子關系在禮法上割裂開來了。畢竟一個是唐太宗的兒子,一個是唐太宗的弟媳,在名分上否決了楊氏與李明的母子關系,而楊氏面對親子卻聽不到一聲「母親」,李明面對親母卻不能名正言順地喊一聲「娘」,這又該是何等的悲哀與痛苦!

至於楊氏和丈夫李元吉的小妾共同撫養的庶女歸仁縣主,竟然一直到貞觀十八年,才以19的「高齡」獲封縣主並得以出嫁,想來楊氏若真的深得唐太宗的寵愛,她的親生兒子和親自撫養的庶女是絕不會受到如此對待的。

而魏徵在反對唐太宗立楊氏為後時,曾將楊氏比作為辰嬴,辰嬴又是怎樣的人物呢?

辰嬴本為春秋戰國時期秦穆公之女,曾先後嫁給晉懷公和晉文公,所以古人明確將辰嬴定性為「既淫且賤之人」。

魏徵敢當著皇帝的面說他寵愛的女人不過是個既淫且賤之人,勇氣固然可嘉,不過更令人吃驚的是,唐太宗居然對魏徵的這種說法絲毫沒有生氣,反而是表示默許。而反觀唐太宗的愛子魏王李泰不過是向父親抱怨說大臣們對他不夠尊重,唐太宗就勃然大怒,將大臣召來痛罵一頓,連房玄齡都被嚇得直打哆嗦。如此截然相反的態度,已然昭示了唐太宗對楊氏能有幾分真心——畢竟唐太宗若當真寵愛楊氏,又為何會在聽到大臣說楊氏不過是個既淫且賤之人時一點都不生氣呢?

所以唐太宗對巢王妃楊氏究竟有多寵愛,楊氏是否真的曾離後位僅一步之遙,相信各位看官也心中有數了。

H. 魏徵是個什麼樣子的人

魏徵580年出生於館陶(今河北),家境貧寒,曾出家為道士。隋末參加瓦崗寨起義;唐初為太子洗馬;唐太宗即位後擢為諫儀大臣,他正直坦言,能毫無畏懼的向唐太宗提出諫言,成為唐太宗身邊的名臣,也是歷史上著名的良臣,李世民的「貞觀之治」和他的功績是分不開的,當然也只有唐太宗那樣的開明君主才能用好他。 唐太宗建國之初,充分汲取了隋朝滅亡的教訓,深以為戒,他經常對兒子說:老百姓好比水,君主好比船,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因此要愛老百姓……,他說:「虛已以受人」這樣才能使有才能的人盡心竭力發揮作用,君主也才能正確處理朝遷政事。 一天唐太宗和魏徵談話,魏徵告訴太宗「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建議皇上多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唐太宗認為他說的對,所以,以後決策之前就更加註意聽取各方面的意見。終於形成了貞觀之治的盛世景象, 在貞觀二年的時候,有個叫李百葯的大臣向唐太宗建議說:「以前宮中雖然減過人,但是現在宮中的宮女還是太多了,這樣即浪費了國家的人力,也耗費了國家的大量資金……李世民聽取了他的意見,前後從宮中放出來3000宮女。這在有著傳統思想的封建社會是個多麼偉大的舉動。 有一年國家徵兵,按規定只征年滿18歲的,有大臣建議:凡是個頭高大,身體強壯的都應在招募之內,而不再考慮其年齡。唐太宗同意並下了詔書,卻被魏徵扣下了。唐太宗催問幾次,但仍未發出詔書。於是,唐太宗直接找來魏徵問他:「有的人身強力壯,可是為了逃避兵役,隱瞞了年齡,現在看按身材徵兵是對的,可你為什麼不迅速下達聖旨?」 魏徵說:「我聽說竭澤而魚,當時可以得到很多魚,可是以後就沒有魚了;用燒山林的辦法捕野獸,一時會得到很多的野獸,但以後就再沒有野獸可獵了。如果我們把看著身強力壯的青年都征了兵,那麼以後就不會有很好的兵源了……」 唐太宗和他爭論,魏徵又說:「皇上以前詔令18歲的青年服兵役,現在又改了,這不失信與民嗎?陛下如此不守信用,叫老百姓怎麼能相信朝廷呢?」 太宗說:「我哪裡不守信用了?」 魏徵說:「陛下剛即位時下詔免去老百姓欠國家的錢,可是有些地方還是照樣收了錢;陛下下令免收關中百姓兩年稅賦,免除徭役一年……現在,有的老百姓稅賦也交了,徭役也服了,可是又要徵兵,並且不遵守18歲的規定……這能算守信嗎? 魏徵的一番直言,使得唐太宗說不出話來。後來太宗想了一陣說:「過去我以為你有些固執,不講情理,現在看來,你考慮問題細致入微,那我就按你說的改正。」 一次,唐太宗到九成宮去巡遊,隨從人員眾多,開始圍川縣令把這些人安排到縣衙的官舍,條件自然好一些。後來,宰相李靖和其他的大臣也來了,縣令就把宮里的人安排到別處去了,這些人不滿意,就反映到太宗那裡。太宗聽了也不高興,認為縣令小瞧了宮廷,要查辦縣令。 魏徵聽說了這件事趕緊去見太宗說:「李靖、王圭都是朝廷的大臣,他們來地方巡視,縣令要向他們匯報情況和聽取指示,安排條件自然要正規一些,他們了解了情況之後才能向您稟告,宮里人不過是後宮奴僕,也沒什麼大事,再說縣衙已經盡力為其提供了較好的條件……我看縣令這樣安排還是合適的,如果因為這事處罰縣令,會引起人民的不平…… 唐太宗聽了魏徵的話冷靜了下來,再也不提這事了。 魏徵前後多次給太宗提建議,大多被採納了。唐太宗還在大家面前表揚他,號召大家也積極提出建議。 一次宴會上,唐太宗認為魏徵建議有功,要給他封爵,魏徵認為這是身為臣子應該做的,婉言謝絕了。 後來唐太宗依據規定,要加封魏徵的兒子,也被魏徵多次謝絕。魏徵看實在推不過去,就答應皇帝加封了他的一個已經過世的侄子。 貞觀7年,唐太宗要提升魏徵為左光祿大夫(從一品官)封鄭國公,地位和俸祿當然要提高很多,魏徵認為自己做的還很不夠,再三推辭。唐太宗說:「我就好比埋在礦里的金子丶銀子,需要你這樣高明的工匠來陶冶,你怎麼能推辭呢?在眾人的再三擁戴下,他接受了個二品官。 後來魏徵病故,唐太宗非常悲痛感嘆的說:「象魏徵這樣的大臣實在是難得啊!他的去世,使我少了一面鏡子…… 唐太宗准備給魏徵舉行一次隆重的國葬,但是魏徵的夫人向皇上稟報:魏徵的願望是一切從簡,他生前一貫樸素丶節儉,厚葬不符合他的願望,請皇上從簡給他發喪吧。 唐太宗答應用李木棺材,李木車馬丶白布帷帳給他送葬。 一代名臣用極其簡朴的方式走完了他的一生,但是他的光輝事績卻永存人間。

I. 魏徵是一個怎樣的人

唐朝政治家,曾任諫議大夫、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以直諫敢言著稱,是中國史上最負盛名的諫臣。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之一。
早年值隋末戰亂,曾投瓦崗起義軍。後入唐充太子建成掌管圖籍的洗馬官。 太宗即位
魏徵彩像
,先充諫議大夫,繼任中央行政長官之一的侍中。貞觀十七年正月戊辰(十七)日(643年2月11日)病卒於任。魏徵以性格剛直、才識超卓、敢於犯顏直諫著稱。作為太宗的重要輔佐,他曾懇切要求太宗使他充當對治理國家有用的「良臣」,而不要使他成為對皇帝一人盡職的「忠臣」。每進切諫,雖極端激怒太宗,而他神色自若,不稍動搖,使太宗也為之折服。為了維護和鞏固李唐王朝的封建統治,曾先後陳諫200多次,勸戒唐太宗以歷史的教訓為鑒,勵精圖治,任賢納諫,本著「仁義」行事,無一不受到採納。貞觀十三年(639)所上《十漸不克終疏》,在當時和後世都有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