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春秋共有多少個國家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什麼蛇最厲害圖片大全 2024-09-23 06:48:28
水彩唯美圖片大全 2024-09-23 06:34:22
日出美女唯美圖片 2024-09-23 06:25:16

春秋共有多少個國家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2-01-07 05:20:22

㈠ 春秋共有幾國,分別是什麼

春秋」「戰國」名稱的來歷 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報導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孔子依據魯國史官所編《春秋》加以整理修訂,成為儒家經典之一。《春秋》記錄了從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於它所記歷史事實的起止年代,大體上與一個客觀的歷史發展時期相當,所以歷代史學家便把《春秋》這個書名作為這個歷史時期的名稱。為了敘事方便,春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 春秋以後,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大諸侯國連年戰爭,當時人們就稱呼這七大諸侯國為「戰國」。《戰國策·燕策一》載蘇秦的弟弟蘇代說:「凡天下之戰國七,而燕處弱焉。」可見當時七大諸侯國都有戰國的稱呼。到西漢初年,「戰國」這個名詞的含義還沒有變化。到西漢末年劉向編輯《戰國策》一書時,才開始把「戰國」作為特定的歷史時期的名稱。戰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史記》的《六國年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滅齊統一六國的

㈡ 春秋戰國一共多少個國家

共計一百零九國。

諸侯國:

齊、晉、秦、陳、吳、楚、越、韓、趙、魏、宋、魯、衛、鄭、曹、鉅、邾、杞、楊、蔡、剡、任、滕、費、倪、曾、繒、邳、巢、隨、鍾吾、劉、六、召、周、道、房、沈、申、蘇、溫、廖、舒、舒鳩、舒庸、舒廖、燕、南燕、許、徐、虞、虢、黎、無終、中山、安陵、鄧、賈、邢、甘、

榮、巴、蜀、單、州、胡、唐、賴、權、萊、逼陽、紀、遂、譚、代、黃、項、耿、霍、息、梁、芮、滑、薛、邿、章、頓、陸渾、肥、鼓、赤狄、潞國、江、根牟、應、羅、樊、毛、程、宿、詹、焦、祝、呂、聶一百零五國。

另有義渠、大荔、孤竹、山戎。共計一百零九國。

(2)春秋共有多少個國家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這一時期是中國歷史的社會制度轉變的時期,這一轉變是以鐵器的廣泛使用為標志的,東周基本上進入了鐵器時代。

在東周時期,鐵器被廣泛使用。農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從整體上來看人口不斷成長,原來各諸侯國之間的無人地帶,已不存在。各國因爭奪土地或者水利資源,沖突時起。銅錢開始流行,甚至在楚國還出現了金幣—郢錢,出現一定的商品經濟和商人階層。教育向平民普及。貴族與平民間的界限也被沖破。社會產生了一種革命性的變化,周王朝建立的宗法封建制度,已經不能適應這一變化。

東周與西周的地理位置差異反應在藝術表現上,尤其是東周晚期的藝術作品,展現了多元的風貌與高水準的技術。或許受到孔子反對以人殉葬的影響,以低溫燒制的陪葬塑像(明器,又稱「冥器」、「盟器」)數量增加。


東周時期亦出現低溫綠色鉛釉器皿、質地松的打磨黑色器皿、高溫釉器皿等。有些陶器仿效最新流行的漆器,色彩鮮明,有些則仿效青銅器。另有模製與裝飾的陶瓦、陶磚。西周時期較少見的玉雕再次成為重要的陪葬品與個人飾物。

青銅的應用不限於宗教禮儀用途,變得較為世俗,常用作結婚贈禮之居家裝飾。青銅鍾及青銅鏡逐漸流行,動物和怪獸圖騰則由色彩繽紛而樣式化的裝飾圖案所取代。東周墓葬出土有最早繪於絲絹上的畫作。此外,亦發現了漢代及唐代陪葬陶器的前身。

㈢ 春秋時期中國有多少個國家

這個應該還是比較多的,主要也就是西周時期分封的一些,春秋時期,這些諸侯之間還沒有開始兼並,所以說這些都還存在,比如說像陳國,比如說像靠近楚的姬姓小國,這些應該都還存在,只不過到了戰國的時候,這些應該基本上都滅亡。

㈣ 春秋時期一共有多少國家

春秋時期大國有秦、楚、韓、趙、魏、齊、燕七國,即有名的「戰國七雄」。史冊上記載的春秋時期一共有100個國家。

1、秦國:秦國是周朝時華夏族在中國西北建立的一個諸侯國,始祖秦非子是商紂王手下名將飛廉(蜚廉)之子惡來之後。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時期就是鎮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頗受商朝重視,為商朝貴族並遂為諸侯。

2、楚國:楚國(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223年)是先秦時期位於長江流域的諸侯國,國君為羋姓、熊氏。周成王時期,封楚人首領熊繹為子爵,建立楚國。

3、韓國:韓國(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周朝的諸侯國之一,是戰國七雄之一,與魏國、趙國合稱三晉,國君為姬姓韓氏,是晉國大夫韓武子(晉武公叔父)的後代。公元前453年,晉國的韓、趙、魏三家大夫滅智伯荀瑤,瓜分晉地,是為晉陽之戰。

4、趙國:趙國(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2年),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戰國七雄之一。國君嬴姓趙氏,為商朝名臣飛廉(蜚廉)次子季勝之後,原為趙侯。

5、魏國:魏國(公元前403——公元前225年),是戰國時期的諸侯國,屬戰國七雄之一。姬姓,魏氏。自前403年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冊封為侯、前344年稱王、至前225年為秦國所滅。

6、齊國:齊國是周代諸侯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被周天子封為侯爵,分為姜姓呂氏齊國和田齊兩個時代。

7、燕國:燕國(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滅商後,封其弟姬奭於燕地,是為燕召公。

(4)春秋共有多少個國家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義上為天下共主,實際上已形同滅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國分別是: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秦國。

除戰國七雄外,還有越國、巴國、蜀國、宋國、中山國、魯國等大國。小國尚有鄭國、衛國、滕國、鄒國、費國等,但其實力與影響力皆遠遠不及戰國七雄,只能在強國的夾縫中生存,且最終均為七雄所滅。在這七雄之中,後期以秦國國力最強。除秦國以外,其餘六國均在崤山以東。因此該六國又稱「山東六國」。

㈤ 春秋時期有多少個國家

春秋時期有108個國家.

齊、晉、秦、楚、陳、吳、越、韓、趙、魏、宋、魯、衛、鄭、鉅、邾、杞、楊、蔡、剡、任、藤、費、倪、曾、繒 、邳、巢、隨、鍾吾、劉。

六、召、周、道、房、沈、申、蘇、溫、廖、舒、舒鳩、舒庸、舒廖、燕、南燕、許、徐、虞、虢、黎、無終、中山、安陵、鄧、賈、邢、甘。

榮、巴、蜀、單、州、胡、唐、賴、權、萊、逼陽、紀、遂、譚、代、黃、項、耿、霍、魏、息、梁、芮、滑、薛、邿、章、頓、陸渾、肥、鼓。

赤狄潞國、江、根牟、應、羅、樊、毛、程、宿、詹、焦、祝、呂、聶一百零四國。

另有義渠、大荔、孤竹、山戎。共計一百零八國。

(5)春秋共有多少個國家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比較重要的有齊國、晉國、宋國、陳國、鄭國、衛國、魯國、曹國、楚國、秦國、吳國、越國、燕國等。

1、齊國

齊國的祖先是周文王的謀臣姜子牙之族,他因助周滅商有功被封為齊侯,同時周統治者賜予齊國一種特權——可以討伐有罪的諸侯,憑借這項特權,齊國在西周時期已發展成為東方的大國。

春秋年間,齊國出現了一位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齊桓公。

他依靠謀士管仲整頓國政,設各種官吏,各司其職,並分全國為二十一鄉,其中工商六鄉、士十五鄉,此十五鄉即為農鄉,鄉中之人在和平時專心務農,戰時當兵。

如此幾年之間,齊國國富民強,到周僖王三年(公元前679年),齊國已稱霸北方。

後來,齊國又於周靈王五年(前567年)消滅了東夷大國——萊,使之土地擴大了一倍以上,成為真正數一數二的大國。

公元前386年,田和放逐齊康公於海上,自立為國君,同年為周安王冊命為齊侯。

周安王二十三年(前379年),齊康公死,姜姓齊國絕祀。

田氏仍以「齊」作為國號,史稱「田齊」。

2、宋國

宋國是周朝三恪之一,國君子姓,國都亳(今河南商丘)。

周武王伐紂,商朝覆滅,周武王分封諸侯時,封紂王的兒子武庚於殷,以奉其宗祀。

武王死後,武庚叛亂,被周公平叛殺死,另封紂王的庶兄,當年曾降周的微子啟於商丘,國號宋,以奉商朝的宗祀。

孔子的論語堯曰篇曾記載此一原則叫做「興滅國,繼絕世」。

宋國後來逐漸發展強大,宋襄公曾經成為春秋時期五霸之一,歷史記載宋襄公在軍事作戰時實行不切實際的「仁義」,結果被楚軍擊敗,宋襄公也因傷重身亡。

以後北方晉國和南方楚國爭霸時,宋國夾在中間,戰事連年不斷。

80年間,遭遇了40次以上的戰爭。

周靈王二十六年(公元前546年),宋國令尹向戎因為和晉楚兩國令尹有私交,又正當兩國交兵疲憊之際,發起和平大會,在宋國召開十國參加的「弭兵之盟」,使宋國保證了十餘年的和平時期。

公元前487年,宋景公出兵滅亡曹國。

戰國時期,宋國君主宋康王推行王政,使宋國再次強盛起來。

公元前286年,宋國發生內亂,齊、楚、魏三國趁機舉兵滅宋。

3、晉國

晉國出自周成王弟唐叔虞。

東周初期,晉獻公(前676年-前651年)建都絳(山西翼城縣),開始了晉國的霸業。

晉國先後消滅霍、耿、魏、虞、虢等一些北方小諸侯國,統一了汾河流域。

前六三六年,獻公之子重耳即位,他曾被獻公放逐十九年之久。

在這十九年之中,重耳周遊列國,積累了豐富的政治經驗,故而他回國後便立即著手整頓政事,他與大臣們君臣一心,先後兩次率晉、秦、宋、齊四國聯軍南擊楚國,佔領了南方的大片領土。

晉軍南征促使華夏文明進一步流傳到長江以南地區,加快了中華民族大融合的步伐。

到了春秋後期,晉國的統治出現危機,並最終分裂成韓、趙、魏等幾個獨立的諸侯國家,史稱「三家分晉」

㈥ 春秋時期一共有多少國家

東周前期又稱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全國性大分裂形成的時期。史家一般以「三家分晉」作為春秋時代的結束和戰國時代的開始。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建立了東周王朝。但此時周已衰弱到了極點,統治范圍方圓不足六百里,各諸侯國紛紛割據稱雄,不再朝見周王,其統率諸侯的權利也是名存實亡。此間,全國共分為一百四十多個大小諸侯國,而其中比較重要的有齊國、晉國、燕國、楚國、宋國、鄭國、衛國、魯國、吳國、越國、秦國等。

㈦ 春秋一共幾個國家

春秋初年,大小諸侯國見諸經傳的有一百七十餘個,然其會盟、征伐事跡彰彰可考者,不外齊、晉、楚、秦、魯、宋、衛、燕、陳、曹、蔡、鄭、吳、越等十數國。

㈧ 春秋戰國一共有多少國家

最出名的春秋五霸: 1.齊國齊桓公 2.晉國晉文公 3.楚國楚莊王 4.吳國吳王闔閭 5.越國越王勾踐 戰國七雄:齊;楚;燕;晉(韓;趙;魏)秦

㈨ 春秋時全國共有多少個國家呢

戰國和春秋一樣,全國仍處於分裂割據狀態,但趨勢是通過兼並戰爭而逐步走向統一。春秋時全國共有一百多國,經過不斷兼並,到戰國初年,只剩下十幾國。大國有秦、楚、韓、趙、魏、齊、燕七國,即有名的「戰國七雄」。除七雄外,越在戰國初也稱雄一時,但不久即走向衰亡。小國有周、宋、衛、中山、魯、滕、鄒、費等,後來都先後被七國所吞並。與七雄相毗鄰的還有不少少數民族,北面和西北有林胡、樓煩、東胡、匈奴、儀渠,南面有巴蜀和閩、越,至秦統一,已多與漢民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