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PS如何製作端午節主題圖片
步驟/方法
1、首先我們先在PS裡面打開一張古風的圖片作為背景圖片。我選擇了一張略發黃的圖片做背景。
2、因為是端午節嘛,所以粽子元素是必不可少的,我網上找了一張粽子的圖片,用PS打開,圖片是白色底色的。
3、選擇「魔棒」工具,單擊白色背景區域,然後「清除」,只留下粽子部分
4、菜單「選擇」---「反選」然後點擊「編輯」----「拷貝」
5、返回到一開始的背景圖片中,新建一個圖層,「編輯」----「粘貼」,然後調節好粽子的大小。
6、然後是要准備添加一些屈原的介紹。(本來想添加屈原的楚辭《離騷》的,但是發現太長了,所以改為屈原的介紹)字體盡量選擇毛筆字體,顏色以黑色、褐色等為宜。而且文字的方向最好是豎向排列的,這樣風格才古樸。
7、然後我還准備添加端午節的名稱上去用毛筆筆跡坐一下襯托。我網上找了幾個墨跡的素材,用PS打開,角度不是我需要的,然後我旋轉一下。
8、角度好了,但是墨跡圓環開口方向不是我需要的,然後我再做了一次水平翻轉。然後菜單欄,「選擇」---「全選」,「編輯」---「拷貝」
9、回到背景圖片中,「編輯」---「粘貼」,調節好墨跡的大小和位置。
10、然後在墨跡的位置,寫上「端午」兩個字。顏色使用黑色的,字體仍然是需要手寫體的,毛筆字體為佳。
11、基本製作完成,我們把文件保存下來。PSD文件也要保存的,這樣便於以後修改。
我們打開做好的圖片,怎麼樣感覺還是不錯的~~
㈡ 端午節的資料和圖片
端午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
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
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
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系起來。俗說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
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粽子
㈢ 有關於端午節的圖片
到網路或goole上搜吧,可能你也是搜不到才問的,如果可以的話,就自己偽造些嘛!
㈣ 端午節手抄報
以下是相關 端午節手抄報圖片、素材、模板及簡單內容,可做設計端午節手抄報的參考!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避邪。「中國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歷代有大量詩、詞、歌、賦等文學作品傳世。圖文來源:可可手抄報
㈤ 端午節的圖片
端午節的圖片,如果要製作賀卡的話。可以直接在網頁上面搜索端午節就可以出現很多類似的卡片封面。點擊下載就可以了。
㈥ 端午節手抄報的版圖與資料
以下是"端午節手抄報資料"文章:五月鶯歌燕舞時,又見門畔菖蒲青。農歷端午節即將來臨。中國的端午節是一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獨特遺產。每逢端午,家家戶戶的門口,插菖蒲,掛艾葉;小孩子胸佩五色香袋,玩耍嬉鬧;還有那軟糯可口的粽子,彌漫著幽淡的清香……端午節的美好記憶,伴隨著我們成長。然而,如果記憶僅僅停留在插菖蒲、喝雄黃、賽龍舟、吃粽子這些事情上,是遠遠不夠的。多姿多彩的民俗構成了端午節的豐富內容,但它最深邃的內涵,是和一個偉大的名字聯系在一起——屈原。一位披發行吟河畔的思想者,一位不朽《楚辭》精魂的締造者,一句激情昂揚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振聾發聵,沿著聖潔氣息吹拂的汨羅江,把火熱的愛國情懷代代相傳。這,才是端午節的精髓! 今年的端午節恰逢一個非同尋常的年份。一場突如其來的汶川特大地震,震撼了每一位國人的心。從全國各地的踴躍獻血到四面八方的賑災捐款,從志願者爭先恐後參加救災,到各地派人深入災區幫助災後重建。空前的災難,激發起13億中國人民空前的愛國熱情。在地震災區重建家園之時,我們很有必要以端午節為載體,進一步凝聚愛國熱情,奪取抗震救災和經濟發展的「雙勝利」。 http://www.51scb.com今年端午節是首次被國家列為法定節日。給傳統節日披上假日的盛裝,體現了國家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和保護,給端午節注入了新的活力,從而進一步強壯了我國傳統文化的筋骨。親愛的讀者,要讓端午節煥發活力,光有放假是不夠的,如果你是一個部門或相關組織負責人,你是否搭建了營造節日氣氛、吸引群眾參與的平台,去喚醒更多人關於端午節的記憶;如果你是一位父母或長輩,你是否在孩子身上掛上一個香袋,給他講講屈原的故事,進行一次愛國主義的教育,讓孩子在感受節日歡樂之餘,傳承愛國主義的精神;如果你是一位成年人,你是否主動設計、參與一些節日活動,比如包粽子、做香袋、賽龍舟,為四川災區的同胞送去節日的問候,哪怕只是一隻清香四溢的粽子、一次真情的邀請、一句親切的問候,它都能使你的端午節過得特別有意義。我們不妨從現在開始,敞開心扉,捧出心意,重新記憶端午節,再一次激發我們的愛國熱情,凝聚我們的愛國力量,讓它成為一個別人「搶不走、奪不去」的民族節日,並且代代相傳,生生不息。我們相信,特別時節的端午節必將產生特別的意義。
㈦ 關於端午節的動漫圖片
端午節的動漫圖片:
相關介紹:
端午節,本是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祈福辟邪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
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7)我們的端午節圖片素材擴展閱讀
相關習俗:
端午節由於地域廣大,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仲夏端午,是飛龍在天的吉日,以扒龍舟形式祭龍是端午節的重要禮俗主題,此俗至今在我國南方沿海一帶仍盛行。此外由陰陽術數及季節時令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端午習俗。
根據陰陽術數,午為陽,重午為至陽。古人把端午日午時,三午相重,視為極陽時分,最能辟陰邪。古人還把端午這天正好逢上夏至看作吉祥的年份,稱為「龍花會」,有「千載難逢龍花會」之說。
㈧ 端午節的賀卡圖片大全10歲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歷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戰國時期的楚國(今湖北)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簽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自古以來端午節便有劃龍舟及食粽等節日活動。自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