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誰知道這兩種草的學名叫什麼嗎
是馬蹄金。
馬蹄金
馬蹄金(拉丁學名:Dichondra repens J. R. Forst. & G. Forst.)是旋花科、馬蹄金屬植物。其為多年生匍匐小草本,莖細長,被灰色短柔毛,節上生根;葉腎形至圓形,直徑4-25毫米,先端寬圓形或微缺,基部闊心形;花單生葉腋,花柄短於葉柄,絲狀;萼片倒卵狀長圓形至匙形,鈍,長2-3毫米,背面及邊緣被毛。 它廣泛分布於兩半球熱帶亞熱帶地區,在中國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及台灣省,生於長海拔1300-1980米的山坡草地,路旁或溝邊。 全草供葯用,有清熱利尿、祛風止痛、止血生肌、消炎解毒、殺蟲之功,可治急慢性肝炎,黃疸型肝炎,膽囊炎,腎炎,泌尿系感染,扁桃腺炎,口腔炎及癰疔療毒,毒蛇咬傷,乳癰,痢疾,瘧疾,肺出血等。
中文學名
馬蹄金
目
管狀花目
拉丁學名
Dichondra repens J. R. Forst. & G. Forst.
別稱
小金錢草、荷苞草、肉餛飩草、金鎖匙、銅錢草、小馬蹄金、黃疸草
科
旋花科
B. 這種草坪的草叫什麼名字【有圖】
馬蹄金。
馬蹄金的介紹:
馬蹄金馬蹄金別名小金錢草、荷苞草、肉餛飩草、金鎖匙、銅錢草、小馬蹄金、黃疸草,是旋花科、馬蹄金屬植物。分布於中國長江以南等地(含台灣地區),在貴州、廣西、福建、四川、浙江、湖南等地有廣泛分布,生長於海拔1300米至1980米的地區,多生在路旁、山坡草地或溝邊,已經由人工引種栽培。
馬蹄金為苗族民問常用的一種治療肝炎的草葯,苗族葯名「窩比賒溜」。為多年生匍匐草本植物,4-6月採收。味苦、辛,性微寒,主人肺經和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活血的功效,是一味資源豐富的苗族民間葯材,有很好的開發和利用價值。草葯馬蹄金又稱小金錢草,主治:清熱;利濕;解毒。用於黃疸;痢疾;砂淋;白濁;水腫;疔瘡腫毒;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C. 金錢草是什麼
更多圖片(8張) 金錢草:原名馬蹄金,別名:過路黃、鏡面草、翠屏草、荷苞草、肉餛飩草、金鎖匙、連錢草等。拉丁文名是Dichondra repens Forst.管狀花目、旋花科多年生匍匐小草本。葉腎形至圓形,直徑4-25毫米,花單生葉腋,花柄短於葉柄,絲狀;綠葉,開黃色小花。主要分布於兩半球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全草供葯用,有清熱利尿、祛風止痛、止血生肌、消炎解毒、殺蟲之功。可治急慢性肝炎,黃疸型肝炎,膽囊炎,腎炎,泌尿系感染,扁桃腺炎,口腔炎及癰疔療毒,毒蛇咬傷,乳癰,痢疾,瘧疾,肺出血等。
D. 常見的小草,不知道什麼名
白車軸草(又名白三葉、白花三葉草、白車軸草、白三草、車軸草、荷蘭翅搖),多年生草本;莖匍匐,無毛,莖長30-60厘米。掌狀復葉有3小葉,小葉倒卵形或倒心形,長1.2—2.5厘米,寬1—2厘米,栽培的葉長可達5厘米,寬達3.8厘米,頂端圓或微凹,基部寬楔形,邊緣有細齒,表面無毛,背面微有毛;托葉橢圓形,頂端尖,抱莖。花序頭狀,有長總花梗,高出於葉;萼筒狀,萼齒三角形,較萼筒短;花冠白色或淡紅色,旗瓣橢圓形。莢果倒卵狀橢圓形,有3—4種子;種子細小,近圓形,黃褐色。花期5月,果期8-9月。當然還有開紅花的。
E. 這是什麼草
看圖片可能是:馬蹄金
馬蹄金(學名:Dichondra repens Forst),別名小金錢草、荷苞草、肉餛飩草、金鎖匙、銅錢草、小馬蹄金、黃疸草,是旋花科、馬蹄金屬植物。注意馬蹄金不可與正品金錢草(過路黃)混淆。分布於中國長江以南等地(含台灣地區),在貴州、廣西、福建、四川、浙江、湖南等地有廣泛分布,生長於海拔1300米至1980米的地區,多生在路旁、山坡草地或溝邊,已經由人工引種栽培。
為苗族民間常用的一種治療肝炎的草葯,苗族葯名「窩比賒溜」。為多年生匍匐草本植物,4-6月採收。味苦、辛,性微寒,主人肺經和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活血的功效,是一味資源豐富的苗族民間葯材,有很好的開發和利用價值。
F. 我要尋找大葉金錢草的圖片
http://www.yn.e.cn/gif/cy446.gif
金錢草
Herba Lysimachiae
(英)Christina Loosestrife Herb
別名 對座草、大葉金錢草、過路黃。
來源 為報春花科植物過路黃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的全草。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全株近無毛,葉、花萼、花冠均有黑色腺條。莖匍匐,由基部向頂端逐漸細弱呈鞭狀,長20~60cm。葉對生,寬卵形或心形,長2~5 cm、寬1~4.5cm,先端鈍尖或鈍,基部心形或近圓形,全緣;葉柄長1~4cm。花單生於葉腋,花梗長達葉端;花萼5深裂;花冠黃色,5裂;雄蕊5,不等長,花絲基部癒合成筒。蒴果球形,有黑色短腺條紋。花期5~7月,果期6~8月。
生於山地林緣、溝邊、溪旁。分布於華北、華東、中南、西北、西南。
採制 夏、秋季採收,除去雜質,曬干。
化學成分 全草含黃酮、鞣質、甾醇、揮發油、膽鹼、氨基酸;根含皂甙。
性味 性微寒,味甘、咸。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通淋,消腫。用於熱淋、砂淋、尿澀作痛,黃疸尿赤,癰腫疔瘡,毒蛇咬傷,肝膽結石,尿路結石
G. 馬蹄金是什麼東西有什麼葯用效果
馬蹄金馬蹄金別名小金錢草、荷苞草、肉餛飩草、金鎖匙、銅錢草、小馬蹄金、黃疸草,是旋花科、馬蹄金屬植物。
馬蹄金為苗族民問常用的一種治療肝炎的草葯,苗族葯名「窩比賒溜」。為多年生匍匐草本植物,4-6月採收。味苦、辛,性微寒,主人肺經和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活血的功效,是一味資源豐富的苗族民間葯材,有很好的開發和利用價值。草葯馬蹄金又稱小金錢草,主治:清熱;利濕;解毒。用於黃疸;痢疾;砂淋;白濁;水腫;疔瘡腫毒;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H. 和馬蹄草相似的一種植物叫什麼
如果你有圖片可以去搜圖比較。
有很多的野草我們都不知道名字,
只是地區不一樣農村人各有叫法。
I. 馬蹄金生長需要什麼樣的環境
馬蹄金葉片小而圓潤,狀似銅錢,故別名為「銅錢草」。由於馬蹄金主要分布於我國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所以它的播種時間相對比較靈活,當土壤溫度達到21℃即是播種時間,此時就很適合馬蹄金的生長。馬蹄金土壤要求並不高,在排水條件良好的土壤上都能生長。不過對光照條件有一定的要求。它生命力頑強,性喜暖濕氣候環境,只需放置在通風良好,陽光充足的地方即可,但是夏季最好能夠適當遮陰,冬季就不要放在室外了,以免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