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石首魚圖片素材
擴展閱讀
算計的搞笑圖片 2025-04-16 17:03:16
落日水粉畫圖片大全 2025-04-16 16:54:28
紋身圖片女生霸氣高清 2025-04-16 16:48:46

石首魚圖片素材

發布時間: 2022-04-18 08:32:59

❶ 東北黃花魚做法大全

熬黃花魚
【菜名】 熬黃花魚 【所屬菜系】 魯菜

【特點】 魚肉軟綿,爛而不糜,湯汁醇厚。

【原料】

黃花魚1000克。 豬肥瘦肉、青蒜、青菜各100克。鮮姜10克、大蔥15克、紹酒20克、醋15克、醬油10克、芝麻油10克、花生油250克、精鹽7.5克。

【製作過程】

將活黃花魚颳去鱗,掏凈內臟及鰓,洗凈。在魚身兩面剖上斜直刀,用精鹽腌漬。豬肥瘦肉切絲、青菜切段。炒鍋內加花生油、中火燒至六成熱(約150℃)、用蔥段。薑片偏炒幾下,倒入肉絲偏至斷血,放入紹酒、醋,加入醬油、清湯、精鹽燒至沸,將魚入鍋內小火熬燉20分鍾,撒上青菜、青蒜,淋上芝麻油盛湯盤內即成。
燉黃花魚

類別:其它水產類

原料:黃花魚1000克。,豬肥瘦肉,青蒜、青菜各100克,鮮姜10克,大蔥15克,紹酒20克,醋15克,醬油10克,芝麻油10克。

做法:1將黃花魚刮鱗,掏凈內臟及鰓,洗凈。在魚身兩面剖上斜直刀,用精鹽腌漬。2豬五花肉切絲、青菜切段備用。3炒鍋內加花生油、中火燒至六成熱(約150℃),放入蔥段、薑片偏炒幾下,倒入肉絲煸炒,放入紹酒、醋,加入醬油、清湯、精鹽燒沸,將魚入鍋小火熬燉20分鍾。4撒青菜、青

生抽王燒黃花魚
配料: 主料: 黃花魚 2條

輔料:姜 1塊(切片)、鹽 1/4茶匙、沙津油 3湯匙、番芫荽少許 、酒 1湯匙、生抽、水各3湯匙、胡椒粉少許- ·操作: 1)黃花魚宰後洗凈、抹乾水分,下鹽略腌;

2)燒熱沙津油,爆香薑片,撥放一邊,排入黃花魚,中火煎至兩面呈焦黃色;

3)待魚煎透,加入調味料,上蓋燒至魚入味,即可連汁入碟,番蕪荽裝飾。

香煎黃花魚
做法:
小黃花魚去鱗,刨肚,洗凈,把魚表面及裡面擦乾,均勻抹適量鹽腌一會兒,煎魚之前,在魚表面撲上乾麵粉.抖掉多餘的麵粉,將魚放入鍋中兩面煎熟即可

心得:

1、魚表面撲一層乾麵粉,起到了隔絕的作用,使魚和鍋不能直接接觸,所以就不沾鍋了。

2、魚入冷鍋熱鍋皆可,要掌握好火侯,不要老翻動魚。

3、我用的冷凍的小黃花魚,但一點腥味也沒有,若用腥味大的魚,用鹽腌制時,可加蔥,姜,酒去腥。

黃花魚

配料:蔥一棵,大蒜5粒,姜切片5片,胡蘿卜切絲少許

花椒粉,雞精,紅辣椒[切絲,偶喜歡吃辣滴],鹽,糖[少許],醬油

鍋燒干,倒入油[比炒青菜的量多一倍]燒熱放入,薑片,蔥段,蒜片翻炒,出香味,加入胡蘿卜絲,辣椒絲,醬油,糖,添水[不要太多哦],將黃花魚整齊的擺到鍋里,蓋蓋燜,不要老掀蓋哦,湯汁收近魚肉里,用鏟輕布露魚肉,硬實,白了就9 好了,如果湯汁太多也可用澱粉勾芡,收汁,出鍋前+點雞精,花椒粉,細蔥絲。

煎封黃花魚

材料:黃花魚1條。
調料:花生油、雞湯或水、喼汁、生抽、老抽、鹽、糖、味精。
做法:
將黃花魚處理好,洗凈,瀝干水分,放鹽適量調味備用。
燒鑊下油,把魚煎至兩邊呈金黃色,撈起瀝干油分備用。
加入雞湯、喼汁、生抽、老抽、鹽、糖、味精拌勻至沸,放入黃花魚,煮至入味勾芡便成。
提示:
黃花魚的頭部生著兩顆像瓷石狀的魫骨,吃此魚時常會見到,這是黃花魚所特有的,所以它又叫「石首魚」。小孩進食此魚時尤其要小心。

乳白黃魚湯

原料:大黃魚1條,鹹菜末100克,鹽、料酒、味精、蔥、姜、胡椒粉、豬油、清水各適量。
做法:
1、黃魚宰凈,用刀在背部兩面肉厚處略劃幾刀。
2、炒鍋加入豬油,燒熱時,將黃魚下鍋兩面稍煎,烹入料酒,加蓋略燜片刻,加入清水、蔥段、薑末,隨後加鹽、味精、胡椒粉,用大火燒後,改小火燒5分鍾,待湯汁呈乳白色時,淋豬油,倒湯碗中即可

香烤黃花魚

原料:冰鮮黃花魚1條,蒜瓣、醬油、鹽、生粉各適量。
做法:
1、先給黃花魚洗個小澡。
2、切好蒜瓣,撒在魚上,擦一些鹽花,倒一些醬油,抹一遍生粉。
3、黃花魚放在碟子里,不包保鮮膜,光著魚身,調好微波烤的功能,時間隨自己對魚的軟硬程度的喜好掌握。

干燒黃花魚

原料:黃花魚1尾。
配料:雪裡蕻、肥瘦肉、干辣椒各少許。
調料:油、醬油、糖、料酒、味精、湯、蔥、姜、花椒、明油各適量。
做法:
1、將魚整理干凈,魚身兩剞上花刀,配料均切成刀。
2、勺加油至八成熟時,將魚用少許醬油腌漬一下投油中炸至金黃色撈出。起勺加油、加蔥、姜、配料翻炒再加調料和湯,將魚下勺煨,揀出蔥、姜、花椒,淋上椒油即可。
特點:棗紅色澤,略辣。

雪菜黃魚湯

原料:魚1條,雪菜100克。
調料:熟豬油、料酒、味精、精鹽、蔥各適量。
做法:
1、黃魚剖開洗凈,分別在魚身兩側剞上波浪花刀,雪菜切成末。
2、炒鍋置旺火上燒熱,投入黃魚,煎至兩面金黃,倒入酒,加蓋燜一下,再加清水,用旺火燒沸,加蓋用文火燜10分鍾,至湯呈乳白色時加入雪菜、精鹽和蔥段,再用旺火燒沸,下味精,起鍋裝入大湯碗中即可。
特點:湯汁乳白,魚肉肥嫩,鮮爽可口。

紅燒黃花魚

原料:黃花魚1000克,豬肥瘦肉、青蒜、青菜各100克,鮮姜10克,大蔥15克,紹酒20克,醋15克,醬油10克,芝麻油10克,花生油250克,精鹽7.5克。
做法:
1、將活黃花魚颳去鱗,掏凈內臟及鰓,洗凈。在魚身兩面剖上斜直刀,用精鹽腌漬。
2、豬肥瘦肉切絲、青菜切段。
3、炒鍋內加花生油、中火燒至六成熱(約150℃)、用蔥段、薑片偏炒幾下,倒入肉絲偏至斷血,放入紹酒、醋,加入醬油、清湯、精鹽燒至沸,將魚入鍋內小火熬燉20分鍾,撒上青菜、青蒜,淋上芝麻油盛湯盤內即成。
特點:魚肉軟綿,爛而不糜,湯汁醇厚。

五柳黃花魚

原料:黃花魚1條(約600克),紅辣椒、蛋黃各1隻,蔥1條,五柳料100克,生粉適量,糖醋汁1杯。
調味料:鹽3/4茶匙,胡椒粉少許。
做法:
1、將黃花魚打鱗、去鰓及內臟,洗凈擦乾水。
2、蛋黃打散,加入調味料和少許生粉拌勻,將魚身內外抹勻,拍上干生粉。
3、燒滾油,用中火將黃花魚炸至香脆,呈金黃色後上碟。
4、紅辣椒、蔥分別切絲,五柳料飛水候用,燒熱鑊,倒入糖醋汁,加入紅椒絲、五柳料煮滾,用生粉加水推成薄芡,淋於魚身上,面上撒蔥絲即成。

糖醋黃花魚的做法

製法:在黃花魚身上斜切幾刀,用鹽塗勻魚身內外,拍干澱粉在魚上。鍋置旺火上,放入足量油,將魚浸油炸至身硬撈起,待油再滾,將魚翻炸,撈起上盤,鍋里留余油少許,放各項佐料,用濕粉打芡,淋在魚面上即成。
功效:補腎健腦。
用法:佐餐食,每日1次。
應用:適用於腎虛引起的記憶力減退

❷ 這是什麼

大黃魚

黃魚,有大小黃魚之分,又名黃花魚。屬魚綱、石首魚科。魚頭中有兩顆堅硬的石頭,叫魚腦石,故義名「石首魚」。魚腹中的白色魚鰾可作魚膠,有止血之效,能防止出血性紫癜。

黃魚食性較雜,主要以魚蝦為食。以我國舟山漁場產大黃魚最出名。

  • 中文學名

  • 黃魚

  • 別稱

  • 六線魚、海黃魚

❸ 這是什麼魚

這是黃花魚

黃花魚,Larimichthys(D. S. Jordan et Starks,1905),又名黃魚,石首魚科黃魚屬的一屬黃魚的統稱。生於東海中,魚頭中有兩顆堅硬的石頭,叫魚腦石,故又名石首魚。魚腹中的白色魚鰾可作魚膠,有止血之效,能防止出血性紫癜。

黃花魚分為大黃魚(Pseudosciaena crocea)和小黃魚(Psendosciaena polyactis),分別為我國四大海洋業品種之一。大黃魚也叫大先、金龍、黃瓜魚、紅瓜、黃金龍、桂花黃魚、大王魚、大黃鯗;小黃魚也叫梅子、梅魚、小王魚、小先、小春魚、小黃瓜魚、厚鱗仔、花魚。都隸屬硬骨魚綱,鱸形目,石首魚科,黃魚屬 。

黃魚曾是中國重要經濟魚之一,為中國特有的地方性種類,廣泛分布於北起黃海南部,經東海、台灣海峽,南至南海雷州半島以東。該魚屬暖溫性集群泅游魚類,常棲息於水深60米以內的近海中下層。大黃魚生殖季節有春、秋兩季,生殖期時,魚群分批從外海越冬區向近海作生殖洄遊。作為名貴經濟魚類,大黃魚長期來深受消費者青睞。但因過度捕撈,資源破壞嚴重

❹ 海魚的種類圖片

一、帶魚屬於脊索動物門下脊椎動物亞門中的硬骨魚綱鱸形目帶魚科。又叫、裙帶、肥帶、油帶、牙帶魚等,性兇猛。青島、日照黃海沿岸城市稱魛魚。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在中國的黃海、東海、渤海一直到南海都有分布,和大黃魚、小黃魚及烏賊並稱為中國的四大海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帶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黃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黃鰭金槍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鰹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鴉片魚

❺ 黃花魚油炸做法大全

用料

雞蛋 2個

黃花魚

蔥姜鹽十三香

麵粉

油炸黃花魚的做法

  • 黃花魚剪頭剪尾巴去內臟去魚鱗,蔥姜切碎。

  • 小貼士

    炸的時候輕點翻魚,要不容易碎掉。

❻ 鮸魚圖片大全

  • 鮸魚 也稱 米魚 、敏魚

  • 石首魚科 Sciaenidae 鮸屬 Miichthys 魚類

  • 下圖為 鮸魚 Miichthys miiuy ,俗稱 黑鮸 、敏魚、鮸鱸、米魚、毛常魚

  • 形似鱸魚,但肉質略粗糙,體色發暗,灰褐並帶有紫綠色,腹部灰白。背鰭鰭棘上緣黑色,鰭條部中央有一縱行黑色條紋。胸鰭腋部上方有一晴斑。其餘各鰭灰黑色。大米魚體形為兩側扁平向後延長狀,背、腹部淺弧形。

❼ 黃魚是什麼樣子的求圖片。

黃花魚又名黃魚。

生於東海中,魚頭中有兩顆堅硬的石頭,叫魚腦石,故又名石首魚。魚腹中的白色魚鰾可作魚膠,有止血之效,能防止出血性紫癜。

黃花魚分為大黃魚(Pseudosciaena crocea)和小黃魚(Psendosciaena polyactis),分別為我國四大海洋業品種之一。

大黃魚也叫大先、金龍、黃瓜魚、紅瓜、黃金龍、桂花黃魚、大王魚、大黃鯗;

小黃魚也叫梅子、梅魚、小王魚、小先、小春魚、小黃瓜魚、厚鱗仔、花魚。

都隸屬硬骨魚綱,鱸形目,石首魚科,黃魚屬 。

樣子見下圖:

❽ 黃魚是什麼樣子的求圖片

體長,略側扁、一般體長20~30厘米,體重250~1000克左右、背鰭一個頗長,連續、鰭棘部與鰭條部之間有一深凹、鰭棘部後上方有一顯著黑棕色大斑。


眼後緣有一羽狀(皮質)突起、體被小櫛鱗、易脫落,側線完全,每側各有5條、其中第4條側線始於胸鰭基下方附近,向後止於腹鰭後端的前上方、體黃褐色。

通體有蟲紋狀白色斑點,背部黃色較深,腹部較淺,此外,自眼隔到尾柄背側有9個灰褐色大暗斑,臀鰭淺綠色,有多條黑色斜紋,尾鰭截形灰褐色。

(8)石首魚圖片素材擴展閱讀:

分布習性

黃魚分布於黃海南部、東海和南海,小黃魚分布於我國黃海、渤海、東海及朝鮮西海岸。大黃魚平時棲息較深海區,4~6月向近海洄遊、產卵,產卵後分散在沿岸索餌,秋冬季節又向深海區遷移;

小黃魚春季向沿岸洄遊,3~6月間產卵後,分散在近海索餌,秋末返回深海,冬季於深海越冬。黃花魚一般食性較雜,主要以魚蝦為食。

由於光學的原因,黃魚在白天打撈一般呈白色,在夜晚則呈黃色,尤其在沒有月光的時候。

❾ 石首魚為什麼要叫石首魚 是因為是石首的特產嗎

你好!!

是的!

一:
石首魚,因其體側扁而長,頭大,頭部被鱗,頰部有粘液小孔,耳石大,石首魚由此而得名。

二:
石首魚又名:黃花魚(《臨海異物志》),石頭魚(《嶺表錄異》),江魚(《浙志》),黃魚(《本草述》),海魚、黃瓜魚(《醫林篆要》)。

三:
石首魚圖片:

http://www.zhfishing.com/bbs/TopicOther.asp?t=5&BoardID=14&id=26198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