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園林借景圖片素材
擴展閱讀
算計的搞笑圖片 2025-04-16 17:03:16
落日水粉畫圖片大全 2025-04-16 16:54:28
紋身圖片女生霸氣高清 2025-04-16 16:48:46

園林借景圖片素材

發布時間: 2022-04-17 00:07:58

㈠ 園林中的借景手法有哪些

園林中的借景手法大體有三種:
①開辟賞景透視線,對於賞景的障礙物進行整理或去除,譬如修剪掉遮擋視線的樹木枝葉等。在園中建軒、榭、亭、台,作為視景點,仰視或平視景物,納煙水之悠悠,收雲山之聳翠,看梵宇之凌空,賞平林之漠漠。
②提升視景點的高度,使視景線突破園林的界限,取俯視或平視遠景的效果。在園中堆山,築台,建造樓、閣、亭等,讓游者放眼遠望,以窮千里目。
③借虛景,如朱熹的「半畝方塘」,圓明園四十景中的「上下天光」,都俯借了「天光雲影」;上海豫園中的花牆下的月洞,透露了隔院的水榭。
參考:http://ke..com/link?url=oy_8cKEggRz2IgcWbMoTyElKD1uz_XmT5saFMRaYJy-drB5F6NuUM_

㈡ 園林景觀效果圖中常用的借景手法有哪些

園林景觀的藝術處理手法中突出主景的手法:1、主景抬升:加高主景空間高程使之更鮮明醒目。如假山藝術的「主峰最宜高聳,客山須是奔趨」。2、中軸對稱:規則式園林中運用中軸對稱強調主景宏偉、庄嚴、壯麗的藝術效果。3、軸線與透景線的焦點:軸線與軸線的端點、透景線的焦點具抑制和控制其他風景特徵的趨勢。4、對比:對比有形狀、體量、線條、色彩等對比。如雕塑、植物配置等,但要注意協調問題。5、空間構圖中心:主景布置於規則式的幾何重心、自然式的自然重心等感覺的重心,給人穩定感。6、漸層:景物布置的層層遞進使景觀引人如勝。如頤和園佛香閣:排雲門28度-排雲殿49度-德輝殿62度-佛香閣,把景觀逐步推向高潮。7、抑景:「欲揚先抑」先藏後露。「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春。」如留園入口的處理。

㈢ 園林造景中的借景怎麼理解

園林造景中的借景是有意識地把園外的景物「借」到園內視景范圍中來。
借景是中國園林藝術的傳統手法。一座園林的面積和空間是有限的,為了擴大景物的深度和廣度,豐富游賞的內容,除了運用多樣統一、迂迴曲折等造園手法外,造園者還常常運用借景的手法,收無限於有限之中。

借景種類
借景可分為:
1,近借。在園中欣賞園外近處的景物。
2,遠借。在不封閉的園林中看遠處的景物,例如靠水的園林,在水邊眺望開闊的水面和遠處的島嶼。
3,鄰借。在園中欣賞相鄰園林的景物。
4,互借。兩座園林或兩個景點之間彼此借資對方的景物。
5,仰借。在園中仰視園外的峰巒、峭壁或鄰寺的高塔。
6,俯借。在園中的高視點,俯瞰園外的景物。
7,應時借。借一年中的某一季節或一天中某一時刻的景物,主要是借天文景觀、氣象景觀、植物季相變化景觀和即時的動態景觀。

借景方法
大體有三種:
1,開辟賞景透視線,對於賞景的障礙物進行整理或去除,譬如修剪掉遮擋視線的樹木枝葉等。在園中建軒、榭、亭、台,作為視景點,仰視或平視景物,納煙水之悠悠,收雲山之聳翠,看梵宇之凌空,賞平林之漠漠。
2,提升視景點的高度,使視景線突破園林的界限,取俯視或平視遠景的效果。在園中堆山,築台,建造樓、閣、亭等,讓游者放眼遠望,以窮千里目。
3,借虛景,如朱熹的「半畝方塘」,圓明園四十景中的「上下天光」,都俯借了「天光雲影」;上海豫園中的花牆下的月洞,透露了隔院的水榭。

借景內容
有以下幾類:
1,借山、水、動物、植物、建築等景物。如遠岫屏列、平湖翻銀、水村山郭、晴嵐塔影、飛閣流丹、樓出霄漢、堞雉斜飛、長橋卧波、田疇縱橫、竹樹參差、雞犬桑麻、雁陣鷺行、丹楓如醉、繁花爛漫、綠草如茵。
2,借人為景物。如尋芳水濱、踏青原上、吟詩松蔭、彈琴竹里、遠浦歸帆、漁舟唱晚、古寺鍾聲、梵音誦唱、酒旗高飄、社日簫鼓。
3,借天文氣象景物。如日出、日落、朝暉、晚霞、圓月、彎月、藍天、星斗、雲霧、彩虹、雨景、雪景、春風、朝露等。此外還可以通過聲音來充實借景內容,如鳥唱蟬鳴、雞啼犬吠、松海濤聲、殘荷夜雨。

㈣ 中國古典園林在借景 對景 夾景等方面的構思和處理上的詳細類容

中國古典園林美學,來源於道家學說,強調「師法自然」,講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由於受空間所限,喜好欣賞小景,偏愛把玩細部,往往使得有些園林空間局促擁塞,變化繁冗瑣碎。 中國古典園林的組景方式,可歸納為立體交融式,即分區設景。園中有園,景中有景,步移景異。組景講究起景、入勝、造極、余韻的序列。注重層次、抑揚、因借、虛實的安排。單是基本的組景手法,就達十餘種之多,如:借景、對景、漏景、障景、限景、夾景、分景、接景、返景、點景……不一而足。賞景以近距離的小景把玩為主,全景式的遠觀因借為輔。 在中國古典園林中,建築是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園林中的建築多輕巧淡雅、樸素簡約、隨形就勢、體量分散、通透開敞。尤其講究框景、漏景等園景入室。其次,建築本身也成為點景之一。譬如山頂的一座小亭,本是一處賞景、稍歇的絕佳位置,但在低處仰視時,又可欣賞其凌空欲飛之勢。總的來說,在中國古典園林中,建築已經高度園林化」,它其實已和其他景物水乳交融,溶為一體了。你好。由於篇幅問題。請你去這兩個鏈接看一看:1.從視覺傳播的角度淺議蘇州園林的造園手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ebf12101000boh.html 2.中國古典園林 http://www.china.com.cn/zhuanti2005/node_5523341.htm *

滿意請採納

㈤ 園林設計中什麼叫"借景"什麼叫"對景"什

園林設計中的"借景"和"對景",是指設計中的造景構思手法。中國古典園林美學,來源於道家學說,強調「師法自然」,講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由於受空間所限,喜好欣賞小景,偏愛把玩細部,往往使得有些園林空間局促擁塞,變化繁冗瑣碎。 中國古典園林的組景方式,可歸納為立體交融式,即分區設景。園中有園,景中有景,步移景異。組景講究起景、入勝、造極、余韻的序列。注重層次、抑揚、因借、虛實的安排。
一、借景:中國園林的傳統手法。有意識地把園外的景物「借」到園內視景范圍中來。園林中的借景有收無限於有限之中的妙用。借景分近借、遠借、鄰借、互借、仰借、俯借、應時借7類。其方法通常有開辟賞景透視線,去除障礙物;提升視景點的高度,突破園林的界限;借虛景等。借景內容包括:借山水、動植物、建築等景物;借人為景物;借天文氣象景物等。如北京頤和園的「湖山真意」遠借西山為背景,近借玉泉山,在夕陽西下、落霞滿天時賞景,景象曼妙。 有意識地把園外的景物「借」到園內視景范圍中來。借景是中國園林藝術的傳統手法。一座園林的面積和空間是有限的,為了擴大景物的深度和廣度,豐富游賞的內容,除了運用多樣統一、迂迴曲折等造園手法外,造園者還常常運用借景的手法,收無限於有限之中。
借景包括:1、近借。在園中欣賞園外近處的景物。2、遠借。在不封閉的園林中看遠處的景物,例如靠水的園林,在水邊眺望開闊的水面和遠處的島嶼。3、鄰借。在園中欣賞相鄰園林的景物。4、互借。兩座園林或兩個景點之間彼此借資對方的景物。5、仰借。在園中仰視園外的峰巒、峭壁或鄰寺的高塔。6、俯借。在園中的高視點,俯瞰園外的景物。7、應時借。借一年中的某一季節或一天中某一時刻的景物,主要是借天文景觀、氣象景觀、植物季相變化景觀和即時的動態景觀。
二、對景:中國園林的傳統手法。在園林設計中,或登上亭、台、樓、閣、謝,可觀賞堂、山、橋、樹木等,或在堂橋廊等處可觀賞亭、台、樓、閣、檄等,這種從甲觀賞點觀賞已觀賞點,從乙觀賞點觀賞甲觀賞點的方法(或構景方法),叫對景。對景是主客體之間通過軸線確定視線關系的造園手法,由於視線的固定,視覺觀賞遠不如借景來得自由。對景有很強的制約性,易於產生秩序、嚴肅和崇高的感覺,因此常用於紀念性或大型公共建築,並與夾景、框景相結合,形成肅穆、庄嚴的景觀。杜甫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則是框景效應的最佳寫照。

㈥ 園林造景中的借景方法

組景手法,古人總結組景有18種方法,即:對景、借景、夾景、框景、隔景、障景、泄景、引景、分景、藏景、露景、影景、朦景、色景、香景、景眼、題景、天景。由於篇幅,在此不一一分析,只就其中的對景、借景、框景等幾種手法作一些分析。
對景所謂「對」,就是相對之意。我把你作為景,你也把我作為景。這種景在園林中很多,但要做好這種景也不易。景貴自然,這里的自然是多義的,自然也與距離有關,在某種距離上,景觀似會覺得不自在。景如人,若是兩個相互不認識的人,距離不到2米相對而立,就會覺得很別扭。景也一樣,若一個小院兩邊相對觀之,也有這種不愉快的感覺,這就叫「硬對景」。如果景不能擴大,是否有某種手法可以彌補這種缺陷呢?當然有的。試看蘇州留園中的石林小院,院北是揖峰軒,院南是石林小屋(半亭),兩者相對而觀,相距只有10米,但覺得無別扭之感。為什麼?正是因為園中有數立峰,因此相互對視,景時隱時現,較為含蓄。北京故宮中的乾隆花園,其中古華軒與遂初堂之間的小院中,也立石,是同樣手法,據說這個花園是乾隆皇帝之手筆,他酷愛江南園林,所以手法如一。蘇州怡園的藕香榭向北望,隔池是假山林叢,山上一個亭,即「小滄浪」點綴其間,形成以自然為主的景觀,可謂美不勝收;反之,人在亭中觀藕香榭,也甚觀止,而且一仰一俯,更見造園者之匠心了。杭州孤山之西的西泠印社,山上有一塊不規則形的空地,四周有建築:漢三老石室、觀樂樓、華嚴經塔、題襟館、四照閣等,空地之北有石池。這里有好多對景關系,景景不同,妙趣無窮。由於中部南北之間空間較狹,於是南部不設物,一可觀山下景,二也避免了視距短「硬對景」。

㈦ 園林設計借景怎麼理解

中國園林的傳統手法。有意識地把園外的景物「借」到園內視景范圍中來。園林中的借景有收無限於有限之中的妙用。借景分近借、遠借、鄰借、互借、仰借、俯借、應時借7類。其方法通常有開辟賞景透視線,去除障礙物;提升視景點的高度,突破園林的界限;借虛景等。借景內容包括:借山水、動植物、建築等景物;借人為景物;借天文氣象景物等。如北京頤和園的「湖山真意」遠借西山為背景,近借玉泉山,在夕陽西下、落霞滿天時賞景,景象曼妙。
有意識地把園外的景物「借」到園內視景范圍中來。借景是中國園林藝術的傳統手法。一座園林的面積和空間是有限的,為了擴大景物的深度和廣度,豐富游賞的內容,除了運用多樣統一、迂迴曲折等造園手法外,造園者還常常運用借景的手法,收無限於有限之中,謝謝採納~

㈧ 中國園林有哪三大要素

1、疊石理水

江南水鄉,以水景擅長,水石相映,構成園林主景。太湖產奇石,玲瓏多姿,植立庭中,可供賞玩。宋徽宗營艮岳,設花石綱專供搬運太湖石峰,散落遺物尚有存者,如上海豫園玉玲瓏,杭州植物園縐雲峰,蘇州瑞雲峰。又發展疊石為山,除太湖石外,並用黃石、宣石等。

2、花木眾多

樹高大喬木以蔭蔽烈日,植古樸或秀麗樹形樹姿(如虯松,柔柳)以供欣賞,再輔以花、果、葉的顏色和香味(如丹桂、紅楓、金橘、蠟梅、秋菊等)。江南多竹,品類亦繁,終年翠綠以為園林襯色,或多植蔓草、藤蘿,以增加山林野趣。也有賞其聲音的,如雨中荷葉、芭蕉,枝頭鳥囀、蟬鳴等。

3、建築淡雅樸素

布局自由,建築樸素,廳堂隨宜安排,結構不拘定式,亭榭廊檻,宛轉其間,一反宮殿、廟堂、住宅之拘泥對稱,而以清新灑脫見稱。這種文人園風格,後來為衙署、寺廟、會館、書院所附庭園,乃至皇家苑囿所取法。

(8)園林借景圖片素材擴展閱讀:

在世界各個歷史文化交流的階段中,我國「妙極自然,宛自天開」的自然式山水園林的理論,以及創作實踐的影響所及,不僅對日本、朝鮮等亞洲國家,而且對歐洲一些國家的園林藝術創作也都發生過很大的影響。為此,我國園林被譽為世界造園史上的淵源之一。

自唐、宋始,我國的造園技術傳入日本、朝鮮等國。明末計成的造園理論專著—《園冶》流入日本,抄本題名為《奪天工》,至今日本許多園林建築的題名都還沿用古典漢語。

特別是在公元十三世紀,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就把杭州西湖的園林稱譽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從而使杭州的園林藝術名揚海外。今天,它更是世界旅遊者友心中嚮往的游覽勝地。

㈨ 園林景觀效果圖中常用的借景手法

園林景觀的設計的流派主要有中國古典的 還有就是西方式的
中國古典的園林設計主要注重的就是"氣" 創作的用意主要就在造景 用小范圍的東西反映大范圍的意境 常用的表現手法有造景 借景 框景等等
而西方的景觀更注重的就是以人為本 在一些視覺和人性尺度的使用上則是更加註意的

㈩ 蘇州園林在借景、對景、框景、漏景、障景、抑景、夾景等方面的使用情況

摘要 框景有兩種構成方式,一種是設框取景,另一種是對景設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