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孔子圖片素材
擴展閱讀
女人奶頭紋身的圖片 2024-09-20 07:26:25
職場座談會背景圖片 2024-09-20 07:23:03

孔子圖片素材

發布時間: 2022-01-06 11:49:42

A. 關於孔子或屈原的素材,寫作文用的

孔子
盡善盡美:形容好到極點,毫無缺陷. 孔子在齊國,有機會欣賞到他認為最美妙的音樂[[韶]]. 謂其"盡善矣,又盡美也!"而後大受感動,一連好多天老是想著它,吃肉也沒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對於音樂入迷的情況.後人卻借它來形容貧窮,真是怪哉. ■侃侃而談:不慌不忙地談著 在周代的等級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當於下大夫. 孔子是個一舉一動都力求合乎周禮的人.他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在家鄉,他顯得溫和恭順,好像不會說話;在朝見場合,卻長於談論,有些謹慎罷了;在朝廷上,國君不在之時,他與同級官員說話,侃侃而談,理直氣壯;同上級說話,和顏悅色;君主來了,既恭敬而又不安,非常之小心. ■不舍晝夜: 表示時間不停地流逝之意. 孔子的時間觀念強,曾對著河流嘆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意思是:光陰一去不復返啊!就如河水這樣晝夜不停地奔流吧! 時間如流水,一定要珍惜.孔子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為他懂得:時間就是財富啊! ■道不拾遺:形容社會風氣道德良好. 孔子在魯國當了幾任官,他在任之時,魯國政治有了極大改良:賣東西不討價還價;掉了東西不必驚慌,老百姓都有自已的人格,不肯拾起收為已有. ■登堂入室:表示已達到一定的程度或是已得到老師專授指點. 孔子的弟子子路,為人剛勇,一日在孔家彈瑟,瑟聲中帶有殺氣,犯了孔子的大忌--仁.孔子自然不喜歡,又不便發作,就不滿道:"子路彈瑟的本領已經登上廳堂,但尚未能進入內室.他為何要在我家彈瑟啊? 無聊!" 孔子的眾弟子一聽老夫子對子路不滿,馬上就改變對子路的看法和態度,越來越鄙視他. 兩個啟示:在別人家裡最好安份些; 對於頭兒,要懂得投其所好才是啊! ■道聽途說:泛指沒有根據的傳聞 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塗同途) 意為:從道路上聽來一些沒有根據的話,就在道路上不負責任地傳播,這種道德作風是要不得的. 有很多類似的玩藝,被人一本正經地轉來轉去,實際上這些謠言里漏洞百出,只要自己稍微認真想一想、查一查,就能夠看出其中的謊言成分,然而很多人卻信以為真,樂此不疲。是我們自己太脆弱太輕信還是網路里情緒的煽動太容易?要警惕啊! ■發憤忘食:形容學習努力,工作勤奮. 楚國某縣尹問孔子弟子,請他談談對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訥小心,一言不發,縣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後,很不高興,怨道:你為什麼不說:我的老師是個發憤忘食,樂而忘憂的好學者啊!弟子一聽馬上明白,愧道:"老師,是我糊塗啊,現在我終於明白了.今後若有人再問我,我必遵師囑答之." 孔子一聽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 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孔夫子都懂得在適當的時候吹一把,真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啊! ■鳴鼓而攻:形容聲討犯罪的人. 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幹活,准備試行新法,向孔子請教,孔子剛好是站在保守一邊,於是氣憤無比,把冉求罵個狗血淋頭,冉求一再堅持自已的改革,於是孔子對眾徒發出追殺令:冉求不是我的門徒,你們一起向他攻擊吧!"[[ 論語.先進篇]]"求,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哇靠,人多力量大,自古都是人多勝人少,以強凌弱的風格早已定型. 你的社會關系如何? 你有硬梆梆的後台嗎?你的朋友多嗎? 如果沒有,可得小心行事,潔身自好呀! ■以強凌弱:憑借強力欺負弱小. 跖,一奴隸起義首領,士大夫蔑稱起義者為盜.孔子想游說盜跖走入正途,於是斗膽找了他,不料惹來盜跖一陣亂罵,罵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臉色如土,滿懷感羞啊! 來,那些看著孔夫子就煩的人們有機會了,跟著盜跖英雄一起罵: "你這死夫子,你不勞動卻吃得香,不紡織卻穿得好,整日搖唇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虛假做出孝敬父母,友愛兄弟之舉,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貴,你就天下最大的盜.堯,舜興起後,設立百臣,商流放國君,周武王殺死商紂,從此社會都是以強凌弱.你所說的那一套,是我所唾棄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鑽營,虛偽巧詐的東西. 天下人為啥不叫你盜丘,而叫我盜跖!你這個罪大惡極的人,趕快滾回去,不然,我將用你的肝拿來加菜配酒吃了哈!" ■東家之丘:比喻不認識身邊著名人物。 孔子名丘,老家山東,幾千年來幾乎無人不知.然而他在世時,並沒有如此名氣.[[孔子家語]]說:孔子的西鄰住著一老頭,卻不是鄰居是啥大人物,每次提到孔子都會直呼其小名,說是俺東家之丘如何如何。

屈原
懷王十五年(前304),張儀由秦至楚,以重金收買靳尚、子蘭、鄭袖等人充當內奸,同時以「獻商於之地六百里」誘騙懷王,致使齊楚斷交。懷王受騙後惱羞成怒,兩度向秦出兵,均遭慘敗。於是屈原奉命出使齊國重修齊楚舊好。此間張儀又一次由秦至楚,進行瓦解齊楚聯盟的活動,使齊楚聯盟未能成功。懷王二十四年,秦楚黃棘之盟,楚國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漢北。
懷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約懷王武關相會,懷王遂被秦扣留,最終客死秦國,頃襄王即位後繼續實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輾轉流離於沅、湘二水之間。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汨羅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希望對你有幫助

B. 寫一段300的素材,開頭用孔子的名言引入,後面是一個名人事例,要求語言優美!

兩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曾這樣說
過:「學而不思則罔」,意思就是說,一
個人在學習中,倘若只知道死記硬背,
而不加以思考、消化,那他就將毫無收
獲。孔子的話是很有道理的。
一個人從接受知識到運用知識的過程,
實際上就是一個記與識、學與思的過
程。學是思的基礎,思是學的補充,這
兩者是緊扣的兩環,缺一不可。正如人
體對食物的消化過程那樣,只學不思,
那是不加咀嚼,囫圇吞棗;舉一而不能
反三,那是未經消化、吸收,所學知識
無法化為「己為」。只有學而思之,才能
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學與思想結合,是掌握知識過程中的必
由之路,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無不證
明了這一點。在馬列主義傳播到中國大
地的時候,以毛澤東、周恩來等為領導
的共產主義者,在汲取馬列精髓的同
時,結合中國實情,走「農村包圍城
市」的道路,最終締造了社會主義新中
國。試想,革命先輩們如果不是學與
思、思而再實踐,而是一味生搬硬套,
教條主義,那麼中國革命怎能成功?

C. 急求...做PPT,需要圖片素材:孔子、學在官府和私學的對比圖片、古代學校……拜託了。

搜集了一些不止到是否對你是否有用,已經發送了,希望會用上

D. 要高考,求一個人物當作文素材。事跡要和孔子類似的。老師說,孔子這個素材太老了,不能用

太陽這個東西太老了,這個老師最好也不用。地球這個東西太老了,這個老師最好也不用。人類這個東西太老了,這個老師最好也不做。飯這個東西都吃了幾千年了,最好這個老師不要吃了。強烈建議你就寫孔子的事跡。
我覺得你的要求是實現不了的,因為沒有新孔子。孔子也沒有著書立說。他的說都是古代聖人的,也沒著什麼書。「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這是他自己說的。他在個人境界的提升即成為聖人的道路,也沒失敗。

E. 關於孔子的作文素材

(1)《學而》有說道:「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思是不必擔心別人不知我,該擔心的是我不知人。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也是異曲同工。

(2)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意思是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時候,才知道松柏是最後凋謝的。
引伸義為人才能禁得住考驗,真金不怕火煉,患難見真知等。

(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學習的老師。選擇他們的優點加以學習;對他們的缺點,參照自己的情況加以改正。
不管什麼人,只要他有一技之長,一得之見,就應該向他學習,對於別人的缺點和錯誤也要引以為戒,不要重犯。
真正好學的人是不拘於年齡地位尊卑的,隨處都可以不恥下問。韓愈的《師說》就表達了相同的觀點。
孔子所說的類似的話還有「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意思是見到賢德的人就想要和她一樣賢德,見到無才無德之人就反省自己是否也有類似的過失。

(4)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語出《論語·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憲問》也有此語。
這是儒家一貫的處世態度。可以說正是這種態度衍生出中國五千年的中庸之道。即使在現在這句話也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F. 我下載了一個PPT,裡面的圖片(孔子)是白色線條構成的(底色為透明),如何把線條變成黑色

選擇線條格式估計就好了吧。

G. 關於孔子或屈原的素材,寫作文用的

轉自v信公眾hao 高中語文
1
山的沉穩水的靈動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多年來許多人都認為,儒家學派的一大特點是保守、守舊,以上古為黃金歲月,只重視「先王之道」而不關注事物的變化,而孔子則是一個方正迂腐的學究。其實,「信而好古」的孔子是用自己對道德的理解,結合白己對時代的期望,對經典作了新的闡釋的。他既將「如山」的仁作為最高的道德標准,也發出了那句令千古智者為之共鳴的「逝者如斯」的感唱;他不但極其詩意地闡釋了「變」,而且身體力行,收授弟子,用實際行動改造靈魂。如果他畏懼「變化」,不相信事物有更新的可能,他就不會成為一位靈魂工程師,不會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職業教師。他作為中國哲人的獨特之處在於:他的「變化」如同萬物生長,是一種無聲而自然的過程,他心目中理想的發展,不是斬斷傳統的脈絡,而是以傳統為根基,如山中樹木,生長不息。
2
挫折
孔子一生不得志。但孔子不畏懼,不逃避,以一種達觀的態度對待人生。在樂天知命、通達自得上孔子並不比老莊差。「孔顏樂處」是對這種處世態度的概括。孔子周遊列國時曾被匡人圍困,當時形勢非常緊急。孔子說:「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宋司馬桓魋欲害孔子,孔子說:「天生德於予,桓魁其如予何?」《論語•述而》表現了孔子兼善天下的志向。同時,也是孔子在遇到挫折時對自己的安慰與鼓勵,是一種自我調適的做法。
3
選擇
古人柳下惠曾被迫宿於城下,晚上刮風下雪,氣溫驟降,同宿城門下的一女子凍得快不行了,柳下惠將其抱在懷中,靠體溫為之取暖,一直到次日天亮,沒有非禮之舉,留下了坐懷不亂的美譽。無獨有偶。魯人有獨處室者,鄰居是一個寡婦,也獨處一室。半夜,暴風雨至,寡婦室壞,想進魯人室躲避,魯人閉戶不納。寡婦在窗下哀求道:「你怎麼不懂得仁愛,不讓我進去?」魯人說:「我聽說男女不到六十歲不能同居一室。你現在年輕,我也年輕,所以不敢讓你進來。」婦人說:「你怎麼不學學柳下惠?」魯人說:「柳下惠能做到,我是萬萬做不到的,我現在是用我的做不到,學柳下惠的能做到。」孔子說:「善哉!要學習柳下惠者,沒有像魯人這樣會學的,希望向善的方面發展,卻不因襲別人的行為,算得上智了。」在孔子看來,柳下惠的選擇是對的,魯人的選擇也是對的。
(下面回答再續)

我的回答您滿意嗎?滿意就採納我,謝謝!有什麼不滿意的,可以繼續問我哦!

H. 求一些關於孔子的議論文素材

素材運用
話題1:山的沉穩水的靈動
材料加工: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多年來許多人都認為,儒家學派的一大特點是保守、守舊,以上古為黃金歲月,只重視「先王之道」而不關注事物的變化,而孔子則是一個方正迂腐的學究。其實,「信而好古」的孔子是用自己對道德的理解,結合白己對時代的期望,對經典作了新的闡釋的。他既將「如山」的仁作為最高的道德標准,也發出了那句令千古智者為之共鳴的「逝者如斯」的感唱;他不但極其詩意地闡釋了「變」,而且身體力行,收授弟子,用實際行動改造靈魂。如果他畏懼「變化」,不相信事物有更新的可能,他就不會成為一位靈魂工程師,不會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職業教師。他作為中國哲人的獨特之處在於:他的「變化」如同萬物生長,是一種無聲而自然的過程,他心目中理想的發展,不是斬斷傳統的脈絡,而是以傳統為根基,如山中樹木,生長不息。(《永遠的蔥郁永遠的中國》節選)
話題2:挫折
材料加工:
孔子一生不得志。但孔子不畏懼,不逃避,以一種達觀的態度對待人生。在樂天知命、通達自得上孔子並不比老莊差。「孔顏樂處」是對這種處世態度的概括。
孔子周遊列國時曾被匡人圍困,當時形勢非常緊急。孔子說:「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宋司馬桓魋欲害孔子,孔子說:「天生德於予,桓魁其如予何?」
《論語·述而》表現了孔子兼善天下的志向。同時,也是孔子在遇到挫折時對自己的安慰與鼓勵,是一種自我調適的做法。(《〈論語〉所見之孔子人格魅力》節選)
話題3:理解
材料加工:
現在我們一談到孔子與《論語》,便有不少人脫口而出:「惟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這半句話出自《論語·陽貨》第二十五章,後半句是「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很多人特別是女人都非常反感這句話並由此反感孔子。也有人替孔子打圓場,說這里的「女人」不是指女人。
我認為,退一步講,即使孔子在這里是指的女人,那也只能解釋為在男性中心主義的社會,對女人的歧視,是一種通病,是時代的印痕或時代的局限。在西方,耶穌罵夏娃,亞里士多德罵女人,尼采罵女人,非常嚴厲,其程度大大超過了中國的男性思想家。就是休謨、黑格爾,對女性的歧視也很厲害。當然,無論東西方人士,對女性的歧視、蔑視、輕視,都是錯誤的。儒學、儒家中有對女性不尊重的表現,是需要批評的,但我們要放在時代的背景上加以理解與檢討。我們要學會容忍、理解、欣賞、研究外來文化,同時也要學會容忍、理解、欣賞、研究自己的固有文化。百多年來對於儒學的批判,有許多是非理性的,感情用事的,淺層次或直線性的,以致於今天中國大陸的多數中青年仍然沿用上世紀70年代批林批孔的方式和80年代「河殤」的方式來對待儒學。我們需要以同情理解的心態和理性批判的方法來面對這些復雜的問題。(《〈論語〉所見之孔子人格魅力》節選)
話題4:選擇
材料加工:
古人柳下惠曾被迫宿於城下,晚上刮風下雪,氣溫驟降,同宿城門下的一女子凍得快不行了,柳下惠將其抱在懷中,靠體溫為之取暖,一直到次日天亮,沒有非禮之舉,留下了坐懷不亂的美譽。
無獨有偶。魯人有獨處室者,鄰居是一個寡婦,也獨處一室。半夜,暴風雨至,寡婦室壞,想進魯人室躲避,魯人閉戶不納。寡婦在窗下哀求道:「你怎麼不懂得仁愛,不讓我進去?」魯人說:「我聽說男女不到六十歲不能同居一室。你現在年輕,我也年輕,所以不敢讓你進來。」婦人說:「你怎麼不學學柳下惠?」魯人說:「柳下惠能做到,我是萬萬做不到的,我現在是用我的做不到,學柳下惠的能做到。」孔子說:「善哉!要學習柳下惠者,沒有像魯人這樣會學的,希望向善的方面發展,卻不因襲別人的行為,算得上智了。」
在孔子看來,柳下惠的選擇是對的,魯人的選擇也是對的。(《〈論語〉所見之孔子人格魁力》節選)
話題5:幽默
材料加工:
公元前496年,焦急的子貢四下詢問走失了的老師孔丘,這時候有一個鄭國人對他說:「東門口有一個人,他的額頭像唐堯,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膀像子產,可是從腰以下比夏禹差三寸,瘦弱疲憊的樣子好似喪家之犬。」子貢找到孔子後把這話告訴他。孔子笑著說:「他說的形狀,那倒未必。但說我像喪家之犬,是啊!是啊!」這就是孔子,一個渾身上下充滿幽默細胞的老頭兒,全然不是千百年來端坐在畫像中,端坐在中國人意識深處的「大成至聖先師」的形象。在孔子眼裡,要想真正不朽,不在於權力,而在於文化與教育。所以後來儒家稱譽孔子為「素王」。沒有土地、沒有人民,只要文化存在,他的王位就永遠存在。(《親切隨和的「大成至聖」》節選)
話題6:源泉
材料加工:
了解孔子的人都知道,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是什麼樣的處境。他所宣揚的仁愛和禮教,有時候被拋在一邊,可有時候,又搞得登峰造極。不是嗎?直到今天,幾乎是全世界都有研究儒學的人,可研究什麼?我想:不過是為我所用罷了。可是,無論如何,孔子是偉大的。是的,絕對是偉大的。他的經典的論述,是人性,是人倫。有人說:地球上的萬物是共生的,是平等的。所有的報應,是因為人類打破了生態平衡,不顧一切地滿足人類自己的慾望。所以,人類呼喚人性,呼喚平等。兩千年前的孔子,就是在呼喚人性。是的,封建的歷代王朝,都在以儒學治國還是以法治國上,顯現一個天子的抉擇的。是的,直到今日,孔子的倫理道德觀念仍不過時。道德淪喪,必然是四面楚歌:理智的時候,就會向孔子討教。(《駐足孔子墓前》節選)
話題7:誠信
材料加工:
誠信是治政之道。古人認為,治理國家,掌握政權,必須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擁護,否則就會自取滅亡。孔子講:「民無信不立。」是說人民不信任政府,政府就無法立足。孔子的學生子貢問孔子說,足食、足兵、民信這三項,讓你去掉一項,你先去掉哪一項,孔子說首先去掉軍備。子貢又問在兩項中再去掉一項,還去掉哪一項?孔子說去掉糧食。因為沒有糧食最多不過死亡,自古以來人就難免一死,而人民對政府沒有了信心,政府就站不起來。(《論誠實守信》節選)
話題8:尋覓
材料加工:
從那一簇藍瓦黃牆的村莊里傳來,餘音綿長,和那一條並不知名的河,在暮色蒼茫里蜿蜒而來又蜿蜒而去,彌漫著,如麥田上濃得化也化不開的霧氣,我聽見了在泗水岸上,有了「逝者如斯夫」的聲音,從孔子一直說到了現在。
我的祖先,那個秦嬴政,在他的生前是曾經焚過書坑過儒的。如今,他的後人如我者,卻千里迢迢來拜孔子了。我來山東,除了拜孔子,當然也得去登泰山,只是祈求上天給我以藝術上的想像和力量。接待我的濟寧市的朋友說:哈,你終於來了!我是來了,孔門弟子三千,我算不算三千零一呢?我沒有給偉大的先師帶一束干肉,當年的蘇武可以唱「執瓢從之,忽焉在後」,我帶來的惟有一顆頭顱,在孔子的墓前叩一個重響。(《論誠實守信》節選)
三、成品展示(2004年高考福建滿分作文)
至聖
文廟,是古時的學府。文廟大成殿,是文廟精神的中心。中華各地的文廟大成殿中,當面傲立的,便是中華儒學之始者——孔子。
可以說,任何一個中國人都知道孔子,絕大多數中國人,都崇敬孔子。孔子生前並非皇族,但在其以後的時光中封號卻一再提高,從「大成至聖先師」,直到「大成至聖文宣王」,孔門盛極一時,孔子萬古流芳。
儒士注重個人的修養,孔子作為儒士之首,自然是修養極高的人。孔子一生行跡依《禮》,非禮勿行。顏回去世,孔子贊口:「聖哉,回也。」內心極推崇他,但依禮反對厚葬。他對諸侯公卿公然欣賞天子樂舞而感到憤怒,他對列國不納其言感到委屈,但又絕對平靜。身處亂世,他默對現實,獨善其身。既有伯夷叔齊般高義,又有微子、箕子、比干之膽識。「見賢思齊」是他的理論,論語中他直抒胸臆:「殷有三賢人。」
儒家求出仕,孔子亦是。在做魯相的日子中,大展其才,但因國君不明,只得周遊列國。或而謂之游,可絕非游說之路——諸侯無一納其言。但其在天下紛爭中,為天下奔走,為他人奔走。在所有人都覺得「禮」己不會富國強兵之時,其卻矢志不渝:東方諸國遍布了他的足跡,中華大地散滿了他的喟嘆。聖人居於天地間,絕非呼天搶地地狂號,只是留下一片靜默,一片永恆。「道不行,乘桴浮於海」,靜默中孕含了無窮的力量。
孔子的思想之所以能傳至今日,是因為其在教育上的貢獻。孔子七十二門生為賢人,另有三個人感其教化。孔子身體力行於教學,是無愧於先師的稱號的。他的學生有的富甲天下,有的潛心學問,有的通靈於天地,有的傲立於廟堂。孔子注重文化的傳承,其修《春秋》、《詩》雖是為儒家而修,對《詩》的內容也有一定的曲解,但無疑將中華的文化傳了下來。否則哪有「關關雎鳩」的千古絕唱?孔子是個文化人。他回望歷史,低首是現今,遠望是將來。漢代的獨尊儒術使其學術的傳承初見成效;傳至宋代,程朱理學的高峰,也是孔子精神的續揚。一門能傲立千年的學術以其時間之長,內容之豐富,以及能代代相傳不斷創新,證明了它在華夏的生命力,無人可擋的生命力!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他的精神,他的學說也隨川前行,奔流不止。
孔子為聖,聖者之聖。紛爭之春,多事之秋,亂世間,聖人傲立。其對自身的感懷,對社會的關注,對教育的投人,對文化的貢獻,僅有一項便可傲立於天地,何況全才乎!
步人文廟,孔子靜默。一身寬服的他目視遠方,目視將來。「聖人不拘於時」,他自能望見將來,不知儒士能否長存,但儒學必定紮根於每個國人的心中。
個體之聖人,社會之聖人,教育之聖人,文化之聖人。

I. 誰有一些關於儒家思想的漫畫或卡通人物圖片素材啊~

蔡志忠的《漫畫孔子》《漫畫孟子》

J. 孔子寫春秋的背景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春秋時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訂《春秋》而得名,地點:春秋時期魯國,前770年~前476年(另一說,前770年~前403年),屬於東周的一個時期,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