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梅花雕刻圖片素材
擴展閱讀
瓦片圖片大全 2025-04-02 17:51:32
霸氣背景圖片大全 2025-04-02 17:51:20
手繪職場男人圖片 2025-04-02 17:38:06

梅花雕刻圖片素材

發布時間: 2022-04-02 16:09:04

A. 丁山什麼地方有賣 梅花雕刻模板

刻章地方

B. 梅花五角手工雕刻怎麼區別

我國發行的硬幣中,梅花5角是比較有特色的一枚硬幣。對於梅花五角想必很多人都應該十分的熟悉。1992年我國發行了梅花五角硬幣,據說梅花5角硬幣是繼1980年至1986年發行銅合金長城幣後,又一次發行的銅合金幣。

梅花五角的正面圖案是梅花,背面圖案是國徽和宋體漢字"中華人民共和國"、"ZHONGHUARENMINGONGHEGUO"、阿拉伯數字年號,硬幣重量是3.8克,厚度是1.65毫米。外形美觀,外緣內是由圓點組成的圓圈。幣外周柱面間斷鑄有6段直齒,每段8條。
梅花五角屬於第四套人民幣中的輔幣,也被稱為是老三花中的一員。我國發行的梅花硬幣共計11枚,從1991年開始到2001年結束,這期間每一年都會發行一枚5角硬幣。在眾多版本的梅花5角中,其中尤以91年,93年和94年這三個版本的梅花5角最為突出,它們均採用黃銅合金為材質,發行數量相對較少。

梅花五角就製造工藝水平分為手工和機器版,在設計上和製作工藝上可以堪稱經典,是手工雕刻模板的終結者。
如今,在我們的生活中,幾乎已經看不到梅花五角的蹤跡,梅花五角自從發行到現在了無蹤跡,經歷了20年的時間。隨著梅花五角的不斷減少,它的收藏價值和欣賞價值也在不斷的上升。

對於梅花五角的收藏,很多人都持有疑惑的態度,對於其收藏價值產生質疑,就梅花五角硬幣的收藏價值,小編認為,93版和94版的梅花五角收藏價值更為突出,畢竟發行數量有限,單憑這一點,就奠定了梅花五角的收藏價值。除了收藏價值外,更多的欣賞價值,梅花五角不論是在取材上還是在設計上都十分的精美和珍貴,其價值值得被肯定。

C. 梅花的外表和特點

落葉喬木,樹高4一10米。樹冠開展,樹干褐紫色或淡灰色,多縱駁紋。小枝細長,枝端尖,綠色,無毛。

梅的花期在晚冬,即一月下旬及二月份,先花後葉。花五瓣,直徑1~3厘米。花野生型為白色,有玫瑰紅及深紅等人工變種。葉在花落之後很快抽出。葉橢圓刑,葉尖箭形。

果實於初夏成熟。因為果實成熟時期恰逢中國江南雨季,所以這種時期又被稱為梅雨季節。果實圓形,自柄至尖部有一道淺槽。果皮綠色,採摘後逐漸轉黃,並可能呈現紅色,此時表明果實已經成熟。果肉呈黃色。

(3)梅花雕刻圖片素材擴展閱讀

梅花的價值:

1、花梅主要供觀賞。

2、果梅其果實主要作加工或葯用,一般加工製成各種蜜餞和果醬。

3、花蕾能開胃散郁、生津化痰、活血解毒;根研成粉末治黃疽有效。該種植物對氟化氫污染敏感,可以用來監測大氣氟化物行染。

梅花最宜植於庭院、草坪、低山丘陵,可孤植、叢植、群植。又可盆栽觀賞或加以整剪做成各式樁景,或作切花瓶插供室內裝飾用。

D. 玉上面雕刻的梅花有什麼寓意嗎

梅花是什麼意思呢?雕刻的就是什麼意思

-:(淘寶網的【京東藏寶齋】

E. 梅花的外形特徵

屬於先花後葉,花萼呈現紅褐色,花瓣為倒卵形,香氣濃郁撲鼻,花開為紅色或是粉紅色

高4-10米;樹皮淺灰色或帶綠色,平滑;小枝綠色,光滑無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長4-8厘米,寬2.5-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寬楔形至圓形,葉邊常具小銳鋸齒,灰綠色,幼嫩時兩面被短柔毛,成長時逐漸脫落,或僅下面脈腋間具短柔毛;葉柄長1-2厘米,幼時具毛,老時脫落,常有腺體。

梅花相關文化——市花市樹

中國南京、無錫、泰州、武漢、丹江口、鄂州、淮北、梅州、南投等10個城市,已將梅花定為市花。

許多專家及民眾還積極推祟梅花為國花。2019年7月15日,中國花卉協會在中國林業網、中國花卉協會網站和「中國花卉協會」微信公眾號發出《投票:我心中的國花》,向公眾徵求對我國國花的意向。

廣大公眾對國花高度關注,積極踴躍參與,截至2019年7月22日24時,投票總數362264票,投票結果如下:同意梅花為國花44551票,佔12.30%。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梅

F. 在建築物上雕刻著梅花和梅樹上喜鵲的圖案寓意是什麼4字成語

喜上眉梢,漢語成語,讀音是xǐ shàng méi shāo,指喜悅的心情從眉眼上表現出來。出自《兒女英雄傳》。

G. 梅花的資料,誰有啊

梅花是薔薇科李屬的落葉喬木,有時也指其果(梅子)或花(梅花),學名為Prunus mume。梅花通常在冬春季節開放,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也與松樹、竹子一起被稱為歲寒三友。中華文化有謂「春蘭,夏荷,秋菊,冬梅」,梅花憑著耐寒的特性,成為代表冬季的花。梅花原產於中國,後來引種到韓國與日本,具有重要的觀賞價值及葯用價值。中國文學藝術史上,梅詩、梅畫數量重多。梅花是中華民族與中國的精神象徵,象徵堅韌不拔,不屈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

物種分類

中文名:梅花
別名:春梅、干枝梅、紅綠梅、紅梅、綠梅等
拉丁文學名:Prunusmume(命名者Apricot)
英名:MumeplantJapanese, Japaneseapricot, Japaneseplum, Chineseplum, umeplum, umeboshiplum, Japanesefloweringapricot, floweringplum, winterplum
科屬分類:
域:真核域(Eukarya)
界:植物界(Plantae)
門: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綱: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
目:薔薇目(Rosales)
科:薔薇科(Rosaceae)
亞科:梅亞科(Prunoideae)
屬:李屬(Prunus)
種:梅(P.mume)

形態特徵

梅花
株高約10m,干呈褐紫色,多縱駁紋。小枝呈綠色。葉片廣卵形至卵形,邊緣具細鋸齒。花每節1~2朵,無梗或具短梗,原種呈淡粉紅或白色,栽培品種則有紫、紅、彩斑至淡黃等花色,於早春先葉而開。 梅花可分為系、類、型。如真梅系、杏梅系、櫻李梅系等。系下分類,類下分型。梅花為落葉小喬木,樹干灰褐色,小枝細長綠色無毛,葉卵形或圓卵形,葉緣有細齒,花芽著生在長枝的葉腋間,每節著花1~2朵,芳香,花瓣5枚,白色至水紅,也有重瓣品種。核果近球形,有縫合線,黃色或綠色,被柔毛,味酸,果肉與核粘附不易分離,6~7月果實成熟。



梅花是落葉小喬木,高可達10米,枝常具刺,樹冠呈不正圓頭形。枝幹褐紫色,多縱駁紋,小枝呈綠色或以綠為底色,無毛。葉片廣卵形至卵形,邊緣具細鋸齒。



核果近球形,有溝,直徑約1~3厘米,密被短柔毛,味酸,綠色,4-6月果熟時多變為黃色或黃綠色亦有品種為紅色和綠色等;味酸,可食用,可用來做梅干、梅醬、話梅、酸梅湯、梅酒等,亦可入葯。梅花酒在日本和韓國廣受歡迎。其味甘甜,有順氣的功能,是優良的果酒。話梅在中國是很受歡迎的食品。話梅是將梅子與糖、鹽、甘草在一起腌制後曬干而成的。話梅還可以用來做成話梅糖等食品。



梅花
梅花的總品種達300多種。適宜觀賞的梅花種類包括大紅梅、台閣梅、照水梅、綠萼梅、龍游梅等品種。觀賞類梅花多為白色、粉色、紅色、紫色、淺綠色。中國西南地區12月至次年1月,華中地區2至3月,華北地區3至4月開花。初花至盛花4~7日,至終花15~20日。

梅花可分為真梅系、杏梅系、櫻李梅系等,每節1~2朵,無梗或具短梗,直徑1~3厘米,萼筒鍾狀,有短柔毛,裂片卵形;花瓣5枚,原種呈淡粉紅或白色,栽培品種則有紫、紅、彩斑至淡黃等花色;雄蕊多數、離生,於房密被柔毛,罕為2-5(離心皮)或缺如,於房上位,花柱長。

梅花屬於長壽花卉,即使是在家盆栽,也經常可以養到十年以上。湖北黃梅縣有株一千六百多歲的晉朝所植梅花,至今仍吐芬芳。

產地分布

梅花原產中國西南部,野梅首先演化成果梅觀賞梅系果梅的一個分支。野梅在中國分布的次中心有4個,即川東、鄂西山區;鄂東南、贛東北、皖浙山區;兩廣、贛南山區和閩、台北區。為落葉喬木。梅喜溫暖氣候,花期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梅喜空氣濕度較大,但花期忌暴雨。梅在年雨量1000mm或稍多地區可生長良好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瘠薄。陽性樹種,喜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為長壽樹種。長江流域花期12月至翌年3月。在四川、湖北、廣西等高海拔地區均有野梅分布。栽培的梅花在黃河以南可安全露地越冬,經雜交育種的梅花,在北京露地越冬已獲成功,梅花喜溫暖稍帶濕潤的氣候,喜陽略耐蔭,不畏寒,土質以輕壤、砂壤而富含腐殖質最佳,在中黏壤土上生長易生刺。四川的成都,自古以梅花著稱,宋代詩人陸游 《詠梅花》詩:「當年走馬錦城西,曾為梅花醉如泥。二十里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

梅花
梅是薔薇科李屬的落葉喬木,有時也指其果(梅子)或花(梅花),學名為Prunusmume。梅花原產於中國,後來引種到韓國與日本,又從日本傳播到西方國家,而梅花的學名實際上是日語的發音,這個發音據說是來自中國古代中原地區對梅花一詞的發音。
在日本,梅的花期在晚冬,也就是一月下旬及二月份,先花後葉。花五瓣,直徑1~3厘米。花野生型為白色,有玫瑰紅及深紅等人工變種。葉在花落之後很快抽出。葉橢圓型,葉尖箭形。果實於初夏成熟,也就是日本的六月。因為果實成熟時期恰逢中國江南雨季,所以這種時期又被稱為梅雨季節。果實圓形,自柄至尖部有一道淺槽。果皮綠色,採摘後逐漸轉黃,並可能呈現紅色,此時表明果實已經成熟。果肉呈黃色。

日本:4世紀伴隨中國文化傳入日本,在日本廣有種植。
西方:除紐西蘭略有分布外,歐美少有種植。
台灣:以台南縣楠西鄉梅嶺風景區、南投縣信義鄉最多。

品種分類

梅花
梅花按種型分為三個種系,分別為真梅種系、杏梅種系、李梅種系。其下,主要又按枝姿分為五個大類。 梅花品種及變種很多,大品種有30多個,下屬小品種有300多個,其品種按枝條及生長姿態可分為葉梅、直角梅、照水梅和龍游梅等類;按花色花型可分為宮粉梅、紅梅、照水梅、綠萼梅、大紅梅、玉蝶梅、灑金梅等型。其中宮粉梅最為普遍,花瓣粉紅,著花密而濃;玉蝶梅花瓣紫白;綠萼梅花瓣白色,香味極濃,尤以「金錢綠萼」為好。

第一類叫直枝梅類。枝直上或斜生。這是梅家族中歷史最悠久,成員最繁茂的一類,下分品字梅、宮粉等9種。

第二類名為垂枝梅類。枝自然下垂或斜垂,有粉花垂枝等5型。

第三類名為龍游梅類。枝天然扭曲如龍游,僅1類(龍游梅類)1型(玉蝶龍游型)。

第四類名為杏梅。乃梅與杏(山杏)之種間雜交,宋代的范成大在《梅譜》中首次對它進行了記載,花、葉、枝居於梅杏之間,『杏梅類』不香或微香(非梅香),花托腫大。下有單瓣杏梅型及春後型。

第五類是櫻李梅類,乃紫葉李與宮粉梅之人工雜交種,紫葉紅花,重瓣大朵,抗寒。

人工栽培

常用嫁接法繁殖,砧木多用梅、桃、杏、山杏和山桃。梅花露地栽培,應於陽坡或半陽坡地段,株距3~5m。通常在生長期間施3次肥,即在秋季至初冬施肥,如餅肥堆肥、廄肥等;在含苞前施速效性肥;在新梢停止生長後(6月底至7月初),適當控制水分並施肥,促進花芽分化。梅花適作盆景栽培。將地栽培數年後的植株上盆。盆土宜軟松肥沃,栽前栽後均要整形和修剪。

梅花雖對土壤要求並不嚴格,但土質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為佳。幼苗可用園土或腐葉土培植。梅花對水分敏感,雖喜濕潤但怕澇。若盆土長期過濕會導致落葉黃葉。梅花不喜大肥,在生長期只需施少量稀薄肥水。梅花可耐-15度的溫度。梅花以嫁接繁殖為主,播種、壓條、扦插也可。砧木以實生梅苗或杏、桃為主。梅花通常不易染病,但也有一些病害,如穿孔病、炭疽病、白粉病、枯枝流膠病、干腐流膠病等。蚜蟲對梅花常有危害。但不可使用樂果殺蟲,其會對梅花產生葯害而導致落葉。此外,還有一種梅花盆景,名為梅樁。

梅的價值

梅花

在園林、綠地、庭園、風景區,可孤植、叢植、群植等;也可屋前、坡上、石際、路邊自然配植。若用常綠喬木或深色建築作背景,更可襯托出梅花玉潔冰清之美。如松、竹、梅相搭配,蒼松是背景,修竹是客景,梅花是主景。古代強調「梅花繞屋」、「登樓觀梅」等,均是為了獲得最佳的觀賞效果。

另外,梅花可布置成梅嶺、梅峰、梅園、梅溪、梅徑、梅塢等。梅花冰清玉潔,純貞高雅,是冬春之季觀賞的重要花卉。它可成片叢植也可作盆景和切花,以美化庭院等環境。梅子生食,可生津止渴,也可製成話梅、梅乾等各式蜜餞和梅醬、梅膏等物。果子入葯,具有解熱鎮咳、驅蟲止痢的功效;花、根人葯,能活血解毒,利肺化痰。另外,果及樹皮還可製作染料;樹乾材質優良,紋理細膩,是用於手工藝雕刻的重要材料。

《神農本草經》首先指出梅的葯用價值:「梅實味酸平,主治下氣,除熱煩滿,安心,止肢體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蝕惡肉。」梅果因加工方法不同,成品有白梅、烏梅之分。後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即記載了這種加工方法。作白梅法:「梅子酸,核初成時摘取,夜以鹽汁漬之,晝則日曝。凡作十宿、十浸、十曝,便成矣。」作烏梅法:「亦以梅子核初成時摘取,籠盛,於突上熏之,令干即成矣。」明代著名葯物學家李時珍認為:烏梅能「斂肺澀腸,止久嗽瀉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腫涌痰,殺蟲,解魚毒、馬汗毒、硫黃毒。」白梅則「治中風驚癇,喉痹痰厥僵仆,牙關緊閉者,取梅肉揩擦牙齦,涎出即開。又治瀉痢煩渴,霍亂吐下,下血血崩。」

梅花
由此可見梅的葯用范圍很廣。近代醫學界研究表明,梅的花蕾能開胃散郁,生津化痰,活血解毒;根研末可治黃疸。烏梅肉具斂肺澀腸,殺蟲生津功能,並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霍亂弧菌等均有明顯的抑製作用。

梅花主含揮發油,苯甲醛、異丁香油酚、苯甲酸。烏梅主含檸檬酸、谷甾醇,成熟後含氫氰酸。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傷寒、副傷寒、痢疾、結核等桿菌及皮膚真菌均有抑製作用,且能減少豚鼠蛋白質過敏性休剋死亡的發生。

此外,梅花可提取芳香油,據清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記載:「海澄人善蒸梅及薔薇露,取之如燒酒法,每酒一壺滴露少許便芳香。」古人根據芳香油與水的沸點不同,利用分餾技術,將芳香油提取出來,用作食品的添加劑。

由於梅花含有苯甲醛,苯甲醛是有毒性的化學物質,故不要把梅花放在卧室里,最好放在有空氣流動的地方,或者定期開窗戶以流通室內空氣。

故事傳說

梅花
相傳隋代趙師雄游浮羅山時,夜裡夢見與一位裝束樸素的女子一起飲酒,這位女子芳香襲人,又有一位綠衣童子,在一旁歡歌笑舞。天將發亮時,趙師雄醒來,卻發現自己睡在一棵大梅花樹下,樹上有翠鳥在歡唱。運來夢中的女子就是梅花樹,綠衣童子就是翠鳥,這時,月亮已經落下,天上的星星也已橫斜,趙師雄獨自一人惆悵不已,後用為梅花的典故。

《梅譜》說,紹興,吳興一帶有一種梅,名苔梅:「苔須垂於枝間,或長數寸,風至,綠絲絲飄飄可玩。」

《武林舊事》載,苔梅有兩種:一種苔蘚特厚,花特別多;一種苔如細絲,長尺余。

傳統文化

梅花是中華民族與中國的精神象徵,具有強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動力。梅花象徵堅韌不拔,不屈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迎雪吐艷,凌寒飄香,鐵骨冰心的崇高品質和堅貞氣節鼓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不畏艱險,奮勇開拓,創造了優秀的生活與文明。有人認為,梅花的品格與氣節幾乎寫意了中國人「龍的傳人」的精神面貌。全國上至顯達,下至布衣,幾千年來對梅花深愛有加。「文學藝術史上,梅詩、梅畫數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種花卉都望塵莫及。」國人賞花,不僅欣賞花的外表,更欣賞花中蘊含的人格寓意和精神力量。

梅花
寒冬鬥士——梅,為歷代文人畫士所喜愛。千百年來,從《詩經》到現代散文,許多頌梅的佳作流傳下來。
梅於冬春開花,稱報春花使,獨放於百花之前。古詩中有許多體現其時間早的意泉:「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飛雪落前村,千尋翠嶺,一枝芳艷」(楊記《少年游》)。「風雪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白又冰,猶有花板俏。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毛澤東《卜運算元·詠梅》)。梅,它既是一年中最後一個季節開放的花,而又是來年春天第一個盛開的花,這樣這既是歲寒三友之一,又是一個美麗的報春使者。

梅的情感意思:

古往今來,詩言志,詩詞中的萬物在詩人的眼中,無不著其色,蒙上了感情的面紗,這使是梅物質而幻化為精神的,成為人感情的寄寓者。

相思的象徵:

「人間離別易歲時,只梅板,勿相思。」(姜夔《江梅引》)這便是詩人對遠在它鄉的故人的相思,「笛聲三弄,梅心驚破」,「一板折得,人間天上,沒有堪寄」(李清照《孤雁兒》)詩人對之夫的相思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令人不禁垂淚。

高潔、孤傲的象徵:

梅花
「不知梅格在,更看綠葉和青枝」(蘇軾《江梅三首》)。蘇軾所道梅格便是高潔孤傲吧。「梅枝高韻勝」(市居安《梅石問詩話》),「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林和清《山間小梅》),梅許是生性高潔,未嘗與別種花同開,也許飛是它怕污損了自己的暗香。「莫恨香笑雪減,須信道,掃跡情留,難言處,良宵淡月,疏影尚風流。」(李清照《滿庭芳》)。詩人贊美的是梅之飽經風霜的折磨,仍孤高自傲,對人生存在信心的高尚的精神品格,「無意苦序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游《卜運算元》),這又是詩人對自己的一個真實寫照,梅常存於橋邊,驛外,磅,崖縫,是那麼的孤傲,那麼的高潔,詩人陸游便是這樣一種性格之人。「微雲淡月,對孤芳。分付誰,空自倚,清香未減,風流不在人知」(晃沖之《漢宮春·梅》),詩人必是一高潔孤傲之人。

友情象徵:

「折梅逢驛使,寄於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陸凱《荊州記》)。陸凱與范曄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與范曄,濃濃友情傾注於一枝梅中,不知范曄當時收到此梅時是否被陸凱之舉所感動呢?「攜手江村,梅花飄裙。情何限,處處消魂」(蘇軾《行香子》),尋春時正值梅花似雪,飄沾衣裙,友情展露無疑。立於長廊中,長廊右為一水池,池中假山嶙峋,池右為一臘梅,簇簇金黃傲立於枝頭,池中水已為冰,假山上草已為殘根,近而觀之,撫其板干,其干之硬可整而知,不禁為其之堅強不屈所感動,良久立於樹下,思之遠矣。

觀賞勝地

梅花
隆冬時節,百花凋謝,唯有梅花怒放。那傲霜鬥雪的姿態,給遊人增添不少情趣。中國賞梅勝地較多,除了南京梅花山外,其他著名的有以下幾個:

超山梅花

超山位於浙江省餘杭縣,素有「超山梅花天下奇」之譽。梅林之中,有兩株古梅尤為名貴。

靈峰梅花

靈峰位於杭州植物園東北角的青芝塢內。從前曾與孤山、西溪並稱西湖三大賞梅風景區。如今已匯集有江、浙、皖梅花珍品45個品種,有梅園160畝,臘梅園20畝,植梅6000多株,已成為西湖賞梅勝地。

澱山梅花

澱山湖梅園是上海市最大的賞梅勝地,佔地190畝,植梅5000多株,品種40多個,其中不少為樹齡百年以上的古梅。

磨山梅花

武漢東湖磨山梅園是中國四大梅園之一,又是中國梅花研究中心所在地。磨山梅園環嶺環湖,環境十分優美,植梅30000餘株,品種有139個。

羅崗梅花

馳名中外的羊城八景之一的「羅崗香雪」,位於廣州市30多公里外的東郊羅崗。羅崗山四面環山,中央谷地十餘公里遍植青梅荔枝,每年小寒前後梅花盛開,漫山遍野,彷彿置身於「梅海」之中。

此外,還有成都草堂寺、重慶南岸南山、昆明黑龍潭、歙縣多景園梅溪、閩西十八洞等,都是聞名遐邇的賞梅勝地。

相關詩歌

梅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李商隱
匝路亭亭艷,非時裊裊香。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卜運算元 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卜運算元 詠梅 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梅花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紅梅 蘇軾
年年芳信負紅梅,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直和根撥送春來。

H. 古代雕刻圖案有那幾種

蝙蝠-福氣; 蟬-禪機;
鯰魚-年年有餘; 蟾蜍-招財進寶;
魚-金玉(魚)滿堂; 羊-吉祥;
葫蘆-福祿, 竹節-節節高升;
佛手-福壽; 青蓮-清廉;
荔枝-利市大開;桃子-長壽;
石榴-多子多孫;白菜-清白傳家;
八卦-自然的力量;太極-陰陽調和;
壽字-長生不老;喜字-吉慶;
鞋-(諧)萬事順遂
魚躍龍門-湍急的水流魚兒逆流而上,眼看龍門近在咫尺,謂「通過考驗,身價百倍」。
馬上封侯-小猴兒坐在馬背上,狀似得意,表示「出將入相」不遠矣。
福到眼前-蝙蝠嘴巴咬著銅錢,意「好事當頭」
歡歡喜喜-形狀似小熊的獾、豬與喜鵲,表示開心與笑口常開。
喜上眉梢-喜鵲站立在梅花枝桿上,形容快樂的不得了。
富貴萬年-芙蓉、桂花、萬年青、長紅無止境。
平平安安-花瓶與鵪鶉,居家行止一切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歲歲平安-花瓶里插著幾穗的稻穗,旁邊立著鵪鶉,謂日日是好日,歲歲有今朝。
連年如意-蓮花荷葉雕刻在玉件上,遂人意、得人事、足暢無比。
連年有餘-蓮花荷葉下有水有魚,不小富也難。
太師少師-大獅子和小獅子,來寓意古時候的官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合和二仙-一手拿荷花及一手捧盒子的兩位小童,合和同音,祝福家人、夫妻相處和睦
1.福至心靈:蝙蝠、壽桃、靈芝。桃為壽而其形似心,借靈芝之"靈"字,表示幸福的到來會使人變得更加聰明。
2.鶴鹿回春:鶴鹿與松樹。古人稱鹿為"仙獸'''',神話故事中有壽星騎梅花鹿;鹿與祿、陸同音,鶴與合諧音,故有"六合"同春之意(六合指天地和東西南北),亦有富貴長壽之說。
3.二龍戲珠:兩條雲龍、一顆火珠。《通雅》中有"龍珠在頜"的說法,龍珠被認為是一種寶珠,可避水火。有二龍戲珠也有群龍戲珠,還有雲龍捧壽,都是表示吉祥安泰和祝頌平安與長壽之意。
4.流雲百福:雲紋、蝙蝠。見於玉牌子上,清代晚期鼻煙壺上亦見。雲紋形似如意,表示綿延不斷。流雲百福,即百福不斷之意。
5.魚龍變化:天上有一雲龍,水中有一鯉魚;一龍首魚身,一鯉魚翻越於龍門之上。古代傳說有鯉魚跳龍門的故事,凡是鯉魚能跳過龍門的,就可變化成龍;不能跳過龍門的,點額而歸,故黃河之鯉魚多有紅色的額頭,都是沒跳過龍門之魚。魚躍龍門表示青雲得路,變化飛騰之意。
6.福壽齊眉:蝙蝠、壽桃、荸薺和梅花。
7.松鶴延年:鶴和松樹。《字說》:"松百木之長。"《札記?禮器》:"松柏之有心也,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松,象徵長壽之外,還作為有志、有節的象徵。故松鶴延年既有延年益壽、也有志節高尚之意。
8.喜上眉梢:梅花枝頭站立兩只喜鵲。古人以為鵲能報喜,故稱喜鵲,兩只喜鵲即雙喜之意。梅與眉同音,借喜鵲登在梅花枝頭,寓意"喜上眉梢"、"雙喜臨門"、"喜報春先"。又,圖案為一喜鵲一豹者,稱之為"報喜圖"。有清代圓雕件及玉牌子。圖案為一蜘蛛網上吊著一個蜘蛛者,稱之為"喜從天降",因我國民間習俗稱蜘蛛為"蛛"。多用於玉牌子上。圖案為一獾一喜鵲者,稱之為"歡天喜地",見於明清圓雕。兩獾相嬉,叫"歡喜圖",明清圓雕;兩童子笑顏相對者,稱之為"喜相逢";四個童子手足相連者,叫"四喜人"。

I. 怎樣製作梅花寫意盆景

梅花寫意盆景是以梅花為主、山石為輔的有意境的盆景,它是山水盆景與梅花盆景的完美結合,其畫面優美、意境深遠、內涵蘊厚,繼承並融合了我國傳統的文化藝術和盆景技藝於一體,把梅花盆景推向更高層次和更高品味,使之成為再現大自然中梅之神韻的珍貴藝術品。

我們一般將梅花寫意盆景分為旱式、水旱式、旱盆水意式、山水式和硯式等。其中,完全沒有水景的為旱式;既有水景又有旱景的為水旱式;旱盆水意式是盆內並不「貯水」,而是以細碎的石子或沙粒表示水面或小溪,雖不見水,卻有水意;山水式是以山石為主要素材,在山體上預留種植穴,然後在種植穴里種植小型梅花;硯式就是以硯狀石板代替盆缽,以白色石板為多,其上植梅點石,石板沒有邊框,平坦的板面可代表水面。

梅花寫意盆景製作的方法:

(1)立意 製作寫意盆景之前,必先立意。梅所包含的寓意較多,例如將松、竹、梅合植,取其「歲寒三友」之意;將梅、蘭、竹、菊合植,取其「四君子」之意等。盆景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故梅花寫意盆景的意境還可取自於詩情與畫意,使詩情畫意融於盆景之中。梅花寫意盆景的主題很多,如「疏枝橫斜浮暗香」、「寒雲侵曉月」、「斷橋煙雨梅花瘦」、「百卉前頭第一芳」、「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玉梅謝後陽和至,散與群芳自在春」、「一樹梅花一放翁」、「梅妻鶴子」、「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等等。

(2)製作 立意之後,就可動手製作。製作一般是在梅花花蕾期進行。

①選梅樁。製作梅花寫意盆景的梅樁應以梅花的自然景觀為依據,形態不宜太奇特,以具有大樹形態為宜,通常多為直干、斜乾和臨水式,懸崖、樹干彎曲程度大的曲乾式等均不適宜。在整形手法上,一般適宜以修剪為主,蟠扎為輔。梅花寫意盆景表現的是較大范圍的梅花自然景觀,有山、有水、有綠地等。如果使用有明顯的人工痕跡或過度變形的梅樁,則與寫意盆景表現的環境極不協調而影響整體效果。

②選盆。製作梅花寫意盆景多選用淺型的大理石水盆,其次是釉陶盆,特大型的也可用水泥盆和定製的木製淺盆。盆淺,能顯示曲折婉轉的水岸線,盆幫深度一般在1厘米左右,盆底一般無排水孔。盆的顏色以素靜、典雅為上。盆形以長方形和橢圓形為宜。這樣白色的大理石盆就好比一張白紙,梅花寫意盆景就好比用梅花、山石在這張白紙上作的畫。

③選石。製作梅花寫意盆景的石材有龜紋石、英德石、卵石、石筍石、斧劈石、千層石、雪化石、鍾乳石等,不同的石種在質地、形態、紋理、色彩等方面各不相同,採用何種石種應根據作品表現的內容而定。同一盆盆景應用一種石料。而在同一種石料中,又要注意顏色的一致、形狀的協調、紋理的相通。用於不同環境的石頭,亦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水邊的石頭要平而薄,給人以水漫坡岸的感覺。岸上散置的石頭以及與樹木配合造景的石頭,要求有較為美觀的形狀。用於近處的石頭,紋理可以清晰一些;用於遠景的石頭,紋理可以模糊一些。若沒有山石,也可用形態酷似山石的枯木、落羽松的膝狀根等材料代替,因為枯木和落羽松的膝狀根的外觀都有些類似石頭。

④配材。配景小植物有蘭花、小五針松、小竹子、小火棘、一些禾本科草類及苔蘚等。依據藝術表現的需要,梅花寫意盆景可放置一些建築、人物、動物、舟楫等擺件,來表現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題材,如放牧、垂釣、冬歸樵等,使觀賞者有如身臨其境之感。恰當的配件,常能起到突出主題、畫龍點睛的作用。在安放配件時,要注意在內容、大小及位置上的匹配,如無合適的配件,寧可不用,切不可隨意湊合。擺件的質地有陶質、瓷質、石質、金屬質等數種,在梅花寫意盆景中以陶質為好,其質地與梅花、盆缽及山石較協調。

⑤布局。製作時,先將梅樁或小型梅花放在盆中恰當位置,再用山石或泥土在淺盤中疊一「山坡」,可留一空白作為水體,坡岸應曲折有致。然後在梅樁周圍點綴一些小植物,並適當安置一些小配件。注意安置這些配景植物和小配件時不應雜亂無章,更不能喧賓奪主,必須根據景緻的需要合理配置。完成這些工作後,最後把泥土暴露的「山坡」鋪上苔蘚,給人一種草地的感覺。鋪種青苔一可增添景觀,二可對土面起保護作用。苔蘚有很多種類,在一件作品中,最好以一種為主,再配以其他種類,既有統一,又有變化。鋪種方法:先以噴霧器將土面噴濕,然後將鏟來的青苔一片一片地貼於土面,邊貼邊壓實。製作完成後,最後用刷子和抹布將梅樁樹干、石頭及盆洗刷干凈,並用噴霧器全面噴一次水。若要將其做成雪景,可用噴霧器將製作好的梅花寫意盆景全部噴濕,然後將事先准備好的石膏粉放在小篩內,懸於盆景上方,用手指輕輕彈擊小篩外壁,讓石膏粉垂直落在山體以及盆內的梅樁、亭塔等上。石膏遇水即自然凝固,這樣製作的雪景十分逼真。雪景也可不用石膏粉,而用白礬石或珍珠岩簡單鋪灑而成。

(3)製作後的管理 製作好後的梅花寫意盆景,一般擺置於光線條件好且通風的室內環境中,這樣花期較長,可欣賞1個月有餘。由於盆中土淺根露及土表植有苔蘚,故在觀賞期間要經常向土面噴水,以保持濕潤,若失水,輕者苔蘚枯死,梅花花蕾不開放,重者梅樁乾死。另外在此期間不要給梅樁施肥,因為只要保持濕潤,花蕾就能開放,若施肥,不僅對開花不利,而且有礙觀賞。梅花是對溫度很敏感的花卉之一,溫度若偏高,花就開得快、謝得快,觀賞期就縮短了,所以室內溫度以偏低為宜(10℃左右)。花謝後,要及時將梅樁換回泥土盆中進行正常的周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