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京劇好看的圖片,真人的,或者手繪的都好,最好是青衣花旦的
分別是《鎖麟囊》的薛湘靈
《春閨夢》里的張氏。
《四郎探母》里的鐵鏡公主。
B. 戲曲花旦化妝
生角面部化妝的方法
京劇的生角(包括末角)由於年齡和性格的不同,老生、武生、小生(包括娃娃生),在面部化妝上是有所區別的。
老生(包括武老生)多扮演正派的中年人或老年人。中年人物(像藺相如、鄒應龍)面部化妝應端莊鄭重,氣宇軒昂。臉上略敷脂粉,畫眉抹彩,掛黑三髯。
扮演老年人物(如宋士傑、張廣才),臉上不宜過多的塗抹脂粉,須容顏老邁(掛白髯)。扮演老的英雄武將(像黃忠、蕭恩),面部化妝應於蒼老中帶有英雄氣概(掛白髯或參髯)。
小生扮演的是青年人(像付朋、張君瑞、許仙),臉上敷脂粉,描眉畫眼。面部化妝應眉目清秀,容顏俊美。
武生扮演的是青年英雄武將(像趙雲、武松、高寵),臉上略塗脂粉,印膛抹紅彩,眉眼吊的較高。使得眉宇之間,顯露出勇敢頑強的英雄氣概。
娃娃生扮演的是少年兒童(像薛丁山),面部化妝和小生差不多。不過,為了表現兒童的容貌特徵,須在印膛上塗一紅點。(這是我國古代的一種面部美飾,凡是未成年的兒童,多在額間畫一紅圓點,叫做「點額」。)
生角的髯口——我國古代以長髯為美,戲曲角色扮演的中年或老年人所掛的髯口(又名「口面」),更要長一些。這種須髯的誇張,和角色的表演動作有著密切的關系。幾百年來,先輩藝人運用髯口創造了理髯、推髯、抖髯、甩髯、吹髯等表演程式(髯口功)對於誇張人物的心理狀態,有著很大的幫助。
生角的髯口,由於年齡和生理上的不同,分為「三髯」和「滿髯」兩種。三髯是三綹長須,有「黑三」、「參三」和「白三」三種。像《打嚴嵩》的鄒應龍,《群英會》的諸葛亮,抖掛黑三。老年人物,像《盜宗卷》的張蒼,《空城計》的諸葛亮帶參三。《連營寨》中的劉備,《捉放曹》的呂伯奢都帶白三。「滿髯」是連髯落腮,非常豐滿。生角一般只掛「參滿」和「白滿」。像《打漁殺家》的蕭恩掛參滿,《碰碑》的楊繼業掛白滿。
另外有「五綹髯」,是扮演關羽所戴。(也有戴黑滿的)。「二濤髯」比滿髯稍短,大都扮演院子、中軍。現在已不多見。
此外,劇中人有當場變髯口的,像《文昭關》的伍子胥,因為過不去昭關,焦急萬分,把胡須愁白了。由黑三改掛參三,再改掛白三。
近幾十年來,不少新編的歷史劇,採用了改良髯口。但在傳統劇目中是很少戴用的。
旦角面部化妝的方法
京劇中的旦角(婦女角色)由於年齡、身份以及性格的不同,大致有正旦(青衣和閨門旦)、花旦(包括花衫、貼旦、小旦)、老旦、武旦、刀馬旦、彩旦(丑旦)之分。
近四十年來,京劇的旦角化妝有著很大的變化。在從前,正旦和花旦的面部化妝是有所區別的。正旦多扮演正派的中年婦女,臉上略敷脂粉。扮演貧窮女子,大都穿青褶子,頭上不戴珠花,臉上不抹脂粉,或抹的很淡。花旦扮演的是性格活潑的青年婦女或輕佻潑辣的女角色,臉上必須濃妝艷抹。(頭戴珠花,穿花衫、花裙或花襖、花褲)。這兩種不同的化妝手法,既有生活上的區別,也有性格上的區別。(正旦、花旦又名青衣、花衫,就是由於角色的裝扮不同而得名的。)
但是,由於時代的變遷,人們的審美觀點也有所變化。從前的旦角化妝,現在看來已經不夠美化了。近四十年來,京劇旦角的面部化妝,有著很大的藝術創造,在發型上和頭飾上也是如此。許多著名的旦角演員,參考了古代婦女的面部美飾,根據不同的劇中人物,塑造了許多性格鮮明的典型形象。不過,也有些旦角演員,單純地追求扮相的美化,不論扮演什麼角色,也一律是濃妝艷抹,這樣是不適宜的。要知道,青衣、花旦、武旦的面部化妝,現在雖然大致相同,但由於角色的年齡、性格和生活環境的不同,在藝術造型上,還是應該有所區別的。為了對京劇旦角的面部化妝有一個明確的認識,現在按照不同的角色略述如下:
正旦——多扮演正派的中年或青年婦女,面部化妝應容貌端正。扮演貧窮婦女(像趙五娘、秦香蓮)臉上雖塗抹脂粉,但不宜過重。扮演閨門婦女(像杜麗娘)眉眼畫的必須清秀,臉上的脂粉要略重一些。
花旦——所扮演的人物是比較廣泛的:有活潑天真的少女,像《春香鬧學》的春香,《小放牛》的村女。有輕佻風騷的婦人,像《烏龍院》的閻婆惜。也有性格潑辣的婦女,像《打灶分家》的李三春。這一些角色的面部化妝大都濃妝艷抹。但在眉眼的描畫上,應根據不同的人物性格有所區別。扮演少女,須在印膛上塗一紅點。
武旦、刀馬旦——扮演有武功的女角色(像孫二娘、穆桂英)面部化妝與花旦略同,但在眉眼吊得較高一些,以表現嫵媚中帶有英武氣概。(由武旦扮演的神怪角色,像《四洲城》的水母,《無底洞》的白鼠精,面部化妝相同。)
老旦——扮演老年的婦女,像《太君辭朝》的佘太君,大都是本色臉,不敷脂粉。但青年演員扮演的老旦角色,如果臉上不化妝,看起來很不像;須在額間、眉角和鼻窩略畫出幾筆皺紋,就能夠刻劃出老年婦女的面貌。
彩旦——由丑角應工,又名丑旦。多扮演封建社會「三姑六婆」一流的反派婦女(像《能仁寺》的賽西施),但也扮演一些滑稽詼諧的婦女(像《四進士》的萬氏)。面部化妝由於性格的不同,有塗脂粉的,也有不塗脂粉的。但大都在額角或腮邊點一顆黑痣。
凈角面部化妝的方法
京劇的凈角,有正凈(銅錘、老臉、黑頭)付凈(架子花臉)武凈(武花臉和武二花)之分。扮演的角色有正面人物,也有反面人物。面部化妝各有不同。演員扮演某一劇中人物,必須按照一定的譜式抅畫,叫做臉譜。(老生和武生抅臉的也包括在內)。
臉譜是一種誇張人物形貌的化妝手段,這種具有圖案意味的面部化妝,是運用寫實的和象徵的藝術手法,來表現出人物的精神面貌的。
戲曲臉譜和我國古代的歌舞面具,百戲的塗面,有著演變和發展的關系。人物臉譜,最早只有紅、白、黑三種與膚色相近的顏色,眉眼的描畫比較簡單,基本上是接近於寫實的。像關羽面紅,誇張為紅臉。包拯面黑,誇張為黑臉。只有裝神扮鬼或扮演綠林人物才五彩塗面。經過幾百年來的演變與發展,臉譜的構圖和色彩多相互摻雜,逐漸有形貌的誇張,成為顯示人物性格品質的化妝手段。這種特殊的面部化妝藝術,是具有「寓褒貶,別善惡」的意圖的。它體現了封建社會中,人民對於劇中的人物的愛憎分明的情感和態度。但是,臉譜裡面也混雜著一些非現實主義的東西,我們還沒有探討出一個比較正確的解釋。現在只能按照老藝人們相傳的說法,對京劇臉譜的構圖和色彩的表現,略述如下:
京劇臉譜的構圖——京劇臉譜是在徽劇和漢劇的基礎上,吸收了昆、戈、梆子的表現手法加以變化和發展的。在譜式上,有「整臉」「粉白臉」「揉臉」「十字門臉」「三塊瓦臉」「花臉」「碎花臉」「歪臉」「象形臉」等不同的抅法。
「老臉」又名「六分臉」「兩膛臉」。多扮演正直果敢的老年武將,它們的面部化妝特徵,主要是兩道白眉的誇大,以表現劇中人物的老邁蒼勁。有紅臉,黑臉,紫臉,粉紅臉之分。紅臉像《群英會》中的黃蓋,黑臉像《北詐瘋》的尉遲恭,紫臉像《二進宮》的徐彥昭,都屬於兩膛臉的抅法。
抅「三塊瓦」臉的多是英雄武將(正反面人物都有)。「三塊瓦」的抅法主要著重於眉、眼、鼻窩和肌肉膚色的誇張。像《失街亭》的馬謖,抅油白三塊瓦臉;《鐵龍山》的姜維,抅紅三塊瓦臉;(均掛黑滿髯)老年人物多眉眼下垂,像《嘉興府》的鮑賜安,抅油白老三塊瓦臉。(掛白滿髯)
抅「十字門」臉的多是年老的英雄武將,像《草橋關》的銚期(掛白滿髯),《牧虎關》的高旺(掛參滿髯)。由於扮演的人物不同,眼瓦和鼻窩也略有變化。
另外,像張飛、牛皋的「花十字門」臉,項羽的「花兩膛臉」,是在「十字門」臉和「花兩膛」臉的基本譜式上變化而成的。
「粉白臉」又名「奸臉」,是把白色塗滿臉部,用黑筆抅畫出眉、眼、鼻窩和面部的肌肉紋理,以刻劃劇中人物奸險狡詐的性格。像《宇宙鋒》的趙高,《捉放曹》的曹操,都畫白奸臉。
「揉臉」又名整臉,是用紅、黑、紫等色揉臉部,然後抅畫出眉、眼、鼻窩和肌肉紋理。像關羽的揉紅臉、余千的揉紫臉等。以本來膚色抅畫黑白紋理的也屬於揉臉。(像姜子牙)
性格魯莽勇敢的英雄武將和綠林人物,多抅「花臉」「碎花臉」。花臉的譜式和色彩比較復雜,多綜合「三塊瓦」「十字門」的抅法加以變化,以一種色彩為主,其餘為副色。像李逵的黑花臉(均掛黑扎髯),馬武的藍花臉,程咬金的綠花臉,典韋的黃花臉。(均掛紅扎髯)
「半截臉」又名「元寶臉」,譜式是眉眼以下抅臉,上露肉腦門。像《鍘美案》的馬漢,抅元寶臉。
「歪臉」是面部五官的反常描畫,多形容面部凶惡或容貌醜陋的武角色。兇悍的像《祝家莊》的祝彪;醜陋的像《打瓜園》的鄭恩。
「象形臉」多用於神怪角色,像《鬧天宮》的送悟空(猿猴臉)《百草山》的孔雀明王(鳥形臉)、《芭蕉扇》的牛魔王(牛臉),把鳥獸形象賦予人格化,抅畫在演員的臉上,仍然具有鳥獸形象的感覺。
另外,像僧人、老道、太監都有一定的譜式,如《五台山》楊五郎、《野豬林》魯智深的和尚臉(掛虯髯);《蜈蚣嶺》王飛天的老道臉(掛黑扎髯);《黃金台》伊立的太監臉(光嘴岔)構圖多由三塊瓦變化而成。
京劇臉譜的色彩表現——臉譜的色彩表現,最早是面部膚色的誇張。像面色赤紅,誇張為紅色臉(如關羽)。面色黝黑,誇張為黑色臉(如包拯)。後來,臉譜由形貌的誇張,演變為顯示人物品質的化妝手段,紅色臉就成為忠誠人物的色相;黑色臉就成為正直人物的色相;白色臉就成為奸詐人物的色相。這種觀念形態的表現,是把寫實的 和象徵的藝術手法結合在一起,來顯示出人物的精神面貌的。角色一出場,從劇中人物的藝術造型上,就給觀眾明確的人品概念——正義的或邪惡的;善良的或醜陋的。它長期被廣大的觀眾所熟悉所感受。按照相傳的說法:紅臉大多表現忠誠正義的人物,像關羽的揉紅臉,黃蓋的紅老臉;姜維的紅三塊瓦臉。黑臉大多表現正直或魯莽勇敢的人物,像包拯的黑臉,牛皋的黑花十字門臉,李逵的黑花臉。白臉大多表現奸險狡詐的人物,像趙高、曹操、秦檜的白奸臉。紫臉大多表現沉勇果敢的人物,像常遇春的紫三塊瓦臉。黃臉大多表現性格殘暴的人物,像典韋的黃花臉。花臉和綠臉大多表現勇敢頑強的人物,像單雄信的綠花臉、馬武的藍花臉。此外像金銀兩色多用於神怪化妝。
以上的色彩表現,是指京劇而言。各種劇種對於臉譜的色彩,各有其不同的表現手法。像京劇中的黃蓋抅紅老臉,贛劇中的黃蓋就抅紫老臉。京劇中的專諸抅紫三塊瓦臉,秦腔的專諸就抅黑白花臉。京劇中的徐彥昭抅紫老臉,河北梆子的徐彥昭就抅黑老臉。
京劇臉譜的形象符號——在京劇中有一些神話臉譜和人物臉譜,在臉上抅畫了形象符號。神話臉譜,像北斗星的腦門畫七星,表示他是天上的星宿。趙公明兩頰畫金錢,表示他是財神。人物臉譜,像趙匡胤眉心畫紅色跑龍,表示他是真龍天子。姜維腦門畫太極圖,表示他知陰陽,善八卦,通曉兵法。包拯腦門畫月牙,表示能晝斷陽,夜斷陰。楊七郎腦門抅虎字,表示他是黑虎星下凡。另外,也有在臉上抅畫兵器符號的。像典韋善使雙戟,就在眉心畫雙戟形。這一些形象符號,除神怪臉譜外,大都帶有封建迷信的色彩,是不符合臉譜化妝的真正意圖的。這是由於先輩藝人們的思想意識和創作方法,受到舊時代的種種局限,因而使臉譜混雜著一些極不健康的東西,是應該予以剔除的。
臉譜的抅畫要有創造性——凈角的面部化妝雖然有一定的譜式,但演員根據對角色的體會,在表現手法上是可以有個人創造的。像郝壽臣先生和侯喜瑞先生都是以演曹操著名,但兩人的曹操臉譜,卻各有不同的神色。侯喜瑞先生的《戰宛城》曹操,臉上一團狡詐氣。郝壽臣先生的《群英會》曹操,卻在狡詐中帶有得意之色。這兩個曹操臉譜,結合著表情動作,都把曹操當時的心理狀態刻劃的活靈活現。所以,凈角的面部化妝雖然有一定的譜式,但又不能夠刻板的照譜描畫。好的演員能夠根據自己的臉型,結合面部表情和肌肉活動,把臉譜畫活了。這樣,不但不妨礙演員的表情,而且能夠幫助演員的表情。只有創造性掌握這一化妝手段,才能塑造出性格鮮明的藝術形象來。
凈角的髯口——凈角所掛的髯口,有長髯有短髯。長髯有滿髯、扎髯、加嘴髯,頜下髯、劉唐髯。短髯有一字髯、虯髯等數種。
滿髯,較生角所掛的滿髯要長要厚。有黑滿、參滿、白滿和紫滿。像《群英會》的曹操,《別姬》的項羽,《失街亭》的馬謖,都掛黑馬髯。《宇宙鋒》的趙高,《牧虎關》的高旺,都掛參滿。《群英會》的黃蓋,《二進宮》的徐彥昭,都掛白滿。《甘露亭》的孫權,掛紫滿。另外有一種劉唐髯,是黑滿髯兩旁雜有兩縷紅須(插紅耳毛),是扮演赤發鬼劉唐所用。
扎髯又名開口髯,是露出嘴部的髯口,扮演勇猛的武角色所戴。有黑扎、紅扎、參扎、白扎等四種。(參扎和白扎已不多見)像《長坂坡》的張飛,《鬧江州》的李逵,都掛黑扎髯。紅扎髯具有很大的誇張性,大都扮演性格猛烈的武角色和神怪角色。像《取洛陽》的馬武(抅藍花臉),《鎖五龍》的單雄信(抅綠花臉),都掛紅扎髯。神怪角色像《鬧天宮》的溫天君(抅綠金花臉)《芭蕉扇》的牛魔王(抅紅金花臉)都掛紅扎髯。原掛黑扎髯的角色,像張飛的《造白袍》劇中因為年紀已老,便改掛參扎髯。(參扎和白扎在京劇中已經不多見)
頦濤髯(又名海下濤)是把胡須掛在頦下,露出嘴部。像《鬧天宮》的巨靈神掛黑色頦濤髯,《界牌關》的王伯超掛白色的頦濤髯。
京劇凈角所掛的短髯,常見的有一字髯、虯髯。一字髯簡稱一字,有黑一字、紅一字、白一字(白一字髯已少見)。像《金沙灘》的楊延德,《鍘美案》的馬漢,應掛黑一字髯。《太行山》的王英(抅黃花臉),掛紅一字髯。《金山寺》的法海,老扮相應掛白一字髯。虯髯是曲卷的短須,扮演有武功的和尚所戴,像《野豬林》的魯智深。
丑角面部化妝的特點
丑角在戲曲舞台上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這一個行當所扮演的人物是多方面的:有滑稽風趣的老人,也有天真活潑的兒童(像《小放牛》的牧童)。有為非作歹的官吏(像《打麵缸》的大老爺),也有唯利是圖的商人(像《連升店》的店主)。有仗勢欺人的奴才(像《打嚴嵩》的嚴俠),也有陷害良善的小人(像《一捧雪》的湯勤)等等。這一些正面的或反面的人物,如果用其他的行當扮演,一般是難於充分的把劇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刻劃出來的。丑角塑造這些不同身份,不同性格、品質的劇中人物,無論在扮相上,在表演上,都有著鮮明的藝術特徵。
丑角的面部化妝(臉譜)一般是運用白色塊面的伸張或縮減,集中在描畫出眉、眼、鼻、口各部的神態。(也有塗畫黑臉的)。這種具有漫畫手法的化妝藝術,和丑角的表演風格是密切結合的。
C. 求一張花旦手繪圖,或者圖片也行
花旦手繪圖:
花旦也有的是屬於潑辣,放盪的中、青年女性稱做潑辣旦。影視界所稱的「當家花旦」,指的也是善演這樣角色的演員,想來是從戲曲中借用的稱謂。
參考資料來源:
花旦的分類:
花旦中,又有閨門旦、玩笑旦、潑辣旦、刺殺旦的分支。
閨門旦,扮演的是還沒有出嫁的少女,其中性格內向、靦腆的,與正旦接近,如京劇「荀(慧生)派」戲《勘玉釧》中的俞素秋、《紅樓二尤》中的尤二姐、《嫁衣血案》中的巧雲、《鳳還巢》中的程雪娥,盡管多由「梅(蘭芳)派」正旦扮演,也可以歸入閨門旦中。
玩笑旦,扮演的是喜劇、鬧劇中愛說愛笑、好打好鬧的人物。不唱「皮黃」,而唱「南鑼」、「吹腔」、「柳枝腔」等民間小調,用嗩吶伴奏。如《小上墳》、《小放牛》、《打麵缸》、《打花鼓》中的女性。
潑辣旦,扮演的是舉止放盪、說話鋒利的女性。如《翠屏山》中的潘巧雲、《烏龍院》中的閆惜姣、《巴駱和》中的馬金定。
刺殺旦,有兩種認識:一是說刺殺別人的;一是說被別人刺殺的。前者如《雙釘記》中的白金蓮、《雙鈴記》(也稱《馬思遠》)中的趙玉、《殺子報》中的徐氏;後者如《戰宛城》的鄒氏等。
奴旦,戲劇中專演丫鬟一類人物的稱謂。如《恩仇記》中的菊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花旦
D. 【 動漫圖】戲曲花旦、戲子(唯美)
就這些了……好像還有一些盜墓筆記里的花解語的圖片挺有愛的,可惜找不著了=
=
E. 關於戲曲的花旦行頭
花旦:多是熱情活潑、明快潑辣的女子,比如普通人家的小姑娘,丫環等,比如金玉奴、春香、孫玉嬌等。大致為多是水鑽頭面,多是短打扮,多拿手絹,綵衣彩褲,彩鞋。
F. 求一手繪的京劇花旦,艷一點的
花旦
G. 求花旦(戲里的角色,女性)的手繪圖,一定要高清,漂亮,顏料畫。好看的壁紙也行
H. 京劇花旦唯美藝術照
I. 誰有漂亮的戲曲女旦圖片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5%AE%B5%A9&in=5&cl=2&cm=1&sc=0&lm=-1&pn=4&rn=1
TANK<<三國戀>>反串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F%B7%C7%FA&in=3&cl=2&cm=1&sc=0&lm=-1&pn=2&rn=1
這張不錯~呵呵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F%B7%C7%FA&in=7&cl=2&cm=1&sc=0&lm=-1&pn=6&rn=1
雖然沒有兩根東東,但是還是滿贊的~
http://imgnews..com/i?ct=520093696&z=0&tn=imagenewsdetail&word=%CF%B7%C7%FA&in=1&cl=3&lm=-1&pn=0&rn=1
這張很漂亮
http://imgnews..com/i?ct=520093696&z=0&tn=imagenewsdetail&word=%CF%B7%C7%FA&in=4&cl=3&lm=-1&pn=3&rn=1
<<牡丹亭>>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F%B7%C7%FA&in=30&cl=2&cm=1&sc=0&lm=-1&pn=29&rn=1
帶那兩根東西的少之又少啊,難找的很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F%B7%C7%FA&in=61&cl=2&cm=1&sc=0&lm=-1&pn=60&rn=1
這張帶了兩個翎,但是是黑白的..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F%B7%C7%FA&in=76&cl=2&cm=1&sc=0&lm=-1&pn=75&rn=1
這張美中不足,就缺了兩根翎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F%B7%C7%FA&in=111&cl=2&cm=1&sc=0&lm=-1&pn=110&rn=1
腔調很濃啊,呵呵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F%B7%C7%FA&in=212&cl=2&cm=1&sc=0&lm=-1&pn=211&rn=1
妝很漂亮啊,就露了個臉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F%B7%C7%FA&in=230&cl=2&cm=1&sc=0&lm=-1&pn=229&rn=1
分不清男的還是女的..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F%B7%C7%FA&in=237&cl=2&cm=1&sc=0&lm=-1&pn=236&rn=1
偷工減料一下,嘿嘿,找了張卡通的額..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F%B7%C7%FA&in=279&cl=2&cm=1&sc=0&lm=-1&pn=278&rn=1
好象太小了..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F%B7%C7%FA&in=331&cl=2&cm=1&sc=0&lm=-1&pn=330&rn=1
幫你找了張很合適的,真人的喲~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F%B7%C7%FA&in=340&cl=2&cm=1&sc=0&lm=-1&pn=339&rn=1
哎..就是太小了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F%B7%C7%FA&in=468&cl=2&cm=1&sc=0&lm=-1&pn=467&rn=1
兩根東西沒照出來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F%B7%C7%FA&in=513&cl=2&cm=1&sc=0&lm=-1&pn=512&rn=1
這張不錯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E%A9%BE%E7&in=2&cl=2&cm=1&sc=0&lm=-1&pn=1&rn=1
可愛的卡通刀馬旦
http://imgnews..com/i?ct=520093696&z=0&tn=imagenewsdetail&word=%BE%A9%BE%E7&in=3&cl=3&lm=-1&pn=2&rn=1
好漂亮的衣服啊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E%A9%BE%E7&in=136&cl=2&cm=1&sc=0&lm=-1&pn=135&rn=1
推薦!其他啥也不說了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E%A9%BE%E7&in=171&cl=2&cm=1&sc=0&lm=-1&pn=170&rn=1
就是臉看不清..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5%B6%C2%ED%B5%A9&in=69&cl=2&cm=1&sc=0&lm=-1&pn=68&rn=1
很漂亮的刀馬旦哈~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5%B6%C2%ED%B5%A9&in=198&cl=2&cm=1&sc=0&lm=-1&pn=197&rn=1
打鬥ING..
LZ~看我找了那麼多,沒功勞也有苦勞吧?追加分數!!!!
J. 什麼是青衣
青衣
漢語詞語
共9個含義
青衣,是一個詞語,意思是戲曲腳色行當,「正旦」的別稱。[1]
中文名
青衣
拼音
qingyi
類 別
詞語釋義
詞語釋義
基本解釋
戲曲腳色行當。「正旦」的別稱。
分解解釋
●青qīng
◎深綠色或淺藍色:青綠。青碧。青草。青苔。青苗。青菜。青蔥。青山綠水。青雲直上。萬古長青(喻高尚的精神或深厚的友情永遠不衰)。
◎綠色的東西:踏青。青黃不接。
◎靛藍色:靛青。青紫。青出於藍,勝於藍。
◎黑色:青布。青線。青衫。青衣。
◎喻年輕:青年。青春。青工。
◎竹簡:青簡。青史(原指寫在竹簡上的記事,後指史書,如「永垂青史」)。
●衣yī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體的東西:衣服。衣著(zhuó)。衣冠。衣架。衣錦還(huān)鄉。
◎披或包在物體外面的東西:炮衣。糖衣。腸衣。
◎中醫把胎盤和胎膜統稱為「胞衣」。
◎姓。
使用示例
1. 飲罷一杯酒雄黃,聞得青衣粽子香。敢問何人賽龍舟,忽然夢回汨羅江。又是一年五月五,端午佳節祛病災。門前艾葉嵩草在,自有安福護吉宅。
2. 穿著青衣打埋伏,不時假裝成葉子的朋友前來串門,與葉子開開玩笑,以遮人耳目。
3.青衣是詩,是散文,是那枚幽眼宛轉的紅月亮,潮濕,帶著三月煙花的味道,淡淡的,卻又是青青的,是一段說過不清的情愫。
4.葵青區內共有三間天後廟,位於青衣的天後廟每逢天後誕都吸引不少遊人及善信前來參拜,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5. 離鄉路腳步染塵土,青衣顧留一抹楚楚,山河暮眼模糊,可曾依稀記來路,老樹枯只剩鴉聲話如故。[2]
相關搜索
青衣小說在線閱讀
青衣行
臉譜
《青衣》朗誦稿全文
戲曲青衣
花旦
京劇花旦青衣圖片唯美
花旦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