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關於誠信的素材
誠信古今說
記得孔子曾說:「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這話我不同意。有時我想,會不會是弟子們編《論語》的時候記錯了老師的話呢?「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孔先生若是在船上,是決計不會拋下那個裝著「誠信」的背囊的。這我相信。
中國本來有「已然諾」的傳統,說不定比德國人還守信些。《戰國策》里已不乏其例,何況還有「尾生抱柱」這樣極端的例子。該足以讓後輩自豪了吧!但是很奇怪,恰恰相反,後來的演變很出人意料。先是韓非子把「誠信」好好消解了一番;後來,好多權術家將開頭孔子那句值得懷疑的話奉為圭臬。無怪康有為寫了一本《新學偽經考》,說《論語》是後世無賴偽造的。這種轉變在文學作品裡也不乏其例。《三國演義》里魯肅的誠信有目共睹,到頭來落得毛宗崗一句批語:忠厚乃無用的別名。有點可悲。悲誰呢?魯肅還是毛宗崗?
話或許說的有點過分,但真真是因為有些失望之故。新文化運動把這些不好的「文化」都掃除掉了,此乃大大好事,值得拍手。我們接下來面臨的任務,就是盡力提倡「誠信為本」、「一諾千金」的優良傳統,並親自蹈行。這兒說一件事,或許是值得深思的。一位大學新生去北大報到,當天事務確實很多,拿飯票,領學生證,鋪床,買熱水瓶……這位新生帶著沉重的行李,不知如何是好。恰巧對面走來一位老人,新生以為是工友,就說老師傅替我看個行李成嗎?老頭說行。後來新生就去忙乎了。從早忙到傍晚,新生忽想起自己的行李還在校門口讓老頭看著呢。他滿心愧疚地往校門口跑,也沒抱多大希望。誰知那老頭顫巍巍地還在那兒等他,白頭發在風里飄啊飄的。新生眼淚一下子就出來了。
第二天入學典禮,新生這才知道老人就是著名學者、北大副校長季羨林。
幾年後新生也畢業了,老校長說不定又在替哪個剛報到的看行李。新生是我哥,他說這件事的時候眼裡仍閃著淚光。
老一輩人給我們留下了多好的榜樣!舊的糟粕多半剔除,新的風尚正在形成。我們青年該怎麼做,是不言自明的。寫作此文時,我腦海里回響著康德的名言:「頭頂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同樣使我們敬畏。」當然,不能忘記的,還有季老在風中飄動的一頭銀絲啊……
五顆亮亮的心
故事甲
風雨中,三位老人正擠在一把傘里凍得臉色蒼白。盡管他們坐在屋檐下,可是雨還是不停地打在他們的臉上、身上。此時他們的衣服已經濕透了。
然而他們並沒有在意自己,三雙眼睛正盯著前面的廣場,那兒停著兩輛自行車,上面蓋著他們唯一的雨衣。車子的主人到現在還沒有來取。「也許是被雨困住了吧?」他們說,可誰都不願意先走。冷風一陣陣地吹來,雨點一次次地打來,然而他們誰也沒有起身,三雙眼睛仍然盯著不遠處的兩輛自行車。
難道他們只是為了那幾毛錢嗎?
故事乙
他,坐在電視機前,手裡拿著兩張彩票。這是他今天下午買的,不過其中的一張是替他們科長代買的。他已經做好了記號。
開獎的時間到了。他全神貫注地看著手裡的彩票:「一位數,兩位數,三位數……啊,一個號碼都不差!」可是,頃刻間他又沉默了,因為,中獎的是作過記號的那一張。
他低下頭,臉深深地埋在了雙手裡。他想到了自己的家:妻子下崗,兒子正讀高三,手頭並不寬裕,甚至可以用貧困來形容;他又想到了科長,他們家可謂是富麗堂皇;他還想到了自己如果有了這筆錢該怎麼花……
然而最終,他拿起了彩票, 堅定地走出了家門……
故事丙
到了批發站,他熟練地停好摩托車,進了大門。
來到煙酒櫃,迎著批發商的笑臉,他笑了笑:「老規矩,給我拿一批貨吧。」批發商仍然笑著:「不是我說你,老李,上次那批貨一到就被搶購一空,我特意留了些給你,你卻偏不要。唉,不過是加了些水,你怕什麼呢?現在我這兒又新到了一批。你要不要?」
「謝了,我還是不要的。」他聲音不大卻很堅定。批發商搖搖頭,一副無奈狀。
三個故事,五顆誠信的心,不感人,情卻很真。人活著不就是要堅持這么個理嗎?
一毛錢與「誠信」
有位哲人曾說過,人的境界可以分為五種,追求真善美乃是最高的境界。這其中的「真」,便是「誠信」。在「健康」、「美麗」、「誠信」、「機敏」、「才學」、「金錢」、「榮譽」這七個人生背囊中,我們可以丟棄「美麗」而粗陋,可以丟棄「金錢」而貧窮,也可以丟棄「榮譽」而平凡,但切不可丟棄「誠信」而欺詐。
誠信可以是對情感而言的。伯牙、子期,一個撫琴,一個聽音,衣袂飄飄,風清雲淡,於是在高山流水中結為知音,並庄嚴約定;後來,故人逝去,再無知音,伯牙寧可斷琴。這「約定」與「斷琴」,便是對友誼的誠信。
誠信亦可對事業而言,方誌敏,一位無私的共產黨員,他的遺書可謂朴實而又感人:「我經手的錢有上百萬,但我知道那是普通百姓的血汗錢,是用於革命事業的。」相信這番話會令當今的「伸手派」汗顏。這遺書,體現了入黨宣誓時定下的對人民、對革命事業的誠信,千金難易!
或許你會說:對知音誠信,對事業誠信,我懂;但畢竟太高尚了,難以企及!如果真的如此,那你至少還可以從「一毛錢」入手去擁抱誠信吧……
曾經有這樣一位老太太,一貧如洗。她東拼西湊地開了一家零件批發商店,多年之後竟然腰纏萬貫。何以至此?因為她堅信「一毛錢」中有誠信,即每盒零件只賺一毛錢。有一次,買方算錯了錢,老太太立即轉了幾趟車,親自把錢送還。如今,這位文盲老太太依舊過著多年前的清苦日子,依舊堅持「一毛錢」的誠信,絲毫未因富裕而「昏頭」。有人問她為何這樣做,她只是說:「我覺得舒坦。」
區區「一毛錢」,何足掛齒,但其中包含了多少哲理啊!在當今,物質已越來越富足了,但更應「富足」的應是我們的精神家園!「人」字的一撇一捺,是互相支撐的;人人處在社會當中,何不多給彼此一點「誠信」的支持?
誠信與成功是連在一起的。它帶給人的或許是萬貫家財,即「金錢」;或許是功成名就,即「才學」;或許是流芳百世,即「榮譽」……但是,這一切都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乃是心靈的崇高和精神的富足。所以,朋友們,請背起「誠信」的行囊,哪怕它只與「一毛錢」有關……
朱貴開店
話說梁山好漢被招安之後,各憑一技之長,當官的當官,為民的為民,日子過得都挺滋潤。這朱貴在梁山時便是開酒店的,回來之後,便思忖著重操舊業。
開店,錢不是問題,散夥時分發的銀兩足夠了,重要的是如何才能有客戶。以前寨子里就他一家,屬於「托拉斯」,可現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問題就難辦了。
朱貴於是拔開了腿。他先去問了一下開酒店經驗最足的孫二娘。二娘鳳眉一挑,湊到朱貴耳邊,吐出了一個字:「奸!」朱貴沉思一番,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朱貴又去請教經常出入於酒店的魯智深。這「花和尚」一聽,大大咧咧地說:「灑家實話和你說,這店啊,就要人靚酒香,沒別的。」
而後,朱貴又去找了幾個兄弟,「建議」擼了一籮筐。
酒店開起來了。大樓是五星級的,廚子是皇宮里的,小姐也是個個粉面桃花。不過這價也高得嚇人:宮廷玉液酒,188一杯;皇都拉麵,消費999。
開業第一天,收入一萬八,形勢喜人。
開業第二天,有所下降,勉強過得去。
第三天,入不敷出。不急,現在是「熊市」,有待反彈。
可日子一天天過去,這酒店的形勢就是不見好轉,愁得朱貴「人憔悴」,瘦得褲腰都大了一圈,可思來想去,卻不知到底出了什麼差錯。
一日,盧俊義來了。這「玉麒麟」以前是個大員外,對吃自然有研究。朱貴趕緊吩咐上菜。才吃了幾口,盧員外即皺起了眉頭,環顧冷冷清清的飯店,心中已明白了七八分,便對朱貴說:「今日未帶銀兩,不如送你幾個字吧!」朱貴心中小算盤噼嚦啪啦一撥,權當是花錢請人題字吧。盧俊義操起濃墨大筆,手腕略抖,八個遒勁有力的大字便躍然紙上:貨真價實,誠信為本。那晚朱貴失眠了。
一個月後,「誠信小吃店」開張了。樓房不是五星級的,只是很乾凈;沒有小姐,有的是下崗婦女;廚子不是御廚,但味兒實在,分量充足。店主還是朱貴。
聽說生意挺紅火……
〔簡評〕此文以奇制勝。「故事新編」類記敘文難在自出手眼,切合題旨而又妙契原作之特定情境。作者借《水滸》而創設情節,雖從一個不起眼的角色入手,卻綰系了水泊梁山的諸多人物,口吻畢肖而個性突出。更為可貴的是善於驅遣原作於筆端,飛揚靈動而機智幽默;不為原作所限,行文之中兼收並蓄,亦古亦今,亦幻亦真,表現出難得的從容自信。這是精讀文學名著並很好地感悟領會才可達到的境界。由此可見考場上的揮翰自如,要以平素的豐厚積累與審美熏陶為「底氣」,方可將自己的生活體驗與文化積淀於短時間內「激活」,化為奇文。(駱冬青)
找回誠信
雨,嘩嘩的雨。豆大的雨點不由分說地鋪天蓋地地砸了下來。眼前白蒙蒙一片。
我站在學校門口乾著急。車站離校還有一段路,還有許多功課等著復習,偏偏又沒帶傘。正不知怎麼辦時,一陣噼啪噼啪的腳步聲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抬頭,一個十歲左右的小男孩,撐著一把傘,睜著兩只機靈的眼睛望著我:「姐姐,沒帶傘吧?」我點了點頭。他立刻熱情地問:「你家遠嗎?我有傘,我送你好嗎?」我正在猶豫著,他便把傘罩到了我頭上,並用他那雙烏黑明亮的眼睛真誠地望著我,我於是便邁開了步子。
男孩個子小,我便接過了傘。兩人緩緩地向車站走去。男孩一路顯得很興奮,用高高的上揚的語調告訴我,他在上小學五年級,馬上期末學校就要評「三好生」了,他的成績是前三名,很有希望呢。我望著他一路微笑的神情,似乎也感染到了他的快樂。「還真是個真誠善良的好孩子。」我想。
在他高興的話語聲中,我們到了車站。我掏出紙巾幫他擦了擦淋濕的臉,他彷彿一點兒也不在意,興沖沖地從口袋裡掏出個本子,塞給我一支筆:「姐姐,我幫了你一次,你也該幫助我一次,對嗎?你把你的名字寫上,好嗎?」我奇怪地接過本子,翻開一看,上面已經寫了四五個名字。我不解地問:「為什麼要我寫名字呀?」他晃動著小腦袋,一臉天真地說:「我們老師說了,做了十件好事並有人證明,期末就能當選『三好生』了。」我頓時愕然,面對著他飽含著熱切希望卻仍然真誠的目光,我有種被愚弄的感覺。我問他:「那你前面都做了些什麼好事?」「撐傘送人呀,我見今天下雨,特地出來的,我想肯定有人沒傘。」他說完有些不耐煩地催我簽名,說:「現在還來得及再送一個呢!」我獃獃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心裡說不出是什麼滋味。
我望著他漸漸模糊的背影,一股沖動促使我沖進雨中叫回了他,並提筆把我剛才簽下的名字「陳杏」改成「誠信」。我希望他能懂,也希望他的老師、父母都能懂,誠信對於我們每個人是多麼的重要!
雨仍舊不見小,真希望它能洗去多餘的灰塵,還我們光彩明亮的世界!
〔簡評〕「雨中傘」實屬屢見不鮮的平凡小事。本文卻不避平凡,以體現生活的真實性,因為生活本身就不乏平凡。這位考生的過人之處,是超越平庸,用機敏、智睿的眼光去注視平凡小事,給「雨中傘」注入了「誠信」的新鮮血液,無情地鞭笞了現實生活中的偽善與虛假,更希望端正教育理念,「找回誠信」,不貽害仍然飽含「真誠的眼光」的新一代。它不失為一篇平中顯奇、見解新穎、構思精巧、有個性特徵的佳作。(唐子黔)
拍賣「誠信」
S市爆出特大新聞:定於今天8時整,公開拍賣「誠信」。我這個一貫愛看新鮮事的人,可不能錯過。
7點30分,拍賣會現場早已人山人海。大家都在私下議論:誠信這玩意到底能值幾個錢?也有人放出風聲:誠信一定價值不菲,物以稀為貴嘛!我硬著頭皮,擠在人群中,盼著這場好戲快快上演。
隨著主持人的一記「啪」,拍賣會終於開始了。主持人指出這次拍賣不設底價,出價最高者勝出。沒想到開始竟會冷場,沒有人敢叫價。「吱」的一聲,會堂大門被推開,進來一位肥頭大耳、滿面紅光、手上全是戒指、手中拿著大哥大、喝得東倒西歪的款爺,邊走邊喊:「我出20萬元買『誠信』!」
哇,來頭可不小,開口就是20萬。旁邊有人小聲說:「這不是小羊倌嗎?小時候經常喊『狼來了』,騙大人。如今可今非昔比了。這兩年,他掛起羊頭賣狗肉,發達了。那可都是黑心錢呀,投機倒把,坑蒙拐騙,壞事做盡,名聲壞透了。有錢了,也想買這名聲。誠信,怎麼能賣給這種人,別說20萬,金山銀山也不能賣!」
我明白了,既高興又擔心。高興的是,還有人知道誠信勝過金山銀海,擔心的是,誠信會不會真的落入「小羊倌」之流的手中。
會場一片沉默。可不久,便風起雲涌:「我出21萬!」「我出25萬!」「我30萬!」……哇,我的擔心看來是多餘的了!可是再一看,那些競相競價的,不是腰纏萬貫的款爺、款姐,就是身居要職、魚肉百姓、貪污腐敗的達官貴人!是呀,他們的確缺少「誠信」,可誠信落到他們手中,將會變成什麼樣子呢?是裝潢門面呢,還是把誠信收購起來加以扼殺?我們的社會可不能沒有誠信啊,快,快來搭救誠信吧!
我不敢再想。我要為誠信做點什麼。我站起來,大聲說:「我出無價之寶!」大廳里一片驚詫的目光。我堅定地說:「我要用樂羊子妻的拾金不昧,韓信三撿草鞋的守信,雷鋒的誠實和樂於助人,以及當今社會許多誠信之人的心,來購買誠信!這樣的價錢夠高了吧?不過,我並不是為自己購買,我要為每個誠信的人,也為每個不誠信的人,更為整個社會,競拍誠信!
我的話聲剛落,全場一片嘩然……
「啪!啪!啪!」三聲脆響,主持人庄嚴宣布:「誠信,永遠屬於整個社會!」
〔簡評〕「誠信」怎能拍賣?標題醒目,叫你非看個究竟不可。
故事本身十分簡單,卻寫得跌宕起伏,結局既把故事推向高潮,又出人意料,可謂精妙的點睛之筆。文章透過「我」的心理活動,揭露了社會上某些款爺款姐、貪官污吏或用誠信裝潢門面,或對誠信橫加扼殺的丑惡面目,發出了「救救誠信」的熱切呼喊,展示了「誠信是無價之寶」、「誠信屬於整個社會」的深刻主題,極富現實意義。去掉第二小節,文章也許更緊湊。(喻旭初)
阿Q新傳
「砰砰砰」,土地廟的門被拍得山響,外面有人叫道:阿Q,辦廠去。同去,同去,阿Q忙奔過去同去了,誰知沒跑上幾步,便被什麼東西絆了個跟頭……於是阿Q醒了。
現在國家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允許私營企業發展。於是未庄掀起了辦廠熱,王胡和小D都開設了自己的工廠,做上了老闆,腰掛BP機手捧大哥大,風光得不得了,見了阿Q,連眼皮都不抬一下。一想到這,阿Q就氣憤:「媽媽的,不就是個工廠嗎,俺老Q也去辦一個!」
阿Q還算是有商業頭腦的人,他看見未庄的男女老少洗頭時都用一種粘稠的綠色的像鳥糞一樣的東西在頭上塗抹,一打聽,才知道這叫洗發水。阿Q於是發現了商機,趕緊注冊了一家日用品公司,專門生產洗發水。
阿Q將廠房建在未庄旁邊的未河邊。這未河原本清澈見底,魚蝦眾多,誰知前幾年假洋鬼子與趙太爺合夥辦了一個造紙廠,廢水全排到未河裡。現在河裡魚蝦早已絕跡,河水也已變成了深綠色。阿Q將廠址選在這里,就是為了就地取材,用這一池綠水作原料。
很快廠子建了起來。阿Q雇了吳媽和小尼姑做工人,吳媽提水,小尼姑往水裡摻下豬糠,阿Q再往裡面撒一些香料,就這樣一筒洗發水就製成。阿Q不禁為自己的聰明而沾沾自喜。
阿Q又到外地去收購了一些洗發水瓶,然後將廠里生產的「產品」分裝到瓶中,拿到外面去銷售。
起初,阿Q的洗發水無人問津,產品嚴重積壓。阿Q於是又動起了腦筋。
阿Q到電視台去做了一個廣告,宣稱:未庄Q公司生產的全新綠色瓶裝飄柔,保證讓您秀發亮麗動人,烏黑飄逸。
廣告的效應果然驚人。很快,阿Q的產品就變得十分暢銷了。阿Q腰包逐漸鼓了起來。
誰知好景不長,沒過幾天,Q公司來了幾個大蓋帽,將廠房封了,還罰了阿Q二十萬,原因是阿Q製造假冒偽劣商品,製作虛假廣告,欺騙消費者,違反了經商誠信原則。
這下阿Q破產了。他每次走到王胡、小D的工廠前看到那一片紅火的樣子,就憤怒:「媽媽的,總有一天,綠盔綠甲的公安要將你們抓去砍頭,嚓嚓!」
B. 誠信 素材
誠信是一個道德范疇,是公民的第二個「身份證」,是日常行為的誠實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稱。即待人處事真誠、老實、講信譽,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諾千金。
誠信是一種人人必備的優良品格,一個人講誠信,就代表了他講文明,講誠信的人:處處受歡迎;不講誠信的人,人們會忽視它的存在;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講誠信。
「誠」是儒家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我們立身處世,當以誠信為本。宋代理學家朱熹認為「誠者,真實無妄之謂。」肯定「誠」是一種真實不欺的美德。要求人們修德做事,必須效法天道,做到真實可信。說真話,做實事,反對欺詐、虛偽。
C. 關於國家誠信的素材
德國二戰失敗後 跟戰勝國簽訂賠償條約 他旅行了賠償條約
D. 誠信故事的圖片
漢獻帝建立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關羽兵敗被擒。他拒絕投降,被孫權所害。關羽的坐騎赤兔馬也被孫權奪去,賞賜給功臣馬忠。
一天,馬忠向孫權稟奏:「赤兔馬絕食已經幾天了,不久就要死了。」孫權很吃驚,急忙派人去拜訪江東名士伯喜。此人是伯樂的後代,據說他精通馬語。
伯喜被請來了,馬忠帶領伯喜來到馬槽跟前,看見赤兔馬趴在地上,一個勁的哀叫。大家都不理解,只有伯喜知道是怎麼回事。伯喜讓其他人暫時迴避一下,他要和赤兔馬單獨談談。
伯喜撫摸著馬背嘆道:「我知道你思念關羽軍。想要追隨著他一起死去。但是老馬也有行走千里的志向,你還年輕力壯,為何這樣輕生,這可有愧於你千里馬的稱號啊!」
赤兔馬衷嘶一聲,嘆道:「今天,有幸遇到先生,我可以把發自肺腑的話講給你聽。我出生在西涼,後來被董卓抓去當坐騎,董卓這個人很壞,殺死了年少的皇帝,實在是漢朝的奸賊,我非常痛恨他。」
伯喜點了點頭說:「後來聽說李儒獻計把你贈送給了呂布,呂布可是天下第一勇將,大家都說『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想來你和呂布是很般配的了。」
赤兔馬說:「先生這話不符合實際。呂布這人最沒有信用,為了榮華富貴而殺死了丁原,為了美色而刺死董卓,投靠劉備卻奪取了劉備的領地徐州。追隨這樣的人,被人和這樣沒有誠信的人相提並論,實在是我這一生中最大的恥辱!後來我又歸曹操所有,曹操的手下雖然為有很多猛將,卻沒有一個可以稱得上是英雄。我真怕曹操把我送給這些人,跟隨他們是對我的一種侮辱。幸好,後來曹操把我贈送給了關將軍。我早聽說關將軍不但英勇善戰,而且品德高尚,我仰慕已久,能跟隨便他實在是我的榮幸。關將軍見到我也很高興,連忙拜謝曹操。曹操不解地問:『我送給你新衣服你藏在裡面;把女兒嫁給你,你連看都不看一眼。為什麼偏偏對這匹馬感興趣?』關將軍答道:『我知道這匹馬日行千里,今天有幸得到了它。如果日後知道兄長的下落,騎上這匹馬一天就可以見到了。』關將軍如此誠信,再也沒有人能比得上他,所以我情願以死相報。」
伯喜聽了,嘆了口氣說:「人都說關將軍是誠信之人,今天聽了你一席話,果真如此。」
赤兔馬哭泣著說:「士為知已而死,人因誠信而存,我哪裡能吃殺我主人的人喂給我的食物呢?」說完,倒在地上死了。
伯喜放聲痛哭,說:「動物尚且如此,何況人呢?」伯喜把這事稟報給孫權,孫權聽了哭泣著說:「我不知關羽如此誠信,現在這樣一個好人被我所害,吾還有何面目見天下蒼生?」後來孫權傳旨,將關羽父子和赤兔死馬厚葬。
E. 關於誠信的PPT背景圖片
像這樣的可以嗎?
F. 關於誠信的事例,素材(越新越好)
縱橫商海:誠信是把無敵劍
--------------------------------------------------------------------------------
浙江義烏,一個以小商品創造大財富的城市,一個以市場續寫傳奇的城市,可是這個城市原來並沒有任何優勢,資源少、區位差、人多地少,就連種田也吃不飽肚子。如果說是殘酷的現實逼得義烏人不得不遠走他鄉做買賣開始經商之路的話,那麼,義烏人能夠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用商業興建一個聞名海內外的國際商貿城,除去義烏人的勤勞和智慧外,更重要的是義烏商業理念的盛行。「誠信」經商是義烏模式在全國范圍內遍地開花的首要功臣,而眉山義烏商貿城正是其中一朵即將綻放的「蓓蕾」。
關鍵詞一:義與利
與義烏人打交道,你會發現他們做什麼都是「義」字當頭,崇孝義、重情義、講信義、明大義、以義取利、義利並舉……正是這種把「義」凌駕於「利」之上的策略,使義烏從二十多年前的幾十個露天買賣攤位,到如今蜚聲海內外的「中國小商品城」,義烏人把一個小商品集市辦成了「賣天下貨、買天下貨」的「華夏第一市」。對於一個商人而言,追逐利潤是天經地義的事。但義烏人在追逐利潤之外,還有更高遠的目標。在他們中間,共同信奉這樣一個道理:我要賺錢,先要讓人賺錢。許多成功的義烏商人都有一條不容忽視的經驗: 先有信,次有義,最後才有利。「仁中取利真君子,義內求財大丈夫」。義烏商人總是千方百計先讓進貨老闆賺錢,等老闆賺到了錢,他才會回過頭來繼續買你的貨,進而讓你賺更多的錢。這種先義後利,以義制利的心智素養,是義烏商人從事商務活動中最重要的經營之道。眉山義烏商貿的管理層也深諳此道,他們認為,講義雖然不會有直接的效益,但卻遲早會體現其效益,義積累到一定時候,會給人帶來意外豐厚的回報。因此眉山義烏才會最大限度地讓利給商家,扶持商家,以期與之建立長久的合作關系。義利並重,才能實現「你發財,我賺錢」的雙贏局面。
關鍵詞二:誠與信
「誠招天下客,義納八方財」。在義烏,人與人以誠相待,特別重情義,人們常以「算計別儂一千,自己劃到八百」相告誡。這種誠意體現在商業上就成了一種信譽。在經營過程中,他們總是力爭做到價格公道,童叟無欺。不僅如此,為了建立長期的信任關系,市場的管理者還建立了一整套嚴格的規范措施,對於假冒偽劣、欺騙顧客的現象一旦發現,嚴懲不貸,因此才有「客人是條龍,不來就要窮」的古訓。正因如此,在義烏進貨的往來客商都會有一種安全感。這種「誠」與「信」漸漸成為義烏人的商業理念。這種理念本身就是一種無形資產,對於義烏小商品市場的健康快速發展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重大作用。尤其是在當今這種物慾橫流的社會,義烏人對誠信的重視是難能可貴的,更是明智而遠矚的。
眉山義烏商貿城的董事長金允超曾坦言:「我們注重與客戶建立良好的感情,講求信譽,重視老客戶,發展新客戶,只有這樣才會持久的發展。」是的,在改革開放大潮中涌現出來的義烏商人,他們雖然沒有經受過專門的教育培訓,但充滿樸素辯證法的商業文化深入他們的骨髓,融入他們的血液,使他們擁有了許多獨特的秉性,而這種秉性則是他們在商戰中屢屢制勝的原因。
誠信是任何一個市場的立足之本,義烏市場能夠擁有今天的規模離不開「誠信」二字,可以說,誠信是義烏市場之所以能夠在商海之戰中所向無敵的一把「利劍」。我們相信,這把利劍同樣會為眉山義烏商貿城的繁榮發展「披荊斬棘」,開拓出一條通向財富的「康莊大道」。
李金華印證「不讓老實人吃虧」
--------------------------------------------------------------------------------
前不久,「不讓老實人吃虧」、「要重用老實人」等話題一經提出,便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在網上產生了一陣「關於什麼是老實人」、「怎樣才能不讓老實人吃虧」、「老實人何時才能不吃虧」等討論。
說實話,盡管很熱烈,但我沒有參與這些個討論。主要原因一是工作忙沒時間,二是從內心便早已認定老實人吃虧是不爭的事實,提出「不能讓老實人吃虧」不過是一種姿態和口號而已。
看到李金華當選全國政協副主席的消息,坦率地說,我是吃驚不小,套用韓式語錄帶有混亂邏輯的話來說,李金華的當選真是「出乎我意料之內外」。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在我看來,此次兩會,一些到齡或任期滿的部委官員必將從部長的崗位上退下來,其中,當然包括「老實人」——國家審計署署長李金華。如今他當選政協副主席,印證了中央先前提出的「不能讓老實人吃虧」。
黨員幹部隊伍中的老實人是講實話、干實事的人。說李金華是老實人,是因為在我看來,他不僅具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而且還具有隻會幹事,不會來事的性格。他愛干大實事,總幹得罪人的事;他愛講大實話,不說奉承話;他只埋頭干工作,不抬頭看臉色。這些老實人的本色和特徵,李金華無疑完全符合。
用什麼樣的人,不用什麼樣的人,體現用人導向,關乎黨風民意,關系事業發展。此次李金華當選,表明中央正在以實際行動向全國人民和廣大黨員幹部樹立一個正確的用人導向,既:選拔幹部,就是要選拔那些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幹事、兢兢業業工作的人;拋棄那些為了個人私利和宦途升遷撈資本、做虛功、拉關系、搞奉迎,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造勢」和「謀官」上的「精明」人。引導各級幹部撲下身子、埋頭苦幹,求真務實、狠抓落實,積極創造經得起實踐檢驗、人民檢驗和歷史檢驗的政績,推動黨的事業不斷發展。
不讓老實人吃虧,中央再次帶了個好頭。各級如何貫徹?一方面各級黨委組織部門要進一步健全乾部考核體系和評價機制,客觀公正地看待幹部,科學准確地識別幹部,保證那些扎扎實實為群眾干實事、真心實意為群眾謀利益的優秀幹部能夠進入組織選拔的視野。另一方面還在於各級領導者要把選人用人的眼光更多地投向那些在艱苦環境和崗位上做出政績的幹部,要積極地發現他們,主動關心他們,旗幟鮮明地支持他們,大張旗鼓地宣傳他們,讓廣大幹部群眾熟悉他們、了解他們。只有這樣,才能使那些一心幹事、實績突出的老實人被推薦選拔上來,才能在幹部隊伍中真正形成老實人受尊敬、受重用的良好導向。
G. 關於誠信的圖片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B3%CF%D0%C5&t=3
H. 關於誠信的素材
關於誠信的作文素材(高中語文)
1、[思路提示]
誠信是人最基本的品質,是其他一切美德的基礎。
誠信也是一種資本,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保障。
生意場上失信將受到經濟懲罰,生活中失信同樣會受到懲罰。
戰場上兵不厭詐,商戰中要講究策略,生活中有時也需要善意的謊言,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不誠不信也不為過。
2、[名言]
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禮記》
言必信,行必果。——《墨子》
小信誠則大信立。——《韓非子》
人之所助在信,信之所本在誠。——《新唐書?陸贄傳》
推誠而不欺,守信而不疑。——[宋]林逋
我寧願以誠摯獲得100名敵人[de]攻擊,也不願以偽善獲得10個朋友贊揚。——[匈牙利]斐多菲
信用是財產,有信用就有一切。——[韓]鄭周永
信用是難得易失[de]。費十年功夫積累[de]信用,往往由於一時一事[de]言行而失掉。——[日]池田大作
3、[經典素材]
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de]基礎(季布一諾千金)
季布是秦朝末年楚地(泛指今江淮流域)人。他年輕[de]時候很喜歡結交朋友,很講義氣和信用,凡事答應過人,就一定會竭盡全力去做到。季布言而有信[de]品質使他在同輩[de]朋友中贏得了聲譽。後來他[de]名聲更加遠揚,連北方[de]許多游俠之士都知道了,以至民間流傳著這樣[de]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為政應取信於民(商鞅立木取信)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為新法。秦孝公有些擔心,猶豫不決。商鞅終於說服了秦孝公實行變法,發布了新[de]政令。為了取信於民,商鞅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招募百姓中有能把此木移到北門[de],給予10金。百姓對這種做法感到奇怪,沒有敢去移動這塊木頭[de]。然後,商鞅又布告國人,能移動者給予50金。有個大膽[de]終於移動了這塊木頭,商鞅馬上就給了他50金,以表明誠信不欺。這一立木取信[de]事實,終於使百姓確信新法是可信[de],從而推行了新法。
誠信[de]本質是不違心(季札掛劍墓樹)
季札子是春秋時吳國貴族,吳王諸樊[de]弟弟。公元前544年間,他奉命出使徐、魯、齊、鄭、衛、晉等國。他首先經過徐國時,徐君十分欣賞季札子身上佩戴[de]寶劍,卻說不出口。季札子明白徐君[de]意思,不過,他還要出使其他[de]國家,寶劍暫時不能送給徐君,他打算等他出使各國後,再送給徐君。不料,待季札子出使完各國,再途經徐國回國時,徐君已經死了。季札子感到非常遺憾,想到自己曾打算把寶劍送給徐君,便解下身上[de]寶劍,掛在徐君墓前[de]樹上。
季札子對於除了自己之外沒有人知道[de]許諾贈劍[de]事,也毫不馬虎,不做違背己心[de]事,可見他守信[de]思想境界更純更高!
失去誠信甚至可以導致亡國(幽王失信亡國)
周幽王是西周最後一個國王。有一年,褒國為了討好周幽王,把美女褒姒送給幽王,周幽王十分喜歡褒姒。不久,褒姒生了一個兒子,取名伯服。周幽王便廢了申後和太子宜,立褒姒為後,伯服為太子。褒姒雖然深得周幽王的寵愛,又貴為皇後,但卻從來沒見她笑過。周幽王千方百計引她笑,但都徒勞。為了博得美人一笑,周幽王竟想出個舉烽火的辦法來。烽火是當時為了保障國家安全在邊界設的,相當於現在的報警設備。如果敵人在夜裡入侵,則在烽火台點燃柴禾;如果敵人在白天來犯,則點燃干狼糞放煙,而且是一處接一處,一直點燃到遠方。諸侯看見煙火,就會立即趕來救援。這天,周幽王帶著褒姒到驪山去玩,下令點起烽火。各路諸侯看到煙火,立即率兵匆忙趕來。褒姒看見千軍萬馬從四面八方趕來,樂得開口笑了。褒姒笑了,諸侯們白白跑了一趟,怏怏而返。幽王為了欣賞褒姒笑的媚態,屢次點起烽火,諸侯屢次上當,就不再來了。這時,敵人真的入侵了,這是申後的父親申侯恨幽王廢皇後和太子,便發動繒國和西夷犬戎起兵攻打幽王,幽王勢孤力單,無兵救援,被殺於驪山下,西周從此滅亡了。
守信是一種承諾(李苦禪燒畫)
李苦禪是我國當代著名畫家,他為人爽直,凡答應給人作畫,從不食言。
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請他作一幅畫,李苦禪欣然應允。無奈,李苦禪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時成畫作。不久,當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訃告後,面有愧色,即趨畫案,畫了幅「百蓮圖」,並鄭重其事地題上老友的名字,蓋上印章,隨即攜至後院,肅立將畫燒毀。事後,李苦禪還對兒子說:「今後再有老友要畫,及時催我,不可失信啊!」
失信的後果會很嚴重(「狼來了,狼來了」的教訓)
有個民間小故事,說[de]是有個小孩在山上放羊,他大概出於一種好奇心理,有一天突然大喊:「狼來了,狼來了!」山下的大人聞聲趕來,才知道是個玩笑。後來他又如此再三,人們就有點生氣了。有一天果真狼來了,孩子又拚命喊:「狼來了,狼來了!……」可是這一次誰也沒有來,孩子被狼吃掉了。
誠信是企業成功的保障(「全麥麵包」暢銷[de]秘訣)
美國「棕色漿果烤爐」公司是生產「全麥麵包」的公司,近年來,「全麥麵包」在美國市場上暢銷不衰,究其原因,是以信譽贏得顧客。一是價格合理,既不貴賣,也不賤賣。為了防止經銷商隨意改動價格,該公司在包裝紙上標明成本和利潤,這樣經銷商就不能隨便改動價格。二是保證質量,公司明確承諾:超過三天的麵包絕不出售,過期的麵包由公司收回。剛開始實行這個諾言的時候,的確遇到不少困難,一方面處理過期麵包會增加費用,減少利潤,另一方面,經銷商大都怕麻煩,他們不願意天天檢查,換來換去。為了實現這個諾言,公司專門派人把新制的麵包用車子送到經銷店,如果有脫銷,一個電話就立刻送貨上門。
「棕色漿果烤爐」公司說到做到,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實踐自己的諾言,以信譽贏得了顧客,贏得了效益,贏得了市場。
誠信贏得美名(只載一名乘客的大客機)
一架由東京直飛倫敦的波音747客機有353個座位,20名機組人員,然而在一次航行中,該機僅載一名女乘客。為什麼這架飛機的主人——英國航空公司會這么不惜血本呢?原來,這架飛機由於技術故障,延遲了20個小時起飛。當時,幾乎所有的乘客都改變了計劃,轉乘其他客機,只有山本莉子留了下來。英國航空公司按照民航的慣例,寧可損失巨額成本費用,為這一名乘客照常飛行,贏得了信譽。
如對我的解答感到滿意請點擊在下答案旁的 "採納"按鈕,謝謝
I. 有關誠信的素材
素材一:
見海爾企業的成就,很難會想到這個家喻戶曉的企業,是由一個瀕臨近破產的小廠成就的,那麼又是什麼使它走向財富?「不是別的,是誠信創寫的歷史佳紀」。廠長張瑞敏自豪的講到,「記得那時的工程瀕臨倒閉,而且在用戶反應我們的產品有質量問題時,我毫無顧慮地當著全廠職工的面,用大錘將76台不合格冰箱全部砸毀!其實我也知道,這是「海爾」最後的掙扎,前進是成功,後退是倒閉,但我有勇氣的是與誠信並肩闖困難!」如今,「海爾」成為了我國唯一入選世界最具影響力的100強品牌,這便是一個誠信取富的範例。
素材二:
18世紀英國的一位有錢的紳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個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的小男孩兒攔住了。"先生,請您買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兒說道。"我不買"。紳士回答說。說著紳士躲開男孩兒繼續走,"先生,請您買一包吧,我今天還什麼東西也沒有吃呢"小男孩兒追上來說。紳士看到躲不開男孩兒,便說:"可是我沒有零錢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給你換零錢"。說完男孩兒拿著紳士給的一個英鎊快步跑走了,紳士等了很久,男孩兒仍然沒有回來,紳士無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紳士正在自己的辦公室工作,僕人說來了一個男孩兒要求面見紳士。於是男孩兒被叫了進來,這個男孩兒比賣火柴的男孩兒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爛。"先生,對不起了,我的哥哥讓我給您把零錢送來了""你的哥哥呢?"紳士道。"我的哥哥在換完零錢回來找你的路上被馬車撞成重傷了,在家躺著呢",紳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兒的誠信所感動。"走!我們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兒的家一看,家裡只有兩個男孩的繼母在招呼受到重傷的男孩兒。一見紳士,男孩連忙說:"對不起,我沒有給您按時把零錢送回去,失信了!"紳士卻被男孩的誠信深深打動了。當他了解到兩個男孩兒的親父母都雙亡時,毅然決定把他們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擔起來。
素材三:
早年,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國人涉足。後來,許多日本人到這里觀光旅遊,據說這是源於一位少年的誠信。一天,幾位日本攝影師請當地一位少年代買啤酒,這位少年為之跑了3個多小時。第二天,那個少年又自告奮勇地再替他們買啤酒。這次攝影師們給了他很多錢,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個少年還沒回來。於是,攝影師們議論紛紛,都認為那個少年把錢騙走了。第三天夜裡,那個少年卻敲開了攝影師的門。原來,他只購得4瓶啤酒,爾後,他又翻了一座山,趟過一條河才購得另外6瓶,返回時摔壞了3瓶。他哭著拿著碎玻璃片,向攝影師交回零錢,在場的人無不動容。這個故事使許多外國人深受感動。後來,到這兒的遊客就越來越多
素材四:
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基礎(季布一諾千金)
季布是秦朝末年楚地(泛指今江淮流域)人。他年輕的時候很喜歡結交朋友,很講義氣和信用,凡事答應過人,就一定會竭盡全力去做到。季布言而有信的品質使他在同輩的朋友中贏得了聲譽。後來他的名聲更加遠揚,連北方的許多游俠之士都知道了,以至民間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為政應取信於民(商鞅立木取信)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為新法。秦孝公有些擔心,猶豫不決。商鞅終於說服了秦孝公實行變法,發布了新的政令。為了取信於民,商鞅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招募百姓中有能把此木移到北門的,給予10金。百姓對這種做法感到奇怪,沒有敢去移動這塊木頭的。然後,商鞅又布告國人,能移動者給予50金。有個大膽的終於移動了這塊木頭,商鞅馬上就給了他50金,以表明誠信不欺。這一立木取信的事實,終於使百姓確信新法是可信的,從而推行了新法。
誠信的本質是不違心(季札掛劍墓樹)
季札子是春秋時吳國貴族,吳王諸樊的弟弟。公元前544年間,他奉命出使徐、魯、齊、鄭、衛、晉等國。他首先經過徐國時,徐君十分欣賞季札子身上佩戴的寶劍,卻說不出口。季札子明白徐君的意思,不過,他還要出使其他的國家,寶劍暫時不能送給徐君,他打算等他出使各國後,再送給徐君。不料,待季札子出使完各國,再途經徐國回國時,徐君已經死了。季札子感到非常遺憾,想到自己曾打算把寶劍送給徐君,便解下身上的寶劍,掛在徐君墓前的樹上。
季札子對於除了自己之外沒有人知道的許諾贈劍的事,也毫不馬虎,不做違背己心的事,可見他守信的思想境界更純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