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母親圖片素材黑白
擴展閱讀
搜索小孩毛衣圖片 2025-02-04 18:45:20
貓的夜晚背景圖片 2025-02-04 18:44:27

母親圖片素材黑白

發布時間: 2022-02-11 09:21:59

1. 誰有母親卡通圖片

鋼煉兄弟的老媽
http://photo.163.com/openpic.php?user=maoyiyangdeziyou&pid=285601390&_dir=%2F12166637
http://photo.163.com/openpic.php?user=maoyiyangdeziyou&pid=281417163&_dir=%2F12166637
小新老媽
http://www.chinadiary.com/website/119533/photo/0101870/200508260215371195331.jpg

2. 母親年輕時候的黑白老照片,只有一寸大小可以放大嗎

親!南寧永恆沖印承接各類尺寸照片放大業務,您只需要帶著照片或圖檔到店面咨詢門市店員即可。

3. 母親節素材

母親節素材: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親,多麼親切的稱謂。自子女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就無時無刻不在為子女付出。她用乳汁和心血哺育著自己的孩子,用智慧和行動教導子女,她是子女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師,言傳身教,孜孜不倦。又到母親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讓我們祝福天下所有的母親節日快樂!在這個最偉大的日子裡,祝願天下所有母親們心想事成!

母親節是一個歌頌母愛和贊美母親的日子,最早出現在古希臘;現代的母親節起源於美國,1876年,美國還在悲悼南北戰爭的死者,一位叫安娜•查維斯夫人的人在祈禱時說:「但願在某處、某時,會有人創立一個母親節,紀念和贊揚美國與全世界的母親。」她的女兒立志創立母親節,獲得維州州長支持,1914年,美國將母親節定為全美國的節日,世界各地相繼仿效,遂成為「國際母親節」。選定在五月份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中國的母親們在這一天通常會收到的母親花是萱草花,又叫忘憂草。蒲陽玉枕它集於保健品、工藝品、禮品於一體,送給父母,達到了送禮、陳列觀賞、健康身體的需要。

名言道:「世界上無論什麼名譽,什麼地位,什麼幸福,什麼尊榮,都比不上待在母親身邊。」母愛是人類情緒中最美麗的,因為這種情緒沒有利祿之心摻雜其間。母親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人,那顆充滿慈愛的心,始終都在為兒女著想;那雙推動搖籃的手,同樣也推動了世界。經常在兒女耳邊敲響警鍾的,是媽媽;經常教育兒女做人要誠實、守信、勇敢的,是媽媽;經常指導子女學習的上進,對孩子身體的關心與照顧的,仍然是我們媽媽! 孩子說想家,其實是在想母親,孩子說想母親,其實是懷念母親那寬廣深厚的愛。在情感的長河中,她是永不凋零的花朵,帶給兒女希望和夢想;在成長的足跡中,她是最優秀的導師和保姆,指引兒女正確的人生方向;在人生的旅途上,她是強大的動力,增添兒女戰勝困難的力量。所以,高爾基認為,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

喬治•華盛頓曾深有感觸地說:我的母親是我見過的最漂亮的女人。我所有的一切都歸功於我的母親。我一生中所有的成就都歸功於我從她那兒得到的德、智、體的教育。是的,母愛如水,母親是源,無論你奔騰到哪裡,身上流淌的,依然有不盡的源頭之水。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親才是真的,永恆的,不滅的。母親是天上賜的無價之寶,母愛就是著無價之寶中的內涵。所以說,「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只要叫一生媽媽,她就出現了。母親給予子女生命,讓子女哭著就來到了這個世上,當子女來到母親身邊的時候,母親露出了喜悅的表情,在子女剛出生不久的時候,便不厭其煩地教子女學說話,學走路,慢慢的當子女學會的時候,第一句話叫出來「媽媽」的時候,那時子女的媽媽是多麼的高興。母親就像一盞明燈,時刻為子女照亮人生道路上的黑暗;母親還像馬路岔口的路標,指引子女該往哪裡前進。

4. 求一張關於母親的圖片

符合要求么?

5. 母親和兒女圖片

母親和兒女圖片兩幅,你看如何?

6. 跪求一張媽媽慈祥的側面笑臉圖片素材

盡管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側臉微笑,可這幅圖片的母親的微笑,足夠慈祥、足夠溫馨、足夠感人了

7. 寫母親素材

孟母三遷,孟子名孟柯,出生於現在山東省鄒城市北。「孟母三遷」講的是孟母為了教育兒子成才,選擇良好的環境,為孟子創造學習條件的故事。早年,孟子一家居住在城北的鄉下,他家附近有一塊墓地。墓地里,送葬的人忙忙碌碌,每天都有人在這里挖坑掘土。死者的親人披麻戴孝,哭哭啼啼,吹鼓手吹吹打打,頗為熱鬧。年幼的孟子,模仿性很強,對這些事情感到很新奇,他看到這些情景,也學著他們的樣子,一會兒假裝孝子賢孫,哭哭啼啼,一會兒裝著吹鼓手的樣子。他和鄰居的孩子嬉遊時,也模仿出殯、送葬時的情景,拿著小鐵鍬挖土刨坑。
孟母一心想使孟子成為好讀書、有學問的人,看到兒子的這些怪模樣,心裡很不好受。感到這個環境實在不利於孩子的成長,認為「此非所以居吾子也」,就決定搬家。不久,孟母把家搬到城裡。戰國初期,商業已經相當發達,在一些較大的城市裡,既有坐商的店鋪,也有遠來做生意的行商。孟子居住的那條街十分熱鬧,有賣雜貨的,有做陶器的,還有榨油的油坊。孟子住家的西鄰是打鐵的,東鄰是殺豬的。鬧市上人來人往,絡繹不絕。行商坐賈,高聲叫賣,好不熱鬧。孟子天天在集市上閑逛,對商人的叫賣聲最感興趣,每天都學著他們的樣子喊叫喧鬧,模仿商人做買賣。
孟母覺得家居鬧市對孩子更沒有好影響,於是又搬家。這次搬到城東的學宮對面。學宮是國家興辦的教育機構,聚集著許多既有學問又懂禮儀的讀書人。學宮里書聲朗朗,可把孟子吸引住了。他時常跑到學宮門前張望,有時還看到老師帶領學生演習周禮。周禮,就是周朝的一套祭祀、朝拜、來往的禮節儀式。在這種氣氛的熏陶下,孟子也和鄰居的孩子們做著演習周禮的游戲。「設俎豆,揖讓進退。」不久,孟子就進這所學宮學習禮樂、射御、術數、六藝。孟母非常高興,就定居下來了。
孤兒寡母,搬一次家絕非易事,而孟母為了兒子的成長,竟然接連三次搬遷,可見孟母深知客觀環境對於兒童成長的重要性。常言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一點在少年兒童身上體現得更為明顯。因此,創造良好的客觀環境雖然不是一個人成才的唯一條件,但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孟子以後既沒有選擇墨學、道學等曾經顯赫一時的學說,又沒有像蘇秦等縱橫家那樣,從個人的權利思想出發,圖得個人平生的快意,而是偏偏選擇儒家學說作為他畢生奮斗的事業,終於成為一位在現實的人生中,不為一己之身而謀,捨生取義,只為憂世憂人而謀國、謀天下的「聖人」,這與孟母早期的影響是分不開的。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是個特困家庭。兒子剛上小學時,父親去世了。娘兒倆相互攙扶著,用一堆黃土輕輕送走了父親。

母親沒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著兒子。那時村裡沒通電,兒子每晚在油燈下書聲朗朗、寫寫畫畫,母親拿著針線,輕輕、細細地將母愛密密縫進兒子的衣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當一張張獎狀覆蓋了兩面斑駁陸離的土牆時,兒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長。望著高出自己半頭的兒子,母親眼角的皺紋張滿了笑意。

當滿山的樹木泛出秋意時,兒子考上了縣重點一中。母親卻患上了嚴重的風濕病,幹不了農活,有時連飯都吃不飽。那時的一中,學生每月都得帶30斤米交給食堂。兒知道母親拿不出,便說:「娘,我要退學,幫你干農活。」母親摸著兒的頭,疼愛地說:「你有這份心,娘打心眼兒里高興,但書是非讀不可。放心,娘生你,就有法子養你。你先到學校報名,我隨後就送米去。」兒固執地說不,母親說快去,兒還是說不,母親揮起粗糙的巴掌,結實地甩在兒臉上,這是16歲的兒第一次挨打……

兒終於上學去了,望著他遠去的背影,母親在默默沉思。

沒多久,縣一中的大食堂迎來了姍姍來遲的母親,她一瘸一拐地挪進門,氣喘吁吁地從肩上卸下一袋米。負責掌秤登記的熊師傅打開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 頭就鎖緊了,說:「你們這些做家長的,總喜歡占點小便宜。你看看,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還有細米,簡直把我們食堂當雜米桶了。」這位母親臊紅了臉,連說對不起。熊師傅見狀,沒再說什麼,收了。母親又掏出一個小布包,說:「大師傅,這是5元錢,我兒子這個月的生活費,麻煩您轉給他。」熊師傅接過去,搖了搖,裡面的硬幣丁丁當當。他開玩笑說:「怎麼,你在街上賣茶葉蛋?」母親的臉又紅了,支吾著道個謝,一瘸一拐地走了。

又一個月初,這位母親背著一袋米走進食堂。熊師傅照例開袋看米,眉頭又鎖緊,還是雜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沒給這位母親交待清楚,便一字一頓地對她說:「不管什麼米,我們都收。但品種要分開,千萬不能混在一起,否則沒法煮,煮出的飯也是夾生的。下次還這樣,我就不收了。」母親有些惶恐地請求道:「大師傅,我家的米都是這樣的,怎麼辦?」熊師傅哭笑不得,反問道:「你家一畝田能種出百樣米?真好笑。」遭此搶白,母親不敢吱聲,熊師傅也不再理她。

第三個月初,母親又來了,熊師傅一看米,勃然大怒,用幾乎失去理智的語氣,毛辣辣地呵斥:「哎,我說你這個做媽的,怎麼頑固不化呀?咋還是雜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麼背來的,還是怎樣背回去!」

母親似乎早有預料,雙膝一彎,跪在熊師傅面前,兩行熱淚順著凹陷無神的眼眶湧出:「大師傅,我跟您實說了吧,這米是我討……討飯得來的啊!」熊師傅大吃一驚,眼睛瞪得溜圓,半晌說不出話。

母親坐在地上,挽起褲腿,露出一雙僵硬變形的腿,腫大成梭形……母親抹了一把淚,說:「我得了晚期風濕病,連走路都困難,更甭說種田了。兒子懂事,要退學幫我,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學校……」

她又向熊師傅解釋,她一直瞞著鄉親,更怕兒知道傷了他的自尊心。每天天蒙蒙亮,她就揣著空米袋,拄著棍子悄悄到十多里外的村子去討飯,然後挨到天黑後才偷偷摸進村。她將討來的米聚在一起,月初送到學校……母親絮絮叨叨地說著,熊師傅早已潸然淚下。他扶起母親,說:「好媽媽啊,我馬上去告訴校長,要學校給你家捐款。」母親慌不迭地搖著手,說:「別、別,如果兒子知道娘討飯供他上學,就毀了他的自尊心。影響他讀書可不好。大師傅的好意我領了,求你為我保密,切記切記!」

母親走了,一瘸一拐。

校長最終知道了這件事,不動聲色,以特困生的名義減免了兒子三年的學費與生活費。三年後,兒子以627分的成績考進了清華大學。歡送畢業生那天,縣一中鑼鼓喧天,校長特意將母親的兒子請上主席台,此生納悶:考了高分的同學有好幾個,為什麼單單請我上台呢?更令人奇怪的是,台上還堆著三隻鼓囊囊的蛇皮袋。此時,熊師傅上台講了母親討米供兒上學的故事,台下鴉雀無聲。校長指著三隻蛇皮袋,情緒激昂地說:「這就是故事中的母親討得的三袋米,這是世上用金錢買不到的糧食。下面有請這位偉大的母親上台。」

兒子疑惑地往後看,只見熊師傅扶著母親正一步一步往台上挪。我們不知兒子那一刻在想什麼,相信給他的那份震動絕不亞於驚濤駭浪。於是,人間最溫暖的一幕親情上演了,母子倆對視著,母親的目光暖暖的、柔柔的,一綹兒有些花白的頭發散亂地搭在額前,兒子猛撲上前,摟住她,嚎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 ,

8. 母親節黑白手抄報

小了點,你用工具打開下 放大就好了

9. 有關母愛的素材

母愛的例子:

一、海獺餵奶

有一次,獵人一出門就抓到一隻大海獺。等剖下珍貴的毛皮後,就把尚未斷氣的海獺藏在草叢里。傍晚時,獵人回到原來的地方,卻遍尋不著這只海獺。再仔細察看,才發現草地上依稀沾著血跡,一直延伸到附近小洞穴。獵人探頭往洞里瞧,不禁大吃一驚:原來這只海獺忍著脫皮之痛,掙扎回到自己的窩。為什麼這么做呢?

等獵人拖出這只早已氣絕的海獺時,才發覺有兩只尚未睜眼的小海獺,正緊緊吸吮著死去母親干癟的乳頭。當這位獵人看到這一幕時,身心受到極大的震撼,他從來沒有想到動物會有這種與人類完全一樣的母子人倫之情,臨死還想著給自己的孩子餵奶,怕自己的孩子餓了,想到這里,這位獵人不由得悲從中來。

二、血奶

年輕的母親在溫暖的家裡織毛衣,用腳輕輕地搖著搖籃。搖籃里的孩子們甜蜜地睡著了。突然,地震發生了。母子倆一起陷入了廢墟和黑暗之中。幸運的是,母子都沒有受傷。母親緊緊地把孩子抱在懷里,等著這一天過去。

孩子把她母親胸部最後兩滴牛奶吃光了,眼淚也消失了。沒有救援,孩子會在母親面前渴死,絕望會中和母親的手,試圖從鋼筋混凝土中獲得食物。突然,她的手碰到了編織針,她的心興奮得跳了起來:孩子得救了。

一周後,母親和兒子終於又見面了。孩子安然無恙,但母親永遠閉上眼睛,臉色蒼白。人們驚訝地發現,母親的每根手指上都有一個小孔,孩子通過吸吮母親的血液存活下來。

三、母親用鮮血染紅白雪

在東歐,母女之間存在情感裂痕。13歲的女兒一直認為她母親地位低下,這使她無法站在別人面前。媽媽們太忙了,很難讓女兒們開心。

2002年2月,母親邀請女兒去阿爾卑斯山滑雪。由於缺乏經驗,母親和女兒在滑雪道上迷了路,遭遇了可怕的雪崩。母親和女兒們在雪山上掙扎了兩天兩夜。有幾次他們看到他們的直升機來尋找他們,因為他們穿著銀灰色的滑雪服,沒有被發現。

最後,由於缺乏精力,女兒失去了知覺。當她醒來的時候,她發現自己躺在醫院里,她媽媽死了。醫生告訴她是她母親救了她的命。原來,是她媽媽割斷了自己的動脈,爬到雪地里,用自己的血染紅了白雪。因此直升機找到了目標。

四、102滴血

一天,主人把廢棄的閣樓重新裝上門窗。半個月後,他去窗檯下找一隻死鳥。從窗檯到地下有102滴血。據估計,那隻鳥撞到了窗戶上。是什麼讓鳥絕望了?主人檢查了閣樓,發現了一窩飢餓的小雞。主人明白,因為他關上了門窗,鳥媽媽就不能進去了。對於她的孩子,她想用她的身體來敲開窗戶。

五、母親為兒沿路留記號

有一個家庭,她的媳婦不喜歡她的老婆婆,眼睛不好,一無是處。讓丈夫送他母親出去。第二天早上,兒子對媽媽說:「媽媽,我帶你出去散步。」兒子把媽媽帶到一個大森林裡,邊走邊走。快中午了。

兒子把媽媽放在一棵大樹旁,說:「媽媽,先坐下,我一會兒就回來。」然後,我們就要走了。母親帶著兒子說:「兒子,我知道你想做什麼。但是你很難走出這片大森林,所以我把路邊的樹枝折斷作為標志,當我回來的時候,我看到我沒有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