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缺水的魚圖片素材
擴展閱讀
算計的搞笑圖片 2025-04-16 17:03:16
落日水粉畫圖片大全 2025-04-16 16:54:28
紋身圖片女生霸氣高清 2025-04-16 16:48:46

缺水的魚圖片素材

發布時間: 2025-04-08 17:57:06

A. 保護環境手抄報的素材

保護環境,是每個人應有的責任,只有保護好環境,我們才能更好的生活,以後的人們才不會因為空氣污染,水源污染等問題而苦惱。下面是保護環境手抄報的素材,歡迎參考閱讀!

保護環境手抄報1

保護環境手抄報2

保護環境手抄報3

保護環境手抄報內容1:保護環境

山青水秀,人文薈萃,有著深厚文化積淀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常熟,是我的家鄉。她似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江南的大地上。

隨著改革開放,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但是家鄉的環境卻日益惡化。渾 濁的河水散發出陣陣惡臭,魚兒死了,鳥兒也很少光顧。可怕的白色污染就似給家鄉鋪上了一層「白地毯」。人們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使家鄉的環境急劇惡化,給我們的'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為了保護環境,我們應該倡導綠色生活,變廢為寶。你看,公園里到處是青青的草兒、綠綠的樹木、幽幽的清香。路的兩旁長著各種水果,供旅客欣賞。公園門口,有兩條金光閃閃的巨龍,走近一看,噢!原來是用舊光碟拼成的。遠處一個惟妙惟肖的棉花糖雕塑,原來是用塑料袋做成的。還有用染料桶做成的千奇百怪的垃圾桶;有用易拉罐壘起的巴黎鐵塔;還有用廢棄的破銅爛鐵堆成的栩栩如生的「保衛戰士」……特別是用各種廢舊紙盒做成的機器人,更是讓人驚訝。看它們個個靈活自如,頭戴斗笠,一手拿著舊掃把,一手拿著畚箕,認認真真地清掃著。只要你摸到它的按鈕,它便會對你說:「請你跟我們一起保護環境,麻煩你一人,干凈千萬家!」如果你亂扔垃圾,它就會自動提醒你。瞧這些廢舊東西不僅沒有污染環境,反而美化了大自然,還能時時提醒人們的環境意識。

這就是我想要的綠色生活!,你喜歡嗎?我提議,大家行動起來,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使理想變為現實,讓家園變成天堂!

保護環境手抄報內容2:關於環保的優美段落

1、我們常常是在有意與無意之間,撞響了天王手中的金玉琵琶,然後忍受綿延的噪音,卻不知該怎樣辦。我們常常是在有意與無意之間,使海面漂浮的石油粘住了海鷗的翅膀;使果林里的農葯殘害了弱小的生靈;使夜空里再也看不見清亮的星星,使明凈的湖水變成了一點就著的油坑。

2、世界文學大師雨果說:「大自然既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近年來,人類由於對環境不夠珍惜,隨心所欲,濫伐林木,濫建廠房,生存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各種環境問題接踵而至:森林退化,沙塵暴揚,水土流失,洪水肆虐,火災頻發,噪音刺耳,臭氣熏天,酸雨赤潮,臭氧空洞……空中煙囪林立,濃煙滾滾,河中死魚漂盪,污水滔滔;地上垃圾遍布,廢渣成堆……人為地破壞環境,無異於自掘墳墓,早在1996年聯合國環境署就曾發出警告:南極臭氧空洞正逐步增大,地面紫外線輻射增強,皮膚癌發病率上升;1。2億人口生活在混濁的空氣里;12億人口生活缺水;12%的哺乳動物跟11%的鳥類瀕臨滅絕;每年地表土壤流失200億噸;森林以每年450萬公頃的速度消失。

3、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我們對這個星球上的生態系統有著永遠擺脫不究的依賴性,需要地球源源不斷地提供植物跟動物的食物,需要有足夠厚度的大氣層,來保護人類不受過高成過低氣溫,以及過量紫外線的傷害,需要地球提供足夠量的水跟氧氣來維持生命的存在,而沒有了綠色,這一切豈不成了無本之源,好比毛長在皮子上,沒有了皮,毛又咋生根?

B. 誰有人與自然作文材料例子

人類第一次乘坐飛船從太空中回望地球時,不禁被它的美麗驚呆了——這顆被夢幻般蔚藍色的海洋包裹著的橢圓形星球,就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據天文學家推算,我們所處的銀河系中,大約有100萬個星球可能像地球那樣,擁有水並孕育著生命。但是,時至今日,人類還是沒有發現哪個星球真正存在著生命。所以,地球這顆擁有海洋、陸地、島嶼,擁有森林、草原、飛禽走獸,擁有風霜雨雪、四季更替變換的星球,是目前我們人類所知道的並擁有唯一一塊宇宙綠洲,也是我們人類唯一的家園。在這人類的伊甸園里,大自然賦予我們詩情畫意般的美景:茂密的樹林,清清的河水,綠茵茵的草地,盛開的花朵,自由飛翔的鳥兒……然而長期以來,人類為了自身和社會的發展,忽略了自然和環境的承受能力,許多發展是通過掠奪自然,甚至是「斷子絕孫」的做法來實現的。嚴酷的現實告訴我們,如果我們現在還不提高環保意識,不尊重自然,不以實際行動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大自然將會懲罰人類!試想,如果沒有了優美和諧的自然環境,就沒有了蔚藍色的天空,沒有了鳥語蟬鳴合奏出的悅耳「和諧音符」,沒有了清澈的湖水和美麗的天鵝,藝術家還能夠找到「美」的創作靈感嗎?像《天鵝湖》那樣盪人心魄的芭蕾舞還會出現嗎?嚴酷的現實告訴我們,人類只有做到與自然的和諧,才能減少或消除因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和資源短缺導致的各種社會矛盾,人類社會才能持續發展。同學們,讓我們以人類的良知,人類的靈魂之「愛」去親近大自然,保持大自然吧!

人與自然

集天地之靈氣,采萬物之精華,勇敢的人類從洪荒時代走到了文明的世紀。人類的智慧創造了經濟的奇跡,無知與貪婪卻留下了可怕的後果。環境污染,生態惡化,地球發出了痛苦的呻吟,善待萬物,就象善待我們的朋友;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我們的家園!人類漸漸從噩夢中覺醒: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是可持續發展的唯一出路。

突如其來的SARS病毒,令人們反思自己的行為。人類應如何對待大自然?人類該怎樣與自然和諧共處呢?與自然相通相依,協調一致,和諧共處,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主要思想。

建立生態環保型社會是我們共同的責任。隨著我國人口的急劇增長,許多地方都在鬧「能源危機」,水、土地、礦產等資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銳,無數森林的亂砍濫伐使生態環境惡化的形勢十分嚴峻。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因此,我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我們的家園毀於我們人類自己手中。人類啊,行動起來吧,讓我們節約一滴水,保護一棵小草。讓天空依然明凈,讓河水依然清澈,讓小草依然碧綠,讓花朵依然鮮艷,讓陽光依然燦爛,讓地球依然生輝!

痛定思痛,我們應該選擇一條理性發展的道路,呼喚綠色文明,呼喚科學的決策方式,呼喚科學的生產方式,呼喚科學的生活方式。讓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吧! 贊同4| 評論

人 與 自 然

兔子需要小草來維持生命,天上翱翔的老鷹用兔子來填飽肚子,就這樣一物降一物……
人類靠著地球上的各種資源,享受地球最美好的待遇,過著有意義的生活,人與大自然中的動物、植物息息相關,無論失去誰,都將面臨著毀滅。
有過很多的植物、動物救過人類的生命,雖然它們很渺小,很不起眼,但它們活得很精彩。
曾經有過這樣一則報導:一名在沙漠里迷失了方向的人,無法走出沙漠,當他渾身如散架了般,口渴難耐時,當他拿出水袋時,才發現水袋裡連一滴水都沒有了。放眼望去一片片黃色沙丘,正當他絕望時,他突然發現離他不遠處有幾棵仙人掌,他眼前一亮,立即爬了過去,順著仙人掌的根部往下扒,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當他無力挖時,忽然感到一股潮氣向上冒,他馬上把臉朝向潮氣,他再也不想動了。漸漸地昏迷了過去,眼看太陽就要落山時,他真的很幸運,正好有幾名旅行者騎著駱駝從這里經過,把他從死神的手裡救了出來。就這樣沙漠中一棵小植物救了一條生命,假如沙漠里沒有植物,光禿禿的一片,荒涼極了,而你就是那個受困者,只能面臨著死亡的到來,沙漠也需要人類的幫助,我們不要亂扔垃圾破壞環境,我們不要亂砍亂伐,才能創造出一個美好的環境,每個人只需盡一點點小力量,就能改變我們的環境。
很久以前發生過一件這樣的事情,在大草原上,因為野狼總去偷羊吃,獵人們就不斷地獵殺狼,到了最後狼群越來越少,而草原上的旱獺、野兔、黃鼠狼等野生動物的數量卻急劇增加,導致大片的草場被破壞,以至於草場漸漸地荒漠化,牧民羊群的規模也因此逐漸縮小。這樣,牧民想要保護羊群所採取的滅狼行為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這兩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發很大:當有一天,所有的綠地變成了沙漠,人類還能存活嗎?當有一天,動、植物不斷滅絕,人類將失去這些朋友們,同時人類也將面臨著死亡……
作為一個中學生,我們無法改變一些大的問題,但我們可以從我們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為保護環境,造福後代貢獻自己的力量。 總而言之,保護環境,善待動植物,再不能掛在嘴邊,要重在實際行動。大家要用我們的雙手保護我們這個美麗而又脆弱的地球。

如今,白色污染、海洋污染、大氣污染、水資源污染等黑色大軍分為數路向人類包圍。當我們紛紛抱怨大自然對我們的不公時,有沒有考慮過自己的過錯呢?

據統計,美國僅1968年一年,就像海底傾倒了大約4800萬噸的各種廢物,特別是有放射性污染的核垃圾,簡直是把海洋當成了自家的垃圾桶。再看看我們身邊吧。無數尾氣排放嚴重超標的車輛在公路上橫行無阻;一個個陳舊的小煤爐在千家萬戶「頑強工作」;一根根直插雲霄的煙筒競相噴雲吐霧,以自己獨有的方式侵佔著每一塊蔚藍的天空;更有數不勝數的白色惡魔在人類手中如願以償的獲得了數百年的自由……這一切的一切,難道都與我們沒有一點關系嗎?

記得以前在公園里,看到一位年輕的母親和一位年幼的小女孩。小女孩在吃完雪糕後,想將包裝袋隨手丟掉,卻被母親一把攔住。「雪糕袋要放進垃圾箱里,不然會污染環境的。」在母親的教導下,小女孩蹦蹦跳跳的來到垃圾箱旁,把包裝袋投了進去。這時,有兩個小青年一邊說笑,一邊隨手把雪糕袋丟在地上。小女孩不禁奇怪地問:「媽媽,為什麼叔叔不把雪糕袋放進垃圾箱?」「因為……他們忙。」看著女兒天真的目光,母親不知如何回答。「既然這樣,我們來幫他們撿吧。」女兒說……看到這里,我思緒萬千,如果女兒問他們在忙什麼,母親又該如何回答呢?

不可否認,我們人類確實在保護環境方面作出了不少貢獻。如義大利的「垃圾紀念碑」,英國的「垃圾電影院」還有上海的「垃圾高速公路」等。但這些還遠遠不夠,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很多……

和諧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類的發展和社會上的經濟發達很多地區建造了高樓大廈,因此疏忽了周圍的自然環境,這對大自然是一種嚴重地破壞,對生態的不平衡。使大自然環境受到破壞的原因是什麼呢?有的工廠還排放烏煙,烏煙瘴氣污染新鮮的空氣,導致人類呼吸後身體健康會受到很大的傷害;有的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排放的污水和工廠排放的污水流向清澈的小河,這一來不但污染了水環境還致使河裡活蹦亂跳的魚死亡,這已形成一種頻繁的現象,河上漂流著的雜物惡化了美麗的自然環境,使眾多的養殖水面被迫放棄;還有人不懂得珍惜水資源,大量的浪費,這樣我們大自然就會缺水。也許有人會這樣問:」地球上的水資源不是跟空氣陽光一樣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天然資源嗎?」事實上並非如此。雖然地球上三分之二的面積都覆蓋了水,但這些水中97%是海洋。你們知道海水是鹹的,剩餘的少量淡水又大都集中在終年積雪的高山和寒冷的南北兩極。這樣,地球上可供人的水資源就更少了。有沒有人想過,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一滴水了,人們一定認為非常珍貴,可以前人們是這樣認為的嗎?還有的小朋友在草坪上玩耍踏壞了小草。僅管邊上都豎立著要保護小草,人人有責的牌子,可又有誰能真正做到呢?他們都不屑一顧;在茂密的森林中,獵人還要捕殺小動物,讓許多小動物流離失所,失去自己的親人,現在森林裡的小動物變得越來越稀少了。這種種現象就是導致自然環境被破壞,被污染的源頭。
大自然是偉大的,生態是復雜的,生命是奧妙的,而我們了解得太少了,尚不及」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地球是豐富多彩,物象萬千的。一根草,一棵樹,一個動物,一個群體,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民族,一個社會。都是自然不斷進步的結果。天生的動物,天生的植物,天生所有的植物,天生所有的生命都是有用的。它們的存在就說明有用。一看到森林,就向想到母木材;一看到河流就想到發電;一看到草原,就向想到牛羊肉和羊絨衫;一看到動物,就向想到能不能吃,能不能用,能不能入葯。
珍惜動物是社會的財富,我們必須保護。一些雖很常見,但對人類有益的動物,我們同樣應該愛護。植物也是人類的朋友。植物能夠幫助人們凈化空氣,減少噪音,保持水土,防風固沙,調節氣候。真是為人類做了不少貢獻。
為了保護生態平衡,我國還建立了不少自然保護區或國家公園,就地保護野生動物
我們應該知道:保護地球,刻不容緩!

人與自然話題作文素材
自然可以滿足人類的需要,卻永遠滿足不了人類的貪婪。——甘地
當人類歡呼對自然的勝利之時,也就是自然對人類懲罰的開始。——黑格爾
三、經典素材
1、印尼海嘯 (尊重生命先尊重自然 )
2004年12月26號,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以北海域發生里氏8.9級的地震,相當於至少3000顆原子彈威力的地震引發了強烈的海嘯,帶走了至少15萬人的生命,使幾百萬人流離失所,造成了14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海底地震是形成海嘯的主要原因,也是帶走十幾萬條生命的兇手,這似乎是一場純粹的自然現象,人類無法阻止它的發生。面對巨大的災難,人類自稱為「弱者」——這一切好像與人類無關。 「人類為破壞環境付出了代價,痛定思痛,人類要作出深刻反思。這雖然是一次純自然災害,但是人類對環境的破壞行為加大了災難的產生和影響。」 紅樹林被大量砍伐了,全球海域中70%的珊瑚礁遭到人為破壞。 經濟的發展以犧牲自然環境為代價,決定了它帶有脆弱性,對財富的貪欲沒有節制的蔓延,使人類終於受到了懲罰。人類必須明白怎麼樣親近自然,而不是打擾自然。否則自然會用自己的方式說「不」。
2、大地母親的淚 (人對自然的巨大破壞應該停止了)
廣袤的亞馬遜河熱帶雨林森林中蘊藏著世界上最寶貴、最稀缺的熱帶雨林資源。有人稱亞馬遜流域的熱帶雨林為「地球之肺」。然而,時至今日,亞馬遜河畔昔日旖旎的自然風光已一去不復返了。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巴西政府開始在亞馬遜河地區毀林伐木。據估計,近十年亞馬遜地區的木材產量增加了34倍,其代價就是熱帶雨林的銳減。在聖經中,亞當和夏娃因偷吃禁果而被逐出伊甸園,開始了一生的苦難。如果人們繼續揮舞著手中的斧頭砍伐森林,執迷不悟地殘害大地母親,那麼,人類也終將踏上漫漫的贖罪之路。而大地母親滴滴苦澀的淚水,是在警示人們:自然對人類一無所求,而人類只有在她的庇護下才能得以生存。地球不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聚寶盆。她是人類惟一的家園,卻不是永遠的伊甸園。
3、九寨溝的悲鳴 (環保意識亟待加強)
繼張藝謀帶領的《英雄》劇組撤出不久,電視連續劇《神鵰俠侶》外景地又選定在九寨溝,一批武功高強的「俠侶」即將進駐「童話世界」大展拳腳。 九寨溝是「世界自然遺產」,其原始生態環境之美令世人驚嘆。近幾年由於當地旅遊業的急劇升溫,九寨溝風景區早就人滿為患。蜂擁而來的中外遊客,使九寨溝的生態系統不堪重負,有識之士對此早已表示憂慮並提出警告:任何人為的破壞都會給九寨溝脆弱的原始生態環境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失。為此,有關管理部門採取了限制上山遊客數量、定時局部封山禁游等保護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令人遺憾的是,這些措施禁得住遊客游覽,卻封不住「英雄」、「俠侶」們進山的腳步,靜幽如畫的九寨溝又現刀光劍影廝殺聲。
4、沒有風景只有商業 (開發還是保護)
日前,一位美國朋友慕名來到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泰山。川流不息的索道纜車,店鋪林立的岱頂鬧市,使他根本不覺東岳之雄偉壯觀。他遺憾地說:「泰山沒有風景,只有商業。」 此語令我想起了周恩來總理保護泰山的往事。20世紀70年代,有關部門曾三次向國務院打報告,要求在泰山上修建公路。結果,周總理三次都不同意。他指示:泰山是中華民族的神聖之山,要登山,不能修公路。後來,他又強調:泰山是游覽勝地,不能修公路,登泰山就要登,不能不登。在那個特殊的歷史時代,周總理有如此的遠見卓識,不能不令人由衷敬佩。然而,今天的泰山,豈止是修建了一條公路。前些年,一些地方官員竟然提出「把風景的泰山,改造成經濟的泰山」等口號,於是,三條索道和一條公路真的把泰山變成了「經濟山」,不僅有賓館、飯店,還有娛樂城、電影院,非遺產商業建築遠遠超過遺產建築。如今,空中索道來來往往,大量遊客紛至沓來,自然景觀面目全非,泰山如同帶上了沉重的鐐銬。
5、不要讓相機變獵槍 (用正確的方法保護野生動物)
一張反映鄱陽湖生態環境改善,候鳥回來的照片,畫面中千百隻鳥在飛騰;一段記錄野生動物生活的電視片,畫面上有動感十足的奔跑場景……然而這些人們常見的鏡頭卻遭到了環保工作者的譴責。,一些人為了獲得動物奔跑的鏡頭,開車追趕野生動物,有的野生動物被活活累死,沒被累死的,往往也會受到傷害,不敢再親近人類。成衛東曾多次到青海,親眼看到大群的藏羚羊。「任何人看到都會有拍照的沖動,但你千萬不能追,如果追,不知會有多少小藏羚羊死在母腹中,從這一點說,有的攝影者比盜獵者危害更大!」 野生動物是人類共同的朋友,記錄它們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來保護它們。當我們舉起手中的相機,請不要讓相機變成獵槍,去傷害鏡頭中的野生動物。

6、石油入海流 (保護生命之源——海洋)
人類的生存繁衍離不開水。在幾千年文明史中,人類總是沿著江河湖海定居繁衍。如今,依賴於海洋獲得持續發展的人類文明,卻在逐漸破壞這些搖籃。石油,便是傷害大海的一把利劍。石油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寶貴能源,但人為的事故,戰爭的破壞,又使這寶貴的能源變為污染源。給無私奉獻的大海帶來創傷。通過各種途徑每年進入海洋的石油和石油產品約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千分之五。其中以油輪遇難和戰爭造成的損失最為嚴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有數百艘油輪沉沒,估計損失石油1千萬噸,至今仍有石油從海底沉船的腐爛油箱中滲漏出來。海洋接納來自陸地系統的各種排泄物質和能量,並一直維持著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但海洋的自凈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超過了海洋的承受能力,受害的是人類自身。(墨西哥灣漏油事件)

四、精彩段落
1、綠色生活,並不意味著文明的倒退,並不標志著人類的返祖。也許蒸汽機的轟鳴象徵進步,也許維多利亞時期英國林立的煙囪象徵進步,也許第一列火車象徵進步,也許第一艘載人飛船象徵進步,但這種種「進步」,都以機器輪軸的刺耳磨擦聲使我們與人類的本性漸行漸遠!人是生命,生命需要綠色;草地,賜予我們疲憊時棲息的柔床;綠樹,賜予我們焦躁時定神的蔭涼……人類即使穿上最先進的科技鎧甲,其心靈依然在渴望暢快的呼吸和綠意的撫慰。當我們的雙腳離那濕潤的土地越來越遠時,綠色的生活之夢,是我們揖別壓抑與煩擾的唯一良方。
5、曾幾何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的詩句常在耳邊回響。曾幾何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的古訓仍在心頭縈繞。
曾幾何時,偉大詩人喬治•鉑金•斯莫里斯擲地有聲的一句話:「樵夫,別砍那棵樹。」指引著幾代人參與環保,美化環境。
曾幾何時,人們亂砍亂伐,使大自然的生態平衡遭到了破壞。沙丘吞噬了萬頃良田,洪水沖毀了可愛的家園,大自然的報復讓人類尷尬啞然。梅水溪曾經說過,沒有自然,便沒有人 類,這是世界一大樸素的真理。一味地掠奪自然,征服自然,只會破壞生態系統,咎由自取,使人類瀕於困境。這句話說得一點也不錯,人不給自然留面子,自然當然也不會給人留後路,98洪水、2000年的沙塵暴,其實,這就是大自然向人類發出的警示。
曾幾何時,人們亂捕亂殺,使人類的朋友慘遭塗炭。"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這就是對捕殺動物後果的最真實的寫照。從大學生的傷熊事件到愚人們的瘋狂捕獵,人類是否也將要把槍口對准自己?切記,保護動物就等於保護我們自己。
曾幾何時,戰爭的爆發,使我們賴以生存的星球滿目瘡痍。炮火對植被的破壞,核輻射對生命的摧殘,盡管廣島、長崎上空的蘑菇雲已經散去了半個多世紀,可那裡依然還是不毛之地。由此可見,和平是全人類綠色環保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