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今天是你瞧不起的人明天是你惹不起的神求圖片
最是秋來夢起時
一場秋雨一場寒。幾陣秋雨過後,秋的氣息便很濃了。
一直很喜歡秋天,總覺得再也沒有哪個季節能和情緒如此親近,默契而又妥帖。
選一處秋日的郊野,順著一條彎彎長長的小徑拾級而上,一步一種美麗。
金桂的幽香穿過陽光,迎面而來。或許,過不了多久,滿樹的霜葉就會紅了欲語還羞的臉,層次分明的在風中招搖。樹下,間或有淡淡的紫色小花在掩面竊笑……太多讀也讀不完的色彩充盈著雙目,這樣的秋是歡欣的。
然而,在絢麗的背後卻能捕捉到「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的黯然與清冷,盡管無聲無息。
那應該是一處古城牆的盡頭,殘垣斷壁,蔓草叢生。還應該有低沉蒼勁的塤聲如影相伴,若有若無。可總覺得秋色與暮色的雙重悲涼太過滄桑,我不大能承受。
我還是喜歡潮濕的空氣里彌散的淡淡愁怨。樹樹秋聲,山山寒色,讓人生出一點點的感慨來:有沒有一種秋聲可以和誰相互注釋,有沒有一種山色又可以和誰輾轉印證呢?
更多的時候,我喜歡在一個有陽光的傍晚,漫步於小城的林蔭下。讓風恬靜地梳理揚起的絲絲縷縷,把甜蜜和哀傷清晰地分辨,又混合著挽起凝重的身影,在夕陽的描繪下和秋思一般委婉。一片落葉,打著旋兒作著最後的演出,飄向遠方而終究歸於平靜。遠方的天空下,是否也有落葉跳著蝴蝶的舞蹈?是否也會有誰於同一時分縈繞著相似的感懷呢?
這樣的時候,最適合做著懷念故友的清夢了。
一隻鳥兒,以一道優美的弧線穿過空空的暮色,沒入視野,有半闋熟悉的陌生的詩詞,糾纏上唇間。其實,我何嘗懂什麼詩詞啊,只是獨立於黃昏,給千絲萬縷的意念找一個虛無的、聊以慰籍的枝柯罷了。
幸福
何謂幸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聲音。幸福可以盪漾在臉上,幸福可以寫在心裡!幸福有時真的是可以灼人的。因為它是一種力量,是一種勵煉的精華!一種走過血雨腥風的從容!一種透析人生苦短的資態!因此幸福是可愛的,又是匆忙的,是享受的,更是期待的!
幸福像水一樣流淌,清純帶點可貴!幸福像詩一樣表達,快樂帶點悲傷!幸福不只是財富的積累,也是感情的方向!倘若我們有一天可以像小溪一樣流過高山,滑過平原,最後聚首在河流!那該是多麼實在單純的一種幸福感啊!最美的記憶背後一定藏著最典雅的幸福,因為那是生命最原始的表白!
或許最簡單的幸福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愛自己最愛的人!在情侶心中流星雨帶表浪漫,而在天文觀測者眼中它就是一種實在的幸福!人們有時因感動而感到幸福,同樣真誠的幸福降臨時,它亦可化為一種感動!當你的靈魂深處住著沉寂時,那麼請你努力生活,尋找一種叫作幸福的東西。它會把你的淚珠化作珍珠發出光芒,照亮你要走的迷途!
我喜歡沉思,因為那種安靜的味道可指引我回到童年,童年的簡單可以稱為幸福。因為在那裡我擁有像蝴蝶一樣的自由,無需考慮塵世的浮華。要做的就是和我愛的女孩一起拉著手,細數那懵懂的韶華!遠行的人像秋天的落葉金黃,填滿角落。卻也把思念掛上了枝頭。而向迷失不斷靠近的我,像個浪子,滿身傷痕。卻用華麗樂觀的詞語表達著我的心境:幸福漫漫人生路,年華點點苦中行。這個世界房子大了,人卻少了!快樂多了,幸福感卻沉默了……
一縷清風,惹醉了多少花夢
雨停了,淡淡的風輕輕拂過面頰,夜靜了,心兒也靜了。
什麼時節那片綠茵地上凋落了花草,不經意間又悄然生出了鮮嫩的青芽,像一份思念曾經無聲隱匿了蹤跡,突然某個不經意便又勾起了許多明朗的、苦澀的記憶。於是,每個起風的夜晚,每個雨停的日後,我便如一個頑皮的孩子踏著青草,尋找那個載滿了花香綠意的夢。可是,繁花總有枯萎日,細水終有流盡時,所以在看到每一個殘缺的故事走向終結時,我又會輕聲告訴自己——既然你把握不了明天,那麼就安靜地珍惜眼前的風景吧。
淡淡的風,吹醒了青澀的夢,你輕柔的聲音像一首曼妙的旋律,久久低洄耳際。靜靜的夜是一段不眠的曲,每一個音符都是一幕落塵的記憶。攤開掌心,那些曾以為早已牢牢抓緊的東西,在風的親吻下卻也變得縹緲迷離。感情是一首無韻的詩,只是一個不留神,便尋不到詩里的真諦。也許人生註定要有一些揮手轉身的記憶,才會成就那份形同陌路卻又心心相印的情意。
一直以來都喜歡一個人靜靜地用文字記下點滴情懷,就像這個夏日的夜晚,一個人在燈光中尋找著久遠到模糊的記憶。窗外偶爾拂來一陣清風,那便是某一段章節里逃逸出的亮麗風景。
晴朗的天,流動的雲,花兒散逸的馨香,碧草如絲,淡淡的心情,輕輕的夢。記不起什麼時候那顆悸動的心開始了漫長的沉寂,即使落雨天也依然不驚波瀾。不再為一句輕似飛花的承諾守著無盡的黑夜,不會因為一個決絕的轉身而淚流滿面,一切只不過是一個沒有結局的故事,只需要一個華美的開端,卻不必斤斤計較故事裡的主人翁最終會以怎樣的方式落下帷幕。
路燈掩映下的相偎身影早被流年褪去了色彩。清爽的風似曾無聲的夢,依舊獨自淺唱著那首遙遠的曲調。風景如初,卻是人面無蹤。
都說賞月是在寄託心底最深刻的思念,那麼霧中觀花又是如何一種心境呢?!
被雨洗過的夜少了許多擾人的喧囂,指間流淌的每一縷清風都在靜靜地訴說著一個又一個唯美的故事。默默的坐在窗前,讓沉霧把思緒帶到某一個雨後的夜晚,像現在這樣只是用手中的筆刻下表面的淡然。等到天明,裝訂散亂的思念。
清晨的風惹醉了年少的夢。陽台的花好像又換上了迷人的裙裳,綠茵地上我聽到了你輕聲的歌唱。夜來了,今晚我會悄悄睡去,任你在風中淺笑徜徉。
戀秋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四季是如此的美好,以致於忘記了他們的不好,唯有秋卻是我永久的依戀!
北國風光,萬里雪飄固然美;南國夏日炎炎,也是一道不凡的樂曲;可最讓我珍惜的是秋的蕭瑟,秋的凄涼!秋的淡然
秋,不算美!它沒有綠油油的「青海」,燦爛絢麗的色彩,沒有孩童喜歡的味道,它只有枯黃的落葉隨風飄,只有涼風冷颼颼。可是我就是獨愛這種色彩,只喜歡這種樸素的秋!
當人們在為崢嶸歲月堪嘆,訴說坎坷光陰難再,悠悠天地猶存,往事煙雲何淡的時候。沒有誰為你解愁!只有窗外呼嘯的風聽你在吟唱,回應你的哀愁!
秋,你有點美,不然怎麼會有劉徹: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怎麼會有曹丕: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又怎麼會有蘇軾: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可見秋是詩人眼中的寶,也因為有了秋詩這個意境,才讓他們在文壇永垂不朽!這里秋確實有點美了!
秋,我越來越愛慕你的朴實,你的絢爛,你的一切的一切,彷彿在我的眼睛裡,我只看得到你的好,你的那些不好的我完全不記得了!
秋,你是我生命中不可少的一部分,你是我永恆的想念,因為有你我才記得我曾經有那麼多美好的時光,又因為有你我才覺得生命是那麼的美好,還是因為有你我才覺得我不再是一個人在這個塵世中,我還是有許多的美好的回憶值得留戀,那些有風有雨的日子裡,還有你,我的那些歲月才沒有白來,我的朋友才顯得那麼難能可貴,我的生命才會那麼有意義,才會那麼雋永!
秋,你就像那首歌,你就像永遠哭泣的白荷花!
秋,因為有你,生命才會與眾不同!
秋,永遠的依戀!
戀上唐詩宋詞
戀上唐詩宋詞,全因它美麗的字句,然而體驗後,更感悟到的是唐詩如山,宋詞如水。
唐詩宋詞有太多的感情,情懷如淡淡的香茗。欣賞唐詩宋詞的路途中,我體會到的是最美的笑,最知足的幸福,最感動的快樂,最悲傷的淚……在每個不同的情感中都伴隨著幸福與快樂,痛苦和哀怨。
唐詩是美麗的,在唐詩中「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何人不識君?」就會哂然一笑,心情好起來了。宋詞是多情的,在宋詞中,當一個人無奈地承受著「物是人非事事休」時,那雙溪的蚱蜢舟,自然是「載不動許多愁」。
唐詩是屬於漠北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豪邁的氣勢,道出唯美的邊塞風景。宋詞是屬於江南的,「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柔情的江水道出了宋詞壯闊醇美的萬千氣象。
當我讀到唐詩宋詞時,就有一種齒頰生香的感覺。那麼唐詩宋詞是什麼呢?難道只是風花雪月么?只是文學遺產么?只是語言藝術么?當然是的,可是我又總覺得不夠。我們僅從風花雪月去看唐詩宋詞,或許表明,我們的人生可能太功利了。唐詩如山,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神采飛揚。我們要讓我們的民族在千年長途的風霜滿面中,有少年精神,讓我們的民族永遠保持少年得青春活力;宋詞如水,如煙,如絮,如月,如鉤,氤氳中有紅袖佳人、五陵少年、俠骨柔腸。像從小巷中裊裊而來的佳人,明麗如花,眉山緊鎖,若蹙若顰。
唐詩宋詞的蓬勃發展,不僅來自國力、開放等時代氣象,而且來自開明、先進的政治文化。也跟科舉考試有很大的關系,跟漢魏以來中國古代知識人的地位大幅度上升有很大的關系,跟全社會崇尚詩歌、崇尚人文、崇尚美有很大的關系,跟唐宋的國力有很大的關系,這是中國文化的復興之象。只有這樣的時代,才會有盡氣的精神突出表現,只有社會上有一種盡理盡心的氣象,文學上才會有盡才盡氣的表現。
而今天的我們似乎缺少了提澌生命的真實力量。提倡科學,而科學的傲慢,加上消費主義的物化浪潮,沒有了唐詩宋詞生動的理性構架,沒有了唐詩宋詞的主心骨,沒有了唐詩宋詞的人格意識拼貼,更沒有唐詩宋詞真實的內容、真實的需求。要麼是幽暗化了,成為一團人慾物慾;要麼游戲化,成為一種商業性大眾化的表演。
唐詩如山、如雨前龍井;宋詞如水、如陳年女兒紅;千年的繁華旖旎、胭脂粉淚,熏染了這一紙紅箋。回過來讓我們讀一讀唐詩宋詞吧!
江南的雨
江南的雨,那雨聲晰晰瀝瀝,有像是那沙漠駱駝的腳步聲,又像是那喃喃的鳥語聲,又像是那長老者那講不完的故事聲,還像是那熱戀中的情人的傾訴……因此,江南的雨是多情的,富有詩意。
聽著那雨聲,往往會勾起人們對如煙往事的遐思,得意之事,恥辱之事,皆隨這雨水漂去,也即寵辱皆忘;那飄飄灑灑的雨,那有節奏的雨聲,特別在雨夜,聆聽那雨聲,頓時會把心中的私心雜念濁洗干凈,也即能凈塵心,將自己的靈魂進行一次清洗。同時,經過那雨水的凈化,第二天的外面世界的東西都干凈多了,花兒也艷多了!
雨中的萬年青、松樹等綠色植物,在雨中的凈化下,更加嬌翠欲滴,看到雨中的萬年青樹,會給人們一種生的希望,力量的召喚!
江南的雨不像北國的雪花令人心寒,而是會給人一種暖意,一種親切感,一種如浴春風的感覺,正是「沾衣不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江南的雨不像塞北的風讓人神往,但是江南雨會引起漂游他鄉的遊子的思歸情結;在雨夜,喝上一杯清茶,會想起遠在他鄉的親朋,你還好嗎?會想起遠在他鄉的孩兒有沒有把被子蓋好?在雨夜,喝上一杯烈酒,將那心上人的音容笑貌回憶一下,將那些難忘令人揮之不去的思念化作兩行清淚進入夢鄉,有道是「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江南的雨不像瑟瑟秋風那麼蕭殺給人一種凄清的感覺,而是會給人一種蘊育生機的機遇。「星稀月明,鳥雀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這是曹操求賢若渴、悲壯的詩句。由於秋風橫掃落葉殘酷無情,會讓人產生悲觀的情緒意志消沉,而江南的雨後的大地萬物蔥籠,一片勃勃生機!
朋友,最好不要在下一場春雨後的次日為別人送行,那該多傷心呀!因為「今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的處境,會讓人多傷感!而最好是在雨夜,邀幾個朋友,趁著夜色,弄幾瓶濁酒,敘舊話新,重溫舊夢,找回那遺失的破碎的夢,從高爾基談到海明威的作品,從曹雪芹談到張愛玲關於愛情故事表達的異同,從魯迅的文風、文品、文膽說開去,再豪飲幾杯,不知不覺中東方已既白,那多浪漫、舒心!
江南的雨聲,讓我們想起春秋時期的古代聖人孔子及其《論語》,感覺這久違的古代文明正是現在人們所缺失的;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溫故而知新」、「不義之財富於我如浮雲」、「德不孤,必有鄰」、「吾日三醒吾身」、「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些就像是一個智慧的長者,在誨人不倦地教導我們;這雨聲,讓我想起提倡「殺身取義,立地成仁」的孟子;這雨聲,還讓我想起主張「非攻」的墨子,還有法家的韓非子…《三字經》中有句「趙中令學魯論」即是說宋朝的丞相趙普學習《論語》,「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效果,可見《論語》的巨大作用。
在這纏綿地下著的江南的雨的夜裡,我拜讀《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以及宋朝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從中受到古代文明的熏陶,讀著這充滿哲學光輝的書籍,才真正感到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自己有限的生命在歷史的長河中只不過是滄海一粟,因此要珍惜時間,如孔夫子所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有所作為!
江南的雨不是古道西風瘦馬,而是給人小橋流水人家之感。江南的雨,讓人產生無邊的遐想,催人奮進,同時江南的雨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久旱又逢甘霖。一片生機!江南的雨,雨後天晴,萬無盡凈,洗滌了污垢凈化了心靈。江南的雨正如暖和的春風,讓萬物復甦!
贊美你,江南的雨!
青春,無畏,無悔
成長本身就是一件極為痛苦的事,不僅是指當你知道自己錯了而沒有機會改正時的痛苦;還包括著你所要面對的一些痛苦,分離,還有你必定要經歷的一些蛻變等等。所有的這些加起來構成了你我的青春。
那些青澀的回憶,那些天真爛漫的想法,那些讓你牽動心靈的話,那些讓你落淚的年華,那些曾經如花般燦爛的笑顏,那些曾經流淌溫暖的畫面,那些曾經在你自卑的日子裡賜給你無限的勇氣的人,那些在你得意的日子裡陪你一起喜悅的人,那些讓你知道這個世界上有許多值得你去珍惜的人…所有的這些鑄成你我精彩的青春。
物是人非事事休,我看年華,欲語淚先流。
惜春春去,只是無情緒。望秋秋來,幾點梧桐雨。
暖雨輕風初凍破,日高煙斂,更看今日晴未。
人生若只是初見,該多好!那樣我就一定不會再奢求什麼華麗的結局,讓時光停滯在你我相遇的剎那,我便會伴著你們熟悉的臉孔睡得香甜。
人,終究要在掙扎中蛻變,最終羽化成蝶。並不是所有的成長都要承受離別聚散的苦楚;並不是所有的成長都伴隨著一個人流淚,然後戴好面具說我並不孤獨。我想,既然堅信自己能夠成為蝴蝶,那就該忍受住疼痛去咬破自己織的繭;既然堅信自己能夠成為雄鷹,那就該努力地撲騰翅膀!無論結局是好是壞,我亦不後悔!也許風雨過後並不一定就有彩虹,但你依然可以收獲雨後天空的澄凈!
其實,你我的青春都一樣,只是你我選擇了不一樣的方式停靠,有的青春在陽光下綻放,而有的青春卻選擇在角落裡盛開。你我的青春不需要任何祭奠。也請別把人生都當作地獄。也不要虛度青春,虛度青春不是青春把我們遺忘,而是你我將它看得過於廉價。
吃苦方能思甜
成功之花,人們往往驚羨它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它的芽兒卻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滿了犧牲的血雨。
——題記
東漢時期,有為著名的z治家孫敬,年輕時勤奮好學,從早到晚讀書,廢寢忘食。讀書時間久了,疲倦得只打瞌睡。因為怕影響自己學習,他將自己的頭發綁到房樑上,打瞌睡時頭一低,便會扯痛頭發,清醒後繼續學習。這便是孫敬懸梁的故事。
如今在許多人看來,都會感到荒謬。的確,他這種方法是不該效仿的。然而,從側面看,他這種肯吃苦,勤奮學習的精神難道無法觸動我們,使我們陷入沉思嗎?
如果有人說吃苦會摧殘人的心志,那我要說它也能磨煉人的意志。我們在城市裡長大,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一切似乎都十分美好。然而當苦難降臨時,我們便會感到無助,變得不堪一擊。武漢市一位年僅19歲的姑娘何伶俐,因「考後感到一點信心也沒有」,雖考分超過高校錄取線7分,卻在成績單發下的前一天服安眠葯自盡。這何嘗不是慘痛的教訓?
我曾因好奇心而誤入一片森林,尋找我所謂的刺激與冒險。一切並不都是那麼容易,我迷失了方向,而且筋疲力盡,飢餓難耐。夜幕悄悄降臨,皎潔的月光消除了我心中的些許恐懼。我開始懷念餐桌上的飯菜,懷念舒適的床。原來我們眼中的理所當然,在這一刻顯得那麼重要與遙不可及,眼前的一切顯得蒼白無力。終於在隔天一早,我走出了這篇彷彿充滿危險的沼澤地一般的森林,踏上了回家之路。我並不憎恨它,它讓我明白了吃苦可以磨煉自己,也可以對擁有的一切心存感激。
吃苦可以是一種態度,它讓我們在面對困難時,多了一份克服的從容,少了一份退縮的恐懼。
吃苦可以是一種資本,假如你經受了風雨的摧殘,便不會顯得不堪一擊。吃苦讓人的生命里更加強健。
吃苦可以是一種享受,並不是苦中作樂,而是在這物質日益充裕的生活中,我們不會因此茫然。吃苦可以使我們更清醒地面對一切!
懷念過去,或許就意味著現在的生活不如意。
才會不住地懷念過去。
一個人的時候會懷念。
難道在被人群簇擁的時候就不會在不經意間想起那些灰色、藍色或是金黃色的過往么?
其實懷念沒什麼不好。偶爾被一種熟悉的感覺包圍也不錯。
但不要忘記:我們還要活下去。明天更重要。
給自己喝彩
每個人來到世上,都希望演繹出輝煌的成就和個性的自我,希望自己能得到別人的認可和掌聲,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神采飛揚在燈光閃爍的舞台上。作為平凡的個體,大多數人只能在舞台後呢喃自己的獨白,沒有人關注,沒有人在意,沒有人給予簇擁的鮮花和熱烈的掌聲。面對此景,有些人往往感嘆自己的平庸,妒羨別人的優秀。其實,何必?鮮花誠然美麗,掌聲固然醉人,但它只能肯定某些人的成就,無法否定多數人價值。只要真正生活,活出一個真實的自我。那麼,即使所有的人都把目光投向別處,你還擁有最後一個觀眾,你還可以為自己喝彩。
也許你是一隻失敗的,一面世就遭冷遇的瓷器,沒有凝脂樣的釉色,沒有龍鳳呈祥的花紋;可當你摒棄雜質,則泥胚變為瓷器的時候,你的生命已在烈火中變得灼人而美麗,你應為此而欣慰。
也許你是一塊矗立於山中終生承受日曬雨淋的頑石。醜陋不堪並且平凡無奇,在滄海桑田的變遷中,被人恆久地遺忘在亂石蒿草之間;可你同樣應該自豪,因為你畢竟仰視天宇傲對霜雪,站成了屬於你自己的獨立的姿態,不隨意倒下也不黯然消失,便是你內在的價值。
也許你只是一朵日益凋零的小花,只是一片被秋風撩起的落葉,只是一張被人不經意揉皺了白紙,只是一片悠悠的雲彩,只是一陣無形無影的清風……或者只是任何人眼中匆匆的一瞥和嘴角邊輕輕地一聲嘆惋;但你仍可以為你曾經有過的存在而自慰,你仍然可以為自己喝彩。
為自己喝彩,不必有半點的矜持和驕傲,完全可以大大方方,瀟瀟灑灑,只要你相信自己。
為自己喝彩,不是自我陶醉,不是故弄玄虛,不是阿Q主義,而是一種超脫高昂的人生境界。
為自己喝彩,不要在意別人的目光。要記住,自己是自我生命最著意的欣賞者。
如果說為別人喝彩標志了一種美,那麼為自己喝彩則恰恰標志了一種貴。
人生天地間,紅塵中有那麼多祥和的美景。姑蘇城外古巷中撐起的一柄柄紅油紙傘; 遠方古剎中暮鼓晨鍾……或柔漫雋永,或淡泊寧靜,是那樣的空靈和深邃,而這只是人生路邊的探影,人生路都是那樣坎坷迷途。從呱呱墜地,便開始一路風雨、一路艱辛地走著,風雨總是時刻考驗著你,有時它將你五彩繽紛的夢撞碎;有時它將你的慘淡經營當作泡影放飛,有時路途中僅下一行苦雨,一縷寒風,但它是公平的,無論對誰,至少它都給留下一滴水,一枝葉,一彎素月,給人留下了似曾久遠卻又實實在在的絲絲倦意,難以觸懷卻又潮潤眼眸的份份感念,在水深火熱與麗日陽春之間,在萬劫不復與矢志不渝之間。
為自己喝彩吧!
靜靜地梳理夢想,錚錚地鼓起勇氣,去完成你的使命,你的光榮,你的答卷。笑對滄桑,看雲卷雲舒;去留無意,觀庭前花開花落。隱逸南山,應是人生玄機與亦得亦失的疏然頓悟;卧心嘗膽,應是用心致力與周心智力的再次凝聚。為自己喝彩,人生的旅途中終有一盞明燈指引著你走過水深火熱,泥濘沼澤,走進繁花似錦,麗日陽春。
B. [描寫唯美風景意境的語錄] 唯美風景圖片意境簡約
人們常說,世間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去發現美的眼睛。大自然的美,是無窮無盡的,其優美的風景,就足夠讓我們嘖嘖稱奇。你有被美麗的風景震撼過嗎?以下是我為你精心整理的描寫唯美風景意境的語錄,希望你喜歡。
描寫唯美風景意境的語錄
1) 冬,純潔美麗。它化做雪花,用自己潔白的生軀覆蓋在大地上。此時,一切都是銀裝素裹,一副冰清玉潔的模樣。光禿禿的樹枝上綴滿了朵朵潔白的“梨花”,風一吹,花兒紛紛飄落,好似一隻只銀白色的蝴蝶在空中偏偏起舞。“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句詩不正是贊美冬天的嗎?
2) 下雪的時候,一片片雪花從天上落下來,一會兒,山頭白了,房子白了,窗外的一切都白了。雪花落在我們的手心上,正想看清楚它是什麼形狀,他它卻化成了一滴水,真是“潔白無瑕,晶瑩剔透”。
3) 冬天是威嚴的冷酷無情的。然而梅花就開在冬天它對冬天彷彿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你看它迎著風雪開放而且開得那麼美那麼艷。你一定看到了吧那凌霜傲雪的鐵骨那疏影橫斜的勁枝那噴吐幽香的花蕊是多麼令人欽佩多麼使人心醉啊梅花的美不正是冬天賦予的嗎!
4) 流過竹樓間小河靜靜流淌,拍打著竹樓千古的幽夢。寨子里一片靜謐,竹林深處跡薯兆,傣家少女挑水走過,長長的筒裙,隨著阿娜的身軀一起擺動。傣家少女是水做的妖姬,水是傣家的靈魂。竹樓有水相伴,泉音叮咚,增添了一種悠閑,一種淡雅,一種從容,何況這里的水,還有竹樓相伴。自然和諧,古樸而清麗的竹樓,傳承著水的溫柔,春的永恆!
5) 夏天的夜晚,星星閃爍著亮晶晶的光芒,一點,兩點……閃爍不定,就像一隻只淘氣幼稚,然而又充滿智慧的眼睛。它們彷彿看到了我們,便和我們玩手裂兒起了“藏貓貓”。它們那靈巧的身軀,東躲西-藏,時隱時現,弄得我們眼花繚亂。忽然,一顆流星飛來,吸引著我們的姿租目光,一眨眼的工夫,它又從我們的目光底下隱遁了。
6) 下午四點左右,太陽就毫不吝惜地射放出它燦爛的光芒,給街上的行人,路邊的樹木樓房都鍍上了一層刮不掉的黃金,還給我們帶來一種溫暖的感覺。風,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的臉,暖暖的,舒服極了。而雲就像一塊塊融化的牛奶糖粘在天空上。
7) 冬―位可敬的嚴師。它像保溫瓶一樣,外冷心暖,默默地給了生命嚴峻的考驗篩選淘汰,練就了多少不畏艱險的強者。
8) 早晨,深深呼吸滿山滿谷帶霜的新鮮空氣,感到精神抖擻,渾身是力量,彷彿一夜的功夫自己變成了一個能夠上山擒虎入水捉蛟的出色獵手。
9) 抬頭仰望,但見陡峭的崖壁,形態各異,千變萬化,有的似城垣,有的似門闕,有的似人物造型,有的似動物形狀,橫看側看,妙趣橫生,觀之,嘆之,不由得令人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力,竟能塑造出如此奇妙的形貌來。
10) 走在成都的大街上,每個人都似曾相識,每一個微笑似乎都含有深意。一個眼神,一次不經意地回首,都會使記憶的閘門洶涌打開,往事滔滔瀉落。
唯美風景意境的語錄
1) 靜的孩子在沉睡的甜蜜的夢香,天空中飄著朵朵白去,海鷗唱著清脆的大海的歌,這真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沖向海灘,飛濺起潔白無暇,晶瑩剔透的浪花。
2) 在清漪河的北頭,有一座橡膠壩。橡膠壩的北面是上游,南面是下游。河水從上游慢慢往下游流淌。在經過橡膠壩的時候,河水像瀑布一樣流向下游,濺起了朵朵白色的浪花。從遠處看,河面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就像一條長長的銀蛇。
3) 冬天到了,寒流也來了,鵝毛般的大雪漫天飛舞,整個世界穿上了白色的外衣。
4) 淡淡的月光,靜靜的泄在大地上,照亮了奔騰不息的流水,點燃了明天朝陽的火苗。月光輕輕撫摸著大地上的一切事物,使萬物生靈都進入了夢香。放眼望去,月亮不再擔心人們看見她臉上滄桑的皺紋。放下了雙手,放射出貯蓄已久的光亮,為夜行的人們照亮前進的路,為未來的天空除去最後一絲污漬,盡情展示她的魅力與輝煌。
5) 小河裡的水清澈見底,幾個小朋友在高興的打水仗,渾身都濕了也無所謂,河內的小魚游來游去,一點也不怕河邊玩耍的孩子們,遠處還有幾個大人靜靜的坐著在釣魚。
6) 一道彩虹橫跨空中,像一座七彩橋,雲朵慢慢悠悠的飄著,太陽撥開了潔白的屏障,一下子蹦了出來,溫暖的陽光照耀著大地。鳥兒撣撣羽毛上的水珠,在半空中飛翔,或是飛到電線上歌唱,就像五線譜中的音符,歌聲清脆而又婉轉,十分優美動聽。草葉上匯聚著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珍珠,反射著陽光,閃亮奪目,當它落下時,發出“滴答——滴答”的聲音,像是在演奏一首節奏歡快的樂曲。甲蟲音樂家從洞穴中昂首闊步走了出來,准備舉行一場音樂會,他站在舞台中央引吭高歌,
7) 雨似停未停,一絲絲地,飄落在世間,在周圍的青山中,彷彿這細細的雨絲也是綠的,從蒼穹中軟軟地灑下,林子的泥土夾雜著清新的氣味,草葉慢慢地探頭,在樹根,在灌木叢,在你的腳下,安靜地蔓延著不為人知的淺綠,像淡淡的水粉。
8) 獅子林是元代園林風格的代表,以假山石聞名。假山石的特點是石峰玲瓏透瘦,多且好,最高的當然是“獅子峰”了,它為諸峰之霸,合乎“透”“漏”“瘦”三大要求。這奇特的技藝,簡直讓人無法想像,其中所體現出來的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實在驚人。
9) 這里的建築,也像這些年的氣溫,一年比一年建的高了,然後仰望天空的時候,我就覺的天空也變的好小好小。我記的郭敬明在《夏至未至》里的一句話:一個人如果站在望不到地平線的大地上,那麼他就會覺得人潮洶涌卻沒有朋友,於是就會分外地感到孤單。
10) 這漫天飛舞的雪花,似羽毛如玉屑,輕輕灑落,它們在天空中翩翩起舞,象煙霧一樣輕靈,如柳絮一樣輕軟,它們那麼純潔,純潔得晶瑩透亮;它們那麼輕盈,輕盈得悄無聲息。每一片雪花就象一段悠揚清新的音樂,似一首輕快和諧的詩歌。
11) 最喜歡冬天晴好的早晨,我從槐中路進到公園南門時,東方才顯出魚肚白,殘月斜掛在西南邊翹楞楞的樹梢上,不甚明快,沒精打採的,像是酣睡,又像是羞澀,有時又像是哪個頑皮的孩子玩紙船,任由那張薄紙浸泡在水裡鋪展開來,一直泡到晶瑩剔透,沒了那紙的精魂。
12) 黃黃的松針鋪滿白亮的沙地。好像人的頭發,隨著歲月之風的吹拂,慢慢地飄落,留下幽幽的愁顏。一點點的,我用耙子收集起來,裝入心中的柴簍。等歲月紅塵的寒冬來臨,拿出來,用性情之火點燃,為枯寂寒冷的日子,燃起一點溫暖的亮火。
13) 過了一會,天變亮了,南邊的雲層顯出白色、灰色、紅色的層次。天空也由湛藍過渡到淡藍,然後和紅色雲彩融合,淡淡的幾縷烏雲如紗一樣籠罩著天空。一下子,東邊的紅色像是擠破了雲層,由空中放射出一道道紅光,照向大地,那紅色並不刺眼,也沒有先前的紅了。西邊的天空也變得明亮,雲層變成了白色,月亮不知道什麼時候也不見了。
14) 最誘人的是奶奶家的荷塘,荷塘里長了荷葉、荷花和蓮藕,這些花有的開了,有的沒開,有的含苞待放,花的顏色是粉紅的,它們真好看啊!荷葉的顏色是綠色的,葉子很大,荷莖有的彎,有的直它們高高的伸出水面,風一吹,荷葉會像陀螺一樣轉起來,象在跳舞,蜜蜂和蝴蝶也來參加荷花和荷葉的舞會,美麗極了!
15) 樹林里,自然也少不了一層水霧籠罩著。雨落在樹葉上,滴到樹下,使樹林里的空氣更清新。有的水珠順著樹干一直流到樹根,把樹弄得像剛從水裡出來的一樣,全身濕透。雨滴滴落在林間的小路上,使松林間的沙路上一點泥土都沒有。走在路上,偶爾幾根粗壯的樹根鑽出了泥土,橫攔在路上,雨滴在上面,使它變得很滑很滑,若此時站在上面就很難站穩。不時有雨滴掉到我頭上,頓時感到格外清涼。
16) 金黃的麥子熟了,沉甸甸的麥穗兒把麥稈的腰都壓彎了,不過,這麥稈還是保持著“禮貌”這一點,你瞧,它們正在向你“鞠躬問好”呢!那彬彬有禮的樣子,一看就能知道:原來麥子也懂得“禮貌”一詞。
17) 黃昏,夕陽已它最後的余暉,創造了永恆的美,留在遠路歸來的人們記憶里,形成永遠的美回憶。
18) 坐落於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它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佔地面積余畝,是格局典雅、建築古樸、庭園幽美的文化古跡名勝,也是杜甫行蹤足跡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館藏最豐富、最為引人注目的地方。年國務院公布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 我光著腳丫子,捲起褲管,貓著腰,在海邊尋找著貝殼的足跡,可半天也不見貝殼的影子,我想最好來個海浪,把海里的寶貝都給領來,供我挑選,沒想到,大海竟然看穿了我的心思,猛的打上來一個海浪,我細心的搜索著,生怕露了一個貝殼,可終究沒看到貝殼的影子,我還是決定放棄了。
20) 一個隆起的土堆映入眼簾,前面赫然而立著一通石碑,上面刻著朱紅色的幾個大字“誇父陵”。陵上樹木成林,蓊蓊鬱郁,蒼翠一片,在莊重、肅穆之中還透著幾分神秘,那樹林的綠濃濃的,似乎要流淌出來了。
描寫唯美風景意境的語錄集錦
1) 周圍起起伏伏的山巒披著綠的清新。向下看去,一層層錯落有致的梯田一片片綠色,深綠和翠綠交錯著。我感嘆到:“啊!真美呀!”在山谷的底部,一條條小溪縱橫交錯著。“叮咚,叮咚。”傳來清脆的流水聲。遠處,連綿起伏的山脈像被蒙上了一層銀沙,宛如仙境一般。頓時,爬山的疲憊早已被我忘得一干二凈,看著故鄉的美景,陶醉其中。
2) 我喜歡/習慣向窗外看,記錄各地沿途的風景,欣賞著/重現著各地的美食,有時候在想,成都的山水,怎麼都帶著秀氣和靈性,盆地的地形,大巴秦嶺的阻隔,冷風吹不透,烈日照不幹,受著天然的庇護,天府如此宜人。
3) 春天的太陽,新生的綠草,含苞待放的桃樹,發芽的楊柳,報春的燕子,北飛的鴻雁,消融的堅冰等等,總之,大自然的一切似乎都在復活蘇醒。早春季節,冬天的嚴寒漸漸開始退出,太陽的暖流融化了岩石上的冰層,滴下第一個粗大晶瑩的水珠,宣告了春天的到來。
4) 秋天雖不像春天那樣嬌嫩;不像夏天那樣迷人;不像冬天那樣冷峻。但它卻有著自己一番別樣的精彩。秋天剛剛到來,大地卻早有了秋意,逼眼的青色有些泛黃,奪目的綠光有些消退。直到深秋,金黃的麥浪翻滾,整個大地彷彿都是耀眼的黃,奪目的黃,光輝的黃。站在一片朦朧的金黃中,輕輕閉上眼睛,聆聽秋天的旋律,它是那樣婉轉動聽,不禁使人陶醉其中。
5) 早上起來,客廳窗戶的玻璃上長滿了美麗的冰霄花,像成排的雪松,迎風傲雪,巍然屹立;像美麗的孔雀開屏時張開的尾巴,栩栩如生;像一片片春天陽光下茁壯成長的小草;又像一隻只可愛的小松鼠在石頭上歡快的跳躍……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一雙看不見的手,在悄無聲息中創造出了美麗而神奇的奇觀。我忘記了寒冷,像在吃一種美味的食品一樣,貪婪地觀賞著。
6) 漫步在廣場上,心猶如萌芽般膨脹了起來;融融春色之中,到處是柳樹桃花的倩影。滿天飛舞的小鳥,各式各樣的風箏都在湛藍的天空翱翔。無數的孩子手擎細細的線,拽著風箏在地上快樂的奔跑:風箏是四月之子,是春天之子,所以才會快樂的翱翔於藍色之空。四月是風箏的節日;四月是藍天的繽紛;四月是孩子的自由:四月也是春天的賀禮,是春天最美的一份禮物,春天總算來啦!
7) 在爽朗的清晨,坐上一條小遊船,慢慢劃進這個仙境當中。欣賞著美景,你會感到頓時眼明清亮的感覺。即使此時,你有一些不愉快的心情,也頓時煙消雲散。也許太湖真的是聖母無意丟落的一顆明珠,總是讓人變得寧靜、變得平和。在你遊船的過程中,不時地有幾條活蹦亂跳的的小魚兒跳出水面,親切地與你打招呼,讓你別有一番感受。紅旗映綠波,春風湖面吹。好比水是豐收酒,湖是碧玉杯。
8) 自然世界此刻是如此的美麗:到處放射著明媚的陽光,到處炫耀著五顏的色彩,到處飛揚著悅耳的鳥叫蟲鳴,到處飄盪著令人陶醉的香氣。這是綠的世界花的海洋。
9) 故鄉的秋天是個美麗的季節。秋高氣爽,陽光燦爛。站在山坡上,抬頭仰望,是湛藍湛藍的天空;環顧四周,是峻俏秀氣的西山;俯瞰腳下,是一望無垠的太湖,真是令人視野開闊,心曠神怡。山坡上的草,已經枯萎變黃,好似給山穿上一件金黃色外罩;紅葉此時最為茂盛,它充滿著激情和活力,火紅火紅的,好像要燃燒起來,真可謂錦上添花;彎曲的小路旁盛開著點點金色的傲霜秋菊,更為山增添了勃勃生機。。
10) 我坐在窗前望著外邊,天地間像掛著無比寬大的珠簾,什麼都看不清了。雨落在地面上,濺起一朵朵水花,好看極了。雨水順著房檐流下來,剛開始像斷了線的珍珠,漸漸地連成一條線。地上的水愈來愈多,匯成一條條小溪。
11) 有時,太湖像一頭脾氣暴躁的野獸,看那湖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大風吹動著浪陣,洶涌迸散,不斷奏出那部巨湖樂神秘的和弦。漫天的浪花,前仆後繼地開在那巨石上,炸裂成無悔的壯麗,然後重聚成藍色的花苞。
12) 雨靜悄悄地下著,只有一點細細的淅瀝瀝的聲音。桔紅色的房屋,像披著鮮艷的袈裟的老僧,垂頭合目,受著雨底洗禮。那潮濕的紅磚,發出有刺激性的豬血的顏色和牆下綠油油的桂葉成為強烈的對照。灰色的癩蛤-蟆,在濕爛發霉的泥地里跳躍著;在秋雨的沉悶的網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滿愉快的生氣的東西。它背上灰黃斑駁的花紋,跟沉悶的天空遙遙相應,造成和-諧的色調。它噗通噗通地跳著,從草窠里,跳到泥里,濺出深綠的水花。
13) 雪,蓋滿了屋頂,馬路,壓斷了樹枝,隱沒了種種物體的外表,阻塞了道路與交通,漫天飛舞的雪片,使天地溶成了白色的一體。
14) 頭一看,水裡已經有一個晃動的圓盤;抬頭一望,一輪明月已經掛在了天空。我和爸爸、媽媽講著,唱著,慶祝這美好的中秋、國慶節。綵船上的遊客叫著,跳著,與岸邊的遊客遙相呼應。遠處的天空上燃放著一束束的禮花,真是“江面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正當人們歡呼時,月亮姐姐彷彿有些害羞了,她臉蛋兒藏進了青黑色的薄紗中了,隨著江面陣陣微風,一會兒遮住眼兒露出嘴兒,一會兒遮住臉兒露出小鼻兒,彷彿是一位少女,想要與人間共享歡樂,又十分不好意思被人們久久地凝望似的,真有趣。
15) 在明亮的月光下,有幾座連綿起伏的山丘,有的像幾把利劍直插天空。山裡,傳來了布穀鳥的叫聲,清脆悅耳,優美動聽!
16) 黛色的屋檐,青黑的磚瓦,早已留下的青苔,小巷中美麗的女子顧盼生光、雙目流轉,一切都在訴說著那古老的傳說。雲南,該是個不能輕易觸碰的地方。
17) 仰望天湖山,只見那嵯峨黛綠的群山,滿山蓊鬱蔭翳的樹木與湛藍遼闊的天空,縹緲的幾縷雲恰好構成了一幅雅趣盎然的淡墨山水畫。
18) 天氣陰沉,滿天是厚厚的低低的灰黃色的濁雲。東北風嗚嗚地吼叫,肆虐地在曠野地奔跑,它彷彿握著銳利的刀劍,能刺穿嚴嚴實實的皮襖,更別說那暴露在外面的臉皮,被它劃了一刀又一刀,疼痛難熬。我愛白雪,我愛雪景,我更愛冬天。冬天是心靈的年輪。冬天,雖然十分寒冷,但是它有著無可比擬的溫馨和希望。
19) 我走進了秋天的樹林。啊!地上落滿了樹葉,有紅的、黃的、綠的……五彩繽紛,美麗極了。一陣風吹來,樹上又落下了幾片樹葉。瞧,有的像小花蝴蝶,扭動著美麗的翅膀翩翩起舞。有的像一隻只黃鶯,展翅飛翔。還有的像舞蹈演員那樣,輕盈得旋轉、旋轉的……樹葉紛紛落在地上,給大地披上了厚厚的“棉衣”。腳踩在枯葉上,發出“吱吱”的響聲,奏響了深秋的“交響樂”。
20) 夏天是傍晚最好。夕陽輝煌地照著,湖水輕輕地流著。同時太陽把她那美麗的赤紅色,換成了迷人的橙紅色,雲彩像是被火燒著了似的。太陽升起後,草叢中便發出了各種各樣的蟲類的歌聲,這是很有意思的。
21) 風,那麼輕柔,帶動著小樹、小草一起翩翩起舞,當一陣清風飄來,如同母親的手輕輕撫摸自己的臉龐,我喜歡那種感覺,帶有絲絲涼意,讓人心曠神怡。享受生活,不一定要有山珍海味、菱羅綢緞為伴,大自然便是上帝所賜予人類最為珍貴的。
22) 到了壩上草原,眼前就是一望無際的綠色,就像一片綠色的海洋。近處,成群的牛羊安閑地吃著青草,幾匹駿馬在大草原是飛奔而過;遠處青山在藍天的襯托下顯得更綠了,草原不但動物多,山多而且景色也非常美麗。
23) 秋天,河岸兩邊的花和樹上的葉子都凋謝了。樹上結了許多果子,有紅通通的蘋果,黃澄澄的梨,火紅的柿子。在秋雨的洗禮下,果實變得格外誘人。
24) 閑聽那雨打芭蕉的空靈;聽那雨打芭蕉的古樸;聽那雨打芭蕉的呢喃,細細品味,心魂俱靜。閑看那雨打芭蕉,如煙的雨,纏繞著芭蕉,滿眼都是嬌艷的綠,彷彿要像雨珠般滴下。閑品那雨打芭蕉,泥土的清香伴著芭蕉青澀的芬芳,一股無法抗拒的能深入人心的古樸清香撲面而來,讓我情不自禁地沉醉其中,令人魂牽夢縈。
25) 天空上的每一顆星星都是一個小孩子,它們在寧靜的夜晚上空嬉戲,與月亮做游戲。它們每個人都懷揣著一個夢想。雖然,有時候,會遇到狂風,會遇到暴雨,會遇到烏雲,還會遇到閃電。可是,不管怎樣它們心中那個小小而平凡的夢想永遠不會變:那就是,看到了太陽,看到明亮的世界。它們雖然習慣了黑夜,但白天對它們有著更大的吸引力。它們都盡力讓自己不在白天來臨時睡著,而堅持到最後的總是“啟明星”,可是它也只是看到了初陽散發出的那微微的紅紅的淡光。畢竟它還是睡著了……
26) 當大地剛從薄明的晨嫩中蘇醒過來的時候,在肅穆的清涼的果樹園子里,便飄盪著清朗的笑聲。
27) 溪水邊上,雜生著許多不知名的小草,我認識了一種可以使用的野菜----水芹菜,亭亭玉立在水中,姿態妙曼,周圍一些野花兒點綴其間。
28) 黯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解放後,黨領導人民建起了萬里黃河第一壩,歷史掀開嶄新的一頁。雄偉的大壩橫空截斷河水,大壩兩邊出現兩種景觀,壩內是“高峽出平湖”,水面平靜猶如鏡子,彷彿是一位嫻靜、賢淑的女子;壩外則又是一個景觀,河水急速奔騰而下,猶如粗狂不羈的漢子一般,兩種景觀完美地統一在大壩兩側,豈不奇哉!
29) 松樹蒼翠地站在白皚皚的雪地里,隨著凜冽的西北風,搖晃著身子,發出尖厲刺耳的呼嘯,像是有意在蔑視冬天。
30) 一到冬天,大地更顯得全無一點生機了:群山蕭索,百樹凋零,不見鳥飛,不聞獸叫,乍看去,就像低垂的雲幕前面,凝固著一幅死氣沉沉的圖畫。
C. 什麼是空靈的圖片
靈活而無法捉摸,給人以一種清新的感覺。
這樣的圖片可以被稱作空靈的圖片。
空靈是種意境,
美學家宗白華認為,空靈,是指意境包含的那個「靈的空間」。
這個空間,是畫家靈想之所獨辟的有靈氣往來其間的有機的審美心理場。這是中國人宇宙意識和生命情調的詩化,表現在意境里,便是一種空靈之美。
空靈作為「靈的空間」來理解,它是立體的、無邊的,也就是莊子所描寫的那種「無極之境」。這個空間也有它的深度、廣度和高度,所以能在意境中以壯闊幽深的空間呈現出一種高超瑩潔的宇宙意識和生命情調的作品,方為空靈,方為至美。
從隋代畫家展子虔的《游春圖》、北宋畫家范寬的《溪山行旅圖》,到清代畫家石濤的《山水清音》,每一件經典佳構都體現著創造者心與自然的交流與碰撞。作品的藝術張力超越了時間,超越了空間,畫家所展示的是博大的胸襟,瑩潔的靈魂,無盡的遐想,留給欣賞者的是一個清新空靈的世界。
D. 禪意茶道人物意境圖片欣賞(2)
禪意茶道的理念 1.天人合一
中國茶道吸收了儒、道思想精華。道家的學說則為茶人的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 ”的哲學思想,樹立了茶道的靈魂。同時,還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樸素,崇尚真的美學理念和重生、貴生、養生的思想。
2.道法自然
中國茶道強調“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質、行為、精神三個層次。中國茶道認為:“茶是南方之嘉木”,是大自然恩賜的“珍木靈芽”。中國茶道講究在茶事活動中,一切要以自然為美,以朴實為美,動則行雲流水,靜如山嶽磐石,笑則如春花自開,言則如山泉吟訴,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都應發自自然,任由心性,絕無造作。
3.尊人貴生
中國茶道中,尊人的思想在表現形式上常見於對茶具的命名以及對茶的認識上。茶人們習慣於把有托盤的蓋杯稱為“三才杯”。杯托 為“地”,杯蓋為“天”,杯子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連杯子、托盤、杯蓋一同端起來品茗,這種拿杯手法稱為“三才合一”。貴生是指注重茶的保健養生以及怡情養性的功能。
4.坐忘
“坐忘”是道家為了要在茶道達到“至虛極,守靜篤”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靜法門。受老子思想的影響,中國茶道把“靜”視為“四諦”之一。如何使自己在品茗時心境達到“一私不留、一塵不染,一妄不存”的空靈境界呢?道家也為茶道提供了入靜的法門,這稱之為“坐忘”, 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聰明。
5.無幾
道家所說的"無己"就是茶道中追求的"無我"。無我,並非是從肉體上消滅自我,而是從精神上泯滅物我的對立,達到契合自然、心納萬物。“無我”是中國茶道對心境的最高追求。
禪與茶道的歷史
西漢公元前52年,吳理真在四川蒙頂山種下七株茶樹開創了世界上人工 種植 茶葉的先河,吳理真因此被敬為茶祖。公元前4年,佛教傳入中國後,吳理真在蒙頂山脫發修行,亦佛亦茶,首創“佛茶一家”,被尊稱為甘露禪師。唐代人封演在《封氏見聞錄》中記錄北宗禪習茶的情景“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 飲茶 。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
唐人陸羽被世人尊稱為茶聖,寺院出身,三歲時就[4]被禪師收養,從小練得一手採制、煮茶的高超技藝。他撰寫的《茶經》記述了茶的歷史、種植、加工以及茶具、品茶習俗等。
唐代南禪宗系統禪僧也注重飲茶。唐末五代,河北趙州禪師以“吃茶去”的機鋒接引弟子。據《景德傳燈錄》卷十記載,趙州問新到僧:“曾到此間么?”僧答:“曾到”。趙州曰:“吃茶去。”又問僧,僧答:“不曾到”。趙州曰:“吃茶去”。這就是禪宗歷史上著名的“趙州吃茶去”公案。
宋代著名禪師圓悟克勤,在湖南夾山著就禪宗第一書《碧岩錄》並悟出禪茶一味之道。曾手書“茶禪一味”四字,將其饋贈參學的日本弟子榮西。至今圓悟手書原跡仍被 收藏 在日本奈良大德寺,日本茶道因此也有“茶禪一味”的說法。唐宋禪寺中專門設有“茶寮”,以供僧人吃茶;在諸寮舍司煎點茶的設有專門的職位,稱為“茶頭”。叢林規則要求每日在佛前、祖前、靈前供茶;新住持晉山,也有點茶、點湯儀式;甚至還有專門以茶湯開筵的,美名其曰“茶湯會”。
日本禪寺的庭院也有“茶亭”、“茶寮 ”茶亭建築雅緻,環境清幽,是我國禪寺“茶堂”“茶寮”在日本的發展。可以說中國品茶之風始於寺院,盛行於寺院,唐宋之後,品茶之風更盛。然後普及到文人、士大夫、皇宮貴族,直至廣泛的社會大眾。
禪與茶道的關系
相傳神農嘗百草,即知茶有解毒葯效。史傳記載,東晉僧人,已於廬山植茶,敦煌行人,以飲茶蘇(將茶與姜、桂、桔、棗等香料一起煮成茶湯)助修。隨著華夏文明之發展,演至唐代,而茶 文化 興起。制茶法由唐餅茶、宋團茶、明葉茶、至清工夫茶;飲茶法從唐煮茶、宋點茶、明泡茶、而清沏茶。茶由葯用而飲用、而藝用、而禪用;由上層社會“雅玩”入俗為民間“柴米油鹽醬醋茶”開門七事。
茶滲透於文化生活而產生茶具、茶廠、茶行、茶室、茶館、茶經、茶書、茶詩、茶畫、茶歌以至茶道,不一而足。以茶待客,以茶會友,以茶定親,以茶饋禮,以茶貿易,民情風俗,均與茶不可分離。茶文化為中國 傳統文化 的重要組成部分。
釋迦牟尼佛拈花示眾,迦葉微笑,遂有以心傳心之教外別傳,南北朝時由達摩傳來中國。 傳說 達摩少林面壁,揭眼皮墮地而成茶樹,其事近誕,而其所寓禪茶不離生活之旨,則有甚深意義。嗣後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禪僧以茶當飯,資養清修,以茶饗客,廣結善緣,漸修頓悟,明心見性,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禪宗,演至唐代,而禪文化興起。禪滲透於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於語言歷史而有禪話、禪史、語錄、燈錄;於文學藝術而有禪文、禪詩、禪樂、禪畫;於建築工藝而有禪寺、禪塔、禪室、禪具;於學術思想而有禪理、禪學、禪道、禪風。禪是中國佛教的特質之一,禪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茶一禪,兩種文化,有同有別,非一非異。一物一心,兩種法數,有相無相,不即不離。茶文化與禪文化同興於唐,其使茶由飲而藝而道,融茶禪一味者,則始自唐代禪僧撫養、禪寺成長之茶聖陸羽。其所著《茶經》,開演一代茶藝新風。佛教禪寺多在高山叢林,得天獨厚,雲里霧里,極宜茶樹生長。農禪並重為佛教優良傳統。禪僧務農,大都植樹造林,種地栽茶。制茶飲茶,相沿成習。許多名茶,最初皆出於禪僧之手。如佛茶、鐵觀音,即禪僧所命名。其於茶之種植、采擷、焙制、煎泡、品酌之法,多有創造。中國佛教不僅開創了自身特有的禪文化,而且成熟了中國本有的茶文化,且使茶禪融為一體而成為中國的茶禪文化。茶不僅為助修之資、養生之術,而且成為悟禪之機,顯道表法之具。蓋水為天下至清之物,茶為水中至清之味,其“本色滋味”,與禪家之淡泊自然、遠離執著之“平常心境”相契相符。一啜一飲,甘露潤心,一酬一和,心心相印。茶禪文化之潛移默化,其增益於世道人心者多矣。
中國茶禪文化傳入日本,於是而有日本之“茶道”;傳入英國,於是而有倫敦“午後茶”;傳至歐美,竟有所謂“基督禪”者。茶禪文化影響世界文明,實深廣遠。茶禪是文化之縮影,“一沙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可見各國不同文化之內涵與時代精神。茶禪又是文化之泉源,儒家以茶規范儀禮道德;佛家以茶思惟悟道;藝術家以茶書畫詩文;評鑒家以茶審美鑒賞。茶使人類精湛思想與完美藝術得以萌發創造。茶禪文化可以興、觀、群、怨,小至怡情養性、應對進退,大至國際往來、文化交流,誠目前改革開放、凈化人心、啟迪智慧之所必需,亦為弘揚民族優秀文化、促進精神文明建設之所當務。
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大德,生前素心淡泊,好茶樂道,觀世界文明發展之趣勢,感祖國茶禪文化之漸替,念我祖本師之慈懷,闡茶禪一味之真諦,爰倡茶禪學會,以期聯絡同道,致力於新中華的精神文明建設,弘揚茶禪文化於新時期,啟迪理想,護持道德,開發文化,綱維紀律,蓋亦為經濟建設中心添磚增瓦、搭橋鋪路之一助。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趙朴老希望廣大“茶人”與有志“茶文化”之士,能將已瀕湮沒的中國茶道,發掘整理,恢復繼承,發揚光大。中國茶禪學會遵循趙朴老的遺願,也正為此而努力。
茶禪文化是一個容量很大、范圍很廣、內容非常豐富的大文化圈。它並不局限於佛教文化,但它的主流確實是中國佛教的茶道。它由禪而興起,繼由禪而成熟,終因禪而成就。它雖然也是一個歷史發展過程,但它的脈絡卻由佛教茶道而一以貫之。
人體有色息心三大要素之分支,生活有飲食、呼吸、睡眠三大活動之需要(儒家謂為食息眠,道家謂為精氣神,佛家謂為色息心,藏密謂為脈氣明點,實質一也),法門即有如來禪、秘密禪、祖師禪三大體系之類別。禪定有種種分類,此種分類,是從色息心上分,色息心三者相互聯系,不可分割,但修持有所側重。如來禪著重息法,斷惑證真,轉識成智;秘密禪著重色法,入我我入,即身成佛;祖師禪著重心法,明心見性,即心成佛。禪定亦因三大法系而展開。茶與佛家這三種禪定都結下不解之緣,賦予了茶禪文化極為豐富的內涵,使世俗間的飲茶活動逐步升華為佛門的茶道。
中國佛教最先推行的禪定大都是四禪八定的如來禪,如來禪是坐禪,講究安般守意的息法息道,與後來祖師禪的參禪、行住坐卧都是禪是不同的。坐禪需要靜慮專注,心一境性,而茶本具的“降火、提神、消食、解毒、不發”等等葯性葯效,其功用正好有助於攝心入定,所以茶與禪修結合,乃極自然而必然之事。坐禪用茶的最早記載,見於《晉書?藝術傳》:僧人單道開坐禪,晝夜不卧,“日服鎮守葯數丸,大如梧子,葯有松蜜薑桂茯苓之氣,時飲茶蘇一二升而已”。僧人坐禪修定,須持“過午不食”之齋戒,蓋由戒生定,由定證慧也。故叢林不作夕食,但許飲茶以助修。唐代茶道,多與佛教食法相關,稱為“吃茶飯”。唐用茶餅,故需煮飲,如煮飯然。叢林謂過午之後飲食為小葯,故茶又謂為茶湯,如葯湯然。所以趙州公案說“吃茶去”。
唐代寺院飲茶助修,逐漸普及,唐封演《封氏聞見錄》載:“開元中,泰山靈岩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舉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從此可見由僧人坐禪飲茶助修以致形成民間轉相仿效的飲茶風俗。而宗門亦將坐禪飲茶列為宗門規式,寫入《百丈清規》。佛教叢林制度,由唐百丈禪師立《百丈清規》而創定。《百丈清規法器章》及“赴茶”、“旦望巡堂茶”、“方丈點行堂茶”等條文中明文規定叢林茶禪及其作法次第。其“請新住持”文中記有“鳴僧堂鍾集眾,三門下釘掛帳設,向里設位,講茶湯禮。……揖坐燒香,揖香歸位,相伴吃茶。……”即於法堂設兩鼓:居東北角者稱“法鼓”,居西北角者稱“茶鼓”。講座說法擂法鼓,集眾飲茶敲茶鼓。“法鼓”,凡住持上堂、小參、普說,入室並擊之,上堂時二通。……茶鼓長擊一通……召集眾僧飲茶。
又每坐禪一炷香後,寺院監值都要供僧眾飲茶,稱“打茶”,多至“行茶四五匝”。茶院中還專設“茶堂”,供寺僧坐而論道,辯說佛理,或招待施主、同參之用;有“茶頭”執事,專事燒水煮茶,獻茶酬賓;專門有“施茶僧”,為行人惠施茶水;寺院所植茶樹,專稱“寺院茶”;上供諸佛菩薩及歷代祖師之茶,稱“奠茶”;寺院一年一度的掛單,依“戒臘”年限的長短,先後奉茶,稱“戒臘茶”;住持或施主請全寺僧眾飲茶稱“普茶”。茶會成為佛事活動內容。凡此種種均來源於坐禪飲茶,目的還是為了幫助禪修,而後相沿成習,潛移默化,成為佛教叢林的法門規式。百丈禪師有:“吃茶、珍重、歇”三訣,唐皎然飲茶詩有“三飲便得道”之語,劉珍亮謂飲茶具“十德”,《五燈會元》載有所謂飯後三碗茶的和尚家風。可見茶在唐代,已為僧伽生活中所不可或缺。以茶敬客,更是寺院常規。自宋至清,舉辦茶宴,已成寺院常規活動。如浙江徑山寺即有近千年的茶宴史。藏傳佛寺,一般都舉行茶會。十九世紀中葉,大喇嘛寺曾舉辦過數千喇嘛參加的法會,有時持續數日之久。由此可見茶不但與顯教,而且與密教;不但與漢傳佛教,而且與藏傳佛教都有密切關系。總之,上說這些都是坐禪飲茶的茶道,也可說是修如來禪的“坐禪”茶道。
就在坐禪飲茶的茶道盛行之時,開元三大士(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從印度來到中國首都長安傳播密教。密教修的是即身成佛的秘密禪,一切修法都可說是供養法。而茶成為最佳供品之一,一開始就與密教修供又結下了不解之緣。大唐歷代皇帝賞賜高僧大德,多用茶供。如金剛智忌辰,舉行千僧供,玄宗賜茶一百一十串(唐代系餅茶,故可用線貫串),以供齋用。大興善寺文殊閣上樑,代宗敕賜千僧飯,賞上樑赤錢二百貫,蒸餅二千顆,胡餅二千枚,茶二百串。
惠果大師於貞元六年(760)入宮,於長生殿為國持念七十餘日,歸時,每人賜絹三十匹,茶二十串。貞元十四年,惠果入內道場,賜絹一匹,茶十串。惠果常以所賜之茶換購丹青原料畫曼荼羅,可見唐代皇帝即以供養茶賜茶為供佛施僧的高級禮遇。法門寺地宮供奉物中,有唐代系列茶具一套,系唐僖宗自用以供佛和大阿贄黎者(僖宗排輩第五,乳名“小五”,茶具墨書有“五”字略號,是最珍貴的皇室茶具,也是世界上現存唯一最古老的茶具。現存法門寺博物館)。日本文獻記載,台密宗祖最澄及永忠和尚,遣唐回國,帶茶種植於比?山麓。永忠和尚獻茶於嵯峨天皇,天皇稱贊並命當地(宇治縣等地)普遍種茶,是為日本最早傳茶之記載。奈良宇治所產之宇治茶,至今還為日本茶道常用之茶。又廣東江門傳說密宗一行大阿贄黎曾在江門白水暫住,日種山茶,夜觀天象(一行為中國大天文學家),進士陳吾道建茶庵寺,並為一行塑像立碑。凡此均可證明茶與密宗的法緣關系。
日本台密六祖智證大師圓珍《行歷抄》記其初至長安面見法全(唐密祖師惠果和尚之法孫),引至“青龍寺西南角凈土院上房,與茶飯吃。”後三日,圓珍“到青龍寺禮拜和尚,入道場,隨喜禮後,便於院中吃茶飯”,由此可見茶與密寺及密宗行人之關系。法門寺地宮八重寶函中有葯師曼荼羅,其葯師像與東密《覺禪鈔》心覺的左手持缽右手持錫杖的唐本葯師像完全一樣,說明地宮也已用茶供養葯師。葯師法為中國早期密法,唐代弘揚最盛。盡管顯密詳略不同,但傳承迄今不絕。葯師法是了生脫死,以葯物為體、以性空為性來認識人生而改造人生現前腳下立地起修之大法。葯師法的本質就是修葯師定。修葯師定,就是教人明於自己色息心之所由具以及如何用此色息心之所具而做頂天立地之人。亦即教人如何在生活中了生死而又在了生死中生活也。葯師定者,秘密禪之禪定也。它融秘密禪修色之要,會如來禪修息之奧,通祖師禪修心之妙,以大食法(消化生理)修色,解決食色問題;以安般法(循環生理)修息,解決呼吸問題;以入寤法(大腦生理)修心,解決睡眠精神問題,實為現前做人做事之生活禪也。用葯師法茶供、茶施、茶會,則是秘密禪茶供之善巧方便之運用。因為茶禪一味,禪密一體。茶作供品,作空性觀,既易悟緣起性空之理,更顯實相不空之法。密教用茶作供,可表如來口、如來味、如來意,這是修密供茶的茶道,也可說是修秘密禪的“密禪”茶道。
由於人身色息心是一個完全的整體,因此如來禪的坐禪、秘密禪的密禪與祖師禪的參禪是相互聯系,從三個不同的層面而逐漸開顯的。所以在坐禪飲茶、密禪供茶、參禪茶味三者既有彼此相聯的共同點,又有先後不同的差別層。修祖師禪的“茶禪”(即茶禪一味)的茶道是到宋朝禪宗發展過程中最後形成的。也就是說,茶由禪興,茶由坐禪飲茶到茶事融入佛事,列進宗門法規,乃至以茶作為密教供品,用以供佛齋僧。法門寺的茶供養、圓珍的“吃茶飯”,甚至趙州三呼的“吃茶去”,以茶作為妙傳心印的載體,茶修禪修一體,茶味禪味一味,茶密禪密一體,這就完成了中國佛教三個層面,色息心三法相即、空假中三諦圓融的中國茶道。也就是坐禪飲茶的茶道、修密供茶的茶道和用茶印心茶禪一味的茶道。飲茶的茶道,主要是飲茶調息,攝心入定,心息相依,安般守意,進而止住自心流注,臻於住息息住,心一境性。供茶的茶道,主要供茶作觀,作空性觀,周遍明了,入本不生際,乃至離邊大中觀,常樂我凈。印心的茶道,主要是味茶凈心,自心現量,遠離四句,甚至念住無念,見本來面目。
“茶禪一味”是由宋朝臨濟宗大師圓悟克勤提出的,他在湖南夾山寺編著的《碧岩集》在禪門影響甚大,被韓國稱為“天下第一奇書”。他手書“茶禪一味”四字真訣,由日本 留學 生輾轉傳至日本高僧一休宗純手中,成為日本代代相傳的國寶。日本臨濟宗榮西禪師遣宋留學回國後,將茶種植於禪寺,並著《吃茶養生記》。之後大應國師又將中國寺院飲茶方式傳至日本。大應之後繼有幾位禪僧至中國習茶道並成為茶師。後大德寺一休和尚將茶道之法傳弟子珠光,乃融日本文化之特色,創出富有東瀛風味的日本茶道,成為日本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後千利休改良而普行於民間,稱為千家流,倡導“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即日本現在的里千家茶道。現在日本茶道已有數流矣。
山上宗二之茶書《山上宗二記》謂“茶道是從禪宗而來的,同時以禪宗為歸依。”澤庵宗彭《茶禪同一味》說:“茶意即禪意,舍禪意即無茶意。不知禪味,亦即不知茶味。”珠光禪師說:“茶道的根本在於清心,這也是禪道的中心。”“一味清凈(清心),法喜禪悅,趙州知此,陸羽未曾至此。人入茶室,外卻人我之相,內蓄柔和之德,至交接相互間,謹兮敬兮,清兮寂兮,卒以天下(心國)太平。”傳說珠光禪師捧茶擬飲,老師一休舉鐵如意一聲斷喝,將其手中茶碗打得粉碎,珠光猛然有省。一休再問禪意若何,珠光答謂“柳綠花紅”,一休印可。珠光專以茶道保任所得,並最終提出“佛法存於茶湯”的見地。千利休也在《南方錄》中寫道:“佛之教即茶之本意。汲水、拾薪、燒水、點茶、供佛、施人、自啜、插花焚香,皆為習佛修行之行為”,而“茶道之秘事在於打碎了山水、草木、茶庵、主客、諸具、法則、規矩的,無一物之念的,無事安心的一片 白露 地。”這一片白露地,就某些茶道已經明顯表露出來的境界,也還只是淺層次的般若境界,還未臻於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境界,還只是“緣起性空”的中觀見,還不是離邊的大中觀見。提高來說,這一片白露地,就是大圓滿的如來藏,就是原始覺性、內在光明、本來面目,就是“如來藏中有如來”的“本始基”,就是法爾清凈的“本不生際”,也就是脫離任何邊執的“常樂我凈”。這就不是世俗諦中“茶即禪,禪即茶”的“茶禪一味”,而是勝義諦中無修無證、非茶非禪、非不茶不禪、不可言詮、不可思議的本際明相的“茶禪”了。入難入之楞伽,住無住之本際,達摩的二入四行,曹溪的一花五葉;祖師西來意,將心與汝安,欲了此中味,請你“吃茶去”。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藝)。道無器不現,器無道不明,所以茶道也不完全離開茶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