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抗日石頭圖片素材
擴展閱讀
花了多少錢的圖片 2024-10-20 03:12:18
快速認證的圖片在哪裡 2024-10-20 03:11:39

抗日石頭圖片素材

發布時間: 2024-10-20 00:06:15

⑴ 抗日戰爭手抄報簡單帶圖片

抗日戰爭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下面是我整理的抗日戰爭手抄報,一起來看看吧!

抗日戰爭手抄報簡單帶圖片

抗日戰爭手抄報素材

我們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學生,在享受著豐足衣食和發達科技時,也漸漸忘記了我們為什麼能過上現今的生活,同時開始逐漸變得自私起來……因此,我要在這里疾呼:不能忘記那些革命先烈揮灑的鮮血與汗水;不能忘記那個時代所具有的精神!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陸游說得好:「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在我大中華受侵略之時,國共兩黨統一協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受屈辱的國人都站起來,抵抗敵人,沖鋒陷陣,形成強大的民族凝聚力。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努力學習知識,以便在將來追夢的路上,為自己的國家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視死如歸,寧死不屈。文天祥說得好:「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與其畏懼平淡地度過一生,不如轟轟烈烈地為祖國獻上自己的一切。我們現在雖處於和平年代,但這種精神仍不可缺,我們現在應該為自己的目標、理想努力拚搏、奮斗,即使獻出生命也不足惜!

不畏強暴,血戰到底。劉禎說得好:「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不畏艱險是我們贏得抗日戰爭的重要因素,如果遇到點困難就退縮,那麼長征將不會完成,那麼起義將不會成功,那麼抗日戰爭將不會勝利!我們在追夢的路上,難免會有一重重的困難,但只要我們踩穩腳步,無所畏懼,相信我們一定可以成功!

百折不撓,堅韌不拔。鄭燮說得好:「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抗戰時期我們的軍隊配置和戰斗條件很差,可是先烈們卻沒有因此而放棄,而是越挫越勇,越艱苦的條件,越可以鍛煉人的品質,培養人的吃苦耐勞精神。我們在利用現代科技的同時,也要自己動動手做一些事,培養自己的吃苦精神、耐勞能力,這樣才可以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去追逐自己的夢想。

⑵ 有哪些值得一看的中國電影

四個春天

《四個春天》是一部以真實家庭生活為背景的紀錄片。15歲離家,在異鄉漂泊多年的導演陸慶屹以自己南方小城裡的父母為主角,在四年光陰里,以一己之力記錄了他們的美麗日常。在如詩的樂活慢生活圖景中,影像緩緩雕刻出一個幸福家庭近二十年的溫柔變遷,以及他們如何以自己的方式面對流轉的時間、人生的得失起落,展現出超乎常人的樂觀、豁達、堅韌與感染力。

推薦亮點

質朴的詩意,真摯的記錄。天井裡落雨落雪,人世間有陰有晴。

ps://iknow-pic.cdn.bcebos.com/77c6a7efce1b9d162a0a0761fcdeb48f8d5464e5?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導演女兒與同志母親的生命故事。看起來很樸素,但其實影片張力十足,梳理家庭情感之餘,同時也是兼具社會觀察的電影。在近20年的素材里,導演與同志母親從疏離到信任,她們也分別與自己的不堪過往和解。破碎的母女關系,鼓起勇氣尋求再溝通與對話的可能,面對才有治癒的開始。那些曾經的過往,不會是骯臟的,那些人生的磨難,不會是不堪的,那些,是可以晾曬在陽光下的。

雖然看得出母女的將來生活不會有什麼改變,但那句「我不怪你」「這次我想帶我媽媽從以前的房間走出來」對兩人來講都是最大的救贖。兩個世代的對話,從不溫柔的現實里,撈出來一絲理想主義的溫情。

堅強勇氣及善良真的可以傳遞...

⑶ 抗日戰爭的作文寫作素材

中國抗日戰爭,是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戰場主要在中國大陸。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佔中國東北三省;1937年7月7日,其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人民奮起抗日,拉開了全面抗日戰爭的序幕。在戰爭初期,中國投入大量軍隊以遏制日軍的進攻;隨後交戰雙方即轉入相持,中共領導的敵後力量逐漸發展壯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美國的羅斯福政府正式對日宣戰,中國戰場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之一。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包括中國在內的同盟國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對中國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戰爭過程中民眾的國家觀念得到了增強,戰爭的勝利極大的提高了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戰爭階段第一階段

從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到1938年10月廣州、武漢失守,是戰略防禦階段。

盧溝橋事變揭開了全國抗戰的序幕。當時,日本侵略者把國民黨作為主要作戰對象,所以由國民黨軍擔負的正面戰場是抗擊日軍進攻的主要戰場。在全國抗戰初期,國民黨表現了一定的抗日積極性,先後進行了平津會戰、淞滬會戰、忻口會戰、徐州會戰、太原會戰、武漢會戰等重要戰役,並取得了台兒庄戰役的勝利,阻滯了日軍的推進,粉碎了日軍的狂妄企圖。但是,由於國民黨在政治上實行單純依靠政府和軍隊的片面抗戰路線,在軍事上則採取單純防禦的戰略方針,所以,盡管國民黨軍隊的許多官兵對日軍的進攻進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正面戰場的戰局仍非常不利,先後丟失了華北、華中的大片領土,國民政府亦遷都重慶。而中國共產黨代表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提出一條依靠人民群眾的全面抗戰的路線。1937年8月下旬,共產黨領導的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開赴華北抗日前線;10月間,南方各省的紅軍游擊隊也改編為新四軍,開赴華中前線。八路軍和新四軍深入敵後,開辟敵後戰場,主要從戰略上配合國民黨軍作戰。

第二階段

從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戰略相持階段。

隨著戰局的擴大,戰線的延長和長期戰爭的消耗,日軍的財力、物力、兵力嚴重不足,已無力再發動大規模的戰略進攻。敵後游擊戰爭的發展和抗日根據地的擴大,使日軍在其佔領區內只能控制主要交通線和一些大城市,廣大農村均控制在以八路軍、新四軍為主的中國軍隊手中。1938年9月,中國共產黨召開了六屆六中全會,毛澤東提出了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問題,批判和克服了王明的右傾機會主義路線,堅持了獨立自主的原則,保證了抗日戰爭的勝利進行。在此階段,日本的侵華方針有了重大變化:逐漸將其主要兵力用於打擊在敵後戰場的八路軍和新四軍,而對國民黨政府則採取以政治誘降為主的方針。日本侵略軍集中了大部分兵力和幾乎全部偽軍,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根據地進行了殘酷的「大掃盪」。抗日根據地軍民判槐開展了艱苦的斗爭,堅決地進行反「掃盪」、反「蠶食」斗爭,敵後戰場逐漸成為抗日戰爭的主要戰場。在日本政府的誘降下,國民政府內親日派頭子汪精衛公開投降。1940年3月,他 在南京成立了偽國民政府,組織偽軍,協同日本侵略軍進攻抗日根據地。至1943年12月,日軍在兵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被迫收縮戰線,華北方面軍停止向抗日根據地的進攻。

第三階段

從1944年1月解放區戰場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是戰略反攻階段。

1944年,共產黨領導的敵後軍民在華北、華中、華南地區,對日偽軍普遍發起局部反攻。與此掘滑友同時,國民黨正面戰場卻出現了大潰敗的局面,先後喪失了河南、湖南、廣西、廣東等省的大部分和貴州省的一部。1945年,八路軍、新四軍向日軍發動了大規模的春、夏季攻勢,擴大讓皮了解放區,打通了許多解放區之間的聯系。當時,由於國民黨軍隊主力分散在中國的西南、西北大後方地區,日軍佔領的大部分城鎮、交通要道和沿海地區都處在解放區軍民的包圍之中,因此全面反攻的任務,自然地主要由敵後抗日根據地的人民軍隊來進行。1945年5月,蘇軍攻克柏林,德軍正式向盟軍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戰爭宣告結束。1945年8月,美國軍隊在太平洋戰場上對日作戰勝利,逼近日本本土。8月6日和9日,美國在日本的廣島、長崎投擲了兩顆原子彈。

8月8日,蘇聯政府對日宣戰,出兵中國東北。8月9日,毛澤東發表了《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要求八路軍、新四軍及其他人民軍隊,在一切可能的條件下,對一切不願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實行廣泛的進攻。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會美、英、蘇、中四國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廣播「終戰詔書」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投降的簽字儀式在停泊於日本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上舉行。9月9日,在南京陸軍總部舉行的中國戰區受降儀式上,日本駐中國侵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代表日本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並交出他的隨身佩刀,以表示侵華日軍正式向中國繳械投降。至此,抗日戰爭勝利結束。

整個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隊共進行大規模和較大規模的會戰22次,重要戰役200餘次,大小戰斗近20萬次,總計殲滅日軍150餘萬人、偽軍118萬人。戰爭結束時,接收投降日軍128萬餘人,接收投降偽軍146萬餘人。關於八年抗戰中國的損失,抗戰勝利後,抗戰賠償委員會作出的《中國責令日本賠償損失之說貼》指出,淪陷區有26省1500餘縣市,面積600餘萬平方公里,人民受戰爭損害者至少在2億人以上。自1937年7月7日至戰爭結束,我軍傷亡331萬多人,人民傷亡842萬多人,其他因逃避戰火,流離顛沛,凍餓疾病而死傷者更不可勝計。直接財產損失313億美元,間接財產損失204億美元,此數尚不包括東北、台灣、海外華僑所受損失及41.6億美元的軍費損失和1000多萬軍民傷亡損害。此外,七七事變以前中國的損失未予計算;中共敵後抗日所受損失也不在內。經過中國歷史學家多年研究考證、計算得出,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軍民傷亡共3500多萬人,中國損失財產及戰爭消耗達5600餘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