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哪有代表五行的五個龍紋圖案呀
淺談北方民族貨幣上的龍文化
虹寶音
中國的龍文化最早出現在距今大約7000餘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北首嶺仰韶文化時期。它在數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在宗教、政治、經濟、文學藝術以及建築、石器、玉器、銅器、彩繪漆器、樂器、陶瓷、絲綢、傢具、景泰蘭、貨幣製作等諸多領域中均被廣泛應用。喜以龍紋作為裝飾物,在中華民族悠久的傳統文化中處處可見。具有中華民族獨特風格的中國北方民族的錢幣,歷史悠久、絢麗多彩,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對於北方民族的貨幣上的龍文化的論述,至今仍處於萌芽狀態。早在1985年,中國錢幣學會強調並提出了必須重視和加強少數民族錢幣研究,開創錢幣學研究新局面的任務。為發掘龍文化的意蘊,使之雅俗共賞,本人對北方民族貨幣上的龍文化做了初步的梳理,現將拙作獻上,以求同仁指教。
一、總評
我們的祖先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創造了燦爛的文化,龍是其中的佼佼者。龍既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寓意吉祥、兆映祥端,又是中華民族威武精神的體現。龍文化是古代中華文明的組成部分,也是貨(錢)幣文化的一個主要內容,它是我國獨特的藝術瑰寶,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氣質與審美觀。中國是龍的故鄉,中國人是「龍的傳人」。
其實,把龍作為圖騰崇尚,北方少數民族早開「先河」,聞名世界的遼河流域出現的紅山文化區——內蒙古翁牛特旗發現的大型C式玉豕龍堪稱之公認為迄今所見的「中華第一龍」①,「最為震驚中外的是發現了規模罕見的祭祀群……各酋部聯盟共同崇拜的祖神圖騰珍遺,由此獲得了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早期的社會進程新信息、新史證」②。這充分表明北方紅山各酋部落先民早有崇龍的觀念。其次是方官成先生在《蒙古世者歷史綱領》一書中多次記載「漢人的『龍』字是從蒙古語言的『 (lu)』語言過渡而成,是『 (lu)』的音位」③。這也就是如上所說的又一證明。所以,龍自然地成為「中華第一龍」的故鄉的貨幣紋理中的素材是無疑的,它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鮮明雋永的象徵,也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的一份豐富多彩的龍文化遺產。
二、北方民族古幣上的龍文化起源
(一)龍紋鑄幣。根據史料記載,早在2000多年以前的西漢時代鑄幣上就出現了龍紋。但是,我初步認為北方民族在鑄幣上最早啟用龍紋的是契丹人。契丹族是鮮卑族的後裔。公元916年契丹族統一了大漠南北和東北地區,在赤峰市巴林左旗古稱臨潢府建立了遼國。遼從阿保機統一契丹之後,大約在天贊年間開始鑄幣。在貨幣上鑄龍紋起到類似於「漢代通天神獸為溝通天、人、地三界的媒介」④的作用。也是「薩滿文化」的主要特徵⑤在厭勝錢上的反映。
由此看來,厭勝錢本身就是錢幣形式的吉利品或避邪品。自漢代,隨著宗教藝術的發展和龍文化的盛行,龍就大踏步走進了錢幣領域,北方民族鑄幣上的龍紋也百態紛呈。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錢幣上的龍文化也綿延不斷。
(二)龍紋鈔幣。據《中國古鈔圖輯》記載,「中統元寶交鈔」貳貫文省摹本圖案(見圖1)下有水紋,左右兩側雲紋中各有一立龍圖。⑥又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印造的「至元通行寶鈔」貳貫上兩側有寶珠,其下有纏龍紋的花欄。⑦這就成為紙幣上龍紋的最早「先聲」,是持續流傳的奇珍異葩,在中華藝術寶庫閃耀出璀燦的神光異彩,增添了鈔幣龍文化晨曦的結晶,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了。可以說,把中國古鈔票上的花紋採用龍的形象推向一個新的高峰,是北方歷代各少數民族在各類錢幣(鈔幣)上的創舉之一。這對明清兩代造幣藝術啟發很大,以至龍的圖案連綿不斷地在鈔票上盛行。到了近代,錢幣使用龍紋,也曾一度重新出現。
三、龍紋幣的形狀、重量和材質
有龍鳳和獸紋的鑄幣,從造型上來看,多數是圓形,有方孔之別。這些錢大小不等,品類尤繁,直徑最大的為7.28厘米,最小的1.84厘米;最重的98.3克,最輕的3.9克。從材質上看,多數是赤銅、紅銅,少量有黃銅、鐵等。從鈔幣上看,有龍圖案的特大的紙幣是235.8×178.9厘米,鈔幣一般是豎長方形的多橫長方形的多,橫長方形的少,有彩繪和黑白之別。
四、龍紋和龍字貨幣的名稱及用途
(一)龍紋鑄錢。鑄龍和龍鳳圖案的錢有:千秋萬歲、龍鳳呈祥、大泉五十、福壽康寧、泰和重寶、合家清吉、人中龍虎、從心忍耐等。還有十二生肖錢或面紋十二生肖。背龍鳳或龜、鶴或鹿、馬或北斗、龜、蛇圖案的有:天下太平、長命富貴或金玉滿堂(老子道德經語)等。還有元代的龍鳳通寶四字小平、折一、折二、折三錢。正如張端木所言:「此錢舊稱命錢,有地支十二字,又有生肖形、生肖之說,始於淮南子,則此錢不必出於近世紀也,今此錢有一字者、兩字者、四字者、十二辰全者,大小不等,品類尤繁。」⑧
以上品類繁多形形色色的遼、金、元朝龍紋鑄幣,在古代時,一小部分是當時的流通幣,在貨物交換中起媒介作用;大部分是厭勝錢,又稱壓勝錢,包括吉語錢、供養錢、降魔錢、咒語錢、廟宇錢、筮(shi音適)卜錢、瘞(yi音益)錢之類。上述錢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用途:在宗教中,以祭獻、巫術等方式祈禱主宰自然界的神靈來驅魔伏邪;在民間用於婚嫁壓箱、垂帳、新娘賢婿互贈信物,是夫妻恩愛的象徵;在祝福形式中,以祝頌家庭幸福或以祈求富貴、陞官、發財、長壽,賦予吉祥的含義,或以大吉大利和祝人們成為國家棟梁之材,寓朝廷重臣、科場回魁首、獨占鰲頭之意;或以安居樂業和高官厚祿為賀辭,表示頤養天年,祈年豐民樂之意。壓勝錢之類一般是少數民族政權所鑄行的甚少,民間私鑄的多。
(二)龍紋鈔幣。從元代起,鈔票上啟用龍圖案以來,印鈔者不斷得到有益的啟示和借鑒,進入明朝以來,尤其是到了清朝中葉末和民國時期最為廣泛應用。除此而外,1937年11月20日成立的「蒙疆銀行」發行的鈔票和成吉思汗紀元七百三十九年十二月一日發行的「蒙古自治邦政府公裕債券」上都使用龍紋票上市流通。
五、北方民族貨幣上龍圖案的藝術風格
對於龍紋的形狀與稱謂早在三國魏張捐撰《廣雅》中有雲:「有鱗甲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虯龍,無角曰螭龍。」⑨其實歷代記載北方民族貸幣上的龍紋不僅僅是這些,還有多種多樣,可謂百態紛呈。比如:依照龍自身的姿態來說有:蟠龍、騰龍、立龍、爬龍、升龍。依此細說,還可以分為正反向旋形龍,S字龍、乙字龍、∽形龍、雙龍戲珠、雙龍搶珠等多種運動神態,充分顯示了民族審美創造的風采特色。依龍的形狀來說有:蛇形龍、鱷形龍、獸形龍、單冠龍等等;依龍所附的外環境來說,有水龍、雲龍、火龍以及配花卉龍等;依龍的數量說,有獨龍、雙龍、雄雌龍等。依不同的動物組合來看有:龍鳳呈祥、男女美滿、龍虎姻緣,龍雀鹿虎等。
再從畫家筆下描繪的龍身各部位觀察,可分為以下幾種:其龍頭有大頭、小頭、禿頭、頭背長刺以及龍頭正、側、俯、仰之別;以其龍臉、龍須、龍鱗、龍尾、龍角以及其龍爪看有:三爪、四爪,五爪甚少(這可能與元代限定五爪為皇家專用有關系),又有長身龍、短身龍,異身龍等,全是身軀布滿鱗紋的龐然大物。其龍嘴,正如畫家常言「開口龍、閉口貓」,幣上一般都是開口龍。據傳,龍有吐珠之說,因此,凡是貨幣上的龍,絕大多數是龍戲珠、搶珠或吐珠的情景。
綜上所述,北方民族貸幣上的龍圖案,因有多種形態、多種類別而氣韻磅礴,久而久之,龍便成為最能為人們所接受的吉祥物被廣泛運用。「秦漢時代是龍紋盛行、普及的時代。在此期間,不僅龍的形象趨於成熟,而且龍紋的運用也更為廣泛」,⑩北方民族起初在鑄幣上應用的龍紋繪畫簡單,式樣簡陋,形狀粗糙。(參見圖1-3) 此後,龍的圖案在紙幣上出現時略有改觀。如參見圖4 其後發展到龍紋龍身豐滿、粗壯威武、構圖緊湊、層次分明、形態蜿蜒如生,氣勢非凡,各具特色。(參見圖5-6)。
還出現了龍紋風格獨特的方孔錢(參見圖7)。
龍圖案在紙幣上蘸筆領域寬闊,更有機地、栩栩如生地形成了墨氣淋漓,造型生動,氣勢雄壯的藝術形象。
其實,如上龍紋,是人附會出來的東西。隨著時間的延續,綿延不絕,龍紋或置於幣面,或置於幣背,或面背皆有,時間跨度大,成為貨幣上常見的代表性裝飾之一。我國北方民族貨幣上的龍圖案美不勝收,它為中國燦爛絢麗的貨幣文化增添了異彩紛呈的一筆,而且龍幣以其濃郁的民族風格跨入藝術領域之後,頗受國內外各界愛好者、收藏家的青睞。
總之,貨幣上的這些龍或則威嚴雄建,或則舒展飄逸,色彩斑斕栩然可愛,具有較高藝術欣賞價值,因此成為深受人民所喜聞樂見的特殊物品。
六、貨幣上的龍圖案的內涵與寓意
(一)厭勝、吉祥錢類。說中國是龍的故鄉,那麼近年來考古家認為最「原始」的龍的搖籃出現在北方的遼河地帶,這當然對北方民族古錢幣龍文化的探索,有一定的連貫和推動作用。厭勝錢龍是漢代仙化思想的具體表徵。當時信徒以之供奉神靈。遼、金、元代北方民族厭勝錢等錢幣中多使用龍紋,用意直接溶入中國傳統的鬼神思想和巫術觀念,將龍以神之使者以及吉祥瑞獸的身份出現。正如黑格爾所說:「只有藝術才是最早的對宗教觀念的形象翻譯。」 龍本身就是歷代著名畫家手下衍生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這倖存下來的古北方民族創造的厭勝錢等古玩是政、教合一的興辦各類佛事活動的產物,這為我們提供了探索先民宗教觀念的依據。說明:龍是最集中賦予了神化思想而出現在厭勝錢幣中,使得厭勝錢類成為具有特殊宗教意義的載體,是反映當時地人們思想意識的產品,是迷信鬼神盛行時期出現的產物。中國原始宗教觀念以龍、虎、鹿、鱷、蛇等猛獸為通天神獸,「道教中的神仙亦多以龍虎為坐騎」。據東晉葛洪(約283-343年)在《抱朴子內篇》中說:「無君者,大神仙之人也。能調和陰陽,役使鬼神風雨,驂駕九龍十二虎,天下眾仙皆錄焉……。凡乘足喬(蹺)道有三法:一曰龍足喬,二曰虎足喬,三曰鹿足喬」 。這種包含龍的文化現象,正與厭勝之類錢幣使用者的特殊身份相符。因而厭勝錢之類上的龍的觀念,可以說是中國古人附會成龍以來的傳統觀念的組成部分。龍紋也是中國古代陰陽五行思想在錢幣上的深刻反映。龍鳳同體即為陰陽交合,從而把龍鳳同翔作為人丁興旺的吉祥圖案在貨幣上廣為流行。龍鳳紋彩斑斕,形體鮮活,配八卦圖,使之具有陰陽調合的吉祥含義;幣上有龍雲紋,猶如下雨般使錢財布滿人間,寄以「天下太平、求財求壽」的寓意;並含一本萬利,順風大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之意。
古人以龍等猛獸紋之類製作的厭勝錢、吉語錢、供養錢、咒語錢在宗教形式下多為興雲布雨、掌管福禍之神,或祈仕途亨通、多福多壽、安居樂業作為賀喜,或估人畜興旺,五穀豐登之意。十二生肖用在厭勝錢上,就有了各種屬相的人都具有官運長久,人丁興旺、世世代代平安之意。以此可見,這些內容反映出人們通過通天神龍紋的壓勝錢,在祈求神仙保估的同時,也祈望神仙保佑增加財富,能夠過個富貴生活,能擁有更多的金錢。
另外對面十二相,背上、下、左、右是四組人物,上一人乘龍的生肖錢,取義各屬相之人均有考取功名的祝願祝福之意和「穿上鑄一人乘龍,當為狀元及第圖。其它三組各鑄三人,均為『進士三元』故事」 。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凡是北方民族的壓勝錢,供養錢、冥錢、廟宇錢、佛藏錢等錢幣上的龍紋含義均與崇尚神靈、祭祀祈禱祖先有關,是祭祀禮儀中使用的我國傳統的陰陽五行思想和原始宗教觀念的反映,是為宗教、政治觀念服務的。再說,先民登天使用的猛獸工具(錢幣上反映)的幻想,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已成為現實,當代錢幣上諸如「殲八Ⅱ飛機」、「火箭」、「衛星」等航空工具相繼出現了,那古老的通天獸紋也漸漸地退出錢幣舞台了。
在《漢書·食貨志》「故貨寶於金,利於刀,流於泉,來於泉。」康代顏師古注說:「流行如泉也」, 一目瞭然地解釋了稱錢為泉的意義。現在的錢(泉)儀充當易物的媒介。各
朝代各地龍紋錢內涵說法不同,但在一定意義上講是相通的,龍紋錢所包含豐富的宗教、鬼神、祭祀內涵賦予其充當天、地、人三界貨物交易媒介之職責;也表述龍紋錢像滾滾流泉惠及萬物,是生財致富的象徵。
總之,貨幣上的龍紋,正如劉志雄先生所述:「我們縱覽龍紋的發展歷程,不僅僅是為了觀賞中國特有的精彩的龍紋藝術,更重要的是通過對歷代龍紋運用情況的了解,進一步弄清龍的內涵與含義,在發展中的變化,從而對龍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與作用有一個比較全面而客觀的認識」 。筆者認為其論同樣適合貨幣的龍,是與之相宜的評語。
七、北方民族貨幣上的龍與文學、民俗文化
北方民族的龍獸等圖案的錢是整個貨幣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在表現流通價值尺度和宗教、祭祀的同時,也浸入了民俗文化,逐漸構成了一種獨特的錢幣龍文化。
古時北方人每逢春節、元宵佳節,有把飾有龍鳳圖案的黃銅錢掛在宮燈上作配飾的習俗。人們形象地稱這些稱幣叫「掛燈錢」。在鄂爾多斯近代蒙古牧民中,也有禱告龍王爺保佑人畜兩旺、風調雨順,乾旱時惠施甘霖的習俗。禱畢,將麵食製成的蛇纏青蛙連同龍紋壓勝錢(或代用錢)一並投進湖淖中,表示敬送龍神,並在投擲地淋水,以求雨施惠。 這個習俗早在《太上洞淵請雨龍王經》中有「遇天旱或遭火災,誦經召龍王,即可普降大雨。」 的記載。這正是「在古人的觀念中,龍是一種能影響雲雨流布的神獸,於是龍也就成了祈雨巫術中的主角。」 這種民風民俗流傳相當廣泛。
在北方民俗中,人們在除夕,用龍盆裝飯,飯上放置自做的錢串和元寶錠,便成了「財神進門」的搖錢樹。如上所述,這些搖錢樹葉上有龍,盆上還是龍,總是離不開龍文化的表現。
綜上所說,龍文化漫長豐富,自將龍文化引入北方民族貨幣之後,由經濟、宗教領域擴展到政治、經濟領域,最後在經濟、文化藝術領域中大放光彩。以龍作為裝飾的貨幣(當然包括厭勝等花錢)其龍圖案是我國獨特的藝術瑰寶,又使龍成為東方瑞兆的神物,展示了古代北方不同的部族的氣質與審美觀。到了近代清朝時,北方滿族對龍文化的豐富尤其盛行發展,進一步宏揚了北方民族文化。這一切正如胡照華教授所說:「……由圖騰崇拜趨於向祖神崇拜發展,集中反映了原始的上古時代自然文化向人文文化邁進的歷史進程,同時也透露了中華文明起源的信息」 是吻合的。不管怎樣說,筆者認為:貨幣上的龍雖然成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之物,但仍在貨幣上增添了審美情趣,使之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我國北方各部族,自古以來就對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有積極的貢獻,其中貨幣上的龍文化,其影響是深遠的,它雖然出現在故鄉,又「娘家」的北方地區,但不排斥中原地區發達文化,貨幣上的龍文化的發展與豐富與吸收中原文化是分不開的,它將對中華民族的思想、藝術、信仰、生活、風俗發揮長久的作用,使之成為氣壯山河震憾民族靈魂的不朽之作,真可謂龍飛鳳舞,萃於中華。
注 釋:
①② 胡照華:《中華神龍》,中國城市出版社,2003年。
③泰亦·滿昌:《紅山玉龍》,《金鑰匙》雜志(蒙文),2000年第一期。
④⑤⑨⑩ 劉志雄、楊靜榮:《龍與中國文化》,人民出版社,1992年。
⑥⑦ 內蒙古錢幣研究會,《中國錢幣》編輯部合編:《中國古鈔圖輯》,中國金融出版社,1987年。
⑧丁福保:《古錢大辭典》,中華書局出版,1982年。
何林:《民俗錢圖說》,學苑出版社,2003年
金永田:《遼朝有鐵錢》,《內蒙古金融》,1987年錢幣增刊。
王新文:《錢眼裡的文化》,湖南文藝出版社,1992年。
虹寶音:《中國錢幣實用知識與元代貨幣》,內蒙古文化出版社,1997年。
任繼愈:《宗教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1年。
作者單位:中國農業銀行鄂前旗支行
B. 設計logo需要注意什麼
商標設計的法律要素
商標設計的法律要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商標的構成。
各國法律對商標構成的規定不盡相同。如獨聯體國家規定,商標構成要素可
商標設計
以是文字、圖形、立體,組合或其他各種形式,美國商標法規定,任何文學,符號或標志,或者這類事物的組合都可以作為商標的構成要素。
由於商標競爭越來越激烈,國外一些廠家在商標設計上千方百計地標新立異,招徠顧客,他們推出了氣味商標、音響商標。電子數據商標、傳輸商標等等,有的國家如羅馬尼亞的商標法已規定顏色,產品形狀或其包裝,音響等都可作為法定的商標構成要素。但絕大多數國家尚未對上述形式的商標實行法律保護。
中國商標法規定,商標應當由文字、圖形或其組合構成,除此之外,其他形式都不能作為中國商標構成要素。
(二)商標的顯著特徵。
商標所具有的獨特性或可識別性就是顯著特徵,無論是文字、圖形,還是文字、圖形的組合,都要立意新穎、獨具風格,具有足以與其他同類商標相區別的特點。
(三)商標的顏色。
商標的顏色對於商標來說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顏色不是商標的法定構成要素,一般不能獨立作為商標構成的要素。但是顏色是商標整體的一部分,是一種商標區別於他種商際的重要標志之一。
商標在注冊後如需變更顏色,則視為變更商標圖形,必須重新申請注冊。由於商標色彩對提高廣告宣傳效率有重要意義,許多馳名商標在注冊時對顏色都作了指定。
(四)商標的文字、圖形一些文字、圖形是禁止用作商標的,各國在禁用商標方面有不同的規定,應注意其差別性。
由於各國風土人情、社會文化背景不同,有些在一國常用或為消費者所喜愛的商標,在另一些國家就未必適宜使用。在商標設計方面,似乎已形成一種國際規范,即在選擇商標的文字、圖形
商標設計
和色彩時,避免採用銷售國禁用的或消費者忌諱的東西。
如瑞典的國旗為藍色,該國禁用藍色作為商標,如果用藍色作商標就會被認為是對他們國家的不尊重,自然就難以獲准注冊:阿拉伯國家禁忌黃色,法國人認為黑桃是死人的象徵。採用這一圖形的商標將不能獲准注冊,義大利人把菊花當作國花,
日本人把菊花視為皇家的象徵,都不接受以菊花的文字和圖形作為注冊商標,而拉丁美洲國家則將菊花視為妖花,也不允許採用菊花圖形的商標注冊:澳大利亞禁忌用兔的圖形作商標,西方國家禁用黑貓的圖形作商標:印度以及阿拉伯國家禁用豬的圖形作商標,伊斯蘭教國家對違反伊斯蘭教傳統和教義的標志都不準用於商標,使用英語和英屬國家禁用大象的圖形作商標,當地居民認為大象大而無用,因擔心消費者不歡迎,這些國家的代銷商不敢購進中國"白象牌"電池:玫瑰花在印度和歐洲一些國家作為悼念品,不能作為商標;非洲一些國家禁忌熊貓圖形;阿拉伯國家和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和地區不準以類似以色列國旗圖案的六角形圖案為商標的商品進口。雪花圖形是六角形,也不能用作商標。英國人用山羊比喻"不正經的男子",中國出口的"山羊牌"鬧鍾肯定不受該國消費昔歡迎:化妝品"芳芳"的漢語拼音為Fang,在英語中它的意思為"毒蛇牙"或"狼牙"。使人感到不快;在英語中,雄雞(Cock)意味著下流,以雄雞
商標設計
作為商標.影響不佳。三角形是國際上通用的警告性標志.捷克人以紅三角為有毒的標記;而在土耳其,綠三角表示"免費的樣品",這一圖形也應慎用。
(五)商標的名稱。
許多國家禁用地理名稱作為商標,因為地理名稱往往被認為缺乏顯著特徵。
(六)商標的版權保護。
商標的保護包括對具有財產意義的商標權利的保護和與特定的人的身份密切聯系著的商標權利的保護,商標的版權保護即屬人身權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