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白洋淀紀事蘆葦概括
《蘆葦》以冀中白洋淀水網地區朴實無華的植物作象徵,實寫那些投身抗戰、支援抗日的聰明又美麗多情的婦女,形象地展示出八路軍戰士與抗日婦女之間同仇敵愾、互相愛護的軍民魚水情誼。
並以"簡單"的"換衣"細節,表現出那位姑娘不怕害羞、勇敢救人的朴實又善良的心靈,在危難中見出人的高尚品性。
作為一本描寫抗日時期的白洋淀人民英勇抗日、並與當地地主等惡勢力進行斗爭的小說散文集,《白洋淀紀事》收錄了其從1939年到1950年創作的短篇小說和散文,其中包括《荷花澱》《蘆花盪》《囑咐》《采蒲台的葦》等篇。
文中充分表現出了戰爭年代民眾對幸福和安寧的嚮往。孫犁通過對白洋淀人民生活的描寫,從而用無邪的文字勾畫出時代的未來,用文學之美來表達普通人的心願。
(1)蘆花盪圖片素材擴展閱讀:
《白洋淀紀事》寫作背景:
從1939年到1950年,作者在抗日時期同白洋淀人民英勇抗日、並與當地地主等惡勢力進行斗爭,1938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孫犁毅然投身抗戰,在平漢路西的山裡工作,聽到從冀中平原的同志向他講過兩個戰斗故事,其中一個是關於白洋淀青年組成雁翎隊,這個素材觸發了孫犁的創作靈感。
文中景物描寫清新自如,情景交融,意境優美,富有詩情畫意。故事發生在硝煙彌漫的抗日戰爭年代,作者沒有描寫殘垣斷壁、生靈塗炭的場景,也沒有描寫金戈鐵馬的廝殺,而是著意於荷花澱的旖旎風光,以婦女們的從容談笑顯示出風雲的變幻。
抒情的筆調,樂觀的畫面,使小說充滿詩情畫意。小說中的景物描寫,既飽含著作者強烈的愛國情感,又為人物的活動提動了典型環境。
㈡ 京劇道具介紹
演繹道具
1、伴奏樂器
京劇伴奏樂器分打擊樂器與管弦樂器。
打擊樂器有板、單皮鼓、大鑼、鐃、鈸等,稱為「武場」。
管弦樂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稱為「文場」。
2、舞台道具
砌末是大小道具與一些簡單裝置的統稱,是戲曲解決表演與實物矛盾的特殊產物。砌末一詞在金、元時期已有。傳統戲曲舞台上的砌末包括生活用具(如燭台、燈籠、扇子、手絹、文房四寶、茶具、酒具),交通用具(如轎子、車旗、船槳、馬鞭等)。
武器又稱刀槍把子(如各種刀、槍、劍、斧、錘、鞭、棍、棒等),以及表現環境、點染氣氛的種種物件(如布城、大帳、小帳、門旗、纛旗、水旗,風旗、火旗、蠻儀器仗、桌圍椅披)等。除常用的砌末之外,也可根據演出需要臨時添置。
(2)蘆花盪圖片素材擴展閱讀
京劇的形成期
道光二十年至咸豐十年間(1840-1860),經徽戲、秦腔、漢調的合流,並借鑒吸收崑曲、京腔之長而形成了京劇。其標志之一:曲調板式完備豐富,超越了徽、秦、漢三劇中的任何一種。唱腔由板腔體和曲牌體混合組成。
聲腔主要以二簧、西皮為主;之二,行當大體完備;之三,形成了一批京劇劇目;之四,程長庚,餘三勝、張二奎為京劇形成初期的代表,時稱「老生三傑」、「三鼎甲」即:「狀元」張二奎、「榜眼」程長庚、「探花」餘三勝。
他們在演唱及表演風格上各俱特色,在創造京劇的主要腔調西皮、二簧上和京劇戲曲形式上,以及具有北京語言特點的說白、字音上,做出了卓越貢獻。
第一代京劇演員中,尚有老生盧勝奎、薛印軒、張汝林、王九齡等;小生龍德雲、徐小香;旦胡喜祿、羅巧福、梅巧玲;丑楊鳴玉、劉趕三;老旦郝蘭田、譚志道。
凈朱大麻子、任花臉等,他們為豐富各個行當的聲腔及表演藝術,均有獨特創造。後任「四喜班」班主的梅巧玲,勇於突破青衣、花旦的嚴格分工舊規,為旦角的演唱藝術開辟了一條新路。
《同光名伶十三絕》是京劇史上的一幅名伶彩色劇裝寫真畫,由晚清民間畫師沈蓉圃繪制。他參照了清代中葉畫師賀世魁所繪《京腔十三絕》戲曲人物畫的形式。
挑選了清同治、光緒年間(1860至1890)京劇舞台上享有盛名的十三位演員(程長庚、盧勝奎、張勝奎、楊月樓、譚鑫培、徐小香、梅巧玲、時小福、余紫雲、朱蓮芬、郝蘭田、劉趕三、楊鳴玉),用工筆重彩把他們扮演的劇中人物描繪出來,顯示了作者的深厚功力。
此畫於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由進化社朱復昌在書肆收購,經縮小影印問世,並附編《同光名伶十三絕傳》一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