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非洲鼓唯美圖片
擴展閱讀
男孩女孩的唯美圖片 2024-10-04 10:54:09
郝字圖片大全 2024-10-04 10:54:05
男人可以不帥圖片 2024-10-04 10:38:47

非洲鼓唯美圖片

發布時間: 2024-01-04 17:40:27

① 畫離弦非洲鼓怎麼打

節奏是:1_211_2。依次循環,1和2的位置在下面的圖片上。

低音需要擊打鼓的中間部位,重心在整個手掌上。高音需要擊打鼓的邊緣部位,大拇指在外,其餘四指張開。中音需要擊打鼓的邊緣部位,大拇指在外,其餘四指並攏。

看譜時,數字1表示右手,2表示左手,字母B、S、T分別表示低音、高音、中音。左右手打兩個節奏時,也可單手打,高音S可替換為T。

鼓的功能和用途在非洲是多種多樣的,除了用於音樂外,有時還是民族、部落或宗教的象徵,或用來傳遞各種信息,即所謂「會說話的鼓」。非洲鼓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無論是制鼓的材料、形狀和演奏技巧都是獨特的。

非洲鼓的特點:

傳統上,Djembe是徒手演奏,主要有低、中、高三個音,而且需要和Dunun(墩墩鼓)配合,演奏與特定生活場景相關的鼓曲,來給舞者和歌手伴奏。現在Djembe已經傳播到世界各地,在不同的音樂、培訓領域發揮著它獨特的價值。

手鼓掌握著節奏,而節奏在人們的生活中無時不在,生活在非洲西部的曼丁族人,天性樂觀,在勞動和生活中,不斷的歌唱,用他們那天才的音樂情感表達著快樂。

② 幫我找一下有關非洲鼓的資料

黑非洲指的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這里居住的大多為黑人。鼓是黑非洲普遍流行的樂器,又被稱為非洲傳統音樂之魂。

鼓的功能和用途在非洲是多種多樣的,除了用於音樂外,有時還是民族、部落或宗教的象徵,或用來傳遞各種信息,即所謂「會說話的鼓」。非洲鼓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無論是制鼓的材料、形狀和演奏技巧都是獨特的。

一般說來,在非洲存在幾十種基本鼓型和數百種鼓的變形。鼓,大如水缸或小如茶杯。鼓身的形狀既有陀螺形、圓錐形、台柱形、正方形的,還有各種飛禽走獸形的,甚至還有人形的。有的鼓身上還畫上各種幾何圖形,雕刻花草、人獸,突出了黑人文化的特色。鼓皮也是多種多樣的,除常用的牛皮、羚羊皮外,還採用豹皮、斑馬皮、蜥蜴皮、鱷魚皮,甚至還有大象的耳朵。在非洲鼓上還常常增加一些裝置,以獲得某些特殊的效果,如在鼓腔內裝一些珠子或乾的植物種子,或將金屬片、貝殼,色彩斑爛的串珠裝在鼓邊上,當鼓手擊鼓時,就會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音。持鼓的方式也很多樣,把鼓置放在兩腿中間很常見,有時也把鼓夾在腋下,或掛在頸上,挎在肩上。擊鼓的手法也很多,人們在鼓的各種部位用拳頭、手掌拍打,甚至還有用腳後跟擊鼓,從而奏出不同的音響和效果。也有用鼓錘敲擊的,過去曾經用象牙、人骨做過鼓錘。還有一種用小棍子磨擦噴有某種粉末的鼓皮而發聲的磨擦鼓。在奈及利亞有一種夾在腋下演奏的小鼓,隨著手臂對鼓身皮條的壓力大小,鼓的音高可以隨時變化。

鼓的演奏方式有獨奏、重奏和合奏。獨奏和重奏鼓的節奏復雜多變,抑揚頓挫、鏗鏘有力。集體擊鼓或一個人同時擊多隻鼓時,鼓聲氣勢磅礴,有如萬馬奔騰,雄壯激越。在非洲人的生活中,舞蹈是不可缺少的,而舞蹈又離不開鼓。在東非的斯瓦希里語中,「鼓」和「舞」是同一個字。在多哥的歌舞活動中,何時奏樂,何時起舞,以至於節奏的快慢、旋律的進行都要聽從大鼓的指揮。茅利塔尼亞的的女鼓手則是邊舞邊擊鼓,她們時而用手指輕彈鼓皮,如行雲流水,時而猛烈敲擊,如江河奔騰。她們一面擊鼓,一面用雙手輪流拍打臂、腿,作出各種姿態,非常動人。又如在蒲隆地,10名男舞蹈演員頭頂大鼓,邊敲邊上場,圍成半圓形,然後演員們各自取下大鼓,放在面前。在圓圈中再放上另一面大鼓,由演員們輪流上前擊奏。他們時而凌空跳躍,時而旋轉舞蹈,並且伴以歌唱,強烈的節奏、密集的鼓點、熱烈狂歡的場面,十分精彩。 鼓在非洲常常還作為國家、民族的象徵。如在烏干達的國徵中就有一面鼓,它表明了一種古老的傳統。因為烏干達在成為共和國前,為四個王國,每個王國的王室都有一套大小不同的鼓,各有不同的名稱和音色。這種鼓只有王室的婚喪嫁娶、新王登基、對外宣戰時的隆重場合才能使用。對屬於不同權力等級的人來說,鼓的數字是有規定的,在原布干達王國,巨大的儀式性的鼓,國王有93個,各級酋長依此遞減,在換鼓皮時還要用人或動物作犧牲。這種鼓是當作神物來尊崇的。

非洲鼓還常用來傳遞信息和語言,鼓手用不同的力度、敲擊鼓面的不同部位,能發出各種不同的音響,加上急緩有別的節奏,形成各種各樣的鼓點,作為一種信號語言,來傳送各種信息。在清晨、傍晚比較安靜的時刻,鼓聲可以傳到15公里以外,鼓手們一個接一個地重復著鼓聲,這樣可以用驚人的速度准確地傳「話」--一百英里以外的的地點可以在兩小時內達到。過去,當奴隸販子捕捉黑人時,非洲人就通過鼓語通知人們迅速逃離,使奴隸販子一無所獲。鼓語還常常用來號召人民參加公益勞動、抵禦敵人來犯、報告火警等。

非洲人還常用鼓勵來表達不便用語言表達的事物,如迦納的阿肯人,丈夫習慣在舞會上用鼓語贊美自己的妻子,鼓語還可用來宣布一個人的出生、死亡和婚姻。

在非洲的許多地方,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舉行一次評選鼓手的集會。在迦納舉行的「賽鼓會」上,鼓手們分為兩組擂鼓對陣。先用明快、熱烈的鼓聲頌揚酋長的美德、功績,然後用徐緩、清新的鼓點敘述遠古的神話、傳說,接著又用急驟的鼓點宣布族內的新聞趣事。鼓聲中復雜多變的節奏表達出人們各種不同的感情,時而使人悲憤填膺,時而引人開懷大笑,人們屏息凝神,就怕漏聽一個鼓點。「賽鼓會」的高潮是「斗鼓」。先由一組鼓手提出問題,另一組必須用鼓點回答並提出反問,否則就算輸。觀眾們則圍在鼓手旁幫助出謀劃策,參戰助威,想方設法擊敗對方。

總之,非洲音樂中最突出、最主要的因素是節奏,鼓正是非洲音樂節奏的基礎及表達音樂語言的一種最重要樂器,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其他樂器無法比擬的。

在非洲的各種鼓中,最常用的是一種被稱為達姆達姆的中等尺寸的鼓,它一般被置於雙腿中間用手敲打,演奏常常帶有很強的即興性。近年來,非洲鼓也已進入了專業音樂創作領域。非洲辛巴威的作曲家多米沙尼·馬拉里在1990年創作的「諾茲波媽媽」就是用非洲鼓與弦樂四重奏一起演奏的新作品,由世界著名的科諾斯四重奏組演出,效果很好。

③ 所有樂器的名稱和圖片

數碼樂器motif站長最喜愛的數碼樂器 現代改良笙 雙清,由阮演變而來,明清以來用於合奏或者戲曲伴奏 清代在民間退化為兩根弦的舊式阮
三弦 箏1 箏2 箏3
箏4 揚琴 象腳鼓演奏 揚琴
阮 阮 阮 阮
現代琵琶 老式琵琶(台灣南管琵琶)[email protected]來信指正 老式琵琶(台灣南管琵琶)[email protected]來信指正 秦琴
革胡 演奏手風琴 二弦(台灣大廣弦)[email protected]來信指正 椰胡廣東、潮州音樂及戲曲伴奏
高胡 管式中音笙 排簫 五孔尺八(背1孔)
飾龍橫笛 精品洞簫1(或尺八) 精品洞簫2 鑼
三角鐵 塤 鍾。左邊為「鎛」,右邊為「特鍾」 鞀(音tao)鼓(又名撥郎鼓)
木魚 梆子(中國樂器) 左碎子、右竹板民間叫「蓮花鬧」 鍾(甬鍾)上圖為西周晚期樣式
鈸1 現代鐃 鑼 演奏薩克斯
大鑼(易誤為銅鼓正面多謝「銀河」指正) A:日本扇子鼓?(用於佛事)B:愛斯基摩人伴唱的鼓?(最讓站長考證頭疼的樂器之一。上圖到底為何處的鼓只有樂器廠家最清楚了) 民族排鼓(部分) 我國研製的玻璃鋼民族定音鼓
延安蹩鼓(說唱式的湖北大鼓架起來敲的也是這種鼓) 腰鼓 現代譜架 老式譜架
監聽音箱(自帶功放)電聲樂隊常用 電貝司 彩陶奧卡利那笛,義大利的塤類傳統樂器 電吉他
古典吉他 民謠吉他 爵士鼓 大提琴
小提琴 木琴 鋁片琴一般用鋁鎂合金製成 串鈴?風鈴?還是什麼名稱?
三角鐵 小提琴演奏 邦戈鼓 軍鼓
小鼓 定音鼓 康加鼓 通通鼓2
象腳鼓 響板原流傳於西班牙 卡巴薩 手鈴
指揮與樂譜 六角手風琴1829年英國人C.惠茨頓發明 電子琴 節拍器
手風琴 三角鋼琴 圓號 大號
小號側背影特寫 短號 小號 爵士鼓演奏
長笛 電吹管 高音薩克管 單簧管(黑管)
次中音薩克管1 次中音薩克管2 鋼琴鍵盤 吉他演奏
小號演奏 爵士鼓演奏 演奏鋼琴 電腦音樂專用鍵盤之一

④ 怎麼分辨非洲鼓的好壞

1,

非洲鼓的樣子基本上是差不多的。但產地的不同,樣子還是有區別的,最好挑一個自己喜歡的樣子的鼓,包括挑一個自己喜歡的雕刻,最然說音色更重要,但有些人把鼓的外觀看的也很重,一個自己都覺得很醜的鼓是沒什麼心情經常拍打它的。

2,

正宗的非洲鼓是一根整木掏空的,沒有任何的介面,注意看你要買的鼓是不是木板拼接的,或上下鼓腔粘在一起的,這種鼓的質量多少對音色和以後的使用年限有影響。

⑤ 誰知道非洲的資料(最好由圖片)

處滇中高原腹地,東經103°11〃—103°29〃、北緯24°40〃—24°56〃,位於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距省會昆明市70餘公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氣候屬亞熱帶低緯度高原山地季風氣候,年平均溫度約16℃,是一個集自然風光、民族風情、休閑度假、科學考察為一體的著名大型綜合旅遊區。世界喀斯特的精華」。石林以喀斯特景觀譽轎為主,以「雄、奇、險、秀、幽、奧、曠」著稱,具有世界上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景觀,以形成歷史久遠、類型齊全、規模宏大、發育完整,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觀」、「造型地貌天然博物館」,在世界地學界享有盛譽。石林形成於2.7億年前,發育經漫長地質演化和復雜的古地理環境變遷才形成了現今極為珍貴的地質遺跡;它涵蓋了地球上眾多的喀斯特地貌類型,分布世界各地的石林彷彿匯集於此,有馬來西亞的石林、美洲的石林、非洲的石林;在相差不到500米的高差上有著最豐富的類型:石牙、峰叢、溶丘、溶洞、溶蝕湖、瀑布、地下河,錯落有致,洋洋灑灑,是典型的高原喀斯特生態系統和最豐富的立體全景圖。景區范圍廣袤,氣勢迅悄大度恢弘,面積達1100平方公里,保護區為400平方公里,山光水色應有盡有、各具特色。已經開發為游覽區的是:石林風景區(中心景區)、黑松岩(乃古石林)風景、飛龍瀑(大疊水)風景區、長湖風景區。其中以石林景區最有代表性,為核心區,景點百餘,「石林勝景」、「千鈞一發」、「鳳凰梳翅」、「阿詩瑪」等等遊人熟知的景點多集中於此。進入景區,彷彿步入時間的隧道,充分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禁令畝虛渣人嘆為觀止。悠遊海底迷宮,峭壁萬仞、石峰嶙峋,像千軍萬馬,又似古堡幽城,如飛禽走獸,又像人間萬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構成一幅神韻流動、蔚為壯觀的天然畫卷。除此之外,景區內尚有眾多神奇的外圍景觀和儲備景區有待逐步開發,展現於世人。「中國阿詩瑪的故鄉」。石林的魅力不僅僅在自然景觀,還在於獨具特色的石林撒尼土著風情。在叢叢石峰和漫無邊際的紅土地上,石林擁有極其豐富寶貴的民族、歷史文化資源及人文的璀璨光芒。石林撒尼人,是彝族的一個支系,以勤勞、勇敢、熱情著稱,兩千多年來,世代生活在這里與石林共生共息,創造出以「阿詩瑪」為代表的彝族文化,內涵豐富、影響深遠。「阿詩瑪」不僅代表石林的形象,也代表了雲南省旅遊的形象。最有影響的是「一詩」、「一影」、「一歌」、「一節」。彝文記錄的古老的撒尼敘事長詩《阿詩瑪》被譯成20多種文字在國內外發行,改編成中國第一部彩色立體聲電影《阿詩瑪》,享譽海外;撒尼歌曲《遠方的客人請您留下來》名揚天下;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的彝族火把節是撒尼人傳統的節日,摔跤、鬥牛、火把狂歡節蔚為壯觀,被譽為「東方狂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