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歷史人物經典素材
導語:中華上下五千年,涌現了無數的經典人物,形成了壯麗的文明歷史,下面是歷史人物經典素材,歡迎參考!
1、曹雪芹著書
晚年的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窮苦,「滿徑蓬蒿」,「舉家食粥」。他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專心致志地從事《紅樓夢》的寫作和修訂。《紅樓夢》是他「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的產物。《紅樓夢》把中國古典小說創作推向最高峰,在世界文學發展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分析:逆境能摧毀人,也能鍛煉人。對於有堅強意志的人來說,逆境只不過是展示其毅力的一個平台,是其奮斗的一個縮影。面對逆境,努力者成功,畏縮者失敗。
話題:「人生的困境與奮斗」「逆境與成功」
2、孔子
(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後期魯國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盡善盡美 孔子對音樂的內容與形式是非常重視的,它贊美古代樂舞《韶》及《九辯》完善的藝術形式。《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評價《韶》樂盡善盡美。而對周朝樂舞《大武》的藝術表現形式給以高度贊揚外,對其表現周武工伐紂滅商的戰爭功績的內容卻給予批評:「《大武》,盡美未盡善也。」
安貧樂道 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孔子心目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但他的安貧樂道並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貴,只求維護道。孔子也曾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發憤忘食 樂以忘憂 孔子63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當時孔子已帶領弟子周遊列國9個年頭,歷盡艱辛,不僅未得到諸侯的信任,還險些喪命,但孔子並不灰心,仍然樂觀向上,堅持白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君子固窮 孔子到達陳國,寄居在司城貞子家,居住了三年。楚國聽說孔子在陳蔡之間,便使人聘請孔子,准備把有戶籍的民社方圓七百里之地封給孔子。孔子前往拜見回禮,從陳地往蔡地遷徒被圍閑,沒法行路,斷絕了糧食。隨從的弟子疲憊不堪,餓得站不起來。但孔子仍「講誦弦歌不絕」(講習誦讀,演奏歌唱,傳授詩書禮樂毫不間斷)。子路生氣,來見孔子說:「君子亦有窮乎?」孔子說:「君子同窮,小人窮斯濫矣(君子能固守窮困而不動搖,小人窮閑就胡作非為了)。」告誡君子任何艱難的時候,不管發生什麼事情,也應該維護自己的操守和道德。
逝者如斯夫 孔子佇立於尼山腳下,望著滾滾遼河,觸景生情,禁不住喟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於司空見慣的流水綠波之中發現了深奧的道理,懊喪的情緒也如水般流去了。後來莊子在《莊子?知北游》中也有類似感嘆:「人生天地間,如白駒之過隙,忽忽而過。」形容時間流逝得非常快,這也是「白駒過隙」的來歷。
苛政猛於虎 孔子路過泰山,見有一位婦女在墳瑩旁痛哭哀號,於是詢問。婦女回答說:「我的公爹被老虎吃了!」孔子讓子路問道:「為什麼不離開這個地方呢?」婦人回答道:「因為這里沒有苛捐雜稅的暴政。」孔子對隨從的弟子們說:「苛政對人的危害,有甚於猛虎啊!」
3、莊子
(約公元前369梷前286),名周,宇子休,蒙城縣城東郊(今城關鎮東城路)人。曾為漆園吏,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文學家。莊子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同時他也是一位優秀的文學家、哲學家。他以其代表作《莊子》(又被稱為《南華經》)闡發了道家思想的精髓,發展了道家學說,使之成為影響深遠的哲學流派
濠梁之辯 莊子和惠子一一道在濠水的橋上遊玩。莊子說:倐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魚游得多麼悠閑白在,這就是魚兒的快樂)。惠子說: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說: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說: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莊子說:請循其本。子日 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嚎上也(還是讓我們順著先前的話來說。你剛才所說的 你怎麼知道魚的快樂的話,就是己經知道了我知道魚兒的快樂而問我,而我則是在壕水的橋上知道魚兒快樂的)。《秋水》
材與非材 莊子行走於山中,看見一棵大樹枝葉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樹旁卻不去動手砍伐。問他們是什麼原因,說:沒有什麼用處。莊子說: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這棵樹就是因為不成材而能夠終享天年啊)!莊子走出山來,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高興,叫童僕殺鵝款待他。童僕問主人: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請奚殺(一隻能叫,一隻不能叫,請問殺哪一隻呢)?主人說:殺不能鳴者。第二天,弟子問莊子: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主人之鵝,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莊子笑道: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我將處於成材與不成材之間)。
莊周夢蝶 莊子為了說明物化的道理,講了一個故事: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莊子說這就叫物化。簡單的一個故事,既表現了一種人生如夢的人生態度,又把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莊周與蝴蝶的關系揭示出來。形而下的一切,盡管千變萬化,都只是道的物化而已。莊周也罷,蝴蝶也罷,本質上都只是虛無的道,是沒有什麼區別的。
鼓盆而歌 莊子回到家不到一年,妻子就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來弔唁,見莊子正盤腿坐地,鼓盆而歌。惠子責問道: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人家與你夫妻一場,為你生子、養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還鼓盆而歌,豈不太過分,太不近人情了嗎)?莊子說: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慨!然察……人且偃然寢於巨室,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
故止也(不是這意思。她剛死時,我怎會獨獨不感悲傷呢?思前想後,我才發現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來,也就不感悲傷了)。他主張人生在世,要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人樂觀豁達。
莊子陪葬 莊子快要死了,弟子們l打算用很多東西作為陪葬。莊子說: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齎送。吾葬具豈不備邪?弟子說:吾恐烏鳶之食夫子也。莊子說:在上為烏鳶食,在下為螻蟻食,奪彼與此,何其偏也!
4、孫臏
戰國時代著名軍事家,孫武後裔。齊國阿(今山東陽谷東北)、鄄(今鄄城北)一帶人,主要活動於齊威王時期。 師從鬼穀子孫臏,自幼聰慧。不幸幼年喪父,二哥孫虎因兵亂走失。孫臏立志拜師學藝,造福百姓。當時楚國有位學者,姓王名栩,精通兵法,武藝高強,隱居鬼谷山中收徒傳藝,世人尊稱"鬼谷先生",孫臏於是學藝於鬼谷先生。與孫臏一起學藝的還有龐涓、蘇秦、張儀,被後人稱為"鬼谷四友"。
因才遭妒 龐涓是其同學,孫臏勤奮好學,為人忠厚,與師兄弟們相處和善。而龐涓卻心胸狹窄,驕傲自大,嫉賢妒能。龐涓比孫臏先下山,做了魏惠王的大將軍。他自認為才能不及孫臏,就悄悄派人召孫臏到他那裡共事。等孫臏到了以後,龐涓設計陷害孫臏,削去了他的兩只膝蓋骨(古代稱為臏擯刑),想使孫臏的才能不得顯現於世。這是"孫臏"這一名字的由來。 逃魏奔齊孫腔被削去了膝蓋骨後,成了殘疾人,並且是受人賤視的"刑徒"。有一天,他聽說齊國的使者到了魏國郡城大梁,就以犯人的身份秘密地會見了齊使,陳說自己的遭遇、行軍布陣的策略及政治主張。齊國的使臣大為感動,認為他是個難得的人才,就偷偷地用車把他帶回齊國。
賽馬被識 齊國王公貴族常以賽馬為樂。有一次,孫臏去看田忌和齊威王賽馬。孫臏出主意說:"將軍先用下等馬和威王的上等馬賽,再用上等馬和他的中等馬賽,用中等馬和他的下等馬賽。"田忌照做了,結果一負兩勝。以往比賽,田忌都輸給了齊威王,這次齊威王對田忌突然贏了自己感到奇怪,就問他用的是什麼辦法。田忌借機將孫臏推薦給齊威王。齊威王召見孫臏,跟他談論兵法和治國之道,威王衷心信服,"遂以為師"。
圍魏救趙 公元前354年,趙國出兵攻佔了衛國的漆和富丘,衛國原來就依附於魏國,當受到趙國的軍事壓力後,衛國屈服了。魏惠王為了奪回屬國,以龐涓為將率軍伐趙,兵圍邯鄲。次年,邯鄲在久攻之下己岌岌可危,趙國便向齊國求救。齊國應趙國之請,以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率軍救趙。孫臏向田忌提出"批亢搗虛"、"疾走大梁"、"攻其所必救"的戰略。田忌依計而行,令一部輕兵乘虛直趨魏都大梁,而以主力埋伏於龐涓大軍歸途必經的桂陵之地。魏惠王見齊軍逼進,急令龐涓回師自救。剛剛攻下邯鄲的龐淚聞大梁告急,急率疲憊之師回救。至桂陵時,遭到齊軍迎頭痛擊,幾乎全軍覆滅,龐涓僅以身免。
回歸田園、著書立說 齊宣王拜田忌為右丞相,孫臏為左丞相。不料一些朝中權貴大臣不斷向宣王進讒言,宣王起了疑心。孫臏知道後,即勸田忌一同棄官隱居。孫臏回到自己的老家,在這里寫成了《孫臏兵法》繼承和發展了《孫子兵法》的軍事戰略思想,這是一部享譽世間的兵家寶書。
5、曹操(155-220)
即魏武帝。三國時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毫州市)人。 疑殺華佗 晚年的曹操患了頭腦痛風症,僚臣華歆向他推薦了神醫華倫。遺憾的是,當華倫指出其症因風而起,病根入腦,風涎不能出,枉服湯葯,須利斧開腦取風涎方可根除時,曹操竟疑心華佗是想乘機害他性命,遂將華佗殺了,一代神醫命絕於世。
提倡薄葬 218年,曹操頒布了一道《終令》,提出死後不要厚葬,要將自己埋葬在瘠薄的土地上,依照地面原有的高度作為壙基,陵上不堆土,不植樹。一年後,他為自己准備了送終的四季衣服,並留下遺囑說:我如果死了,請按當時季節所穿衣服入殮,金玉珠寶銅器等物,一概不要隨葬。曹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
割發代首 有一次,曹操大軍經過農田,看見田裡莊稼豐收在望,於是下令凡踐踏麥田的,就斬首示眾。不料自己的馬受驚而一下子躥入麥田中,踐踏壞了一塊麥田。為了實踐自己的命令,取信於民,於是就割了自己的頭發來代替。
望梅止渴 曹操征張綉時,路上缺水,將士皆渴,於是他以鞭虛指著前面說有梅林,軍士聽說後均感到口中生津,不那麼渴了,最終走出了困境。
煮酒論英雄 一日,曹操與劉備邊喝酒邊評論天下英雄,曹操說:「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劉備聞言,吃了一驚,手中所執匙箸,不覺落於地下。時正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劉備於是從容俯首拾箸說:「一震之威,乃至於此。」操笑:「丈夫亦畏雷乎?」劉備說:「聖人迅雷風烈必變,安得不畏?」意即連聖人對迅雷烈風都會失態,我怎能不怕呢?將聞言失箸緣故,輕輕掩飾過了。曹操於是不疑劉備。
裸足迎才 許攸來投曹操,曹操正在睡覺,一聽舊友許攸來投,連忙從床上跳下來,鞋襪不穿,跑出恭迎。遙見許攸,撫掌歡笑,攜手共入,操先拜於地。許攸一見,感慨萬千。
東臨碣石 公元207年,統一北方的大局已定。仲秋八月,秋高氣爽,曹操親率威武之師,滿懷勝利豪情,長驅東進。渤海西南岸有一山突兀,靈秀獨鍾,曹操躍馬揚鞭,登山觀海,面對滄海,歌以詠志。於是寫下了千古傳誦的名篇《觀滄海》。
曹操焚稿 《三國演義》第六十回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張松出許都求見曹操,曹操見張松矮小,相貌又丑,便有意冷落他,邊洗足邊接見,使張松憋了一肚子氣。次日,曹操掌庫主簿楊修拿出曹操新著兵書《孟德新書》給張松看,意欲示曹操的大才。張松看了一遍即記了下來,故意笑曰:「此書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誦,何為新書?此是戰國時無名氏所作,曹丞相盜為己能。」楊修不信,張松說:「如不信我試誦之。」遂將《孟德新書》從頭至尾朗誦一遍,並無一字差錯。楊修大驚,就去告知曹操,曹操奇怪地說:「莫非古人和我想的都一樣?」認為自己的書沒有新意,就讓人把那本書燒了。
6、韓信
(?—前196)漢初軍事家,淮陰(今屬江蘇)人。陳勝、吳廣起義後,韓信始投項梁,繼隨項羽,後從劉邦(見漢高祖劉邦)。漢高祖元年(前206),經丞相蕭何力薦,始為大將,協助劉邦制定了還定三秦以奪天下的方略。
胯下之辱 淮陰有個屠戶侮辱韓信,說:「雖長大,好帶刀劍,怯耳」。並當眾侮辱他說:「能死,刺我;不能,出胯下。」韓信注視了對方良久,慢慢低下身來,從他的胯檔下爬了出去。街上的人都恥笑韓信,認為他是個怯懦之人。
蕭何月下追韓信 韓信多次同蕭何交談,得到蕭何的賞識,卻始終不被劉邦所重用,於是乘月而走。蕭何聽說韓信走了,來不及向劉邦報告便騎上馬去追韓信。追上韓信後,蕭何問韓信為什麼要走,韓信說:「漢王不信任我,不用我,我留在這兒也沒什麼意思,想去投奔別人。」蕭何說:「你先別走,和我一塊回去。如果這次漢王再不封你為大將,你再走也不遲呀。」在蕭何的再三懇求下,韓信勉強跟蕭何回去了。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有一回,漢高祖劉邦在和韓信的閑談中,議論朝中將領的軍事才能。到後來,劉邦問韓信:"你看我能指揮多少軍隊呢?"韓信說:"陛下您最多能指揮十萬人。"劉邦又間:"那麼你能帶多少兵呢?"韓信說:"我帶兵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反映出韓信的自信。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劉邦與韓信議定元年八月吉日,出師東征。當時出征的棧道已被燒毀,不能行軍。問韓信該如何進兵,韓信提出"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策,於是派了兵士幾百人,裝作去修建棧道,自己卻率領三軍,悄悄地從南鄭出發,偷渡陳倉。
斷水塞流,大破聯軍 漢王三年(公元前204年)九月,韓信與齊楚聯軍對峙於濰水。韓信連夜秘密派人裝滿一萬多個沙袋,將濰水上游堵起來,這樣下遊河水變淺了。次日上午。當齊楚聯軍剛剛走到河心,韓信暗令埋伏在上游的漢軍扒開沙袋,飛瀉而下的大水將正在渡河的齊楚聯軍截為兩段,被大水捲走的士兵不計其數。韓信回兵追殺過去,一舉全殲了已過河的齊楚聯軍。齊王逃跑,尤且(齊楚聯軍主帥)戰死,留在東岸尚未渡河的齊楚聯軍見主帥已死,紛紛棄甲曳兵,落荒而逃。就這樣,漢軍一舉佔領了齊國全境。
四面楚歌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楚漢兩軍在該下(今安徽靈璧南)展開決戰。劉邦以韓信為主將,統一指揮各路大軍。項羽指揮十萬楚軍,從正面向漢軍陣地猛攻。韓信採用典型的側翼攻擊戰法,令漢軍中軍稍稍後退,避開楚軍銳氣,而將兩翼展開,實行側擊,然後再令中軍推進,一下子完成了合圍。人夜,韓信令漢軍四面唱起楚歌,楚軍喪失鬥志,被漢軍一舉聚殲於垓下。項羽眼見大勢己去,自剔於烏江邊。歷時五年的楚漢戰爭以漢王劉邦奪得天下而告終。
7、司馬遷
(前 145或前 135梷前87?)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西南)人。太初元年(前I04),司馬遷開始撰寫《史記》後因替李陵辯護,獲罪下獄,受腐刑。出獄後任中書令,繼續發憤著書,終於完成了《史記》的撰寫,人稱其書為《太史公書》。
游歷天下 20歲開始了他的游歷生活。他的足跡到達會稽,訪問夏禹的遺跡:到過姑蘇,眺望范蠡眨舟的五湖:到達淮陰,訪求韓信的故事:到過豐沛,訪問劉邦、蕭何的故鄉:到過大梁,訪問夷門,並考察秦軍引河水灌大梁的情形:到過楚,訪問春申君的宮殿遺址:到過薛地,考察孟嘗君的封邑:到過鄒魯,拜仰孔孟的家鄉。此外,他還北過涿鹿,登長城,南遊沅湘,西至崆峒。壯游使他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
臨危父命 司馬遷的'父親病危時,拉著兒子的手,流著眼淚對他說:「……我死了以後,你一定要接著做太史,千萬不要忘記我一生希望寫出一部通史的願望。你一定要繼承我的事業,不要忘記啊!」這一番諄諄囑托極大地震動了司馬遷,他看到了父親作為一名史學家難得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他也知道父親將自己畢生未竟的事業寄託在白己的身上。
仗義執言 天漢二年 (前99),李陵出征匈奴時被圍,在矢盡糧絕的情況下投降匈奴。武帝大怒,文武百官也大罵李陵投降可恥。司馬遷辯言:"李陵轉戰千里,矢盡道窮,古代名將也不過如此。他雖投降,尚屬情有可原。臣以為只要他不死,他還是會效忠漢朝的。"盛怒中的漢武帝聽了司馬遷這番話,認為司馬遷有意替李陵護短開脫,把他投人監獄,並處以腐刑。
忍辱負重 不幸的遭遇,尤其是腐刑,使司馬遷精神受到極大刺激,曾一度想自殺。但他想起了父親的遺言,又以孔子、屈原、左丘明、孫子、韓非等在逆境中發憤有為鼓勵自己,終於以驚人的意志忍辱負重地活了下來。經過六年的囚禁生活,終於完成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巨著一一《史記》
開綜合纂史之法 《史記》開創了政治、經濟、民族、文化等各種知識的綜合纂史方法。《史記》第一次把政治、經濟、文化各個方面都包容在歷史學的研究范圍之內,從而開拓了歷史學研究的新領域,推動了我國歷史學的發展。
8、荊軻
戰國末期衛人,先世為齊人,喜好讀書擊劍。衛人稱之為「慶卿」,後游歷到燕國,被當地稱為「荊卿」(或荊叔)。後來,由燕國智勇深沉的「節俠」田光推薦給太子丹,拜為上卿。後刺殺秦王不中,被殺。 謀計樊於期 樊於期本為秦將,因事得罪於秦王而出逃到燕。只有得到樊將軍的首級和燕國督亢的地圖去奉獻給秦王,秦王才會樂於接見荊軻,這樣才有刺殺秦王的機會。荊軻知道太子於心不忍,便背著太子私下去見樊於期,用道理說服了他,樊於期自刎而死。
易水蕭蕭 太子知道荊軻要去刺殺秦王這件事的賓客,部一身素裝來送別荊軻。至易水之上。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分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羽聲慷慨,士皆填目,發盡上指冠。於是荊軻就車而去,終己不顧。
謀計於蒙嘉 荊軻帶著價值千金的禮物,厚贈秦王寵幸的臣子中庶子蒙嘉。蒙嘉替荊軻先在秦王面前說:「燕王確實被大王的威嚴震懾得心驚膽戰,不敢出動軍隊抗拒大王的將士,情願全國上下做秦國的臣子,謹此砍下樊於期的首級並獻上燕國督亢地區的地圖,裝匣密封。燕王還在朝廷上舉行了拜送儀式,派出使臣把這種情況稟明大王,敬請大王指示。」秦王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
智解危機 秦王布置九賓的禮儀,在咸陽宮接見燕國的使者。荊柯捧著有樊將軍頭顱的匣子,秦舞陽捧著裝有地圖的匣子,依次走到台階下面。秦舞陽內心害怕,臉色突然變了,秦國的大臣對此都驚疑起來。荊軻回頭對秦舞陽笑了笑,上前對秦王謝罪說:"北方邊遠地區的粗俗人,不曾見過天子,所以害怕,望大王寬恕。" 圖窮匕見 在秦殿上,荊軻取出地圖捧著它獻給秦王,地圖展完了,匕首忽然露了出來。荊軻乘勢用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用右手迅速拿起匕首向秦王胸口刺去。匕首沒有刺到秦王,秦王大驚,嚇得連連後退,繞著朝堂上的大銅柱子跑。荊軻緊緊地逼著。旁邊雖然有許多官員,但是都手無寸鐵;台階下的武士,按秦國的規矩,沒有秦王命令是不準上殿的,秦王撥出了劍,砍斷了荊軻的左腿。荊軻站立不住,倒在地上。他拿匕首直向秦王扔過去,卻沒有擊中。武士們這時沖上來,把荊軻殺死了。
❷ 古代人物畫高清圖片大全
中國人物畫是中國獨特的繪畫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珍寶。在中國這個具有神秘色彩的文明古國中,中國畫獨特的藝術風格、書畫韻律、筆情墨趣、表現形式等都帶給我們具有民族色彩的視覺沖擊力。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古代人物畫高清圖片者型脊,一起來看看吧!
古代人物畫高清圖片
【古代人物畫高清圖片:1】
【古代人物畫高清圖片:2】
【古代人物畫高清圖片:3】
【古代人物畫高清圖片:4】
【古代人物畫高清圖片:5】
看完了以上的古代人物畫高清圖片之後,下面就來了解一下關於人物畫的知識吧!
人物畫的基本技法
人物畫基本技法:無論中外,在早期繪畫的發展史上,都以人物畫為主,而 且都為宗教或政治服務。從續發掘的古代帛畫或壁畫中,可以見到古代的帝王、功臣、聖賢或文人們的面貌,有濃 厚的政教功能,也有古人信奉的佛、菩薩、羅漢等釋道人物, 甚至更早的神話傳說,充滿的神秘的宗教色彩,尚可見到描寫 現實生活百態的風俗畫、表現宮廷唯美趣味的仕女畫及戲曲中 的人物故事畫等,各種不同形式與題材的人物畫首滲,都有細致租念的感情描寫,和惟妙惟肖的形象刻畫,給觀賞者帶來深刻的美感。
1.古代人物畫高清圖片
2.水墨古代人物畫圖片大全
3.古代人物畫圖片
4.歷代人物畫高清圖
5.工筆畫人物高清圖片大全
❸ 古代長的最好看的男子有那些,可否附加有資料和圖片
中國古代十三美男紀事一、潘安
潘岳,就是人所周知的潘安,西晉時河南人氏,表字安仁,小字檀奴。其人「姿容既好,神情亦佳」。潘岳年輕時,坐車到洛陽城外遊玩,當時不少妙齡姑娘見了他,都會怦然心動給他一個「回頭率」,有的甚至忘情地跟著他走。因此常嚇得潘安不敢出門。有的懷春少女難以親近他,就用水果來投擲他,每每滿載而歸,於是民間就有了「擲果盈車」之說。以至後世文學中「檀奴」或「檀郎」也成了俊美情郎的代名詞。有個叫張孟陽的相貌奇醜,也學著潘岳的樣子去郊遊,但每次出門,婦人就往他車上吐唾沫,扔石頭,石頭倒也滿載而歸。典型的男性版東施效顰!
潘岳不僅長了張錦綉皮囊還寫得一手錦綉文章,很小就顯露出文學天賦,被鄉里稱為」奇童」。二十來歲時,晉武帝司馬炎一天來了興趣,下鄉耕田作秀,大夥紛紛寫馬屁文章。結果潘岳的賦作得最好。大臣們一看,這小白臉,算什麼東西,馬屁膽敢拍得比我們好!嫉妒得要死,立馬趕他出朝廷。賦閑十年後,潘岳終於被重新錄用。先後當了河陽還令的縣太爺,頗有政績。風雅縣令在河陽縣種遍桃樹,時人號稱「一縣花」。此後在政壇屢升屢降,直到元康六年(296)前後,回洛陽任京官。幾曾持才傲物的翩翩少年如今鬢發花白,飽嘗宦海艱辛,學會了趨炎附勢。
當時掌權的是醜八怪皇後賈南風。她外孫賈謐好結交賓客,組織了個文人團」二十四友」,為賈氏外戚集團進行文字煽惑。潘岳是其中最賣力的一位。精彩之筆,當數搞垮太子的陰謀。具體過程如下:潘岳寫了一篇狂草,賈南風派手下的宮人將太子灌醉,哄他抄寫。太子醉眼模糊,根本辨不清紙上啥內容。照著筆畫胡亂描了一遍。太子的墨寶別人當然也看不懂,何況當時皇帝還是個白痴。這難不倒才子潘岳,他模仿筆跡的工夫了得,在太子的紙頭上照原來風格添置筆畫,成為反跡昭著的逆書。正是以筆為刀,殺人不流血!太子死後,趙王司馬倫借口報仇,兵變入宮除盡賈氏一黨。潘岳從前就得罪過趙王倫的boyfriend孫秀,這會兒當然死翹翹,還是滿門抄斬。他一生孝順,卻連累老母喪命於東市。不亦哀哉!
八王之亂中政治一鍋粥,潘岳偏要湊熱鬧,落了個為虎作倀的惡名。好歹在文學史上佔了一席之地,這輩子過得不算太衰。其文風華美卻不失於雕琢;描寫細致,尚不致於繁蕪。善寫清綺哀艷的悲情文章,是一個很憂郁的美男子。
在生活中潘岳絕對是個好男人,十餘歲定婚,對發妻楊氏一往情深。楊氏不幸於元康八年(298)去世,潘岳的悼亡詞寫得纏綿悱惻,情真意切,是中國此類題材中最早的名篇。可惜功名心太重,躁急干進,不知滿足,終落得身首分離。
二、宋玉
宋玉是中國歷史上與潘安齊名的最著名的兩大帥哥之一,但是這位先生的帥名卻又多少來得有些蹊蹺。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從來就沒有哪部正經的史書甚至野史筆記里說過他是如何如何的帥,唯一的佐證便只有他寫的那篇《登徒子好色賦》了。在那篇賦里,寫有一位大夫登徒子說宋玉「為人體貌嫻麗玉,口多微辭,又性好色」,宋玉就解釋說有曾經有一位絕色美貌的東家之女登牆偷窺自己三年,但他都對人家不理不睬,因此不能說自己好色,接著他就描述登徒子如何喜愛醜陋的妻子,與她生了五個孩子,從而把「性好色」的罪名加到登徒子的身上。畢竟大家都比較相信帥哥,於是就聽信了宋玉的話,而「登徒子」卻成了「好色之徒」的代名詞。除了這篇賦之外,就再也尋不到一分一毫關於宋玉之美的蛛絲馬跡了。
據說,宋玉是屈原弟子,他並沒有因為其美貌而青雲直上,其在官場上混得還是比較差的,一生都沒有做過什麼大官,雖然*寫得一手好文章和精通音律,也曾接近過楚王,但也沒有撈到什麼好處,連提點建議都沒被採納。但他並沒有從此自棄,而是投入到創作中去,也寫出了不少好文章。他在屈原騷體的基礎上變化出一種新體裁----賦,雖不能夠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也算是不辱沒師門了。其作品文字華麗,對事物刻畫入微,像他那篇名作《登徒子好色賦》所塑造的「登徒子」形象就非常成功。
這篇著名的《登徒子好色賦》據說是一篇贗文,很多人都說它並不是宋玉的作品。如果真是這樣,對我們考證宋GG是一位帥哥倒未嘗不是件好事,因為假若真是別人寫的,那宋玉之美大抵該是得到時人或晚近之人公認的了,否則的話,宋GG在自己的寓言之作中誇言己之美貌,那倒要很讓人懷疑其真實性的。無論事實如何,宋玉終歸是頂著了一頂帥哥的高帽了,他的帥名也早已流傳千古,雖然多少還「猶抱琵琶半遮面」些,但考慮到他才子詞賦家的身份,入選這份美男榜還是不遑多讓的。
三、子都
《詩經》有雲:「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意思是說,一個女孩子本來跟某帥哥有個約會,可是她等啊等等啊等,心上人帥哥哥沒有見到,卻見到了一個愚駑蠢笨的傻佬。在這首詩里,「子都」被用作了帥哥的代名詞,或者也可以說,子都乃是眾多鄭國少女——不排除某些少男——夢中的白馬王子和假想的約會對象,少女們都以能見到那位帥名滿全國的子都為榮,為了能見他一眼,甚至不惜獃獃的苦等上好幾個小時,由此也便可以想像出,當子都未見而見到蠢夫的時候,少女會有多麼的悲傷,哀怨和惆悵了。
《孟子》又曰:「至於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無目者也」。哎呀,連滿嘴仁義的亞聖孟夫子都說「不知子都之姣者」是不長眼睛的人,可見子都可真真正正的的確確是個大帥哥了。那麼,這個帥名動天下的子都老兄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他怎麼會有如此的魅力能讓天下的女人們瘋狂?且聽我慢慢道來……
子都,春秋時期鄭國人,大名叫做公孫閼,子都乃是其字。子都這個人,不僅相貌生的美,還有著一身的好武藝,能征善射,因此便做了鄭庄公的大夫。然而,子都其人雖美,卻是個小心眼。《左傳·隱公十一年》里便記載了他因爭車未遂而在陣前射殺己方大將潁考叔的光榮事跡,由這一點看,子都老兄多少還是缺了些大丈夫應有的寬廣心胸和英雄氣概,只能將其歸入偶象派一類了。
雖然還存在著這樣的不足,大帥哥子都畢竟是帥名遠播的美男子,其容顏之美不僅震動了以庄公為代表的統治階層,而且也得到了以鄭國女子為代表的廣大人民群眾和以孟夫子為代表的子孫後代的認同,僅憑這一點,子都之入選美男榜,便實在是實至名歸的了。
四、宋文公 宋文公沒有做國君的時候,是宋國的公子,被喚做公子鮑。
各位看官或許會感到奇怪,要問我為什麼在開篇第一句便說出一句廢話來。沒做國君之前,當然是公子了,難道是乞丐不成,這一句話不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嗎?是有那麼一點,然而盡管如此,我卻還是要說,因為我要強調的是,如果按照正常情況發展的話,本來是輪不到他做國君的,能一輩子安安穩穩的做個公子,已經足夠他禱誦好幾遍阿彌陀佛的了。那麼又是什麼原因使得歷史照著非正常的狀況發展了下去而讓原先的公子鮑坐上了宋國國君的寶座的呢?原因就是因為他長的實在太帥了!
就因為他帥,公子鮑變成了宋文公?這未免也太過荒唐了吧?可是事實確實如此,雖然其過程並沒有說起來這般容易。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荒誕的故事呢?因為一個女人愛上了他。這個女人不是別人,正是他的祖母(當然不是親祖母),宋襄公的夫人,周襄王的妹妹王姬。
《左傳·文公十六年》記載,公子鮑是一個「美而艷」的大帥哥,於是乎中年守寡,獨居深宮而難耐孤寂的半老徐娘王姬便看上了他,「欲通之」。可是公子鮑不願意啊,怎麼辦呢?王姬便千方百計的想盡辦法拍公子鮑的馬屁。你公子鮑不是喜歡布施恩惠於國人嗎?(由此可見公子鮑恐怕亦心存奪國的野心)好,老娘我幫你布施;還不願意嗎?還不願意,老娘我乾脆把宋國的江山也獻給你做交換吧。
昭公九年,宋昭公外出打獵,這正是上天賜予王姬的良機啊,於是她便派人把昭公幹掉,而迎立昭公的弟弟公子鮑當了國君。一段因帥得國的千古神話終於成為現實。(據《左傳》,昭公田獵,乃是王姬所使,且昭公亦知襄夫人將殺己,然也無可奈何,只能坐以待斃,可見昭公實在襄夫人控制之下,王姬欲獻國於公子鮑,實是易如反掌)。
那麼這位帥的biangbiang聲,帥得令祖母傾心而折節欲通的宋文公,除了帥之外,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應該說還不錯,起碼要比他的哥哥,有「無道」之稱的昭公好了許多。《左傳》里說他「禮於國人」,《史記》中說他「賢而下士」,當然,這些都是在他做公子鮑需要收買人心的時候,至於他做了國君以後的表現,我卻只能遺憾的說聲「不可考」了。然而不管怎樣,即便是因帥得國,也還是要付出代價的,至於代價是什麼,大家稍稍想想便自然能夠猜到。
五、鄒忌
戰國時,鄒忌是齊國有名的帥哥。身型修長(身高八尺有餘),而且形態「昳麗」。他的帥不僅是外在的帥,同時他又是一個很有思想的人。但不幸的是他太有內涵了,通常一個有思想有內涵的人痛苦都比常人多些。比起外表,鄒忌更願意別人注意他內在的東西,比如說他更希望人們贊美他的詩歌、他的文章、他的口才等等。
那時鄒忌的夢想,就是有一個比他更漂亮的人來代替他的苦惱。每天清晨,這位齊國美男子起床後都會站在一面銅鏡前憂郁地低語:魔鏡魔鏡告訴我,誰是齊國最美的男人(有點象白雪公主的後母)?而魔鏡總會歉疚地告訴他:很遺憾,我的主人,迄今為止您依然是齊國最美的男人。每當魔鏡說完,它總會看到對面的鄒忌憂傷地哭泣,像三月的細雨,淅淅瀝瀝。直到有一天,魔鏡突然對鄒忌這樣說:我的主人,您終於不再是齊國最美的男人了,城北來了一個叫徐公的男人,他現在才是這里最美的男人。
這一天,是鄒忌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突如其來的幸福使他不敢相信。於是鄒忌問自己的妻子:我和城北徐公誰美?妻子說:徐公怎麼可以跟相公您比呢?正如茄子和櫻桃一樣沒有可比性。鄒忌又問小妾,妾回答說:徐公怎麼可以跟相公您比呢?正如鵪鶉和仙鶴一樣沒有可比性。鄒忌復問客人,客人說:徐公怎麼可以跟相公您比呢?正如狗尾巴草和雲杉一樣沒有可比性。
過了幾日,鄒忌見到了這位在別人眼裡不如自己美貌的男人。鄒忌若有所思,沉吟了片刻,拔足向王宮奔去。在王宮里,鄒忌與齊威王邊飲酒邊聊天。鄒忌說:大王,臣本不如徐公美,我的妻子想讓我給她買櫻桃吃;我的妾想讓我給她買野味解饞;我的客人想讓我給他批幾方木頭蓋房,所以都說徐公不如臣美,但事實上我與徐公相比,好比是茄子、鵪鶉、狗尾巴草,這證明我受了他們的蒙蔽。大王,以此引申到治國之道……
齊威王聽了鄒忌一番話,陷入了沉思……
翌日,齊威王召鄒忌覲見,一臉神秘地對鄒忌說:愛卿,你又是齊國最美的人啦!鄒忌不解,問:為何?齊威王笑嘻嘻地說:寡人已經把那個城北的鳥徐公毀了容,現在你老婆再誇你漂亮當然就不是蒙蔽你啦!
自此,人們都傳說鄒忌瘋了。據說有人曾看到過他,已經變得神志不清,只反復說著一句話:我只想做一個有思想的人…… 六、周瑜
周瑜自幼與孫策交好,孫策於袁術麾下初崛起時曾隨之掃盪江東。後來回去鎮守丹陽。袁術心慕周瑜的才幹,欲聘周瑜為將,但是周瑜以袁術難成大事而拒絕。其後設法投奔孫策,為中郎將,孫策相待甚厚,又同時迎娶有「國色」之稱的二喬,成為連襟。孫策遇刺身亡後,周瑜與張昭一起共同輔佐孫權,為中護軍,執掌軍政大事。赤壁大戰期間,力主拒曹,而指揮全軍在烏林迎擊曹軍取得勝利。赤壁大戰之後,周瑜諫議孫權將劉備安撫在吳郡,以美女和玩物消磨其意志,但孫權未採納。孫權後來採納周瑜的諫議,擬出兵攻取蜀地,消滅張魯,然後消滅曹操,周瑜在江陵進行軍事准備時死於巴陵,時年三十六歲。孫權曾為其素服吊喪。周瑜性情開朗,氣度寬宏,深得維恩顯著。精通樂律,即使在醉酒時也能聽出音律的錯誤。
七、呂布
呂布字奉先,三國五原郡九原人,官至溫侯,身材高大(估計有190m以上),相貌英俊,武藝高強。呂布不但衣著華麗,而且喜歡耍酷,他一出場就是「器宇軒昂,威風凜凜,手執方天畫戟,怒目而視」,簡直是酷斃了。他經常手持一口方天畫戟,腳跨赤兔寶馬,到處泡妞,當時人稱「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美女多半自戀,美男也不例外。呂布在丁原手下,雖說也是「頂束發金冠,披百花戰袍,擐唐猊鎧甲,系獅蠻寶帶」,有模有樣。新歸董卓後更是盲目追求「名牌」,「頭戴三*束發紫金冠,體掛西川紅錦百花袍,身披獸面吞頭連環鎧,腰系勒甲玲瓏獅蠻帶」,整個一個天皇巨星的打扮!我敢打賭,麥克·傑克遜出場也沒他這么排場。連國內四大美女之一的貂禪也對他一見傾心。
呂布不但善用畫戟,就連射箭也有超乎尋常的本領,神乎其技的「轅門射戟」,就是他生平的得意之作,其武藝之高超,就算關羽、張飛、劉備三人聯手,也才勉強贏他。就個人武藝而言,呂布在三國時代可謂無敵於天下。
但其為人反復,無仁義,叛伏無常。他原為丁原的義子,那個被他「怒目而視」的董卓用了一匹赤兔馬和金珠玉帶就令他謀殺親「夫」(丁原)投奔新「夫」(董卓)。這也難怪小呂,他出身貧寒,除了一身天下無敵的武功外一無所有。就象平民出身的絕代佳人,面對用法拉利(赤兔馬)和鑽石黃金追求她的世界首富(董卓),又有多少人會不拋棄「舊愛」(丁原)呢?呂布成為董卓部下後,又因與其小蜜(貂禪)私通,因恐東窗事發而與司徒王允合謀殺了董卓。曹操征討徐州時,呂布趁機偷襲其根據地,後與曹操反復征戰,因被水攻,以及部下候成叛變而投降。
在白門樓,呂布被擒。劉備對曹操說,「君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其實他知道自己妒忌丁建陽、董卓,因為他自己也想得到呂布。呂布實在太完美了,完美得讓人溺愛,而愛總是讓人盲目的。他明白任何人得到呂布都會溺愛,英雄如曹操也不例外(想一想後來他怎麼對待關羽就可見一斑)。如果這樣,曹操或許會步丁建陽、董卓後塵,這樣自己就少了逐鹿中原最大的競爭對手,在這一點上他不希望呂布死。然而他不能忍受曹操得到呂布這個事實。他自己得不到的,別人也別想得到。這就是劉備的邏輯,所以他更希望呂布死。曹操雖然很想得到呂布,但他也不想成為丁建陽和董卓,只好把呂布給殺了。「紅顏薄命」原也適用於三國第一美男。
八、嵇康
嵇康,字叔夜,譙郡銍縣(今安徽宿縣)人。「竹林七賢」的領袖人物。三國時魏末著名的思想家,詩人與音樂家,是當時玄學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為人耿直,他幼年喪父,勵志勤學。後娶曹操曾孫女(曹林之女)為妻,在曹氏當權的時候,做過中散大夫的官職。
嵇康是中國古代少有的美男作家,精通文學、玄學和音樂,同時英俊瀟灑,別人形容他是「龍章鳳姿,天質自然」。史稱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見者嘆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或雲:『肅肅如松下風,高而徐引。』」最有說服力的故事是,某次他去森林裡采葯,竟被樵夫誤以為仙人下凡,其風姿可窺一斑。
嵇康喜愛音樂,他在《琴賦》序中說:「余少好音聲,長而習之,以為物有盛衰而此無變。滋味有厭,而此不倦。」他對傳統及當代的琴曲都非常熟悉,這一點在他的《琴賦》中可見。
據劉籍《琴議》記載:嵇康是從杜夔的兒子杜猛那裡學得《廣陵散》的。嵇康非常喜愛此曲,經常彈奏它,以致招來許多人前來求教,但嵇康概不傳授。司馬氏掌權後,不苟合於其統治,與阮藉、向秀、山濤、劉伶、阮咸、王戎號稱「竹林七賢」,與司馬氏相對抗,後被司馬氏殺害,死時方四十歲。臨刑前有三千太學生為其求情,終不許。死前索琴彈奏此曲,並慨然長嘆:「《廣陵散》如今絕矣」。南京西善橋南朝墓出土模製嵇康畫像磚,描繪了嵇康席坐撫琴,氣宇昂軒的形象。
嵇康人緣極好,王戎說與他交往二十年,未見其有不好的臉色。因此留下「意趣疏遠,心性放達」之美名;然而嵇康更有「剛腸疾惡,輕肆直言,遇事便發」的一面,他的名篇《與山巨源絕交書》及對《廣陵散》的喜愛便是他憤世嫉俗、桀傲不馴的性格的表現,而蔑視司馬昭,進而遭致殺身之禍更是這種剛正不阿的顯例。
九、衛玠
記得三國中殺掉鄧艾父子的衛瓘嗎?衛玠就是他的孫子,表字叔寶。關於衛玠的美,《晉書》里用詞有「明珠」,「玉潤」等等,他為人喜怒不表於形,總之是個面無表情的玉人。這孩子自幼風神秀異,坐著羊車行在洛陽街上,遠遠望去,就恰似白玉雕的塑像,時人稱之「璧人」。洛陽居民傾城而出,夾道觀看小璧人。可這玉人特愛開口。當時風氣最盛行清談:手裡拿個麈尾模樣悠雅地侃侃而談。剛開始時,「清談」主要談老莊之道,還有點哲學氛圍,後來變成了天南海北亂侃,比如談論人家的長相和行為(兩晉美男子多出名,也有這方面原因)。爹媽怕衛玠磨牙磨得太累影響身體健康,而且政治問題太敏感,最好避開,就限制他說話,真叫人吃不消。(我們有時候對著進不去的BBS也時不時會唉聲嘆氣一翻)。
八王之亂把西晉政權鬧成一鍋糨糊,胡人勢力乘機進入中原,天下大亂。衛玠費盡口舌說動母親南下。他兄弟不肯走,後來死在匈奴人手上。他們一家子跑到江夏(今武漢),妻樂氏經不住旅途疲憊,死去(熱死了?)。征南將軍山簡趕快來搶這個鑽石王老五,把愛女嫁給他。衛玠帶上新婦又往東行,來到了大將軍王敦鎮守的豫章(今南昌)。
王敦見他一表人才,能說會道,很是器重。衛玠並不買帳,他感覺此人野心勃勃,久必生亂,不可依附,於是再次轉移,投奔東晉都城建業(今南京)。建業的官員們久聞衛玠艷名,立即答應予以重任。江東人士聽說來了個大明星,人山人海地圍觀,擠得衛玠舉步艱難,使他一連幾天都無法好好休息,這個體質孱弱的美少年終於累極而病,一病而亡。這個典故就是《世說新語》中的「看殺衛玠」。(所以我們的fans在追星的時候都應該斯文一點,小心把偶像給看死了)。
衛玠一生,沒在政治上興風做浪,沒為中國文藝或科技的發展做貢獻,軍事方面更是碰也沒碰過。這么個人,居然在《晉書》上有傳記,可見 「美男子」已經成為當時的一種文化現象。傳記里反反復復強調了兩點:一是俊美,二是會嚼舌頭。(前後一串,倒是挺適合做電視台節目主持人的)。
一千多年前的衛玠同樣舌頭癢癢,一遇機會,定要冒兩句,使聽眾個個驚嘆。清談高手王澄(小名平子)對衛玠簡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人稱「衛玠談道,平子絕倒」 。衛玠會說,腦瓜也明智,看得准形勢,懂得保身避禍,可惜身子太弱,一切白搭。
十、韓子高
韓子高,梁朝會稽山陰人,身世微*,以做鞋為生。據說他「容貌艷麗,纖妍潔白,如美婦人。螓首膏發,自然娥眉,見者靡不嘖嘖」。韓子高他貌美,美過中國少年瑰寶周小史(晉代有名的孌童),處於亂軍之中,敵人揮舞長槍白刃瘋狂砍殺,可一旦遇到韓子高,竟然會拋掉手中的兵刃,竟然沒有一個人捨得傷害他的一根毛發,史說:「亂卒揮白刃,縱揮間,噤不忍下,更引而出之數矣」。可見此君貌美到了什麼程度?他絕非僅有漂亮的臉蛋,他的兩臂修長,善於騎射,形體俊美,肌膚誘人,實在是英武異常,令人痴迷而不能自拔。多少純情少女,包括陳朝公主,都瘋狂暗戀子高,竟然因為日夜思念而咳血身亡。
但韓子高卻甘願委身於南朝陳文帝陳茜(是個Gay佬),他們同食共寢,日夜不離。更因為子高的一段緋聞,而導致陳茜一怒之下感情用事滅了王司馬一族,最終造成了梁朝的滅亡和陳朝的建立。這種因為同性戀而導致王朝顛覆的史實,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韓子高,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提出了男皇後的概念,雖然最終誓言未能兌現,但是韓子高貌美傾國的事實是不容辯駁的。陳茜病故以前,子高端水送葯,片刻不離,給彌留之際的陳茜以極大的安慰。偌大的皇宮,一切人等均被拒之門外,只有陳茜子高兩人病榻廝守,度過了人生最後一段旅程。陳茜死後,子高被冤獄賜死,年僅三十歲。
十一、蘭陵王
蘭陵王名高長恭,又名高孝瓘,是東魏大權臣北齊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風流大丞相高歡之孫。高歡長子高澄在父親死後當上東魏第二任權臣。高澄政治上精明強干,卻於29歲死在奴隸手裡,丟下六個嗷嗷待乳的兒子,老四就是成為千古傳說的蘭陵王。
值得一提的是,正史里忠實記錄了另外五兄弟的母親出處,就長恭例外:「蘭陵王長恭不得母氏姓」。不知道是書史的遺漏,還是花花公子高澄自有隱情。高澄一死,其弟高洋繼任,乾脆一腳踢走皇帝,自己稱帝,北齊建立。高長恭當時還留下一樁八卦:皇帝賞他20個侍妾,他只收下一個。美男子的眼光真是高,連皇帝介紹的小姐19個在他眼中都成了恐龍,就一個勉強算美眉。
高長恭驍勇善戰,據說因為面相太柔美,不足以威赫敵人,每每打仗都要帶上猙獰的面具。最著名的一次是救援洛陽,他帶領五百騎士,沖過周軍重重包圍,突入洛陽城下,城上齊兵認不出誰來了,懷疑是敵人的計謀。蘭陵王摘下盔胄(注意,這是個把臉遮了很大部分的頭盔,而不是面具。有人懷疑「蘭陵王面具」的典故只是後來的編舞者編出來的),示之以面容,城上軍心大振,吊下弓弩手數百名,前來接應。很快周軍被迫撤走。為慶祝勝利,武士們編了《蘭陵王入陣曲》,戴著面具邊跳邊歌。史載:「長恭貌柔心壯,音容兼美。為將躬勤細事,每得甘美,雖一瓜數果,必與將士共之」。
高長恭後來不知為何染了個大毛病:貪財。門口常有行賄的進進出出。搞得老百姓都說三道四。屬下尉相願問他:「王既然俸祿那麼高,何必如此貪?」長恭答不上來。相願說:「您是不是因為怕功勞高,被主上忌諱,故意給自己抹點污垢?」長恭這才開口說:「是的。」相願說:「朝廷如果猜忌王,這正好給他留了一條辮子抓。想求福反而招禍。」長恭淚下,跪膝,請他給個安身的法子。相願說:「王威名太重,最好在家養病,別干預政事了。」 長恭聽了勸告,便偶而裝裝病。但完全隱退,又不甘心。正處盛年的男子,誰願意退休?何況高長恭不是當隱士的個性。
北齊末代皇帝高緯一天聽了《蘭陵王入陣曲》,對高長恭說:「入陣太深,畢竟危險,一但失利,追悔莫及。」 長恭無心快語:「家事親切,不覺遂然。」 高緯一聽「家事」這兩個字,心生警覺。叫人給他送去毒葯一杯。皇帝殺人,連理由都沒扯。高長恭死時的年齡沒有記載,估計才三十齣頭。留下個悲痛欲絕的遺孀鄭妃,守著佛門孤燈,度此殘生。四年後,失去了支柱的北齊就為宇文氏所滅,高氏子孫幾乎全遭屠戮。
十二、慕容沖
名字咋一看像武林高手,他的武功有多高偶不知道,殺人如麻卻是事情。這個小字鳳皇的美少年是前燕開國皇帝慕容雋的幼子。五胡十六國時期傾國傾城第一人。短短二十幾年的人生,如掃帚星行空,轟動之大把北國江南所有美女都比化了。可惜五胡十六國這段歷史不出名,他也跟著被塵封。
偶很長時間都分不清五胡十六國跟五代十國,後來才知道五胡十六國跟東晉處同一時期,一個在北,一個在南。這時候中國就是南北分治了,不明白為什麼教科書上的南北朝是從東晉滅亡才開始算的。
話歸正題,前燕傳到第二任皇帝手上便不行了,被前秦吞並。作為戰利品,十二歲的慕容沖和姐姐清河公主被充入長安的禁宮,一對漂亮寶貝陪秦王苻堅風流快活。誰說男人女相有福的,瞧人家慕容沖多倒霉!後來苻堅因為影響不好,把慕容沖放了出去,等他稍大,安排做了平陽(今山西臨汾)太守。十幾年後,淝水之戰,苻堅大敗。慕容沖結集鮮卑人,趁亂而起,馬踏關中,揮刀雪恥。幾個兄長相繼死後,他在阿房城繼位,做了燕國皇帝。可巧此處長滿了梧桐,翠竹。傳說中的鳳皇看到梧桐,常落下來休憩,用竹食填肚子。現如今綠影婆娑的阿房真引來了個火鳳皇。於是歌謠傳曰:「鳳皇鳳皇止阿房」。桐竹紛披,玉面羅剎橫刀躍馬,真是花間喝道的場面!苻堅守不住長安,出逃,死在另一個叛臣羌族人姚萇手裡。強大的前秦毀於一旦。
攻陷長安後慕容沖唆使部下搶遍全城,活脫脫一個強盜頭子。鮮卑人在長安拿夠了,撐足了,打著飽嗝,泛起了鄉愁,都嚷著要回家。東北華北的燕國故地,是叔父慕容垂的勢力范圍。慕容沖現在騎虎難下,一旦東歸,皇位必然受到威脅。他跟手下將領產生了意見分歧,被殺。過過皇帝的癮,死了也值。生命如曇花一現,瞬間的絢爛,瞬間的消亡。有道是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
這句話講多了也俗,常聽人抱怨韓國電視劇,好端端地一定要在結尾害死豬腳,生拼硬湊悲劇美。慕容沖上輩子就沒修好,又不肯老實安分修下輩子,悲劇豬腳當得渾然天成,不會有人罵編劇吧?數載孌童生涯,一朝鐵血皇帝,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曲折經歷形成了性格的極端:外表陰柔,內心狂野,堅毅,為人狡猾且狠毒。
寫到這里,偶腦海里晃著林平之的紅影子:含著金勺出生,忽一朝大廈傾,忍辱負重,終一天血腥復仇,自己卻在野心中毀滅。搞不清楚在這篇奇遇記中有沒有個岳靈珊,我們只知道一個MM曾給慕容沖生了娃娃,可連姓氏都沒留下來。慕容家族以能征善戰桀驁不馴著稱,還有個特點就是外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