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佛家靜心禪語唯美圖片
佛家靜心禪語唯美圖片
一切無心無住著,世出世法莫不皆爾。歡迎欣賞佛家靜心禪語唯美圖片!
佛家靜心禪語唯美圖片
1. 智者不銳,慧者不傲,謀者不露,強者不暴。
2. 開卷將天曉,誰言不快哉!
3. 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別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嗎?
4. 犯了過錯,造了罪業,別人知不知道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己知道。
5. 你要包容那些意見跟你不同的人,這樣子日子比較好過。你要是一直想改變他,那樣子你會很痛苦。要學學怎樣忍受他才是。你要學學怎樣包容他才是。承認自己的偉大,就是認同自己的愚疑。
6. 誰把誰的明媚盡收眼底、誰把誰的難過感同身受。
7. 如實知一切法,故名為佛。——源自:《摩訶般若經》
8. 必須重新站起來,告訴自己,繼續走吧,路途尚未結束——即使重新撿起的東西已被別人踩得粉碎。包括你蹲下去的時候,散落一地的尊嚴。——七堇年
9. 佛在心中莫浪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只向靈山塔下修。
10. 最是凝眸無限意,似曾相逢在前生。
11. 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但並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於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
12. 禪院附近小水坑裡的青蛙不願搬到池塘去住,結果被過路的車軋死了。禪師、不圖變遷,會為舊環境所困擾,修行亦如是。
13. 擁有財富的人,不如擁有智慧的人。
14. 世人言忍,忍字最難,非大智慧,斷然不能。
15. 靈明的知覺有五種障礙:貪欲、憎恨、睡眠和昏沉、不安和憂慮、疑惑。
16. 業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真正修行的人,從不會去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每一種創傷,都是一種成熟。
17. 戒庄嚴故,能生一切佛法義利,滿足大願。——《佛說十善業道經》
18. 同樣的瓶子,你為什麼要裝毒葯呢?同樣的心理,你為什麼要充滿著煩惱呢?
佛家靜心禪語唯美圖片
1. 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
2. 在這個時代要想建立制度非常困難,根源在於世間人道德倫理喪失,誰也不願意服從誰,所以世界秩序大亂,大災難必定會降臨,能夠逃過劫難的人,一定是有大福德之人。
3. 禪詩-《行看流水坐看雲》、閑居無事可評論,一柱清香自得聞。睡起有茶飢有飯,行看流水坐看雲。-了庵清欲。
4. 襄陽古道灞陵橋。詩興與秋高。千古風流人物,一時多少雄豪。——完顏壽《朝中措》
5. 欲為第一火,痴為第一暗,瞋為第一怨,此三在世間。——《正法念處經》
6. 世人得罪,其行有三二口言傷人、身行暴害、心專嫉妒。——《中本起經》
7. 醫生難醫命終之人,佛陀難渡無緣的眾生。
8. 一憂一喜皆心火,一榮一枯皆眼塵,靜心看透炎涼事,千古不做夢里人。
9. 胸懷坦盪,處事坦然,心寬體健,益壽延年。
10. 七佛通誡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11. 願佛光注照全家,祈如意伴您永遠!新年快樂!
12. 一水一山何處得?一言一默總由伊;全是全非難背觸,冷暖從來只自知。
13. 是宿命的悲、還是輪回的'痛。
14. 凡事太盡,緣分勢必早盡。
15. 若心有住,則為非住。
16. 握住蒼老,禁錮了時空,一下子到了地老天荒。
17.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
18. 看櫻花滿天,悲傷在流轉,卻掩不住斑駁的流年。
佛家靜心禪語唯美圖片
1. 以忠沽名者訐,以信沽名者詐,以廉沽名者貪,以潔沽名者污。忠信廉潔,立身之本,非釣名之具也。有一於此,鄉原之徒,又何足取哉?
2. 一切處無心是凈;得凈之時不得作凈想,名無凈;得無凈時,亦不得作無凈想,是無無凈。
3. 這個身體,只是借我們暫住而已,如房屋,無常一到,就要搬家,切勿執著。
4. 一切眾川流,皆悉歸大海,若飯佛及僧,福歸已亦然。——源自:《大般涅盤經》
5. 有其因,必有其果。
6. 忍辱多福。
7. 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靜心體味生活的悲與喜,笑看起起落落。
8. 當罪惡的行為還沒有成熟(尚未產生結果)時,愚笨的人視罪惡的行為如同甜蜜。可是當他的行為成熟時,他便有了憂傷。
9. 知足者雖貧而富,不知足者雖富而貧。
10. 根本不必回頭去看咒罵你的人是誰?如果有一條瘋狗咬你一口,難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嗎?
11. 恨別人,痛苦的卻是自己。
12.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留春住。——王觀《卜運算元》
13.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沙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14. 寧靜求自內心,勿向外尋求!
15. 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業語業意業所致。而心無色,不可見取,但是虛妄。——《佛說十善業道經》
16.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青秋節。——柳永《雨霖鈴》
;『貳』 那張釋迦牟尼佛真影,如圖,說是一老人在佛陀成道的菩提樹下拍的,曬出來變成佛陀相,有那張相片原圖嗎
醒醒吧!作為佛弟子,我們都迫切的希望看到佛,也藉助念佛拜佛,清晰的感受到佛的存在。但是這張相片明顯是P的,是假的,就沒必要去追究它的存在了。我去過印度的菩提迦耶,也看過那顆佛成道的菩提樹,比別人更了解也更容易看出相片的真假!
『叄』 唯美圖片一心向佛的純潔女子
紅塵是非多,漸欲迷人眼。有的人就會被紅塵迷了雙眼,無法自拔,每天都是俗事纏身。有的人就看開了,皈依佛教,每天參禪念經,不理世事。
在紅塵中摸打滾爬那麼多年,什麼事情都經歷過,經歷相當豐富,也就看透了。不想再接著過問凡塵俗事了,一切都隨緣吧。於是便選擇了一心向佛,每天參禪念經,洗去一身的紅塵。在佛門之中頓悟人世間的種種。
在紅塵里,該享受到的榮華富貴也享受到了,該經歷的困難磨礪也早就經歷過了。事業有成了。但是心裡早就開始厭倦這樣每天都千篇一律的生活。沒有任何的意義,就是在不斷重復著前一天的事而已。所以選擇了不理世事,一心向佛。
(3)佛教意境唯美圖片擴展閱讀:
好處
1、杜絕邪念
未進入佛門的凡夫俗子,不分男女老幼,經常口念阿彌陀佛,會心地善良,思想平靜,杜絕一切邪念。諸葛長青認為,人們無始劫以來,總有許多業障阻撓,導致邪念紛飛、雜念不斷,持續念誦,可以促進自己走向正確的道路,避免走邪路。
2、身體安康
經常念佛,會身體健康,顏色光澤,氣力充盛,心情快樂,氣息平和,各種疾病原則上不會再侵害於你,小毛小病也很快就會消失。諸葛長青認為,人生煩惱來自貪嗔痴,持續念誦,可以消除貪嗔痴。
3、吉祥如意
經常念佛,一切惡鬼、羅剎、夜叉皆不能侵害本身;毒蛇、毒葯、皆不能傷害本身。諸葛長青發現,持續念誦佛號的人,身有佛光,處處受人敬仰。不知不覺會發現身邊的人都會關注自己、贊嘆自己。
『肆』 請問這幅佛教圖片的含義
此伏藏般若法眼者必獲利益!頂禮善逝法身慧眼補圖
見此般若法眼者必獲利益!頂禮三時十方善逝之法身慧眼曼扎拉!偉大的無死虹身成就者蓮華生大士為了利益末法眾生,曾於千餘年前埋伏諸多法藏,此圖即為其中之一。
般若法眼亦即十方三世諸佛之母般若波羅密多大佛母密意幻化表法之清凈壇城,以示佛之法身大明,故足可譽為諸佛母之母、法身髓。凡有見聞觸及之有緣者,均可蒙此般若法眼慧光之加被,播佛法密種,生大智慧心,盪除一切無明痴暗邪見,速生如來正知正見。故藏傳佛教各傳承無分花、紅、黃、白,皆喜於壇城或舍利塔之塔剎部位繪此法眼,意為八正道,即: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以表諸佛法身慧光恆視雪域高原。
此圖不僅可開佛法之五眼,另於俗諦尚有蠲滌目睛疾苦之殊勝加持,故余特依此壇城圖案諸多傳承法本中擇取精版繪制而成,若能三業相應,觀、咒、印三密同契,自可獲諸佛法身加持,成就世出世利益。
般若法身慧日光,千年除暗利雪域
慈眸恆視有情眾,願輝吉祥普世間。
許多的師兄獲得了殊勝的法益,智慧大長,聞思修行與日倍增;還有一部分患有眼疾的師兄通過修行此法使視力得到了恢復,或控制了疾病的發展,甚至有的初入佛門者,雖然並沒有精進地修行此法,但仍然獲得了圓滿的加持,眼病很快就康復了,並由此對上師三寶生起了信心。很多居士們親身體會到經常看看此圖對白內障、青光眼、近視、視力疲勞都會有一定的加持力。
此圖不僅可開佛法之五眼,另於俗諦尚有蠲滌目睛疾苦之殊勝加持,故余特依此壇城圖案諸多傳承法本中擇取精版繪制而成,若能三業相應,觀、咒、印三密同契,自可獲諸佛法身加持,成就世出世利益。
『伍』 你見過哪些與佛教相關富含深意的攝影作品和圖片
研讀大乘經典,與法師共修禪,體悟佛的根本精神,同時結合自身數十年的文化修養,利用攝影的成像原理,將現實客觀的表現對象經過主觀的提煉升華,獨創了一種用空靈虛幻來表現佛教的形式語言。作品給人以清雅的美感,使觀者的心進入到一種寧靜恬美的境地。
『陸』 觀音菩薩的發型應該是什麼樣的
觀音菩薩的發型應該是什麼樣?
這個很難說啊,為什麼呢?
因為觀音菩薩的人物造型,是經常變化的。
佛教自印度起源之後,於中國歷史漢代漢明帝時期傳入中國。在進入中國之後,兩種不同的文化發生了碰撞與融合。在文學作品、畫像、雕塑等方面,兩種文化融合的極其明顯。
如,在大量佛教故事的影響下,大量充滿神魔色彩以及鬼怪元素的小說出現《搜神記》,畫家也開始大量創作佛教題材繪畫,甚至出現了以畫佛教繪畫而聞名的吳道子。
『柒』 懇切求一副佛教圖片,內容是前面阿彌陀佛強制拉一個人往生凈土,大勢至菩薩在後面推,觀世音菩薩在旁邊勸
日本平安時期阿彌陀鉤召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