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唯美修心圖片
擴展閱讀
手機好多圖片 2025-02-02 09:48:56
日本哪個牙膏最好圖片 2025-02-02 09:46:41

唯美修心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8-30 05:57:07

㈠ 高情商的男人,如果不用自己頭像,一般。用什麼做頭像

個人觀點:高情商男人做高一般用安靜或雅緻的圖片做頭像(修心的圖片:實純州尺而不華)

原因

因為高情商跡肢者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任何時候都能做到頭腦冷靜,行為理智,抑制感情的沖動,剋制急切的慾望。及時化解和排除自己的不良情緒,使自己始終保持良好的心境,心情開朗,胸懷豁達,心理健康。

3、高情商的人心胸寬廣。心有多大,眼界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有多大。高情商的人不斤斤計較,有一顆包容的心。

4、高情商的人每天都能保持好的心情。每天早上起來,送給自己一個微笑,並且鼓勵自己,告訴自己是最棒的,告訴自己是值得被別人愛的。

㈡ 佛家靜心禪語唯美圖片

佛家靜心禪語唯美圖片

一切無心無住著,世出世法莫不皆爾。歡迎欣賞佛家靜心禪語唯美圖片!

佛家靜心禪語唯美圖片

1. 智者不銳,慧者不傲,謀者不露,強者不暴。

2. 開卷將天曉,誰言不快哉!

3. 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別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嗎?

4. 犯了過錯,造了罪業,別人知不知道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己知道。

5. 你要包容那些意見跟你不同的人,這樣子日子比較好過。你要是一直想改變他,那樣子你會很痛苦。要學學怎樣忍受他才是。你要學學怎樣包容他才是。承認自己的偉大,就是認同自己的愚疑。

6. 誰把誰的明媚盡收眼底、誰把誰的難過感同身受。

7. 如實知一切法,故名為佛。——源自:《摩訶般若經》

8. 必須重新站起來,告訴自己,繼續走吧,路途尚未結束——即使重新撿起的東西已被別人踩得粉碎。包括你蹲下去的時候,散落一地的尊嚴。——七堇年

9. 佛在心中莫浪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只向靈山塔下修。

10. 最是凝眸無限意,似曾相逢在前生。

11. 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但並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於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

12. 禪院附近小水坑裡的青蛙不願搬到池塘去住,結果被過路的車軋死了。禪師、不圖變遷,會為舊環境所困擾,修行亦如是。

13. 擁有財富的人,不如擁有智慧的人。

14. 世人言忍,忍字最難,非大智慧,斷然不能。

15. 靈明的知覺有五種障礙:貪欲、憎恨、睡眠和昏沉、不安和憂慮、疑惑。

16. 業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真正修行的人,從不會去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每一種創傷,都是一種成熟。

17. 戒庄嚴故,能生一切佛法義利,滿足大願。——《佛說十善業道經》

18. 同樣的瓶子,你為什麼要裝毒葯呢?同樣的心理,你為什麼要充滿著煩惱呢?

佛家靜心禪語唯美圖片

1. 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

2. 在這個時代要想建立制度非常困難,根源在於世間人道德倫理喪失,誰也不願意服從誰,所以世界秩序大亂,大災難必定會降臨,能夠逃過劫難的人,一定是有大福德之人。

3. 禪詩-《行看流水坐看雲》、閑居無事可評論,一柱清香自得聞。睡起有茶飢有飯,行看流水坐看雲。-了庵清欲。

4. 襄陽古道灞陵橋。詩興與秋高。千古風流人物,一時多少雄豪。——完顏壽《朝中措》

5. 欲為第一火,痴為第一暗,瞋為第一怨,此三在世間。——《正法念處經》

6. 世人得罪,其行有三二口言傷人、身行暴害、心專嫉妒。——《中本起經》

7. 醫生難醫命終之人,佛陀難渡無緣的眾生。

8. 一憂一喜皆心火,一榮一枯皆眼塵,靜心看透炎涼事,千古不做夢里人。

9. 胸懷坦盪,處事坦然,心寬體健,益壽延年。

10. 七佛通誡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11. 願佛光注照全家,祈如意伴您永遠!新年快樂!

12. 一水一山何處得?一言一默總由伊;全是全非難背觸,冷暖從來只自知。

13. 是宿命的悲、還是輪回的'痛。

14. 凡事太盡,緣分勢必早盡。

15. 若心有住,則為非住。

16. 握住蒼老,禁錮了時空,一下子到了地老天荒。

17.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

18. 看櫻花滿天,悲傷在流轉,卻掩不住斑駁的流年。

佛家靜心禪語唯美圖片

1. 以忠沽名者訐,以信沽名者詐,以廉沽名者貪,以潔沽名者污。忠信廉潔,立身之本,非釣名之具也。有一於此,鄉原之徒,又何足取哉?

2. 一切處無心是凈;得凈之時不得作凈想,名無凈;得無凈時,亦不得作無凈想,是無無凈。

3. 這個身體,只是借我們暫住而已,如房屋,無常一到,就要搬家,切勿執著。

4. 一切眾川流,皆悉歸大海,若飯佛及僧,福歸已亦然。——源自:《大般涅盤經》

5. 有其因,必有其果。

6. 忍辱多福。

7. 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靜心體味生活的悲與喜,笑看起起落落。

8. 當罪惡的行為還沒有成熟(尚未產生結果)時,愚笨的人視罪惡的行為如同甜蜜。可是當他的行為成熟時,他便有了憂傷。

9. 知足者雖貧而富,不知足者雖富而貧。

10. 根本不必回頭去看咒罵你的人是誰?如果有一條瘋狗咬你一口,難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嗎?

11. 恨別人,痛苦的卻是自己。

12.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留春住。——王觀《卜運算元》

13.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沙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14. 寧靜求自內心,勿向外尋求!

15. 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業語業意業所致。而心無色,不可見取,但是虛妄。——《佛說十善業道經》

16.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青秋節。——柳永《雨霖鈴》

;

㈢ 蓮花帶禪語的圖片

蓮花帶禪語的圖片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以下是特意為你准備的蓮花帶禪語的圖片,歡迎閱讀欣賞!
花帶禪語的圖片(1)

花帶禪語的圖片(2)

花帶禪語的圖片(3)

佛家關於愛情的禪語
1 . 石頭問:我究竟該找個我愛的人做我的妻子呢?還是該找個愛我的人做我的妻子呢?

佛笑了笑: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就在你自己的心底。這些年來,能讓你愛得死去活來,能讓你感覺得到生活充實,能讓你挺起胸不斷往前走,是你愛的人呢?還是愛你的人呢?

石頭也笑了:可是朋友們都勸我找個愛我的女孩做我的妻子?

佛說:真是那樣的話,你的一生就將從此註定碌碌無為!你是習慣在追逐愛情的過程中不斷去完善自己的。你不再去追逐一個自己愛的人,你自我完善的腳步也就停滯下來了。

石頭搶過了佛的話:那我要是追到了我愛的人呢?會不會就……

佛說:因為她是你最愛的人,讓她活得幸福和快樂被你視作是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所以,你還會為了她生活得更加幸福和快樂而不斷努力。幸福和快樂是沒有極限的,所以你的努力也將沒有極限,絕不會停止。

石頭說:那我活的豈不是很辛苦?

佛說:這么多年了,你覺得自己辛苦嗎?

石頭搖了搖頭,又笑了。

2 . 石頭問:既然這樣,那麼是不是要善待一下愛我的人呢?

佛搖了搖頭,說:你需要你愛的人善待你嗎?

石頭苦笑了一下:我想我不需要。

佛說:說說你的原因。

石頭說:我對愛情的要求較為苛求,那就是我不需要這裡面夾雜著同情夾雜著憐憫,我要求的是發自內心的愛我,同情憐憫寬容和忍讓雖然也是一種愛,盡管也會給人帶來某種意義上的幸福,但它卻是我深惡痛絕的,如果她對我的愛夾雜著這些,那麼我寧願她不要理睬我,又或者直接拒絕我,在我還來得及退出來的時候,因為感情是只能越陷越深的,絕望遠比希望來的實在一些,因為絕望的痛是一剎那的,而希望的痛則是無限期的。

佛笑了:很好,你已經說出了答案!

3 . 石頭問:為什麼我以前愛著一個女孩時,她在我眼中是最美麗的?而現在我愛著一個女孩,我卻常常會發現長得比她漂亮的女孩呢?

佛問:你敢肯定你是真的那麼愛她,在這世界上你是愛她最深的人嗎?

石頭毫不猶豫地說:那當然!

佛說:恭喜。你對她的愛是成熟、理智、真誠而深切的。

石頭有些驚訝:哦?

佛又繼續說:她不是這世界最美的,甚至在你那麼愛她的時候,你都清楚地知道這個事實。但你還是那麼的愛著她,因為你愛的不只是她的青春靚麗,要知道韶華易逝,紅顏易老,但你對她的愛戀已經超越了這些表面的東西,也就超越了歲月。你愛的是她整個的人,主要是她的獨一無二的內心。

石頭忍不住說:是的,我的確很愛她的清純善良,疼惜她的孩子氣。

佛笑了笑:時間的'任何考驗對你的愛戀來說算不得什麼。

4 . 石頭問:為什麼後來在一起的時候,兩個人反倒沒有了以前的那些激情,更多的是一種相互依賴?

佛說:那是因為你的心裡已經潛移默化中將愛情轉變為了親情……

石頭摸了摸腦袋:親情?

佛繼續說:當愛情到了一定的程度的時候,是會在不知不覺中轉變為親情的,你會逐漸將她看作你生命中的一部分,這樣你就會多了一些寬容和諒解,也只有親情才是你從誕生伊始上天就安排好的,也是你別無選擇

的,所以你後來做的,只能是去適應你的親情,無論你出生多麼高貴,你都要不講任何條件的接受他們,並且對他們負責、對他們好……

石頭想了想,點頭說道:親情的確是這樣的。

佛笑了笑:愛是因為相互欣賞而開始的,因為心動而相戀,因為互相離不開而結婚,但更重要的一點是需要寬容、諒解、習慣和適應才會攜手一生的。

石頭沉默了:原來愛情也是一種宿命。

5 . 石頭問:大學的時候我曾經遇到過一個女孩,那個時候我很愛她,只是她那個時候並不愛我,可是現在她又愛上了我,而我現在又似乎沒有了以前的那種感覺,或者說我似乎已經不愛她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佛問:你能做到讓自己從今以後不再想起她嗎?

石頭沉思了一會:我想我不能,因為這么多年來我總是有意無意中想起

6 . 一切皆為虛幻。

第一句語出金剛經: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當作如是觀。

美好的愛情,動人的愛情,原來都是虛幻的!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真摯,羅密歐和朱利葉的忠貞:原來一個是傳說,一個是小說。

牛郎和織女的凄美,白雪公主與白馬王子的浪漫:竟然一個是神話,一個是童話。

《泰坦尼克》沉沒了,《魂斷藍橋》隕落了,《亂世佳人》在飄搖,《人鬼情未了》也已經離逝了!

可是虛幻的愛情卻也是最美的!如墜夢中,近在眼前,卻觸摸不到;遙遠的總是最美,因為遙不可及,充滿想像,卻難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於人心所營造的幻境。

這種美,值得我們凡人一直去追尋,即使花去畢生的時間,得到心碎的結局,卻依然在憧憬。

佛說:在這個世界上,什麼是最重要的?它既不是你失去的,也不是你沒有得到的,而是你正擁有的!

7 . 不可說

很多的東西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你自己去悟,去修心,如果什麼都依靠別人告訴你,那麼你就達不到自己修行開悟的目的了!佛陀教化眾生要拋棄妄念執著,進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狀態!所以“說“這一行為本身需要一個妄念才能實行,所以不可說!之所以佛陀有這么多經書,這么多語錄是為了教化眾生不得已而為之,故禪宗講求不執著於文字就是這個道理。

看了再多的愛情電影,再經典的愛情小說也只是惘然,愛情是只有自己體會了才會明白!因為愛情也是不可說的。

陷入愛情的人是痴的,周圍的人永遠都不會明白局中人的感受!因為這種感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雖然1000個幸福的結局都是相同的,可是其中的愛情經歷卻各不相同!只有戀人們自己知道他們的小秘密,對外人不可說!

8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出自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全經260字,短小精悍博大精深,唐代玄奘法師所譯,盡得禪宗精髓!全句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里的“色”和大家平常想的是兩個概念,佛家講“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大概就是指物質的表象!

擁有美麗的容顏的女人,總是會獲得眾多的青睞!可是再美麗的女人,依然會有蒼老的一天!當你老去以後,曾經的一切是否依然?原來當美麗凋謝的時候,一切才回歸本來面目!一切的風光與繁華,甜言與蜜語也只是過眼雲煙。女人,找個真正愛你的人,擁被入眠吧!

9 . 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人生在世間時時刻刻像處於荊棘叢林之中一樣,處處暗藏危險或者誘惑。只有不動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動無偏頗,從而有效地規避風險,抵制誘惑。否則就會痛苦繞身。

充滿誘惑的塵世間,愛情是否真的那麼牢固呢?愛,是一種容易凋謝的花朵!而你,是清晨風中最讓人無可奈何的那朵玫瑰。當新的誘惑出現的時候,心中的慾望開始萌動!原來,愛情也是一種原罪。可是,偷食禁果之後的懲罰呢?迷失的人兒早已經沉迷而無法自拔!

也許也只有體會真愛的人,面對著五色,才可以做到旗動、風動、心不動吧!

10 .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

語出《佛典》,昔時佛祖拈花,惟迦葉微笑,既而步往極樂。從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個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誰人能有這樣的境界?!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

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參透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現在很多相愛的人,會因為對方的貧窮而離開!這是真正的愛情嗎?也許會有人說愛情和麵包的理論!可是,過去的老人們都說,有情飲水飽。我也相信:真正愛1個人,雖然貧窮,但是只要和心愛的人在一起,只是喝水都覺得飽!愛就是這樣的一種心境:得到了愛,就彷彿已經得到了全世界!

當面對自己心愛的人,不管身在何處,也如沐春風。記得天龍八部里,西夏選駙馬。當問到:平生之中,在什麼地方最逍遙快樂?段譽答到:枯井底,污泥處。為什麼呢?因為他在那裡得到了真愛!

11 .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佛說: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換今生一次的擦肩。

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憶。萬發緣生,皆系緣分!偶然的相遇,驀然回首,註定了彼此的一生,只為了眼光交會的剎那。

你說:緣是山中高士晶瑩雪,世外仙姝寂寞林。我說:緣是眾里尋她千網路,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你說:緣是縱然兩情相悅,仍難逃宿命之劫。我說:緣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緣是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窗前點滴到天明。緣是無盡的思念。而我,傲立於沙漠中靜靜的看著它緣起緣滅。

12 .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還記得阿甘正傳裡面的阿甘。所有的追隨跑步者看到他突然停下來的時候,以為聖人要大講一番道理,他看了看成群的追隨者說到:Iamtired。

愛情不一定是轟轟烈烈的,只有平平淡淡才是真!最羨慕那些黃昏下,互相攙扶的老夫妻,他們一起回家,即使沒有說一句情話,可是只是一個微笑也已經勝過前言萬語!他們做到了“執子之手,與子諧老”的愛情境界,只是在這平靜的畫面中!

13 .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這是佛家勸人改惡從善的話。比喻作惡的人一旦認識了自己的罪行,決心改過,仍可以很快變成好人。語出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五十三:“廣額正是個殺人不眨眼底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現實生活中的男人,常常說自己喜新不厭舊,他們就像貪玩的孩子,總會瞅准一個空偷著出去玩玩,玩累了他們自然會回家。在外,他們可以風流快活;在家,他們也想做好丈夫好父親。他們腦子中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老婆和情人,最好是一舉兩得。他們中有些人即使曾失足變心,但在現實利弊輕重的權衡之下,在結發之妻眼淚的攻勢之下,在親朋好友群起而攻之的嚴峻形勢下,大多能改邪歸正、痛改前非,正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

而女人,她們往往視愛情若生命,在她們骨子裡,愛情這兩個字神聖而不可侵犯。而大多數女人又都是懷舊的,如果沒有傷及靈魂痛徹心骨的經歷她們是絕不會輕言放棄的,而女人一旦決意放棄,那她曾視之為生命的那份愛情定已全然摧毀,她早已沒有了退路。所以,女人一旦變了心絕了情,那是永遠都不會回頭的了。就如同那隻飛離主人肩膀的鳥兒,一去不返。女人的愛,因為忠誠,所以毅然決然。

14 .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五祖弘忍要求大家各寫一偈來確定接班人,奪冠呼聲最高的神秀寫的是“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朝朝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當時慧能還是個勤雜人員,還不識字,找了個小沙彌給念了一遍,然後就說出了那個現在很知名的偈子(還得找人幫著寫在原作邊上),五祖看了之後輕描淡寫的說了一句“該同志尚未悟道,擦了吧”,但是半夜把慧能叫來上了一課小灶(有點西遊記的意思),然後為了避免紛爭,傳了學位就讓六祖趕快帶了衣缽溜了!

這四句主要講的是要人們懂得放下,也就是佛經中說的四大皆空,但是又不執著於空!

前兩句只不過借菩提樹和明鏡來講明:不要執著與事物。後兩句講自己的境界,明明想得道,但是太執著於道,反而與道越來越遠。禪宗主要闡述了人人皆有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這種愛,是沉靜;是一種內蘊深厚,雋永深沉的愛。它沒有曇花一現的驚艷,沒有“山無棱,天地絕,乃敢與君絕”的壯烈誓言。這是一種真真切切,實實在在的愛;是攜手一起慢慢變老,共守日落日出從容的愛。這種愛,是流瀉指間清逸舒緩的琴音,滌盪浮躁的靈魂,舒展紛亂的心情,梳理出沉靜平和的人生。

15 .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當年地藏王菩薩原可以成佛,但他見地獄里有無數受苦的魂靈,不忍離去,於是留在了地府,並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於是有一這句話的由來,屬於佛教的大乘。

記得木村演的一部電影里曾經這樣詮釋“愛”,說愛一個人就是當他幸福的時候你比他更幸福,當他痛苦的時候你比他更痛苦……

其實給別人幸福,被別人需要著,是一件能給自己帶來很大滿足與快樂的事情,至少我會很享受別人對自己的依戀,也同時依戀著別人,這是我與外部世界對話的方式,也願意相信這樣活著才算是完整而純粹的人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