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卍 佛教的標志是什麼
佛教的符號標志是「卍」。
「卍」這個符號藏語叫做 「雍仲」。雍仲「卍」是佛祖的心印(「雍」是勝義無生,和諧永恆的象徵,就是諸法的空性與真諦;「仲」是世俗無滅的意思)。西藏,「卍」字不論作為圖案還是符號均隨處可見。在漢語中該符號標志讀作「萬」。
在藏民族看來,「卍」表達的是吉祥的含義,這一點,同漢民族是一樣的。我們可以稱「卍」為「雍仲」吉祥符。
卍(萬,兩個Z左旋)與卐(兩個反Z右旋),早期是不同寫法,唐代武則天時代將卍或卐定為一種寫法即卍,卍為漢地佛教專用寫法了,另外,西藏的雍仲本教一直使用卍。有趣的是漢地佛教的「卍」字元與藏地古象2雄佛法雍仲本教 所崇奉的「卍」符號相一致。
「卍」萬字是佛祖的心印,藏語稱其為「雍仲」,因為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就是最早使用「雍仲」這個佛號的佛教。
(1)六字佛號唯美圖片擴展閱讀:
卍字旋向爭議:
卍字的符號,有向右旋──卐;有向左旋──卍。根據《慧琳音義》第二十一卷、《慧菀音義》,及《華嚴經》等,總共有十七處說到卐字相是右旋。但是《陀羅尼集經》第十卷所示摩利支天像所拿的扇子中,所畫的卐字相乃是左旋──卐。
還有日本奈良的葯師寺的葯師佛像腳下的卐字相,也是左旋,但是多數的記載是右旋。最早在印度教的主神,如毗濕奴及克利辛那,胸前就有卐字相。
在古印度的傳說,凡能統治世界的轉輪聖王,皆具有三十二種大人相;佛是法中之聖王,所以也具三十二種大人相,此在《金剛般若經》中就有記載。
在近代,右旋或左旋,時有爭論。而大多數都認為左旋是對的,右旋是錯的。尤其是在二十世紀的四十年代,歐洲的希特勒,也
使用卐字相來做為他納粹主義的標幟。此後,即有更多的爭論,有的說希特勒所用的是左旋,佛教所用的是右旋。其實在唐朝的武則天後時代,曾經創造了一個字──卍,念做「萬」字,表示吉祥萬德的意思,就是右旋;希特勒使用的是斜角形的卐,佛教則是正方形的卍。
至於印度教則以右旋表示男性的神,左旋表示女性的神。而西藏的喇嘛教用右旋,雍仲本教(bon-pa)則用左旋。
根據日本國士館大學光島督博士的研究,卍字本非文字,西元前八世紀時始見於婆羅門教的記載,乃是主神毗濕奴的胸毛,是稱為 vatsa 的記號而非文字,至西元前三世紀始被用於佛典。
到了西元後一世紀時,又更名為svastiko ,本為牛犢頭部的毛發螺旋相,演變成主神毗濕奴的胸毛相,後成為十六種大人相之一,又成為三十二種大人相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希特勒在納粹黨旗中,使用的左旋卐,所以,佛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統一使用右旋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