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婦產科醫學人士幫忙查看這組28周的B超圖,這些數據都是代表什麼,男女可以看出來嗎孩子發育的好嗎
umb-ps:臍動脈收縮期峰值流速-43.37cm/s,umb-ED:臍動脈舒張末流速-23.95cm/s
umb-S/D:1.81臍動脈收縮期峰值流速/臍動脈舒張末流速
umb--RI:0.45臍動脈阻力指數。
umb-HR:146bpm臍動脈心率=胎兒心率
FL 5.68 cm股骨長GA 29w6d孕周
BPD 7.19 cm雙頂徑GA 28 w6d孕周
DFD(HC)9.20 cm?是不是OFD;枕額徑
HC 26.36 cm頭圍GA 28 w5d孕周
1 D3.68 cm羊水1區
2 D0.56 cm羊水2區
1 D4.90cm羊水3區
2 D1.33 cm羊水4區
㈡ 一般常規婦科檢查都有哪些項目
廣州新時代醫院專家認為
常用的婦科檢查包括以下幾種:白帶檢查、子宮頸粘液檢查、陰道脫落細胞檢查、基礎體溫測定、常用激素測定、活組織檢查、子宮腔探查、陰道後穹窿穿刺、輸卵管通暢檢查、超聲波檢查、內窺鏡檢查、陰道鏡檢查、染色體和染色質檢查。以下逐一介紹:
一、白帶檢查
常用於檢查陰道內有無滴蟲、念珠菌,同時還可確定陰道清潔度。
二、宮頸粘液檢查
根據子宮頸粘液的量、透明度、延展性和結晶的類型,可以了解卵巢的功能、測定排卵、診斷早孕、進行月經失調激素治療的動態觀察等。
三、陰道脫落細胞檢查
通過脫落在陰道的女性生殖器官上皮細胞的形態觀察,既可了解卵巢功能,又能協助診斷生殖器官不同部位的惡性腫瘤,是一種設備簡單而且經濟實用的檢查方法,可用於群眾性防癌普查。
四、基礎體溫測定
臨床上常用於了解卵巢功能,包括月經周期的長短、有無排卵、排卵時間、黃體功能;有助於診斷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閉經、不孕;預測早孕和指導避孕。
五、常用激素測定
臨床上常用的激素測定有雌激素、孕激素、垂體促性腺激素、絨毛膜促性腺激素、17-羥類固醇和17-酮類固醇等。
測定的意義為了解卵巢及胎盤功能、不孕症的診斷、功血及多囊卵巢等內分泌疾病的診斷和防治;閉經的鑒別診斷、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柯興征、腎上腺皮質腫瘤、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的診斷。
六、活組織檢查
活組織檢查包括外陰、陰道、宮頸、子宮內膜等多處的活組織檢查(包括診刮和分段診刮、宮頸管的錐切)。用於子宮內膜癌和宮頸癌的診斷。
七、子宮腔檢查
子宮腔探查用於盆腔腫塊與子宮的關系、子宮畸型情況以及有無子宮頸管及子宮腔粘連以及宮內環位置異常的診斷及檢查。
八、陰道後穹窿穿刺
可明確直腸子宮陷凹內積液的性質,常用作異位妊娠和盆腔積液時的輔助診斷
九、輸卵管通暢檢查
常用的方法有輸卵管通液術、通氣術及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以了解輸卵管是否通暢,兼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十、超聲波檢查
超聲波檢查在婦產科領域應用特別廣泛。常用於診斷早孕、子宮肌瘤、卵巢腫瘤等盆腔佔位性病變.
十一、內窺鏡檢查
內窺鏡檢查包括腹腔鏡和宮腔鏡檢查,是近年來醫學科技發展起來的先進診斷技術。腹腔鏡檢查可用於診斷同時也可以治療,主要是對內生殖器發育異常、腫瘤、炎症、宮外孕、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穿孔及不明原因的腹痛進行診斷和治療。宮腔鏡用於探查子宮異常出血、不孕症的子宮病因、宮內節育器的定位、嵌頓節育器取出等。
十二、陰道鏡檢查
主要輔助診斷宮頸的癌前病變及早期宮頸癌,可准確定位活檢,並觀察比較療效等。
十三、染色體和性染色質檢查
染色體和性染色質檢查的設備和方法較復雜,目前還不能普遍開展.主要是對於可疑有染色體異常的疾病的檢查,如兩性畸形及對流產和胎兒畸形的篩查。
以上就是常用的婦科檢查方法
㈢ 常見的婦科病圖片
常見的婦科病圖片
常見的婦科病圖片, 由於社會的發展,工作壓力的增大,加班熬夜已經成了很多人的家常便飯,很多女性也因此會得一些婦科病,婦科病的種類有很多,以下為大家分享常見的婦科病圖片
常見的婦科病圖片1
1、卵巢囊腫
卵巢囊腫是一種危害性比較大的婦科病,發病初期沒有明顯症狀,但患者通常有下腹不適感、腰圍增粗、腹內異物、腹痛、壓迫症狀、月經紊亂等。如果沒有通過定期婦科檢查,及時發現,採取措施,囊腫很可能會變。因此只要發現卵巢囊腫,一定要早日消除。
2、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患者正常月經周期會發生變化,經血量增多,經期延長及月經不規則,大多數患者無疼痛感覺,但是還有少部分人在肌瘤發生感染或子宮變形後,可以出現下腹部疼痛;在下腹部能摸到腫塊。
也可壓迫鄰近器官如壓迫膀胱時,出現排尿困難;如壓迫直腸可發生排便困難;如壓迫輸尿管可以出現腰酸背痛等症狀。在子宮肌瘤的患者中,有少數可引起不孕。
3、陰道炎
陰道炎是出現率比較高的婦科炎症,尤其是春季,天氣潮濕,氣溫變化較大,大量的致病毒得以滋生,導致婦科炎症在此時高發。陰道炎比較明顯的症狀就是陰道分泌物增多。
滴蟲性陰道炎是由感染陰道毛滴蟲所致,主要表現為外陰瘙癢、灼痛、性交痛等。黴菌性或念珠菌性外陰陰道炎最常見的症狀是白帶多,外陰及陰道灼熱瘙癢,外因性排尿困難,外陰地圖樣紅斑。而老年性陰道炎是由於缺乏雌激素,引起病原體感染所致。其症狀主要為陰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稀薄,呈淡黃色,嚴重者呈膿血性白帶,有臭味。
4、尿道炎
尿道炎也是常見的婦科病之一,尤其在夏天多發。因為夏天氣溫高,人體出汗多,女性的外陰部汗腺又特別豐富,如果穿的內褲因面料質地選擇不當,就易使外陰局部長時間潮濕,此時細菌會繁殖得特別快,並乘虛而入,引起尿道發炎。
尿道炎分為淋菌性尿道炎和非淋菌性尿道炎。淋菌性尿道炎常發生尿頻、尿急、尿痛、陰道分泌物異常或增多、外陰刺癢及燒灼感,偶有下腹及腰痛、月經不規則。非淋菌病尿道炎由多種病原體引起,除有尿道炎症外,還常有宮頸炎等生殖道炎症發生。
常見的婦科病圖片2
女人有哪些婦科病 陰道炎
陰道炎是婦科疾病中很常見的,它主要包括滴蟲性陰道炎、黴菌性陰道炎,這兩種是最為常見的,主要的症狀是外陰或者是陰道瘙癢,有的會有局部糜爛,還有尿痛、尿頻的症狀產生。
女人有哪些婦科病 痛經
痛經是婦科病中最為常見的疾病,幾乎每個女人都會有,但是由於個人體質的不同,疼痛的程度也是不相同的,嚴重的會面色蒼白、出冷汗、頭暈等症狀。
女人有哪些婦科病 宮頸炎
宮頸炎也是比較常見的婦科病,它是一種炎症,會有血腫、疼痛的症狀,還會有下腹部有下墜感,有些會有宮頸糜爛、肥大等病變,而且白帶會增多,有時候排便會有一些疼痛感。
女人有哪些婦科病 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的症狀主要是會出現惡心、嘔吐的症狀,嚴重的會導致不孕,所以要及時進行治療。
上面所介紹的就是女人有哪些婦科病了,作為女性來說,我們要多了解婦科疾病方面的知識,這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關繫到自身的健康狀況,還會決定著家庭生活的幸福,對以後的寶寶也是會有影響的,所以,一定要時刻的.注意著自己的身體變化,一旦發現了病情就要及時的進行治療,以免耽誤了病情。
常見的婦科病圖片3
1、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是現代醫學的病名,是指由於卵巢功能失調而引起的子宮出血,簡稱「功血」。
2、陰道癌
陰道癌是一種少見的陰道惡性腫瘤,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類型。
3、外陰癌
外陰癌是外陰的惡性腫瘤,並不少見。
4、卵巢癌
卵巢癌是發生於卵巢組織的惡性腫瘤。臨床上可出現下腹不適、腹痛、腹部包塊、月經紊亂、壓迫等症狀。
5、宮頸癌
宮頸陰道部或宮頸管內的上皮細胞所發生的癌變。從組織角度以子宮頸鱗狀細胞癌和為主。
6、子宮癌
多指子宮體癌,即子宮內膜癌。早期即可出現不規則陰道流血等症狀。
7、葡萄胎
水皰狀胎塊,妊娠後胎盤絨毛滋養細胞異常增生,使終末絨毛轉成水皰,水皰間連結形狀如葡萄串一樣。
8、宮頸炎
宮頸炎是育齡婦女的常見病,有急性和慢性兩種,臨床上以慢性宮頸炎多見。
9、陰道炎
陰道炎是婦科門診常見的疾病。臨床上以白帶的性狀發生改變以及外陰瘍癢灼痛為主要臨床特點,性交痛也常見。
10、盆腔炎
女性內生殖器(如子宮、輸卵管、卵巢、盆腔腹膜)及其周圍的結締組織、盆腔腹膜發生炎症時,稱為盆腔炎。
㈣ 【中醫學】婦科第一要穴——三陰交
三陰交穴——婦科第一要穴,也是長壽穴。
三陰交歸屬肝經、腎經、脾經! 三陰交穴位在小腿內側,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面的後緣處。也就是四橫指的地方。「三陰交」就是肝、腎、脾3條陰經交會的點,治肝、腎、脾上的病症及婦科病:刺激三陰交。所以這一個穴位就可以治3條經上的病症,真可謂一穴多用。
三陰交穴還是婦科病的通治要穴。 無論婦科問題是發生在附件、子宮、卵巢還是乳腺,都可以用三陰交穴來治,而且有病時按揉該穴會非常痛、非常敏感。每天多揉揉三陰交穴,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按三陰交穴還可以緩解痛經。
① 治痛經。 對於有痛經問題的女性朋友,可在月經來前約1周開始,每天花幾分鍾的時間來按揉三陰交穴,以穴位產生酸脹感為宜。
② 緊致臉部肌肉。 過了40歲之後,要經常按揉左右腿的三陰交穴各20分鍾,可以健脾。 脾主肌肉, 脾的功能強了,肌肉才不會鬆弛!
③ 可降血壓。 三陰交穴是一個智能調節穴位。當你患有高血壓時, 每天中午11~13點,心經當令之時 ,用力按揉兩側的三陰交穴各20分鍾,堅持兩三個月後,就會有明顯的降壓效果。
按摩三陰交穴可增強腹內壓,使腸胃功能活動加劇,促進大便暢通,對於治療老年性便秘有很好的效果。以一側拇指指腹按住三陰交穴,輕輕揉動,以酸脹感為宜,每側按揉1分鍾即可。
人體五臟六腑間相互聯系,一旦某一臟腑出現問題,其他臟腑就會受影響。 因此中醫認為,養生、治病要從整體入手,千萬不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肝、腎、脾之間關系密切,腎藏精、肝藏血,精與血之間相互化生、相互轉化,因此,自古以來就有「肝腎同源」、「精血同源」之說。 血的化生要依賴精氣氣化,腎經充沛也要靠肝血滋養,因此,想養好腎,一定要重視肝臟的保養。
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 腎與脾是先後天互相滋養的關系,腎藏精,要依靠脾胃化生之水谷精微來補充、濡養;脾胃化生水谷精微的功能要依靠腎中元氣之激發、推動,因此,養腎的同時必須養脾胃。
三陰交穴為脾經的重要穴位。 脾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將體內的水濕濁毒運化到體外, 每天上午9:00-11:00,脾經當令,此時按揉左右腿上的三陰交穴各20分鍾,能夠將身體中的濕氣、濁氣排出體外。 人體皮膚出現濕疹、蕁麻疹、過敏等疾病的主要誘因就是體內濕氣、濁氣的擾亂,此時按揉三陰交穴就能夠將這些濕氣、濁氣趕走,讓肌膚變得光潔而細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