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霍州麵塑藝術特點有哪些
顏色豐富、造型優美;
2、體積較小、便於攜帶;
3、材料便宜,製作成本比較低廉。
舊社會的麵塑藝人「只為謀生故,含淚走四方」,挑擔提盒,走鄉串鎮,做於街頭,深受群眾喜愛,但他們的作品卻被視為一種小玩意兒,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如今,麵塑藝術作為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重視,小玩意兒也走入了藝術殿堂。
2. 當代人傳承文化的例子有哪些
當代人傳承文化的例子有:
1、郭暢旭
在常州武進國家高新區喜盈門社區,有一位95後的小夥子郭暢旭,經過13年的學習摸索,遍訪名師,不但創立了自己的麥稈畫創客工作室,成為麥稈畫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獲評江蘇好青年提名獎,這項藝術自起源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目前已成為國家級的「非遺」項目。「95後」小伙傳承國家級「非遺」麥稈畫。
3. 麵塑製作教程
麵塑製作教程如下:
2.把面團放入蒸籠內蒸15分鍾左右取出,揉進少量甘油和蜂蜜,如需防霉,可以加入少量苯酚(石碳酸)。
3.把揉好的面分成若干份,分別揉進紅、黃、藍、綠、黑、白等不同顏色的廣告色,搓成條狀放入盤中,並在上面蓋上濕布備用。
4.白蠟和食用油放在一起加熱成粘稠狀,放入盒內,在製作面人時用以擦手,可以防止面粘在手上影響製作。
4. 寶葫蘆招財圖片,關於冬天種寶葫蘆
提起寶葫蘆招財圖片,大家都知道,有人問關於冬天種寶葫蘆,另外,還有人想問這個玉石葫蘆上面的人是什麼寓意?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其實寶葫蘆能和玉如意在一起擺放嗎?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關於冬天種寶葫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寶葫蘆招財圖片
1、寶葫蘆招財圖片:關於冬天種寶葫蘆
寶葫蘆,又名亞腰葫蘆、濟公葫蘆、葫蘆。屬葫蘆科,葫蘆屬一年生藤蔓植物。瓜形上小下大,中間細腰,故稱亞腰葫蘆。相傳普救的濟公,常以此裝酒,手不離壺行天下,懲富濟貧,被後人傳頌。又雲,之一的鐵拐李,常以寶葫蘆納系於腰間,可騰雲駕霧無處不去,以上雖是神話,但至今人們在江河湖海還可以看到生活在水上的兒童,身上都要背著一個或大或小的寶葫蘆,一來祈求安祥,二來用於水上救生。寶葫蘆是人們精神寄託的天然吉祥物,象徵著招財進寶、安康幸福。
寶葫蘆在南方是農歷三月種的,種子可以先泡一晚的水,大概一星期左右能發芽,需要陽光的照射,也要有足夠的水份,大概四個月後開花結果。留著個長得好的寶葫蘆一直生長,等到老時摘下,整個放置第二年再種,寶葫蘆里的子就是種子,注意一定要留一個老的,不然種子不能發芽。切記.招財葫蘆圖片大全 聚財。
2、寶葫蘆招財圖片:這個玉石葫蘆上面的人是什麼寓意?
小童是招財,葫蘆的音與「福祿」「護祿」相近,而它的外形有曲線,看來相當的有福氣,加上入口小且肚量大的特色,能夠廣吸金銀珠寶。吉祥葫蘆圖片。
招財
招財的形象,坐在寶葫蘆上寓意著招財進寶,財源滾滾,這個葫蘆也就是進寶葫蘆了,與一般的葫蘆的祛病的寓意是不同的。五福臨門葫蘆的玄關圖。
3、寶葫蘆招財圖片:寶葫蘆能和玉如意在一起擺放嗎?
寶葫蘆和玉如意都是非常好的擺件,而且能夠有助於家庭的運氣的旺盛,可以擺在一起是沒有問題的
葫蘆和玉如意放在一起擺放,我覺得應該來說也是可以的,應該是有一個好的寓意著呢。
寶葫蘆和玉如意,當然可以在一塊兒擺放了,一個是福祿的意思,一個是事事如意的意思,這不是好上加好嗎?五福臨門葫蘆油畫。
寶葫蘆能和玉如意在一起擺放嗎?
寶葫蘆和玉如意能在一起擺放嗎?葫蘆和玉如意是可以一起擺放的,他們都是象徵著招財的寓意。微信頭像用葫蘆有禁忌嗎。
4、寶葫蘆招財圖片:如意寶葫蘆家中擺放什麼位置
傳統麵塑主要有以下幾種:結婚麵塑。品種包括鴛鴦一對、鯉魚一對、肥豬一對、壽桃一對、如意一對、老虎一對、大桃一對等。
三月三麵塑(新婚婦女送節時用)招財轉運葫蘆圖片大全。
每到三月初三,人們便給新婚的婦女做麵塑燕子(因燕子被認為是吉祥的鳥)向親人分發,願這小小的燕子能給每位新婚的男子帶去妻子的關心和問候,願每對恩愛夫妻白頭到老。燕子的個數不定,一般取吉祥的數字。
滿月麵塑
小孩出生一個月,母親要帶著去家,須做一對「長穗(歲)」,出門時在孩子懷里放一放,取長命百歲之意。
百歲麵塑
孩子出生一百天,由家「送百歲」,家做些小麵塑帶到奶奶家分發。品種一般都是花鳥魚蟲之類,魚是必不可少的,取年年有餘。
上樑麵塑
分為兩部分,一是用的蟲及棗餑餑之類,與過年及結婚時用作的大致相同,不少人家做一對龍鳳放在樑上,以示蟠龍抬頭,龍鳳呈祥等;另一部分是「飄梁」用的麵塑,麵塑裡面常有小石子或糖塊之類的硬心,願房子堅如磐石。寶葫蘆風水講究。
七月七麵塑女人用葫蘆做微信頭像好嗎。
俗稱七月七磕巧餅。與其它麵塑不同,它是將揉好的面放在木製的模具里摁勻,然後在面板上一拍,一個巧餅就出來了。巧餅的大小、形狀以及厚度由模具決定。圖案一般有魚、蓮子、蝙蝠、桃子等。順風順水招財好運圖片。
過年麵塑招財進寶葫蘆圖片大全。
主要是為了用。一般是做一對盤坐的蟲,一對爬行的蟲,十個大棗餑餑等。另外有放在水缸上的魚蟾,放在窗檯上的猩猩、寶葫蘆,放在麵缸里的小蟲等,魚表示年年有餘,猩猩家裡的大人小孩身體健康,寶葫蘆表示招財進寶,小蟲祝願家裡的糧食吃也吃不完。
以上就是與關於冬天種寶葫蘆相關內容,是關於關於冬天種寶葫蘆的分享。看完寶葫蘆招財圖片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5. 捏~捏~捏麵人
小面團,真神奇,搓一搓,揉一揉,捏一捏,腦袋安安好,胳膊伸出來。
奶奶的巧手十指翻飛,各種人物或動物造型便惟妙惟肖,可把小朋友們看呆了。
在上星期的民俗主題,我們有幸請到了民俗大師來到幼兒園為小朋友們表演、指導,活動結束我們體驗了麵塑藝術----捏麵人。在前期主題推進中我發現幼兒對傳統文化的了解不夠,於是開始在餐前放學等時間穿插分享民俗文化傳統故事,幼兒很感興趣,這一次觀看了這么精彩的活動,小朋友們更是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想要自己嘗試一下啦!
麵塑是中國特有的一門民間藝術,起起伏伏距今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麵塑是街邊文化,起源於草根,麵塑藝人挑擔背箱,走街串巷以謀生計。麵塑作品以麵粉為主,配以色素等輔料,通過原料製作、原料上色、麵塑成型三步來製作麵塑作品。在我們的活動中還原了最精彩的捏製成形環節,我們趁熱打鐵,給小朋友講了很多麵塑有關的知識。
小朋友們有了觀看的經驗和這些知識做鋪墊,介紹起作品一點不含糊,很多小朋友都能看著投放的圖片表達出自己的見解來了,其中小樂,晨晨和雪兒最令我印象深刻。
小樂指著魚躍龍門的麵塑圖片給大家講出了小鯉魚奮勇向前逆流而上重獲新生的故事,晨晨向著荷花麵塑表達了想要一家人和和美美幸福美滿的願望,雪兒呢,看著兔子麵塑祝福妹妹像小兔子一樣快樂長大。
聽到孩子們的分享,我長舒一口氣,前期的工作有了成效,孩子們能夠探尋作品背後的意義內涵,分享故事,把祝福送給身邊的人,可以說是把傳統文化這民族的根基根植於孩子的心中了,這是文化的熏陶藝術的感染,接下來就是考驗孩子們創造力的時刻了。
我們首先投放的製作材料是小朋友們最不陌生的太空泥,因為所有小朋友都曾經玩過太空泥,捏過各種各樣的作品。但真正這樣能捏出這樣樣式好看,形狀立體的人偶或動物的還是第一次,在這個這個星期我們投放了圖片讓孩子可以照著捏,基本都是卡通形象的面人成品圖片,然後將根據觀察結果決定後續製作主題的難易程度,如考慮是製作繪本故事情境還是吉祥如意的花紋。
瞧,恩恩學著奶奶捏麵人的手法行動起來了!她神情專注,口中還念念有詞,先取一塊白色的泥,揉的一點皺紋也沒有,然後小心翼翼捏出小耳朵,再用一塊粉色的面捏出裙子和蝴蝶結,再加上黑色的眼睛,安上黃色的鼻子,最後用黑色搓條加上兩道胡須,哈,一隻萌萌的Kitty貓就捏出來了。恩恩滿意的加上木簽,把作品插在展示台上「哇,Kitty貓!」小朋友們都驚呼起來,手下的動作更快了,大家都較著勁努力做出漂亮的作品呢。
我們一邊動手做,一邊交流製作方法,如:
揉:雙掌交錯呈順時針方向反復揉動,用力均勻。小朋友們,可揉出面人的哪些部位?(頭、眼、鼻、身子等)
搓:雙掌來回摩擦。可搓出什麼形狀?(圓柱形、長條形等)哪些小動物是這種形狀呢?(蛇、蚯蚓、大象的鼻子等)
捏:先示範,再提問:這是什麼方法?什麼叫捏?用拇指或別的手指把泥弄薄或弄成一定形狀的方法就是捏。哪些部位可以捏出來?(耳朵等)
壓:運用手掌的力度把泥弄扁叫壓。塑造哪些小動物可以用壓呢?(小烏龜、穿山甲等)
刻:用小刀或牙簽等在泥上刻出所需的紋路。小動物的哪些部位可以刻出來?(虎皮紋、魚鱗、小鳥羽毛等)
在製作過程中,一個個圖形、色彩與數的問題被提出被攻克,跨越了領域也跨越了民俗活動高不可攀的表象,此刻小朋友們興致正濃,快樂游戲快樂學習。
我還聽到有小朋友告訴我,老師老師,我的理想是長大了表演捏麵人!
瞧吧,這一次體驗帶給小朋友的可能是一生的快樂呢!
一個個小面人誕生在小朋友的手心裡,我們的主題也正在不斷豐富和完善,我將不斷思考,做小朋友喜歡的有深度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