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捻佛珠的圖片唯美
擴展閱讀
作文書圖片素材 2025-02-05 07:36:36
抑鬱症圖片大全 2025-02-05 07:16:44
哪裡有寄居蟹圖片 2025-02-05 07:08:06

捻佛珠的圖片唯美

發布時間: 2023-07-29 12:50:25

『壹』 菩提子的四大名珠是哪4種

在菩提子中有關於「四大名珠」的說法,這四種菩提子分別是星月菩提、鳳眼菩提、金剛子菩提、麒麟眼菩提。

星月菩提:它是植物的種子,佛家稱為堅固子,原粒灰白色,形狀不規則,像個小元寶;市面上圓的扁的,是經過後加工的產品,所以會有分別,但因佩戴時間不同長短,顏色和光滑度也會有差異;經常佩戴就越來越漂亮,可聚宅增慧,給人以安寧、吉祥之含義;如能以此持咒或念佛,則更好了。

金剛子菩提,金剛子據佛教書籍介紹謂金剛樹所結之子,也有說是菩提樹所結之子,甚為名貴。金剛,則為堅硬無比,無堅不摧之意,有可摧毀一切邪惡之力。密宗修練練金剛部吋須用金剛子念珠。金剛子佩帶身上,驅邪避禍之力較強,可增吉祥。

鳳眼菩提是菩提子的一種,是熱地地區的主要產地在印度一種果實的果核,果肉可以食用。因芽眼如目,固稱「鳳眼菩提」。原籽藏式-鳳眼菩提風眼菩提子念珠,每個珠子的上面都有一顆眼睛,如打開內有果肉,法王仁波切曾講用鳳眼菩提子念珠能使念誦的功德曾長千萬倍。鳳眼菩提佛珠是藏傳佛教極為推崇的佛珠品類之一,在藏傳佛教中,菩提子佛珠即指鳳眼菩提佛珠。

麒麟眼菩提,形狀特殊,每一粒上有一方形眼,整個菩提子呈扁圓形如鼓鼓的柿餅,加上中間的方眼,如同一個個銅錢。麒麟為神獸龍頭,鹿身,身有麟甲,頭上有角,象徵祥瑞。麒麟眼菩提比龍眼菩提還難得,是增福慧,助開悟,護修行之上品菩提子。

(1)捻佛珠的圖片唯美擴展閱讀:

星月菩提的原料之一元寶菩提,產自一種名為黃藤的植物 ,廣東東南部、香港、海南及廣西西南部,雲南西雙版納有栽培。種子繁殖。果球形,較大,暗草黃色,被具直刺、舟狀佛焰苞所包被,具觀賞價值。珠子表面布有均勻的黑點,中間有一個凹的圓圈,狀如繁星托月,成周天星斗,眾星捧月之勢,故名星月菩提子。被稱為菩提「四大名珠」之一。

鳳眼菩提是菩提子的一種,因芽眼如目,固稱「鳳眼菩提」。原籽藏式—鳳眼菩提風眼菩提子念珠,每個珠子的上面都有一顆眼睛,如打開內有果肉,法王仁波切曾講用鳳眼菩提子念珠能使念誦的功德增長千萬倍。被稱為菩提「四大名珠」之一。

金剛菩提子,金剛子據佛教書籍介紹謂金剛樹所結之子,也有說是菩提樹所結之子,甚為名貴。金剛,則為堅硬無比,無堅不摧之意,有可摧毀一切邪惡之力。密宗修練練金剛部吋須用金剛子念珠。金剛子佩帶身上,驅邪避禍之力較強,可增吉祥。金剛菩提不同的瓣數有不同的功力,以五瓣最為常見。被稱為菩提「四大名珠」之一。

麒麟眼菩提,形狀特殊,每一粒上有一方形眼,整個菩提子呈扁圓形如鼓鼓的柿餅,加上中間的方眼,如同一個個銅錢。麒麟為神獸龍頭,鹿身,身有麟甲,頭上有獨角,象徵祥瑞。麒麟眼菩提比龍眼菩提還難得,是增福慧,助開悟,護修行之上品菩提子。被稱為菩提「四大名珠」之一。

參考資料:網路_菩提子

『貳』 和尚念經的時候為什麼手上拿一串珠子

和尚念經的時候手上拿一串珠子叫持珠,多用來記錄念誦佛號或咒語的數目。佛教經典中說: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誦念諸陀羅尼及佛名者,為欲自利及護他人……若欲願生諸佛凈土者,應當依法受持此珠。

這就說明,持用佛珠就是藉以約束身心、幫助修行、消除妄念,待日久功深,便能增加智慧,利己護人,同時還會獲得無量的功德。

一串標準的佛珠應該包括母珠、子珠、隔珠(又稱作「數取」)、弟子珠(又稱作「記子」)、記子留和一些飾物組成。

母珠,俗稱「三通」或「佛頭」,通常只有一顆,但亦有兩顆的,用以將不同數目的子珠歸結於一處,同時還可以起到連接弟子珠、記子留和一些飾物的作用。舊時的母珠,多會在內部繪有佛像,採用凸透鏡的原理,可以清晰地觀察到裡面的佛像,更加使人感受到佛珠作為一種法具的庄嚴。

隔珠,又稱作「間隔珠」或「數取」,多用來將子珠平均分隔開。一般來講,隔珠均要比子珠稍大一些,數量可採用一顆至三顆不等。如一百零八顆的佛珠和五十四顆的佛珠,就需要每二十七顆子珠用一隔珠;二十七顆、十八顆的佛珠,則每九顆子珠用一隔珠。

弟子珠的體積比子珠要小一些,一般以十顆或二十顆居多,多串在母珠的另一端,以十顆為一小串,如同算盤一樣,採用十進位,用來計算掐捻過的數目。「十」這個數目代表了佛教的「十波羅蜜」,即:施、戒、忍、精進、禪定、般若、方便、願、力、智。[6]

記子留是指每串弟子珠的末端所附的比弟子珠稍大一些的珠粒或者飾物,也可以用線繩結成「中國結」來替代,目的是為了防止弟子珠的滑落。

持珠的姿勢,亦可分為二種,單手持珠與雙手持。單手持珠,大多用於站立、經行的時候;而雙手持珠則是打坐時經常採用的姿勢。其方法是將佛珠置於兩手之間,呈交叉狀,把母珠放在一側,掐捻一周,回至原處即可。其實,根據《佛像圖鑒》一書記載,歷來大德高僧手持佛珠的姿勢皆無定法,左手、右手、單手、雙手、提高、垂下、平胸、齊膝,各種動作都有,但求其「方便」而已,所以我們也就不必強求特定的持珠方法了。

在持珠的過程中,經常有人會遇到要不要跨過「佛頭」(母珠)這類問題。因為在經典中曾有:

珠表菩薩之勝果,於中間絕為斷漏。

繩線貫串表觀音,母珠以表無量壽。

慎莫驀過越法罪,皆由念珠積功德。

經有記載,故而才有此一說。假如念誦者,純以佛珠作為記數的工具,則不必把母珠和隔珠計算在內,念誦時輕輕捻過便是。如是念誦的人,除了把佛珠當作精進、記數的工具外,還希望藉著它來體悟更多佛理的話,當手捏到隔珠的時候,可用「佛、法、僧」三寶,或「戒、定、慧」三學來觀想,當手掐到母珠的時候,也同樣可以觀想佛的相好光明,同時再逆時針朝相反方向捏念,即可解決此類問題了。

佛珠除了拿在手中起念誦記數的作用以外,還可以掛在頸部充當掛珠,或纏繞在手臂上起到佩珠的作用,這些都是具有深刻含義的:

二手持珠當心上,靜慮離念心專注,

本尊瑜伽心一境,皆得成就理事法。

設安頂髻或掛身,或安頸上及安臂,

所說言論成念誦,以此念誦凈三業。

由安頂髻凈無間,由帶頸上凈四重,

手持臂上除眾罪,能令行人速清凈。

若修真言陀羅尼,念諸如來菩薩名,

當獲無量勝功德,所求勝願皆成就。

再者,密教中由於三部(胎藏界)、五部(金剛界)修法之不同,對於佛珠也有著特殊的要求,與平時常用的佛珠相比,是有所不同的。據《蘇悉地羯羅經》說:「佛部用菩提子珠,觀音部用蓮花子珠,金剛部用嚕椰羅叉子珠。」又據《守護經》及《瑜伽念珠經》說:「佛部用菩提子珠,金剛部用金剛子珠,寶部用金等諸寶珠,蓮花部用蓮花子珠,羯磨部用種種和合珠。」又近人金安一居士所著《密宗輯要》一文說:「修增法用琥珀珠,修息法用水晶珠,修壞法及長壽法用珊瑚珠,修誅法用人頭骨珠,修觀音法用菩提子珠,修一切法均可用鳳眼菩提子珠。」

另外,密教的經典對掐捻佛珠的指法也有詳細規定。從五部而言,《攝真實經》中記載:佛部以右手拇指與食指掐之,金剛部以右手拇指與中指,寶部以右手拇指與無名指,蓮花部以右手拇指與小指,羯磨部以右手拇指與其餘四指合捻之。從三部而言,《蘇悉地經》中記載:佛部以右手拇指與其餘四指的指尖相合,中指與小指直立,食指略屈附於中指中節以掐之;蓮花部以拇指與中指指尖相合,舒展其餘三指而掐之;金剛部以拇指與食指指尖相合,舒展其餘三指而掐之。

『叄』 尼姑念經時都拿著一串佛珠,這個佛珠在念經時起什麼作用

平時看影視作品,在劇情緊張處,經常會有這樣的特寫,一個人手持一串念珠,一顆一顆的用手撥,嘴裡念著「南無阿彌陀佛」等。這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嗎?原來,念經念佛的時候,念珠起到計數的作用,因為有些念佛人,念完經典之後,要念108遍佛菩薩的名號,所以用108的佛珠就極為方便了。

念佛就是在心裡念,念的每一句佛心裡都聽得清楚,這樣才對,念佛要做為一種休息來念,也就是說全身放鬆,但每一句佛號都要念得清楚聽的清楚,不是滑口而過,要是不經意的念來念去,那就沒什麼效果,要記得,念得清楚聽的清楚,全身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