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湖光秋月兩相和 兩相和什麼意思
「兩相和」的意思是水色和月光交相輝映。兩: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諧。
「湖光秋月兩相和」這句出自唐代詩人劉禹錫的《望洞庭》一詩。
【原文】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白話譯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風平浪靜如同未磨的銅鏡。
遠遠眺望洞庭湖山水蒼翠如墨,好似潔白銀盤里托著一枚青螺。
【詞語釋義】
潭面:指湖面。鏡未磨:古人的鏡子用銅製作、磨成。此句意思一說是湖面無風,水平如鏡;一說是遠望湖中的景物,隱約不清,如同鏡面沒打磨時照物模糊。
山水翠:一作「山水色」。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銀盤:形容平靜而又清的洞庭湖面。青螺:這里用來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1)潭心秋靜唯美圖片擴展閱讀:
《望洞庭》是唐穆宗長慶四年(824年)秋劉禹錫赴和州刺史任、經洞庭湖時所作。劉禹錫在《歷陽書事七十韻》序中稱:「長慶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轉歷陽(和州),浮岷江,觀洞庭,歷夏口,涉潯陽而東。」劉禹錫貶逐南荒,二十年間去來洞庭,據文獻可考的約有六次。其中只有轉任和州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詩則是這次旅程的生動記錄。
此詩描寫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優美景色,表達了詩人對洞庭風光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表現了詩人壯闊不凡的氣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首句描寫湖水與素月交相輝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繪無風時湖面平靜的情狀,第三、四句集中描寫湖中的君山。全詩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盡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輕輕著筆,通過豐富的想像、巧妙的比喻,獨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現於紙上,顯示出驚人的藝術功力。